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说服别人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上司、等等,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以下六点说服技巧值得借鉴:
总之,说服别人要有一定的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你才有可能说服别人获得成功。
⑵ 有效说服别人的步骤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这说服,说服父母,兄弟,朋友,同事,领导等等,只要存在谈话就会有理念的阐述,就会有意见的分歧,也就存在着说服
⑶ 演讲技巧说服别人六种方法你知道吗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下面我分享了 演讲技巧 说服别人六种 方法 ,一起来了解吧。
目录
演讲技巧说服别人六种方法
巧妙说服对方的说话技巧
演讲时说服听众的四种技巧
一、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二、争取同情,以弱克强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说服比较强大的对手时,不妨采用这种争取同情的技巧,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三、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技巧。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为了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劝大家耐心等待。这次交涉的结果是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威胁能够增强说服力,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态度要友善。第二,讲清后果,说明道理。第三,威胁程度不能过分,否则反会弄巧成拙。
四、消除防范,以情感化
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心理的产生是一种自卫,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当作假想敌时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那么消除防范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给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这种暗示可以采用种种方法来进行:嘘寒问暖,给予关心,表示愿给帮助等等。?
五、投其所好,以心换心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六、寻求一致,以短补长?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说服的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之中,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绝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先让对方赞同你远离主题的意见,从而使之对你的话感兴趣,而后再想法将你的主意引入话题,而最终求得对方的同意。有一个小伙子固执地爱上了一个商人的女儿,但姑娘始终拒绝正眼看他,因为他是个古怪可笑的驼子。
<<<
提出有力的证据
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如果你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是没有足够说服力的。要想有力地说服他人,就必须提供权威的证据。如果向他人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就会增强你的说服力。同时,听众也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所以,证据的来源要真实可信,要具有权威性。
尊重对方的感受
一般情况下,平庸的劝说者总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如果主人为此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好感,你说服的话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巧妙利用“居家优势”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做过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所以,要想成功说服对方,就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双方可以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中交谈。
运用具体事例
如果你刊登 广告 ,推销某种药品,你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个别具体化的事例和 经验 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有说服力。因此,应酌情使用后面-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说服别人,就要旁征博引,多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是一味地空洞说教。
注重个人仪表
当你要和一个大客户见面,你是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会不自觉地通过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专业人士通过实验证明,寻求路人的帮助时,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那么,要想提高你的说服力,首先就要从你的仪表上下工夫。
拉近彼此的距离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 爱好 ,你就要试着拉近彼此的距离,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运用外部环境,间接将人说服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等等。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说服别人的技巧呢?在本节,我们要教会你如何利用外部的环境简介来说服人。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与此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外部环境,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你的话语中去,这样会让你的说服更容易让人接受。
先承认对方,再逐一反驳
