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钓鱼提竿正确的方法
优势一、始终可以精准的控制铅坠离底距离
以调二钓二举例,调目2目,理论上钩饵离底的距离,也就是2目左右,然后我们称饵,除非浮漂特别的大,鱼钩钩型小、钩号也小,正常的钩饵配比,肯定会导致钩饵沉底,也就是说,浮漂应该是黑漂状态;此时想要调整到钓目2目,就需要上推浮漂,一直推到漂目露出两目为止;
钓目是多少,因为还没有正钓,所以并无所谓,关键就在于铅坠离底的距离,因为钓目和调目相等,其实就相当于铅坠没有怎么变,这一点,在实战中非常重要,铅坠离底2目,不管子线有多短,都会双钩躺底;
这样一来,任何细、杂、碎的漂讯,都会被弯曲躺底的子线过滤掉,但是,因为铅坠没有躺底,鱼吞食钩饵时,受到的阻力其实并不大,所以也不影响钩饵的适口性;
优势二、修剪铅皮增加钓目目来改变钓组的灵敏度
按理说,任何调钓,都是可以通过增加调目来改变钓组的,但是,铅坠这个东西,肯定是修剪比增加容易,举个例子,跑铅改铅坠沉底容易,沉底坠比悬坠容易,调目越高越好调;比如调二钓二,铅坠离底也就是漂尾2目的距离;
如果鱼口不好,又或者鱼口太好,需要子线由弯曲转为紧绷,减少饵团体积,亦或者推漂,都是没什么用处的,这个时候,如果是调高钓低,调低钓高,都需要重新做铅坠来增减调目,甚至需要再次称饵;
调钓同目,则可以直接修剪铅皮,让钓目直接发生变化,比如调二钓二,我们需要子线紧绷,我们修剪铅皮,让钓目变成4目、5目,来增加钩饵的适口性;而无需调整钓目;如果钩饵的体积不发生变化,至少底钩会一直触底;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这种改变呢?当小鱼闹窝,导致漂讯杂乱,我们直接用调二钓二来守钓,但是随着进窝鱼密度越来越大,子线弯曲提竿抓口就很容易丢口,就可以直接修剪铅皮,让钓目增加,子线相应的会紧绷,自然抓口的成功率会更高;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调钓同目,都有这种效果呢?那倒也不是,调目越高,铅坠离底的距离越高,当然,也没有人用调10钓目这么奇葩的调钓,毕竟这种调钓,对子线长度的要求还是有要求的;
最后,调钓同目,多见于野钓守体型的较大的鱼,黑坑、竞技打滑口、轻口鱼,水底淤泥越少,调目越低,水底淤泥多,调目就越高,只要调钓到位。,漂动就提竿,提竿必中鱼。
Ⅱ 提竿的时机与方法
在钓鱼中,任何步骤都很重要,不管是饵料、窝料、钓具搭配、钓位选择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这些条件一一都备齐了之后,就要看钓友们的个人能力了,提竿的方法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早了鱼还未吞进口,迟了上送动作已经完成,鱼可能已吐钩。真的是得不偿失。
今天就给钓友们分享一些钓鱼提竿最佳的时机与正确的方法!
