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检测泌尿结核好没好
一、是抽血检查。二、是验尿检查。三、是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泌尿系结核患者可以抽血检查tspot以及通过化验尿进行尿培养,看尿液当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支杆菌,如果在尿液当中明确找到结核分支杆菌那么就没有好。
⑵ 尿路感染和并结核病的冶疗
可以再查一查中段尿培养、24小时尿沉渣找抗酸杆菌。前者阳性说明是泌尿系感染,后者阳性说明是泌尿系结核。如果都是阴性,可以先抗感染治疗2周,如果是感染会有明显好转。
⑶ 请问尿路感染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怎么治疗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路中生长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尿路炎症。细菌是最多见的病原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等也可引起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肾盂肾炎临床上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数是致病菌经膀胱、输尿管而到达肾脏,引起炎症,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炎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过去此诊断过于滥用,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应仅限于肾盂、肾盏有明确的炎症、纤维化和变形者。如果用此诊断标准,则绝大部分慢性肾盂肾炎是在尿路梗塞、尿流不畅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附加尿路感染所致。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尿路感染常不会引起严重的慢性肾脏疾患。因此,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不应该由其病程长短或反复发作的次数来划分,而应该由影像学显示肾盂肾盏是否有变形来区别。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尿路感染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①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③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可引起肾组织损害。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彻底,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不经治疗其症状及菌尿可自行消失,或成为无症状性菌尿。Pawlowski等在4596例尸检中发现慢性肾盂肾炎者仅占3.1%,因此认为:成人肾盂肾炎如属单纯性,很少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te renal diseas,ESRD)或病理上的慢性肾盂肾炎。
根据病史,尿路感染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初发性尿路感染即第一次发作;复发是指治疗不彻底,常在停药后6周内再次发作,与原初感染的细菌同株同血清型,多见于肾盂肾炎;再感染是指原初感染已治愈,由不同菌株再次感染,常发生在原初治疗停药6周之后,多见于膀胱炎。再发频繁者必须寻找原因。
过去临床中研究的尿路感染,多指一般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对L-型细菌、真菌、寄生虫尿路感染以及男性、小儿、妊娠期、慢性肾衰并发的尿路感染等特殊的尿路感染有了新的认识。本书对这些特殊尿路感染的研究概况及进展也作了一一介绍。
====
尿路感染的途径有几种?
一般认为,尿路感染的途径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四种方式。
(1)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感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是有细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者细菌的毒力大,粘附尿道粘膜和上行的能力强,容易侵袭膀胱和肾脏,造成感染。由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且女性尿道远较男性为短而宽,女婴的尿道口常被粪便污染,故更易致病。
(2)血行感染: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或皮肤感染等)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先在肾皮质引起多发性小脓疡,然后,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至肾乳头和肾盏、肾盂粘膜,但炎症亦可从肾乳头部有轻微损伤的乳头集合管(如尿中的结晶损伤)开始,然后向上向下扩散。血行感染途径较为少见,不及10%。血行感染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血行性肾感染。
