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禽类的病灶和治疗方法

禽类的病灶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9 04:56:22

Ⅰ 我家的家禽鸡冠上长疮,怎么

鸡冠子上长疮,此病名叫鸡痘。治疗和预防方法如下:

鸡痘的病原是一种比较大的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差,从皮肤病灶脱落下来的干痘痂,它的毒力可以保存几个月之久。常用的消毒药物10分钟可以杀死病毒。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易流行,尤其潮湿环境下,蚊子较多,会加速该病的传染,因此,多雨的秋季应该注意该病的提前预防。

鸡痘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侵入体内;有些情况下,断喙也会成为鸡痘发病的起因。有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传带病毒,是秋季鸡痘流行的一个重要传染媒介;蚊虫体内带毒时间可以维持10~30天。

鸡痘的潜伏期大约4--10天,根据症状和病变的部位,可以分为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一般秋季易发生皮肤型,冬季白喉型较多。

皮肤型鸡痘病变发生在无毛和少毛区,如鸡冠,内垂,脸部,鼻孔和眼围等处,生成一种疣状的痘子。病鸡最初是在皮肤上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结节迅速增大并呈黄色,与邻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褐色的大结痂,突出在皮肤表面。如果把结痴剥掉,皮肤上就露出一个出血的病灶。结痂的数量多少不一,多的时候可以满布整个鸡头的无毛部分。结痂可以存在3-4周之久,以后就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皮肤型鸡痘一般无全身性症状,但在严重的病鸡(尤其是幼鸡),可见精神萎靡,食欲消失,甚至引起死亡。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至失明。

白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气管粘膜上。先是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小结节,以后小结节迅速扩大和互相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表面,所以称做鸡白喉。如果把这层假膜撕去,下面即露出一个红色的出血溃疡病灶。病鸡的呼吸和吞咽运动都有障碍,往往作张口呼吸,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出现全身生长不良,个别鸡会因为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鸡痘的诊断比较简单,根据病鸡的冠、肉髯和其他无毛部位的结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分的白喉样假膜,就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预防:

鸡痘的预防最可*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鸡痘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临用时将疫苗稀释50倍,用洁净的钢笔尖或大号缝纫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每只鸡刺一次。可以在幼雏接种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时,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通常接种后第4日接种部位出现肿起的痘疹,第9日形成痘斑,否则,免疫失败,须重新接种。一般在25日龄左右和80日龄左右各刺种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Ⅱ 蛋鸡常见营养代谢病有哪些如何诊断和防治

