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站桩到金刚的最佳方法

站桩到金刚的最佳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6 19:29:32

㈠ 站桩的正确方法

逐步放松法:初学者可以从此法开始,先后部再前部。即先从头顶开始,从后头、颈项、双肩、双臂、双手(开始时如果不能左右同时放松,就先放放松一边,后松一边,熟练后再同时放松)、背、腰、臀、胯、大腿后面、脚跟、脚掌、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再从头顶、眼皮、颜面、口、颈,从天突左右向两肩的前面,两臂的前面、两腕、两手、胸、腹、大腿的前面、脚面,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熟练后,再上下左右一起进行。

如何有效直接的站桩

身体的状态无非放松、紧张两种状态,但是完全的放松和完全的紧张都不能技击!所有的拳术说的放松都是要在紧中求松!站桩就是紧中求松!紧中松是真松!求得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松中紧才是真紧!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用真紧打出刚猛爆列来!不明白这些道理,一辈子都是门外汉!

明白了真松真紧之后,身体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会感觉到身体的节节贯通,原来不通的地方都通了!比如一吸气就会有气息被吸到脑袋里的感觉!这时候就会感觉自己充满活力,这就是有感觉了,接下来打通任督二脉真的就是水到渠成了!

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脉是门内与门外的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注意:我不是在写武侠小说!我当初离开老师时功夫一点都没入门,老师因为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就直接给我拔高了!他说你快走了,我把我们这一派的不传之秘告诉你吧:我们的发力在于裆,你只要能体会到裆劲就对了!就这样一句话,我用了五年的时间找到了感觉!而打通任督二脉是找到裆劲的前提,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脉的道理!

打通任督二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估计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在哪都不知道,下面我就接着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阳不离阴,阴不离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在阳中取,阳在阴中求。这是太极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太极拳的核心。人体的阳气是在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产生的,阴气是在百会穴,也有说是印堂穴产生的。阳气要上升,行走的路线是脊柱,从尾骨一直到头,这就是督脉;阴气要下降,从头经前胸回到小腹,这就是任脉。有意识地运行这样的路线,就是运行小周天。熟练地掌握就叫做打通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的分界点就在人中,起点在裆部。所以在运行小周天的时候吸气的时候要提肛,把阳气提起来。阳气到了头顶以后舌尖就要顶一下龈齿之间,把阴气降下来。这就是动作的要领!因为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中点,所以叫人中。我们中医的每个穴位的名称都是有来历的,是很讲科学的!

刚才讲的要提肛,当然要自然!网上什么阴茎增大术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锻炼PC肌,其实这就是反复锻炼提肛,我们古时候叫做回春劲,是可以提高性能力的!据说干隆皇帝练得很好!所以如果大家想练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传统理论中有一条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说解释人体要用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的通用法则。比如说上为阳,所以头为六阳之首!头顶上的一个穴位就叫百会,就是说所有的阳气都汇集于此!下为阴,所以最下面的一个穴位叫会阴!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至于丹田这个穴位是道家术语,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丹田。上丹田是印堂穴,中丹田是憻中穴,下丹田是气海穴。其中上丹田属于督脉,中下丹田属于任脉。这是三个穴位都是人体的大穴,非常重要!

与这三个穴位对应的督脉上面的三个穴位,从上到下依次好像是玉枕、灵台和命门,是运行任督二脉的关键!督难任易,运行任督二脉的难度主要是在督脉上,在这三个位置会有阻力,气不容易提起来,所以术语就叫做“过三关”!

其实站桩只是运行大小周天的一种方法,是在静功中练的。其实在套路中也可以练的,特别是陈式太极中的金刚捣碓,含义就是运行大小周天的。

什么叫做运行大周天呢?就是在小周天的基础上气再往下沉,一直到脚底的涌泉穴,然后再翻上来,这就是运行大周天!

练习小周天最好的方法其实是打坐,运行大周天最好的方法才是站桩!在运行小周天时尾骨是朝前的,也叫做敛臀;有敛臀变为翻臀,就是运行大周天!

任督二脉的说法,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只是来源可能主要是武侠小说!其实任督二脉没有什么神秘的,它们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而且它们在人体本来就是相通的!督脉属阳,行走的路线为脊柱骨,骨是硬的,练的是降龙!现在人之所以容易得颈椎、腰椎病,就是因为督脉不通;任脉属阴,走行的路线是人的消化道,消化道是柔软的,练的是裆劲伏虎!现代人之所以肠胃不好,就是任脉不通!任何一个婴儿的任督二脉都痛得非常好!我女儿几个月的时候我仔细观察过:她睡觉时是舌尖抵上颚,呼吸是标准的逆式呼吸!所以人的衰老就是一个任督二脉从通到不通的过程,完全不通了人就死了!

任督二脉本来就是相通的,可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敏感了!站桩其实练的就是人身体的敏感性!站桩是在静中求动,在静中体会自己的身体,把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敏感给练回来!站桩在练武的道路上,是打基础的重要环节!楼能盖多高,关键在于地基有多牢固!站桩就相当于拳术的地基!

说了这么多站桩的好处,那究竟怎么站桩呢?大家一定会问我动作要领是什么!问我站桩要领的一定是新手!对于新手来说站桩的要领就是没有要领!这很有可能要引起争异,请大家听我解释:站桩这东西属于看起来容易练起来难的功夫!初学站桩可能站十五分钟都是很痛苦的事情,再去考虑要领,反而要出问题!两脚开立,微微下蹲,两手抬起,高于胸齐,手心向内如同环抱大树就行了!

等到能够站到半个小时左右,就请大家注意一下下颌微收,两膝内合。下颌微收的目的是使脊柱能够贯通,站桩讲究虚领顶劲,下颌一收顶劲自然顶起;两膝内合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裆劲!两膝内合到什么程度合适呢?一定要确保鹤顶穴在地面的投影位于大脚趾与脚后跟连线的内侧,剩下的要领什么松肩沉肘啊,自己可以感悟一下!至于气沉丹田,没有气的时候先不要急于沉!初学的人总是贪多!我当初问老师怎么运气,老师说水到才能渠成,你现在一点水都没有,要渠干什么?等你有感觉了,自然一引导就对了!

注意了以上两个动作要领,你的桩功就会逐渐达到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尾骨的感觉了!尾骨向前敛臀,就可以找一找运行小周天的感觉;小周天通了,就可以尾骨微微泛起翻臀,是重心下移,找一找运行大周天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裆部变得敏感灵活了,逐渐就会知道裆劲是怎么回事了!

曾经听人说过以前之所以武功传男不传女,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好讲明裆劲!不练裆劲武功一定有限,传出的传人功夫不行,反而坏名声!还不如不传!

女人中有据可查的武林高手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严咏春,她的裆劲练得非常好!据说她两条腿夹在一起,她老公(也是武林高手)都分不开!所以只要女人掌握了裆劲的要领,一样可以成为武林高手!

