㈠ 怎样防治猪丹毒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高热和皮肤出现疹块为特征的热性传染病。以前广泛流行,由于多年的防疫,目前此病已经大大减少或得到有效控制,但带菌者很多,不可掉以轻心。
2~4个月青年猪易感,多发生于夏秋两季,感染途径多为消化道和皮肤创伤感染,蚊蝇等吸血昆虫也是传播者。有些健康猪组织中带有此菌,当体质下降也可发病。
[症状]
本病可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急性败血型以突然暴发、病程短和死亡率高为特征,初期一头猪或几头猪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其他猪相继发病,体温高达42~43℃、高烧不退,躺卧不动、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眼睛发亮。部分猪耳、颈、背部皮肤发红继而发紫,粪便干球状、有黏液,3~4天死亡,死亡率高达90%~100%。不死者也变为疹块型或慢性型。亚急性疹块型比急性败血型轻,其特征是皮肤出现疹块,体温41℃以上,口渴、便秘、呕吐、没有精神、吃食少。发病2~3天后,胸、腹、背、四肢皮肤出现方形、菱形或圆形的不规则的淡红色疹块,突起皮肤表面,手压褪色(充血);后变为紫红色(淤血),手压不褪色。疹块出现后,体温下降,病势减轻,经1~2周自行康复,很少死亡。慢性型的猪四肢关节表现炎性肿胀,关节变形,瘸腿或卧地不起,有的在背、肩、耳、尾等处常出现皮肤坏死,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有的发生心内膜炎、贫血、消瘦、衰竭、生长发育不良,延长饲养时间。
[预防]
(1)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等。
(2)饲料中加入药物,1吨饲料中加入200克阿莫西林粉或500克盐酸土霉素调匀,连喂14天。
(3)对40~60日龄的猪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免疫接种。
[治疗]
治疗首选药物是青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并配合解热镇痛药物。
(1)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万国际单位用10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注射,同时每千克体重3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2)30%安乃近5~10毫升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3)每千克体重青霉素2万~4万国际单位+链霉素1万~2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4)每千克体重阿莫西林15毫克肌内注射,同时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10毫升,每天2次,连用3~5天。
㈡ 猪丹毒的治疗措施
红斑丹毒丝菌对青霉素非常敏感。急性病例可用速效青霉素治疗,一天两次,连续三天。或者也可以采用长效青霉素(需注意该剂型的药效持续时间),一次性治疗,覆盖48小时,之后也可再来一次。
用药方式采用肌肉注射,每10公斤体重1ml(300,000iu/ml);也可在饲料中添加200g/吨青霉素V,连续10~14天。这种方式不仅作为预防性用药非常有效,还可以在大范围爆发的情况下作治疗之用。四环素也有效果。 本病首选治疗药物为青霉素,药效快。如果患畜为急性发病,应采用短效青霉素每日注射两次,持续四天。如非急性发病,可采用长效青霉素。临床上用药24小时后病畜即可恢复正常。
如果病猪数目较多,则有必要对易感群体进行全群注射治疗。可先采用饮水用药,再继以饲料用药。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V 200g/吨或四环素500g/吨。青霉素V还可以用在疾病即将爆发时作预防性投药。
如果肥育猪当中有个别病例出现,则应在不同批次之间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
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8周龄一次,最好10~12周龄再来一次。一般8周以前不作免疫接种,因为母源抗体会影响接种效果。
㈢ 猪丹毒怎么治疗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
一、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它动物、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良性经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
二、临床症状:潜伏期短的1天,长的7天。
急性型:常见,精神不振、体温42—43℃不退,以突然爆发,死亡高。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退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天死亡。
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三、病理变化
急性型猪丹毒肠粘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
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
慢性型: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肺充血,肾梗塞,关节肿大,变形。
四、诊断
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尸体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猪丹毒病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特别是与猪瘟、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弓形虫病、李氏杆菌病作区别诊断。
必要时进行化验室诊断,常用方法:采血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等。
五、防制
1、加强饲养管理、农贸市场、屠宰厂、交通运输检疫工作,对购入新猪隔离观察21天,对圈、用具定期消毒。发生疫情隔离治疗、消毒。未发病猪用青霉素注射,每日二次,3—4天为止,加强免疫。
2、预防免疫,种公、母猪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60日龄时进行一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三联苗免疫一次即可。
3、治疗
对发病猪抢时间治疗。
①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静注或四环素每千克体重5000—10000单位或康迪注射液0.1—0.2ml/千克体重,1日 2次。
②氨苄青霉素静注或用链霉素或复方磺胺嘧啶钠或洁霉素、泰乐菌素等治疗。
㈣ 猪丹毒最好治疗方法
猪丹毒常于每年的5-10月份爆发,为什么叫猪丹毒呢?
