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迟脉治疗的最佳方法

迟脉治疗的最佳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3 10:33:38

⑴ 心跳过缓

西医衡量人的心率过于简单,认为心率在60-100次为正常。这种粗略的标准令很多病就不能被早期发现,也是西医落后于中医的地方。
一、心率

中医又将心率分为平脉、缓脉、迟脉、数脉。

平脉:若脉来均匀和缓,为平脉,又称常脉,指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的正常脉象。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衡量平脉的标准是一息五至(一息指身体健康的号脉医生一呼一吸所需要的时间,大约4秒),折算心率应该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稍微高一些,85次也算正常。在这样的折算基础上大约加减10次,应该属于平脉的范畴。对于号脉的医师来说,号成年人的平脉如沐和煦的春风,号儿童的平脉则如听潺潺的小溪流水。

缓脉:一息四至,来去弛缓松懈的脉象。缓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 《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折算心率应该是60次左右,儿童则应以65次左右视为缓脉。

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的脉象。迟脉主寒证。因寒凝气滞,气血运行缓慢,因此若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为虚寒证。迟脉须同近似脉缓脉相区别,迟脉来去较慢,脉率小,缓脉从容和缓,,脉率接近正常。迟脉与数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迟脉常同沉、滑、涩、细等脉兼见。

迟脉折算心率为60次以下。儿童则应以65次以下为标准。这种跳得很慢的脉,表示寒邪为患。寒则血凝,使血气运行缓慢,所以脉搏跳动也慢。迟而有力是实寒证,即实实在在的寒邪致病。迟而无力是虚寒证,主要是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这种寒是因为阳寒引起的,如冬天的寒冷,是因为阳光弱一样,并非实在的寒邪或寒水,所以脉现迟而无力。

数脉:数与迟相反,指一息脉跳六次(含)以上,折算心率90次以上。搏动快,是有热的反映。数而有力为实热。邪热鼓动,血流加快,热邪与正气搏斗,所以脉快而有力。数而无力为虚热。这种热不是来自外界六淫之热邪,而是内脏阴阳失调产生的虚热。阴虚内热,脉现细数无力。阴虚,脉管中津液阴血都不充盈,所以脉细小,虚热虽可使血流加快,但鼓动无力,所以脉即细小又快而无力,是阴虚内热或阴虚火旺的典型脉象。虚阳外浮,也可现脉数大而无力。虚阳外浮常是由阴盛格阳,阳气不能入于阴,而向外浮越,这无根之火,如那无油的灯火样,快熄灭之前,火焰要向上窜几下,显得特别明亮,可是很快就灭了。虚阳外越也是如此,那快消失的虚阳向外浮越,使脉形浮大而数,但散乱无根,即无力,又不均匀。这是人将死亡的先兆,应及时抢救。

二、儿童心率

就正常人群来说,儿童的心率比成年人稍快。儿童的正常脉(平脉)让人感觉欢快明亮,如溪流潺潺,从容不迫。

如果出现缓脉,则多为水湿内停,常见于虚胖体型的儿童,脸色不亮,身体成纺锤形,腹部隆起,缓脉常见于轻度抽动症儿童。这种儿童说到底属于脾肾阳虚。

儿童也有表现为迟脉者,外来的寒邪与自身阳气虚弱这两个条件都是形成儿童迟脉的要件,也就是说,如果儿童的阳气足够,则寒邪不能侵犯他;反言之既然寒邪侵犯了他,则他的阳气肯定不足。阳气不足的儿童,尿意频频,经常去厕所,尿完还容易打尿颤,畏冷或多汗,眼睛干涩,口渴多饮,精神不能内敛,常见多动或严重抽动症。

儿童的数脉常见于感冒发热者,也有体质偏差、阴虚内热者。先心病患者也一般表现为数脉。

阳气虚弱还容易患心肌炎。阳气虚弱本身就容易导致寒邪入其心包,这类孩子的多动行为还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因此受到心肌炎病毒侵害的可能性更大,初期以心律失常为标志,但很少被人发现,炎症一旦出现发烧,则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其心率则往往由迟脉或缓脉变化为数脉(体温每上升一度,心率就加快10-15次,感冒发烧儿童也是如此),心律不齐更为突出。误诊会贻误治疗甚至导致猝死。在早期发现儿童心肌炎方面,中医的号脉比西医的心电图还要灵敏,早期以阳虚体质、外在的多动行为、心率为迟脉或缓脉、心律不齐为指征,这是因为患童的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寒凝气滞,表现为心率为迟脉或缓脉、心律不齐。在经及时治疗的好转期内,因阳气得到补充,则心率得以加快,但因心脏仍有疾患,表现为心率为数脉、心律不齐,无发烧症状。经治疗逐步有效后,心律不齐的症状逐步减轻或消失,心率逐步变为平脉。