㈢ 正确站桩的方法

常用的站桩练法是:两脚开步同肩宽,两膝微曲,两臂曲抱于胸前或腹前,双手距离约十厘米十指相对。

站桩功的姿势很多,有基本式、休息式、高位式、中位式、低位式等。基本式可分为双重基本式和单重基本式。双重基本式是两脚平均着力的姿势。单重基本式是两脚交成85度,一前一后斜向错开,前脚着力轻,后脚着力重。

休息式是站桩功里身体支撑力最轻的姿势,体势高度比身高约低半拳。练功者按其身体支撑量的程度,可选轻靠休息式、双扶休息式、单扶休息式、贴腰休息式等。

高位式是站桩功最基本的体势,体势高度比休息式又降半拳左右。它又可分为垂撑式、下按式、提抱式、环抱式等。中位式的体势高度又比高位式降低自己身高的两拳左右。

低位式比中位势又降低自己身高的三拳左右,它是站桩功里体式最低、身体支撑量最大的一种练法。低位式又可分为马式、伏虎式。



站桩要求

1、坚持时间

站桩最基础的时间要求,必须保证四十分钟,如果低于四十分钟是没有效果的。另外根据不同需求,时间也各有不同,养生为目的,站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如果以武术练功为目的,则需要站到两小时甚至更多。

2、站对挣桩

站对争桩时,可以让同伴从各个角度推压练习者的间架、前膝进行检验,如果间架很整很强韧并且极具弹性,一受力之下立即复位、弹回,一般就为正确。如果一受力就散了或是用力死顶着,就是错误的。

3、左右互式

左右式不可偏废,均要练习,可以一段时间站左式,一段时间再站右式。

4、三步功法

三步功法不可更改程序,应逐步体认,并且亦不可偏废哪一步,各有各的功用,均要顾及,可以站两天三线就位,站两天对争桩,再站两天贯通桩,交替练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站桩功、网络-站桩

㈣ 站桩的技巧和方法是什么

1,关于站桩。

站桩有坐卧站三类,以站为主。全身力的运用,脊椎是个关键。拳谚云,起于脚,运于脊,形于手。看着是手打人,实际力量应是从脊椎发出来的。什么时候你能从脊椎发出力来,你就上了一层搂。可以这么说,懂得用运脊椎,一般的练家恐怕就都不是对手了。在武术来说,也就算进了一个门槛。手是大树的枝干的梢头,手能有多大力?加上胳膊,力量也大不到那里去,脊椎是大树主干。坐着比较难找出脊椎力量的运用来,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关于脊椎在站桩的调整,前面已说,不再赘述。

站桩时,后脚跟不要吃力,身体重力在脚尖之后的前脚掌上。脚跟是虚的。似踩地非踩地。站着脚麻。身上有些部位不舒服,可能跟站的姿势有关。应该是以舒服为好。 力量过于下坠,时间长了就会不舒服。拳谚云,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头顶好像是杂技演员顶着碗水,顶不正了水就要撒,这样头就中正了,头中正了,上面似有个东西向上轻轻牵引,虚虚领着,呼吸的气沉向丹田,五脏六腑才舒服。在站的时候,整个身体有 点飘飘欲仙的感觉。站的时候,身上那个地方不舒适,自己调整到舒适的程度。酸胀麻 ,都算是正常的,但不能太过,尤其是开始的时候,太过说明站姿有些问题。

开始傻站就行,别考虑那么多。傻人才出功夫呢。站得飘飘欲仙,那时再考虑脊椎等问题,才有效果。站桩没几个月,其他都谈不上。

站桩环境幽静为好。尤其在高山之巅,感觉美极了。眼界开阔,胸怀也为之开阔。但这样的条件城市人不长有。夜间在高楼凉台上的感觉也不错。周围视野开阔,夜阑人 静,精神不放自大,天人和一的感觉容易体会。我再说一遍,天人和一,精神放大,是 拳术里非常重要的感觉,对练习力量有不练自得之功,气不练自在,劲不练自长,全在这里面。

2,关于没有练过拳术的人。我的建议是,参加个拳击训练班,或参加中国式摔跤 训练班。有些击打动作必须有教练指导,老老实实练上几个月,自己瞎琢磨效果比较差 。既然只是防身,不要到武术训练班。散打训练班当然也可以。实际对打几次,你才明 白真打起来是怎么回事。仅仅坐在家里想是不行的。我个人比较偏向拳击和中国式摔跤 ,不是非常看好散打。也可能是我的偏见。此外,再按照我介绍的练习站桩。如何单纯练习速度和力量?拳击里有一套教法,我是不大赞同的,作为学员,知道和应付教练就行了,不必认真去练。等你站桩有一定程度了,慢慢就回理解速度和力量是怎么回事
了。

站桩到一定程度,身上抗击打能力非常强,这是站桩的副产品,不用追求,自然得 来。站桩到一定程度,有气感,不必理会。任其自然。有时气由脊椎两侧向上拱,有的 人反应比较大,有的反应比较微。早年我练时,有位师兄站在那里,上身前后打摆,说是被气撞的,看的我们一群直笑。
-----------------

站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一定的姿势并坚持一段时间的锻炼方法,并且,在这个概念基础上,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总结,基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锻炼目的和功效,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方法。

站桩的首要要求,就是对姿势的要求,而且这些对姿势的要求,哪怕以现代科学看来,都是那么的符合人体自然规律,有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祖先产生无比的敬仰之情。

我们知道,人体在精神和体力的劳作后,需要进行休息补充,才能持续。而最佳的休息,就是睡眠。睡眠是自然造化能力迫使人类所做的行为,以免人类不知劳累而尽情浪费肌体能量只到竭尽死亡。当人类关注到自己健康的时候,就会把被动的睡眠变为主动的休息,而睡眠之所以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人体的疲劳,就在于它是人身心尽可能放松的结果,因为身心的放松,对放弃了气血运行的干扰,而使气血运行能够按照自己的轨道收敛能量浪费和修复劳损的肌体。如果我们每天的休息不能完全补充、修复当天的损耗和劳损,那么肌体就会“带伤工作”,如果日复一日的损耗、劳损得不到补充和修复,当消耗和劳损积累到肌体无法承受和自我恢复的时候,疾病也就爆发了。 从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看到,对于不知道锻炼修补劳损的人来说,睡眠是最好的养生法。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如果人们能过主动的在劳作时,尽可能少的消耗体能,尽可能少的产生劳损,那么我们生病的机会就会减少很多。 如果人们能在更多的时候,模仿甚至超过睡眠的放松状态,那么恢复体能和修补劳损的几率就会更大程度的提高,我们生病的几率就会更加的减少。 再进一步,如果我们能明了气血运行的规律和特点,通过一定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气血运行状态并避免劳损,那么,我们健健康康享天年的愿望就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了。

