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痈疽治疗方法

痈疽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1 08:14:29

⑴ 痈疽发背,地铭肿毒用何处方

你好:你可以用老麦粉,炒熟变黄黑色,到第二天,研为末, 掉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藏入瓷罐中。同时摊小块布,剪孔贴患处,疼 痛渐消。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⑵ 治疗痈、疽、疔、疖有哪些偏方

白酒枸杞汁饮 [用料]鲜嫩枸杞子60克,白酒100毫升。

[制用法]将枸把子洗净,捣烂,取汁。白酒烧热,冲入枸杞汁中,趁热饮用。每天1剂,2次分服。

[功效]清热,排脓,生肌。可治疗已化脓的疮疖。本方有清除脓毒,使疮收口更快的作用。

银花蜜饮 [用料]盒银花30克,蜂蜜50克。

[制用法]先将金银花水煎取汁,兑入蜂蜜即成。每天1剂,2~3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糯米粽子方 [用料]糯米粽子适量。

[制用法]将糯米粽去皮,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功效]行血散肿。可治疗腋下疖、痈毒等疮疖发炎红肿。

芙蓉花汤 [用料]鲜芙蓉花30克,冰糖15克。

[制用法]将芙蓉花水煎取汁,加入冰糖令溶即成。每天2剂。

[功效]清热解糨,消肿止痛。可治疗痈疽、疮疖、肿毒等。

醋墨汁治疗疖肿 [用料]墨1块,醋适量。

[制用法]以醋研墨,至极浓,用毛笔蘸墨汁,涂于痈肿周围,干了再涂,1夜可消肿。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止痛。可治疗痈肿初起及背痈症。

巴豆治疗痈疽 [用料]巴豆适量。

[制用法]在瓦上炙存性,研末外用。

[功效]祛寒、解毒、消炎。可治疗痈溃后腐肉不脱。

芙蓉叶醋糊治疗疖肿 [用料]芙蓉叶粉、醋、蜂蜜各等份。

[制用法]将三味原料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2次。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疖肿及脓头痱子。

生番薯治疮毒 [用料]生番薯适量。

[制用法]洗净,捣烂。敷患处,每天更换2次。

[功效]消炎击毒。可治疗疮毒肿痛、乳痈。

赤小豆黑豆治疮疖 [用料]黑豆、赤小豆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汤。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疮疖、脓疱疮。

芝麻油治毛囊炎 [用料]芝麻油、大葱白(根部以上)各适量。

[制用法]将麻油加热,待起泡冒烟后倒出晾凉,用葱白蘸芝麻油涂患处。每次涂20~30分钟,连涂3天,有奇效。

[功效]解毒凉肌,消炎散肿。可治疗毛裹炎。

654-2治疗早期疖肿 [用料]654-2(山茛菪碱)注射液1支。

[制用法]先用酒精棉球将患处擦净,再用山茛菪碱注射液浸湿纱布(以不滴为度)外敷患处,每天2次,也可用棉球蘸药液涂于患处,每天6~8次。

[功效]治愈率84.4%,化脓率15.6%,明显优于外涂鱼石脂软膏对照组的治愈率。

丝瓜汁治痈疽久不收口 [用料]鲜丝瓜1个。

[制用法]将丝瓜切碎,捣烂绞汁。频频涂于患处。

[功效]散淤、止血、消肿。可治疗痈疽疮口太深不敛。

葵花叶解毒疗痈 [用料]鲜葵花叶、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将葵花叶洗净,捣烂如泥,加蜂蜜调匀备用。取适量摊在纱布上,敷患处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 凉血解毒,达邪外出。主治疔疮疖肿。初起敷后可消散,脓肿者可消炎排脓,溃破者可去淤敛疮。

柳叶膏疗诸肿毒 [用料]鲜柳树叶或嫩芽。

[制用法]将采集的鲜柳树叶或嫩芽用水洗净,加水适量浸煮,2~4小时后过滤,如此浸煮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成膏状,即可装入瓶中密封备用。使用时将患处用压用酒精消毒,涂敷柳叶膏,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退热,杀菌,消肿,止痛,提脓,生肌。外敷疗疔疮疖肿及外伤感染诸疾。