如何来说服对方,让对方听从自己的观点,在社会交往中,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很多很固执的人,或者正处于一种情绪的亢奋期,很难听得进去劝告的人,按照常规的套路从正面的说服,就显得无济于事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这样的人,我们该怎么来说服对方呢?自古兵法有云:“欲擒故纵。”在说服或者反驳对方的时候,这一招同样管用。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特别是在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时,“退一步”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方式就是先承认对方的观点“正确”,然后推导出荒谬的结论,然后,逐一反驳对方的观点,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请君入瓮,悄悄把对方引入你的立场
请君入瓮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在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很多对象的态度是十分强硬的,我们的话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在这样的时机下,我们就要给自己创造机会,创造条件,即在谈话的时候事先布下一个圈套,让对方走入我们的圈子里,你这个圈子就像是个“瓮”,如果对方进入了你的这个“瓮”里,那么,事情就好办了。因为,这时候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春节 联欢晚会上有个小品叫做《卖拐》,给广大的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面由赵本山扮演的“大忽悠”是如何让范伟扮演的厨师买拐的呢?那就是,在看似没有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大忽悠”先布下了一个圈套,让范厨师逐渐走进了这个圈套,最后,成功地把拐卖给他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谈话技巧是非常有作用的。
用事实说话,彻底击破对方诡辩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再高明的 辩论 技巧在事实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所以,在我们辩论或者在其他的场合想说服对方的时候,就要用事实来说话,这样任何诡辩都将是站不住脚的了。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历史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因此,“用事实说话”就是直接指出诡辩者的论题或论据不符合事实,是个假判断。它是直接反驳论题或论据的一种方法。一个观念、一个思想是不是真理,不在于空谈与“巧辩”,而在于它的效果和实践。许多诡辩就只是富于争辩而没有实际效果的空谈与“巧辩”。对于这样的诡辩,有时我们可以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凡是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直接指出它违背客观事实,这样就可以直接破斥掉它了。
引入权威论证,让对方向真理低头
在人们的交谈过程中,对很多的问题存在着争论不休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权威的人来主持公道。这个权威人物的话语才最能让大家信服,这就是权威效应。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着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化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所以,在我们想要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如果你自己没有把握说服别人,不妨搬出权威来,让对方向真理低头。
<<<
一、有的放矢,迂回出击
当你的演讲有可能引起争议时,找准恰当的途径显得特别重要。途径不对头,就有可能导致听者的敌对情绪,不等你的话出口,你早已注定要立于失败的境地。路子选对了,你便能充分说服听者。这是一门最难掌握也是最有价值的交际艺术。首先,你应当了解你的听众。
一般来说,演讲的听众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大类型。有的听众与你持有相同的观点;有的听众犹豫不决,处在观望之中;有的与你的观点相对。那些同意你观点的听众用不着你花力气去说服;那些犹豫不决的听众有可能被你清楚明了、令人信服的演讲改变立场。你面临的真正挑战无疑来自最后一类听众,因此你必须开动脑筋,设法让这部分人放弃自己的观点,站到你这边来。
然而,改变一个人的立场从来就是相当精细的工作。我们知道,谁都拥有自己引以为豪的观点。它们要么是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要么是拥有根深蒂固的情感根基。我们小时候在母亲怀抱里学到的那些知识会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个性中。对于宗教、政治、民主及养儿育女等,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一些陈旧的观念使得我们很难对许多问题保持冷静而客观的看法,而在别人眼中它们看上去则像是一些偏见。但是,只要真正是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就会认为它们是完全合理和令人满意的而抱住不放。正如溺爱孩子的父母不会轻易责备自己的小孩一样,我们对自己那些“珍贵”的观点也从来不大会看不顺眼。
如果你直截了当地面对面攻击一个人所拥有的“珍贵”观点,他的反应与你批评他小孩的反应一样,只能是反感。他会对你表示愤慨。他会全副武装,保护自己,对付你说的每一句话。他不但不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且相反还会像溺爱小孩的父母把自己的小孩抱得更紧那样,更加坚守自己的立场。有关这一点,可以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由此看来,演讲前你必须充分分析你的听众,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途径,把演讲的重点放在那些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尤其是与你意见相左的听众身上,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你还必须正确面对听众自己已有的观点,不可因为它们与你的观点不一而开门见山地迎头痛击。
⑷ 如何成功地说服别人
说服别人的有效策略是什么呢?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1)以情感人。人是十分珍视感情的,在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中,感情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在说服人的时候,首先要创造一种平和、温暖或是热情、诚恳的气氛。有人说,再雄辩的哲学家也不好说服不愿改变看法的人,唯一的手段是先使他的心变软。在说服对象抵触情绪比较重的情况下,先让他们发挥一下是对的。发挥不只是情绪的宣泄,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原来的路上往前走得更远,错误越容易暴露,他们自己便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自己就把自己说服了。