上面的道理,就是为了说明,锻炼的大原则,那就是松、静、自然。

唯有松静了,五劳七伤的可能性才能降到最低,唯有自然了,也就是气血运行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了,才能保证肌体不受到伤害。松、静、自然,也就成为传统健身锻炼的总原则了。虽然这个大原则,为了特定的目的,为了发挥人体特定的功能,有些锻炼方法会局部、暂时的有所变通,但是最终的总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松,就是说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松。静,就是在站桩过程中,尽量的保持意识的安静或专一。当然也最好保持环境的安静,以免影响心神专一安静。自然,就是在锻炼过程中,严格按照功法要求操作,越是自然越好,不要人为的强加力量、意念以助呼吸及体内气血运行。

前面说到了姿势与健康,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人们为了便于掌握和记忆,总结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口诀,如头顶虚悬、双目垂帘、舌顶上腭、面带微笑、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腋开跨、舒指松腕、尾闾中正、宽胸实腹、顺臀溜胯等等。我们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口诀俗语,来说说站桩对全身姿势细节的要求。

头颈:头顶虚悬、虚灵顶劲等等,是非常形象的口诀,就是说,头部百会穴好像有根虚拟的绳子把头部轻轻吊起悬在空中一样,转动轻灵,不对颈椎产生额外的压力,这样,颈椎也就自然保持了最佳的自然曲度。我们知道脊柱内部神经异常丰富,人体的中枢神经通过这些神经对躯干进行指挥反馈,头顶虚悬,因为保持了颈椎的最佳最自然的曲度,而使脊柱腔体不受外力压迫而变形,不至影响神经和保持脊髓通量。颈部的不良姿势习惯,会造成诸如神经压迫,大脑营养不良等相关的情况发生,而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我们如果仔细体验,会发现我们通常习惯把头向后微仰,下颌前翘,这样的姿势造成颈椎过分向后弯曲,长期的不良习惯,使颈部筋肉供血不畅、僵滞扭曲,进而会压迫通过颈部的血管经脉,造成头部营养供给不足。当你稍微活动颈椎,就感到颈部酸胀不适,就是因为长期不良的姿势,造成供血障碍或颈部肌肉劳损。还有些人转动颈部时会感到颈部嘎嘎有声,这是筋腱椎骨已经有些僵滞的表现了。 有的老师说,微微收一点下颌,其实也是为了做到这个要求。还有的老师说,脖子微微用意向衣服领子靠,也是在引导我们做好虚灵顶劲。 面:面带微笑是人体面部肌肉最放松最自然的表情,面带微笑还能给他人带来良好的感觉,从而也能反馈给你良好的场能信息。面带微笑能促使自己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

眼:在锻炼时,一般讲究先眼光内收(也就是眼光从望远到渐近只到收回颅内),再双目垂帘,也就是说两眼皮像布帘那样自然的耷拉下来,不加紧闭的意念。保持这种自然垂帘的状态,符合局部气血的通畅,同时也因为双目垂帘,使得目光不外散,也就不容易收到外界诱惑而保持心神内敛。俗话所说的闭目养神,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肝开窍于目,闭目而使精魂不散。也有的锻炼方法因为特殊的原因,或者为了避免闭眼带来复杂的内景而形象心神安宁,要求睁开眼睛锻炼,但是即使如此,也要求不要东张西望、思想涣散,一样要求眼光收近,一遍宁神。只有在特殊功效的锻炼中,要求眼神的收放及引领。

舌:常常有说舌顶上腭,但是初学者往往因为不习惯反而造成舌头紧张。所以,我们提倡在站桩初始阶段,无需刻意舌顶上腭,只要自然放松即可。等到锻炼到一定程度,因为体内气血运行的原因,到一定时候可能会有自动舌顶上腭的表现出来。即便没有这种力量产生,在站桩站到一定程度,舌下津液泉涌,汨汨然咽下阶段,稍加意念舌顶上腭,也是不迟的。而那时你已经可以很好的掌握放松的要领,而不至于因为照顾舌顶上腭反而造成紧张。

肩:一般传统说沉肩,其实就是把肩部放松。肩部的放松有个特点,就是拉长的感觉。也就是肘部向外或向下引,这时肩峰处肩臂骨交接处,就会出现一个凹,感觉上有点把肩臂拉长的那种感觉。所以传统常常把沉肩坠肘放在一起说。

腋:张腋、虚腋、开腋等等说法,其实就是要求腋不不要紧夹,要放松腋部好像空虚能放下一个小气球那样的感觉。其实沉肩坠肘做好了,就可以体会到虚腋的感觉了。开腋,除了便于肩臂气血的通常外,还能减轻了两肩对两肺的自然压迫,从而使肺的工作更加自然松畅。

肘:讲肩腋的时候差不多说了,坠肘,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不管摆什么姿势在什么位置,都要有外展下坠的意念或趋势,以拉长肩臂的特殊经筋。

腕:平直放松。在特殊的锻炼方法时,有立腕踏腕的要求,就是立指的时候,腕横纹小指侧也就是尺骨尽处有向前的意念或趋势。

指:五指自然舒展伸直即可,不要用力挺直。

胸背:含胸拔背。怎么体会呢?想象你在抱一株粗于合抱的大树,尽量把臂指放长想要环抱住两手接触的那种感觉。有人形容,你在很多人的公共汽车上抱着孩子,环抱的双臂又要保住孩子,又要抵挡别人挤着孩子的那种感觉。再有,如果说弯腰是胸背向前合拢的趋势,就好像肩胯合拢的趋势,那么含胸拔背就好像左肩和右肩合拢、左胯和右胯合拢的趋势,是身体纵向弯曲的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趋势,就是有那么一点点意向和趋向,而不是用力想要达到那样的效果。因为可以用力,又违背松静自然的大原则了。应该注意,前面说的种种,都是为了让读者体会什么是含胸,而不是要大家用力去那样做。一定要记住,任何时候,胸的唯一要求,就是松。含胸,也是为了胸部更好的放松。 腰:平时我们直立时,腰命门一带是向前弯曲的,站桩时,我们需要微微用意把命门向后凸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又要保持前述身体姿势的要求,就需要稍曲膝来配合了。

腹:当前述要领都做好了,小腹只需放松,就自然达到要求了。放松放松再放松,就这样,小腹慢慢感到充实,胸部慢慢感到空旷,就是过去常说的宽胸实腹了。

裆:裆部要有撑圆的趋向或意念。

膝:前面说了,为了命门微微的后凸,需要曲膝来配合。一般的讲究,曲膝的程度,以膝盖不超过脚尖为标准。

脚:脚踏实地,无妄用力。一般的桩法讲究两脚平行向前,但是有些特殊的桩法会有不同的角度。身体中心落在脚上,根据不同的桩法要求,落点也不太一致,但是大多都要求在涌泉一带,也就是脚的偏前1/3左右。

趾:自然落地。有些特殊的桩法要求用力扒地,则需要根据具体桩法来实施。

腿,由于曲膝,人体的整个重量平时直膝承担,力量多由骨骼对直承担,而屈膝后,参与承担体重的筋骨肌肉就有所不同,初始会觉得较直立更费劲或容易疲劳。这时候对腿的要求就是紧中求松,在保持姿势的前提下,在逐步锻炼腿部耐受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松,放松,再放松。