生芋头治指头疔 [用料]生事艿(芋头),食盐少许。

[制用法]将芋头洗净,加食盐捣烂。敷于患部,每天更换2次。

[功效]消炎,消肿,镇痛。可治疗无名肿毒、指头疔(瘭疽),对小儿头部毛囊炎也有较好疗效。

蒲公英糊剂治蛇头疔 [用料]干蒲公英适量,甘油、75%酒精(比例为1:3)适量。

[制用法]干蒲公英研为细末与甘油、75%酒精调成糊状,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将药糊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蛇头疔。

鲫鱼肉治恶疮乳癌 [用料]大活鲫鱼。

[制用法] 将鱼宰杀后,去取鲜鱼肉加盐少许,捣成烂泥。敷于患处,每3~4 小时更换1次。

[功效]解毒生肌。可治疗一切恶疮、乳癌及臁疮等。

外用头发灰治黄水疮 [用料]头发灰9克。枯矾6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头发烧灰存性。将三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前先将疮面用温盐水洗净,再用少许香油将药调成糊状,涂于疮面上,不必包扎。每天涂2或3次。

[功效]清热解毒,散淤生肌。可治疗黄水疮。

马勃疗褥疮有效 [用料]马勃数枚。

[制用法]马勃去外皮,切成薄片,经高压灭菌。置于疮面上,再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可治疗褥疮、臁疮等。

