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教如何打坐
打坐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
禅定方法:
1、盘腿而坐,身体正直,眼睛微闭,下腭额微收,两掌相叠,掌心向上,置于腹部下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无思无念。
2、呼吸自然,开始数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当空气流出鼻腔时在心理默数,即每次呼气的时候(也可以吸气时数),就数一个数字,同时暗示自己更放松,数数规则:从1数到10。
3、当发现数错了的时候,就表示你己经愰忽了,没有关系,再回头从1开始往上数。
4、注意整个练习的过程,保持身心同时放松,心情平静。当心理浮躁,杂念很多的时候,加重呼吸,由其是呼气的时候,加重呼气。持续一段时间,待心平气和时,再让呼吸随其自然。
(1)佛家正确的打坐方法扩展阅读
禅坐准备步骤:
1、肚子六分饱:饭后一小时再禅坐,不要吃得太饱,约五、六分饱即可。少吃一点,可以让肠胃有更多的空间来装灵气;如果吃得过饱,胃里充满浊气,打起坐来也容易睡着。饮食的内容则以清淡为主,不要太油腻。
2、自在欢喜心:在心情一定要很法喜、很自在。如果正在生气或是心情不好、不愉快的时候,就不要坐。因为即使勉强去坐,效果也不佳。
3、疲累去休息:身心疲累的时候也不要坐。因为疲累的时候打坐会打瞌睡,达不到禅坐的效果。如果觉得累,还是赶紧去睡觉。
4、何时禅坐佳:随时都可以。但晚上十二点以后到第二天清晨五点之间不要坐,因为这是睡眠时间,该休息的时候就应该去休息。
5、环境要通风:禅坐的地方最好要通风良好,但要注意风不可直吹后脑,否则后脑会胀痛。另外光线也不宜太强或太暗。
6、服装宜宽松:打坐的服装以宽松为宜,女性应避免穿短裙,以免姿势不雅。
7、眼闭心法喜:禅坐时,虽然眼睛轻闭,但还是要保持法喜的面容,不要一付愁眉苦脸、痛苦紧绷的样子。
8、每日一禅坐:最好养成每天禅坐的习惯,一段时间后,自然能体会出禅坐的好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禅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禅定
㈡ 打坐的正确方法
静坐的方法 静坐时间最好在黎明之前,其次是在夜静时,一则不妨碍日里劳动产生,二则初学的人心神不宁静,易为外界喧杂的声音所扰乱。因此早晚人声寂静的时候是比较适宜,否则醒来时坐一次再入睡亦可,静坐功夫纯熟后,对自己意志就会有极大的操纵力,虽在热闹如剧场中,亦能凝洋默坐.不被外境所扰。 静坐的姿势,是把右足垫在左腿下,左足放在右腿上,(这叫单盘,若是双盘,再把右足从下扳上,搁在左腿上,静坐不拘单.双盘都可以的)左手放在右手上,手掌心向上迭安于小腿上,将身前后摇动数次,吐出浊气数口,空气由鼻吸入,头须自然正直,忌僵硬。闭眼,合唇,舌抵上腭,鼻正对肚脐,肩部放松下垂勿耸起,背勿靠壁或依靠于他物之上,以免妨碍血液流行。 臀部用枕头之类垫高一二寸,不用亦可,肾囊勿使压住,裤带袜带领扣之类都要解松,以宽适不脱落为宜。天气寒冷时腿以下盖上毛毯等物以免膝关节受风。修定的方法可分作三步来实施: 一、数息。鼻中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静坐入手的功夫就是调息,呼吸须细长深远,用意引至脐下,出入绵绵,忌迫促,或有声。息调顺了以后,就可开始数息。《法观经》说:"佛法初门,即数息观,以世间人皆贪着身,未能忘身守意,心多散乱,故佛法初门,教修数息观。"《解脱道论》说:"数息是世尊所称叹。"它的修法是初入坐时可数自己的呼吸,呼吸一次就计一个数,从"呼"计数也可以,从"吸"计数也可以,从一数至十,数完了,再从头由一数起。 二、系心脐下。经过相当时间的数息之后,思虑渐趋恬静,这时可放弃数息,将注意力集中于脐下小腹,眼虽闭着,但眼光须内视小腹。智者大师《释禅波罗密法门》说"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系心在脐能除众病。"其原因是注意脐下,深长细远的呼吸,不但有强健肺部的功能,并具有宁静神经的作用,智者大师又说:"下着安心(即是系心脐下)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这是心息相依,其法存心于听息之出入,但不是有声可听,一有声,息就粗浮.当耐心潜神地轻轻微微倾听若存若亡的息,这样一来就愈微愈静。 三、凝心。静坐注意脐下,使心息相依,倘心息不忘,就不能入定。心息相依,经过一个时期,心便凝然。智者大师说"但凝其心,息诸乱想,即是修止,名凝心止。"怎样凝法呢?只须应用一个呆字,一呆呆住,什么都不思量,这就是凝心,渐渐地不觉有手,不觉有身,并不觉有我,但见闻仍然了了,这是定相初现,从此进入心息两忘的境界,就是入定。入定的境界、乃是自然地随着功夫的进程到达的,切勿存心求定,一有求定心,就不能得定;而且反因求定的一念,会引起其他妄想杂念来,因为求定这个念头就是妄念。 以上所说的修定三个阶段,并不是机械地排定次序的,倘静坐功夫纯熟。一入坐便可系心脐下,可把数息这阶段取消。 坐毕出定,将起时,先想气从全身毛孔放出,须放数次,倘不做这种观想,下次坐时就会感到身心烦躁不安,这点不可忽略。气放出后,可摇动身体,屈伸两臂,再用两手掌互相摩擦,使手掌发热,搓两眼,然后放足,以手按摩足部,缓缓起立。
㈢ 怎样正确打坐
打坐的正确方式:
肢体的七种要点:
(一)双足伽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附带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凡在静坐的时候,必须使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绝对不可有紧张状态。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静坐者,不可以吃过饭就打坐,以免妨碍消化。同时也不能在肚子饿时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七)初习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都会使神经紧张。至于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引起身体的不适,则影响静坐的心情和效果。