顾名思义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高热、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慢性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目前在比较正规化的养猪场少见,但仍有病例存在。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其产生的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点:
1猪舍肮脏、潮湿。
2饲料喂法不对,如果使用了在饲料中加入了奶类,会促进病原的繁殖。
3引水系统遭病原污染。
4摄入粪便。
5猪的转移、混群造成猪应激反应。
6气候的骤变或持续的高温。
7饮水源遭病原侵袭。
8日粮改变迅速。
9不间断生育,猪舍不进行消毒。
10病毒感染 - 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
11猪舍内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急性症状表现为突然死亡。病死猪主要表现为呈现败血症状,在皮肤的表面有蓝紫斑,指压褪色,剖检症状为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淤血并且伴有肿大症状,在肾脏上遍布着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胃的底部和小肠部位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针对以上症状福建希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有以下治疗方案:
治疗:头孢利特注射一日2次,连用3-5天;
主要成份】头孢噻呋钠、匹美西林、丙磺舒、牛磺酸等。
【性 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动物专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噻呋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转肽酶,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比其 他头孢类更强,其在感染组织中的浓度比非感染组织中高2-4倍。匹美西林是一种新型的青霉素、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效果高于氨苄西林钠,主要用于呼吸道、泌 尿系统感染,弥补头孢噻呋钠的不足之处,使本品的抗菌谱更广,效果优于其同类产品。
【适 应 症】适用于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尤其适用于防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猪放线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支气管肺炎等。对链 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溢性皮炎,即油皮病)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放线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病有效。1、烈性传染病:猪副嗜血杆 菌病、猪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猪丹毒、肠毒血症、蓝舌病、牛腐蹄病及混合感染病症;2、全身性感染:高烧不退、厌食病、毒血 症、败血症、皮肤疹块、耳部变色、关节肿胀、牛蹄部溃烂、顽固腹泻等临床病症;3、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肺疫、支气管炎、萎缩性鼻炎、蓝耳病、猪 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重症;4、消化道感染:拉稀不止、水样便、脱水、顽固性腹泻、呕吐。如传染性胃肠炎、红黄白痢、魏氏梭菌性肠炎、仔猪 断奶后腹泻、仔猪副伤寒、犊牛腹泻、羔羊痢疾等;5、泌尿生殖道感染:产后高烧不退、产前产后感染、血尿,如急慢性乳腺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膀胱炎、 肾炎、恶露不尽、胎衣不下;6、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鸭传染性浆膜炎。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每1kg体重马、牛、驴0.02-0.03g,羊、猪0.03-0.05g,一日1次,静脉注射时可用生理盐水、 5%葡萄糖稀释滴注;子宫内灌注。母猪、奶羊使用本品1瓶/头/次,奶牛使用本品1-2瓶/头/次用水溶解后适量注射,从阴道内注入。
【注意事项】静脉注射,请缓慢滴注;
【停 药 期】食品动物28日,奶7日,蛋7日。
【含量规格】5g:4g
【包装规格】5g×20瓶/盒
预防:阿莫西林拌料,连用3-5天;
青霉素G钾拌料,连用3-5天;
希望能帮到你。
㈤ 猪丹毒怎么治疗
猪丹毒其实并不可怕,积极治疗,治愈率还是较高的。将个别发病只猪隔离,在发病后24小时-36小时内治疗,疗效理想。首选药物为香港龙达的头孢噻呋钠。每天一次,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48小时,药量和疗程一定要足够,不宜停药过早,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连用3天-5天。
㈥ 猪丹毒如何防治
(1)平时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平时应注意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从其他地方购入的猪,应隔离2~4周才能混群。注意消灭或驱除蚊、蝇和鼠类。猪圈经常消毒,食堂下脚料必须煮沸喂猪,粪便堆起来进行生物热处理后才利用。
②加强市场检疫、交通检疫和屠宰检疫。若发现病猪或带菌的产品时,应立即隔离、消毒,产品无害化处理,杜绝病源的散布。
③预防注射。在猪丹毒常发地区,每年春秋二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使猪群获得免疫力是防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生产的菌苗有猪丹毒GC42弱毒苗和猪丹毒G4T(10)弱毒菌苗,而以GC42弱毒苗最常用。
猪丹毒GC42弱毒苗系冻干苗,使用前按瓶签标示的头份,用20%氢氧化铝稀释,皮下注射1毫升。口服时每头猪2毫升(含菌14亿个),采用散食饲喂法和流食饲喂法均可。散食饲喂法是取适量新鲜饲料,加少量冷水搅拌润湿,将用冷水稀释好的菌苗加入饲料里充分拌匀后,撒在槽内,让猪自由采食。流食饲喂法是取适量(每头猪250毫升左右)冷水加少量饲料,使成流体,将稀释好的菌苗滴在流食内拌匀,倒入饲槽让猪自由采食。注射后7日,口服后9日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稀释后的菌苗限4小时用完,严禁阳光直射或接触高温;病弱猪、妊娠两个半月以上母猪、未断奶或刚断奶猪禁用;用苗前1周或用苗后10天停止使用抗生素,如必须使用时,在停药1周后应补免一次;口服菌苗时,应将大小猪、体弱、体强猪分开,使每头猪都能吃到规定剂量;应在清晨空腹时喂苗,喂苗后30分钟后可自由采食。