酒浸黑芝麻治小儿热疖 [用料]黄酒、黑芝麻各适量。

[制用法]酒浸芝麻2日后,蒸熟,捣烂,涂于布上。敷贴患处,每天换1次。

[功效]清热,消肿。可治疗小儿头面热疖、疱疮。

仙鹤糯米粥疗脓肿疮疡 [用料]鲜仙鹤草根250克,糯米适量。

[制用法]将仙鹤草根洗净,加水同糯米共煮成粥。粥熟,拣去草根,加少许糖。每天服1次,连服3~5天。

[功效]行血、消肿。可治疗肿毒,对小儿头部肿疖疗效更佳。

蜜糖银花露治小儿疖疮 [用料]蜜糖50克,金银花50克。

[制用法]用砂锅加水煎金银花,煎至只剩两碗汁,放凉去渣。饮用前分次加入适量蜂蜜,搅匀。

[功效]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夏天长暑疖、脓疱疮及痱子合并感染。

首乌酒治诸痈疽肿毒 [用料]生何首乌或夜交藤、白酒各适量。

[制用法]将首乌切细,以60度的白酒浸泡于瓶中,密封,隔水炖3~5小时。随时通量饮用。

[功效]可治疗一切痈疽肿毒。

羊肉片治婴儿肛后溃疡 [用料]鲜羊肉1块。

[制用法]将羊肉洗净,切成薄片(比溃疡面积要大些)。用温水洗净患处,把肉片贴上,用橡皮膏粘住,或用纱布包扎。每天更换1次,五六天即愈。

[功效]可治疗初生婴儿肛门后溃疡。 野菊花治痈疽溃烂久不收口 [用料]野菊花30克。

[制用法]水煎服。另用鲜野菊花叶适量,煎水洗伤口。

[功效]痈疽溃烂久不收口。

⑶ 治疗痈疖的方法,最好是中药的,谢谢

痈疽是体内湿热毒火所致;
中药治疗是很简单的;
1;口服;清热化毒丸
2;外用;拔毒膏或者是配制的中药外敷

⑷ 痈疽用什么外用药

可以外用碘伏消毒,之后使用百多邦治疗。平时应注意卫生
如果脓肿较大,是需要手术切开把脓液挤出的。

⑸ 怎样用药浴治疗痈疽

痈是指由多个相邻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有时是由1个疖或多个疖肿发展而成,一般疮面浅而大。常发生于较粗厚的皮肤处,如颈项部或背部、腰部等。其主要症状是初起局部为一片酱红色浸润区,稍高出正常皮肤,坚硬疼痛,病变继续发展,表面出现多个脓头,状如蜂窝,中央部常坏死溃烂,周围红肿范围较大,无明显界限。病程中常伴有高热、寒战、头痛等症状。
疽是指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疮面一般较深,临床分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有头疽属阳性疮疡,根据形态和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命名,如发背、脑疽等;无头疽属阴性疮疡,其病位较深,多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一般病程较长,如缺盆疽、环跳疽等。由于痈与疽形态相似,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习惯上往往痈疽并称。
方一【组成】葱、麻油各适量。
【用法】将麻油煎葱至发黑,趁热外洗患处。
【功用】解毒消肿。
【适应证】肿毒初起。
【说明】葱能通气,消肿毒,药理学研究表明,葱对多种致病菌有杀灭作用。麻油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两者相合,解毒消肿,故能有效地治疗肿毒初起。
方二【组成】麻油适量。
【用法】将麻油外洗患处。
【功用】解毒凉血。
【适应证】痈疮肿毒。
【说明】麻油能解毒凉血,外敷一切恶疮疥癣。有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的作用。
方三【组成】葱汁适量。
【用法】用葱汁外洗患处,每日4或5次。
【功用】解毒消肿。
【适应证】一切肿毒。
【说明】葱汁功能散瘀血,止痛,具有良好的解毒消肿的作用。
方四【组成】丝瓜适量。
【用法】将丝瓜捣汁,外洗患处。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证】痈疽不敛,疮口太深。
【说明】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有解毒、清热、凉血之功,凡痈疽疮疡均可用。
方五【组成】萎黄葱叶适量。
【用法】将萎黄葱叶煮沸,取汁浸渍患指。
【功用】解毒消肿。
【适应证】甲沟炎。
【说明】葱叶功能解毒消肿,故可用于治疗化脓性甲沟炎、指头炎。
方六【组成】猪蹄1只,蔷薇根50克,炙甘草、芍药、白芷各25克。
【用法】将上五物切碎,以水2 000毫升,煮猪蹄,取汁1 000毫升,去滓,下诸物,再煮取500毫升,以洗疮。
【功用】解毒消肿。
【适应证】痈疽等毒溃烂。
【说明】猪蹄,能解痈疽,消毒气,去恶肉。蔷薇根治热毒风,痈疽恶疮。甘草、芍药、白芷皆有解毒消肿之功,诸物合用,故能有效地治疗痈疽等毒溃烂。
方七【组成】米浆水适量,食盐少许。
【用法】用米浆水人盐少许,加热渍洗患指。
【功用】清热凉血。
【适应证】手指肿毒。
【说明】米浆水即米泔水,性味“甘寒,无毒”,功能清热凉血,故常被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疮疡肿毒。
方八【组成】白及55克,松香25克。
【用法】将药物放沙锅内,对入凉水300毫升,煎沸去渣,趁热将药水装在带细眼的新喷壶内,不断淋洗患处。已用过之药水不要再用,需另补加适量水,煎后继续再用。每剂药可重煎3次,使用3日(冬季),夏天只能使用1~2日。
【功用】解毒消肿,祛腐生肌。
【适应证】疮痈溃疡疼痛,不易收口者。
【说明】白及为外疡消肿生肌之要药。松香,外敷可祛脓拔毒。
方九【组成】夏枯草25克,金银花、赤芍、拳参、白芷各30克,地丁40克,白花蛇舌草50克,连翘、丹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煎液,1/4的药液留作湿敷,3/4的药液用作熏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功用】解毒消肿。
【适应证】痈肿未化脓者。
【说明】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功能清热散结,主寒热,瘰疬,头疮。药理学实验表明,其煎剂在体外有较广的抑菌谱,作用亦较强。配伍金银花等药,其效更强。
方十【组成】一枝黄花65克,野菊花根20克。
【用法】上药加醋适量煎水,趁热熏洗疮口。每日2或3次。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适应证】痈肿溃后腐肉不脱者。
【说明】一枝黄花常用作清热消炎剂。野菊花根有清热解毒之功。
方十一【组成】鲜蒲公英30~60克。
【用法】上药煎水外洗患处。每日1或2次。
【功用】解毒消肿。
【适应证】痈肿初期。
【说明】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