说明:(一)两腿双盘的跏趺坐为最正规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垫、除非气脉全通,才可以不垫。
(三)初学静坐多半无法双盘,则酌情采用以下各图所示的其他坐姿。
说明:(一)坐垫约两、三寸。随各人舒适度自作调整。
(二)初习静坐无法两腿双盘,则采用单盘。随各人生理状况,自由选取金刚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无法单盘,或者单盘坐到腿麻。而想继续用功,则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种姿势。
说明: (一)正襟危坐为历来儒家所惯用的静坐姿势。
(二)吉祥卧为佛家所主张的睡姿。孕妇如果单盘对腹部造成压力可改用吉祥卧,或任意选取对自己较为舒适的坐姿。
㈣ 藏传佛教怎样打坐
打坐时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东宝仲巴仁波切]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1、双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叉散坐亦可。
2、脊直:
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3、肩张:
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4、手结定印于脐下:
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
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
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如念珠。)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
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
注意事项:
(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
(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
(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可以想一下“以难得之身修难得之法多可贵”,“我在为度济众生而修无上法门”,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从心中泛起并形诸于色。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
(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采用下面几个方法刻苦训练,一般人均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双跏趺。
a.在看书、看电视、休息时尽可能盘腿而坐。
b.多练习跨鹤坐(臀压在双脚上而跪)。在跨鹤坐的基础上做如下练习:保持臀压住双脚,上身向后倒平(一开始可用被子垫成斜面,逐渐放平),尽量维持时间。
c.双腿并拢伸直,脊椎从颈椎、胸椎至腰椎逐节前弯,双手摸地,再用手抓脚后跟腱,渐至头面贴腿。如此反复多次。
d.作正弓箭步,放松下沉。脚不挪位,身转180度换方向再放松下沉。反复交换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渐变大。至最大限度时,后一只脚后跟拔起,脚尖着地,再尽力下沉,反复若干次,收势。
e.双脚尖分左右成一直线(重心不稳者,可稍留一角度,还不稳者,可扶树等),开步过肩宽,双膝尽力外摆,放松慢慢下沉,多次练习。待腿力增强,步子逐渐加大。
f.双脚踝关节向外突出,用脚掌外沿着力。刚开始练习,应循序渐进并作好防护,以免韧带拉伤。待踝关节部的力量增强,可练习走路。常作此练习,踝关节不易被扭伤。
作上述练习一段时间后,腿、跨、膝、踝的韧带拉伸,弹性增强,跨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双跏趺自然便成。
㈤ 佛教打坐正确方法
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为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脚上,脊椎自然挺直,两肩舒张但不挺胸;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头不俯仰、不歪斜,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最后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
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
佛教最理想的打坐姿势是“七支坐法”。实际上,七支坐法主要是对身体的七个要求,分别为双足跏趺、脊直、肩张、手结定印于脐下、头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这七个。对于佛教打坐的姿势来说,有着男女之分。其中,男士主要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脚置左脚上,称为“金刚坐”;而女士需要将右脚置左腿上,再将左脚置右足上,称为“如意坐”。
除此之外,手结定印于脐下也有男女之分。男士主要为将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而女士是将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需要注意的是,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而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再就是,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打坐最重要的就是,意识的放松。
㈥ 如何正确的打坐