前面我们把身体的各部分姿势要求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没有对胯进行阐述。这是因为对胯的要求比较难体验,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太过注意胯的话反而会引起紧张,所以对胯的具体要求,我们放在介绍具体桩法的时候,在需要的时候另行讲解。

呼吸,一般要求自然呼吸,关注呼吸,但不人为的去加强、改变呼吸的状态,除非在特殊功能的锻炼方法中,才会有特殊的呼吸锻炼方法。

精神,传统锻炼无一例外的要求,精神安静、情绪放松、意念专注,保持一种超然怡然的心态。在情绪剧烈变动的时候,不要进行站桩锻炼。

站桩的高度。 站桩,高度不同,用力不同,锻炼的细密程度不同,锻炼的效果就不同。一般来说,站的低,费力气,其气粗,练意少(静的程度),反应快,站的高,用力少,易放松,易入静,其气细,再加上呼吸、用意以及配合功法,锻炼效果及功能也不尽相同。

那么,抛开特殊的锻炼方法和目的,我们进行站桩锻炼,仅从站桩的高度来说,到底选用什么高度,或者说,怎样的高度,能发挥出最好最快的效果呢,站的太低,超负荷未必能达到最佳锻炼效果,站的太高,又担心健身效果太慢,尤其是年轻力壮之人,在人生经历、心智还没有接受或爱好静谧的锻炼方法的时候,怎样找好站桩高度的切入点? 其实前人做过很多探索,并且各派都有自己的传承和习惯,比如太极,过去冷兵器时代,练太极也是要真刀实枪的闯江湖的时候,锻炼是少不了低架的,只是到了养生的时代,高架似乎才成为主流,随之而来的太极技击也更趋向松空奥妙。 虽然各门各派在传承过程中为了生存的需要,都有一些特殊的经验、心得是秘而不宣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门派生存的观念已经逐渐淡薄,传统的锻炼方法正在被逐渐的公开和融合,有些秘密也就不应该成为秘密了,虽然如此,到目前为止,关于站桩的高度的这个方法,智邦还没有在任何报章杂志网站看到介绍,也就是说,关于这一点,是首次披露。 也许读者会说,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神神秘秘的?其实,传统锻炼的有些心得和诀窍一旦你千方百计的探求得到后,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其实有很多秘传的诀窍,就是公开说出来,你不知道其用途或作用,也会当作很普通的一句话忽略掉。关于站桩的最佳高度,也应了传统常说的那句话,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张纸。虽然太简单,时机确很管用,如果在介绍站桩的时候,平平淡淡告诉你,恐怕你也不会去注意和接受,所以,说了一大堆,只是想要你影响深刻。

站桩的最佳高度,一句话:起跳的高度!

所谓的真传一句话,并非你听到一句话就能彻底明了其中道理,在一句话的基础上,还有相当的解说工作。虽然相对于锻炼内景来说,起跳的高度就是最佳的站桩高度比较容易理解,但还是需要简单解说一下:大家可以做个实验,原地起跳摸高,大家都做过的吧。对就是这样,当你原地起跳摸高,就会下蹲,然后尽力向上跳起,这时候,你注意了你下蹲的高度了吗?这个高度,是最适合你当前的体能体力的高度,是最能发挥你潜能的高度,也就是说,作为站桩锻炼,这个高度就是你的最佳切入高度! 同样的道理,两脚的最佳宽度应该是多宽呢?想来你读者也猜出答案了,对,摸高起跳时,你自然的用到的宽度就是。但是要从理论上讲,就是肩宽,支撑人体的最佳宽度。

站桩的时辰、场所和方位

中医理论阐明,人体气血运行,不同的时辰,不同经脉的气血旺衰是不一样,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一种锻炼,不同的季节、时辰、方向等等,都应该有相对的站桩时间和方向。但这仅仅是理论上,因为人类进化到这个程度,对于自然界各种时空影响的敏感,都已经降低到最便于自我保护的程度,试设想如果人类对自然非常细微的变化都感应强烈的话,是无法适应这个星球的生存环境的。 所以,我们进行站桩锻炼,尤其是初级阶段,对于站桩的时辰、场所及方位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在自然时空环境发生剧烈变换时,人体可以轻易的感觉到它的影响,那么,我们进行站桩锻炼,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在户外练功时,应注意空气清新,但应避开风过大的地方,如有树木花草溪流湖泊则较为适宜。冬季如在室内练功,应尽量保持空气新鲜。 比如,温度骤变,风雨雷电,雨雪雾霁等等太过时,我们还是应该避开这种剧烈变动的时间进行锻炼。时辰上,精神倦怠、体力劳顿、过饥过饱等等时间,都应该避免进行站桩锻炼。同时还应注意,饭后饭后应隔开半小时左右才宜进行站桩锻炼,站后也不要立即饮水,特别是冷水。练功前先解完大小便,裤带不宜紧。

每次锻炼坚持的时间

经云:“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就是说,人体气血一昼夜要循行人体50次,按照一天24小时计,气血完全循行人体一周大约是0.48小时,大约28.8分钟。我们进行锻炼,一般最好是气血完整的循环周期,也就是说,每次锻炼,至少应该完成一个气血周期也就是28.8分钟,加上准备调整以便进入状态,一般锻炼要求不要少于30分钟,就是这个道理。等到锻炼有了心得,能够体会体内的细微变化,就能体会到这个时间周期对人体的影响。比如我们在静坐杂谈中谈到,静坐半个小时左右,会有一个很特殊的感觉期,就是因为这时正是进入练功状态的特殊气血阴阳更替的时间,通常表现为短暂的气血交替不畅而神失濡养,造成心绪烦躁。 我们一再强调保证锻炼每次的时间,其道理读者应该明白了,所以大家应该特别注重锻炼的时间,时间,在中国白话中也叫功夫,用功夫才能锻炼出“功夫”。