(2)以退为进。心理学有个“名片效应”,是说与人接触,先要向人家介绍自己的情况,让人家了解自己,取得信任。心理学还有个“自己人效应”,是说与人接触,要取得人家信任,就应该先让人家认可你是他的“自己人”。人们采用这种先顺后逆的说服方法,可以消除对方的对立情绪,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引出认同感。
当两个方面对立起来的时候,再在对立的观点、认识上说服,就很难收到效果了。但是,你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取其可取之处、可扬之光加以肯定,先转化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然后再进行理性说服,这就容易有效果了。
先退后进是说,要先按被说服者的思维线路和行为途径往前推,一直推到错误处,以此得出结论——此路不通。这样,站在对方的思想和行为的角度说理,就容易被接受。
(3)引起共鸣。这即是如何引起对方注意、善于提出问题。实际上,无论在心理上、感情上,还是在理性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双方的共鸣之处,即沟通点。共同的爱好、兴趣,共同的性格、情感,共同的方向、理想,共同的行业、工作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沟通媒介。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对方哪怕是向我们这方迈过一小步,他们的立场、态度、认识,都会发生显着的变化。
(4)归纳分析。这是一种提供多种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对立情绪的人,采用只提出事实,不给结论的方法,容易被接受。
(5)对比说服。摆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判断是非曲直,或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判断对错。
(6)就事论事。在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把问题停留在具体问题上,事情往往不好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挪到相关的,如目标、理想,这样的高层次上,我们就容易找到共同点。自然,有共同点,又是大共同点,统一认识、看法,也就好办了。
(7)以事喻理。道理的“理”性愈强,愈要注意让事实讲话、佐证,否则就会因教育对象缺乏感生体验,影响对“理”的理解、消化和吸引。用事实充实大道理,还可以避免说大话、空话,联系实际把道理讲实。现在一些大道理所以让人听不进,就在于讲得虚。
(8)以小见大。思想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讲道理也应有层次。缺少层次,一下子跨越几个台阶,会让人感到道理离得很远,接受不了。讲者应擅长于小事情中讲蕴涵着的大道理,于浅事情中挖掘可触摸的深道理。
(9)迂回引导。正面一时讲不通,不妨搞些“旁敲侧击”。讲好大道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剥茧抽丝,逐步引导,层层深入,最后“图穷匕见”,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和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有时也可借题发挥。讲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这样可以避免把讲道理变成简单的演绎论证,使教育对象易于接受。
(10)理在情中。有时讲大道理,教育对象并非对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来。这时讲道理的人要善于联络感情,要注意反省自己有无令对方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尤其当对方抵触反感情绪较大时,首先要以诚相待,要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基础上,再讲道理。
(11)谈心渗透。“大锅饭不觉香”,讲大道理仅靠在课堂上和公共场合讲,受当时环境气氛的影响,有些朋友可能听不进。出现这种现象,有时就要开“小灶”,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与对方真诚、平等地谈心交流。
(12)点到为止。话讲得啰唆就让人厌烦,听不进。有些人生怕人家听不懂,翻来覆去地讲一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应该视情况因人出发,针对实际把握要讲的内容,该讲的一定要“点到”,同时又要注意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对方去领悟、消化。
⑸ 如何很好的去说服别人
其实在大千世界,我们生活的周围大家的性格都不相同,三观也不相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去说服别人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得有说服力,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才能做到你对别人的说服有说服力呢?
第一、在说服别人或者想拜托别人做事情时,我们行动的目的都是“为自己”,而非“为别人”,不管怎样进攻或恳求对方,对方要是总是敷衍应付漠不关心。这时候首先要打消对方心理上的不关心,然后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诱导说服。
第二、在说服别人时,有时候就是一场谈判,不是一次性就能说服别人,得懂得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去说服。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主题,从某一个点切入,有小到大,由远至近,由轻到重,逐层展开,直至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第三、要想说服众人,其实利用“从众心理”是个很好的办法。要想好好说服别人,其实可以采用以众敌寡,逐渐同化的方法。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苦苦相劝,可能并不能达到很好的说服目的,但是让多人轮流去劝说,可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利用归谬说服别人,让对方主动做出让步。其实归谬说服就是先假设对方的观点言之有理最后引申出一个连对方都不得不承认的结论,从而让对方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原有的错误观点。
第五、不要把自己的意见一开始就强加到别人身上,就像我们要买东西或者做什么事情受到别人的强迫一定会在心里感到不高兴。但是自己要是主动买东西或者主动去做事情,能够事倍功半。
第六、要想说服别人,要运用心理定式让对方不断同意你的意见,制造对方同意你观点的心理定式,最后引入正题,对方往往到最后也会被你说服,从而同意你所说的观点。
第七、想要说服别人,不是讲大道理,要有理有据,有正对性的、要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别人,要用温和的语气跟别人对话。始终要让自己的言行和态度保持一致。如果在说服的过程中出现了不一致,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感,所以要注意。
⑹ 如何劝说别人
劝说别人实际是一个沟通引导的过程,可以通过: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从被说服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来说服、给予温暖、营造舒适的氛围等技巧来进行。
