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才能治疗好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人体血管逐渐老化的一个过程,这样就需要首先从饮食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入手,把根本的原因进行一定的控制,虽然根治不了,但如果控制的话,它可以延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展。比如有高血压,咱们需要把血压控制好,如果有糖尿病,咱们需要把血糖控制好,如果血脂很高的话,也需要控制血脂。还要注意自己的一些习惯,特别是有吸烟的病人一定要戒烟,然后适当地进行锻炼,这是最根本的。还可以口服一些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西洛他唑,预防在动脉硬化基础之上形成血栓,如果保守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那么还可以进一步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1、运动疗法:当患者症状不明显时,鼓励适当运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步行锻炼,改善下肢缺血表现;
2、药物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出现症状,要服用抗血管药物,常见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另外还要服用调脂的药物,如他汀类的药物;如果发生明显缺血,需要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3、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时,可以采取球囊扩张、吸栓、支架植入等方式;遇到病情复杂时,可以采取开放手术,如动脉搭桥、内膜剥脱、动脉取栓等。
⑶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治疗
因为下肢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血管老化)在下肢局部的表现,所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必须有整体观念,不能仅仅是专科治疗。不能依靠单一的治疗方法,必须通过综合治疗,稳定全身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预防心梗、脑梗的发作,再通过专科治疗,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远期疗效才能更持久。
1、 通过内科基础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6.1mmol/L以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作用,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手段。
2、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在彩超引导下,经股动脉局部药物治疗,充分发挥药效,具有见效快,创伤小的优点,目的是解除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只有建立自己的侧枝循环(需要一段时间一般3-6月),才能永久改善患肢血运,远期疗效好。
3、祛聚治疗:应用药物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滞度及扩张血管,预防动脉闭塞,改善血流血供。
4、 通过血管内球囊扩张+血管支架植入:优点:短期疗效佳,能快速解决疼痛。缺点:费用贵(5-7万不等),部分血管支架再次形成血栓(术后3月-2年不等),完全堵塞血管,所以远期疗效差。
5、通过中医中药(中药薰药)及物理治疗(磁热治疗、ROS净血治疗等),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患肢血运,建立侧枝循环。
⑷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怎么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引起下肢慢性缺陷的疾病,对于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去医院检查,根据血管狭窄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大部分需要植入支架或者手术才可以解决问题,无法手术治疗的,则需要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改善微循环。
⑸ 颈动脉闭塞怎么治疗 颈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
①缺血性卒中后血压升高通常不需紧急处理,病后24/48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时可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captopril)6.25-12.5mg含服;切忌过度降压使脑关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血压过高(舒张压>140mmHg)可用硝普钠0.5-10μg/ kg.min,维持血压在170-180/95-100mmHg水平;
②意识障碍和呼吸道感染者宜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常、吸氧和防治肺炎,预防尿路感染和褥疮等;
③发病后48h-5d为脑水肿高峰期,可根据临床观察或颅内压检测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1次/6-8h;或速尿40mg静脉注射,2次/d;10%白蛋白50ml静脉注射;脱水剂用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肾损害、水电治紊乱等;
④卧床病人可用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1/2次/d,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⑤发病3日内进行心电监护,预防致死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等)和猝死,必要时可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
⑥血糖水平宜控制在6-9mmol/L,过高和过低均会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如>10mmol/L宜给予胰岛素治疗,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⑦及时控制癫痫发作,处理病人卒中后抑郁或焦虑障碍。
(2)超早期溶栓治疗: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
1)静脉溶拴疗法:常用溶拴药物包括:
①尿激酶(UK):50-150万IU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在1小时内静脉滴注;
②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一次用量0.9mg/kg;%的剂量先予静脉推注,其余剂量在约60分钟持续静脉滴注;rt-PA是位于人类8号染色体(8p12)的丝氨酸蛋白酶,可催化溶酶原变为纤溶酶,具有溶解脑血栓所含纤维蛋白凝块的能力;某些临床对照研究提示,出现症状3小时内rt-PA静脉注射可降低缺血性卒中病残率和死亡率,价格昂贵限制了应用。使用rt-PA最初24小时内不能再用抗凝剂和抗血小班药,24小时候CT显示无出血,可用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卒中病人接受UK和rt为-PA溶栓治疗必须在具有确诊卒中和处理出血并发症能力的医院进行。不推荐用链激酶(SK)静脉溶拴,易引起出血。月药过程中出现严重头痛、呕吐和出血急骤升高时,应立即停用UK或rt-PA并进行CT检查。
·溶拴适应证:①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昏迷。②发病3小时内,在MRI指导下可延长至6小时;③年龄≥18岁;④CT未显示低密度病灶,已排除颅内出血;⑤患者本人和家属同意。
·绝对禁忌证:①TIA单次发作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②病史和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③两次降压治疗后Bp仍>185/110Hg;④CT检查发现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肿瘤和动静脉畸形;⑤患者14日内做过大收受或有创伤,7日内做过动脉穿刺,有活动性内出血等;⑥正在应用抗凝剂或卒中前48小时曾用肝素治疗;⑦病史有血液疾病、出血素质、凝血障碍或使用肯凝药物史(PT>15s,APTT>40s,INR>1.4,血小板计数>100/109/L)。
·溶拴并发症:①梗死灶继发出血:UK是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激活血栓及血浆内纤维酶原,有诱发出血潜在风险,用药后应检测凝血时及凝血酶原时间;②溶拴也可导致致命的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③溶拴再闭塞率高达10%-20%,机制不清。
2)动脉溶拴疗法-作为卒中紧急治疗,可在DSA直视下进行超选择介入动脉溶拴。尿激素酶动脉溶拴合用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可能对出现症状3-6小时的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卒中病人有益。
(3)脑保护治疗:多种脑保护剂被建议应用,在缺血瀑布启动前用药,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包括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化酶、巴比妥盐、维生素E和维生素C、21-氨基类固醇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断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和美离子等。目前推荐早期(<2h)应用头部或全身亚低温治疗,药物可用胞二磷胆碱、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早期(<4h)10%蛋白白、环磷酰胺和秋水仙碱联合应用。但许多脑保护剂在动物实验有效,临床疗效不佳或无效,仍需足够的证据。