提 竿 的 迟 早 要 因 鱼 而 异
熟悉不同鱼类摄食时浮漂发生的不同变化及其规律,才能恰当地把握提竿时机。
如鲫鱼,其摄食特点是发现食物慢慢游近,俯首抬尾将食饵吸入口中,然后抬头上浮,若发现异样旋又吐出,这一过程反应在浮漂上先是抖几下,然后轻轻下沉,随即明显上浮,这就是最典型的“送漂”,这时提竿,一般可获鱼。
鲤鱼是发现食物吞入口随即向远处游去,这一过程反映在浮漂上是略微抖动,然后浮漂成斜向沉入水中,此时提竿较易命中。
钓草鱼,沉漂时可适当多停顿一会。
提 竿 的 时 机 因 时 而 异
鱼类的摄食行为相应地受到影响,所以提竿的早晚也要随之改变。
春天万物复苏,鱼类开始到浅水处活动。早春由于水温较低,鱼的活动量小,摄食动作比较轻微,反映到浮漂上的幅度也较小,很少出现大的沉浮。此时垂钓,提竿宜早不宜迟,否则空钩居多。
到了晚春,鱼产卵后急需补充营养,对饵料的需求量加大,甚至饥不择食,此时垂钓提竿宜迟不宜早。
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的吃口平淡,但是在水温较低的时间段时,鱼儿的活动就会十分频繁,鱼的开口很大,所以应该晚提竿。
入秋以后,食欲转旺,摄食频繁且口大。钓者可根据现场鱼情适当把握提竿时机。
入冬以后,鱼的活动量大大减少,有的鱼甚至闭口冬眠,非鲜美可口之物难以引起它们的兴趣。况且因水凉,鱼嘴张得也小,咬钩动作轻,提竿宜早不宜迟。
夜间垂钓时,不论手竿海竿,提竿动作应比白天慢一个节拍。因为鱼在天黑人静到岸边觅食时,几乎没有警觉性,吃钩贪,常咬死钩。
提 竿 时 机 因 水 域 情 况 而 异
由于钓场的不同,相应水的深浅、瘦肥、含氧量和泥沙成分的多少等情况也不同。
第一,提竿时机要视水的深浅而异。传统钓法中,铅坠多是沉底的。鱼衔饵上游或下沉时,先带铅坠,浮漂随之作出反应。水浅,入水的线短,鱼一游动浮漂立刻上升或下沉;反之,入水的线就长,鱼索饵动作通过鱼线从水下传递到水面就需要一段时间。
这个时差,给钓者选择提竿时机提供了依据,如果在深水中垂钓等到送漂或闷漂才提竿,就已经耽误了提竿的良机,即使钓到鱼,也是贪食的杂鱼居多。所以在深水中垂钓,浮漂略有上升或下沉,便可提竿;与之相反,在浅水中垂钓,则应让浮漂出现大幅度的送漂或闷漂再提竿。
第二,提竿早晚要视现场水情而定。在水肥的塘中垂钓,由于鱼不缺食物,吃饵非常刁。浮漂反应幅度很小,只要略有迟疑,便会错失良机,故提竿宜早不宜迟。
水质瘦的鱼塘,因食物缺乏,鱼见到可口的饵料,很少“品尝”,上来就吞,吃食速度快,提竿应迟一些。
流水静水又有区别,流水中的鱼由于居无定所,活动量大,需摄取更多的食物,吃食比较凶猛。故钓流水鱼,提竿时机不宜早,静水反之。
提 竿 技 巧
提竿动作应该是先抖动手腕,然后是一个短促有力的动作抖动钓竿,使鱼钩急速地刺入鱼嘴,而后再向上提竿,下面详细介绍钓鱼提竿的动作要领。
把提竿分为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就是抖腕,使用手腕的力量将钓竿抖动一下,使竿尖上抬20~30厘米,这时如果有鱼,钓线就会绷紧;如果没有鱼,钓线松弛,而后的动作是提竿,或遛鱼或换食。
这里特别要注意,抖腕和提竿是一个动作的两个阶段,当中不能脱节,抖腕之后,钓线不能放松,尤其是有鱼时,更不能松线,以免鱼脱钩。所以要特别注意抖腕和提竿两个动作的衔接。使用海竿钓鱼,也应该有抖腕这个动作。
因为用海竿钓鱼,鱼咬钩后竿尖点头晃动,如果是大鱼,竿尖会弯下去,这时抬竿动作也不宜太猛,应该先抖腕后提竿。
以上就是一些钓鱼提竿的方法和时机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钓友,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希望钓友们指
Ⅲ 钓鱼提竿正确的手法