1、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
高超的说服或者指导一定是一个良性的互动,绝不是单方面的发号施令。对被说服者的感觉和动机要充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引导和说服。而这些,只有主动倾听,才有可能做到。
2、从被说服者的角度出发
一厢情愿的说教,及时暂时对方是屈服式的接受,效果往往不会持久。而更可怕的是,如果长此以往采取这样喋喋不休的劝说,甚至导致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只有被说服者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接受指导所带来的益处,那么后续的具体实施就会变得主动和自发,而容易实施。
3、给予温暖
人天生会趋向于温暖而厌恶冰冷的事物,温暖可以降低他人的戒备心理。当你和他人握手时,如果你的手足够温暖,可以显着的推动友好的气氛,而如果你的手是冰冷的,则会引发相反的效果。同样,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下与他人交流,更容易取得共识。
4、营造舒适的氛围
愉悦的环境,问题、气氛、音乐、茶点,这些小小的技巧,让我们放下内心的防备和抵触,潜意识处于容易打开的状态。这方面的小心机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的沟通意向时,要注意眼神的交流,注意坐姿、胳膊的形体等肢体语言。让对方充分的体验尊重。
(6)说服朋友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提出正确的问题是有效引导的前提。对于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开放式的提问是个好主意。因为他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积极。而触及到原则行的问题,封闭式的提问让我们更好地达成一致。还有一些选择性的提问,引导对方走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2、要给对方充分的表达时间,等对方说完了再做出反馈。要挖掘对方话语中的积极的因素,并鼓励再深入进一步的提问。时常给予正面的反馈,可以采用重复对方话语的方式,增加对方的信心。
⑺ 说服别人方法有哪些
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下面我为你整理说服别人六种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说服别人方法
一、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有一位中学老师接管了一个差班班主任工作,正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这个班的学生躲在阴凉处谁也不肯干活,老师怎么说都不起作用。后来这个老师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问学生们:“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都很怕热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一听就高兴了。老师为了使气氛更热烈一些,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说服,不等太阳落山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
二、争取同情,以弱克强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说服比较强大的对手时,不妨采用这种争取同情的技巧,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有一个15岁的山区小姑娘,不幸被拐到上海卖淫。当天晚上,天下着小雨,小姑娘的房门打开了,一个中年上海“阿拉”走了进来。小姑娘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不过,她还是很快地镇静下来,机智地叫了声:“伯伯!”中年“阿拉”一愣,人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似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你的年龄,与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乡下种田,去年栽秧时,他热得中暑……”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阿拉”的脸涨得通红,短暂的沉默后,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小姑娘。”然后开门走了。面对强壮的“阿拉”,何不让自己显得更弱小,来激发他的同情心呢?聪明的小姑娘正是这样做的。一句“伯伯”,一下子拉开了两人年龄距离,让“阿拉”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同样处于花季的儿女。同情的种子开始在他心头萌发了。接着小姑娘又不失时机地给他戴上一顶“好人”的帽子,诱导他的心理向“好人”标准看齐。用“我爸”和“阿拉”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阿拉”的同情心理。
三、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技巧。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为了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但大家满身是汗,不洗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时说好供应热水的呀!这事只有请您来解决了。经理:这事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他忘了放水,我已叫他们开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洗。领队:是的,我们大家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一人50元一晚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到统铺水平,我们只能照统铺标准,一人降到15元付费了。
经理:那不行,那不行的!
领队:那只有供应套房浴室热水。
经理:我没有办法。
领队:您有办法!
经理: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劝大家耐心等待。这次交涉的结果是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威胁能够增强说服力,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态度要友善。第二,讲清后果,说明道理。第三,威胁程度不能过分,否则反会弄巧成拙。
四、消除防范,以情感化
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心理的产生是一种自卫,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当作假想敌时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那么消除防范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给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这种暗示可以采用种种方法来进行:嘘寒问暖,给予关心,表示愿给帮助等等。?
