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栽培技术如下:
一、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田块种植。每亩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作基肥,深翻60厘米,耙细整平。
二、选种繁殖。
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法。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把直径0.5
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根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以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田。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20厘米深的湿沙坑内。
三、芍药栽植。
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
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栽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深12厘米、直径20厘米;穴内先浇足水,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厘米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厘米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入穴中间,每穴放芍芽1~2个。栽后每穴培土10~15厘米高。越冬前要浇足防冻水。
四、中耕除草。
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除草3~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病虫害。
五、肥水运筹。
芍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
年起,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第2次、第3次分别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公斤、饼肥25-3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多雨季节必须清沟排水,否则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六、剪花去蕾。
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4月底至5月初的早晨,将初绽的花蕾从花茎基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
七、病虫害防治。
危害芍药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锈病、软腐病、蛴螬、小地老虎等。灰霉病可用甲霜灵、波尔多液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敌唑酮、敌力脱等防治;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加瑞农等防治;蛴螬、小地老虎等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药剂灌根或顺垄撒施防治。
八、芍药采收。
一般于栽后第4年的8~9月,选晴天采收芍药的老根。采收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贰’ 芍药花如何进行加工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
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等。属于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
芍药属植物约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根据其生长习性和花盘形状分为两组。一是牡丹组,系落叶灌木或亚灌木,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我国产三种(不包括变种),即牡丹、黄牡丹和紫牡丹。二是芍药组,系多年生草本,花盘不发育,包住心皮基部,不很明显。芍药组植物约30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另有二种产美洲,有的把它们另列为一组,称美洲芍药组。
国外产的芍药组植物,都是花卉的重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蕨叶芍药,花血红色,原产保加利亚和高加索;淡黄芍药,花淡黄色,或带浅绿色至白色,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黄芍药,黄色,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红心芍药,花白至深红,原产欧洲南部。
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贵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东北。在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
美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果芍药。
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白花芍药花白色,产于西藏南部。
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
新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
