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中医甲亢治疗方法

中医甲亢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31 01:13:10

❶ 甲亢如何中医治疗

中医采用食疗、方药两种方法治疗甲亢,具体介绍如下:1、中医食疗
(1)决明子茶:决明子30克,绿茶50克.决明子与绿茶混匀,每取10克,沸水冲泡,或水煎取汁温服,代茶饮.清肝泻火降压,适用于甲亢高血压者.
(2)灵芝百合饮:灵芝10克,百合10克,冰糖15克.灵芝和百合入砂锅,水煎30分钟,溶入冰糖即可.每日一剂,温服.滋阴溢气,养心安神.适用于甲亢失眠、

❷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

治疗 甲亢 的 中药 方剂 有哪些? 中医 治疗甲亢有非常良好的效果,那么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有哪些?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到你。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
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 内分泌 疾病 。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

关于甲亢的治疗一般以药物为主,再加上手术治疗。当然还有其特别的 治疗方法 ,就是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甲亢有非常良好的效果,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如下: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用法用量: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

功效主治:对于甲亢患者有 滋阴 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

适宜人群: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香附,制首乌,生牡蛎,甘草。用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主治:这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

适宜人群:一般适用于患者表现出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等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3、复方甲亢膏

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上方制成膏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数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直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适宜人群: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甲亢的中医辩证类型
甲亢属中 医学 “瘿病”范畴,当代医家及时总结甲亢的病机变化,重新评估各种辨证的价值,认为甲亢的证型演变具有规律性:病初以肝郁痰结多见,以邪实为主;中期则见耗气伤阴、痰凝血瘀,虚实夹杂;后期为虚中挟实,以阴虚火旺为主。

如能准确地辨证分型,将会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甲亢的中医辩证类型如下:

1、气滞痰凝证

证候:颈前肿胀,烦躁易怒,胸闷,两胁胀满,善太息,失眠,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2、 肝火旺 盛证

证候:颈前肿胀,眼突,烦躁易怒,手指颤抖,多汗,面红目赤, 头晕 目眩,口苦咽干,大 便秘 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证候:颈前肿大,眼突,心悸汗多,手颤,消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 降火 ,消瘿散结。

4、气阴两虚证

证候:颈前肿大,眼突,心悸失眠,消瘦,神疲乏力,气短汗多,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纳差,大便溏薄,舌质红或淡红,脉细或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消瘿散结。
甲亢患者的自身调节
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致病因素与内伤七情关系密切,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戒暴怒,除烦恼,避忧思,乐观豁达,情志舒畅,气血平和,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调摄的第一要诀。

2、在饮食方面,宜吃一些容易 消化 的食物,特别是偏于寒凉性质的食物,对于体质虚弱的病人可以适量吃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3、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顺应 自然 界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而增减衣被;忌房事过度暗耗阴精;适当进行气功、 太极拳 等 体育 活动,以增强体质。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作用。

❸ 甲亢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甲亢属于肝郁化火,是肝火旺引起,因为肝主目,会引起突眼、怕热、心慌等症状。治疗上需要疏肝清热、平肝潜阳。火热可以伤阴,导致消瘦、口渴、容易饿的情况,需要清肝,如果发展到肝肾阴虚阶段,需要滋补肝肾,滋阴、平肝、潜阳。
除肝郁内热以外,中医认为甲亢的甲状腺肿大、结节是由于痰瘀阻滞引起,因此要在全身调理,清肝、滋阴、潜阳的同时,还要用化痰、散结、消瘿的方法进行治疗。

