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社区行为治疗模式工作方法

社区行为治疗模式工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6 15:15:28

A. 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是什么

1、整合模式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可选择的第一个模式是整合模式。

所建构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整合模式,即一种把经济援助与社会服务两种功能集中在某一个机构、某一个(或若干个)社会工作者身上的模式。具体来讲,在这个模式中,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是整合的焦点和平台。

其按照《暂行办法》和《意见》的要求,履行如下职责:

(1)通过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

(2)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3)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4)除这三项传统的经济保障职责外,他们还要面向社会救助对象发挥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和宣传倡导等社会服务功能。

2、分离模式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可选择的第二个模式是分离模式。

所建构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分离模式,即一种把经济援助与社会服务两种功能分别放在某两个(或多个)机构、经过必要的沟通(转介),由这两个(或多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分别运作的模式。具体来讲,在这个模式中,由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居民委员会等构成的体系属于社会救助的行政管道,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构成的体系属于社会救助的社会服务管道。

其中,分离的焦点集中在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分离。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根据《暂行办法》和《意见》的要求,主要履行如下职责:

(1)通过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

(2)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3)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依据《暂行办法》和《意见》的要求,面向社会救助对象主要发挥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和宣传倡导等社会服务功能。

3、混合模式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可选择的第三个模式是混合模式。所谓混合模式,按麦肯泰尔和霍沃思的说法,指针对整合模式和分离模式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内在的中间可能性”。这种内在的中间可能性由整合模式和分离模式延伸而来,既与这两个模式不同,又带有这两个模式的特点。

从在一个机构里处理经济援助和社会服务来讲,它是整合的;从一个机构里的不同工作人员分别处理经济援助和社会服务来讲,它是分离的。

建构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混合模式,即一种把经济援助与社会服务两种功能集中在某一个机构里,但由不同工作人员实施的模式。在该机构里要分设三个小组或分支,分别履行不同的职责,发挥不同的功能。这三个小组或分支可分别称为“受理组(或接案组)”、“经济保障组”和“社会服务组”。

具体来讲,受理组具体负责:(1)通过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社会救助申请人的申请;

(2)根据社会救助申请人的情况,行使一定的酌情权,把他们分别转介给经济保障组、社会服务组。

经济保障组具体负责:(1)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2)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社会服务组具体负责:(1)对社会救助申请人的需求进行进一步评估,与社会救助对象一道确认其社会服务需求;

(2)根据评估结果,并依据《暂行办法》和《意见》的要求,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和宣传倡导等社会服务。


(1)社区行为治疗模式工作方法扩展阅读

1、整合模式

这个模式的关键,是要对街道办事处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经办人员进行彻底改造,使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变成以社会工作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机构,使经办人员变成符合资格要求的社会工作者。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同时承担起两种功能,既提供经济援助,又提供社会服务。

在改造过程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支持在街道办事处设立以社会工作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并通过以下两种办法完成社会工作岗位的改造升级:一方面可以采取培训原有“存量”(经办人员),使之胜任社会服务的办法;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岗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派出社会工作者的办法。

作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一种可选择的模式,这种整合模式有其优点:第一,整合模式具有使社会救助对象摆脱依赖、实现自立的潜力。美国1962年《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最初的基本原理是,由受过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将使社会救助对象康复和自立,进而减少依靠福利过活的人的数量和社会救助的支出。

第二,在整合模式中,由社会工作者接待社会救助申请人或受理社会救助申请人的申请,社会工作者会对社会救助申请人的环境获得一个整体性看法,并把核心的个案管理活动作为一个整合的整体去满足社会救助对象的需要。

第三,在整合模式中,由于社会工作者一个人负责社会救助对象的所有方面,所以至少对社会救助对象来讲,协调社会救助系统内部广泛的要求与服务会变得更容易。第四,整合模式能够使社会工作者在讨论社会救助过程中显示出对社会救助对象的关心,并对问题做出回应。