打坐的话最好按"七支坐法",这样比较如法一点吧,合十祝吉祥,阿弥陀佛. 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 (一)双足伽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附带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凡在静坐的时候,必须使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绝对不可有紧张状态。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静坐者,不可以吃过饭就打坐,以免妨碍消化。同时也不能在肚子饿时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七)初习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都会使神经紧张。至于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引起身体的不适,则影响静坐的心情和效果。 说明: (一)两腿双盘的跏趺坐为最正规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垫、除非气脉全通,才可以不垫。 (三)初学静坐多半无法双盘,则酌情采用以下各图所示的其他坐姿。 说明: (一)坐垫约两、三寸。随各人舒适度自作调整。 (二)初习静坐无法两腿双盘,则采用单盘。随各人生理状况,自由选取金刚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无法单盘,或者单盘坐到腿麻。而想继续用功,则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种姿势。 说明: (一)正襟危坐为历来儒家所惯用的静坐姿势。 (二)吉祥卧为佛家所主张的睡姿。孕妇如果单盘对腹部造成压力可改用吉祥卧,或任意选取对自己较为舒适的坐姿。
㈦ 佛家打坐的方法和要求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打坐在显宗教法之中叫做“禅坐”或者“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打坐在密宗和大圆满的教法之中叫做“五支坐法”,或“七支坐法”。打坐并非说一定要学佛学道才可以,普通人也可以打坐的。最理性的坐姿就是“七支坐法”,所谓的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一)双足跏趺:先将左足放置在右腿上,再将右足放置在左足上,这种坐法叫做金刚坐,是男士用的。女士的叫做如意坐,是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有些时候,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体的放松和长时间的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
(二)脊直:脊椎的每一个锥体都如同算珠一样叠加竖立,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打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脊椎笔直。
(三)肩张:肩膀要自然的舒张开来,不过不要挺胸。按照第一项坐好后以头顶上领,使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膀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维持住这样的姿态就好,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有利于心静气沉。
(四)手结定印于脐下:男的把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女的则是把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两个拇指轻轻的碰触,然后,自然放松的放在腿上。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五)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这样可以保持颈椎的正直,又可以轻微的压迫劲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城代谢,便于入静。
(六)双眼微闭:双眼保持半开状态,以能够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佳。目光可以选择注视身体前约一肘远的一个静物上,这个静物最好是形状简单,体积较小,颜色单一的物品,比如说念珠。
舌舔上腭:舌尖轻轻的舔触上颚。具体的窍门是:把舌头后部的空气排尽,喉咙部位放松,舌头稍微往后缩,自然就成。嘴唇轻闭,嘴部的肌肉自然的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留一点缝隙。
㈧ 如何正确禅坐!
正确姿势要素
习禅有多种不同坐姿,包括坐于椅子上、坐于座垫上、坐于长凳上,以及各种盘坐,从简单的散盘到全跏趺坐姿。
需要强调的是,您需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坐姿,要顺从身体。难受的坐姿会使您习禅时分心,并使身体无法辨别什么是问题。
在您摆好确保自己舒适和意识清醒的姿势时,需要牢记以下内容:
1.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
2.背部放松。
3.两肩放松,稍微张开,使胸部开阔,呼吸自然流畅。
4.双手有支撑,放在垫子上或腿上,使双臂放松。
5.头正,前颚略内收,颈背要放松。
6.面部放松,舌抵上颚。
下面来看几种最常见坐姿:
㈨ 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
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
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佛教打坐是有一定的正确姿势的,只有掌握正确姿势的要领才能有所收获。以下的文章详细讲述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人们有帮助!