有个“的姐”(出租车女司机)把一男青年送到指定地点时,对方掏出尖刀逼她把钱都交出来,她装作害怕样交给歹徒300元钱说:“今天就挣这么点儿,要嫌少就把零钱也给你吧。”说完又拿出20元找零用的钱。见“的姐”如此爽快,歹徒有些发愣。“的姐”趁机说:“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家人该等着急了。”见“的姐”是个女子又不反抗,歹徒便把刀收了起来,让“的姐”把他送到火车站去。见气氛缓和,“的姐”不失时机地启发歹徒:“我家里原来也非常困难,咱又没啥技术,后来就跟人家学开车,干起这一行来。虽然挣钱不算多,可日子过得也不错。何况自食其力,穷点儿谁还能笑话我呢!”见歹徒沉默不语, “的姐”继续说:“唉,男子汉四肢健全,干点儿啥都差不了,走上这条路一辈子就毁了。”火车站到了,见歹徒要下车,“的姐”又说:“我的钱就算帮助你的,用它干点正事,以后别再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一直不说话的歹徒听罢突然哭了,把300多元钱往“的姐”手里一塞说:“大姐,我以后饿死也不干这事了。”说完,低着头走了。在这个事例中,“的姐”典型地运用了消除防范心理的技巧,最终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五、投其所好,以心换心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某精密机械工厂生产某项新产品,将其部分部件委托小工厂制造,当该小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示总厂时,不料全不合该厂要求。由于迫在眉捷,总厂负责人只得令其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双方僵持了许久。总厂厂长见了这种局面,在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 “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是由于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竟然有这样的缺点。只是事到如今,事情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位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
六、寻求一致,以短补长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说服的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之中,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绝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先让对方赞同你远离主题的意见,从而使之对你的话感兴趣,而后再想法将你的主意引入话题,而最终求得对方的同意。有一个小伙子固执地爱上了一个商人的女儿,但姑娘始终拒绝正眼看他,因为他是个古怪可笑的驼子。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一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仅口才论口才是远远不够的。君不见那些伶牙利齿的“巧舌媳妇”,尽管能说会道,但却登不了“大雅之堂”。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其实是由多种内在素质综合决定的,它需要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超人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及一定的文化修养。为此,可努力学习有关理论及知识、经验。如学好演讲学、逻辑学、论辩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二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如在讲课、讲演时,就要做到:(一)准备充分,写出讲稿,又不照本宣科;(二)以情感人,充满信心和激情;(三)以理服人,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四)注意概括,力求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五)协调自然,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说话;(六)表达准确,吐字清楚,音量适中,声调有高有低,节奏分明,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七)幽默生动。恰当地运用设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及谚语、歇后语、典故等,使语言幽默、生动、有趣;(八)尊重他人,了解听者的需要,尊重听者的人格,设身处地为听者着想,以礼待人,不带教训人的口吻,注意听众反应,及时调整讲话。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班会、讨论会、文艺晚会、街头宣传、信息咨询等活动。要多讲多练。凡课堂上老师讲的或自己在书本学到的知识都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话就出来,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要有刻苦精神,要持之以恒。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大胆实践,善于总结及时改进,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不断提高。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一样,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思想的工具,是学好专业、成就事业的利器。对大学生来说,如果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不会写或写不好读书笔记、工作总结、实验报告,特别是毕业论文等,还不能说学好了专业,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和今后的前途。
⑻ 说服别人口才技巧有哪些
在谈话时,想要对方与自己的观点一致,那么在说服别人 口才技巧 方面可要注意。下面我为你整理说服别人口才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说服别人口才技巧
