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点茶正确方法

点茶正确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1 20:44:43

1. 点茶文化很有名,你了解它多少

点茶流行于宋代,也就是说点茶文化起于宋代,与唐及唐以前盛行的煎茶相比,点茶对于茶的处理方式,选用的茶器,煮水的要求等都是有相似之处的。但点茶的程序与煎茶相比,更加严格,更加复杂,更加精致,从而达到点茶的最佳效果。宋代的点茶法,简单说是将茶用辗子辗碎之后,放在碗里,然后用汤水去冲,再用茶砚去搅拌,搅拌出这种白沫,整个过程有一种仪式感,以及这种泡沫的欣赏感。一时间呢,还兴起了这个斗茶之风,也就是点茶斗茶之风。后来,在宋代把中国的点茶文化引到了日本,在日本发展成抹茶道,到今天发扬光大。

2. 古代沏茶方法—点茶

沏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古代沏茶方法—点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沏茶方法—点茶 篇1

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点茶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中国宋朝的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又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

这也许是清朝端茶送客的始由。但是,这种礼节在当时就已发展到虚伪不堪的地步。宋袁文《瓮中闲评》卷六:‘古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此常礼也。近世则不然,客至点茶与汤,客主皆虚盏,已极好笑。”

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为了使茶末与水交融成一体,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

古代沏茶方法—点茶 篇2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荈茗录》乃陶谷《清异录》“荈茗部”中的一部分,而陶谷历仕晋、汉、周、宋,所记茶事大抵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事。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焰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朱权“崇新改易”的烹茶法仍是点茶法。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四泡茶法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过去往往依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文字,认为泡茶法始于三国时期。但据着者考证,“《广雅》云”这段文字既非《茶经》正文,亦非《广雅》正文,当属《广雅》注文,不足为据。

3. 什么是点茶,如何点茶,怎么点茶

点茶是唐、宋代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不会晚于五代。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宋代着名学者蔡襄在《茶录》中记载了点茶的步骤:“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

(3)点茶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尽管“点茶”茶礼衰落已经有700余年,但是宋人还是留下了与此相关的大量史料和书画作品。课题组系统梳理了这些史料和书画作品,仿制宋代团饼茶,复制宋代点茶茶器和宋人服饰。

“点茶”茶礼东渡日本,至今遗风不绝。郭丹英说,日本茶道有两大流派——“煎茶”和“抹茶”,前者是继承了明代以后中国人饮用散茶的习惯,而后者就是继承了宋人“点茶”的传统,因此,她们复原宋代点茶技艺后,也引起了日韩茶道界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不但能增强中国人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了解,也能厘清日本茶道的源头。

4. 正确沏茶的方法

正确沏茶的方法

正确沏茶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喝茶,但对于泡茶的正确方法可能还不太了解,不同的茶适合不同的冲泡方法,茶味才能更充分,以下分享正确沏茶的方法。

正确沏茶的方法1

第一步是先要用热水将茶杯烫热

然后用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共同捏取茶叶

投茶顺序与季节有关,夏天应该先倒水,再放茶叶,冬季则先放茶叶,再倒水,春秋两季则宜先倒半杯水再放茶叶,再倒满水

冲沏茶叶时,宜将壶嘴从低处向高处慢慢移动来沏茶

泡茶叶的时间因水温和茶叶品种而异,一般茶叶在85度的水中泡4分钟即可,开水就2分钟即可

一般茶叶的冲泡次数不宜超过3次

正确沏茶的方法2

1、煮茶法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

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点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

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搅茶公子”。水冲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这时水乳交融,浙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3、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

4、点花茶法

为明代朱权等所创。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时享用,美不胜收。

5、泡茶法

此法时清以至现代,为民间广泛使用,自然为人熟知。不过,中国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区别。

由于现代茶的品种五彩缤纷,红茶、绿茶、花茶,冲泡方法皆不尽相同。大体说,以发茶味,显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亦随各地所好。近年来宾馆多用袋装泡茶,发味快,而又避免渣叶入口,也是一种创造。饮休既是精神活动,也是物质活动。所以茶艺亦不可墨守成规,以为只有繁器古法为美。但无论如何变,总要不失茶的要义,即健康、友信、美韵。

因此,只要在健康思想的指导下,作些改进是应该的。当代生活节律不断变化,饮茶之法也该越变越合理。法简易行,但过简通俗读物是韵味佳趣。古法不易大众化,但对现代工业社会过于紧张的生活,却是种很好的'调节。所以,发掘古代茶艺,使再现异彩,也是极重要的工作。据说福州茶艺馆已恢复斗茶法,使沫饽、重华再观,实在是一雅举。谈饮法,不仅讲如何烹制茶汤,还要讲如何“分茶”。

唐代以釜煮茶汤,汤熟后以瓢分茶,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分时沫饽要均。宋代用点茶法,可以一碗一碗的点;也可以用大汤钵,大茶筅,一次点就,然后分茶,分茶准则同于唐代。明清以后,直接冲泡为多,壶成为得要茶肯。自泡自吃的小壶固然不光,但更我的是起码能斟四、五碗的茶壶。

所以,这种壶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称“茶子。五杯至十几杯巡注几周不停不撒,民间称为“关公跑城”。技术稍差难以环注的也要巡杯,但需一点一提,也是几次才均匀茶汤于各碗,引谓“韩信点兵”。