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勺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拷胶,也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花开时十分壮观,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或沿着小径、路旁作带形栽植,或在林地边缘栽培,并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有时单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赏其特殊品型花色。更有完全以芍药构成专类花园称芍药园。
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篮。如在花蕾待放时切下,放置冷窖内,可储存数月之久。作切花用的主要为重瓣品种;单瓣的插瓶,几天就辨落花谢。
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盛产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隋唐后是扬州,极盛于宋。刘颁《勺药谱·序》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即扬州)芍药,为相牟埒”。《本草》载:“芍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周文华《汝南圃史》称述“扬州之芍药冠天下”。陈淏子《花镜》中也认为“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
宋朝以来有关勺约的着作中都十分推祟扬州芍药,但是就在宋代,种植芍药之盛也不限于扬州。刘颁《芍药谱·序》里写道:“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到了明朝,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毫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可见当时种植之盛。
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芍药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将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用刀切开,使每个根丛具2~3芽,最好3~5芽,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
播种繁殖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越迟播发芽率越低。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幼苗生长缓慢,有的芽3~4年才可开花,还有到第5~6年才开花的。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约一寸半探,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并形成休眠芽。
然而,芍药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着名的中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着作《本经》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功效长于补血养阴。其中尤以浙江出产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配川芎——守中有动,血畅气化。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对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均,来潮不畅者,能鼓舞气化,调整月事。如经期量多,则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此外,临床妇科还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叁’ 如何进行白芍药材的采收及加工
芍药栽种后3~4年后即可采收,一般在8月间选晴天进行。割去茎、叶,把根挖出,抖掉泥土,切下芍药根,将粗根上的侧根剪去,修平凸面,切去头尾,在室内堆2~3天,每天翻堆两次。将水烧至80~90℃,把洗好的芍药根放入锅中,上下不断翻动,使根均匀受热,保持锅水微沸,水量以浸没芍药根为度。小芍药根煮5~8分钟,中等粗的芍药根煮8~12分钟,大芍药根煮12~15分钟。用竹刀、玻璃刮去芍药根外层栓皮,并把有虫眼处挖净。将去皮芍药根摊薄曝晒 1~2小时后,堆厚曝晒,不断上下翻动,中午太阳过猛时要用竹席等物盖好芍药根,下午3~4时后再摊开晒。芍药根晒3~5天后,要在室内堆放2~3天,促使水分外渗“发汗”,然后继续晒3~5天,如此反复堆晒3~4次,直到晒干。
‘肆’ 想喝芍药花茶,把芍药花瓣怎样晒制
选料。
选用新鲜、鳞茎肥厚、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品质优良的百合作原料。
剥片。
将选好的芍药鳞茎用剪刀剪去须根,从外向内剥下鳞片,注意轻剥轻放,防止破损。
清洗。
将剥下的鳞片分外、中、内三层及黄、白、斑点三色分别倒入清水中,并轻轻搅动,洗净后捞出沥干水分,分别堆放备用。
煮制。
煮前先洗净铁锅,倒入约占锅容量2/3的清水,加热煮沸,然后倒入5~10千克百合鳞片,用锅勺搅拌1~2圈,加锅盖煮制。外层鳞片用猛火煮6~7分钟,内层鳞片煮2~3分钟。煮时经常揭开锅盖观看鳞片颜色的变化,鳞片由白色变成米黄色,再由米黄色变为白色,立即捞起出锅。
熏硫(这一关家庭少量加工可省略)。
出锅后的芍药,要立即置于清水中,让其迅速冷却。对需要保存较长时间的芍药,还要进行熏硫的处理。其方法是:出锅晒至半干后,以100千克干芍药用硫磺800克,在熏硫室放置炭火,关闭门窗熏10小时即可。 晒干。将煮制熏硫后的芍药,薄薄的摊于晒席上置于烈日下暴晒3~4天,用手一折即断时即为成品。若煮制熏硫后遇阴雨天,应推放在室内通风处。但切忌堆积。天晴时及时晒制。如连日多天阴雨,应采用烘烤法烘干,以防霉变。