(4)抗凝治疗:在大多数完全性卒中病例未显示有效,似乎不能影响已发生的卒中过程。为防止血栓扩展、进展性卒中、溶拴治疗后再闭塞等可以短期应用。常用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治疗期间应检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节抗剂,处理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5)降纤治疗:通过降解血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巴曲酶、降纤酶、安克洛和蚓激酶等,巴曲酶首剂1.BU,以后隔日5BU,静脉注射,共3-4次,安全性较好。
(6)抗血小板治疗: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未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48h内用阿司匹林100-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推荐应用。但溶拴或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应用,可增加出血风险。抗血小板凝集剂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也可应用。
(7)有条件的医院应组建卒中单元,SU由多科医师、护士和治疗师参与,经过专业培训,将卒中的急救、治疗、护理及康复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病人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进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花费,有利于出院后管理和社区治疗。中、重度脑卒中,如大面积脑梗死、小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及病情不稳定脑梗死病人均应进入SU治疗。
(8)脑梗急性期不宜使用或慎用血管扩张剂,因缺血区血管呈麻痹及过度灌流状况,可导致脑内盗血和加重脑水肿。脑卒中急性期不宜使用脑细胞营养剂脑活素等,可使缺血缺氧脑细胞耗氧增加,加重脑细胞损伤,宜在脑卒中亚急性期(2-4周)使用。中药制剂,如银杏制剂、川穹嗪、三七、葛根、丹参和水蛭素等均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应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和Meta分析,提供有效的有力证据。
(9)外科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有严重脑水肿、占位效应和脑疝形成征象者,可行开颅减压术;小脑梗死使脑干受压导致病情恶化的病人通过抽吸梗死小脑组织和后颅窝减压术可以挽救生命。
(10)康复治疗:应早期进行,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短期和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针对性体能和技能训练,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
(11)预防性治疗:对有明确缺血性卒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和颈动脉狭窄等应尽早进行预防性直来。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50-100mg/d、噻氯匹定250mg/d对脑卒中二级预防有肯定效果,推荐应用;长期用药中要有间断期,出血倾向者慎用。
⑹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怎么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1、运动疗法:当患者症状不明显时,鼓励适当运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步行锻炼,改善下肢缺血表现;
2、药物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出现症状,要服用抗血管药物,常见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另外还要服用调脂的药物,如他汀类的药物;如果发生明显缺血,需要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3、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时,可以采取球囊扩张、吸栓、支架植入等方式;遇到病情复杂时,可以采取开放手术,如动脉搭桥、内膜剥脱、动脉取栓等。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⑺ 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包括:1、全身治疗:严格控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及控制体重;2、局部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加强运动锻炼为主,如伯格氏运动法,通过坚持行走直到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消失后再行走,以增加周围的侧支循坏,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包括人工血管搭桥术和动脉内膜剥脱术;微创手术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等,以清除动脉血斑块和血栓,达到通畅血管的目的。
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全身治疗:严格控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及控制体重;
2、局部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加强运动锻炼为主,如伯格氏运动法,通过坚持行走直到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消失后再行走,以增加周围的侧支循坏,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包括人工血管搭桥术和动脉内膜剥脱术;微创手术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等,以清除动脉血斑块和血栓,达到通畅血管的目的。
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哪种治疗方法最好
因为下肢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血管老化)在下肢局部的表现,所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必须有整体观念,不能仅仅是专科治疗。不能依靠单一的治疗方法,必须通过综合治疗,稳定全身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预防心梗、脑梗的发作,再通过专科治疗,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远期疗效才能更持久。
1、 通过内科基础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6.1mmol/L以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作用,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手段。
2、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在彩超引导下,经股动脉局部药物治疗,充分发挥药效,具有见效快,创伤小的优点,目的是解除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只有建立自己的侧枝循环(需要一段时间一般3-6月),才能永久改善患肢血运,远期疗效好。
3、祛聚治疗:应用药物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滞度及扩张血管,预防动脉闭塞,改善血流血供。
4、 通过血管内球囊扩张+血管支架植入:优点:短期疗效佳,能快速解决疼痛。缺点:费用贵(5-7万不等),部分血管支架再次形成血栓(术后3月-2年不等),完全堵塞血管,所以远期疗效差。
5、通过中医中药(中药薰药)及物理治疗(磁热治疗、ROS净血治疗等),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患肢血运,建立侧枝循环。
⑽ 下肢动脉闭塞的最好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最佳的治疗办法,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上手术治疗。患者狭窄比较局限,可能就要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微创的办法,就是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都能改善。比较弥漫的病变,采用介入治疗效果不好。可能会采用外科搭桥,找一个人工血管,把闭塞的病变绕过去,也可以恢复远端肢体的血液供应,这是外科搭桥的办法。所以下肢动脉闭塞就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上介入办法,或外科办法。这样让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完善的或者最佳的方案,还包括生活方式的弥补,包括严格戒烟、戒酒。还包括血糖、血脂、血压控制。因为这些都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帮凶或辅助。所以把这些伴随疾病也都控制好,生活习惯也都改善了,定期运动,这是一个最佳的治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