❹ 中医治疗甲亢的效果如何

目前中医治疗甲亢这种疾病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其主要是针对人体甲状腺功能的意见来进行辨证治疗。因为甲亢的病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在中医方面会将该疾病分为多种类型,而不同类型所针对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主要被分为肝气郁结以及肝火旺盛等类型。
而最终的治疗效果,往往和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个人的治疗时机以及甲亢病症的轻重程度。除此以外,和人所选择的治疗方案以及医生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中医治疗甲亢最终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往往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并没有准确的个体答案。但总体来说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二、中医治疗甲亢的方法有哪些
1.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人体的足三里以及内关穴能够治疗脾虚型甲亢,而针灸人体的三阴交和神门等穴位则可以治疗人身体所发作的阴虚型甲亢。但针灸疗法必须要找准穴位并且掌握好力度才能够见效。
2.药物疗法
针对人身体所发作的甲亢病症,通常可以应用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主要被分为内服中药方剂和外用中药方剂。其中内服中药方剂主要选择具备理气解郁以及滋阴降火等效果的方剂。而外用中药方剂主要是根据人身体所出现的不同症状表现在原有方剂的基础上进行配置。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敷在眼睛等部位,可有效缓解突眼和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❺ 中医治甲亢的疗法

一、甲亢概述
中医临床学中无甲亢的病名,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病与中医学中的“瘿病”很类似。但中医学瘿病的概念很广,在《吕氏春秋》、《三国志》、《诸病源候论》、《肘后方》、《千金要方》、《三因方》等古代文献中先后沿用了血瘿、气瘿、息肉瘿、石瘿、劳瘿、土瘿、忧瘿、筋瘿等众多名称,这些可以概括现代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等多种疾病,但与甲亢比较接近的当属忧瘿与气瘿。
二、甲亢的中医病因病机
甲亢以怕热多汗、心悸易怒、多食消瘦、指舌颤抖、甲状腺肿大为中心证候,病位在颈部缨脉(即甲状腺),病变脏器波及肝、肾、心、脾、肺,而以肝肾为主。病因上既有先天禀赋不足,又有后天调理失度,更有外邪侵袭而发病。所谓禀赋不足者与现代所称之遗传因素相似。人之先天禀赋与肾之关系最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本,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先天不足、劳欲伤肾均可导致肾之阴阳不足。肾阴不足不能上涵肝木,可致肝阳上亢,阳亢化风则见指舌颤抖之症。肾阳不足,气不化津,为痰为饮,上结颈前缨脉则见颈前肿大。后天调理失度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情志内伤与现代所称之精神因素致病雷同。有人统计365例甲亢发病因素,发现8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因素,本病之发病多缘于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失疏泄一则可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二则可化火生热伤阴,三则可横逆犯脾致湿生痰,终则痰热瘀互结为患,结于颈前则为颈缨肿大(甲状腺肿大),内扰心神则为心悸易怒、怕热多汗,上犯肝窍则见突眼之征,热扰中焦则消谷善饥、壮火食气,肌肤失养则形体消瘦,火热伤阴、筋脉失养则见指舌颤抖。饮食不节,多指恣食肥甘,损伤中焦,运化失职,聚湿生痰为患,其证多以身倦乏力、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苔白厚腻为主。所谓外邪侵袭者与现代所称感染诱发本病相似,六淫邪毒经口鼻或皮毛侵入机体,内伤脏腑,生痰致瘀,上犯缨脉,结聚颈前,则成本病。总之,本病是以内伤虚损为基础,复加外邪侵袭,形成气、痰、瘀、火共同为患的本虚标实之证。
三、中医治疗甲亢的机理
甲亢病位在颈部,临床上呈现出的颈肿、怕热汗出、心悸心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指舌颤动、形体消瘦等症状,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共存的复杂的病理过程,治疗上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涤痰散结、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状态。有人综合国内有关资料,结合现代科技总结出中医治疗甲亢的机制为:
(1)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2)调节神经与体液系统的功能活动。
(3)抑制能量代谢。
(4)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
四、中医治疗甲亢的适应证
中医治疗甲亢多以内服中药为主,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疗效比较肯定。据近年来1033例的统计分析,疗效在84%~93.8%之间。有人根据文献资料,结合个人的体会,提出适应症如下:①轻度和中度甲亢(重度甲亢者则中西药同用);②对服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或因毒性反应无法继续治疗,且不宜手术者;③合并肝病者;④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亢症状加重者;⑤甲亢手术后的疗效不巩固,或又有复发者。
五、甲亢的中医基本证型