关于站桩的高度,读者往往还会有许多疑问,一般问的最多的是高桩和低桩的锻炼强度和效果的差别。有些人说,我的体力不支,把桩架拿高点,会不会有效果?效果会不会降低?等等。 一般来说,只要身体尚好,能够坚持把桩步站的比较低的,都应该先进行低桩锻炼。 原因我们会在【锻炼的层次】相关章节里对相关理论进行探讨,这里只做简单的说明: 低桩,按照过去的说法,开始锻炼人体气血比较粗、浅的部分,这样会为今后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因为着重姿势,对呼吸、意念要求轻浅,调动人体的能量也就比较“粗”,这样说大家不要认为这个粗就是层次低,而是如果一开始就锻炼深细侧重意念类的方法,内部的运动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正确把握的,或者说,没有“粗、浅”的基础,绝大部分人不能很好的把握深细的内部运动。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低桩引发的气血运动,对身体表浅层次的矫正作用更大,它几乎不给你人为意念干扰的机会,摧枯拉朽般的自己运作,也就是说锻炼身体的作用更直接,更快,更自然,更容易体验到。因为他的锻炼层次更接近“质”的层次,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就最大,特别是以锻炼身体为目标的大众,一开始就用着重意念、放松比较容易的锻炼方法,一旦把握不好,往往欲速不达,且在内景复杂的时候哪一把握反而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虽然这么说,高桩锻炼也一样的是非常好的锻炼方法,只是锻炼的时候要把握要点。若是身体稍差对于低桩有所不适应的人,可以适当抬高桩架,抬高到什么程度为限呢?我们还是用时间来限定。比如有人说,我想从高桩入手,逐渐降低加大锻炼量,那么你可以选择一种高度,你非常努力的可以站上半个小时以上,记住不是轻松达到,而是很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当你能够在这个高度保持一定的时间,并且在适应这个高度身体能够放松后,再加大锻炼量,降低桩架。 为什么练了高桩还要去练低桩,不是高桩锻炼的会深细些吗?其中的道理在一个“透”字,读者锻炼到一定程度,可以琢磨一下这个字。就好比一个大学生,不一定会做中学最难的题目一样。 对于身体很弱实在无法进行低桩锻炼的朋友,高桩的锻炼也是可行的。高到什么程度?哪怕只能躺床上不能动的人,勉力能抬起一个手指头,都可以进行桩功锻炼。或者肢体完全不能动,意识清醒,也一样进行“桩功”锻炼。

这里展开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说明,只要选择了桩功,入手是用“一次半小时以上的稍高一点桩架”还是“低桩累积半小时的锻炼”,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爱好灵活掌握,但是我们依然推荐只要身体能够承受数十秒低桩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从低桩锻炼起。它对你的身体的“清理、整理、调理”的力度,你会慢慢体验到。

有许多人,对于女性同胞进行传统锻炼多有忌讳,认为女性有不同于男性的特殊体质,不适合传统健身方法的实践,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可否认,在传统锻炼方法中,有一部分是不适合女性锻炼或不适合女性特殊时期的锻炼,但是我们只要明白传统健身的原理,把握好锻炼的原则,不要选择不适合女性同胞的方法,调整特殊身理情况下的运动量,完全可以实践传统健身功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秘静克女士跟随王乡斋先生进行站桩锻炼,不但治好自己的疾病,而且健康长寿,90多的高龄还能公园教导后辈练习站桩,为推广站桩健身做出卓越的贡献。

站桩,是可以适合所有人的、最佳的锻炼方法。

㈤ 金刚坐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金刚坐”为金刚跏趺坐的略称,亦称“结跏趺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用的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再以加两趺而坐,亦谓为“全跏”。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结跏趺坐,普通有两种:一为吉祥坐,一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云:“结跏趺坐,约有二种,一日吉祥,二日降魔,几[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从左趾押右股,此即右押右(疑左字),手亦左居上,名曰降魔坐。诸禅宗多传此坐,若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门,即传吉祥为上降魔坐有时而用。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跃之上,名为吉祥坐,如来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是故如来,常安此坐。”按今印度佛菩萨像,几于全部为吉祥坐,且如上所述,假若如来在菩提树下,纵手结降魔印,亦不是降魔坐,而仍为吉祥坐。结跏趺坐,为最安稳之坐法,且为佛家取道之方,所以坐法中,此坐最为重要。

㈥ 站桩有什么好处站桩的要领是什么

站桩的好处:

1、不空状态

所谓不空状态,就是身体处处具备不定向支持力,具体表现为打不坏、拆不散的高稳定间架结构。

2、贯通状态

使力量传导畅通无阻,以形成轨迹复合运动所造就的“势”的极大限度的发挥。

3、培养精气神

通过站桩,养成一种如虎扑食、高度戒备、如临大敌、一触即发的精神气势。


站桩的要领:

1、发力位置

下盘是根基,三线对争应首先由下盘入手体认。下盘的对争要领是:开臀提胯,敛阴吊裆,前蹬后踩,裆胯圆张,起不敢起,坐不敢坐,进不敢进,退不敢退。

2、脊椎对争

脊椎对争的总体要求是:坐臀提身,领颈拔背、节节拉长、通脊贯顶。感觉如同“隔墙视彼物,牛拉重车行”,伸长脖子拉长腰。

3、三线就位

人体结构上肢连通为一条线,下肢连通为一条线,脊椎连通为一条线,三条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千差百异的人体大形。



(6)站桩到金刚的最佳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坚持时间

站桩最基础的时间要求,必须保证四十分钟,如果低于四十分钟是没有效果的。另外根据不同需求,时间也各有不同,养生为目的,站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如果以武术练功为目的,则需要站到两小时甚至更多。

2、站对挣桩

站对争桩时,可以让同伴从各个角度推压练习者的间架、前膝进行检验,如果间架很整很强韧并且极具弹性,一受力之下立即复位、弹回,一般就为正确。如果一受力就散了或是用力死顶着,就是错误的。

3、左右互式

左右式不可偏废,均要练习,可以一段时间站左式,一段时间再站右式。


㈦ 站桩的正确姿势 站桩的方法 站桩的要领及方法

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即损寿。 ——明·龚迁贤《寿世保元·饮食》

站桩,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对我们的身体是极为有利的。站桩是让全身的气脉充分舒展的方法,它可以让精气神回流到骨髓里面去,经常站桩的人,骨骼很强壮。骨骼强壮的标准是:这个人看上去不胖,但体重却不轻,这就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有些人看上去很胖,但都是虚胖、很多肉,放到秤上去秤,还挺轻的,实际上这就是骨骼里面精华外散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想身体健康的话,先要把骨髓练得充实,站桩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桩者,它深深的插在地底,所以它能立的稳稳,无论风吹雨打,它能岿然不动!朗朗天地,浩浩干坤,独来独往,傲视苍穹!尤其是男子汉,能去顶天立地,天如有缺,补天地之不足!

故《黄帝内经》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动作方面:

头部:虚领顶劲,百会上顶,下颚微收;双目垂帘,两耳放平,眉心舒展,舌顶上腭。

肩部:沉肩坠肘,两臂环抱于下丹田与肩以下这个区域(环山抱水必有其);肩膀放松,肘关节自然有下坠之感;五指自然打开不用力,十指引劲。左右两边都是相同,不要一高一低。

胸部:含胸拔背,脊椎打直,别驼背,背部是微微有撑拔的感觉,胸部是微微内含,不要刻意去做,当你把其他动作做好后,自然而然会有这个感觉。

腰部:松腰坐胯,胯部的力量只能向下,似坐非坐,似尿非尿;命门后挺;敛臀,屁股微微有一点点夹紧的感觉。小腹自然会微微内收,微微下坠会阴;腹部与腰都是放松的,承上启下!

下盘: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曲不过脚尖;下盘要稳,上身要松,架子不变;十指抓地,微微扣地上;全身放松,从上到下;关于脚的八字,一般看你想做什么,学的体系,不知道的就打直对正摆齐,不要内外八字即可。

精神方面:

要么什么都不想,要么就意守某些部位,意念微微挂在上面就可以。这是两种常见的初期站桩的精神方面用法。如果意守,可意守下丹田,命门,涌泉等关键穴位,如果是治病,可意守病症部位!意走周天暂不推荐,没基础等于发动机烧缸,对自己无益!

