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笔画调峰的正确方法

笔画调峰的正确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2 04:40:41

1. 书法:中锋行笔问题

1。中锋行笔就是写字时笔锋始终在写出来的笔画的中间,写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笔锋的位置,然后运笔时笔杆要竖直。
2,其实笔锋的运用不是绝对的,中锋写出来的笔画比较饱满,然后笔画两边的粗糙程度一致,比较有力。写楷书应该是以中锋行笔为主,但也可加上其他笔锋的运用。但主要是中锋,因楷书笔画平正,要有骨有肉。
转的时候,手腕动是肯定的,因为行笔的方向都该变了。我个人认为手指也是动的,至少我写字时是这样,要对笔锋进行调整。
3.以颜体为例吧
颜体横的写法是先回锋,然后下按顿笔,然后稍稍提笔,此时笔锋还是朝左上的,这式就要注意了,因为行笔是朝右偏上,那笔锋的方向是朝左的,如果笔锋朝上,就是侧锋了,在提笔的同时手指稍微转一下笔,从上往下看是逆时针转,笔锋就朝左了,然后行笔到右边再次顿一下,回锋收笔。
如果是横折,横是一样的,在转折处,要先顿一下,然后这时手指和前面一样稍稍转一下,也是从上往下看是逆时针转,使得笔锋朝上,向下行笔。
如果还有勾,那行笔到下面后,先提笔,此时因为是提着笔的,只要你的笔是竖直的,笔锋自然会在中间,不需要手指调整,向相对“折”的方向反方向行笔一点点,然后勾出。一定要注意笔要竖直。

不知道这个描述的清楚不

但我觉得每个人写字的方法都不完全有一样吧,我们也不能知道当时书家在写这笔时是怎么运笔的。有一些公认的方法,一开始还是要按规矩走,最关键还是要自己去体会。临帖的话,只要能把字写像了就行。初学的话要尽量形似,学到后面有一定水平后还要神似才行。到后面要有自己体会的东西,包括写法,运笔等。

我学了有些年头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2. 怎么样才能笔走中锋

元代书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乃书法之本,这个亘古不变的根本,便是中锋行笔,然吾学书年余,终不得其解,经征询他人及查阅资料,恍有顿悟,于是作一简论,以慰同道。

一、中锋用笔前提
1、正确执笔:
唐太宗论执笔法:“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要求执笔要正,所谓“正”是说:动笔前笔杆于三维空间内与四方垂直,利于运动时笔锋向各方出发。运笔后为保证“万毫齐力”的用墨效果,笔杆反向倾斜于走笔的方向,但笔杆和笔锋指向构成的纵向平面仍垂直纸面。即笔杆在纵向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内方向倾斜,越出此面为病。

2、立锋走笔:
立锋走笔是让“笔锋时刻站立着行走”。就是利用快速、短促、有力的提、按、使、转等笔法,以及笔锋的自然属性:弹性,达到每一次转换笔势和走向时,都把笔锋调整到没有任何方向,保持笔锋的相对中正,为下一步的中锋运笔创造条件。

3、恰当用笔
根据不同书体确定用笔的程度和分寸,即书写时使用几分豪。将毛笔“笔锋至笔肚”间距离平均划分为三等份,一等份为一分豪,二等份为二分毫,三等份为三分毫。通常:瘦金体用一分豪,欧、柳用二分毫,颜体用三分毫。做到书写时下笔与用力的恰当。

二、中锋用笔方法
清末书家杨守敬在论及中锋用笔时,提出“八面出锋”,是谓中锋的妙语,道破了神秘笔法的玄机。中锋用笔的方法便是“锋出八面”:根据不同笔画的不同走向,使用不同毛笔的锋面。
如何能做到锋出八面?此乃“中锋用笔”的关键。

1、锋面划分
将笔锋的平面走向,粗略分为八个方向,即八面。书写时采用的不同的面,而非单一采用某一、两面。

2、中锋用笔
书法任何笔画皆从“点起”或叫“点出”,从侧锋落下形成的“点”转化为行笔的中锋是讲述的重点。

方法一:捻管转锋(纸张平面范畴内运笔)。
调峰时保持笔尖位置不变,通过手指转动笔杆调整笔锋走向。“横、提”逆时针转动笔杆,“竖、撇”顺时针转动笔杆,促使笔肚与行笔走向同。“捺”画不用转动。此过程走笔使用的锋面,与起笔点画使用的锋面相同。此法优点是:转换方便,容易掌握。缺点是:由于不停转动笔杆,影响笔力和速速,笔法也显单一。
以长横画为例。起笔用A面向右下做顿,用C面切出斜边做点,保持笔尖位置不变,然后逆时针捻动笔杆,使A面转向右边,用A面中锋行笔。
其它笔画书写方法理同(略)。
简单的说,就是切笔后侧锋带笔,然后转动笔杆走向想去的方向。简称:点,带,转。