提竿,是手竿垂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往往决定你的功败垂成。好的提竿,应该是鱼钩刺中鱼嘴的上部正中,于嘴环和头骨之间的薄膜处透出,钩弯正好兜住嘴环为标准(指鲫、鲤、鳊、鲌等口唇可伸缩的鱼种,其它无嘴环鱼种,也要刺中上膛正中),就是所谓的正口,并能顺利擒鱼入护。而实战中,很多钓友常常出现脱钩、钓上个鱼嘴环、拔河、车祸、钩子上天挂树枝或缠竿乱线、切线、断竿等情况,究其根源,有读漂判断不准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没有掌握合理的提竿要领,故有必要予以指出、更正。老宋不才,愿与钓友探讨之。
一、提竿前的心理准备:
1.用心观察浮漂信号,根据漂相,正确判断出吃饵鱼的种类和大小,以便采取相应的提竿力度和速度;
2.明确钓竿的长短、调性与提竿的关系,长竿、软竿提竿速度和挥臂动作幅度宜大,短竿、硬竿提竿幅度宜小;
3.熟悉线组的性能,根据线组的实际最大承受拉力,合理掌握提竿的爆发力;
4.明确钓点远近与提竿动作的关系,钓点远,提竿幅度宜大,应有向前上挥的意识。钓点近,应注意加快挥杆的速度;
5.也要考虑到钩子的大小、钩型和钩条粗细,钩子细小,幅度宜小,钩子粗大,力度宜大。
二、提竿动作的分解:
提竿的动作,可分解为挥杆刺鱼、提鱼离窝、控鱼,以及根据鱼的大小,采取直接飞鱼或溜鱼抄鱼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连贯的,但各个阶段的技术把控要点和目的,是有明显区别的。鱼越小,动作连接越紧密连贯;鱼越大,动作分解越明显。钓者可以结合实践,细心体会。
1.挥杆刺鱼:这是整个提竿过程的关键,也是后续几个动作的伏笔。提竿的前提,是正确判断漂相,及时把握提竿时机。提竿的目的,首先是保证将鱼钩刺入鱼嘴的正确位置和足够的深度,既而根据刺中瞬间传到手上的反向拉力,判断鱼的大小,从而采取后续动作,尤其是力度把控。挥杆刺鱼的技术要领,是瞬间大臂上挥,手至头部上方45度以上停止,类似于大臂一振。刺鱼的实质内涵,是利用竿子瞬间的弹性恢复力,将鱼钩刺入鱼嘴。速度、方向为主,力度为辅。有的钓友光有力度,而没有速度,就等于是在拉鱼而非刺鱼,所以往往钩刺入不实导致跑鱼或拔河。也有钓友动作幅度和力度过大,造成将鱼嘴拉豁,或断竿、断线和缠竿。
2.提鱼离窝:为防止被刺中的鱼释放惊扰信号,惊散窝子里的鱼,必须第一时间将其提离窝点。提鱼离窝的要点,是在手臂挥杆刺鱼停顿后,根据判断鱼的大小,再施加适当的力度,将鱼提离窝底。力度
Ⅳ 钓鱼提竿正确的手法,钓鱼提竿正确的时机
在提竿的时候,首先要抖动腕部,使用腕部的力量让鱼竿也抖动起来。这样鱼竿就会上抬,上抬的距离控制在20-30厘米是比较合适的。此时若是发现线绷紧了,则说明有鱼;若是发现线处于松弛的状态,那么就说明没有鱼上钩。若是有鱼上钩,可以继续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向后上方提竿,直到将鱼拉上来为止。Ⅳ 钓鱼正确的提竿方法
提竿时机,是钓技中非常难掌握的一环,也是钓鱼成败的一环。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鱼儿摄食入口将要游走的一刹那。若错过这一时机则会失于“早”或失于“晚”。
有位师傅曾经对我说过,当浮标出现有效吃口信号后,娴熟地操作一套的连贯动作,在竞技或野钓当中才能够获得很好的收获,经验是:首先要了解各种鱼的习性与吃钩方式和对提竿时机有影响的诸多因素,经过长期的垂钓实践,无数次从“提空失误”中去摸索、体验,从而逐步地掌握其技巧。总结以下几点共享:
1、见鱼有吃钩迹象时,身体前倾同时手握竿向前推。比如常见的几种漂相:送漂,漂向上升,这是鱼吞钩后抬头、上浮产生的现象。闷漂,漂向下沉。这是鱼吞钩后溜底游去所致。漂移位(或变向),漂不送不闷,只是平行地移动。这是鱼吞钩后原地调转方向,或缓慢地向前、向后滑行。漂又送又闷,连续点动、上下抽动或左右颤动。这是鱼吞钩后裹食钓饵牵动鱼线所致。