呼吸方面:

采用自然呼吸,这过程中你会自然形成腹式呼吸,这是含胸拔背与松腰实腹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是形成习惯的话,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呼吸,可以自己刻意做腹式呼吸,养成习惯。

站桩最重要的就是让身体放松下来,松而不懈。这中间有几个要领需要大家认真把握。

第一点就是虚顶领劲。 就是把头往上微微顶着,就好像有一根线拉着头,这时候,颈部是舒展的,下腭是微微的含着,这时候会感觉到头轻轻地往上顶着,练久了,会感觉到思维特别敏捷,感觉特别灵敏。但是要注意督脉,也就是脊柱到头顶这一块的动作要做好。

第二点是含胸拔背。 在站桩时,我们的手好像抱球一样,前胸是空的,后背就圆起来,会感觉很充实,找到这种感觉的话,我们的气就不会浮在上面,就很容易建立起腹式呼吸的感觉。所以站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慢慢练习腹式呼吸。很多人把含胸拔背给误解了成含胸驼背了。很多肺气不足的人就喜欢含胸弯腰站着,脊柱是弯的,这是内在的气不充实,尤其是肺气不充实的表现。我们在站桩的时候,要含胸拔背,就是在挺直脊柱的同时把胸放松,双手作出抱球的姿势。

第三点是松腰坐胯。 松是放松,把腰松下来。坐就是往下坐,胯就是髋关节。松腰坐胯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腰放松下来。一般人喜欢挺腰,导致腰部肌肉很紧张。站桩就要求腰部放松,松腰的时候,腰是微微往后贴的,从腰椎到脊柱成一条直线,腰是平贴的,这样腰能够得到放松。

怎么验证呢?比如说我们靠墙站着,如果不松腰的话,在腰与墙之间可以插一只手进去。如果松腰的动作做到位的话,把腰真正贴到墙面上,手是插不进去的,这是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让我们整个腰部跟墙面完全平贴。

那么,胯怎么坐呢?实际上就是腹部往里收,腹部往里收的时候,腰就会自动下沉,这样一来,腹部就厚实了。动作不是要你去吸肚子,而是放松肚子,把动作做出来。所以练的时间长了以后,小腹丹田气会特别饱满充实,抗击打能力很强。

第四点是膝关节放松。 下盘的关键,膝关节一放松,全身的力量就都落到脚底了,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部位,肾水就像泉水一样从这儿涌出。一般来说,涌泉穴有一点点返空的感觉。我们都知道身体有十二条经脉,涌泉穴老百姓叫做脚心,很多人都知道搓脚心可以治疗失眠,原因就是把脚心搓热了之后,火气就降到肾水里面去了,这叫水火既济,可以帮助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人入睡。而我们通过站桩也可以达到这一效果,把气沉到涌泉。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把全身力量放到足底,身上不使劲,越放松越好,这也是引气血下行的一个方法。

站桩的时辰、场所和方位

中医理论阐明,人体气血运行,不同的时辰,不同经脉的气血旺衰是不一样,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一种锻炼,不同的季节、时辰、方向等等,都应该有相对的站桩时间和方向。但这仅仅是理论上,毕竟这个程度的人谁能见到呢?(站桩就是融入自然的练法)

所以,我们进行站桩锻炼,尤其是初级阶段,对于站桩的时辰、场所及方位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在自然时空环境发生剧烈变换时,可以轻易的感觉到影响的时候,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在户外练功时,应注意空气清新,但应避开风过大的地方,如有树木花草溪流湖泊则较为适宜(可遇水而站)。冬季如在室内练功,应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比如,温度骤变,风雨雷电,雨雪雾霁等等,应该避开这种剧烈变动的时间进行锻炼。时辰上,精神倦怠、体力劳顿、过饥过饱等等时间,都应该避免进行站桩锻炼。同时还应注意,饭前后应隔开半小时左右才宜进行站桩锻炼,站后也不要立即饮水,特别是冷水。练功前先解完大小便,裤带不宜紧。早晨5~7点比较适合站桩!这个时间段适合绝大部分人了,其他的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一般都需要师傅引路,尤其是某些气冲病灶,你不能简单的人物,避免发生意外。尤其是忌讳站死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欲知上山路,需问下山人!)

每次锻炼坚持的时间

经云:“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就是说,人体气血一昼夜要循行人体50次,按照一天24小时计,气血完全循行人体一周大约是0.48小时,大约28.8分钟。我们进行锻炼,一般最好是气血完整的循环周期,也就是说,每次锻炼,至少应该完成一个气血周期也就是28.8分钟,加上准备调整以便进入状态,一般锻炼要求不要少于30分钟,就是这个道理。一再强调保证锻炼每次的时间,其道理读者应该明白了,所以大家应该特别注重锻炼的时间,时间,在中国白话中也叫功夫,用功夫才能锻炼出“功夫”。

这里展开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说明,只要选择了桩功,入手是用“一次半小时以上的稍高一点桩架”还是“低桩累积半小时的锻炼”,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爱好灵活掌握,但是我们依然推荐高桩,理由是比好好把控,以养生,改善身体为主,尤其是体质差者,从高桩锻炼起。它对你的身体的“清理、整理、调理”的力度,你会慢慢体验到。

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看到后,会回复,如果你不问,那么你又怎么能确定自己练的对呢?

关于桩法,有坐卧站三类,以站为主。全身力的运用,脊椎是个关键。拳谚云,起于脚,运于脊,形于手。

看着是手打人,实际力量应是从脊椎发出来的。什么时候你能从脊椎发出力来,你就上了一层搂。可以这么说,懂得用运脊椎,一般的练家恐怕就都不是对手了。因为你用气的劲,与你的脊椎有非常大的关联!在武术来说,也就算进了一个门槛。

站桩时,后脚跟不要吃力,身体重力在脚尖之后的前脚掌上。脚跟是虚的。似踩地非踩地。站着脚麻。身上有些部位不舒服,可能跟站的姿势有关。应该是以舒服为好。站桩到一定程度,有气感,不必理会。顺其自然。有时气由脊椎两侧向上拱,有的 人反应比较大,有的反应比较微。

站桩的首要要求,就是对姿势的要求,而且这些对姿势的要求,哪怕以现代科学看来,都是那么的符合人体自然规律,有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祖先产生无比的敬仰之情。

站桩的三大原则,那就是松、静、自然。

唯有松静了,五劳七伤的可能性才能降到最低,唯有自然了,也就是气血运行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了,才能保证肌体不受到伤害。松、静、自然,也就成为传统健身锻炼的总原则了。虽然这个大原则,为了特定的目的,为了发挥人体特定的功能,有些锻炼方法会局部、暂时的有所变通,但是最终的总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松,就是说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松。