⑵ 医生应该怎样做出一个诊断

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对正常人的健康状态、劳动能力和某一特定的生理过程的判断。用来认识疾病的诊断最广泛,是治疗、预后、预防的前提。
根据症状来识别病人所患何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诊,二是断;
大致有3种分类方法:1、根据获得临床资料的方法分类,有症状诊断、体检诊断、实验诊断、超声波诊断、X射线诊断、心电图诊断、内窥镜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手术探查诊断和治疗诊断等。2、根据诊断的确切程度分类,有初步诊断和临床诊断。初步诊断又分为:疑似诊断(又称意向诊断或印象诊断)、临时诊断、暂定诊断;临床诊断即确定诊断。3、按诊断内容分类,有病因诊断,病理形态诊断,病理生理诊断。此外,还可分入院诊断、出院诊断、门诊诊断、死亡诊断、剖检诊断等。
诊断内容可以是实体性疾病或某种生理状态,也可以是综合征。有时是某主要症状、体征或检查结果。

完整的临床诊断应包括病因、病理形态和病理生理3方面的内容。诊断就其内容的含义还可分为描述性和实体性两大类。以现象为诊断内容的属描述性诊断,皮肤科常使用这种诊断。凡是揭示疾病本质的属实体性诊断,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部分临床诊断都属实体性诊断。
诊断是否正确,还需在临床实践中来验证。

诊断时普遍遵循的要点包括:1、分析局部症征由解剖入手,分析全身症征由病理生理入手。2、诊断有几个可能时,应首先考虑常见病和多发病。3、对构成本次就诊原因的临床表现,尽可能用一个诊断来解释。4、先考虑器质性病变,后考虑功能性疾病。5、主病、并发病和伴同病并存时,应以判明主病为首要目标。

我国传统医学之诊断方法1、问诊问诊就是通过对病人或其监护人的询问,了解发病的全过程和有无病史。

*现代医学中问诊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一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住址等;

(2)、主诉 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和患病时间称为主诉。通过主诉,常可提示病人患的是哪一个系统和属于哪种性质的疾病。

(3)、现病史 是问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询问起病至就诊时的整个过程,包括开始发病的情况,如何时起病,是急起还是缓起,发病的原因和诱因是什么哪些症状和表现及其特点如何;病情的发展过程,如症状是进行性的还是间歇性的,性质有无改变,病情是加深还是减轻,有什么伴随症状和缓解方法;发病后的诊治情况,如是否就医过,当时诊断结果如何进行过何种治疗及其详细经过,曾在何时用过何种药物,如何使用,剂量如何,效果如何等等。

(4)、过去史 主要了解过去的健康状况及这种疾病有关的病史。

(5)、生活史 主要了解病人的人生活环境与交际环境如何,个人的生活习惯如何等等。

(6)、家族史 主要了解病人亲属的健康状况,是否有遗传疾病,是否患有与患者相似的疾病等等。

*祖国医学把了解全身状况的问诊归纳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腹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需问经带产。”

(1)、问寒热: 发热重,怕冷轻为外感风热;发热轻,怕冷重 为外感风寒;发热、不怕冷、口渴、便秘为实热症;久病低热、胸部手足心发热(五心发热)为阴虚发热;冷一阵热一阵为寒热往来,可能是疟疾等等。

(2)、问汗: 有汗发热为表虚;无汗(少汗)发热为表实;清醒时经常出汗为自汗,属气虚阳虚;睡中出汗,醒后汗止为盗汗,为阴虚。

(3)、问饮食: 食欲减退为脾胃虚弱;多食易饥为胃有实火;食后胃痛减轻属虚证;食后胃痛加重为实证(内有停滞或气滞血瘀);能食而食后腹胀为胃强脾弱;口干不欲饮或口淡粘腻为脾虚湿重。

(4)、问二便 即询问关于病人大小便的排放情况,排泄物的状况等。

(5)、问头身

(6)、问胸腹

(7)、问经带产(针对妇女病人)
2、望诊望诊时一般注意以下情况:

(1)、病人的形态和体位

(2)、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

(3)、病人的皮肤和粘膜

(4)、病人的舌
3、触诊祖国医学把用手在病人躯体的一定部位进行的按、触、摸、压等检查方法称为切诊,包括切脉和触按两个方面。切脉是切诊的主要内容,其方法是医者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按在病人手腕掌侧桡动脉跳动的地方,中指正对桡骨茎突。可先按一手的脉搏,再按另一支手。 中医一般把中指触及的脉搏称为关部脉,关前(食指处)叫寸部脉,关后(无名指处)尺部脉。脉象的变化,标志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脉象是不同病变的反应。

以按摸的轻重分:

(1)、浮脉 :脉搏跳动很表浅,用手指一摸即可摸清,为浮脉,多属表证。如浮而快多属风热,浮而无力多属伤暑。

(2)、沉脉 :轻按不明显,按重才能摸清脉的跳动,为沉脉,多属里证。如沉而有力多为里实证,沉迟多属里寒证。

以搏动的快慢分:

(1)、迟脉 :正常脉搏大约每呼吸一次脉跳动4次,如果每呼吸一次脉跳动在3次以下的,便叫做迟脉。迟而有力多见于心腹冷痛,迟而无力则为虚寒证。

(2)、数脉 :“数”是快的意思。如果病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呼吸一次脉跳超过4次,就叫数脉,多属热证。如浮数为表热,属风热;沉数为里热。

以搏动的强弱分:

(1)、洪脉(实脉) :脉跳动洪大有力,属热证。

(2)、细脉(虚脉) :脉软或细如丝,按而无力或跳动无力,属虚证。沉细属里虚。

以搏动的形态分:

(1)、弦脉 :脉紧张又弹力,多属肝、胆病症或见于疼痛时。

(2)、滑脉 :脉跳圆滑流利,多见于妊娠、痰湿证。
4、叩诊用手叩打体表,根据声音回响和病人的反应(疼痛、反射)来推测身体内部情况,分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两种。
5、听诊用耳朵直接或间接(听诊器)来听取病人的声音和病人体内的音响变化。
6、嗅诊用鼻子嗅病人呼吸、口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供诊断时参考。
7、辅助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胸围、体温和血压、化验检查、特殊器械检查等。

⑶ 中医是如何做到准确诊疗的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诊察疾病表现在各个方面的症状,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性质和它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进一步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望诊,就是医生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神色、形态的变化。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认识到人体的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内在脏腑有密切关系。如果五脏六腑产生了病变,就必然反映到体表。因此,通过望诊可以了解机体内部的病变。医生一开始接触病人,看到病人的病情虽然重,但是如果病人精神很好,说明病人正气还旺盛,治疗起来效果必然较好;相反,病情看来不太重,但是精神已经萎靡不振,这就说明正气已经衰退,治疗效果可能就不如前者好。面部的不同色泽可以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青、红、黄、白、黑五色,相应地配合肝、心、脾、肺、肾五脏。如出现脸色发青,可能是肝脏的病变;脸色发黄,可能是脾胃的病变。从人的形态,也可以看出病情变化。肥胖的人,容易出现阳气不足和“痰湿”停留的症状;消瘦的人,容易出现阴血不足和阳盛火旺的症状。

中医望诊中最有特色的是“舌诊”,“舌诊”包括看舌质和舌苔。舌质,指的是舌的本体;而舌苔是舌质表面覆盖着的苔垢。看舌质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看舌苔可以知道邪气的深浅;正常人舌面上有一层薄白的苔,叫舌苔。如果外来的邪气侵入人体,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苔就要变厚。舌面光滑如镜,那是因为正气太虚的缘故。舌苔之所以能反映疾病,是因为它通过“胃气”与五脏六腑发生密切的关系,“胃气”就是脾胃的功能状态,它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对于其他各脏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医对舌象的观察,包括观察舌质的颜色、舌苔的颜色和厚薄,以及舌体的形态等。在临床中,由于舌象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所以有人认为舌象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状况的一面镜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闻诊,就是医生用耳朵来听病人的语言声息,用鼻子来嗅病人身上或者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这些对辨别病情的状态也很有价值。

问诊,它在中医临床上是很重要的。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过去得过什么病,患者病痛的部位,以及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都要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才能了解。古代医生为了强调“问诊”的重要和概括“问诊”的主要

⑷ 我爸爸心跳过慢要怎么治疗

去医院做个心电图看看,没事的话就不要紧的!有些长期运动的人,好比运动员心跳都比正常人慢的。祝老人安康!