猪丹毒G4T(10)弱毒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各类猪都是1毫升,刚断奶后半个月以上的猪,接种7日后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接种7日内的猪出现食欲减少,体温弱高等反应,多于2~3天后逐渐消失,本苗不能口服。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也是预防本病的良好疫苗。
(2)发生疫情时的防制措施。发现病猪,隔离治疗。猪圈、运动场、饲养槽等进行认真消毒,粪便和垫草最好烧毁或堆积发酵进行生物热处理。病猪尸体和内脏器官深埋或化制,急宰猪的血液及割除的病变组织器官化制或深埋,没有病变的肉和脏器进行高温处理后可以利用。急宰场地和污染用具应在用完之后进行彻底的消毒。与病猪同群未发病的猪只,用治疗量的青霉素注射,每天2次,连续3~4天,可以收到控制疫情发展、扑灭疫情的效果。在停药之后,立即进行全群大消毒和在药效消失后注射疫苗,对慢性心内膜炎或慢性关节炎的病猪最好及早淘汰。
(3)治疗。试验证明,青霉素对猪丹毒杆菌有特效,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也很有效,而链霉素疗效可疑。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实际无效,所以治疗本病仍以青霉素疗效最好,而且应用几十年来出现的耐药菌株极少。在病初24~36小时内早期治疗,效果更好。青霉素治疗急性败血型猪丹毒每40千克体重的猪,一次静脉注射80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3天,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24小时。停药太早容易复发或转为慢性,若发现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40千克体重的猪,每日剂量为600毫克,分2~3次内服。
㈦ 猪丹毒应该怎么治疗
当猪群中发生该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病猪污染的猪圈,用具等应彻底消毒,粪便、垫草应进行烧毁或堆积发酵处理。病猪尸体和解剖的内脏器官应深理或烧毁。
对同群未发病猪只用抗生素进行紧急预防性注射。连用3~5天,每天2次。停药后立即进行一次全群大消毒,待药效消失后再接种一次菌苗,对患慢性猪丹猪的病猪应尽早淘汰。
青霉素治疗:用每千克体重1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直到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24小时。不宜过早停药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另外盐酸四环素、红霉素、金霉素也是有效药剂,但卡那霉素和磺胺类制剂无效,在临床上用药时应注意选择。
血清治疗方法:在发病的初期,可用抗猪丹毒血清皮下或耳静脉内注射,其有效剂量为:仔猪5~10mL,50kg以内的猪30~50mL,50kg以上的大猪50~70mL。注射完一次,每隔24h注射一次,直至体温、食欲恢复正常为止。
1、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凡从其他猪场购进猪只,必须先隔离观察2~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合入大群饲养。注意杀死或驱除蚊、蝇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食堂下脚料及浴水必须经煮沸后才能喂猪,粪便垫草要经堆积发酵处理后方可利用。
2、加强交通检疫、屠宰检疫及农贸巿场的检查:如发现病猪或带菌产品,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产品,杜绝病原传播。
㈧ 猪丹毒最快治疗方法
猪丹毒病又称“打火印”, 是由猪丹毒丝菌 (E.rhusiopathiae) 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属于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主要发生于猪, 最易侵害母猪和架子猪, 发病初期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 随后转为慢性型, 患猪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猪丹毒病多呈散发或者地方流行,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炎热多雨季节及气候温和的季节(5~9月) 多发, 近年也见有冬春暴发流行。
得了猪丹毒可以用誉科生物生产的头孢噻呋钠注射2-3天,配合肠感灵拌料喂食7-10天。即可痊愈。
㈨ 猪丹毒怎么治疗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些地方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有些地方不但发生于夏季,就是冬春季节也可形成流行高潮。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他动物也有发生。
急性型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皮肤和耳朵有红色斑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的表现是皮肤结节性坏死并且发黑,耳尖也可能烂掉,关节肿胀、僵硬。
猪丹毒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防治本病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定期预防接种猪丹毒弱毒菌苗(配种后2周以内的母猪、妊娠末期的母猪及哺乳猪不能注射)和灭活菌苗。青霉素、氧氟沙星或恩诺沙星等对该病有显着疗效。
㈩ 猪丹毒怎么治疗
(1)败血型猪丹毒:最急性的病猪常突然死亡,体温突然增高到42-43℃,病猪食欲减退或完全停食,没有精神、寒战、病初粪便干燥后下痢、卧地不起,也有部分猪病后不久,在耳后、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紫色,用手按压褪色,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严重的脉搏纤细增快,呼吸困难,很快死亡。
1、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凡从其他猪场购进猪只,必须先隔离观察2~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合入大群饲养。注意杀死或驱除蚊、蝇和鼠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食堂下脚料及浴水必须经煮沸后才能喂猪,粪便垫草要经堆积发酵处理后方可利用。
2、加强交通检疫、屠宰检疫及农贸巿场的检查:如发现病猪或带菌产品,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产品,杜绝病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