甲亢的临床症状较多,如高代谢症群,精神、神经症状,心血管、消化道症状,肌肉骨骼、造血系统症状及局部症状——甲状腺肿大、突眼等,对如此众多的症状,很难以一法一方来完成治疗计划,达到预期目的。为了便于临床体现中医治疗的特点,就必须对病人所有症状、体征、脉象及其他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证候规律,分辨出不同的证候,方能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对本病的辨证分型,不同层次医疗单位、不同地区学者的意见不尽一致。统计近年来近50篇甲亢的治疗资料,其分型有气郁痰凝、心肝火旺、心肝阴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胃火旺盛、阳亢风动、胃强脾弱等近40个证型,如此之多,自然使学习者难以掌握。
有研究指出:本病早期多以火旺为主(实火),阴虚次之。病程较长、年龄较大者,多以阴虚为主,火旺次之(偏虚火)。不典型甲亢、淡漠型甲亢及病程较长且年老体弱者,多以气虚、脾虚为主,阴虚次之。良性突眼为痰气交结,恶性突眼多为肝阳上亢,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多肝郁脾虚,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腺瘤多有气滞血瘀。
综合近年来国内研究的资料,结合作者的体会,本病的辨证分型主要有气郁痰结型、肝胃火旺型、气阴两虚型、阳亢风动型、阴虚火旺型、肝郁脾虚型、痰结血瘀型、心肝阴虚型等八个证型。临床上不少病例常不是单一证型存在,可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型复合存在,在治疗时需注意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方能收效良好。
1、气郁痰结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型的发病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痰邪内生结聚于颈前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肿块光滑、柔软,性急易怒,胸闷胁痛,怕热汗出,颈部憋胀,吞咽不爽,喉间有痰;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治当理气舒郁、化痰散结。方选四海舒郁丸加减,药用:青木香10克,海蛤粉10克,陈皮1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乌贼骨30克,黄药子5~10克,香附15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胸闷、发憋较甚者加厚朴10克,瓜蒌仁10~15克;瘿肿疼痛者加山慈菇5~10克,红芽大戟1.5~3克(散剂每次1克);便溏者加山药3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咽喉不适、声音嘶哑者加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射干10克。
2、气阴两虚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郁火耗伤气阴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轻度肿大或不肿大,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促多汗,心悸少寐,面色萎黄,腰膝酸软,便溏纳差,下肢浮肿,指舌颤动;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而无力。治当益气养阴、涤痰散结。以牡蛎散合生脉饮加减,药用:黄芪30克,人参(太子参)5克,白术10克,生地20克,白芍15克,首乌30克,麦冬10克,柏子仁10克,桑椹20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10克,瓜蒌仁12克,川芎10克,玄参30克,黄药子5~10克。便溏纳差者加山药30克,扁豆30克,砂仁10克;汗多者加浮小麦30克,麻黄根10克;指舌颤动明显者加生石决明30克、钩藤10克;眼球突出、视物不清者加青葙子10 克,草决明30克。
3、阳亢风动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临床表现为心悸而烦,发热多汗,性急易怒,口干不欲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头晕目眩,指舌颤动,颈前肿大,目突如脱;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而有力。治当滋阴潜阳,熄风豁痰。方选珍珠丸加减,药用:珍珠母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熟地黄24克,白芍30克,天冬10克,怀牛膝12克,水牛角15克,夏枯草10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海浮石15克,茯苓3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30克,沉香末15克(冲服),草决明30克,海藻30克,黄药子5~10克,莪术10克,陈皮10克。指舌颤动较甚者加僵蚕12克,全蝎10克;阴虚甚者加阿胶10克,麦冬15克;心烦不寐者加黄连9克,柏子仁10克。
4、肝胃火旺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火邪及胃,炼津生痰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大而柔软光滑,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多食善饥,畏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指舌颤动,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治当清肝泻胃、育阴散结。方选龙胆泻肝汤合清胃散加减,药用:龙胆草10~15克,知母10克,山栀子10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生石膏30克,升麻10克,丹皮10克,连翘24克,玉竹10克,海藻30克,黄连10克,生龙牡各30克,钩藤15克,白蒺藜12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克,厚朴15克;眼球酸胀者加白芷10克,石菖蒲10克;心悸较甚者加柏子仁10克,酸枣仁24克。