方法二:提笔折锋(纸张空间范畴内运笔)。
落笔成点后将笔锋原地略提,保持笔尖位置不变,然后迅速“顿笔折锋”向走笔的方向。“横”折向正右,“竖”折向正下,“撇”折向左下,“捺”折向右下。从而达到采用不同的锋面中锋走笔。此法优点是:用笔有力,转换迅速。缺点是:提笔的程度难以把握,容易出现类似横画笔头出尖或落肚的现象。
以长横画为例。起笔用A面向右下做顿,用C面切出斜边做点,保持笔尖位置不变,然后于点画原处(不离开点画)略提笔,再迅速顿笔折笔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锋行笔。
其它笔画书写方法理同(略)。
简单的说,就是提笔后使笔锋没有任何方向,然后再顿笔折向想去的方向。

方法三:腕转调锋(纸张平面范畴内运笔)。
利用腕部的灵活转动,保持笔尖位置不变,不用提笔原地将笔锋向外(笔杆倒向怀部)或者向内(笔杆倒向反之)推送,让笔肚回到笔画中间,笔锋自然变化成中锋走向。“横、提”笔锋向外(或上)推送,“竖、撇、捺”笔锋向内(或下)推送,从而达到采用不同的锋面中锋走笔。此法优点是:行笔干净有力,转换迅速。缺点是:行笔开始部分容易形成侧锋用笔。
以横画为例。起笔用A面向右下做顿,用C面切出斜边做点,保持笔尖位置不变,然后自点画原处向外(右上)推送笔锋,让笔肚回到笔画中间,促使笔锋自然向右(H面),用H面,向右中锋行笔。
其它笔画书写方法理同(略)。
简单的说,就是保持锋尖位置不变,略提后按着笔围着锋尖画圆,利用手腕运动转向想去的方向。
本人向书家推荐后两种中锋用笔方法。

方法四:衄挫调峰法(纸张平面范畴内运笔)。
衄有笔锋上下、左右来回揉动、转动的意思,挫有笔锋突然逆势而行或笔锋向上或向左轻轻一挤为行笔快速转向做准备。即运笔的过程中,横画用指关节灵活地使笔锋不断上下微微提按揉动,竖画让腕左右来回微微提按扭动或提按转趯。

方法五:翻笔调锋法(纸张平面范畴内运笔)。
即让笔锋从一面直接翻向走笔的相反的另一面。

三、笔法书理总论
啰嗦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本人也不会,所以众位客官只能是理解理论多加练习。总之,笔法的“王道”是中锋用笔,侧锋辅之,用笔的方法是锋出八面,调锋的手段是学习的关键(内行称功夫)。
外行说道,误人子弟,勿怪为盼。

中锋行笔有两大困难要克服。
一、克服行笔侧偃。
笔锋受压太重的时候行笔,笔肚接触纸面且被笔杆拖着走,是很难使点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因此,中锋行笔要避免侧偃。书学两大派别,都对此有共识。
但是,是否必须让笔尖聚拢于笔画中央来行笔,两派的要求不一样。帖学,董其昌:“发笔处便要提的起笔,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之语。”意思是尽量提起笔,让笔尖在笔画中央行走。碑学,包世臣:“盖笔向左迤后稍偃,是笔尖着纸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铺纸上亦。”很明显和帖学不一样。——两派行笔有所不同,书写的效果也不一样,帖学的中锋行笔效果多为“清挺遒劲”,碑学的中锋行笔效果多为“苍茫浑厚”。——但是,两派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不让笔锋侧偃又能力透纸背。

二、克服使转时的偏侧。
什么在转折的时候会出现偏侧,写几个字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也懒的说了,又不是视频解说......
怎么克服这个困难?主要的办法有四:
1、分笔法。
也就是一笔分成两笔写的意思。比如横折竖,写完横,断笔,再写竖。六朝碑版楷书大多如此,唐楷偶为之。于右任许多字的转折之笔都是分笔写的,有时候连勾都是。