2、一旦吃钩,用手腕的力迅速提竿,应做到轻、快、手腕抖动有力、动作幅度一定要小。如果来不及做准备动作,就身体前倾的同时提竿。刺鱼动作过轻,则无法钩住鱼嘴,容易跑鱼;动作过重,则够破鱼嘴唇造成跑鱼,或者增加鱼的疼痛感,鱼挣扎力度过大,造成脱钩、破唇。因此刺鱼要迅猛,点到而止。
3、中鱼时,顺势继续提杆,将鱼带出窝。以免搅窝,惊吓窝内的鱼。要轻轻地在鱼还没有感觉痛(就像护士打针那样轻巧),刺鱼动作轻,鱼还没有挣扎就被带出鱼窝,操作也轻松。带鱼时不能过激,并感觉下鱼的分量(俗话叫称鱼)。
4、一旦鱼感觉不妙发力的时候,此时也不要手软,及时一手托住竿的底部尽量往下压,一手扶住竿的上部往上举(两手的距离大概50~60公分左右,具体操作是要依据鱼的大小、竿长及身高自行调整),立刻把竿抬起与水面呈直角。这一步也是考验竿的关键,也是提竿起鱼的关键。如感觉竿、线受不起,就只有丢失手绳了。
5、中鱼提竿后,如果鱼大要及时向后退步,一旦鱼发力好有回旋的余地。同时也可以借力用力的方式与鱼进行周旋:比如八字遛鱼、来回倒竿溜鱼、抖动手竿溜鱼,通过绷紧杆稍及线组、呛水等方法消耗鱼的体力,待鱼乏力后用抄网抄鱼,避免断线断竿的现象发生。如果鱼翻肚了,可准备拿抄网抄鱼。
6、最后,竿子基本直立,这个时候,个人认为操作不当,是最易断竿了,若鱼竿已直立,此时的鱼竿承载力基本全在第一节,其二节作用都不大,这个时候的力度不要向上顶,因为此时的竿子成大概“问号”形状,要保持有向后的拉力,不能因鱼不出水面,而消除向后的力量,直接将鱼竿向上顶,你非要把鱼竿的一节或二节顶成直角弯,哪节稍逊,必断,道理好像你拿着鱼竿直接向墙上怼,是一样的!
需注意的是:如果鱼没有溜翻之前,千万不要用大力气把鱼提出水面。鱼一旦出水面,必定会惊慌乱窜,一旦把握不住,造成断竿、断线跑鱼。此外,抄鱼不能去兜尾巴,要抄鱼头。这是很多新手都容易犯的错误。
Ⅵ 钓鱼怎么拉方法才正确
新手钓鱼提竿技巧一:提竿要找准时机
1、如果鱼饵为素饵,则有鱼咬食时提竿要快,否则鱼很快吃完就会跑掉。如果为荤饵,则等鱼咬食一会儿再提竿。
2、事先掌握好水深,在1.5米以内的浅水垂钓时,漂与钩、坠的距离短,漂反应灵活,鱼一吞钩,漂立即上送或下托,因此浅水域提竿要稍晚,在2米以上深水垂钓时漂上送或下移应立即提竿。
3、掌握对象鱼来提竿。比如个头小的鱼身手敏捷提竿要快。其次也要根据不同鱼的咬钩习性来提竿,鲫鱼摄食时俯头翘尾,吸入口内抬头上游,漂反应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钓鲫宜在漂缓缓上浮时提竿。草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先缓后急,开始慢慢品尝,随后将饵吞入口中拉着走,漂的反应沉多于浮。等漂全部没入水中一两秒提竿为适合。
新手钓鱼提竿技巧二:掌握好提竿的力度
很多新手提竿时因为过于心急会用力提竿,不仅会使鱼儿大力挣脱跑掉还可能把竿子弄断。提竿越重鱼越是会用力挣脱,鱼儿跑掉的几率很大,提竿力度太小钓钩并没有刺入鱼儿身体。在提竿时要等待鱼咬食之后顺势慢慢往岸边牵引,鱼感觉不到危险时就已经拉上岸。
新手钓鱼提竿技巧三:提竿的方向
很多人认为鱼类逃跑的一定是往深水区,其实不然,鱼会顺着提竿的反方向逃窜。我们可以作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你把钓点不要选择在竿身的延长线上,而是前方偏左一点,你今天提竿后鱼的第一反应都是向左前方跑。因为你的钓点偏左,提竿力的方向就偏右,鱼肯定就向偏左的方向跑,左撇子则刚好相反。你往左面提竿,鱼就往右面跑;你往右面提竿,鱼就往左面跑;我们经常是向正后方提竿,鱼也是经常向正前方跑。如果你能垂直的向上挑竿,鱼就原地打转。
提竿不同于钓具、钓点的选择,它更多的偏向实践性,因此每一次的提竿都要学会总结和学习。为何提竿没找准时机,为何鱼就要到了岸边还是挣脱跑了。在提竿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不断的向其他钓友进行取经,希望所有钓友都能百发百中。
Ⅶ 台钓提竿正确动作