5、阴虚火旺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火郁伤阴,虚火外浮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块或大或小,形体消瘦,目干睛突,面部烘热,咽干不欲饮,多食易饥,烦躁易怒,心悸汗出,头晕失眠,手指颤动,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治当滋阴降火,涤痰散结。方选知柏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药用: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3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0克,夏枯草10克,黄药子5~10克,旱莲草30克,贝母12克,茯苓24克,玄参15克,鳖甲10克,牡蛎30克。心火盛者加黄连10克;大便溏薄、下肢浮肿者加山药30克,苡仁30克;胃火盛者加生石膏30克;气短乏力者加黄芪30克,白术10克,太子参30克;虚火重者加丹皮10克,地骨皮30克,青蒿 10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克。
6、肝郁脾虚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所致。其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善太息,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便稀或溏,颈前肿块或大或小,或见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心悸汗出;脉象弦滑,苔白或厚腻。治当疏肝健脾,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10~15克,香附15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枳壳 10克,炒麦芽2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厚朴10克,山药30克。肝郁化火兼见口苦口干者加栀子10克,黄连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气郁较甚兼有血瘀表现者加川楝子10克,青皮12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莪术10克;脾虚较甚者加黄芪30克,白扁豆30克,苡仁15克,藿香10克。
7、痰结血瘀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患者病程多较长,缘由气滞痰凝、血脉瘀阻而发病。临床表现为:颈前肿块经久不消,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胸闷憋气,眼球突出,心烦善怒,喉间有痰,吞咽不爽,食少便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沉弦或沉涩。治当理气化痰、活血消瘿。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药用:海藻30克,海带30克,昆布30克,陈皮12克,青皮10克,半夏10克,贝母10克,连翘30克,穿山甲10克,莪术10克,土鳖虫10克,牡蛎30克,黄药子5~10克,甘草1 0克,砂仁10克。如见面色不华、身倦乏力等气血两虚症状者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党参2 4克,熟地15克;胸闷憋气较甚者加郁金15克,枳壳10克,瓜蒌仁15克;肿块坚硬,移动性小甚或不可移者加山慈菇5~10克,丹参30克,天葵子15克,半枝莲30克。
8、心肝阴虚型甲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证的发病多因痰气壅结、化火伤阴所致。临床表现为: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心悸汗出,心烦少寐,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舌体颤动,脉弦细数。治当滋阴益精,宁心柔肝。方选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药用:人参5克,玄参15克,生地24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柏子仁30克,五味子10克,辰砂0 5克(冲服),茯苓30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0克,钩藤15克。大便稀薄便次增加者加山药15克,白术10克,苡仁30克,麦芽20克;腰膝酸软者加龟板10克,桑寄生30克,菟丝子30克,川牛膝12克;气血两虚者加黄芪30克,阿胶10克;心悸较甚者加酸枣仁30克,煅龙骨30克,远志10克。
六、治疗甲亢的中成药
治疗甲亢的中成药较多,是临床医生从不同角度对本病治疗的经验总结,对甲亢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摘录如下:
1.复方甲亢膏
组成:黄芪、党参、麦冬、白芍、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
适应症:轻度或中度甲亢患者;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不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用法用量:上方制成膏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数疗程。
疗效:治疗50例,症状、体征缓解好转率为90.9%,基础代谢率下降有效率为62.5%,甲状腺摄131碘率下降有效率为70%。治疗重度甲亢与抗甲状腺药物并用,可减少后者的毒性反应,缩短疗程。药理学证明:本方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直接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余永谱,等.浙江中医杂志1980;(8)∶360〕
2.复方甲亢宁片
组成:夏枯草、炙鳖甲、生牡蛎、玄参、太子参等。
适应证:主要用于甲亢肝阳上亢、气阴两虚型患者。
用法用量:上方加工成片剂,每次10片,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用本方片剂治疗甲亢指数简化方案T1>10者30例,最长服药6个疗程,临床治愈11 例,显效14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服用本药时停用其他中西药物)。实验表明本方具有降低甲亢家兔能量代谢及血中TT3浓度的作用,其药理机制可能为:一方面减弱甲状腺激素靶器官、靶组织对甲状腺素的反应,另一方面加速对已进入血液循环的甲状腺激素的降解。且其中大部分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利用此中药复方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重建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陈梅湘,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3)∶147〕。