第五,在整合模式下,可能会有更多的社会救助对象对社会服务提出要求,以及对社会服务更满意,有助于疏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的渠道。

当然,整合模式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在整合模式中,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工作者有可能会批准那些不拥有法定权利的人享受社会救助待遇,造成社会救助资源的滥用。第二,在整合模式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进行家访,了解社会救助对象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服务需求,这可能会导致侵犯社会救助对象的隐私。

第三,在整合模式下,社会救助对象接受社会服务倾向于成为获得经济援助的一个条件。由于社会工作者对经济援助拥有酌情控制权,他们有强迫社会救助对象接受社会服务的风险,而且还会破坏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关系。

第四,除非假定确认社会救助申请人资格的决定要求具有与从事治疗性社会服务一样程度的专业特长,那么把经济援助与社会服务两种功能在同一个岗位上结合起来就是对稀缺的专业人员时间的浪费。

第五,在整合模式中,倘若“社会工作者”不是符合资格要求的社会工作者,那么他们将不知道寻找什么,或如何面对他们所观察到的社会救助对象身上的问题,并不能达成使社会救助对象摆脱依赖、实现自立的目的。

2、分离模式

与整合模式相比,这个模式并不需要对街道办事处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经办人员进行彻底改造。

从逻辑上来讲,分离模式是在对整合模式的反思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而,整合模式的缺点正是分离模式要克服和扬弃的。具体来讲,分离模式的优点表现为:第一,分离模式具有减少社会救助对象数量和因而减少公共支出数量的潜力。

第二,分离模式解除了社会工作者在整合模式下既提供经济援助又提供社会服务的“救济的沉重负担”,使经济援助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分别专门从事一项工作,并能使社会工作者发展出清晰的(和通常更受尊重的)专业身份。

第三,由于分离模式把经济援助与社会服务分开,社会工作者不再对社会救助对象是否能够享受经济援助行使酌情权,从而避免了社会工作者强迫社会救助对象接受社会服务的风险,以及破坏二者之间专业关系的风险,使社会救助对象接受社会服务成为他们自己的一个自主选择。

分离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分离模式难于达成令社会救助对象摆脱社会救助,变为自食其力的目标。第二,在分离模式下,社会救助对象可能不会主动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因而也就享受不到《暂行办法》和《意见》规定的社会服务,同时也堵塞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的渠道。

第三,在分离模式下,社会救助对象可能会被被动地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于不是出于他们自己的自由选择,因而,当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暂行办法》和《意见》规定的社会服务时,的确要冒强迫社会救助对象接受社会服务以及破坏他们二者之间专业关系的风险。

第四,在分离模式下,社会救助对象可能倾向于减少对社会服务的要求,并且把社会工作者看作是不太有帮助的,不利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

3、混合模式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混合模式应具备整合模式和分离模式各自的优点。第一,混合模式具有使社会救助对象摆脱依赖、实现自立的潜力。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工作能力的。

混合模式在为他们提供经济保障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和宣传倡导等社会服务。这为有工作能力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自雇或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由于混合模式是一个工作团队,可以把来自各小组工作人员关于社会救助对象的信息汇总,形成对社会救助对象的整体看法,对其提供所需要的经济保障和社会服务,从而避免仅从社会救助机构的角度,把社会救助对象只看作是简单的一个可能或者不可能符合救助资格的人。

第三,同样由于混合模式是一个工作团队,三个小组之间有分工又有合作,这不但有利于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内部的协调,同时便于社会救助对象及时寻求经济保障和社会服务。

第四,在混合模式下,由于不同的工作人员分属不同的小组,分别专门从事一项工作,社会服务组中的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既提供经济援助又提供社会服务的“救济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第五,在混合模式下,受理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接待社会救助对象,有可能避免整合模式下社会工作者强迫社会救助对象接受社会服务的风险,以及破坏二者之间专业关系的风险。