(3)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周围的淋巴管有多数交通支,升结肠与右肾之间也有淋巴管沟通。当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也可从淋巴道感染肾脏。这种感染途径更为少见,甚至于这种感染途径是否存在,目前也有争论。
(4)直接感染: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但是,这种情况临床上是十分罕见的。
====
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很多,与尿感有关的病因可归纳如下:
(1)上尿路感染在女性极为常见,主要由于女性尿道短,细菌上行较男性更容易。另外,女性尿道口有大肠杆菌存在,性交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
(2)据报道:一般有4.5%孕妇有细菌尿,其发病率较无妊娠的同龄女性组高,年龄大的孕妇和经产孕妇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妊娠是尿感的重要诱因。
(3)尿路梗阻是诱发尿感易于上行感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尿路梗阻者的尿感发生率较无阻塞者高12倍。由于结石、肿瘤、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女性膀胱颈梗阻、包茎、神经性膀胱、膀胱憩室、肾下垂等原因,出现尿流不畅,细菌不易由膀胱排出而大量繁殖,易发生感染。
(4)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如肾脏发育不全、多囊肾、髓质囊性病、铁蹄肾以及其他肾、肾盂、输尿管畸形或膀胱输尿管反流(即排尿时,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肾盂的反常现象)等,都易发生感染。
(5)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机会较多,是由于尿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营养。这类患者一旦发生尿感,则容易并发肾盂肾炎,甚者可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6)其它因素:①全身性疾病,如重症肝病、慢性肾病、晚期肿瘤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发生尿感。②妇科炎症、包皮炎及前列腺炎等,是尿感最常见的诱因。③高血压和血管疾患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者,易于感染。④低血钾、高血钙和滥用止痛剂等所致的肾损害,亦易于发生尿感。⑤导尿和作泌尿道器械检查,会损伤尿道粘膜,还可将尿道口的细菌直接带入膀胱。据统计,即使在严格消毒下,一次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机会为2%左右,留置导尿管4天以上者,可高达90%,连续留置导尿管10天后,尿路必然受感染。⑥滥用非那西汀者,可发生肾乳头坏死,病变的肾组织更易感染,可能是由于防御机能受损之缘故。
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几种。女性由于其尿路的解剖特点(尿道短而直,尿道口较大,细菌容易侵入)和所处的特殊位置(离阴道口与肛门太近,这两处都是细菌聚集的地方)因此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此外已婚女性的发病率也远远高于未婚女性。
急性尿路感染起病急,尿频和尿急非常明显,每小时排尿1~2次,甚至5~6次以上,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每次排尿量不多。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有时见到血尿,部分患者有畏寒、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全身乏力,腰酸,食欲减退,偶有恶心、呕吐、腹胀及剧烈腹痛。
针对女性的实际情况,以下为一些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1.[color=Blue]保持外阴清洁[/color]。
(1)应每日清洗外阴1次,勤换内裤,大便后擦拭肛门,应从前向后,避免将肛门污物带到尿道口。
(2)少用坐浴 如果坐在浴盆内洗澡,污水容易浸入尿道,引起感染。因女性尿道短而宽,尿道口与阴道、肛门靠近,尤应注意。
(3)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纯棉内裤,做到每天更换。
2.[color=Blue]注意性生活卫生[/color]。
男女一方外阴或阴道、尿道的病菌极容易传给对方,也容易自身感染。因此性生活前,应清洗双手及外生殖器。如果使用避孕工具,应将避孕工具清洗或消毒。性交前后,都应排尿一次。此外,手淫尤其是用器物手淫时防止尿道感染和损伤。
3.[color=Blue]防止尿液满留[/color]。
(1)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
(2)怀孕5个月以上的妇女睡觉时以左侧、右侧卧位为宜,免得子宫压迫输尿管,引起尿流不畅。
4.[color=Blue]清除入侵病菌[/color]。
(1)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皮肤帘肿或外伤感染、胆囊炎、盆腔炎、阑尾炎、龋齿感染、鼻窦炎等,要足量用药,彻底干净,防止病菌通过血行、淋巴道等进入泌尿系,同时杀灭已经侵入泌尿道的病菌。