⑸ 中医的迟脉,寸脉,关脉

寸口又称脉口、气口,其位置在腕后挠动脉搏动处,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是: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为气血会聚之处,而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皆起于肺而止于肺,故脏腑气血之病变可反映于寸口。另外,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经同属太阴,与脾胃之气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脏腑气血之盛衰都可反映于寸口,所以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的病变。

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志,其稍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分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可分浮、中、沉三候,是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

寸关尺分候脏腑,历代医家说法不一,目前多以下列为准:

左寸可候:心与膻中 右寸可候:肺与胸中

左关可候:肝胆与膈 右关可候:脾与胃

左尺可候:肾与小腹 右尺可候:肾与小腹

以上资料《中医诊断学》

新概念:
一、传统脉学理论概要

经过历史的演变,诊脉方法从遍诊法发展到诊脉独取寸口,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断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前)为寸,关后(肘侧)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3部,共为6脉。寸口脉诊病原理,1、寸口脉为脉之大会可候全身。2、寸口脉气明显,脉象具有代表性。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与宗气一致。4、部位固定浅表,方便易行。

诊脉指法:医者在诊脉时应当选择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目,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脉者略呈45度角,利于拇指指目紧触脉搏.指目即指头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与指甲二角连线之间的部位,形如人目,,是手指触觉比较敏锐的部位,而且推移灵活,便于寻找指感最清晰的部位,并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指力。如脉象细小时,手指着力点可偏重于指目前端;脉象粗大时,着力点偏重于指目后端。诊脉时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指,都是不合适的。布指: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桡侧)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切脉时,布指疏密要得当,要与患者手臂长短和医生的手指粗细相适应。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定关法",不必分寸关尺。运指法:1、举法:即浮取;2、按法:即沉取;3、寻法:即中取;4、总按:即三部九候,左右对比法;5、单诊:即用一个手指诊断一部脉象的方法,调节指力,把握脉象。正常脉象: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分钟(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脉位变异: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侧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于病脉。

二、现代解剖学相关理论

解剖学描述:桡动脉,自肱动脉发出,与桡骨平行下降,在前臂上部被肱桡肌掩盖,在前臂下部行于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为临床最常见的摸脉点。桡动脉在桡腕关节处绕桡骨茎突至手背,再经第一掌骨间隙入手掌深面,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桡动脉在行程中除分支营养前臂桡侧肌肉、桡骨外,还发出以下主要分支:1,掌浅支,在桡腕关节处发出,穿鱼际肌或沿其表面至手掌,与尺动脉终支吻合成掌浅弓。2,拇主要动脉,在第一掌骨间隙内由桡动脉发出,立即再分为3个分支,营养拇指两侧和食指桡侧。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1、桡动脉绕桡骨茎突至手背,不在寸脉部位通过;2、在寸脉部位的肌肤表面触摸到的是掌浅支动脉,而不是桡动脉。

三、现代脉诊实践

根据临床观察所见:绝大多数的脉象,关尺脉强,寸脉部位无脉,这和桡动脉的解剖学走向有密切关系。因为桡动脉在行至关脉部位(即桡骨茎突)时分出两支,一支开始斜向尺侧和屈腕肌腱方向延伸,在手舟骨部位最为明显,而另一分支则斜向拇指背侧延伸,这样一来,寸脉部位就形成了一片没有动脉穿过的三角地带,所以,在传统寸脉部位一般是摸不到脉搏的,也就没有寸脉可言。

那么怎样才能摸到寸脉呢?那就是把食指指目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在腕部桡侧屈腕肌腱与腕横纹交叉点,可摸到寸脉,实际上这时的寸脉不在桡动脉上,而是在桡动脉的分支-掌浅支动脉上。寸脉为掌浅支动脉,关、尺脉则为桡动脉。由于关部脉下面是桡骨茎突,脉搏震荡有力,所以关脉搏动最有力。尺脉位于桡动脉的上游,血管压力最大,所以尺脉也比较有力。由于寸脉是由桡动脉的细小分支-掌浅支动脉的一部分,这里血流量明显减小,血压明显降低,所以,寸脉搏动力量最弱。寸、关、尺的脉力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寸、尺、关。这与传统切脉理论有很大差异,我的这些认识主要是根据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果而得来的。

