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跪拜礼的正确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拜神最重要是心香,但究竟甚麽是心香呢?是否真的完全不用香枝呢?道教以香为信使,借此把愿望传达上天,故上香是道教最基本的敬神礼仪之一,而以一支及三支为限,再多也没意思,其中尤以心香为上。即使手上没有香枝,心香便是最上等的香。
烧香之意义何在?
我看有以下几点。
1
供养诸神
有一首《三宝香》说得 好:“愿烧道(经、师)宝香,生生常供养。”
2
传诚达信
最有代表性的《祝香咒》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道是由心去学的,而心意要借香烟来表达,当香在玉炉内焚烧时,我们的心也随着香烟吹入黄金殿内,飘至白玉阶前。
3
召亡返魂
我们做幽事道场时,又可通过焚香摄召亡魂,有谓:“以此真香摄召请,当愿亡者悉遥闻”。
4
辟秽除邪
由于香烟有芳香空气,杀灭病菌的作用,故古来就用作“空气清新剂”,有瘟疫之时更作为“空气消毒剂”而大派用场
5与人祈福
“愿以此烧香功德,归流醮信人家,家门迪吉,眷属平安……”可见烧香功德,于己于人,都可谓大矣。
总结说来,烧香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神、人、鬼三者沟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中介,我们 通过烧香,与神、与人、与鬼都结了善缘。故此说:“九天之上,惟道独尊,万法之中,焚香为先。”
在《道教文化与生活》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主要做法是:
(1)选三支香,不要断香。
(2)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
(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
(4)用左手上香,三炷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诚心。
(5)上香毕,即行叩拜礼。
道教如何行叩拜礼
上面所说,上香毕即行叩拜礼,这就说到“磕头”了。
(1)、站在跪垫前,双脚站成 “八”字形,两脚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
(3)、右手离开,左手捂心。
(4)、俯伏叩首,头磕在双手背上。
(5)、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劲,慢慢起身,右手随 之收回,双手抱拳高拱,准备第二次叩拜。重复两次,是为三礼三叩。三个头磕完后,起身
以上介绍的是基本拜法,看似简单,其实内涵干坤。磕头叩拜,不单是信徒向祖师神明表达敬意、祈求福佑的方式,更是一种道家内功修炼的入门方法。
⑵ 如何磕大头
磕大头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礼佛方式,即顶礼。
方法如下:
1、磕大头时,身口意三门一心专注非常重要。身体作礼拜;口中念诵皈依偈或顶礼偈;心中诚挚恭敬地意念:无所不知的上师三宝,我全心全意信赖您、依止您,除您之外我没有其他的皈依处、希求处。
2、首先合掌(两手掌不要完全地合住,从手心到手指之间都要留有空隙,两个食指与无名指放得比中指低一点,指尖接触,看起来像含苞待放的莲花。)至心间而不是头顶,观想手中如捧如意宝;
3、第二步是将手掌放在头顶,心念上师三宝三根本加持我清净身业障;
4、第三步合掌于喉间,心念上师三宝三根本加持我清净语业障;
5、第四步合掌于心间,心念上师三宝三根本加持我清净意业障;
6、然后五体触地(即:前额、两手掌与双膝)拜下去,两掌两膝着地,同时两掌用力向前推出,随即两腿同时伸直,全身平伏地上,然后将伏地的两手(两手掌不能向上翻),从上移下,两腿亦同时起立(伏地后应立即起身,起身时两手不能向背后伸展)。起身时腰挺直,如前一样合掌于心间,如此循环,随力多磕。这种顶礼方式称为大礼拜。
总之,顶礼者,乃对治我慢意,必须三门全磕,五体投地,一礼一赞,功德始大,经云:初合掌印于额部,想佛身功德,将来可得金刚身。次合掌印于喉间,想佛口功德,将来可得六十支佛音。再合掌中印于心间,想佛意功德,将来可得决金刚果位。
⑶ 磕头的正确姿势是怎么样的
一、单纯磕头(单叩首),是儿童对长辈的常礼。一般情况是儿童随家长见到长辈,家长说:“过来见过XX(长辈),给XX磕头。”孩子要先说句:“给XX磕头啦。”而后双膝先后弯曲跪下、手扶地、头触地,完成磕头的动作,然后起立侧身站着。
长辈在接受孩子磕头后,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应当及时说:“好,起来吧。”一是要给孩子来点“赏赐”,例如小玩意儿,糖果等,或给个零钱,“头”是不能白受的!旧时代许多人在孩子说磕头还没跪下时,及时说:“不用啦。”而阻止孩子磕头,以免拿不出礼物的尴尬。