静,就是在站桩过程中,尽量的保持意识的安静或专一。当然也最好保持环境的安静,以免影响心神专一安静。

自然,就是在锻炼过程中,严格按照功法要求操作,越是自然越好,不要人为的强加力量、意念以助呼吸及体内气血运行。

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人们为了便于掌握和记忆,总结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口诀,如头顶虚悬、双目垂帘、舌顶上腭、面带微笑、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腋开跨、舒指松腕、尾闾中正、宽胸实腹、顺臀溜胯等等。我们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口诀俗语,来说说站桩对全身姿势细节的要求。

头颈: 头顶虚悬、虚灵顶劲等等,是非常形象的口诀,就是说,头部百会穴好像有根虚拟的绳子把头部轻轻吊起悬在空中一样,转动轻灵,不对颈椎产生额外的压力,这样,颈椎也就自然保持了最佳的自然曲度。

我们知道脊柱内部神经异常丰富,人体的中枢神经通过这些神经对躯干进行指挥反馈,头顶虚悬,因为保持了颈椎的最佳最自然的曲度,而使脊柱腔体不受外力压迫而变形,不至影响神经和保持脊髓通量。

颈部的不良姿势习惯,会造成诸如神经压迫,大脑营养不良等相关的情况发生,而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我们如果仔细体验,会发现我们通常习惯把头向后微仰,下颌前翘,这样的姿势造成颈椎过分向后弯曲,长期的不良习惯,使颈部筋肉供血不畅、僵滞扭曲,进而会压迫通过颈部的血管经脉,造成头部营养供给不足。

当你稍微活动颈椎,就感到颈部酸胀不适,就是因为长期不良的姿势,造成供血障碍或颈部肌肉劳损。还有些人转动颈部时会感到颈部嘎嘎有声,这是筋腱椎骨已经有些僵直的表现了。 有的老师说,微微收一点下颌,其实也是为了做到这个要求。还有的老师说,脖子微微用意向衣服领子靠,也是在引导我们做好虚灵顶劲。 (简单来说,是为了放松我们的任督二脉,使其通畅)

面: 面带微笑是人体面部肌肉最放松最自然的表情,面带微笑还能给他人带来良好的感觉,从而也能反馈给你良好的场能信息。面带微笑能促使自己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

眼: 在锻炼时,一般讲究先眼光内收(也就是眼光从望远到渐近直到收回颅内),再双目垂帘,也就是说两眼皮像布帘那样自然的耷拉下来,不加紧闭的意念。保持这种自然垂帘的状态,符合局部气血的通畅,同时也因为双目垂帘,使得目光不外散,也就不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保持心神内敛。

俗话所说的闭目养神,其实就是中医所说的肝开窍于目,闭目而使精魂不散。也有的锻炼方法因为特殊的原因,或者为了避免闭眼带来复杂的内景而影响心神安宁,要求睁开眼睛锻炼,但是即使如此,也要求不要东张西望、思想涣散,一样要求眼光收近,一遍宁神。只有在特殊功效的锻炼中,要求眼神的收放及引领。

舌: 常常有说舌顶上腭,但是初学者往往因为不习惯反而造成舌头紧张。所以,我们提倡在站桩初始阶段,无需刻意舌顶上腭,只要自然放松即可。

等到锻炼到一定程度,因为体内气血运行的原因,到一定时候可能会有自动舌顶上腭的表现出来。即便没有这种力量产生,在站桩站到一定程度,舌下津液泉涌,汨汨然咽下阶段,稍加意念舌顶上腭,也是不迟的。而那时你已经可以很好的掌握放松的要领,而不至于因为照顾舌顶上腭反而造成紧张。

肩: 一般传统说沉肩,其实就是把肩部放松。肩部的放松有个特点,就是拉长的感觉。也就是肘部向外或向下引,这时肩峰处肩臂骨交接处,就会出现一个凹,感觉上有点把肩臂拉长的那种感觉。所以传统常常把沉肩坠肘放在一起说。

腋: 张腋、虚腋、开腋等等说法,其实就是要求腋部不要紧夹,要放松腋部好像空虚能放下一个小气球那样的感觉。其实沉肩坠肘做好了,就可以体会到虚腋的感觉了。开腋,除了便于肩臂气血的通畅外,还能减轻了两肩对两肺的自然压迫,从而使肺的工作更加自然松畅。

肘: 讲肩腋的时候差不多说了,坠肘,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不管摆什么姿势在什么位置,都要有外展下坠的意念或趋势,以拉长肩臂的特殊经筋。这是自然的感受。

腕: 平直放松。在特殊的锻炼方法时,有立腕踏腕的要求,就是立指的时候,腕横纹小指侧也就是尺骨尽处有向前的意念或趋势。

指: 五指自然舒展伸直即可,不要用力挺直。我们手上也是要通过手指,每一个指关节都保持微曲的状态,然后把这个劲从我们身体引出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血管,我们离心脏最远的距离的血管,就是在我们的手指和我们的脚趾。我们的手指引劲,也是一个方面是把我们的气要引过来。只有气血能到,我们的劲才能到。如果气血都到不了的话,我们的劲是到不了的。

胸背: 含胸拔背。怎么体会呢?想象你在抱一个大气球。尽量把臂指放长想要环抱住两手接触的那种感觉。,如果说弯腰是胸背向前合拢的趋势,就好像肩胯合拢的趋势,那么含胸拔背就好像左肩和右肩合拢、左胯和右胯合拢的趋势,是身体纵向弯曲的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趋势,就是有那么一点点意向和趋向,而不是用力想要达到那样的效果。因为可以用力,又违背松静自然的大原则了。

应该注意,前面说的种种,都是为了让读者体会什么是含胸,而不是要大家用力去那样做。一定要记住,任何时候,胸的唯一要求,就是松。含胸,也是为了胸部更好的放松。

腰: 平时我们直立时,腰命门一带是向前弯曲的,站桩时,我们需要微微用意把命门向后凸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又要保持前述身体姿势的要求,就需要稍曲膝来配合了。

其根在脚发力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所以我们的腰,是整个练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在站桩里面,对腰的要领就是松腰,把我们的腰放松。我们的整个四肢的运动,脚上的运动和手上的运动,都是通过我们的腰把它连接起来的,所以我们腰上面是任何时候都保持不着力放松的。

而我们的腰在放松下去的时候,我们的腰会略微向后鼓起来,同时我们的小腹会略微有一点向内收,但是小腹部要注意放松。有的时候到了松腰的时候,或者站桩的过程中,我们的小腹部和我们的腰部会不自然的紧张起来。

裆: 裆部要有撑圆的趋向或意念。初次可能不能找到,随着你的练习,你自会自然体会到。

膝: 前面说了,为了命门微微的后凸,需要曲膝来配合。一般的讲究,曲膝的程度,以膝盖不超过脚尖为标准。

其实在我们的站桩练习过程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是保持一个微曲的状态,当我们双腿两个膝盖,因为它是连着我们的下焦,所以我们的膝盖,它是单独拿出来体一下关于双腿微曲(不可弯曲超过脚尖)。

