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检查川芎水处理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检查川芎水处理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发布时间:2022-08-23 07:25:56

㈠ 川芎粉的正确吃法

新闻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食用方法哪些
关注
中医历史悠久,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医标本兼治。它对身体没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中药也对身体有益。因此,对中药的偏好与年龄或性别无关。众所周知,中药有很多种。本文简要介绍了中药川芎的功效及食用方法。中药川芎的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中药川芎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疑病症疼痛、胸痹痛、疮疡痛、跌打损伤、头痛和风湿性关节痛。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止痛
川芎辛香,能上行头目,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根据头痛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
2、抗菌消炎
川芎中含有多种天然药用成分,能消灭人体内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以及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可以阻止它们对人体细胞产生伤害。川芎入药后还具有一定的祛风除湿和消肿止痛作用,在临床上它能用于人类风湿骨痛和关节炎以及筋骨疼痛等症的防治,功效比较出色。
川芎的食用方法
1、川芎海虾饼
川芎可以和海虾搭配的一起煎饼是在需要的时候需要准备新鲜海虾500克,芹菜叶50克,川芎5克,把准备好的川芎研成粉末,放在准备好的小海虾中再加入准备好的芹菜叶,随后放入少量面粉和两个鸡蛋调匀后制成面糊,取适量放在平锅中,摊成饼状煎到两面金黄小虾熟透以后就能取出。
2、川芎炖牛肉
川芎可以和牛肉搭配的一起炖着吃,在需要的时候需要准备1千克新鲜牛肉和葱姜,适量再准备10克川芎,25克红枣,把准备好的所有食材全部清洗干净以后直接放在炖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用大火烧开再用中小火炖两小时炖到锅中的牛肉熟透软烂,再加少量食用盐调味,调匀以后出锅吃肉喝汤就能滋补强壮身体也能缓解关节疼痛。
3、川芎白芷炖鱼头
材料:
鲢鱼头250克,枣(干)80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姜3克,盐3克。
做法:
(1)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
(2)红枣去核。
(3)生姜去皮,切片。
(4)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
(5)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
(6)隔水炖约4小时。
(7)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4、川芎小虾饼
材料
新鲜小海虾500克,芹菜叶50克,川芎3克。
做法
(1)主料:新鲜小海虾500克、川芎3克、芹菜叶50克。
(2)川芎研磨成粉加入小虾中。
(3)另取100克面粉、2个鸡蛋、3克盐调成糊。
(4)蛋糊加入小虾、加芹菜叶拌匀。
(5)烧热平底锅,倒入适量混合好的小虾糊。
(6)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图文来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有关于开心养生相关的问题
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哟
也欢迎大家分享你们的健康资讯
让我们开心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每一天

㈡ 种植川芎怎样施肥浇水

晚上好
川芎喜肥,喜湿润,在施用一般农家肥料的基础上,加施氮、磷、钾肥能显着增产。从9月中旬起,每隔半月施用1次腐熟猪粪水提苗:第一次按1:5& #40;腐熟猪粪:清水)施用,并同时施用菜籽饼50~100千克(或煮熟油菜籽30千克或泥炭复合肥100千克)、稀土磷肥20~40千克(或过磷酸钙50千克或钙镁磷肥50千克),于川芎植株旁穴施,施后覆土盖肥,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可加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40千克。第二次按1:4施用;第三次按1:3施用。每次每亩总共施用腐熟猪粪水2000千克左右。有机肥的施用应在霜降以前为宜,过迟有机肥不易分解,肥效不高。 在次年2~3月川芎返青后,再增施1次稀薄腐熟猪粪水提苗,对长势偏弱坐蔸的川芎地块,每亩加施尿素5~8千克以促进生长发育。在3月中旬每亩可根外追施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150千克),补充磷钾以促进根茎膨大,增强茎秆结实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在4月上旬对长势旺的地上部分摘心打顶,抑制茎叶过度生长,促进根茎充实。
川芎喜较湿润的环境,但又怕水涝。整个生长季节均要注意防旱和排水。因此,栽培的要点之一是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如久旱出现地表干裂,要及时灌水,否则会影响川芎生长。灌水方法一般采用漫灌或沟灌,水上厢面后即排水。要注意排水沟通畅,防止漫灌后出现长时间塘水,否则会造成塘周围土壤过湿,引起局部疯长或地下根茎腐烂。天降大雨要注意检查排水是否良好,避免土壤塘水。
供你参考
祝你开心快乐

㈢ 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哪些

通常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5大类。

①修制:对药物进行纯净 、粉碎和切制的处理方法。纯净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挑、筛、簸、刷、刮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粉碎是采用捣、碾、研、磨、锉等方法,改变药物外形,使其符合调剂、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切制是采用手工或机械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药物的调剂使用。

②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漂洗是将药物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或盐分。浸泡是将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或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除去药物毒性。闷润是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用淋浸、洗润、浸润等方法,使药物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③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炒、炙、煅、煨等方法。炒是将药物置锅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有炒黄、炒焦、炒炭的不同。有便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的作用。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药物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煨是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炭中加热的方法,可减少烈性和副作用。