当然,混合模式也存在理论上的缺点。第一,在混合模式下,社会服务组中的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受到经济保障组尤其是整个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的行政挤压,导致出现社会工作者忙于经济保障事务甚至一般性行政事务,而不能从事专业社会服务的现象。

无论社会服务组中的社会工作者是通过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岗位而来的,还是通过公开招聘而来的,他们在混合模式中可能都会处于弱势地位,极有可能被经济保障事务及一般性行政事务压垮。

第二,受理组工作人员是最先接触社会救助对象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是否要向经济保障组和社会服务组转介社会救助对象上会行使一定的酌情权。倘若受理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社会工作培训,他们就很难判断出社会救助对象是否有社会服务需要。

第三,混合模式的关键是要在三个小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但这种沟通机制尚无现成的经验,亟须地方创造性的实践。

B. 行为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行为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逐级暴露法、参与示范法、自信心及社交技巧训练、厌恶疗法、辅助工具疗法、正强化和消退法、治疗协议或临时合同方法等。

C. 行为疗法有那几种具体的方法

行为疗法包括:系统脱敏、冲击疗法、厌恶疗法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普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二、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是暴露疗法的一种。暴露疗法就是把病人发生恐怖反应的某事物或某刺激在其面前再次呈现、猛烈刺激,从而使病人对此事物或刺激的恐怖反应逐渐消退。为了使病人更快地收到疗效,可以把某事物或某刺激整天暴露在病人面前,由于持续地猛烈刺激,使恐怖反应在短期内由高度紧张而渐趋消退,从而短期内使疾病治好,这就是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或情绪冲斥疗法。

三、厌恶疗法

此疗法多用引起躯体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病人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感到躯体的痛苦反应,从而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摆脱。

四、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形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行为塑造法的应用不仅要求病人的积极参与,而且也需要所有有关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的接近或朝着最终目标的变化能得到及时而又适当的强化,并使病人的行为愈来愈逼近最终的目标。

D. 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又被称为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来访者的主动放松来增强其对体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
(2)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又被称为对抗条件疗法、交互抑制法或缓慢暴露法等。系统脱敏是根据沃尔普提出的交互抑制原理,用松弛对抗紧张。是在松弛条件下,按照轻重强度顺序将诱发反应的境遇呈现给来访者,让他逐步习惯这种刺激,以消除敏感状态。
(3)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即将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多次重复配对,以减少不良行为。具体来说,是用引起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来访者在发生反应的同时感到痛苦,从而对不良行为感到厌恶而逐渐减少至最终放弃该行为。
(4)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法是一项通过强化而产生某种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的行为治疗技术。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这种疗法主要是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来访者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获得奖励,即可得到强化,从而使来访者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5)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是让来访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情绪的各种不同刺激情境中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6)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电子仪器让来访者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生物反馈疗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美国心理学家迈尔(Miller)根据操作条
件反射学习理论。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内脏反应训练的实验研究,于1967年首次获得成功,从而创立了这一崭新的治疗技术。此种疗法是借助仪器将体内原本不能察觉的生理活动信息记录放大,并转换成视听信号,通过仪表显示出来,让人们能够知道自己身体内部正在发生变化的行为矫治技术。
(7)示范疗法
示范方法是以某人或某团体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示范,使观察者发展近似的想法、态度与行为。是指根据一套特定程序,以一种机体反应去改善另一种机体反应。

E. 2015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报名入口在哪里

2015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网络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https://pan..com/s/1dg8xiRDKcIqjHnWCeDLewQ

提取码: yb7s

2015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 社区工作者考试社区综合知识(程偲)

2015陕西社区精讲

2015陕西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公共基础、法律知识 陕西社区招聘考试《社区知识》网络课程讲义).doc 陕西社区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网络课程讲义).doc

【社区知识】第9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小组工作方法.mp4

【社区知识】第8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mp4

【社区知识】第7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的各阶段.mp4

【社区知识】第6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之人本治疗模式.mp4

【社区知识】第5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之行为治疗模式.mp4

【社区知识】第4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之心理社会模式.mp4

【社区知识】第3讲: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mp4

【社区知识】第2讲: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mp4

【社区知识】第1讲:社会工作概述.mp4

F.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什么是人本治疗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科目考试,考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工作方法,开展专业工作以及指导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综合能力。