正确沏茶的方法3

1、提香手法

利用高冲手法,拉升注水的距离,让更多的氧气能够进入茶壶、茶杯中,加速和茶内物质的融合。利用水流冲击茶叶,让茶叶多番翻滚,可以逼出茶香,让茶味更加酣畅淋漓。

适合茶类:乌龙茶、黑茶(有一定年份)。

2、润茶手法

放低水壶,缩短注水距离,用缓柔的细水流,沿着茶杯壁倒入,最好不要让茶叶翻滚摩擦。开水慢慢浸透茶叶,激发茶香。出汤也宜轻柔。

适合茶类:白毫银针、金骏眉、信阳毛尖等。

3、定点高冲

此手法要依据不同的对象变化。身披银毫的茶,要轻柔慢冲,避免茶汤浑浊;对于叶子粗老的茶则需要定点高冲,让水能在盖碗中翻滚打转,刺激茶味。

4、先轻后重

先轻柔的注入开水浸润茶叶,然后提壶高冲,唤醒茶叶。

适合茶类:年份久远的散装老茶。

5. 点茶的泡茶方法什么 点茶的泡茶方法介绍

1、备水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冲茶最好的水自然是新鲜的泉水,但是现在要备有泉水都很难。推荐使用天然矿泉水,或纯净水。煮水的原则是: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的二沸水为度。也就是说,当看到水面呈现鱼眼大小、蟹眼大小的沸泡时,即可停止加热了。再往后煮就是三沸,然而三沸后,腾波鼓浪,水就偏老了。冲茶时,取二沸的水,置边上至水没有沸腾的声音,即可使用。

2、碾茶

先用纯棉纸包茶,压碎茶叶,然后入茶碾,碾茶要迅速,不能长时间碾茶,否则有损茶末的新鲜。如果不是当年的新鲜茶饼,则最好将茶烘烤后再碾。

3、点茶

斗茶就是比试谁的茶汤汤花──沫饽在盏面上的时间保持更久,称为咬盏,直到花散水出,称之为“云脚散”,经过几个回合来决出胜负。在北宋时期,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乐此不疲。

斗茶用的方法就是点茶。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但这整个过程不超过数分钟。点茶之前要先暖盏,用开水过一遍茶碗,否则茶不浮。然后以小勺舀取茶末,在盏中调作膏状,不时以汤瓶冲点,边冲点边以竹制的茶筅或银制的茶匙在盏中回环搅动,即所谓“击拂”。

4、分茶

注水和击拂,乳沫堆积很厚,并紧贴着碗壁不露出茶水,这种状况称之为“咬盏”。这时才可用茶匙将茶汤均分至茶盏内供饮用。《桐君录》云:“茗有饽(乳沫),饮之宜人”,因此多喝一点也无妨。

6. 《梦华录》中的宋代点茶到底多复杂最正宗的步骤你知道吗

宋代点茶到底多复杂 ?以下是小编的一些总结:

1、首先是焙炙茶饼,敲成小块,碾碎后研磨到极细,罗网过筛,收纳到茶盒中。煮水候汤。焙盏,即加热茶盅的意思,可以使茶未更好地悬浮起来。焙盖后将约重一钱七分的茶粉加入到盏中,开始正式点茶。

2、先加入少量的沸水,将茶粉调成糊状,这一步谓之“调膏”;然后一边加人游水,一边以茶笑击拂茶汤,打起持久不散的茶沫;然后将茶盏置于漆器盏托或者相同材质的盏托之上,呈敬给客人或者自己饮用。至此,一套完整的宋代点茶流程结束。

看起来只有警婴数行字,可是要想行云流水、完美地呈现一盏点茶一作品绝非易事。

4、而另一种分茶就厉害了,点茶者一手提壶注汤,通过手法控制水流的力度和势度,另一手特盛,晃动配合。这般妙趣横生、意蕴盎然的点茶法,为宋人的茗茶时光增添了很多高雅情致。可谓是好景如云烟,应该珍惜眼前光阴。

这正是:生成盏里水丹青,巧面工夫学不成。欲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7. 什么是点茶法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荈茗录》乃陶谷《清异录》"荈茗部"中的一部分,而陶谷历仕晋、汉、周、宋,所记茶事大抵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事。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朱权"崇新改易"的烹茶法仍是点茶法。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四泡茶法 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 过去往往依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文字,认为泡茶法始于三国时期。但据着者考证,"《广雅》云"这段文字既非《茶经》正文,亦非《广雅》正文,当属《广雅》注文,不足为据。
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冲泡,明时称"撮泡",此法沿用至今。
明清更普遍的还是壶泡,即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据张源《茶录》、许次行《茶疏》等书,壶泡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等。现今流行于闵、粤、台地区的"工夫茶"则是典型的壶泡法。

8. 什么是点茶,如何点茶,怎么点茶

什么是点茶 点茶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中国宋朝的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又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 如何点茶,怎么点茶 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 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 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阅读全文

与点茶正确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鱼儿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浏览:50
多肉冬天养护方法有哪些 浏览:491
人力管理的正确方法 浏览:938
赞扬孩子的方法图片大全 浏览:280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交流 浏览:63
己肝小三阳治疗方法 浏览:52
风水尺使用方法 浏览:604
韭菜治痔疮的方法如何 浏览:116
洛伐他汀的化学鉴别方法 浏览:352
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综合分析实例 浏览:745
吸锡器的使用方法 浏览:827
怎么做豆腐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264
压缩空气与干燥机的连接方法 浏览:335
有哪些方法可以识别客户需求 浏览:527
苹果6s设置屏锁定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84
常用的新手吉他练习方法 浏览:859
模具的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浏览:341
江西南昌c1增驾d照最佳方法 浏览:758
调控能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132
供暖控制阀的安装方法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