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心律失常可以艾灸吗 心律失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可以艾灸的,一般锁定穴位如下:厥阴腧、神道、心腧穴、天宗穴、膻中穴、巨阙、曲泽、郗门穴、大陵穴、太渊穴、三阴交穴、太溪穴等等。配上好艾条即可。
建议适当运动,保证睡眠,千万别熬夜,熬夜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慢慢加大运动强度,可以调节心律恢复正常。
Ⅱ 太渊和中俯能一起艾灸吗
还是不要吧,注意艾灸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腹部。所以先灸中府穴
Ⅲ 太渊定位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取穴时,伸掌,当掌后第一横纹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处即是该穴。
太渊穴是肺经的源头,肺气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身各处。因此,刺激太渊穴可以达到补气养肺、止咳平喘的效果。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进行,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3)艾灸太渊穴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配伍
1、配尺泽穴、鱼际穴、肺俞穴、膈俞穴、三阴交穴治咳血。
2、配神门穴、太冲穴、行间穴、鱼际穴治呕血。
3、配四缝穴、合谷穴、少商穴治顿咳。
4、配俞府穴、风门穴、膻中穴、中府穴、三里穴治吼喘气满,肺胀不得卧。
5、配列缺穴、经渠穴治掌中热。
6、配公孙穴、隐白穴、肺俞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治烦怨不卧。
7、配列缺穴、人中穴、颊车穴、吕细穴、合谷穴治牙齿疼痛。
8、配大陵穴、乳根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庭穴治呕吐。
Ⅳ 肺经上重要大穴
细说肺经上九大要穴:
1、中府穴
【主治】肺炎、哮喘、胸痛、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配伍】配内关、膻中、定喘治疗哮喘,配肺俞、孔最治疗咳嗽。
【艾灸】:体虚中气不足的患者,长期坚持。
2、云门穴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痛、肩关节内侧痛等。
【配伍】配内关、膻中、定喘治疗哮喘,配肺俞、孔最治疗咳嗽。
【艾灸】:肺气不足,或寒饮伏肺的患者,长期坚持。
3、天府穴
【主治】咳嗽、气喘、鼻塞、上臂内侧疼痛等。
【配伍】配天宗、肩髃治疗肩背部疼痛或肩周炎。
【艾灸】:因受风着凉引起上臂疼痛的患者,长期坚持。
4、侠白穴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肋间神经痛。
【艾灸】:肺气不足咳喘的患者,长期坚持。
5、尺泽穴
【主治】气管炎、咳嗽、咯血、咽喉肿痛、过敏、湿疹、肘臂痉挛疼痛、膝关节疼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治疗肘痛不举。
【艾灸】:肘痛、上肢痹痛,长期坚持。
6、孔最穴
【主治】咯血、鼻出血、咽痛、肘臂痛。
【配伍】咽喉肿痛:孔最配少商。
【艾灸】:前臂冷痛,长期坚持。
7、列缺穴
【主治】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偏正头痛、颈项僵硬、咽喉痛。
【配伍】咽喉疼痛:列缺配照海。
【艾灸】:桡骨茎突腱鞘炎,长期坚持。
8、经渠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背痛、掌中热、无脉症。
【配伍】咳嗽:经渠配丘墟。
【艾灸】:前臂冷痛,长期坚持。
9、太渊穴
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即肺经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作为肺经的源头,肺气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身各处的。因此,刺激太渊穴便相当于深挖一口井,使肺气源源不断地涌出,最终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主治】无脉症、脉管炎、咳嗽、肺炎、心动过速、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配伍】咳嗽:太渊配尺泽、太溪。
【艾灸】:长期坚持,可用于咯血、胸满、乳房刺痛。
Ⅳ 为什么我艾灸从不出汗
第一种,艾灸后出汗。上面我说过了,如果是身体主动出汗,是好事,艾灸就是身体主动出汗,是正常的,艾灸源源不断的地给身体提供正气,艾灸之后或者艾灸发过程中出汗,是身体的主动出汗,艾灸让身体深层发热后,排出汗液,是在排毒,排邪气,正常的,大家不用担心。
但是也有人在艾灸隔天或者艾灸一会之后,开始大量出汗,同时伴有虚脱的感觉,如果是这种情况,可能就是本身气虚,建议加灸太渊穴。
第二种,艾灸后不出汗,那就说明身体正气不足,病邪瘀堵经络比较厉害,艾灸暂时还不能到达皮肤深层,感觉不到身体发热,不能让身体主动出汗。这种情况,一定要继续艾灸一段时间,让身体不断地修复,随着身体正气的增加,身体的正气补足了,身体的排汗功能就会恢复。身体的寒邪就能通过汗液排出来。
另外,我想补充的就是,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吃完饭,大量出汗,或者白天稍微一动就出汗的朋友,这些都是气虚造成,一方面补肺气;重灸太渊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同时年纪大的还要补肾气;灸太溪穴,这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只要把这2个穴位重灸到,就可以帮助您了。
Ⅵ 艾灸养生
炙疗不但可以防病保健,还可以养生美容。通过中医正确的辨证、诊断,辨明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并在相应所属经路腧穴上,采取正确的补或者泻法,使用的正确灸疗方法,就能达到祛除疾病的效果,从而产生中医学里面的形神之美。
艾灸穴位
养生灸按需取穴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着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取穴】:关元、气海、其他穴按需要选择
【功效】:艾灸关元穴,可以状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延年益寿;艾灸气海穴,可以生发阳气、回阳益阴、抗衰防疾。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
强身健体
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够达到和气血、通经络、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又称为保健灸。
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气海、关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肾俞穴、三阴交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每周2次,连续灸1-3个月或是隔附子灸法
防办公室综合征
【取穴】:关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涌泉
【功效】:针对缺少运动人群,起保健养生作用,帮助调理五脏六腑,预防市内空调受寒引起的颈椎病、以驱寒补阳之功效。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壮,半小时左右。
美容先养肺