④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等。蒸是利用水蒸汽和隔水加热药物,有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作用。煮是将水或液体辅料同药物共同加热,可增强疗效,减低副作用。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立即取出,目的是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除去非药用部分。

⑤其他制法:如制霜、水飞、发酵等,其目的是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炮制品是一个复杂的门类,根据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种类:1、净制品;2、切制品;3、炒制品;4、烫制品;5、煅制品;6、制炭品;7、蒸制品;8、炖制品;9、婵制品;10、煮制品;11、酒制品;12、醋制品;13、盐制品;14、姜汁炙品;15、蜜炙品;16、油炙品;17、水飞品;18、制霜品;19、煨制品;20、提净品;21、干馏品;22、烘焙制品;23、发酵制品;24、发芽制品;25、复制制品;26、特殊制法制品,由于不同的临床用药的需要,对相应的炮制品的要求不同,无论任何一种炮制方法炮制出来的产品统

㈣ 炮制的药材炮制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全面阐述炮制方法、经验及机理,对后世影响颇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虽是综合性本草着作,但其中多设有“修治”一项,先述前人记载,再记当时炮制经验,最后谈及个人见解,就炮制内容而言,远远超过以前的炮制专着,全面反映了明代炮制技术水平,至今仍为中药炮制的重要参考资料。
明代缪希雍的《炮炙大法》是炮制专书,除介绍《雷公炮炙论》的主要内容外,重点记述了当时所用的具体炮制方法。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发展了中药炮制的炒法,并提出炒炭应注意火候,强调炭化存性问题,为炮制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张叡的《修事指南》为清代炮制专着,介绍了232种炮制方法,并指出“吴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补充阐发了辅料炮炙的机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面继承历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各省市分别制定了《中药炮制规范》。
国家药典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使中药炮制技术朝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此外,《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中药炮制学》、《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着作的出现,促进了中药炮制理论的整理与研究。现代中药的炮制加工生产日趋机械化。对炮制机理、炮制方法、工艺改革及炮制品规格质量的研究不断深入,促进了传统炮制方法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1):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3):改变药性的性能功效,扩大其适应范围
(4):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储存和(或)制剂
(5):纯净药材,以保证药材质量和称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7):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净选和加工和其目的
药材在切制、炮炙、调配或制剂前,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去除非药用部位和杂质。常用挑选、筛选、风选、洗、漂等方法,去除附着混杂在药材中的泥土、砂石、异物及霉败物,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并可将大小不等的药材筛选分开,以便分别进行炮制加工。通过去毛、去芦、去心、去核、去头足翅等加工处理,以达到去除非药用部分的目的,如石韦刷去毛、人参去芦、巴戟天去心、乌梅去核、斑蝥去头足翅等。一些矿物、介壳、果实种子药材如磁石、石决明、女贞子、苏子等需要碾捣粉碎。某些质地松软而呈丝条状的药物如竹茹、谷精草等须揉搓成团。有些药物碾成绒状,如麻黄碾绒、艾叶制绒等。有些药物润湿后,加辅料粘附于上,可加强治疗作用,如朱砂拌茯神、青黛拌灯心草等。
净选加工的目的:
1.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2.除去非药用部位。
3.区分疗效不同的药用部位。
4.将药材分档 5.简单加工。
饮片切制和其目的
将净选后的药材用水处理软化后,用一定的刀具切制成片、丝、段、块等形状的炮制工艺过程。饮片最初指为制备汤剂而切制成的片状药物,现泛指能调配处方而炮制成各种形状的药物。药物切制成饮片后,易于提取其有效成分,容易粉碎加工,便于制备汤剂及其他制剂;在炮炙中易于与辅料结合,便于进一步加工炮炙;饮片纯净干燥易于贮藏保管,体积小易于调剂;饮片易于显露组织结构特征,便于药物鉴别。
饮片切制时,首先应根据药材的特点及季节、温度条件采用淋、洗、泡、漂、润等不同水理法,使干燥药材吸收一定量的水分而软化,并有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检查水处理加工质量,习惯称“看水头”。既要防止水头太过,以免有效成分流失过多,药材太软,也易于霉烂;又要防止水头不足,药材太硬,难于切制,以软硬适中为宜。水处理后应根据药材的自然状况和炮炙、鉴别、医疗及饮片外观的不同需要将其加工成一定类型。一般来说,质地致密、坚实的药材如槟榔、乌药等切薄片(厚1~2毫米),全草类药材如瞿麦、青蒿等宜切成段(长度10~15毫米),皮类药材如陈皮、苦楝皮多切成细丝(宽2~3毫米),叶类药材如荷叶、枇杷叶等多切成宽丝(宽5~10毫米)。切制方法主要有切、镑、锉、劈等,视药材质地及饮片加工类型的不同而定。药材经水处理切制饮片后,含水量大,必须及时干燥,才能保证饮片的质量。饮片干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干燥,即晒干和阴干;二是人工干燥,即采用直火式、蒸汽式、电热式、红外线式、微波式等机械干燥设备进行干燥。
饮片切制目的: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利于炮炙。 利于调配和制剂。 利于鉴别。 利于贮存。 中药炮制品是一个复杂的门类,根据中药炮制的方法和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1、净制品;2、切制品;3、炒制品;4、烫制品;5、煅制品;6、制炭品;7、蒸制品;8、炖制品;9、婵制品;10、煮制品;11、酒制品;12、醋制品;13、盐制品;14、姜汁炙品;15、蜜炙品;16、油炙品;17、水飞品;18、制霜品;19、煨制品;20、提净品;21、干馏品;22、烘焙制品;23、发酵制品;24、发芽制品;25、复制制品;26、特殊制法制品,由于不同的临床用药的需要,对相应的炮制品的要求不同,无论任何一种炮制方法炮制出来的产品统称炮制品。 (一)液体辅料
常规液体辅料:酒、醋、蜂蜜、食盐水
药汁液体辅料:甘草汁、吴茱萸汁、黑豆汁、姜汁、黄精汁等
特殊液体辅料:米泔水、胆汁、麻油、酥油、羊脂油、鳖血等