蛋鸡常见营养代谢病主要包括痛风,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维生素A、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维生素E缺乏症,硒缺乏症,钙和磷缺乏症等。
1.痛风
(1)病因 ①饲料中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过高,或机体内合成的嘌呤类物经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转化,以及体内的核酸分解增强,使尿酸产生增多。中毒、药物以及肾脏的炎症、变性等而使肾功能障碍的因素,使尿酸排泄减少,造成血尿酸增高,超出了正常的排泄限度,引起尿酸在体内的沉积。②饲料中缺乏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索D,矿物质含量配合不当,肾脏的机能障碍等也与痛风的发生有关。③水、维生素B缺乏,拥挤、阴冷潮湿、球虫病等都有促进痛风发生的作用。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因尿酸盐在体内沉积部位的不同分为内脏型痛风和关节炎型痛风,有时二者兼有,较常见的是内脏型痛风。内脏型痛风多呈急性经过,表现全身性营养障碍,病禽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衰弱,精神委顿,羽毛蓬乱,贫血。母鸡产卵减少或停止,有时从肛门排出白色、半液体状稀粪,其中含有多量的尿酸盐。有的鸡冠苍白,脱毛,皮肤骚痒,气喘或神经症状。关节型痛风较少见,病鸡腿、脚趾和翅关节肿大、疼痛,运动迟缓,跛行,不能站立。
病变:内脏型痛风打开腹腔,有一层白色的纤维物(尿酸盐)包围着整个脏器。肾脏肿大,色泽变淡,表面有尿酸盐沉积形成的白色斑点。输尿管扩张、变粗,管腔中充满石灰样的沉淀物。严重的病鸡在心、肝、脾、肺、胸膜和肠系膜表面散在许多石灰样的白色絮状物,有时可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将这些沉淀物刮下镜检,可看到许多针状的尿酸盐结晶。关节型痛风可见关节表面和关节周围组织中有稠厚的白色黏性液体,几乎完全由滑液和尿酸盐结晶组成。骨关节面发生溃疡,关节囊坏死。
(4)防治措施 防治:①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②适当减少饲料中的蛋白质,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的含量。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和新鲜青绿饲料,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③由于本病的发生与肾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注意避免可能影响肾功能的各种因素的发生。④治疗原则为保肝护肾,促进尿酸盐排除。⑤防止饲料中含钙或镁过高。⑥不要长期或过量服用磺胺类药物,以免造成肾功能损伤。⑦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败血支原体病及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传染病在鸡群发生,以免继发或并发痛风。⑧防止育雏温度偏低,舍内拥挤、潮湿,饮水不足等应激因素的发生。
2.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1)病因 ①饲料中添加了过量的豆饼、菜籽饼、猪油、豆油、玉米等蛋白和能量饲料,导致脂肪过度沉积。②胆碱、含硫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索E缺乏,饲料发霉变质等也可成为本病的病因。③运动不足、高温和应激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多发生于笼养蛋鸡,发病鸡群精神状态良好,突然发生产蛋下降,可比正常情况低20%~30%,甚至更低。高产鸡的死亡率增高,病鸡多于夜间、午后突然死亡,死鸡体质良好,体重偏大。母鸡可能超重,站立不稳,甚至瘫痪。冠和髯苍白,覆盖皮屑。
病变:尸体肥胖,腹腔沉积大量脂肪,肌胃、腺胃、肝脏、肠系膜及肠道几乎完全被厚的脂肪层包裹,死鸡腹腔内有大血凝块,肝肿大、苍白、质脆易碎,实质中可见血肿。有的死鸡肝包膜破裂而导致内出血,体腔内充满血样液体或包膜下形成血肿,切面有水样血液流出。部分病例输卵管内还有一个正常、未产出的鸡蛋。
(3)防治措施 预防:坚持育成期限饲,可大大降低发病率。降低饲养密度,对于60日龄以上、体重过大的鸡,推迟上笼时间,直至体重降到同日龄标准体重为止。蛋鸡开产后,光照时间不宜太长。
治疗:调整饲料配方,控制日粮能量的含量,可降低饲料中玉米用量的2%~4%左右。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胆碱、肌醇、甜菜碱、蛋氨酸、维生素E、维生素B12及亚硒酸钠等营养物质。每100千克饲料中可添加氯化胆碱100克、蛋氨酸50克和多维素5克、维生素B12 12毫克、硒0.05~0.1毫克,混匀饲喂。
3.维生素A缺乏症
(1)病因 ①饲料中缺乏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不足。②饲料中维生素A质量低劣。③饲料存放时间过长或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不足,饲料发生了酸败、发酵、氧化,使饲料中的维生素A失效。④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维生素A在鸡的体内不能正常运送,即使供给充足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⑤长期多病,肝脏中储存的维生素A消耗很多而补给不足。⑥本身缺乏维生素A的种鸡,其后代也容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雏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为精神倦怠,发育不良,羽毛松乱,嘴、脚黄色变淡,步态不稳。其特征性症状为眼内流出一种水样液体,眼睑肿胀,蓄积有干酪样的渗出物。上下眼皮粘合,用镊子拨开,可见眼皮下蓄积黄豆大的白色干酪样物质,眼球凹陷,角膜浑浊呈云雾状,变软,半失明或失明,最后因衰弱或看不见采食而死亡。
成年鸡由于生殖道上皮受损,起初产蛋量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抗病力减弱,还会出现血斑蛋的发生率增加,公鸡则出现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并出现较多的畸形精子。随着时间的延长,精神不振,鸡冠不红,腿脚不灵,羽毛不鲜,最后出现眼部病变。
病变:可见口腔、咽部及食道黏膜上出现许多灰白色小结节,有时融合成片状并形成假膜,成年鸡的这种病变比雏鸡更为明显,为特征性病变。肾脏肿大,颜色变淡,表面有灰白色网状花纹。输尿管变粗,有时在其他内脏器官的表面也常有尿酸盐沉积,雏鸡的这种病变比成年鸡严重。
(3)防治措施 预防:①根据各品种鸡的饲养标准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A,是防止本病发生最重要的环节,因为用来生产全价配合饲料的常规动物性和植物性原料,基本上不含维生素A。②全价配合饲料储存时间不能太久,以免发生腐败、变质及氧化而破坏饲料中包括维生素A在内的多种营养成分。
治疗:①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鱼肝油5毫升,连用10~15天,成年重病鸡每天经口投服浓缩鱼肝油1丸,幼龄重病鸡每天滴服鱼肝油数滴,连续数日。②每100千克饲料的多种维生素由34克增至50克。③可用优质维生素AD3粉,剂量为2克/千克饲料,或单项维生素A,剂量为5000~10000国际单位/千克饲料进行全群治疗。④对患有眼疾的病鸡,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必须用2%~3%硼酸溶液进行点眼治疗。
4.维生素B1缺乏症
(1)病因 ①饲料中硫胺素含量不足。②饲料发霉或贮存时间太长,维生素B1分解损失。③鱼粉品质差,硫胺素酶活性太高。④抗球虫药和磺胺类药物对维生素B1的拮抗作用。⑤肠道疾病、寄生虫病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引起以糖代谢障碍为主,以神经系统的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又称多发性神经炎。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典型症状为多发性神经炎,病鸡表现为厌食,消瘦,消化障碍,体弱,角弓反张。特征性症状为脚软无力,步态不稳,常跌撞后蹲下或倒地,两脚朝天或侧卧,游泳样摆动或挣扎。有时偏头扭颈,头后仰呈“观星状”,运动失调,肌肉麻痹等。有的因瘫痪不能行动,倒地不起,抽搐死亡。成年鸡一般在饲喂维生素B1缺乏日粮3周后发病,除神经症状外,羽毛蓬乱,体重减轻,体弱,鸡冠发蓝,所产种蛋孵化率降低。或突然跳起,转圈。多次阵发后抽搐死亡。
病变:尸体极度消瘦,皮下水肿,胃肠道有炎症,十二指肠溃疡,心脏轻度萎缩,睾丸和卵巢明显萎缩,肾上腺肥大。
(3)防治措施 预防:①防止饲料发霉,不喂变质、劣质鱼粉。②注意日粮配合,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满足家禽需要,鸡的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1~2毫克。
治疗:小群饲养时可个别强饲或注射硫胺素,每只内服为每千克体重25毫克。肌注量为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发病后应向饲料里加倍添加复合维生素B和3倍于正常量的维生素B1,病鸡每千克体重内服维生素B1 25毫克。肌肉注射为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