考试内容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

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社会工作的要素

(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

(四)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2.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3.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二)人生发展阶段

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

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二)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三)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五、个案工作方法

(一)个案工作的本质

(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4.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5.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6.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四)个案工作的技巧

(五)个案管理

六、小组工作方法

(一)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

(二)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2.治疗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3.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4.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三)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四)小组工作的技巧

七、社区工作方法

(一)社区工作的特点及目标

(二)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2.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3.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三)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四)社区工作的技巧

八、社会工作行政

(一)社会服务计划

1.社会服务机构规划

2.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五)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六)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与公共关系管理

(七)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1.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

2.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运作方式

3.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

九、社会工作督导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内容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三)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与应用

十、社会工作研究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四)具体研究方法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

G. 2015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在哪

2015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网络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https://pan..com/s/1dg8xiRDKcIqjHnWCeDLewQ

提取码: yb7s

2015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 社区工作者考试社区综合知识(程偲)

2015陕西社区精讲

2015陕西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公共基础、法律知识 陕西社区招聘考试《社区知识》网络课程讲义).doc 陕西社区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网络课程讲义).doc

【社区知识】第9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小组工作方法.mp4

【社区知识】第8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mp4

【社区知识】第7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的各阶段.mp4

【社区知识】第6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之人本治疗模式.mp4

【社区知识】第5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之行为治疗模式.mp4

【社区知识】第4讲: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个案工作之心理社会模式.mp4

【社区知识】第3讲: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mp4

【社区知识】第2讲: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mp4

【社区知识】第1讲:社会工作概述.mp4

H. 什么是社会治疗法,有哪几种具体方法

社会治疗方法是指根据社会诊断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医疗计划、方法,进行社会治疗。
社会治疗法是医疗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具体有以下方法:
1、支持性个案治疗法。它是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利用各方 面的社会资源协助病人解决因疾病而带来的某些外在困难,以消除患者的顾虑,保持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的勇气,预防其精神崩溃。
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三方面为病人提供社会支持:
(1) 疾病知识的支持;
(2)行动决心的支持;
(3)社会环境的支持。
2、开放性团体治疗法。它是指医疗社会工作者协助组织同类病人同病房患者及家属开展小团体活动,组成临时或较稳固的小团体,促使病人 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形成有利互动营造一个好的社会小团体氛围,以利于疾病的治疗。
医疗社会工作者应扮演好几种角色:
(1) 团体的顾问;
(2)团体的指导者;
(3)团体的协调者。

I.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1.布鲁姆1974年,布鲁姆(Blum)提出:影响人类健康有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四大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健康有重要影响。2.综合健康模式拉隆达(Lalonde)和德威尔(Dever)对环境健康医学模式加以修正和补充后,提出了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为制定卫生政策、指导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模式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类因素,每一大类可分为三个因素,则共计十二个因素;各类因素对不同的疾病影响是不同的,如心脑血管病以行为生活方式、生物因素为主,意外死亡以环境因素为主,传染病以卫生服务为主。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生物医学模式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而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是一个简化的、近似的观点。恩格尔提出:“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