(二)固体辅料
矿物类固体辅料:白矾、滑石粉、河砂、石灰、黄土、灶心土等
食物类固体辅料:稻米、豆腐、萝卜、麦麸等
动物类固体辅料:蛤粉等 清代医家张叡的《修事指南》是中药炮制的第三部专着,书中论述各种炮制方法的功能,“煅者去坚性,煨者取燥性,炒者取芳香之性,泡者去辛辣之性,蒸者取味足。”在中药炮制理论方面多有发挥。
制法分类
修制:对药物进行纯净 、粉碎和切制的处理方法。纯净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挑、筛、簸、刷、刮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粉碎是采用捣、碾、研、磨、锉等方法,改变药物外形,使其符合调剂、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切制是采用手工或机械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药物的调剂使用。
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漂洗是将药物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或盐分。浸泡是将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或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除去药物毒性。闷润是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用淋浸、洗润、浸润等方法,使药物软化,便于切制饮片。水飞是将研细的矿石类药物,放入水中,提取上清部分再沉淀,如水飞朱砂、珍珠、炉甘石等,其目的是内服时更易吸收,外用时可以减少刺激性。
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炒、炙、煅、煨等方法。炒是将药物置锅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有炒黄、炒焦、炒炭的不同。有便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的作用。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药物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煨是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炭中加热的方法,可减少烈性和副作用。
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等。蒸是利用水蒸汽和隔水加热药物,有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作用。煮是将水或液体辅料同药物共同加热,可增强疗效,减低副作用。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立即取出,目的是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除去非药用部分。 炒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又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大类。
①清炒法。即不加辅料的炒法。根据火力大小又分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炒黄是将药物置于加热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爆烈并透出固有的气味。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如炒莲子肉可增强止泻涩精的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如炒牵牛子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炒后质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如胡芦巴、王不留行等;炒制可破坏酶类,保存甙类有效成分,如槐花炒后可避免酶的作用,使其所含芦丁分解,从而保持药效。炒焦是将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不断搅拌翻动,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并有焦香气味。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或缓和药性,如山楂炒焦不仅减弱酸味,减少对胃的刺激,还可增强消胀止泻止痢的功效。炒炭是将药物置加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不断搅拌翻动,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焦黄或焦褐色。如大蓟炒炭增强止血作用;干姜炒炭或炮姜,药性苦温而涩,使其辛散温中作用减弱,增加温经止血的作用。
②加辅料炒法。将某种辅料放入锅内加热至规定程度,并投入药物共同拌炒的方法。根据所加辅料的不同,可分为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麸炒即药物与麦麸同炒。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如白术、山药麸炒后增强其补脾益气的作用;缓和药性,如枳实麸炒后可缓和其破气作用,免伤正气;矫味矫臭,如麸炒僵蚕,可除其腥臭味。米炒即药物与米同炒。主要目的是增强药物健脾止泻的作用,如米炒党参;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如米炒红娘子、斑蝥。土炒即药物与灶心土同炒。主要目的是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如土炒山药、白术。砂炒即药物与砂同炒。主要目的是利于调剂和制剂,如狗脊、穿山甲等质地坚硬的药材,砂炒后变得松软酥脆,易于调剂、煎煮和粉碎;降低毒性,如砂炒马钱子;矫味矫臭,如砂炒刺猬皮;利于净选,如砂炒马钱子、骨碎补可去掉绒毛。蛤粉炒即药物与蛤粉同炒。主要目的是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调剂和制剂,并有矫味及增强化痰的作用,如蛤粉炒阿胶。滑石粉炒即药物与滑石粉同炒。主要目的是使药材松泡酥脆,便于煎煮和粉碎,便于制剂和调剂,如滑石粉炒象皮、黄狗肾;降低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如滑石粉炒刺猬皮、水蛭等。
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根据所加辅料不同,炙法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等法。
①酒炙法。即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酒拌炒。100千克药物,用黄酒10~20千克,白酒减半。酒炙的目的是因酒能行药势,可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黄连主清胃肠湿火郁结,酒炙后可清上焦火热;酒能行血脉,如川芎、牛膝等活血化瘀药多用酒剂,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酒炙起矫臭作用,具有腥臭味的药物如乌梢蛇、蕲蛇等多用酒炙。