5.维生素B2缺乏症
(1)病因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动物体内十多种酶的辅酶,与动物生长和组织修复有密切关系,家禽体内合成核黄素很少。①饲料中缺乏富含维生素B2的成分,如酵母、青绿饲料、豆类和麸皮等。②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B2不足。③高脂肪低蛋白饲料。④饲料霉变。
(2)症状与剖检 症状:以雏鸡多发,发生下痢,生长缓慢,其特征性的症状是病鸡的趾爪向内卷缩,呈“握拳状”,两肢瘫痪,以飞节着地,翅展开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运动困难,被迫以踝部行走,腿部肌肉萎缩或松弛,皮肤干燥,有的发生结膜炎和角膜炎。母鸡则产蛋率和所产蛋孵化率明显下降,蛋白稀薄。种母鸡若缺乏维生素B2,则胚胎死亡增加,孵出雏鸡呈棒状羽毛,水肿。
病变:尸体极度消瘦,羽毛脱落不全、卷曲。消化道空虚,病死雏鸡肠壁薄,肠内充满泡沫内容物。肝脏肿大和脂肪肝。病死成年鸡的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显着肿大和变软,尤其是坐骨神经的变化最为明显,其直径比正常大4~5倍,为维生素B2缺乏症典型病变。
(3)防治措施 防治:①饲料中添加蚕蛹粉和酵母等富含维生素B2的原料。②早期防治维生素B2用量,每千克饲料中,中小雏鸡为3.6毫克,大雏1.8毫克,产蛋鸡2.2毫克,种鸡3.8毫克。③治疗病禽,雏鸡用量每只0.1~0.2毫克,育成鸡每只5~6毫克,成鸡每只10毫克。
6.维生素D缺乏症
(1)病因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增加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同时具有抑制甲状旁腺,增加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调节鸡体钙、磷代谢。当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或鸡本身患有胃肠道消耗性疾病时,即可发生佝偻病(数周龄至数月龄鸡)或骨软症(成年鸡)。
(2)症状与剖检 症状:①雏鸡表现为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腿部无力,喙和爪软而弯曲,步态不稳,左右摇摆,常以跗关节蹲伏。在肋骨和肋软骨的连结处显着肿大,并形成圆形的结节(念珠状肿),胸骨侧弯,胸骨正中内陷,使胸腔变小。脊椎在荐部和尾部向下弯曲。长骨质脆易骨折。羽毛松乱,无光泽和有时下痢。②产蛋表现为初期产薄壳蛋或软壳蛋,继而产蛋量明显下降,甚至停产,种蛋孵化率降低。严重时双腿软弱无力,呈现身体坐在腿上的特有“企鹅型”蹲伏姿势,有时瘫痪不能行走,喙、爪和龙骨、胸骨变软弯曲。
病变:雏鸡特征变化是肋骨和脊柱连结处呈链球状,长骨的骨骺部分钙化不良。成年母鸡的病理变化是骨软而易碎,肋骨内侧面呈小球状的突起。
(3)防治措施 预防:①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饲喂维生素D含量充足的饲料。②保持鸡舍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③合理调配日粮,注意日粮中钙、磷比例。④雏鸡和青年鸡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应不少于200国际单位;产蛋鸡的饲料中应不少于200~500国际单位。
治疗:雏鸡缺乏维生素D时,每只可喂服2~3滴鱼肝油,每天3次。佝偻病时可一次性大剂量喂给维生素D 1.5万~2.0万国际单位(仅喂1次),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3 1万国际单位(仅注一次)。过量维生素D可引起雏鸡中毒,因此一定要控制剂量。
7.维生素E缺乏症
(1)病因 ①长期饲喂缺乏维生素E或硒的饲料。②饲料变质,维生素E被酸败脂肪、碱性物质和光照破坏。由于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以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白肌病和成禽繁殖障碍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雏鸡缺乏维生素E可发生脑软化、渗出性素质和肌营养不良。①脑软化多发生在2~4周龄的雏鸡,病鸡表现为运动失调、脚麻痹、曲颈、横卧、飞舞等神经症状,倒地、转圈、不能站立,衰竭而亡。②渗出性素质,皮下水肿,尤以胸腹部的腹侧皮肤浮肿更为明显。③肌营养不良,主要以胸肌为主。成鸡歪脖子、佝偻爪,母鸡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胚胎早死。公鸡睾丸退化,繁殖力减退。
病变:①脑软化脑膜水肿,小脑充血,有散在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点。②渗出性素质腹侧皮肤和皮下有血迹的水肿。③肌营养不良雏鸡的胸或腿的骨骼肌肉内有白色到黄色的条纹。
(4)防治措施 防治:①在低硒地区,应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常用量为硒0.000001%,对预防本病有明显效果。②渗出性素质或脑软化症时,可口服维生素E300国际单位/只,1~2次可见效;同时补充0.000005%~0.00001%的亚硒酸钠。③大群按每1000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50毫克。④肌营养不良时,除补给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外,最好同时补充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
8.硒缺乏症
(1)病因 由于饲料中硒的添加量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角肌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多发生在1~4月龄的雏鸡和育成鸡,雏鸡病程短,病鸡多在1~2天内死亡。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从而出现渗出性素质,蛋鸡产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病初往往头部水肿,严重者睁不开眼,随之两腿及腹部水肿,水肿部位呈蓝绿色。头颈弯曲,鸡冠苍白,喙及胫部黄色素消失,精神沉郁。病程加剧,鸡爪并拢,共济失调,卧地不起,食欲废绝,排乳白色稀粪,日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病变:水肿部位呈蓝绿色胶冻样,皮下有黏稠的渗出液。肌肉发白,胸肌可见白色条纹。心包积液,心肌松弛、色淡,有灰白色坏死灶。肝脏肿大、淤血,有坏死点,胆囊肿大。胃黏膜脱落,肌胃色淡,切面有坏死。肾脏肿大。
(3)防治措施 防治:①缺硒地区或用缺硒饲料应补硒。每千克饲料补硒0.1毫克。可在10日龄雏鸡的饲料中加入0.1毫克/千克的亚硒酸钠。②维生素E缺乏时,对硒的需要量增加。③避免饲料因遭受高温、潮湿、长期贮存,或受霉菌污染而造成的维生素E损失。④可用0.001%亚硒酸钠水溶液饮水进行预防。⑤病鸡用50毫克/升亚硒酸钠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1毫升,4小时后即见症状减轻、好转;还可在病鸡群饲料中添加0.1毫克/千克,或饮水中添加1毫克/升亚硒酸钠1~2天,轻症病鸡可以恢复。⑥大群治疗可每天按3~5微克/毫升的亚硒酸钠溶液,自由饮服8小时,连用3天,停药3天,再用3天。注意硒过量会抑制生长,降低孵化率,增加胚胎的畸形率。当饲料中硒的浓度高达4毫克/千克时,则是有毒的。
9.钙和磷缺乏症
(1)病因 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不仅影响家禽骨骼的形成和成年母鸡蛋壳的形成,而且影响家禽的血液凝固,酸碱平衡,神经和肌肉等正常功能。维生素D不足,日粮中蛋白质过高,或脂肪过多,植酸盐过多,以及环境温度过高,运动少,光照不足等管理不当,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①佝偻病可因磷缺乏,但大多数是由于维生素D3的不足引起的。②当饲料中的磷和维生素D3的含量足够时,如果强迫喂给过多的钙,也会促发磷缺乏而引起佝偻病。③钙供应不足时,也会出现缺钙。
笼养母鸡疲劳症,与笼养鸡所处的特定环境有关。①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或维生素C、维生素D,尤其是维生素D的缺乏。②笼养鸡长期缺乏运动,神经兴奋性降低,软骨变硬,肌肉张力减弱以至运动机能减弱,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2)症状与剖检 症状:佝偻病主要发生于2周龄以后、6周龄以下的雏鸡,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成鸡,尤其是产蛋鸡。临床表现为骨松软变形,关节粗大,骨易折,瘫痪不起、跛行、运动失调,常呈坐姿。生长发育不良,体重减轻,高钙尚可发生内脏痛风。严重时,出现瘫痪。但磷缺乏时,一般不表现瘫痪症状。蛋鸡产软壳、薄壳蛋,破损率高,产蛋下降。后期病鸡胸骨呈“S”状弯曲。
病变:病鸡骨骼软化,似橡皮样,长骨末端增大,骺的生长盘变宽、畸形或变薄。与脊柱连接处的肋骨呈明显球状隆起,肋骨增厚、弯曲,致使胸廓两侧变扁。喙变软,橡皮样,易弯曲,甲状旁腺常明显增大。
(3)防治措施 防治:①预防为主,保证日粮中钙、磷供应量,并调整好钙、磷比例。②对笼养鸡,要有足够的日光照射。日粮中补充骨粉或鱼粉(1%~2%),效果较好。③钙多磷少时要重点补磷,以磷酸氢钙、过磷酸钙等较为适宜。④若磷多钙少,则主要补充钙,如碳酸钙或贝壳粉。⑤病鸡加喂鱼肝油,或补充维生素D3。严重者可以肌注维生素胶性钙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0.2毫升,连用3天。