对于有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疾患的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2)多喝开水,增加尿量,使尿液不断地冲洗泌尿道,尽快排出细菌和毒素,保持泌尿道清洁。
5.[color=Blue]初发感染要根治[/color]。
(1)彻底治疗:一旦发现患了泌尿系感染,立即至医院就诊,留取尿液培养后开始正规治疗,要在足够的疗程内足量用药,不可以掉以轻心。间断治疗或过早停药,就有可能迁延不愈转为慢性。一般要求,在症状完全消失,尿液检查恢复正常后,还要继续用药3—5天(总疗程2周),停药后每星期复查1次尿液2-3次,6周后再复查一次均未见异常方可认为基本治愈。如果初发尿路感染彻底治好了,以后复发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千万不能自己乱服药以及“见好就收”。
(2)寻找慢性病因:慢性病人要查找迁延不愈的原因,排除尿路梗阻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尿道口的感染性疾病;是否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结核病、其他肾脏病等;是否近段时间内还在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强的松、昆明山海棠、青霉胺及抗肿瘤药物;是否违背医嘱用药不正规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3)长期追踪观察:慢性泌尿系感染的彻底治愈是长期的事情,应追踪观察。如在停药后6—9周内症状再现,应视为重新感染或原病复发,要再连续服药半年左右。停药后的半年里仍要每月复查尿液,有复发征象立即治疗,避免病情演化。
6.[color=Blue]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color],是预防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
一旦感染,在发热、尿化验异常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就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迁延不愈。活动的方式可因人而异,但不能过疲劳。
7.[color=Blue]食物预防[/color]。
芬兰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女人如果定期饮用鲜果汁或食用酸奶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浆果汁对帮助女性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特别有效。每天至少喝一杯不加甜味剂的新鲜或浓缩果汁的女人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比那些很少饮用果汁的女人要少34%。此外,每周至少食用三次含有乳酸菌的奶制品也有助于女性避开尿路感染。 研究人员解释说,女性尿路感染通常是由大便中的细菌所造成的。有些食品和饮料能够改变大便中细菌的含量,从而影响了尿路感染的发生机会。
绿豆衣或绿豆,煮汁服也有预防作用。
⑷ 输尿管结核病
病情分析:
导致肾积水的常见病因为肾结石,肾肿瘤,肾结核等疾病.肾积水的治疗上主要是治疗导致肾积水的原发病,如肾结石等,
指导意见:
一般情况下解除梗阻后积水会慢慢消失.建议进一步查尿常规,泌尿系造影看看.待诊断明确后做针对性治疗,切莫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⑸ 尿路感染怎么治疗啊
(1)彻底治疗:已经发现泌尿系感染的病人,要在足够的疗程内足量用药,不可以掉以轻心。间断治疗或过早停药,就有可能迁延不愈转为慢性。一般要求,在症状完全消失,尿液检查恢复正常后,还要继续用药3—5天,停药后每星期复查1次尿液,连续3次以上末见异常方可认为基本治愈。
(2)寻找慢性病因:慢性病人要查找迁延不愈的原因,看看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尿道口的感染性疾病;是否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肿瘤、结核病、其他肾脏病等;是否近段时间内还在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强的松、昆明山海棠、青霉胺及抗肿瘤药物;是否违背医嘱用药不正规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3)长期追踪观察:慢性泌尿系感染的彻底治愈是长期的事情,应追踪观察。如在停药后6—9周内症状再现,应视为重新感染或原病复发,要再连续招药半年左右。停药后的半年里仍要每月复查尿液,有复发征象立即治疗,避免病情演化至最后,成为尿毒症等。
6.动静适宜。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一旦感染,在发热、尿化验异常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就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迁延不愈。活动的方式可因人而异,但不能过疲劳。
⑹ 泌尿结核,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 泌尿系结核是一种特殊的泌尿系统感染,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患者除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以外,一般还会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毒血症状意见建议:泌尿系统结核一旦被确诊,就需要进行正规的抗痨治疗,即在医生指导下用三联或四联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疗程6~9个月