在钓鱼中,任何步骤都很重要,不管是饵料、窝料、钓具搭配、钓位选择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这些条件一一都备齐了之后,就要看钓友们的个人能力了,提竿的方法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早了鱼还未吞进口,迟了上送动作已经完成,鱼可能已吐钩。
真的是得不偿失。熟悉不同鱼类摄食时浮漂发生的不同变化及其规律,才能恰当地把握提竿时机。
如鲫鱼,其摄食特点是发现食物慢慢游近,俯首抬尾将食饵吸入口中,然后抬头上浮,若发现异样旋又吐出,这一过程反应在浮漂上先是抖几下,然后轻轻下沉,随即明显上浮,这就是最典型的“送漂”,这时提竿,一般可获鱼。
鲤鱼是发现食物吞入口随即向远处游去,这一过程反映在浮漂上是略微抖动,然后浮漂成斜向沉入水中,此时提竿较易命中。
钓草鱼,沉漂时可适当多停顿一会。鱼类的摄食行为相应地受到影响,所以提竿的早晚也要随之改变。
春天万物复苏,鱼类开始到浅水处活动。早春由于水温较低,鱼的活动量小,摄食动作比较轻微,反映到浮漂上的幅度也较小,很少出现大的沉浮。此时垂钓,提竿宜早不宜迟,否则空钩居多。
到了晚春,鱼产卵后急需补充营养,对饵料的需求量加大,甚至饥不择食,此时垂钓提竿宜迟不宜早。
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的吃口平淡,但是在水温较低的时间段时,鱼儿的活动就会十分频繁,鱼的开口很大,所以应该晚提竿。
入秋以后,食欲转旺,摄食频繁且口大。钓者可根据现场鱼情适当把握提竿时机。
入冬以后,鱼的活动量大大减少,有的鱼甚至闭口冬眠,非鲜美可口之物难以引起它们的兴趣。况且因水凉,鱼嘴张得也小,咬钩动作轻,提竿宜早不宜迟。
夜间垂钓时,不论手竿海竿,提竿动作应比白天慢一个节拍。因为鱼在天黑人静到岸边觅食时,几乎没有警觉性,吃钩贪,常咬死钩。由于钓场的不同,相应水的深浅、瘦肥、含氧量和泥沙成分的多少等情况也不同。
第一,提竿时机要视水的深浅而异。传统钓法中,铅坠多是沉底的。鱼衔饵上游或下沉时,先带铅坠,浮漂随之作出反应。水浅,入水的线短,鱼一游动浮漂立刻上升或下沉;反之,入水的线就长,鱼索饵动作通过鱼线从水下传递到水面就需要一段时间。
这个时差,给钓者选择提竿时机提供了依据,如果在深水中垂钓等到送漂或闷漂才提竿,就已经耽误了提竿的良机,即使钓到鱼,也是贪食的杂鱼居多。所以在深水中垂钓,浮漂略有上升或下沉,便可提竿;与之相反,在浅水中垂钓,则应让浮漂出现大幅度的送漂或闷漂再提竿。
第二,提竿早晚要视现场水情而定。在水肥的塘中垂钓,由于鱼不缺食物,吃饵非常刁。浮漂反应幅度很小,只要略有迟疑,便会错失良机,故提竿宜早不宜迟。
水质瘦的鱼塘,因食物缺乏,鱼见到可口的饵料,很少“品尝”,上来就吞,吃食速度快,提竿应迟一些。
流水静水又有区别,流水中的鱼由于居无定所,活动量大,需摄取更多的食物,吃食比较凶猛。故钓流水鱼,提竿时机不宜早,静水反之。把提竿分为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就是抖腕,使用手腕的力量将钓竿抖动一下,使竿尖上抬20~30厘米,这时如果有鱼,钓线就会绷紧;如果没有鱼,钓线松弛,而后的动作是提竿,或遛鱼或换食。
这里特别要注意,抖腕和提竿是一个动作的两个阶段,当中不能脱节,抖腕之后,钓线不能放松,尤其是有鱼时,更不能松线,以免鱼脱钩。所以要特别注意抖腕和提竿两个动作的衔接。使用海竿钓鱼,也应该有抖腕这个动作。
因为用海竿钓鱼,鱼咬钩后竿尖点头晃动,如果是大鱼,竿尖会弯下去,这时抬竿动作也不宜太猛,应该先抖腕后提竿。
Ⅷ 钓鱼正确提竿姿势
手握钓竿向前延伸,上抬,举过头顶。要注意这一系列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并且在上抬的过程中,距离不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