②醋炙法。即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米醋拌炒。100千克药物,用米醋20~30千克,最多不超过50千克。醋炙的目的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化瘀及舒肝止痛的作用,如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等活血化瘀止痛药及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解郁止痛药均多用醋炒;降低毒性,如甘遂、大戟、芫花等峻下毒性强烈的药物,均用醋炙;同时醋炙还有矫臭矫味的作用,如五灵脂、乳香、没药用醋炙即有矫味的用意,以便于服用。
③盐炙法。即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数量食盐的水溶液拌炒。每100千克药物,用食盐2~3千克。盐炙的目的是引药下行入肾,增强疗效,如杜仲、巴戟天、补骨脂盐炙增加补肾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盐炙可增强疗疝止痛的作用,知母、黄柏盐炙可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
④姜炙法。即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姜汁拌炒或煮制。100千克药物,用生姜10千克压汁或煮汁。姜炙的目的是制其寒性,增强止呕作用,如姜炙黄连、姜炙竹茹、姜炙厚朴可缓和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增强温中化湿的作用。
⑤蜜炙法。即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炼蜜拌炒。100千克药物约用炼蜜25千克左右。蜂蜜加热炼熟后称炼蜜。蜜炙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如蜜炙百部、款冬花、紫菀等可以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蜜炙黄芪、甘草等可以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蜜炙麻黄可缓和发汗作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蜜炙还可矫味,缓和刺激胃而引起呕吐的副作用,如蜜炙马兜铃。⑥油炙法。即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食用油脂共同加热处理,又称酥炙法。有羊脂油拌炒、植物油炸和油脂涂酥烘烤三种方法。如羊脂炙淫羊藿(每100千克淫羊藿用羊脂油20千克)。
煅法
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炮制方法。可分为明煅法、煅淬法和闷煅法。
①明煅法。即将药物直接放于炉火上或装入适当耐火容器内进行高温煅烧。目的是使药物疏松或失去结晶水,便于粉碎及煎煮,如白矾、石决明等;增强药物收敛作用,如牡蛎、赤石脂等。
②煅淬法。即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趁热投入一定量的淬液或冷水中,骤然冷却,使之酥脆。煅淬的目的是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除去不纯成分,并使药物酥脆而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如醋淬自然铜(每100千克自然铜用醋25~30千克)、醋淬代赭石、水淬炉甘石等。
③煅闷法。即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又称密闭煅、暗煅、扣锅煅。目的是增强止血作用,如血余炭、灯心炭;降低毒副作用,如煅干漆。
蒸煮法
水火共制的炮制方法。使药物由生变熟,从而改变某些性能以符合药用要求。
①蒸法。即将净选后的药物加辅料(酒、醋等)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目的是改变药物性能,扩大使用范围,如黑豆汁拌蒸何首乌制成首乌(100千克首乌片用黑豆10千克),黄酒拌生地黄遂成熟地黄(100千克生地黄,用黄酒30千克),可明显增强滋补肝肾、滋阴益血的作用;减少毒副作用,如酒蒸黄精可免去生用刺激咽喉的毒副作用;酒蒸黄芩可阻止黄芩素酶解,利于保存药效;清蒸桑螵蛸,可杀死虫卵以利贮存;宣木瓜蒸后变软宜于切片。
②煮法。即将药物加入辅料或不加辅料放入锅中(固体辅料需先捣碎),加适量清水同煮。目的是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如清水煮川乌、草乌,豆腐煮藤黄、硫黄等;而豆腐煮珍珠则可令其清洁,便于服用。
③即将净选后的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后取出分离种皮,又称水烫法。目的是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杏仁?后去掉杏仁皮;剥取不同药用部分,如白扁豆?后使种仁及种皮分离,均作药用。
复制法
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目的是为增强药效,如姜半夏,即半夏用清水浸漂后用姜、矾水共煮,再经切片干燥而制成,增强了止呕化痰的作用;改变药性,如天南星用胆汁浸制后,其性味由辛温变苦凉;半夏用清水浸漂后再用甘草、石灰水浸泡,然后洗净、阴干,用时捣碎则称法半夏,有降低毒性、增强药效的作用。
发酵发芽法
借助酶的作用使药物发酵、发芽。
①发酵法。即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目的是改变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药物品种,如由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面粉混合发酵而成的神曲,产生了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新功效,成为一种新药物。
②发芽法。即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萌发幼芽,古称蘖法。目的是改变或产生新的功效。如大麦生用,和胃止泻利水;制成麦芽后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其他制法
烘焙法。即将药物用文火加热使之充分干燥。多用于虻虫、蜈蚣等动物药以达到降低毒性、便于粉碎的目的。
煨法。即将药物用湿纸或湿面包裹后置于滑石粉或麦麸中加热,分别称滑石煨、麦麸煨。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降低副作用,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如肉豆蔻煨后可降低油质,免于滑肠,增强固肠止泻作用。
制霜法。即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如巴豆、千金子去油取霜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用西瓜和芒硝混装瓦罐内封口于阴凉通风处,瓦罐外析出的白色结晶即西瓜霜,能增强消热泄火、消肿止痛的作用。
提净法。即将某些矿物药进行溶解、过滤、重结晶处理而除去杂质。如芒硝与萝卜、硇砂与米醋共煮,经溶解、过滤,收取结晶,均可达到纯净药材,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
水飞法。即利用某些矿物药的粗细粉末在水中有不同的悬浮性而分离。倾取细粉,目的是使药物更加细腻和纯净,便于内服和外用,如水飞滑石、朱砂、雄黄等。
干馏法。即将药物置于容器内或直接用火烤灼,不加水,使之产生液汁。目的是制备适合临床需要的药,如淡竹茎经火烤灼而流出的汁液即是竹沥;蛋黄直接熬炼成蛋黄油;黑豆用砂壶密封置火炉上干馏而成黑豆馏油等。