‘伍’ 白芍最简单去皮方法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晒干。具有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但传统的去皮方式为:将白芍直接置于滚筒内,通过滚筒的转动与转动轴上叶片的结合,使白芍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叶片将其外皮去除。但该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因白芍为煮后再去皮处理,煮熟后的白芍较脆弱,在不断的与滚筒碰撞的同时会散落;高速转动的叶片与白芍接触时,会加大白芍的被破坏的程度;第三,去除的外皮和白芍会混合在滚筒内,不易将其分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白芍用快速去皮装置,能够降低对白芍的破坏程度,并且使白芍与外皮分离开,便于后续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转轮,所述第一驱动转轮与旋转电机的转子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转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驱动转轮,所述第二驱动转轮通过皮带与第一驱动转轮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转轮上设置有横向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直线贯穿第二驱动转轮,转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上固接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摇杆,位于所述摇杆的一侧设置有去皮箱,所述去皮箱内沿摇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去皮箱的内侧壁铰接,支撑板的端面上固接连杆,连杆的一端穿过去皮室的内壁与摇杆的凹陷部转动连接,位于支撑板的中空部分内固接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长度不同的去皮刀,所述去皮刀与去皮室的底部之间具有一个入料口,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板方向一致的传送板,所述传送板上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传送辊,相邻传送辊之间具有小于白芍长度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传送板的底部设置有能够驱动传送板的一端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升降底座、转盘、多个中空结构的支撑盘和手柄;所述升降底座固接在去皮箱内部底壁上,所述转盘可转动的设置在升降底座上,转盘的外沿设置有横向的手柄,手柄的一端直线贯穿去皮箱并延伸至去皮箱外,所述多个支撑盘上下并列的设置在转盘上,相邻两个支撑盘之间通过能够升降的伸缩杆相互铰接,位于上部的支撑盘的盘面与传送板的底部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送板与去皮箱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传送辊的传送方向上。
进一步,所述去皮刀上涂覆有金刚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将待去皮的白芍通过入料口放入去皮箱内,然后通过传送辊的转动将白芍运送到去皮刀的下方,旋转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转轮、第二驱动转轮和转动轴带动旋转轮转动,旋转轮转动的同时会伴随着摇杆转动,摇杆将带动支撑板绕其铰接点上下转动,从而使去皮刀上下往复的对白芍表面进行摩擦,并且传送辊在转动的同时会给白芍沿其切线方向的推力,使白芍转动,从而增大了去皮刀与白芍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白芍表面的所有外皮都能去除,再通过传送辊传送出去,去除的外皮通过传送辊之间的间隙落下。通过传送辊的转动带动白芍转动,避免了白芍与滚筒碰撞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对白芍的破坏程度,防止其散落;并且去除的外皮会直接落入传送辊之间的间隙内,不会随着白芍出去,实现外皮与白芍分离的目的,便于后续对去除外皮的白芍的加工处理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撑板的俯视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支撑板的侧视放大图;
图5为图1中传送板的俯视放大图;
图中:1.安装架;2.旋转电机;3.第一驱动转轮;4.第二驱动转轮;5.转动轴;6.旋转轮;7.摇杆;8.去皮箱;9.支撑板;10.连杆;11.固定杆;12.去皮刀;13.传送板;14.传送辊;15.升降底座;16.转盘;17.支撑盘;18.手柄;19.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下图1至图5所示,一种白芍用快速去皮装置包括有安装架1,安装架1上设置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转轮3,第一驱动转轮3与旋转电机2的转子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转轮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驱动转轮4,第二驱动转轮4通过皮带与第一驱动转轮3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转轮4上设置有横向的转动轴5,转动轴5的一端直线贯穿第二驱动转轮4,转动轴5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轮6,旋转轮6上固接中部具有向下凹陷的摇杆7,位于摇杆7的一侧设置有去皮箱8,去皮箱8内沿摇杆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板9,支撑板9的两端分别与去皮箱8的内侧壁铰接,支撑板9的端面上固接连杆10,连杆10的一端穿过去皮室的内壁与摇杆7的凹陷部转动连接,位于支撑板9的中空部分内固接有三个固定杆11,固定杆11的底部设置有十个长度不同的去皮刀12,去皮刀12与去皮室的底部之间具有一个入料口,位于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板9方向一致的传送板13,传送板13上设置有五个可转动的传送辊14,相邻传送辊14之间具有小于白芍长度的间隙。