一、单盘:传统叫金刚、或如意坐
初学打坐的人,一定要从单盘(如意坐、金刚坐)开始练起。打坐是由疼痛开始的,原因就是练习者的下肢关节的韧带过于紧张所致,影响了打坐的效果。在练习中应当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的进行下肢关节的锻炼,这个阶段的练习,练习者要坚持住。其锻炼方法如下:
(1)压膝
在打坐中,对盘坐影响最大的是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松紧,对于髋关节松紧的练习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压膝。具体操作如下:
练习者端身正坐于垫上,两腿相盘于身前,两足相抵,尽量收至会阴前;然后用两手心略微用力按压膝关节部位,一压一松有节奏地进行施压,由轻到重,直到两膝关节部位贴到垫子为好。继而,身体前倾,用两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压膝关节,同时全身向前下压直至前额部接近足尖为好。
(2)俯身(灵龟式)
习练者经过上述的锻炼以后,下肢的关节已经比较灵活了。但这时进行盘坐还有不足,因此,还应尽一步的练习。练习者端身正坐于垫上,进行自然的盘腿:左足跟紧抵会阴,右足跟紧贴左小腿外侧,然后,两手放于身体的两侧,手心向后,身体向前俯压,作叩拜状。以额部向前下压贴垫为标准。作时两手仍然放在身体两侧,手心向上。(注意两足应互相交换练习)
(3)单盘练习
经过上述的锻炼,练习者的下肢关节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单盘打坐的基础。但是,要想练好单盘打坐,还要进行单盘练习,在打坐时,还应本着左右同进的原则:在练习时,先用左腿在上,静坐30分钟,再换另一条腿在上坐30分钟。也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以半小时为度,继而四十分钟,乃至一小时,或更长时间。最好在每次练习中先左而后右,或先右而后左,因人习俗而作。
二、双盘
七支坐法
一般说的双盘打坐又叫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个要点:
(一)双足伽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注意事项:
1:打坐最佳时间应是晚上23点到第二天中午11点为好。
2:在室里室外打坐时 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3:女性朋友生理周期间也可以打坐,不别担忧。
4: 打坐的状态要在无为状态下进行。不要总是停留在五识里(色,受,想,行,识,)。
5: 如果不能适应双盘腿,可也用单盘腿。
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
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脚上,脊椎自然挺直,两肩舒张但不挺胸;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头不俯仰、不歪斜,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最后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
佛教最理想的打坐姿势是“七支坐法”。实际上,七支坐法主要是对身体的七个要求,分别为双足跏趺、脊直、肩张、手结定印于脐下、头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这七个。对于佛教打坐的姿势来说,有着男女之分。其中,男士主要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脚置左脚上,称为“金刚坐”;而女士需要将右脚置左腿上,再将左脚置右足上,称为“如意坐”。
除此之外,手结定印于脐下也有男女之分。男士主要为将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而女士是将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需要注意的`是,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而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再就是,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打坐最重要的就是,意识的放松。
禅坐准备步骤
1、肚子六分饱:饭后一小时再禅坐,不要吃得太饱,约五、六分饱即可。少吃一点,可以让肠胃有更多的空间来装灵气;如果吃得过饱,胃里充满浊气,打起坐来也容易睡着。饮食的内容则以清淡为主,不要太油腻。
2、自在欢喜心:在心情一定要很法喜、很自在。如果正在生气或是心情不好、不愉快的时候,就不要坐。因为即使勉强去坐,效果也不佳。
3、疲累去休息:身心疲累的时候也不要坐。因为疲累的时候打坐会打瞌睡,达不到禅坐的效果。如果觉得累,还是赶紧去睡觉。
4、何时禅坐佳:随时都可以。但晚上十二点以后到第二天清晨五点之间不要坐,因为这是睡眠时间,该休息的时候就应该去休息。
5、环境要通风:禅坐的地方最好要通风良好,但要注意风不可直吹后脑,否则后脑会胀痛。另外光线也不宜太强或太暗。
6、服装宜宽松:打坐的服装以宽松为宜,女性应避免穿短裙,以免姿势不雅。
7、眼闭心法喜:禅坐时,虽然眼睛轻闭,但还是要保持法喜的面容,不要一付愁眉苦脸、痛苦紧绷的样子。
8、每日一禅坐:最好养成每天禅坐的习惯,一段时间后,自然能体会出禅坐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