㈤ 川芎怎么

1、 川芎的清洁: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2、 酒川芎: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每川芎片100斤,用黄酒12斤8两)。
3、 川芎白芷炖鱼头:将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隔水炖约4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注:有滋补袪风的功能,可治头痛,对妇女尤宜。
4、 川芎鸭:鸭肉洗净,剁块备用。锅内烧热油,爆香老姜,接着放入鸭块炒得略焦,加水1200毫升、川芎和调味料,盖上锅盖,以慢火炖1小时即可。
注:姜先爆香炒过,才会出味,不可使用嫩姜,不入味也没功效。对女性血虚头晕有效。
5、 川芎煮蛋:主料:鸡蛋100克;辅料:川芎10克。将鸡蛋、川芎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同煮至鸡蛋熟,捞出鸡蛋,剥去外壳,再放入锅中,煮20分钟即可,吃蛋饮汤。
注:川芎煮蛋的最好做法是能做到不油不腻,这样的川芎煮蛋吃起来才会香,而且能活血化瘀,治疗头痛、痛经、月经不调,还不用担心会长胖!
6、川芎茶:川芎5克,茶叶10克。水煎,饭前热服。
注:此茶入肝、胆经,和血,行气,疏风止痛,治风热头痛。

㈥ 川芎是什么

(叶代峻 衷维纲)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别名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是四川省的着名地道药材,主产于灌县和崇庆县,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省其余地区和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也有种植。以根茎入药。含阿魏酸、川芎嗉、4-羟基-3-丁基酜内酯、大黄酚、瑟丹酸、川芎内酯等。药理实验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压、抗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味辛,性温。有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胸胁胀痛、感冒风寒、头晕头痛、风湿痹痛及冠心病心绞痛等症。

一、形态特征

高30—70cm。根茎呈不规则的拳形团块,常有明显的轮状结节,外皮黄褐色,切面黄白色,表面密生细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向沟纹;上部分枝,中部和基部的节膨大如盘状,基部节上常有气生根。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边缘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细小,两面无毛,仅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和苞片有短柔毛;花小,白色,萼齿5;花瓣5,椭圆形,顶端短尖突起、向内弯;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双悬果卵形,有窄翅(图14—22)。

图14—22 川芎形态图

1.花枝 2.根茎 3.花 4.果实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特性

在主产地四川省灌县,川芎的生长期280—290天。1月中耕培土时要扯去地上部分,称为“薅冬药”,可以以此为界,把生长期分为前期和后期。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曾分期取样,观察了川芎在前、后期的生长特点(图14—23、24)。

图14—23 川芎地上部分生长量的变化

图14—24 川芎干物质积累与根茎体积膨大的变化

1.前期

8月栽种后,茎节上的腋芽随即萌动,抽出幼叶。栽后一个月生长较慢。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地上部旺盛生长,叶内干物质逐渐增加,11月上旬增加最快。11月中旬株高、株幅和叶片数基本固定,叶内干物质积累速度渐趋缓慢;12月中旬后由于部分叶片枯黄掉落,干物质反略减少。前期植株多为基生叶丛,仅部分植株有1—2根短小的幼茎。

栽后一个月左右可见新的根茎形成。11月中旬前地上部旺盛生长时期,根茎干物质积累不多,体积膨大的速度快于物质积累;地上部生长转缓后,根茎才迅速生长充实,物质积累速度便逐渐超过体积膨大的速度,12月上旬积累最快。“薅冬药”前大约两个月,根茎积累的物质占前期的80%以上或全生长期的40%以上。

2.后期

薅冬药时部分叶片仍呈绿色,扯去地上部一周后陆续出土返青。2月中旬后普遍抽茎,此后茎叶生长随气温增高而日益迅速。3月下旬茎叶数基本稳定,4月下旬以后生长渐慢。地上部干物质后期一直增加,积累速度越来越快,4月末至5月上旬最快,接近收获才缓慢下来。