3 .甲亢丸
组成:橘红100克,清半夏150克,云苓150克,海藻150克,昆布150克,夏枯草200克,煅牡蛎150克,大贝150克,三棱100克,黄药子50克,甘草50克,琥珀10克,朱砂10克。
适应证:因内伤七情,忧思恼怒,日久酿成痰气郁结的瘿瘤。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日2次,每次1丸。
疗效:以本丸治疗甲亢125例,治愈65例,显效24例,好转23例,无效13例,治愈者最少服药90丸,最多服药180丸。
药物研究表明:本方中海藻、昆布、黄药子、夏枯草均为含碘中药,碘是合成甲状腺素(TH) 的一个要素,在一定剂量限度内,TH的合成量随碘的剂量增加而增加,倘若利用超过了限度则引起相反的结果——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药理剂量的碘,除抑制甲状腺素合成外,还同时抑制TH的释放。甲亢病人在碘剂治疗后,由于TH的合成与释放受到抑制,血中TH水平很快下降,甲亢症状便迅速开始缓解。〔黄泰康.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年〕
4. 昆明山海棠片
用法用量:甲组20例,每日服本品6片(相当于生药2.6克);乙组36例每日加用他巴唑15毫克。疗程4~8周,甲组缓解(临床症状缓解,心率<90次/分,血清T3、T4降至正常)19 例,乙组全部缓解。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3、T4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抗体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0.01)。〔吴淦,等.中医杂志 1989;(8)∶36〕
5. 甲亢灵片
组成:夏枯草、墨旱莲、丹参、山药、煅龙骨、煅牡蛎等制成片剂。
适应证:甲亢阴虚阳亢型。
用法用量:治疗组每次服本品7片,每日3次,对照组用他巴唑2片(10毫克)每日3次,并分别用安慰剂2、7片。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治疗组150例,对照组75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6、14例,显效89、36例,有效23、1 7例,无效12、8例,总有效率为92%、89.3%。心率、基础代谢、TT3、TT4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杨春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 ;(4)∶5~6〕
七、常用于治疗甲亢的单验方
用于治疗甲亢的单方验方数量甚多,遍及古今文献,兹摘录如下:
(1)开结散:猪靥49枚(焙),沉香6克,朱砂49粒(罐煅),橘红12克,共为末。临卧冷酒徐徐服6克。五服见效,重者一料愈。(《本草纲目》)
(2)穿山龙浸膏(每1毫升含生药0.5克):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治疗甲亢5例,连服2~3个月后,突眼症状可消失,余症也均好转。(《中药大辞典》)
(3)黄药子、生大黄各30克,全蝎、僵蚕、土鳖虫各10克,蚤休15克,明矾5克,蜈蚣5条,共为细末,用醋、酒各半调敷,保持湿润,每料药可用3日,7料为一疗程。〔蒋立基中医杂志 1987;(1)∶16〕
(4)治突眼性甲状腺肿方:大熟地30克,当归、枸杞子各15克,羌活1.5克,泽泻5克,每日1剂,连服2~6个月。〔徐福松中医杂志 1987;(1)∶16〕
(5)甲亢灵片:由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怀山药15克,旱莲草15克,紫丹参15克组成,制成糖衣片,每片0.25克,含量相当于生药5克。每次7片,每日3次口服。〔刘翠荣,等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12)∶739〕
(6)蒲公英60克,水煎2碗,温服1碗,剩下一碗趁热熏洗,每天1次。治疗甲亢术后突眼加重症3例,效果良好。〔浙江中医杂志 1980;(8)∶362〕
(7)原料:壁虎2条,白糖适量。烹制方法:将壁虎去内脏洗净,炙干后研成细末,加白糖用开水冲服。
食用方法:每次1克,隔天1次,连服数天。
八、含碘中药在甲亢治疗中的使用
中医治疗甲亢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表现,辨证选药,诸如疏肝理气、滋阴降火类药物;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类药物;益气养阴、温阳益气类药物等,其中包括含碘中药海藻、昆布、海带、紫菜、柳叶、黄药子、夏枯草、牡蛎等。临床实践表明这些不同类型的药物对不同证型的甲亢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甲亢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含碘类中药治疗甲亢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为否定观点,认为含碘的中药方剂,其含碘量远超有效剂量,其不仅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还抑制了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内的释放,使血中甲状腺素含量很快下降,症状迅速缓解,如持续投用含碘浓度高的药物,甲状腺素的合成从碘的抑制下逸脱,使甲状腺内甲状腺激素的积存与日俱增,大量积存的甲状腺素释放入血液中,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骤增,可引起甲亢的复发、反跳。二是主张采用含碘类中药,认为含碘中药不仅可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还能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血中的甲状腺素含量迅速下降,促使症状缓解,且中药的应用是建立在证候的基础上,并非单纯依附含碘成分为依据。故而笔者认为:在评价中药应用及疗效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似较单纯的以药理成分为依据更合理,更切合实际。临床实践表明:含碘类药物并不是甲亢的禁忌证,甲亢危象的治疗,短期突击给予碘剂,甲亢术前准备也将碘剂作为重要程序,就是例证。关键是含碘中药运用的适应证要很好地掌握,含碘类中药的主要作用在于软坚散结,消除肿大之甲状腺,完全不含碘的方剂对甲状腺肿大之消散则较为困难。有人指出含碘中药适应证为:甲亢伴有甲状腺肿大者,待其阳亢症状有所缓解,以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候时,可投含碘中药以软坚消瘿,采用少量含碘方剂,既有碘的药理作用,又有其他药物相伍,与碘协同,变弊为利,从而提高疗效。