2、提按法。
此法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分笔法的快写,只是分的不明显。这个方法需要弹性稍好的笔,写起来很轻快。写行楷、行书(特别是唐以前的行书)中用的最多。王羲之的字就是这个方法。
3、顿挫法。
顿,很好理解。挫的意思,古人是这样说滴:“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离于顿处的意思不是断笔,后面的“......”是我省略了一大堆文字,其意思无非是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转也好,直也罢,啄也行!比如柳公权的字以及米字都是这个方法,唐楷以后也基本都用此法。

3. 如何把字体笔画练的更好,说些好方法、、比如点、竖、横、撇、奈

建议你买本田英章老师的楷书要论中的笔法,然后照着临写,一个笔画一天可以写百次,练三个月就差不多了。如果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可以写中锋线,横线,竖线,曲线,掌握笔画的力度,然后练入笔和出笔,调峰。参考下邱振中老师的进入书法24个练习。一般笔画练到3个月,有了基础,就可以通过临写字帖,在学习结字的同时,根据不同字体进一步的加强笔法练习。笔法和结字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

4. 书法正确的执笔方法

书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按、押、钩、格、抵。

按:是指用拇指的第一节紧按笔管的左、后侧,力量由内向外。

押:通压,是指食指第一节压住笔管的右、前侧,力量由外向内,与拇指相对捏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外侧,力量从外向内,中指与食指合力,对着拇指,以更稳地控制笔管。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侧向左外侧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指向外的推力。

(4)笔画调峰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除了上述的正确方法之外,还需掌握几个要领: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1、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使之松紧适度。

2、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拿着了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健美。

3、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4、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直则锋正,这与运腕、掌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

5、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5. 欧体中用笔 调锋 是怎么回事 例写 折时如何调锋.

一般说调锋是把锋调正,调成中锋。
你的意思应该是锋的转折
不管是调也好,转也好,折也好,方法很多。
捻管,推杆折锋,翻腕或转腕,都是在调,
折,转锋,提按及衄挫也是在调峰。
横折问题
古代没有折,就是横加竖
你就按横加竖来写,在横写完(当然不用写横收笔部分了)竖没有落笔之间,加一个上提的动作。
九成宫大部分字都是横加竖,最明显的是也字。
永字八法没有折法,就是古代永字是横加竖,不是横折。
上提的动作,相当于竖的半藏锋。
横——
切笔后就需要推杆折锋,然后利用腕再把锋调正,随后运笔{根据需要提或按},折——该写折的时候,右上锋提笔调峰,竖——然后顿笔(相当于写竖的切笔),顿笔后就需要推杆调锋,再正锋,再继续写竖。

6. 为什么我写字不正,笔画容易弯曲,不直,怎么练啊

可能是你拿笔方法不对,应将笔压在中指的第一个关节,大拇指和食指应在离笔距离相同的地方,

正确的执笔方法: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如图

2
常见的错误握笔方法:
错误一:拇指与食指平,握笔低,笔杆靠得太高

3
错误二:拇指包住食指,握笔低,笔杆靠得太高

4
错误三:笔杆靠得太低(会影响运笔的灵活性),握笔低。

5
错误四:手腕上拱,握笔低,拇指与食指平。

6
正确的写字姿势:
头正 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
臂开 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撑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左手按纸,右手握笔。
身直 坐稳身子,双肩放平,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头, 全身要放松、自然。
脚平 两脚放平,左右分开,自然踏稳。如图

END
注意事项
关于孩子识字要因人制宜,不要盲目追求早学。有的孩子虽然认读了许多字,但没有达到前面所讲的基本条件,就不要急于教他学写字,否则会因为幼儿不愿意学写字或手劲不足、视觉偏差、空间概念不准,把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习惯了还不好改正,将影响孩子今后书写水平的提高。

http://jingyan..com/article/647f01157939c37f2048a851.html

7. 笔画顺序的正确写法是什么

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 : 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 问、同、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7)笔画调峰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多数汉字是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或三种方式构成的。如“干、千、天、升”运用了相接、相交两种方式,“么、亏、乞、亿”运用了相接、相离两种方式,“义、蕊、斗、计”运用了相离、相交两种方式,“犬、仂、丹、匡”运用了相离、相接、相交三种方式。

有时候笔画相同,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字。如:刀力、八人。

有时候笔画相同,组合方式也相同,由于位置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字。如:丄丅、回吕、玉玊。

有时候笔画相同,组合方式相同,笔顺也相同,由于位置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字。如:吕吅、玉玊、𣥄正。