Ⅲ 鸡得了传染性喉气管炎,该怎么治疗

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咳嗽、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渗出物,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本病传播较快、死亡率较高。
(1)流行特点
①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鸡、野鸡、孔雀及雏火鸡。各种年龄的鸡都有易感性,但以成年鸡的症状具有特征性。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鸡中仍有2%带毒。
②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眼,一般不会经过消化道感染。将粉末状干燥病料放入鸡舍内,能很快引起传染。污染的鸡舍、饲料、饮水、垫料以及动物走动都可以传播本病。易感鸡群的感染率可达90%~100%,病死率10%~20%。
③本病能否垂直传播尚不清楚,但被污染蛋的鸡胚,出壳前已经死亡。圈舍过分拥挤、通风不良以及饲养管理不当常是本病的诱因。本病在同群鸡传播迅速。
(2)临床症状
①本病的潜伏期2~4天,急性型常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和气喘,流鼻液和呼吸时发生湿性啰音。病鸡常呈伏卧姿势,呼吸时突然向上伸颈张口,咳嗽时咳出带血的黏液和血凝块,病重者缩颈闭眼。检查口腔,可见喉部周围黏膜和气管充血,或有黄色纤维蛋白覆盖。病鸡迅速消瘦,有时排绿色稀粪,产蛋量下降,最后多因衰竭死亡。有的病鸡因气管中黏液过多而窒息死亡。病程一般10~15天。
②温和型病例的症状为:生长发育不良,产蛋下降,有轻微的咳嗽和啰音,眼结膜和眶下窦肿胀和充血,鼻液增多,发病率5%,病程1~4周不等。
③本病的病程不长,通常7天左右症状消失,但在鸡群中流行期可达4~5周;产蛋鸡产蛋量可下降10%~60%,恢复正常往往需1个月后。
(3)剖检变化
最常见的病变是气管和喉头。鼻腔、鼻窦有黏液性、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口腔内有血液和黏液,喉部和气管充血、出血,充满黏液并混有血凝块,炎症可波及支气管、肺和气囊。温和性病例可见眼结膜和眶下窦上皮水肿和充血。组织学检查可见黏膜下水肿和细胞浸润。
(4)实验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或鉴别,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
以病鸡气管分泌物或组织悬液经气管内接种易感鸡,在2~4天内气管或眼结膜上皮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接种7~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3天就可见天绒毛尿囊膜出现增生性病灶和细胞核内包涵体;此外,还可以用琼脂扩散试验或中和试验的方法来鉴定。
(5)鉴别诊断
见“传染性支气管炎”中的鉴别诊断。
(6)防控要点
①隔离与消毒
由于带毒鸡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故必须避免易感鸡与康复鸡或接触过疫苗的鸡接触。实行严格的隔离;新引进的鸡必须用少量易感鸡与之接触并隔离饲养观察2周,证明易感鸡不发病,方可合群。
搞好鸡场的卫生消毒,保证鸡场的清洁卫生和与外界隔离状态下进行饲养,也是防控本病的关键。
②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办法。但本病的弱毒疫苗接种后应激反应较大,而且疫苗能使鸡带毒,故疫苗接种一般在流行区域里进行,未发生过本病的鸡场不宜使用。
疫苗接种途径采用涂肛法,对同栏鸡一只不漏接种。肉鸡在20日龄接种,种鸡、蛋鸡在28日龄首免,间隔6周进行二免。
③治疗
一般采用对症治疗。据报道,中药六神丸对本病有疗效,大鸡每羽2~5粒,每日口服2次;另据报道,中药黄芪多糖注射液对本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所有的药物治疗必须在发病早期使用。