J.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

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这一疗法也是行为治疗中最早和最广泛地被应用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多用于戒除吸烟、吸毒、酗酒、各种性行为异常和某些适应不良性行为,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强迫症。
厌恶刺激可采用疼痛刺激(如橡皮圈弹痛刺激和电刺激)、催吐剂(如阿朴吗啡)和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或声响刺激等,也可以采取食物剥夺或社会交往剥夺措施等,还可以通过想象作用使人在头脑中出现极端憎厌或无法接受的想象场面,从而达到厌恶刺激强化的目的。例如,要戒除酗酒的不良行为,可以在酗酒者个人生活习惯中最喜欢喝酒的时刻进行,使用催吐吗啡或电击等惩罚性刺激,造成对酒的厌恶反应,从而阻止并消除原来酗酒的不良行为。又如,戒烟,可以采用“戒烟糖”、“戒烟漱口水”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使吸烟者在吸烟时感觉到一种难受的气味,而对吸烟产生厌恶感,以至最终放弃吸烟的不良行为。 代币制疗法。这是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特别是条件强化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它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病人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获得奖励,即可得到强化,从而使患者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代币作为阳性强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用记分卡、筹码和证券等象征性的方式。代币应该具有现实生活中“钱币”那样的功能,即可换取多种多样的奖励物品或患者所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获得价值。用代币作为强化物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起来极为便利,还可进行连续的强化;只要患者出现预期的行为,强化马上就能实现;用代币去换取不同的实物,从而可满足受奖者的某种偏好,可避免对实物本身作为强化物的那种满足感,而不致于降低追求强化(奖励)的动机。并且在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时还可扣回代币,使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同时起作用而造成双重强化的效果。
代币制疗法不仅可用于个体,而且可在集体行为矫治中实施。可以在医院,也可以在学校中广泛使用,甚至可在精神病院、在特殊教育的班级中以及在工读学校、管教所和监狱中使用。临床实践表明,在多动症儿童、药瘾者和酒癖者等的矫治中,在衰退的精神病人的康复中代币制疗法都有良好的效果。 松弛反应训练,这是一种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导致整个身心放松,以对抗由于心理应激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而达到消除紧张和强身祛病目的的行为训练技术。一般的松弛反应训练方法,使用较多的是雅可布松所首创的渐进性松弛法。此法可使被试者学会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同时能体验到自身肌肉的紧张和松弛的程度以及有意识地去感受四肢和躯体的松紧、轻重和冷暖的程度,从而取得松静的效果。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和日本的坐禅等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一般认为,不论何种松弛反应训练技术,只要产生松弛反应都必须包含四种成份:①安静的环境;②被动、舒适的姿势;③心情平静,肌肉放松;④精神内守(一般通过重复默念一种声音,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来实现)。
据国内外的实验研究证实,松弛反应训练能产生如下的生理效应: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降低,耗氧量降低,心率、呼吸率减慢,收缩压下降,脑电波多呈a波等。因此,一般说来,能产生松弛反应的疗法,都能对抗紧张和焦虑。松弛反应疗法由于简便易行,还可以自我训练,故它不仅是系统脱敏法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与生物反馈仪并用可收到生物反馈治疗单独进行时所得不到的效果;对于高血压、失眠、头痛、心律失常以及各种由于心理应激(紧张)所造成的疾患都有良好的疗效。今天,各种松弛反应训练技术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地成为人们用以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还广泛地运用于体育竞赛、文艺表演以及一切可能产生紧张、焦虑的情境,以对抗紧张和焦虑,从而保持和发挥良好的竞赛和表演效果。

阅读全文

与社区行为治疗模式工作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eo优化方法途径有哪些 浏览:1
r17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250
少儿短跑训练方法大集合 浏览:257
运动目标检测的四种方法 浏览:575
空中花园折叠门安装方法 浏览:488
修复敏感肌肤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93
小度appwifi手机上设置方法 浏览:147
让球计算方法 浏览:398
175乘63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95
阳台太阳能室内外管的连接方法 浏览:11
日本充气娃使用方法 浏览:827
简单的白酒发酵方法 浏览:630
苹果max屏幕不灵敏解决方法 浏览:353
鉴别氧气瓶二氧化碳瓶的方法 浏览:967
分解温度高于熔点用什么方法纺丝 浏览:499
有什么可以催经的快速方法 浏览:170
20岁男生如何长高方法 浏览:482
弹力拉绳训练方法练腿女 浏览:421
最简单的剥蔬菜皮方法 浏览:735
冬天冰箱怎么除霜的方法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