根据临床观察,右侧的寸脉搏动比左侧的寸脉搏动有力,可能与右手活动多有关。凡是寸脉搏动有力者,大多数病例患有高血压、眩晕症,尤其是在老年人更明显。其脉搏特点是:1、大部分患者的传统寸脉部位脉搏摸不到;2、大部分患者右侧寸脉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3、寸脉脉搏越是表浅有力者,越容易发生眩晕,血压异常。

脉学的现代研究,有用超生研究的,有用动感仪描记的,但与临床实际都有很大差异,不能满意解释临床现象,所以都不了了之。

真正意义上的脉诊,寸关尺三部脉都能够切在桡动脉上的要数藏医学诊脉法,它更为科学合理。传统中医脉诊的结果是:寸脉在掌浅支动脉上,关尺脉在桡动脉上,而不是一贯认为的寸关尺三部脉都在桡动脉上。

四、传统寸口脉理论与现代解剖学理论的碰撞

1、传统脉学理论认为寸口脉在桡动脉上,而按照现代解剖学理论,寸口脉的寸脉在桡动脉的分支—掌浅支上;2、传统脉学理论认为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齐,先用中指定关,但按照现代解剖学理论,中指定关以后,食指摸不到寸脉,因为桡动脉在桡腕关节处向深层潜入,而桡动脉的分支掌浅支则向桡侧屈腕肌键延伸,寸脉部位形成了无动脉穿行区;3、传统脉学理论要求诊脉时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齐,中指定关,但根据现代解剖学理论,要想摸到寸脉,就必须把食指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可以触及脉动,而这个脉动是掌浅支动脉,并不是桡动脉。

五、寸口脉理论的新认识

传统寸口脉诊法有很多优点,但根据现代解剖学理论来讲,它也有不足,也需要得到补充和修正。中指定关,三指落定后,再将食指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即可准确的切到寸关尺三部脉。因为桡动脉在桡骨茎突处分支,桡动脉穿桡腕关节向掌心深部延伸,它的分支掌浅支动脉则斜向腕部尺掌侧皮下延伸,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然而,藏医学中的切脉方法值得借鉴。藏医学认为:寸脉位于腕部横纹向心1寸处,即桡骨茎突起的内侧,分为寸、甘、怡三部。中医叫寸关尺,藏医叫寸甘饴。即中医学的关脉部位为藏医学的寸脉,尺脉部位为藏医学的甘脉部位,紧邻甘脉的向心处为怡脉,这三部脉都定位于桡动脉上,便于实施切诊。

六:结论:

传统中医学有关寸口脉的理论具有卓越的指导性,一直沿用至今。而现代脉学研究新理论,一直未能满意诠释脉学的真谛。根据现代解剖学理论比照,传统脉学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明显的是寸脉的定位问题和相应的三指诊脉,中指定关的指法问题。而寸脉的准确位置应该在传统寸脉部位再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位置,以利于触摸到寸脉的搏动。传统的三指对齐的指法也应改为食指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处定位,以利于触摸到寸脉的搏动。建议采用藏医学中的寸口脉诊脉部位,更为合理实用。

资料来源转引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罗化云

仅供参考。部位图楼上已经给你了。就不再重复了。

⑹ 把脉迟脉兼涩脉,舌头中间颜色比较暗,中间竖着有白苔,浑身无力,这是怎么回事

问题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应该是上火导致的,你可以服用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等药物治疗。

意见建议:
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欢迎你下次咨询

阅读全文

与迟脉治疗的最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星手机eap方法 浏览:661
手工折叠伞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711
宝宝肠绞痛治疗方法 浏览:190
九牧花洒鉴别方法 浏览:694
启动我的电脑方法 浏览:170
数字温度计使用方法 浏览:564
水墨探索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浏览:545
玩手机瘦小腿最快的方法学生党 浏览:38
农村自己用布料吊平顶简单方法 浏览:723
一台电脑桥接方法 浏览:836
要检测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 浏览:451
初中特殊测量方法及答案 浏览:681
锅炉安装坐标的验收方法 浏览:778
iphone相机定位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04
电动轴承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6
烧木炭的方法视频 浏览:254
武汉顾客满意度分析方法有哪些 浏览:374
地球化学找矿分析方法有何要求 浏览:519
不断努力方法不对怎么办 浏览:269
如何治疗儿童磨牙的方法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