艾灸对整个身体的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全身美容比较好的穴位主要位于:肺俞和肾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脏的湿热水气外输到膀胱经。中医讲“肺主毛皮”,说明肺和皮肤、毛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占据,气血的滋养不够,皮毛也要随之受到影响,所以美容首选养肺。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肺俞、肾俞
【功效】:排肾和肺的水湿,滋养毛发,有助于调节体形。
【灸法】:温和灸,每次1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
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以致烫伤,如悬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应将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应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4、熄火时,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停留10秒钟即熄灭。
5、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艾灸时的注意事项
①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1]
②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③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④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⑤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⑥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
灸后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龙胆紫药水,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⑦施术的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养生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现举例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艾条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温和。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因为间隔的物品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病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直接灸分为两类,灸后不留瘢痕的称为无瘢痕灸;灸后皮肤出现化脓甚至结痂的,称为“瘢痕灸”。
灸法禁忌
1.禁忌: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2]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Ⅶ 脉管炎用艾灸哪个穴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节段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于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静脉,以下肢病变最为常见,表现为患肢缺血、间歇性跛行、足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准备用具:
艾条,打火机
穴位定位: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太渊】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仞,晓动脉搏动处。
【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冲阳】位于当拇长伸肌腱和S止长伸肌腱之间。
【八风】位于足背5个脚趾间的交叉处,共8个穴位。
【肾俞】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
1、点燃艾条一端,放于艾灸盒内。
2、艾灸盒灸关元穴15分钟,悬灸法灸太渊穴15分钟。
3、用艾条悬灸法灸足三里穴10~15分钟。
4、用艾条回旋灸法灸冲阳穴和八风穴10〜15分钟。
5、将艾灸盒放于肾俞穴上灸10〜15分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穴位太渊穴 足三里穴 冲阳穴 肾俞穴 关元穴 八风穴
Ⅷ 失眠用艾灸什么穴位最好
失眠的话艾灸调理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我们主要艾灸几个穴位就好了,首先艾灸一下百会穴、安眠穴,其次的话艾灸一下内关穴和涌泉穴,这几个穴位就好了。
百会穴:
涌泉穴的话是在足底的,而且涌泉穴作用也是比较多的,平时如果失眠的话那么艾灸涌泉穴效果很好的,另外如果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不利以及上火了引火下行效果非常好的。
失眠的话主要就是艾灸这些穴位的,效果非常好!但是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压力大或者经常性生闷气引起的失眠,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配上膻中穴以及神门穴或者太冲穴。
其实神门穴上面我们在说百会穴的时候已经讲解过了,主要作用也是调理心烦、心痛、失眠等效果很好的!而膻中穴或者太冲穴是可以缓解我们烦闷的心情,也就是疏肝解郁的!如果说因为心情导致自己失眠,那么你艾灸配上这两个穴位效果会很好的!(这两个穴位要根据自己情况决定是否添加)!
最后总结一下失眠艾灸穴位:百会穴、安眠穴、内关穴以及涌泉穴,另外配上神门穴、膻中穴或者太冲穴!一共六七个穴位就可以调理好自己的失眠问题了!
最后的最后和大家说一下,生活嘛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点,想开点,少生点气,那么也许就不会失眠了
Ⅸ 太渊太溪在哪
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太溪: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
太渊,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主治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太溪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太渊:
按摩太渊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痛、胸痹、腕掌关节痛、无脉症等。
2、按摩太渊穴的功效:通调血脉、止咳化痰。
艾灸太渊穴的方法:
太渊穴艾条灸3-5分钟,太渊穴艾炷灸1-3壮。
针刺太渊穴的方法:
太渊穴直刺0.3-0.5寸,局部麻胀。(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太渊穴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3、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Ⅹ 如何用艾灸养生
哪个app可以看比赛?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