将待去皮的白芍通过入料口放入去皮箱8内,然后通过传送辊14的转动将白芍运送到去皮刀12的下方,旋转电机2通过第一驱动转轮3、第二驱动转轮4和转动轴5带动旋转轮6转动,旋转轮6转动的同时会伴随着摇杆7转动,摇杆7将带动支撑板9绕其铰接点上下转动,支撑板9转动的弧度为凹陷部转动到最下方和最上方之间的直线距离,因白芍是煮后再进行去皮处理的,所以其表面会存在大量的热量,为了便于其快速散热,将支撑板9设置为中空结构,使白芍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在支撑板9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使去皮刀12上下往复的对白芍表面进行摩擦,在摩擦过程中,被煮后的外皮较为柔软,能够轻易快速的将其去除,并且传送辊14在转动的同时会给白芍沿其切线方向的推力,使白芍转动,从而增大了去皮刀12与白芍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白芍表面的所有外皮都能去除,此外,白芍大部分存在一个弯曲的弧度,为了使白芍表面的所有外皮都能被去除,将去皮刀12设置成长短不一的,去皮完成后再通过传送辊14传送出去,去除的外皮通过传送辊14之间的间隙落下。通过传送辊14的转动带动白芍转动,避免了白芍与滚筒碰撞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对白芍的破坏程度,防止其散落;并且去除的外皮会直接落入传送辊14之间的间隙内,不会随着白芍出去,实现外皮与白芍分离的目的,便于后续对去除外皮的白芍的加工处理等。
传送板13的底部设置有能够驱动传送板13的一端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有升降底座15、转盘16、多个中空结构的支撑盘17和手柄18;升降底座15固接在去皮箱8内部底壁上,转盘16可转动的设置在升降底座15上,转盘16的外沿设置有横向的手柄18,手柄18的一端直线贯穿去皮箱8并延伸至去皮箱8外,多个支撑盘17上下并列的设置在转盘16上,相邻两个支撑盘17之间通过能够升降的伸缩杆19相互铰接,位于上部的支撑盘17的盘面与传送板13的底部一端连接。传送板13与去皮箱8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传送辊14的传送方向上。
当去皮完成后,通过出料口将去除的外皮排出;然后通过转动手柄18使转盘16转动,从而使位于其上面的支撑盘17通过伸缩杆19的压缩下降,支撑盘17在下降的过程中会带着传送板13的一端下降,使传送板13的一端低于传送板13的另一端,直至传送板13的一端位于出料口上,然后位于上面的白芍会沿其斜面向下落,通过出料口被排出;实现白芍与外皮自动分离的目的。
去皮刀12上涂覆有金刚砂,增大了去皮刀12与白芍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使外皮更易快速的被去皮刀12去除。
本实施例通过传送辊14的转动带动白芍转动,避免了白芍与滚筒碰撞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对白芍的破坏程度,防止其散落;并且去除的外皮会直接落入传送辊14之间的间隙内,不会随着白芍出去,实现外皮与白芍分离的目的,便于后续对去除外皮的白芍的加工处理等。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陆’ 怎样种植芍药种植芍药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种植时间
芍药可通过芍药根来种植,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在秋季,也就是每年的8月底至9月下旬这段时间。种植时间不能太早或太晚,要不会影响到生长,秋季正好气候凉爽适合栽种,并且能愈合长出新根,等到第二年春季可以迅速生长。
二、块根准备
先准备好块根,在气候凉爽的9-10月份,将块根挖出来,然后抖落土壤,晾晒好切成带小芽的块根。不能立即栽种到盆中,可先放在旁边晾干切口,涂抹上硫磺粉杀菌。
五、后期管理
种植之后还是要注意好管理养护,养在散光下,定期浇水保持湿润,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期除草。
‘柒’ 芍药的鲜切花栽培技术是什么
菏泽市芍药资源丰富多彩,种类达300好几个,芍药不但花色齐全,并且花型图案多种多样,因而芍药切花在国外市场上十分热销,两年来,菏泽市每一年鲜切花出入口总数达数十万枝,销售市场上发生了需求量很高的局势,受到了不错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经济收益,根据两年的试验和开发设计对鲜切花技术性的科学研究,大家基本汇总出一套芍药鲜切花生产制造新技术应用。
2、采切方式:采切应统一机构,分多个工作工作组,明确责任,严苛按要求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将不一样的种类花蕾长短分离,不可以混纺布,并按种类挂牌上市。
3、采后处理工艺:将割下来的花马上放进盛满冷藏液的桶中,并快速迁移到超低温保鲜冷库中开展解决。最先将枝花开展去叶解决,一般每枝只留轮生和上端2-3片复叶,其他的叶子从叶茎尖部所有除掉,随后用流动性的冷水清洗,洗掉蕾、茎、叶上边的所有附属物,然后将切花放进配置好的农药杀菌剂中等速度浸,取出后放进含有标尺的实际操作台子上按照规定的长短裁切,并晾去水分。
4、包装运送:按顾客的规定将切花每5-10枝为一束扎好,随后用切花专用型袋就可以装车,装车时要按照规定填好货运单,货运单应填好种类、花型、总数、采切日期、地址、操作人等新项目。从两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运输选用超低温国际空运不错。一般温控在2℃,那样能够排除运送期内的高温和时间过长等不利条件对切花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