Ⅳ 鸡得了鸡痘会怎样

鸡痘的危害:

从鸡痘的危害角度来区分,大体可以将鸡痘分为三类:

1 皮肤型。

主要在鸡冠,肉髯,面部,裸漏皮肤上出现皮肤型鸡痘。这样的鸡痘只会给鸡造成“痒”的感觉,并不会直接死亡,随着时间推移会自己逐渐脱落,并不会出现死亡。

这个会造成鸡品相不好,到收购时候,鸡商家会以品相不好,不好卖等问题,压价非常严重。我遇到过一个白羽肉鸡养殖户,鸡群发生鸡痘以后,都没人要,最后没办法,便宜处理,最后损失惨重。

3 喉头型。

鸡痘在喉头黏膜发生以后,先是黄白色结节,最后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假膜,口腔或者喉头出现鸡痘,会导致鸡采食受阻,呼吸困难。这样的鸡最终会窒息死亡。

鸡痘的的危害主要就是影响销售价格和混感后的死亡问题,随着气温回升,全国各地各有不同,这个阶段开始,都需要注意鸡痘的防疫,一直持续到深秋。

Ⅳ 蛋鸡常见病毒性疫病有哪些如何诊断和防治

蛋鸡常见的病毒性疫病主要包括新城疫、马立克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等。
1.新城疫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为新城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直径为120~300纳米。有囊膜,可与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受体连接,使红细胞凝集,但对鸡的红细胞为最好,这种血凝现象能被特异的血凝抑制抗体所抑制。新城疫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病毒在60℃时30分钟失去活力,在37℃时可存活7~9天,在直射阳光下,病毒经30分钟死亡。常用的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5%漂白粉、福尔马林、抗毒威等在5~20分钟即可将病毒杀死。它对pH稳定,pH 2~12,作用1小时不受影响。
我国各地分离的新城疫病毒株还未发现有不同的血清型,但抗原性是有差别的。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可将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大小分为三大类:①低毒力株(弱毒株);②中等毒力株;③强毒力株。
流行特点为鸡、火鸡、野鸡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以鸡最为易感。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对本病的易感性也有差异。水禽(鸭、鹅)对本病有抵抗力,但水禽和其他的观赏鸟均可带毒并传播本病。人也可感染,表现为结膜炎或流感症状。
本病常呈败血经过,其特征为发热、呼吸困难、严重腹泻、神经紊乱及黏膜、浆膜出血等败血症变化。分布广,传播快,病死率高。无明显的季节性,且多呈混合性感染,如与鸡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并发。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空气、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传播,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还可通过蚊虫叮咬来传播,带毒的野鸟也可传播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最多。鸡舍通风不良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或购入貌似健康的带毒鸡,均可使本病散播。但近年来,由于免疫程序不当,或有其他疾病存在抑制新城疫抗体的产生,常引起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而呈非典型的症状和病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略低。
(2)症状与剖检 症状: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腹泻,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少数病鸡后期斜颈,转圈,翅下垂。主要病变为出血性败血症,尤其腺胃乳头出血,十二指肠与空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卵巢有明显的出血点。育成鸡一般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排黄绿色或黄白色稀便,呈零星死亡。成年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和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产蛋率下降可达20%~30%。免疫鸡群中发生新城疫时,多表现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性,发病率及病死率较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系统障碍。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三型。
剖检变化:喉头、气管内有黏液,黏膜轻微出血,直肠和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小肠有零星的出血点,盲肠扁桃体红肿,腺胃黏膜浑浊,乳头与乳头间有零星的出血点,卵泡充血、出血。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典型的新城疫可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非典型新城疫还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和鉴定是诊断新城疫最可靠的方法,也可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及荧光抗体试验等。
本病应注意与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相区别。禽霍乱可侵害各种家禽,鸭最易感,呈急性败血经过,病程短、病死率高。慢性的可见关节肿大,无神经症状,肝脏有灰白色坏死点,肝触片可见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而新城疫有呼吸道和神经症状,腺胃乳头出血,消化道黏膜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和坏死,肝脏没有坏死点,自然条件下不引起鸭的发病。禽流感与新城疫区别较为困难。禽流感无明显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嗉囊没有大量积液。但确切鉴别诊断必须依靠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预防:预防鸡新城疫,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杜绝病原侵入鸡群和合理做好预防接种。
杜绝病原侵入鸡群,控制和消灭新城疫流行,最基本的措施是杜绝病原侵入鸡群,这就需要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防止一切带毒动物(特别是鸟类)和污染物品进入鸡群,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应该消毒,饲料来源要安全,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鸡苗。新购进的鸡隔离观察2周以上,再接种鸡新城疫疫苗,证明健康者方可合群。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防疫操作,提高免疫力度。根据抗体监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而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根据免疫效果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免疫程序,避免长时间套用一种免疫程序。考虑影响免疫效果的可能因素,注意免疫途径、免疫方法、免疫次序和免疫次数,确保免疫效果,提高群体免疫应答的整齐度。
治疗:病鸡无治疗价值,目前也无法治疗,必须及早淘汰。发病初期,在淘汰病鸡的基础上,对其他假定健康鸡群立即用鸡新城疫Ⅳ系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可用Ⅳ系或C-30冻干苗4~5倍量饮水紧急接种。药物治疗可采用抗病毒中药对假定健康鸡群进行治疗,但由于本病往往会继发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细菌性疾病,因此要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一些抗菌药物,同时补充一些多维电解,以提高病鸡机体的抗病能力。
2.马立克病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为马立克病毒,为疱疹病毒的一种,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病毒,病毒粒子通常见于感染组织培养细胞的细胞核内,在羽毛囊上皮样细胞内有带囊膜病毒粒子。病毒对热、酸、有机溶媒及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如在4℃2周,25℃4天、37℃18小时、56℃30分钟、60℃10分钟均可被灭活。从感染鸡羽囊随皮屑排出的游离病毒,因为被蛋白质和脂肪包裹着,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污染的垫料和羽屑在室温下其传染性可保持4~8个月,在4℃至少为10年。但常用化学消毒剂作用10分钟可使病毒失活。
流行特点为鸡是最重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禽类很少发生马立克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发病率差异很大。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有病原体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及其他因素。
(2)症状与剖检 根据症状和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本病在临诊上可分为四种类型:神经型(古典型)、内脏型(急性型)、眼型和皮肤型。有时呈混合发生。
神经型主要侵害外周神经,依据侵害神经的部位不同,表现相应的症状。内脏型的表现为一种或多种内脏器官及性腺发生肿瘤。多呈急性暴发,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病鸡因脱水、消瘦,最终衰竭死亡。眼型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的灰白色,严重者,单眼或双眼失明。皮肤型表现为羽囊肿大,以羽囊为中心,在皮肤上形成结节,病程较长。各型的症状可发生于同一鸡群,甚至同一只鸡。
剖检变化: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外周神经,以腹腔神经丛、前肠系膜神经丛、臂神经丛、坐骨神经丛和内脏大神经最常见。受害神经增粗,横纹消失,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时呈水肿样外观,局部或弥漫性增粗可达正常的2~3倍以上。病变常为单侧性,将两侧神经对比有助于诊断。
内脏器官可见大小不等的肿瘤块,灰白色,整个器官肿大,最常被侵害的是卵巢,其次为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和肠道。肌肉和皮肤也可被侵害。法氏囊通常萎缩,有时发生弥漫性增厚,但不会形成结节状肿瘤。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马立克病是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鸡群中几乎无所不在,不能把检出病毒或检出特异抗体作为确诊马立克病的依据。必须根据疾病特异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和肿瘤作出结论。神经型可根据病鸡特征性麻痹症状及相应外周神经的病理变化确定诊断。内脏型应注意与鸡淋巴白血病的鉴别。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坚持自繁自养,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避免不同日龄鸡混养;严格消毒制度,尤其是种蛋、出雏器和孵化室的消毒;消除各种应激因素,注意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传染性贫血等病的免疫与预防;加强检疫,及时淘汰病鸡和阳性鸡。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控本病的关键。疫苗接种应在1日龄进行,有条件的鸡场可进行胚胎免疫。所用疫苗,主要为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HVT);二价苗(Ⅱ型和Ⅲ型组成),常见的双价疫苗为HVT+SB1或HVT+HPRS-16或HVT+Z4,以及血清Ⅰ型疫苗,如CVI988和“814”。二价苗比血清Ⅰ型疫苗和HVT单苗的免疫效果显着提高。二价苗与血清Ⅰ型疫苗是细胞结合疫苗,其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很小,但需在液氮条件下保存,给运输和使用带来一些不便。在存在超强毒的鸡场,应该使用二价苗和血清Ⅰ型疫苗。为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可隔代选用不同血清型的疫苗。
3.传染性法氏囊病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为双股双链RNA病毒科,无囊膜,病毒粒子直径为55~65纳米。本病毒耐热、耐酸、不耐碱。56℃3小时病毒效价不受影响,60℃90分钟、70℃ 30分钟可灭活病毒。在pH2的环境中60分钟仍存活,pH12 60分钟可灭活病毒。对消毒药抵抗力强,0.5%酚和0.125%硫柳汞1小时不能将其灭活;对0.5%氯化铵敏感,1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眼结膜感染。无季节性,但与鸡的日龄有密切关系,一般3~6周龄鸡最易感,其特征为突然发病,病鸡腹泻、精神沉郁,死亡率一般为10%~30%,严重发病群死亡率可达60%以上。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病鸡是主要传染源,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人员等,通过直接和间接传播,老鼠和甲虫也可间接传播,还可通过污染病毒的种蛋垂直传播。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发病突然,潜伏期为2~3天,病初病鸡啄肛,随即出现腹泻,排出白色黏稠和水样稀粪,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发病期排白色水样粪便,恢复期排绿色粪便。病鸡采食减少,畏寒,常扎堆,严重者病鸡头垂地,闭眼呈昏睡状态。到后期因严重脱水,极度虚弱,导致死亡。
病变:病死鸡表现脱水,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翅膀的皮下、心肌、肌胃浆膜下、肠黏膜、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黏膜有出血点,肾脏肿大,表面常见均匀散布的小坏死点。法氏囊水肿和出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切开后黏膜皱褶多混浊不清,浆膜出现一种黄色胶冻样的水肿液,黏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剖检变化的特征,法氏囊水肿和出血,体积增大,黏膜皱褶多混浊不清,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注意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包涵体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马立克病、磺胺药中毒、真菌中毒和大肠杆菌病相鉴别。
预防:注意环境消毒。所用消毒药以氯制剂、福尔马林和强碱效果较好,不宜选用季胺盐类消毒药。根据流行特点、饲养条件和鸡只的母源抗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定首免日龄,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测定雏鸡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当1日龄雏鸡测定,阳性率不到80%的鸡群在10~17日龄间首免。阳性率达80%~100%的鸡群,在7~10日龄再检测一次抗体,阳性率低于50%时,14~21日龄首免。阳性率高于50%时,应在17~24日龄接种。对于来源复杂或情况不清的雏鸡可适当提前免疫,并进行二次免疫。没有母源抗体或抗体水平偏低的鸡群首免可选用弱毒疫苗,二免用中等毒力苗。在严重污染区、本病高发区的雏鸡可直接选用中等毒力疫苗。