⑹ 疮疥疔痈可以用哪些药方治疗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中医亦称疖,多由暑、湿、热毒蕴于肌肤所致。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特点为初起即有多个粟粒样脓头,溃后状如蜂窝,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范围较大,甚者大于30厘米。属中医“有头疽”范围,多因外受风温热毒,内有脏腑蓄毒所致。

疔是发病迅速而且危险性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很容易走黄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以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包括西医的疖,痈,坏疽的一部分。蛇头疔,指疔毒发于手指末端,肿胀形如蛇头者。

【方一】清暑汤

【出处】《外科全生集》

【组成】银花2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滑石15克,车前仁10克,花粉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荷梗10克,生甘草5克。

【功用】清暑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夏秋季节,患处结块,形似如锥,单个或多个,胸闷少食,小便短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热疖方

【组成】银花20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营和血。

【主治】患处突起,形似如锥,灼热疼痛,脓成溃破,数日而愈,或有发热、口渴。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五味消毒饮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银花,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酒少量。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

【方解】银花清气血热毒,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清解之力尤强,并能令血散结,消肿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防风通圣散

【出处】《宣明论方》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各6克,石膏、黄芩、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荆芥、白术、栀子各3克。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

【主治】疖肿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散发全身各处,疖肿较大,易转变为有头疽。

【方解】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热,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白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托里透脓汤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党参6克,生黄芪10克,白术3克,当归6克,穿山甲、白芷各3克,升麻2克,皂角刺5克,青皮、甘草节各2克。

【功用】益气活血,托里透脓。

【主治】治气血亏损,痈疮将溃,体虚邪盛,脓成未溃,紫陷无脓,根脚散大,舌淡苔白,脉虚缓。

【方解】本方治证乃气血亏损所致。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补托;穿山甲、皂角刺、白芷、青皮溃疡排脓;当归补血活血。其配伍特点,是益气升陷与托里透脓同用,使气充陷升,提脓泄毒。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痈疮脓熟、正虚不溃的方剂。以气血亏损,痈疽脓熟不溃,见紫陷无脓者。若疼痛较剧者,加乳香、没药;气虚不足,面色萎黄者,加熟地黄、枸杞子;阳虚畏寒,局部紫陷者,加鹿角、肉桂。用于多种化脓性疾病,产后缺乳,心悸等属气血亏损者。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服下,每次冲酒少许服用。疮疡已溃者忌用。

【方六】托里定痛汤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白芍、川芎各9克,乳香、没药各7克,罂粟壳6克,肉桂2克。

【功用】补血行瘀,内托止痛。

【主治】治痈疽溃后,因体弱血虚疼痛者。

【方解】方中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补血活血;肉桂温经助阳,通血脉,散寒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罂粟壳专止疼痛。诸药共奏其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补血行瘀,内托止痛的方剂。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温服。实热者忌用。

【方七】阳和汤

【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30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肉桂、麻黄、生甘草各3克,炮姜炭2克。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治阳虚寒凝所致阴疽、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不热,舌淡苔白,脉沉细;外科常治一切阴证疮疡。

【方解】本方所治阴疽,属阴寒之证,由营血本虚,寒凝痰滞,痹阻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故本方重用熟地黄,以温补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助熟地黄以养血;炮姜、肉桂温中有通,以温通经脉,解散寒凝痰滞;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与温补药同用,则补而不腻,通而不散;生甘草有化毒之功。本方配伍特点,为温补营血不足,解散阴凝寒痰,使破阴回阳,消寒化痰。

【药理】抑制结核杆菌,扩张血管,强心,利尿。地黄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1日1剂。

【方八】回阳三建汤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附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茯苓、陈皮、枸杞子、山茱萸各6克,木香、甘草、紫草、苍术、厚朴、红花、独活各3克,煨姜5克,皂角树根白皮6克,米酒30毫升。