1、说服时的语言艺术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不要板着脸,这样子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在说服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俏皮话、笑话、 歇后语 等,使对话的气氛变得轻松些。
2、共同意识的作用
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时候,你可以把握这种共同意识,缩短与对方的心理差距,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共同意识的提出会增加双方的亲密感,最终达到接近对方内心的目的。
3、站在对方的立场
在彼此观点发生分歧时,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替对方着想。如果换个位置,被劝说者也许会更容易接受,劝说和沟通就会简单多了。
4、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说服时,首先应该想 方法 调节谈话的气氛,不要以命令和提问的方式,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
5、以真心打动别人
在进行说服的时侯,可以让对方在情感上的征服。善于运用情感技巧,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因此,劝说别人时,讲明利害关系,使对方认为彼此是在公正地交换各自的观点,而不是抱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更没有企图,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是为对方的利益着想。
注意说话分寸
1运用好你的肢体语言
在不同的场合,肢体语言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要能够适时改变你的非语言交流能力。眼神交流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有时在极度敏感的场合,也可以选择并肩而坐,这样可以避免眼神交流所带来的压力,进而让对方感到舒适。
2.尽量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
不停使用否定词语常常给人一种命令或批评的感觉,虽然明确地说明了你的观点,但更不易于接受。很多的问题都是可以使用肯定的词语来表达的。多使用积极的词汇不只是为了让别人喜欢你,更重要的是调整你对生活的看法。下一次,试着用“我希望你重新考虑一下这个想法”代替“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吧。
3.倾听并适当地给予反馈
在与人交谈时,要专注、积极地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时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提问。倾听表示尊重、理解和接纳,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倾听还体现在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在别人漫无目的地谈话时,礼貌地转换话题或结束话题。即使产生意见分歧,也不要急于反驳,给彼此一个从容思考的机会,再清楚阐明自己的想法。
4.改掉让人反感的口头禅
每个人说话都难免有习惯的口头禅,但有些不自觉的口头禅极易引起他人的反感。粗言秽语务必杜绝,有些口头禅如“真的假的”、“不可能”、“你懂吗”、“随便”等等也不要总挂在嘴边。据说,在网络聊天中,“呵呵”也要尽量避免……
5.别吝惜你的赞美
卡耐基曾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这就是赞美的力量。赞美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只有真心实意才能感动人。多说表扬和赞许的话并不是虚伪与笼络,使人高兴的赞许可能是给对方最好的礼物。另外,内容具体的赞美比起空洞抽象的夸奖似乎更容易获得女性的青睐。
6.幽默话语分时说
幽默能给周围的人带来交流的欢乐,幽默也能活跃气氛,缓解矛盾,有时用幽默的话语委婉地拒绝对方的某种要求,既显示出自己的睿智、大度,又免得让对方尴尬。但幽默要分时分地使用,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随意幽上一默,超过了分寸,便要搞得不欢而散了。
7.有理不在声高
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碰撞和冲突,如何让别人心服口服,不是嗓门大就能办到的,关键是想一想,话怎么讲才能让人听进去。让人听进去,才是行为的目的。即使是最深刻、最有见地的言论,如果表达时态度粗暴、行为傲慢、吵吵嚷嚷,在旁观者心目中也是难以留下好印象的,更何况当事者?所以,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不在气粗”、“得理还须饶人”,值得体味。
8.谈话忌以自我为中心
无可否认,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家庭、故乡、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即使像“你从哪里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说明你对别人感兴趣,结果会使别人也对你产生兴趣。但你千万别像一位年轻的剧作家那样,跟他的女朋友谈论了自己的剧本两个小时后,接着说:“有关我已经谈得够多了,现在来谈谈你吧。你认为我的剧作怎么样?”
⑼ 采取怎样最有效的策略说服别人
说服别人的有效策略是什么呢?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1)注重感情
人是十分珍视感情的,在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中,感情作用十分重要。在说服人时,首先要创造一种平和、温暖或是热情、诚恳的气氛。有人说,再雄辩的哲学家也不好说服不愿改变看法的人,惟一的手段是先使他的心变软。其道理就在这里。在说服对象抵触情绪比较重的情况下,先让他们发挥一下是对的。发挥不只是情绪的宣泄,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原来的路上往前走得更远。这时,因为事情已经过火、过头,也因为走得越远,错误越容易暴露,他们自己便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自己就把自己说服了。
(2)先顺后逆,先退后进
心理学有个“名片效应”,是说与人接触,先要向人家介绍自己的情况,让人家了解自己,取得信任。心理学还有个“自己人效应”,是说与人接触,要取得人家信任,就应该先让人家认可你是他的“自己人”。我们采用这种先顺后逆的说服方法,确实可以消除对方的对立情绪,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引出认同感。