根茎干重在“薅冬药”后一个月略微增加。随后约一个半月,由于抽茎长叶消耗了贮存的养分,体积虽仍在长大,干物质却不断减少,干物率显着下降。3月末根茎干重降至后期的最低点。此后根茎迅速生长充实,物质积累日益加快,积累速度又逐渐赶上并超过体积膨大的速度。收获前大约一个半月,根茎干物质积累几为后期的全部或接近全生长期的一半。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川芎喜温和的气候,在四川多栽于海拔500—1000m的平坝地区或丘陵。灌县栽种川芎的平坝地区海拔700m左右。据1954—1980年的气象记录,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5℃;栽种适期8月上旬,平均气温25.0℃,收获适期5月下旬,平均气温20.9℃;全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为310.1日,积温5315.7℃;降雪5.5日,降霜26.0日,霜期96.6天。栽培地宜日照充足;但出苗阶段忌烈日曝晒,需盖草荫蔽,否则幼苗易枯死。秋春两季日间晴朗、清晨有露、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对川芎生长最有利。川芎的繁殖材料常在海拔900—1500m的山区培育。海拔较高的山区气候较寒冷,可选向阳处;低山则应选半阴半阳的地方,如日照过强,气温过高,常易发生虫害。

川芎宜在雨量充沛、比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灌县年降水量1243.7mm,平均相对湿度81%。幼苗出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表土过干,容易缺苗。高温季节若雨水过多,地内积水,块茎易罹病腐烂。

川芎不可连作,否则病虫害严重。平坝地区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过沙的冷沙土不易保水保肥,过于粘重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通透性差,排水不良,都不宜栽种。山区培育繁殖材料最好选荒地,也可以用休闲2—3年的熟土,土质可以稍粘。

川芎根系多分布于表土层,要求表层土壤能供给充足的养分。因此生长前期要及时勤施追肥,促使植株较早长成健旺的绿色部分,使根茎在当年能积聚较多的同化产物,奠下第二年良好生长的物质基础。川芎喜有机肥,对氮素肥料很敏感,在施用一般农家肥料的基础上,加施氮肥能显着增产;施氮时配合施用磷、钾能增进肥效,更多地提高产量(表14—39)。

表14—39 氮磷钾化肥对川芎产量的影响

注:每亩用肥量:农家肥——猪粪尿3750kg,草木灰100kg,土粪1000kg;N——硫酸铵25kg,P——过磷酸钙40kg,K——硫酸钾10kg。

三、栽培技术

(一)整地

山区培育繁殖材料,选地后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基肥,耕地深25cm左右,耖细整平,依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成宽1.7—1.8m的畦。平坝地区栽培前作多是早稻,早稻前茬最好是苕子、紫云英等绿肥。早稻灌浆后放干田水,收割后铲去稻桩,开沟作畦,畦宽约1.6m,沟宽33cm,深约25cm,把表土挖松耖细,整成鱼背形。最好先用堆肥或厩肥撒施畦面,挖土时使之与表土混匀。

(二)繁殖方法

川芎用无性繁殖,繁殖材料是带有节间的地上茎茎节,习称“苓子”,主产区历来在山区培育。

1.培育“苓子”

12月底至1月中旬,在平坝地区挖取部分川芎根茎(称为“抚芎”),除去须根泥土,运往山区。栽种期不应迟于2月上旬。栽时在畦上开穴,株行距24—27cm见方,穴深6—7cm。每穴栽抚芎一个,小抚芎可栽两个,芽向上按紧栽稳,穴内施堆肥或畜粪水,盖土填平。

3月上旬出苗。3月底至4月初苗高10—13cm时亮蔸疏苗,扒平穴土,露出根茎顶端,选留粗细均匀、生长良好的地上茎8—12根,把其余的从基部割除。疏苗后和4月下旬各中耕除草一次,同时施追肥,用畜粪水和腐熟饼肥混合浇穴。

7月中、下旬茎节显着膨大、略带紫褐色时为收获适期,应选阴天或晴天露水干后,抓紧采收。收时挖起全株,将受虫害的和根茎腐烂的剔除,留下健全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干后供药用)。把茎秆捆成小束,运至阴凉的山洞或室内,地上铺一层茅草,将茎秆逐层放上,上面用茅草或棕垫盖好。每周上下翻动一次;如堆内或贮存处温度升到30℃以上,应立即翻堆检查,防止腐烂。

8月上旬取出茎秆,割成长3—4cm、中间有一节盘的短节,就成繁殖用的苓子。依据苓秆粗细和着生部位不同,通常把苓子分为大当当、大山系、正山系、细山系、纤子、软尖子和土苓子(图14—25)。其中正山系和大山系较好,栽后出苗整齐,长势较佳;软尖子和纤子是苓秆上部的节,多纤细,节盘不甚突出,贮存的养分少,最好不用。