治疗:目前对本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发病早期用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进行注射,也可以用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注射,有较好的疗效。但要防止鸡胚散播疾病。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一般只能维持10天左右,因此治愈后还应对鸡群进行主动免疫。
4.禽流感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禽流感病毒为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为A型流感病毒。病毒有囊膜,核酸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的囊膜表面具有血凝素,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脂溶剂敏感。20%乙醚4℃处理2小时可使病毒裂解。对福尔马林、β-丙内酯、去氧胆酸钠、稀酸、氨离子、卤素化合物、重金属离子等敏感。对热比较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65~70℃加热数分钟即丧失活性。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病毒,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的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强的抵抗力。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可保持30~35天,20℃可存活7天。
流行特点:呈世界性分布,许多家禽、野禽和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家鸭和野鸭感染流感病毒均无症状,但可传播该病。禽流感病毒也可感染人和猪。感染发病的家禽、野禽、鸟类和其他动物均可传播该病。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一般认为本病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传染。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等能污染一切物品,如饲养管理器具、设备、授精工具、饲料、饮水、衣物和运输车辆等,均可成为病原的机械性传播媒介。吸血昆虫可传播病毒。病禽的蛋可以带毒并通过蛋垂直传播。
(2)症状与剖检 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这些症状中的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急性型未见明显症状,就已发现病鸡死亡。
病变:因感染病毒株毒力的强弱不同而异。感染高致病性毒株,因死亡快,一般无明显的病变。一般都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渗出和坏死变化。典型的剖检变化是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肝、脾、肾和肺常见灰黄色坏死灶。气囊、腹膜和输卵管表面有灰黄色渗出物,并常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组织学检查为非化脓性弥漫性脑炎变化,出现血管袖套现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灶周围有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依靠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注意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衣原体病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禽场的防疫管理,禽场门口要设消毒池,谢绝参观,严禁外人进入禽舍。工作人员出入要更换消毒过的胶靴、工作服,用具、器材、车辆要定时消毒。粪便、垫料及各种污物要集中作无害化处理;消灭禽场的各种传播媒介。其次要搞好检测,定期检测鸡群,对查出血清阳性的养禽场,要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监测,防止疫情的扩散。一旦发生禽流感,要划分疫区,严格封锁,扑杀所有感染禽类,并进行彻底的消毒,按照我国动物卫生法和农业部的要求,严格执行防疫措施。
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多且易发生变异,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很大困难。免疫预防时应注意选择血清型相同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5.产蛋下降综合征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为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于禽腺病毒,无囊膜,能凝集鸡、鸭、火鸡、鹅、鸽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家兔、绵羊、马、猪、牛的红细胞。病毒对乙醚、氯仿不敏感,70℃20分钟可灭活病毒,0.3%福尔马林24小时可使病毒完全灭活。
流行特点:除鸡易感外,自然宿主为鸭和鹅,但鸭和鹅均不表现临床症状。各种品系的鸡均对本病易感,褐壳蛋鸡最易感。不同年龄的鸡都可感染本病,母鸡只有在产蛋高峰期表现明显。病鸡的输卵管、泄殖腔、粪便、肠内容物都可向外排毒。
(2)症状与剖检 症状:感染鸡群以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为特征。开始发病时有或没有一般性的下痢、食欲下降和精神委顿,随后蛋壳褪色,接着出现软壳蛋、薄壳蛋。薄壳蛋的外表粗糙,一端常呈细颗粒状如砂纸样。产蛋下降通常发生于24~36周龄,产蛋率降低20%~30%,甚至50%以上,产无色蛋、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等异常蛋,褐壳蛋蛋壳表面粗糙,褪色如白灰、灰黄粉样,蛋白呈水样,蛋黄色淡,有时蛋白中混有血液、异物等;种蛋孵化率降低,出壳后弱雏增多,产蛋率下降2~3周后,开始回升,但难以达到正常水平,尤其是有继发感染时。
病变:无特征性病理变化,一般不引起死亡。可表现为输卵管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输卵管腔内有许多黏液渗出,黏膜水肿、苍白肥厚,因卵黄坠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根据鸡群无特异表现,突然产蛋量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加,蛋质低劣,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试验。
预防:加强管理措施,严禁购进被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污染的种蛋,做到鸡、鸭分开饲养,不使用该病毒污染的疫苗等。
免疫接种:蛋鸡后备鸡、种鸡后备母鸡群,于开产前2~4周(即140日龄左右)注射,整个产蛋周期内可得到较好的保护。
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时,应加强饲养和管理,同时服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6.传染性支气管炎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RNA。有囊膜,上有花瓣状纤突。多数病毒株在56℃15分钟,45℃90分钟灭活。病毒对一般消毒剂敏感,0.01%高锰酸钾、1%的来苏儿、1%的石炭酸、1%的福尔马林和75%的酒精可在短时间内杀灭病毒。
流行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发病和传播速度快,病鸡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发出啰音。雏鸡还可出现流鼻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无季节性,传染迅速,几乎在同一时间内有接触史的易感鸡都发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主要为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管啰音、咳嗽、喘息、打喷嚏和流鼻涕。产蛋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产软壳、畸形和粗壳蛋,蛋清稀薄如水。肾型传支表现为排白色米汤样稀粪。病鸡沉郁、脱水,羽毛松乱。
病变: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黏膜充血,内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未成年母鸡可导致输卵管发育不全(变细、变短、部分缺损或囊泡化)。产蛋鸡可见卵泡充血、出血或变性。肾型传支病鸡可见肾脏肿大、褪色,输尿管扩张变粗,内有尿酸盐沉积呈点状或网眼状白色外观,又称花斑肾。严重病例,白色尿酸盐沉积可见于其他组织器官表面。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试验。注意与鸡新城疫、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禽曲霉菌病等的鉴别诊断。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感染鸡只进入鸡群,加强鸡场的消毒,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防止过挤,注意保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增强鸡体抗病力。加强免疫接种,可于10~14日龄用H120与新城疫N79克隆株疫苗混合滴鼻或点眼。或与新城疫Ⅳ系疫苗混合饮水;35日龄用H52与新城疫Ⅳ系疫苗混合饮水;135日龄前后用多价传支油乳剂灭活疫苗注射。
7.传染性喉气管炎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疱疹病毒I型,有囊膜,不凝集鸡和其他常用实验动物的红细胞。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均敏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55℃只能存活10~15分钟,37℃存活22~24小时。对一般消毒药都敏感,如3%来苏儿或1%苛性钠溶液,1分钟即可杀死。
流行特点:主要侵害鸡,不同年龄及品种的鸡均易感,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特征。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和无症状的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可成为传播媒介。不发生垂直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寒冷季节多发。本病在易感鸡群内传播很快,感染率可达90%~100%,病死率为10%~20%以上。
(2)症状与剖检 症状:表现为发病迅速,呼吸困难最明显。初期鼻孔有分泌物,其后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严重病例,高度的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液。检查口腔时,可见喉部黏膜上有淡黄色或带血浓稠黏液或血凝块。最后病鸡迅速消瘦,鸡冠发紫,有时排绿色稀粪,衰弱死亡。产蛋鸡采食下降幅度不大但产蛋率直线下降,出现畸形蛋、沙皮蛋等。较缓和的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低,仅为2%~5%,症状轻,表现为生长迟缓、产蛋减少、流泪、结膜炎。病程长,可达1个月。死亡率较低,为2%左右,大部分病鸡可以耐过。
剖检变化:气管黏膜水肿、出血、靡烂,呼吸道有黏性分泌物和干酪样物质或黄白色纤维性干酪样假膜,严重时充满多半气管。有时喉头有黄白色干酪样阻塞物,炎症也可波及到支气管、肺和气囊等部位,上行至鼻腔和眶下窦。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典型的病变,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和传染性鼻炎等进行鉴别诊断。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补给维生素,避免鸡群拥挤,搞好鸡舍通风,经常打扫卫生、消毒鸡舍,减少寄生虫感染。在有本病流行的地区,可考虑接种疫苗,分别于30~35日龄和80~90日龄用传喉疫苗,进行涂肛免疫接种。但必须注意接种疫苗的与没有接种疫苗的鸡要严格分开饲养,以防未接种疫苗的鸡感染发病。
8.鸡痘
(1)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原:为痘病毒,属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DNA病毒,有囊膜。具有血细胞凝集性。对外界自然因素抵抗力相当强。上皮样细胞屑片和痘结节中的病毒可抗干燥数月,阳光照射数周仍可保持活力。对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较敏感,1%火碱、1%醋酸或0.1%升汞可于5~10分钟内杀死病毒。不感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流行特点:家禽中,鸡和火鸡最易感。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禽都可感染。鸡以雏鸡和中鸡最常发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两季最易流行。病禽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散布的主要形式。一般须经有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蚊子及体表寄生虫可传播本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根据病禽的症状和病变部位,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三种病型。
皮肤型:主要发生于冠、肉髯、眼睑和喙角等无毛或毛稀少部分,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为特征。初为灰白色的小结节,后逐渐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呈干而硬的结节。许多结节互相连接融合,产生大块的厚痂。病重的小鸡表现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症状。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
黏膜型:多发于小鸡和中鸡,病死率较高,严重时可达50%。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黏膜表面。病初呈鼻炎症状,2~3天后,口腔、咽喉等处黏膜发生痘疹,呈黄白色,逐渐增大并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假膜不易剥落,强行撕脱,露出红色的溃烂面。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口腔和咽喉部,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甚至窒息而死。
混合型:即皮肤型和黏膜型同时发生,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剖检变化:皮肤型,在病禽皮肤上可见白色小病灶、痘疹、痘痂及痂皮脱落的瘢痕等不同阶段的变化。黏膜型,在病禽的口腔、咽喉部和气管黏膜上出现溃疡,表面覆有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
(3)诊断与防治措施 诊断: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可作出正确的诊断。确诊还需进行病毒的分离和血清学方祛。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发生外伤。定期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消灭吸血昆虫。发生鸡痘时,要严格隔离病鸡,剥除的鸡痘结痂不能随便乱丢,可用纸包好后集中处理,鸡舍、用具可用2%的烧碱水进行消毒。免疫接种,人工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可靠方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首免在10~20日龄左右,二免在开产前进行。在禽痘高发的地区和季节,可重复免疫接种。接种7~10天后应观察禽群有无“出痘”现象,以确定免疫效果。一般于接种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