当双方已经对立起来的时候,要说服对方就很难了。但是,你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取其可取之处,先转化对方心理和情绪,然后再理性说服,就容易有效果了。
先退后进是说,先按被说服者的思维线路和行为途径往前推,一直推到错误处,以此得出结论——此路不通。这样,站在对方思想和行为的角度说理,就容易被接受。
(3)寻找沟通点
这就是如何引起对方注意、善于提出问题。实际上,无论在心理上、感情上,还是在理性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双方的共鸣之处,即沟通点。共同的爱好、兴趣,共同的性格、情感,共同的方向、理想,共同的行业、工作等等,都可能是很好的沟通媒介。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对方哪怕是向我们这方迈过一小步,他们的立场、态度、认识,都会发生显着的变化。
(4)拿出权威的数字
心理学有个“权威性偏见”,是对权威产生的一种过分崇拜的评价性偏见。人们听到、看到权威的,往往是闪光的东西,并不了解他的另一面,所以会产生盲目性。问题是,人们并不很清楚这一点。你用权威的话说,人们就信服;你拿出权威的数字,人们就很少提出疑义。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引用权威的语言或材料,也能起到说服的作用。比如,“事故多发地段,请注意安全”和交警提醒您:“这里一个月有3人死于车祸”显然,后者的作用会大得多。
(5)归纳法
这是一种提供多种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对立情绪的人,采用只提出事实,不给结论的方法,容易被接受。
(6)对比法
摆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让对方去判断是非曲直,或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去判断对错。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7)以大同求小同
在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如果一直在具体问题上纠缠,事情往往不好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挪到相关的,如目标、理想这样的高层次上,我们就容易找到共同点。自然,有共同点,又是大共同点,统一看法,也就好办了。
(8)利用兴奋点
就是利用人们最关心,能引起人们兴趣、兴奋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和我们要说的事情联系起来,以此激励、刺激人们的理性,以便获得说服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寻找那些确能使人兴奋的事情。
(9)以事喻理
道理的“理”性愈强,愈要注意让事实讲话、佐证,否则就会因对方缺乏感性体验,影响对“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摆事实,讲道理,让事实来说明道理。现在一些大道理所以让人听不进,就在于讲得虚。
(10)以小见大
思想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讲道理也应有层次。缺少层次,一下子跨越几个台阶,会让人感到道理离得很远,接受不了。应善于讲清小事情中所寓含着的大道理,从近边事情中讲可望及的远道理,从浅表事情中挖掘出十分深刻的道理。
(11)反诘设问
把大道理分解成若干问题,用问话提出。一则引发兴趣,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一则用以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使人觉得不是在灌输大道理,而是在共同探讨问题。这种方法,变听为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在抛砖引玉、换位思考中,让“系铃”人自己“解铃”。
(12)迂回引导
正面一时讲不通,不妨搞些“旁敲侧击”。讲好大道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剥茧抽丝,逐步引导,层层深入,最后“图穷匕见”,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个新的高度。有时也可借题发挥。讲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这样可以避免把讲道理变成简单的演绎论证,使对方易于接受。
(13)理在情中
有时讲大道理,对方并非对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来。这时讲道理的人要善于联络感情,要注意反省自己有无令对方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尤其当对方抵触或反感情绪较大时,首先要以诚相待,要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基础上,再讲道理。
(14)巧用名言
一句含有哲理的名人格言可以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现在有不少青年人,对名人与名人名言有一种崇拜感。把大道理与名人名言巧妙地结合,可以把大道理讲得耐人寻味,富有吸引力。
(15)谈心渗透
“大锅饭不觉香”,讲大道理仅靠在课堂上和公共场合讲,受当时环境气氛的影响,有些朋友可能听不进。出现这种现象,有时就要开“小灶”,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与对方真诚、平等地谈心交流。
(16)语言感染
以适应对方“口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口语魅力,把道理讲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美妙的语言是大道理磁石般的外壳,它能吸引听众去深入理解“内核”。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正确道理的威力;其次,要注意语言的训练,努力提高表达的技巧。
(17)点到为止
讲话唠叨让人厌烦,听不进。有些人生怕人家听不懂,翻来覆去地讲一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应该因人而异,针对实际把握要讲的内容,该讲的一定要“点到”,同时又要注意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对方去领悟、消化。
(18)言行结合
有时对方之所以不服,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讲道理的人自己做得不好。“做”得好才能赢得“讲”的资格。把单纯地讲道理变成见诸于行动的边讲边做,让人在“看服”中更好地信服,自觉地接受大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