图14—25 川芎苓子

1.大当当 2.大山系 3.正当系 4.细山系 5.纤子 6.软尖子 7.土苓子海拔1000m左右的地方或邻近没有山的新产区栽培川芎,有利用本田苓子来繁殖的。以本田苓子繁殖,早春要亮蔸疏苗;收获期延至6月底或7月上、中旬;茎秆需贮藏1—2月,如贮藏得当,也能获得较好的苓子。川芎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据收获时测定,茎叶干重与根茎干重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916±0.076。本田培育苓子须疏苗,必然影响根茎生长;茎秆贮藏期较长,茎节内养分消耗较多,并易遭虫害;连续多年用本田苓子作种,还容易发生根茎变形等退化现象;所以只要有条件,川芎苓子仍宜在山区培育。

2.栽种

8月上、中旬为栽种适期,不宜迟至8月下旬。如栽种过迟,当年生长期短,会使入冬前根茎的物质积累减少。栽前应仔细挑选苓子,把受虫害的、无芽或芽已萌发的剔除。栽时在畦上横开浅沟,行距约33cm,沟深2—3cm。每行栽8个苓子,株距20cm左右;行间两端各栽苓子两个,每隔6—10行的行间密栽苓子一行,以备补苗。苓子须浅栽,应平放沟内,芽向上按入土中,使既与土壤紧密接触,又有部分节盘露出土表。栽后用筛细的堆肥或土粪掩盖苓子,必须把节盘盖住。在畦面铺一层稻桩或稻草,减少强烈日光照射或暴雨冲刷的影响。

近年有些药农以中稻为川芎前作,乃采取育苗移栽的办法;8月上旬把苓子密植于事先备妥的苗床,任其生根出苗,待中稻收割后带土移栽于本田,效果亦好。

(三)田间管理

栽后如连晴不雨,可引水入畦沟灌溉,使表土保持湿润。半月左右幼苗出齐,揭去盖草,随即中耕除草一次,以后约每隔20天再中耕除草一次。中耕时只能浅松表土,以免伤根。前两次中耕应同时补缺苗,挖取密栽于行间的幼苗,带土移植。1月上、中旬部分叶片枯黄时薅冬药,先扯去地上部分,再中耕除草,并将行间泥土壅在行上。

前三次中耕除草后各施追肥一次,用畜粪水与腐熟饼肥或氮素化肥混合穴施;第三次施水肥后,还要用土粪、草木灰、腐熟饼肥等拌匀,施于植株基部。三次追肥须在栽后两个月内施下,以及时供应地上部生长盛期的需要。第二年3月上旬可施一次春肥,用畜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淋穴。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曾作过春肥试验,每亩施猪粪尿750kg,硫酸铵7.5kg,硫酸钾2.5kg,干根茎产量增加了17.4%。

主产区给川芎施肥,特别强调施饼肥,甚至有“一斤饼肥增产一斤川芎”的说法。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就此进行的试验表明,在饼肥缺乏时,以化学肥料全部或部分代替饼肥,同样能获得相似的甚至较高的产量(表14—40)。

表14—40 饼肥和化肥肥效试验的川芎产量

注:农家肥与表14—39相同,饼肥是菜籽饼每亩100kg,化肥与表14—39的NPK处理相同。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Fusarium sp.)

俗称“水冬瓜”。使用根茎已腐烂的苓子作种,或雨水过多、排水不良致使土壤过湿时容易发生;通常近收获时发生较多,对产量影响较大。染病块茎内部腐烂,呈黄褐色浆糊状,有特殊臭味,地上部枯黄凋萎。防治方法:在挖取抚芎和收获苓秆时严格挑选,剔除已经染病者;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白粉病

(Erysiphe polygoni DC.)

夏秋季发生较多。叶背和叶柄密布白色粉状物,叶片逐渐变黄枯死。可用石硫合剂或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药剂防治。

3.叶枯病

(Septoria sp.)

常在5—7月发生。叶上呈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焦枯。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

4.川芎茎节蛾

(Epinotia leucantha Meyrick.)

土名“臭鼓虫”,是主产区的主要虫害。在四川灌县每年发生4代,第四代以蛹态在川芎残株或地面落叶间越冬。山区育苓阶段为害最烈,幼虫从心叶或叶鞘处蛀入茎秆,咬食节盘,致使苓子不能作种。在平坝地区为害又造成缺苗。防治方法:育苓阶段可用80%敌百虫100—150倍水溶液喷雾,并注意着重防治第一代二龄前幼虫;平坝地区栽种前严格选择苓子,并用5∶5∶100的烟筋、枫杨叶(麻柳叶)和水,共泡数日后浸苓子12—24小时。

5.蛴螬

9—10月发生。咬食幼苗基部。稻田栽培的不常见,旱地栽培的有时发生较多。

其它尚有锈病(Puccinia ligusticola Miyake)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栽后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收获过早根茎不够充实,产量低;过迟则气温增高,雨水多时病害常易蔓延。收时选晴天挖起全株,抖掉泥土,除去茎叶,将根茎在田间稍晒后运回。