所谓微曲,是在站直的基础上,微微弯曲,也就是保持一个微微弯曲的状态,它并不需要我们蹲下去狠狠的弯曲,但也不能够伸直。当我们腿站的非常直的时候;或者我们蹲得很弯的时候,我们的骨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毛细血管,我们气血的运行,所以我们在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上,包括上面讲的十指抓地,每一个关节都是保持微曲的状态。

脚: 脚踏实地,无妄用力。一般的桩法讲究两脚平行向前,但是有些特殊的桩法会有不同的角度。身体重心落在脚上,根据不同的桩法要求,落点也不太一致,但是大多都要求在涌泉一带,也就是脚的偏前1/3左右。

趾: 自然落地。有些特殊的桩法要求用力扒地,则需要根据具体桩法来实施。一般都是十指抓地,就是指十个脚趾轻轻的扣在地面,也就是说每一个脚趾的关节都是微曲的。但是我们经常讲“用意不用力”,那么我们就是用意识去把这个劲,就是说往地里下去生根往下扎下去,就像大树一样,把这个根往下扎,用我们的意识,而不是用力量,所以我们在肌肉上尽量保持放松。

坐与胯: 胯在我们整个身体上,占据一个非常主要的部分,因为我们整个身体的中间这一段,连接着我们腿部,主要是靠我们的胯。

我们平时也经常再说:“中正安舒”。那么我们上身要保持中正,我们的胯就不能够左摇右摆,所以要做胯,胯要找到下沉、坐的感觉,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样。

而胯最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一个是往前顶,一个是往后翘,一个是左摇右摆,所以这四个方向都不能是胯的力量,胯的力量只能向下,只有胯真正向下的时候,我们的上半身才能保持中正。如果我们的上半身有任何晃动左摇右摆,前俯后仰的话,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胯上。

腿 :由于曲膝,人体的整个重量平时直膝承担,力量多由骨骼对直承担,而屈膝后,参与承担体重的筋骨肌肉就有所不同,初始会觉得较直立更费劲或容易疲劳。这时候对腿的要求就是紧中求松,在保持姿势的前提下,在逐步锻炼腿部耐受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松,放松,再放松。

呼吸 :一般要求自然呼吸,关注呼吸,但不人为的去加强、改变呼吸的状态,除非在特殊功能的锻炼方法中,才会有特殊的呼吸锻炼方法。

精神 :传统锻炼无一例外的要求,精神安静、情绪放松、意念专注,保持一种超然怡然的心态。在情绪剧烈变动的时候,不要进行站桩锻炼。

㈧ 站桩的正确方法和最佳时间段站桩的正确方法和最佳时间段简单介绍

1、站桩的正确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调整身心,放松身体,平稳呼吸,心态平和。稍屈膝,似蹲似站,双手合抱,两手高度在胸腹之间,五指撑开,两手心相对,两手距离以舒服为度,呈抱球状。
2、站桩的最佳时间段:站桩最基础的时间要求,必须保证四十分钟,如果低于四十分钟是没有效果的。另外根据不同需求,时间也各有不同,养生为目的,站到一个小时就可以。

㈨ 怎样站桩才正确方法

(1)头易正: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人身之君,是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俗语讲:“上不正,则下斜”,头正神清,神态端庄,收颏直颈而其头必正直,大有统领全身之意。

(2)肩易顺:顺肩者,两肩向左右的方向平而顺之,意在肩骨均衡、平行、舒展的向左右伸张,毫无拘禁、高耸之状,以合出劲之态,此势乃此桩基本架式要求。

(3)胸易出:出胸者,人之威严在于胸,出胸不是挺胸,出胸以壮神威,挺胸则有失中正,出胸有利于腰的灵活,腰部灵活,则身体轻灵,周身合力易成。

(4)腰易稳:腰,为人身骨节的中心主宰,是人身四肢上下运动的纽带,乃重心之所系。因此,腰肢最要紧的是稳,稳而厚重则坚实,上、下行气不滞,则出劲不空。

(5)足易坚:足坚者,两足放平,大趾内侧用力向下扣,使脚部稳稳的立于地上,古语言:百力皆发于脚,足之坚稳否,将直接的影响步法、身形、发力的能力。

锻炼注意要点:

1、坚持时间

站桩最基础的时间要求,必须保证四十分钟,如果低于四十分钟是没有效果的。另外根据不同需求,时间也各有不同,养生为目的,站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如果以武术练功为目的,则需要站到两小时甚至更多。

2、站对挣桩

站对争桩时,可以让同伴从各个角度推压练习者的间架、前膝进行检验,如果间架很整很强韧并且极具弹性,一受力之下立即复位、弹回,一般就为正确。如果一受力就散了或是用力死顶着,就是错误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太极桩功,网络—站桩

㈩ 站桩的正确方法和最佳时间段

站桩的正确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调整身心,放松身体,平稳呼吸,心态平和。稍屈膝,似蹲似站,双手合抱,两手高度在胸腹之间,五指撑开,两手心相对,两手距离以舒服为度,呈抱球状。

站桩的最佳时间段:站桩最基础的时间要求,必须保证四十分钟,如果低于四十分钟是没有效果的。另外根据不同需求,时间也各有不同,养生为目的,站到一个小时就可以。

(10)站桩到金刚的最佳方法扩展阅读:

站桩要领如下:

1、虚顶领劲。就是把头往上微微顶着,就好像有一根线拉着头,这时候,颈部是舒展的,下腭是微微的含着,这时候会感觉到头轻轻地往上顶着,练久了, 会感觉到思维特别敏捷,感觉特别灵敏。

2、含胸拔背。在站桩时,我们的手好像抱球一样,前胸是空的,后背就圆起来,会感觉很充实,找到这种感觉的话,我们的气就不会浮在上面,就很容易建立起腹式呼吸的感觉。所以站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慢慢练习腹式呼吸。

3、松腰坐胯。松是放松,把腰松下来。坐就是往下坐,胯就是髋关节。松腰坐胯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腰放松下来。

4、膝关节放松。膝关节一放松,全身的力量就都落到脚底了,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部位,肾水就像泉水一样从这儿涌出。

阅读全文

与站桩到金刚的最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少儿短跑训练方法大集合 浏览:256
运动目标检测的四种方法 浏览:573
空中花园折叠门安装方法 浏览:487
修复敏感肌肤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90
小度appwifi手机上设置方法 浏览:146
让球计算方法 浏览:396
175乘63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92
阳台太阳能室内外管的连接方法 浏览:8
日本充气娃使用方法 浏览:825
简单的白酒发酵方法 浏览:629
苹果max屏幕不灵敏解决方法 浏览:353
鉴别氧气瓶二氧化碳瓶的方法 浏览:965
分解温度高于熔点用什么方法纺丝 浏览:497
有什么可以催经的快速方法 浏览:169
20岁男生如何长高方法 浏览:481
弹力拉绳训练方法练腿女 浏览:420
最简单的剥蔬菜皮方法 浏览:735
冬天冰箱怎么除霜的方法 浏览:274
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快地缩小差距 浏览:304
方管的流速检测方法 浏览: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