8. 练字如何练出笔锋一天的练字量应该控制在多少我握笔用劲很大.是对是错

运笔过程中,笔锋(笔尖的轨迹)一直处于笔画的中央:

一、在写出锋的笔画如撇,捺,勾,折时尽量将笔写到,就是将笔里的墨水一直行运到每个笔画的尽头。注重笔画的饱满,后续可以将速度加快,但不要潦草,把笔到,注重笔画之间的牵连,增加一些牵丝的笔画。至于毛笔书法,笔锋是要靠行笔时的用笔来把握的,行笔时将笔的笔尖在出锋的时候向上迅速上提,但不要太快,为了是笔锋更加犀利可以用一写笔尖较好的笔,在上提时注意不要草率,行墨要均匀,笔锋处应仍有墨,不要飞白;

二、注意握笔的方法。笔握得对不对,对我们写出来的字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会影响我们的发力。很多人写不出笔锋,很大的原因就和握笔有关。正确的握笔方法是:笔杆放在拇指、中指和食指中间,食指在前,拇指在侧后,食指据笔尖3cm,笔杆与直面成60度斜角。

如下:

1、 大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弯曲,分别从三个方向捏笔,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依次靠在中指下方;

2、 大拇指在笔杆左下侧,食指在笔杆右上侧,中指在笔杆下方;

3、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

4、 拇指和食指用第一指节前端捏笔,中指用第一指节侧上部顶住笔;

5、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关节处,笔杆和纸面成50度左右;

6、 捏笔处离笔尖一寸(大约3厘米)左右;

7、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小指不能碰手心;

三、注意练的量。每次练的字,不要贪多。量虽多,但效果并不会很大,其实这也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而是,我们先是把一个笔画一个笔画的突破、一个字一个字的过关,这样下来,举一反三,就能够很快的融会贯通了,效果也会比你一次写几十个字的好。建议每天练习50-80个字,量不在多,而在于质。

(8)笔画调峰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笔毫与笔锋是一个整体,两个概念。一支优质毛笔必须具备笔毫、笔锋两个要素。一般优质的笔,既有优等的毫,更有优质的锋(颖),如等外毛、劣质毛、废品毛,同样可以制作毛笔,从外观看很像一支毛笔,实际有毫而无锋。笔锋在毛笔头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书写过程中用中锋、侧锋、露锋折转自如,按笔提笔不倒锋,不散锋等,都是通过笔锋才能完成的。将笔头用手捻开笔尖前部锋颖区,捏平后在阳光或灯光下映看,有一截较为透明晶莹的部分,就是笔锋,也叫锋颖,简称锋。

1. 毛笔的尖端。

唐· 方干 《卢卓山人画水》诗:"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

2. 诗文书画所表露的气势、锋芒。

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 李白 《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 中山 兔。"

瞿秋白《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讽刺的笔锋和刻毒的描写,对于敌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宽恕的。"

3. 笔画的锋芒。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九》:"《阴符经序》则 蔡君谟 以为 柳 书之最精者,云善藏笔锋。"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米襄阳论题榜字》:"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

9. 毛笔怎么起笔

毛笔起笔横有许多写法。

横分长横,短横,左尖横………

说下长横的写法,与短横大同小异。

长横的写法是斜点起笔,

向右边带笔,

逆转调峰,

中锋行笔,

弹起捉锋上挑 ,

捉锋折,

回转轻收。

再说左尖横,

左尖横一般这个横用在长横之上,

平点起笔 ,

向右带笔 ,

中锋行笔 ,

弹起回转轻收。

阅读全文

与笔画调峰的正确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荨麻疹治疗方法 浏览:377
现代汽车检测技术及方法 浏览:882
检查胃病除了胃镜还有什么方法 浏览:142
如何理解学行疑恒五字治学方法 浏览:372
科学研究的三种科学方法 浏览:712
穿线蛇皮管与钢管连接方法 浏览:462
女神发膜使用方法 浏览:817
射击距离的测量方法 浏览:753
函数average的使用方法 浏览:929
rgb代码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浏览:649
福建松花粉胶囊食用方法 浏览:544
婴儿抚触的正确方法与步骤 浏览:16
约束最优化计算方法 浏览:44
直线成角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225
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有哪些 浏览:345
毛衣变旧了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405
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浏览:227
发育性囊肿治疗方法 浏览:654
实木画架安装方法 浏览:330
有什么方法让太阳帽不被风吹掉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