Ⅵ 鸡肝脏肿大是什么病,怎么治

经过近几年临床诊断发现大多数病变都可以对蛋鸡的肝脏造成损害并使其产生特征性病变,鸡肝脏肿大是什么病,鸡肝脏肿大应该怎么治疗?现就几种疾病产生的病变做一简单介绍和大家一起分享,做以后诊断时的参考。

鸡肝脏肿大是什么病

1、马立克:可以使病鸡肝肿大,质地变脆,表面可以产生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病灶(肿瘤),这些病灶一般呈弥漫性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明显。


2、包涵体肝炎:可以造成肝肿大,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和出血斑,有些病例出血可波及到肝的全部,剖面实质部有时也可以见到出血变化。死亡鸡的肝脏变化颇为明显,有时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有的坏死灶和出血交相混合,使肝脏表面产生凹凸不平之感,肝脏褪色呈淡褐色至黄色质脆,病程长的鸡肝脏萎缩变性。

3、禽霍乱:可造成肝脏肿大,表面出现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小坏死点。

4、鸡白痢:早期死亡的幼雏肝脏肿大充血,时有条纹状出血,日龄较大的病雏肝脏有灰黄色结节,或产生灰色肝变区。亚急性的肝脏呈黄绿色表面有纤维性渗出物。

5、大肠杆菌病:可产生肝包膜炎,使肝脏肿大包膜变厚,浑浊,生成纤维素沉着。有时可见到肝脏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

6、葡萄球菌病:可造成肝肿大,呈现淡紫红色,有花斑样变化,尤其肝小叶变化明显,病程稍长的病例,肝表面还可见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

鸡肝脏肿大怎么治

可以使用达龙大肝宁,用于蛋禽或种禽由药物、毒素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肝破裂出血,效果显着。

Ⅶ 我家的鸡得了鸡痘怎么治疗啊

鸡痘治疗方案:

  1. 大群鸡用吗啉胍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连用3~5日,为防继发感染,饲料内应加入磷杆清4代,配以中药鸡痘散疗效更好。

  2. 配方:龙胆草90克,板兰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甘草2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粉,每日成鸡2克/只,均匀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一般连用3~5日即愈。

  3. 对于病重鸡,皮肤型可用镊子剥离痘痂,伤口涂抹碘酊或紫药水; 白喉型可用镊子将粘膜假膜剥离取出,然后撒上一些消炎药,每日1次,连用3日即可。

Ⅷ 鸡新城疫如何防治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可致各种年龄鸡感染发病和死亡,本病传播迅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天气突变易诱发本病。_ 症状:多数情况下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采食减少,翅下垂,站立不稳。张口呼吸,咳嗽,发生呼噜声,呼吸困难。部分鸡拉绿色稀粪。发病后期,一些病鸡出现扭头、歪颈、转圈等神经症状。解剖可见气管环状充血,内有粘液或混有血丝。腺胃乳头出血是新城疫特征性病变,肌胃角质膜下点状、条状出血,肠道广泛性出血,在小肠表面可见散在的枣核状红肿病灶,剪开小肠可见粘膜面有枣核状的出血斑或溃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防治:_ (1)紧急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后,立即用3~4倍量新城疫Ⅳ系苗或克隆30点眼、滴鼻或饮水;两月龄以上的鸡也可用2倍量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_ (2)药物治疗: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病鸡应补充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增强鸡抵抗力。选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干扰素和抗病毒的中药联合治疗(紧急免疫前后5天不能用抗病毒药物)。

Ⅸ 鸡易得什么病,怎么防治

“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见羽毛松乱,鸡冠和肉髯变青紫色或紫黑色,张口呼吸,常发生特殊的“咕噜”声。嗉囊内充满液体内容物,将鸡只倒提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下痢,排出黄绿色或灰白色恶臭稀粪,有时混有血液;病程较长的病鸡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颈扭曲或向后仰、腿翅麻痹、运动失调等。