【功用】补气助阳,托毒消痈。

【主治】治阴疽发背,初起不肿不疼,不热不红,硬若牛皮,坚如顽石,后皮色紫暗,根脚平散,软陷无脓,皮不作腐,身冷,肢体倦怠,脉细。

【方解】方中附子、人参、黄芪补气助阳,以扶正逐寒;川芎、当归、红花活血养血,以通经脉;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温燥寒湿,以除阴凝之邪。诸药合用,共奏扶正托邪,转阴回阳之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阴疽不起之危证的方剂。以阴疽不起,根脚平散软陷,皮色暗而不活,无脓不腐,身凉,脉细为据。用于疮疽痈疡等化脓性感染合并全身性脓毒败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水煎,1日1剂,分3次服。

【方九】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大黄、黄柏、五倍子。任选1种,每种30克,或3种同用各等量。

【主治】疖。

【用法】研为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糊状,敷于患处。每日4~5次。

【方十】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巴豆6克、生姜10克、大黄6克、桂圆20克。

【主治】疖肿初期。

【用法】上药捣烂后加面粉调拌,塞于鼻孔中,左右交替,1日4次,3天为一疗程。

【方十一】神功内托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6克,白芍、川芎、茯苓、陈皮、附子、穿山甲各3克,人参、黄芪、白术各5克,炙甘草、木香各2克,煨姜6克,大枣6克。

【功用】补气益血,温阳托毒。

【主治】治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所致疮疡平塌,漫肿钝痛,不散不腐溃,身凉,舌淡,脉细弱。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茯苓、大枣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附子温阳散寒;穿山甲散结透脓。诸药合用,共奏托毒外透之功效。临床应用:适用于蜂窝组织炎,乳腺炎,多种化脓性疮疡,贫血,心肌劳损,心力衰竭,属气血不足,寒邪凝滞者,畏寒肢冷者,加鹿角、肉桂;疼痛者,加乳香、没药;身有寒热者,加麻黄、白芷。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温服。内服药的同时,外敷温散箍毒药。

【方十二】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鲜马兰头100克,白酒适量。

【主治】疖、痈。

【用法】前一味加食盐少许捣烂用酒拌成糊状,涂敷于疖痈患处。

⑺ 痈疽疔疮用药治疗,吃什么药好

一般情况还是以消炎为主的,常用的青霉素就是可以的,您还可以再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治疗的,您还要注意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的,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⑻ 效果疗效

艾灸的治病机理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局部温热刺激效应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130℃左右,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左右。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人体既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肌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量子能为肌体所调控。在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受激共振”的基础上,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肌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恢复正常机能的目的。
2.经络调节作用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互相协调关系,主要是靠肌体自控调节系统实现的。皮部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作用,头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即皮部 经络系统
大脑 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这也是生物全息论的研究结果,医学已证明,即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肌体失调的一切反映(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因此在穴位上施灸时,由于艾火的温热刺激,才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其它作用
灸疗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而且这种作用呈双向调节的特征,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因为艾灸施于穴位,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而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倍数效应。

作用
概述
艾灸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主要作用归结为一下: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着。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艾灸美容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⑼ 痈疽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痈疽(yōng jū),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这样的毒疮被现代医学解释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

阅读全文

与痈疽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卡顿还有其它方法吗 浏览:542
什么可以消肿快的方法 浏览:815
血栓抽吸导管使用方法 浏览:729
玻璃地板泡沫缓冲胶条安装方法 浏览:364
3种体温测量方法 浏览:336
手机直播补光灯方法 浏览:560
日光性皮炎简单的治疗方法 浏览:726
男生自学电脑编程的方法 浏览:239
采耳可视教学方法 浏览:135
在家里制作烤箱蛋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122
彻底治疗便秘的方法 浏览:845
共享单车的解决方法 浏览:43
戴手套方法图片 浏览:550
统计学方法有哪些方法是纯文字 浏览:265
理财大v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36
去眼袋的土方法是什么 浏览:738
侧空翻带棍锻炼方法 浏览:287
车牌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671
快速祛红色痘印的方法 浏览:205
外线消毒灯强度检测方法 浏览: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