(二)加工

根茎运回后应及时干燥,一般用柴火烘炕。炕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表面炕焦;每天翻炕一次,使受热均匀。2—3天后,根茎逐渐干燥变硬,散发出浓郁香气,即取出放入竹制撞蔸,来回抖撞,除尽泥土和须根,选出全干的即为成品。续炕时下层放鲜根茎,上层放半干的,逐日翻炕,直至全部炕干。炕干率为30—35%。每亩产干根茎100—150kg,高产的可达250kg。

㈦ 怎么对川芎做田间管理的

1.补苗。齐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查苗,发现缺株即刨取扁担苓子或封口苓子,带土补栽。

2.追肥。四川产区施基肥较少,比较重视追肥。第一年追肥3次,第二年追肥1~2次。特别是第一年追肥很重要,分别在白露前后、秋分前后及霜降前进行。肥料以猪粪水和饼肥为主,用量逐次增加。每667米2用猪粪水1000~2500千克,饼肥35~150千克。还可施用草木灰、过磷酸钙、堆肥等。薅冬药时增施干粪1次。第二年追肥宜早不宜迟,过迟肥效未被充分利用。

3.中耕除草。每次追肥前进行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时应先揭去盖草。中耕不宜深,以免损伤根系。冬至到小寒期间将茎叶部拔除,培土覆盖根茎,厚约3厘米,以免根茎外露受冻害,称为薅冬药。第二年返青后一般不中耕,只除草。

4.灌溉排水。四川产区下种后遇天旱多施清粪水,以满足出苗对水分的需求。幼苗期遇干旱应浇水,或结合追肥浇水。秋雨多应注意排水,以免积水根茎腐烂。北方种植第一年除平时注意浇水防旱外,上冻前要浇1次冻水,第二年化冻后,浇返青水,追肥时要浇水。

㈧ 川芎是如何加工的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为四川特产药材。主产于四川的灌县、崇庆、温江,此外,云南、湖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等省也有出产,系人工栽培。于五月下旬采挖,去掉茎叶,烘干,除去须根,用时润透切片,生用或酒炒用,或用麸炒。

㈨ 川芎古今验方有哪些

【古今验方】

1、活血祛淤,祛风止痛

川芎6克,红花3克,茶叶适量,水煎取汁,代茶饮;或天麻6克,川芎5克,酸枣仁10克,研细末,沸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均适用于头痛,前者善于祛淤,后者善于祛风。

2、通窍

川芎15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苍耳子9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蜂蜜,拌匀,分为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鼻咽癌患者。

3、消炎止泻

川芎6克,人参6克,白茯苓6克,当归6克,白术6克,白芍6克,桂枝6克,粟米60克,水煎服,代茶饮。适用于慢性肠炎。

㈩ 中药“川芎”功效及常见的临床应用哪几种

中药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着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杂质,洗净,切薄片,干燥备用。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常用于内服,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寒痹痉挛、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川芎既为妇科要药,又系治疗头痛良方,尤以疗理风寒、风热、血虚之头痛着称。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芎提取液对抑制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制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中所含的川芎内酯有平滑肌解痉和抑制肠肌、子宫收缩等作用;川芎制剂还具有抗放射线作用。
以川芎、绿茶叶、杭白菊各3克,用沸水冲泡当茶饮,可作为风热头痛的辅助治疗;四物汤(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四味中药配伍),水煎取汁服用,具有补血调经之功用;当归15克、川芎9克,荆芥穗4克(焙炒微黑存性),水煎取汁服用可治产后血晕;川芎9克,细辛、白芷、决明子、白菊花各5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服用,适用内寒头痛等症;川芎9克,细辛、川乌各5克,元胡、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可止妇女痛经;川芎9克,元胡、香附、五灵脂、蒲黄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常用于闪挫跌损和慢性肝炎、肝胆疾病所引发的胁肋疼痛。
川芎也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比如常用的益母丸、人参败毒丸、十全大补丸、再造散、柏子养心丸、越鞠丸等中成药均含有川芎。取川芎、红花等量,水煎取汁服用,有助于鼻咽癌化疗的敏感性。
但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走窜而行气,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与禁忌,凡阴虚火旺、下虚上盛、肝阳火盛、年迈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等均应忌用。

阅读全文

与检查川芎水处理最佳的处理方法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星手机eap方法 浏览:661
手工折叠伞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711
宝宝肠绞痛治疗方法 浏览:190
九牧花洒鉴别方法 浏览:694
启动我的电脑方法 浏览:170
数字温度计使用方法 浏览:564
水墨探索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浏览:545
玩手机瘦小腿最快的方法学生党 浏览:38
农村自己用布料吊平顶简单方法 浏览:723
一台电脑桥接方法 浏览:836
要检测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 浏览:451
初中特殊测量方法及答案 浏览:681
锅炉安装坐标的验收方法 浏览:778
iphone相机定位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05
电动轴承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8
烧木炭的方法视频 浏览:255
武汉顾客满意度分析方法有哪些 浏览:376
地球化学找矿分析方法有何要求 浏览:521
不断努力方法不对怎么办 浏览:269
如何治疗儿童磨牙的方法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