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没有治疗盗汗的偏方
1、盗汗。用白术四两,分别以一两同牡蛎炒,同石斛炒,同麦麸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杰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盗汗验方。用防风二两、川芎一两、人参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睡时服。 3、再方。用龙胆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胆汁三两(滴入少许温酒)调服。治小儿盗汗,可加防风。 4、再方。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5、再方。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取汁服(冷热均可)。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6、盗汗、自汗。每夜卧时,带饥吃蒸饼一枚。几天后即可止汗。 7、再方。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8、治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9、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10、治盗汗、阴汗。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黄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为末,扑身上。 1 1、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腻鱼肉。 1 2、盗汗不止。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1 3、盗汗遗精。用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牡蛎(煅)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盐汤送下。 1 4、虚损积劳(身体久虚或大病后出现盗汗、气喘、心悸、胃弱、多卧少起等病象)。用乌雌鸡一只,治净,以生地典一斤(切细)、饴糖一斤,放入鸡腹内,扎定,装铜器中,用甑蒸熟,食鸡饮汁,勿用盐。一月照此法吃鸡一次,极效。 1 5、遗精白浊,盗汗虚劳。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1 6、气虚盗汗的治疗验方。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红枣乌梅浮小麦治盗汗法 1 7、取红枣、乌梅肉各15克,20克浮小麦,加水煎服,常服可治盗汗。 1 8、玉米茎芯治盗汗法 取玉米秆茎内白色柔软的芯,加水煎服,对盗汗有疗效,治产后虚汗效果更好。
⑵ 盗汗怎样治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指入睡后出现的异常出汗的情况,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盗汗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那么盗汗该如何治疗呢?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治疗盗汗的中医验方。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
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心为汗。由于房事不节,房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素体阴虚,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故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医宗必读》云:“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麸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参归腰子
治心气虚损自汗。用猪腰1枚,细切,入人参15克、当归120克,同煮熟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药捣丸如梧子大,每30丸空心温酒下,多服丸佳。(虚证)
莲子7粒,黑枣7枚,浮麦l合,马料豆1合;用水2碗,煎8分,服之乃愈。
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大家不妨试试上述的调理方法!
⑶ 盗汗怎么治疗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多汗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于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着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睡觉时穿着适当。温度过高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盗汗原因。而最佳解决方法就是穿的不要太厚。
在白天锻炼(特别是早上)很重要。不过尽可能避免在天黑后运动,因为锻炼会让身体体温上升并保持几个小时。如果是睡前练习,就很容易导致过热出汗。
避免在晚上吃辛辣或热小吃。因为这类食品也可以让人出汗。 喝凉水有助于降低体温。水对夜间盗汗的男性很重要。因为水可以补充流失的汗液。
此外,冷水还能帮助降低体内温度并防止过度出汗。
在上床睡觉前放松身体和心理。某些时候,焦虑和压力可以导致盗汗。可以在睡前洗个热水澡,倾听放松音乐或读一本令人愉快的书等。
⑸ 盗汗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气虚盗汗
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
阴虚盗汗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女性在更年期出现的白天轰热、出汗,晚上手心、脚心、心口窝五心发烫,并且伴有出汗;这说明肾的阴精到了更年期后更加虚弱,被虚火撩拨起来,不停地泄露,进一步加重了问题。
针对这种阴虚的,特别是肾阴虚盗汗的情况,同时伴有干燥,口、鼻或者女性阴道津液不足的情况,我们一般采取滋补肾阴的方法,首先要补肾精的漏洞,第二要滋,就是往身体里加水。
中医治疗肾阴虚盗汗,首先选用的药物就是生地黄,或者是加工后的熟地黄。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不是滋补肾阳的,所以阳气虚的人千万不要吃。如果伴有性冲动和亢奋的肾虚,也就是中医讲的相火过旺、欲望过强的,可以选用知柏地黄丸,里面加了知母和黄柏,增强了它的滋阴、润燥、清心火、除烦的功能。如果伴有鼻腔干燥、出血,并且伴有一点咳喘症状的,可选用麦味地黄丸,它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和五味子。如果伴有眼睛干涩与视物昏花的,可用杞菊地黄丸,里面加了枸杞子和菊花。这就是我们以地髓为主治疗盗汗的一些方法。
还有一味药滋补肾阴的效果比较好,它用的是枸杞子树的根皮,也叫地骨皮,我们一般用单味药煎汤代茶饮,能够起到很好的滋阴、敛汗的效果。
中医还有一个食疗的方子叫大补阴煎。我们用猪脊髓一条,伴着知母、黄柏,蒸熟了,让病人食用。猪的性质寒,入肾,脊髓又是猪身上最寒凉、最能补肾、补精的这一部分。
⑹ 盗汗有什么治疗方法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可选用中成药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⑺ 盗汗治疗的方法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
夜间
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
睡眠环境
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
内分泌失调
,如有
糖尿病
、
甲状腺机能亢进
的患者,以及有
情绪障碍
,
自律神经
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
中医
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
气虚
或
阴虚
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
补中益气汤
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
归脾汤
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
阴虚体质
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
六味地黄丸
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
五心烦热
,宜
滋阴降火
,用之以
当归六黄汤
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
鉴别诊断
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
现代医学
认为,
小儿
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
金匮要略
.血痹
虚劳
病脉
证并治》,又称
寝汗
。指入睡后出汗,
醒后
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
病征
。《金匮要略·
水气
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
汗证
》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
阴损及阳
的
阴阳两虚
,由
血瘀
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
湿阻
盗汗、
外感
盗汗。
可选用中成药
二至丸
、
知柏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等。
⑻ 盗汗如何治疗
你确定是盗汗吗?汗分自汗,阳虚胃火过盛。盗汗阳虚,阴血不足。虚汗活动即出汗。刚生完孩子可能气血双亏,用黄芪30克,当归12克,鸡血藤12克每日一剂一周即可。
⑼ 盗汗的症状和治疗
睡觉时出汗”称——盗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5、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6、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