剖检可见腺胃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及整个胃肠粘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防制:本病现无特效药。在发病初期用抗鸡新城疫血清有一定的疗效。本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方可控制它的发生和流行。平时的预防措施是:①雏鸡7日龄左右接种Ⅱ系疫苗,30日龄时接种Ⅰ系疫苗,60日龄时再接一次Ⅰ系疫苗强化免疫。②新购进的鸡必须单独饲养2周,证明无病后才能与健康鸡群混合饲养。③平时加强鸡舍的清洁卫生工作,鸡舍用具定期消毒,鸡舍和鸡场门口要设消毒池。
G.(1)如何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损害鸡法氏囊的特殊疾病。本病造成的死亡率不很高,但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本病的发病高峰为3—7周龄,2周龄内的雏鸡对本病有抵抗力。
病鸡群突然发病,病鸡精神不振,畏寒,羽毛蓬松,缩头闭眼,全群食欲突然大减,饮水量增加,排出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稀粪,一般发病后第三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高峰,8天后停止死亡,且症状迅速消失。
剖检主要见法氏囊高度水肿,可比正常体积大1—3倍,表面有胶冻样的浅黄色物质,常有出血,外观外观呈紫黑色,切开法氏囊,囊内粘膜水肿、充血和出血,囊内有奶油样渗出物。发病后的第五天开始萎缩,第八天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常见胸肌有条纹至弥漫性出血。
防治;目前主要有下面几种防治措施。
血清疗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雏鸡每只0.5ml,注射一次即可,疗效可靠。或用高免蛋黄抗体治疗。
激素疗法:每只鸡肌注丙酸睾丸酮5mg或复方炔诺酮(人用女性1号避孕片),每天1—2片口服。
同时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温,饮水中加入电解质、葡萄糖、多种维生素,以增强抗病力。
还可用穿心莲、车前草、海金沙、金钱草、茅根、甘草等煲水饮用。或以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黄芩、黄芪、首乌、鳖甲、当归、茯苓、山楂、神曲、麦芽等组成方剂,水煎前浸泡30分钟,给病鸡饮用。
(2)怎样防制马立克氏病?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具有高度性传染性的肿瘤疾病,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逐步降低。例如一日龄的雏鸡感染性最强,比成年鸡要高1000—10000倍。
本病的表现症状可分为神经型、内脏型和眼型。有时可混合发生。无论哪一个型都可出现全身性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并常有下痢症状。
神经型:由于体内的神经受损,多数表现为病鸡一条腿伸向前方,一条腿伸向后方的“劈叉”姿势。
内脏型:卵巢、肝、脾、肺、肾等可出现一个或多个淋巴肿瘤性病灶,如肝脏表现肿大,其表面有米粒大至花生米大的白色结节。
眼型;当其侵害眼球的虹膜时,病鸡可能发生失明,虹膜的正常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的灰白色。故又叫它为“白眼病”。
防制: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加强对本病的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认真做好鸡场综合防疫工作,做好消毒工作,杜绝传染源。②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故必须与成年鸡分开饲养,严防接触性传染。③尽量坚持自繁自养,或从健康鸡场引种,出壳苗坚持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
H.(1)怎样防制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病鸡呈现呼吸困难和咳出血性渗出物,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形成糜烂。本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种日龄的鸡均能发生,但通常只有成年鸡和大龄鸡才出现症状。其主要突出症状为咳嗽、气喘、流鼻涕、并常咳出带血粘液。病鸡常伏在地上,头下垂,当吸气时头颈高举伸直,张开嘴,并有“咕咕”的喘鸣声。检查口腔,可见喉部粘膜充血,或有黄色纤维蛋白附着,病鸡迅速消瘦,有时排出绿色稀粪,蛋鸡产蛋量下降,最后多因衰竭、气管内粘液过多窒息死亡。剖检可见气管内附有带血黄色粘液或血凝块。
防制:①不引进带病鸡,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并实行全进全出制。②接种疫苗。③对于病鸡群应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试用抗病毒药如吗啉用胍等药,酌情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对发病初期可用中药六神丸,大鸡每只2—5粒,每日二次,连用2—3天有一定的疗效。④喉毒灵给鸡饮水。
D.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如何防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传支”。本病冬春季节多发,各种年龄段的鸡均可发生,但以30日龄以内的鸡多发。病鸡多为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而迅速全群发病是本病的特征。4周龄以内雏鸡特征性呼吸症状是流鼻液、气喘、咳嗽和气管啰音,病鸡怕冷,互相挤拥在一起,精神萎靡,食欲减少,眼多泪,消瘦。成年鸡症状较轻,产蛋鸡除出现呼吸道症状外,可出现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等。
对于4—8周龄的雏鸡,除出现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因病毒引起肾炎和肠炎而发生剧烈的腹泻,排出如石灰水样的白色水样粪便。
剖检可见气管下段有黄色干酪样物质,或见肾肿大苍白,输卵管、直肠和泄殖腔有多量白色尿酸盐沉着。
防制;本病除改善环境外,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常用疫苗有H120和H52。同时应用“补液盐”对本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为防继发感染,可适当使用抗菌素。
(3)鸡白痢病如何防治?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呈流行性发生的传染病。以2—3周内的雏鸡的发病率为最高。
出壳后感染的雏鸡,7—10龄后开始发病,在2—3周龄发病达到高峰。最急性型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稍缓者表现为精神沉郁,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怕冷而挤拥在一起,病初减食,而后绝食,多出现软嗉囊症状,同时腹泻,排出稀如浆糊状粪,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沾污。个别甚至粘塞肛门,因疼痛而发出“吱吱”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病程短的一天,一般4—7天,20天以上的雏鸡病程较长,3周龄以上发病的很少死亡。耐过的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和带菌者。
剖检时病程稍长的病雏,可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砖红色条纹,卵黄吸收不完全,呈油脂样或干酪样。
防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在鸡白痢易感日龄用土霉素拌料或用痢特灵饮水。发病时常用的药物有磺胺二甲及磺胺增效剂,强力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等。
(4)鸡慢性呼吸道病怎样防治?
本病主要是由于霉形体感染面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本病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容易发生,且有时常与大肠杆菌病并发或继发。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流鼻液、咳嗽、呼吸时有啰音(夜晚明显),夜晚特别明显。主要病变是气囊膜增厚、混浊。气管、支气管内有粘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防治:常用的药物有:链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壮观霉素、泰乐菌素、蒽诺沙星等。
(5)禽霍乱如何防治?
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呈败血症和剧烈的腹泻,慢性型发生水肿和关节炎。本病多发生于16周龄以上的大鸡。主要症状表现为:
最急性型:常见于本病的暴发的最初阶段,病鸡突然倒地扑翅,迅速死亡,有时是夜间死亡,早晨发现。
急性型:此型最为常见,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腹泻,排黄色、灰白色稀粪,鸡冠和肉髯呈青紫色,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最后发生衰竭、昏迷死亡。病程短的半天,长的1—3天,死亡率高。
慢性型常发生于流行后期,病鸡腹泻,逐渐消瘦,冠髯苍白。有的病鸡一侧或两侧肉髯显着肿胀,坏死,有和足、翅膀关节肿胀而跛行,呼吸困难。
剖检时可见病鸡肝脏肿大,表面有许多针尖到米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点,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呈严重的出血性、粘液性炎症。
防治:
接种菌苗:接种疫苗后可降低该病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完全可靠地控制本病的发生。
药物:1、敌菌净或磺胺-5-甲氧嘧啶和抗菌增效剂内服。
2、也可用氯霉素、喹乙醇等药拌料。
3、对于病重的鸡只可挑出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
(6)怎样防治雏鸡坏死性肠炎?雏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于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11周龄以下的鸡,尤其是3周期以内地鸡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温暖的雨季较常发生。
病鸡主要表现为羽毛松乱,怕冷,靠近热源,跛行,不能站立而呈下蹲姿势,多左侧卧,严重腹泻,粪便恶臭呈暗红色,混有血丝,乃至粪便呈黑色煤焦油样,有时可见脱落的肠粘膜组织,急性形2—3天死亡,慢性病例可拖延至10—15天后衰竭而死。
剖检可见小肠管肿胀呈灰色,有一个大的坏死区,边缘清楚,肠内充满泡沫样棕色液体。有的病鸡可出现肠壁穿孔,形成腹膜炎和肠粘连。肝、脾肿大出血,有的肝表面存在灰黄色坏死灶。
防治: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淘汰,及时清除粪便、垫草,鸡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消毒。多种抗生素对坏死性肠炎有效,如庆大霉素、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痢特灵、卡那霉素、杆肽、新霉素、甲硝咪唑等,混饲或饮水均有较好的疗效。
(7)鸡球虫病如何防治? 鸡球虫病是由于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该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本病为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雏鸡,15—45日龄最易感染,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1日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生,成年鸡多为带虫者。本病在春夏季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多发。主要表现为病鸡怕冷,常挤拥在一起,毛乱翅垂,闭眼打盹,常下痢排出带血稀粪或血液,贫血、冠髯苍白,嗉囊内充满液体,后期运动失调,倒地痉挛死亡。3月龄以上的青年鸡多呈慢性经过,不一定出现血粪,但呈进行性消瘦,呆立,后期瘫痪,衰竭而死。
剖检主要病变在盲肠,可见盲肠肿胀好几倍,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比正常坚硬,剪开可见血凝块,或是含有一种黄色豆腐渣样、混有血液的坏死物质。若时间稍长者,盲肠中有一种凝血块、坏死物质、粘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栓子,堵塞肠腔。慢性病例病变多在小肠前中段,尤以十二指肠显着肿大。肠壁增厚发炎,剪开后肠粘膜上有小出血z区,内有粘性渗出物,常混有血块。
防治:对球虫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管理,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清粪,并按综合防治措施的要求进行各种消毒。抗球虫的药物很多,应据具体情况选用,为防止球虫的耐药性的产生,应注意有计划地更换用药。常用的球虫药有青霉素、球痢灵、氯苯胍、三字球虫粉等。

阅读全文

与禽类的病灶和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狗瘟的治疗方法 浏览:461
多线操作技巧和方法 浏览:707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书籍 浏览:299
电插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297
设计调查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浏览:583
护理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81
如何刷睫毛膏的正确方法 浏览:177
龙韵水平仪使用方法 浏览:358
快速数零钱的方法 浏览:732
统计分析方法教案 浏览:767
举杠铃的正确方法图解 浏览:552
焦虑睡不着觉的中成药解决方法 浏览:135
宝宝疝气最简单的消除方法 浏览:576
顶级足球训练方法 浏览:691
电信面试客服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20
摩托车科目二技巧与方法 浏览:329
照明回路保护开关的安装方法 浏览:234
什么方法治鼻炎 浏览:914
胎儿性别检测方法 浏览:934
实际锻炼教学方法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