❻ 中医治疗甲亢

中医是可以治疗甲亢的,中医治疗甲亢起效较慢,需要时间较长,临床上常配合西药联合应用进行治疗。中药治疗甲亢虽然副作用较小,但对于甲亢急性期不如西药来的迅速。现在临床上治疗甲亢多用西药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甲亢的西药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密啶两种药物。再用药物调理治疗甲亢的期间,患者应忌食含碘高的食物,患者应忌食鱼、虾、蟹海鲜类的食物。

❼ 中医如何治疗甲亢

中医是根据患者病情开药方 喝纯中药治疗 没有副作用不复发!

阅读全文

与中医甲亢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风险分析工作方法 浏览:343
如何清除非瘟最快方法 浏览:128
pobling洁面仪使用方法 浏览:490
咳嗽病因治疗方法 浏览:429
孕妇左侧睡不着觉的解决方法 浏览:227
泰国蛇油使用方法 浏览:102
两个铁板连接方法 浏览:11
正确保护眼睛的方法 浏览:183
木工板材用量计算方法 浏览:64
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与步骤 浏览:977
寒假沉迷手机方法 浏览:796
急性乙肝的治疗方法 浏览:883
苹果xr手机解除越狱最简单方法 浏览:28
用什么方法能测试出是慢阻肺 浏览:477
aux电压力锅使用方法 浏览:32
怎么折鞋带的漂亮方法 浏览:968
套管头试压塞安装方法 浏览:634
工程上常用的防腐蚀方法 浏览:922
在家弹跳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815
实验和进一步推理是什么方法 浏览: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