二、一拜一叩,是成年人拜见长辈的常礼。一般是拜访、或长辈来访时,应当主动向前说:“我(自己名字或辈分、身份)给XX磕头了。”并可以说句祝福的话,而后,正面对长辈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头。
长辈若接受了这一“头”,也必须有所表示,大多要给钱的,并说句“给你喝壶茶(或喝壶酒)吧”,或者“买双鞋穿吧”之类的话。
否则(如表示谦虚或不想破费),就要在晚辈作揖后,及时说“不必磕啦”、 “免磕了吧”等话语,最好同时伸手扶住对方身体以阻止继续磕头,因为只要“头”磕下去就要掏钱的。
三、一拜三叩,这是隆重的礼节,大多是以下场合,初次见面的长辈,见祖宗级的长辈,拜见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师,拜年,拜寿,拜谢等场合。
其仪式是先做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后磕下第二个头,同样再磕下第三个头,最后起立。不要像“捣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头接连触地三次,那是失礼的(幼童可以)。
除上述家常礼仪外,还有些与某种仪式相关的规矩,如祠堂中祭祀,不同庙宇中的敬神,祭天祈雨,官场中的多种繁缛礼节。
(3)磕头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社会争议
大学生的“磕头作业”折射“教育幼稚病”
郑州大学一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磕头”作业题,即给父母磕一个头。
“磕头”就意味着感恩,能激发感恩之情?在古代,“磕头”是习惯性的礼节方式,环境使然。而今天没有了“磕头环境”。
这道作业难免犯了“教育幼稚病”。
一则作业颇为“天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最常见的感恩父母的方式,然后就认为能体现“亲情”,能表达出“感恩”;
二则没有经验,作业布置者、赞同者自己是否做过,笔者不清楚。不过,至少他们对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了解,对当今时代感恩内涵缺乏调查研究。拿形式化的东西当内容,断章取义地继续“传统文化”,这就是“教育幼稚病”。
“磕头”作业题确实抓住了“感恩缺乏”的时代性要害,可惜没有找出恰当的解决之道。如果硬要说这是继承传统文化,只能说是机械地继承,而非能动地弘扬。机械地继承,其危害不只是良好的初衷难以实现,而且容易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⑷ 磕头的正确姿势
磕头步骤:
1、先做拱手长揖。
2、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
3、而后磕下第二个头,保持跪姿、直起上身。
4、再磕下第三个头,最后起立。
注意事项:不要像“捣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头接连触地三次,那是失礼的(幼童可以)。
⑸ 给死人正确的磕头姿势
祭奠逝者的磕头步骤:
1、先做拱手长揖。
2、再屈膝下跪,磕完第一个头后,保持跪姿、直起上身。
3、而后磕下第二个头,保持跪姿、直起上身。
4、再磕下第三个头,最后起立。
注意事项:不要像“捣蒜”似的,不直起上身就把头接连触地三次,那是失礼的(幼童可以)。
⑹ 给父母跪拜礼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中国古代礼仪跪拜礼最常用的有四种: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稽首—拜礼中最重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
顿首—次重者,行礼时头触地即起;
空首—两手拱地,引头至手不着地;
振动—哀恸之拜,两手相击而拜。
磕头跪拜礼仪
主要有常规磕头、拜年祝福、婚嫁喜事、丧葬白事、祭祀祈福和桃园结义等六个不同场景,因对象、场景不同,规矩略有不同。所有的磕头,都是右膝先跪,再左膝下跪。
单纯磕头,是儿童见长辈的常礼。一般情况,儿童随家长走亲戚见长辈,家长说:“过来见过XX,磕个头”。孩子说:“给XX磕头啦”,而后双膝下跪、双手扶地、头触地,磕完头起立站着。接受磕头的长辈,要做两件事,一是及时让孩子起来,二是给孩子点礼物。如果没有准备礼物的,一般要在未磕头之前进行阻止,以免拿不出东西尴尬。
⑺ 如何磕头才正确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我天天就是这样拜的,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