⑺ 输尿管结核
(一)治疗治疗首先是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手术治疗方法取决于输尿管病变的部位、长度和肾功能情况。坚持联合用药和足够长疗程是治疗彻底的关键。 1.抗结核药物治疗 是最主要措施,具体同肾结核药物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 术前、术后均应用抗结核药物,原则同肾结核,具体手术方法为: (1)病变段切除,行输尿管-肾盂或输尿管-膀胱吻合。 (2)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肾功能良好时,可行输尿管全长切除+回肠代输尿管术。 (3)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肾功能差或已自截,应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 (二)预后早期经治疗可以完全恢复,也可进一步发展形成纤维化和肉芽组织,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闭塞,导致肾功能严重损害。
⑻ 尿路感染如何诊断和治疗
1.诊断依据尿路感染的诊断常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检查。
定性诊断根据真性细菌尿判定,定位诊断常用下列方法:
①膀胱冲洗后灭菌尿培养。患者排空膀胱后,用三腔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药液(生理盐水100ml、卡那霉素1g、α糜白酶10mg),停留45min后排空膀胱,再用2L无菌生理盐水分次冲洗膀胱,最后1次冲洗液留数毫升为1号培养标本,以后每隔15min收集1次尿液,共4次,分别作为2、3、4、5号标本,如全部标本均无菌为无尿路感染。如2~5号尿标本菌落数>102/ml,则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②免疫荧光检查尿中抗体包裹细菌:肾盂肾炎时机体可产生抗体将细菌包裹,本试验阳性;
③尿β2微球蛋白测定:β2微球蛋白经肾小球滤过后,完全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后降解,故同时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可了解近端肾小管功能有无损害,从而区别上或下尿路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根据感染全身中毒症状,腰痛和肾区叩击痛以及泌尿系统表现和真性细菌尿,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做定位检查。表现不典型者需多次查尿,参考多项实验检查结果确诊。
2.鉴别要点
(1)慢性肾盂肾炎:典型病例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半年或1年以上,尿细菌检查阳性}临床有肾小管功能不全,如夜尿多,失钾或失盐性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表现,晚期出现贫血及氮质血症;X线或B超显示肾盂肾盏变形、缩窄及双肾不对称缩小、外形凸凹不平。不典型病例以高血压、血尿、低热为主要表现,或隐匿表现为无症性细菌尿,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帮助诊断。
(2)肾结核:本病为结核杆菌引起的特异感染,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部分患者可有肾外结核病灶,如肺、附睾结核等,血尿机会较多,尿沉渣涂片能找到结核杆菌,X线检查可发现结核钙化灶、肾盂造影肾盏有虫蚀样改变。
(3)慢性肾小球肾炎:本病易合并尿路感染,致肾衰竭时,与慢性肾盂肾炎鉴别困难。慢性肾炎多有较长时间的水肿、高血压病史,尿蛋白较多,肾小球滤过功能较肾小管功能损害早而突出,并发的尿路感染治疗易好转,而肾功能难以恢复。
双肾缩小,对称一致,并且无肾盂肾盏变化。
(4)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多发于青壮年女性,有尿路刺激症状,无全身中毒症状;尿细菌培养阴性;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可轻度增加。
其发生原因与尿路局部损伤、刺激或过敏,以及尿路动力学功能异常等有关。部分患者系病毒、支原体感染,应注意排除。
【治疗】治疗原则为消灭病原体,控制临床症状,去除诱发因素,防止复发。
1.急性膀胱炎多为单一大肠埃希菌感染,部分患者有自限性。可给予3~7d的短程治疗,给与甲氧苄啶(TMP)0.1g,2/d,或氧氟沙星0.2g,2/d。也可使用单次大剂量治疗,可选复方磺胺甲噁唑5片、阿莫西林3g、头孢氨苄2g顿服,于治疗后第4天及第2、6周复查,此阶段无复发为治愈,复发者提示复杂性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
2.急性肾盂肾炎
(1)一般治疗:如发热等中毒症状明显,或有较重的血尿、尿路刺激征者,应卧床休息;进食以富含热量和维生素,并容易消化的食品;高热脱水患者应给予静脉补液,多饮水使尿量达3 000ml/d以上,以保证尿路冲洗作用。
(2)抗生素的应用:原则上应根据致病菌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故在给药前宜先留取尿标本做细菌培养。由于大多数病例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常可以不等尿培养结果,即首选对此类细菌有效的药物治疗。轻症患者尽可能单一用药,口服有效抗生素2周;较重患者宜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给予抗生素,一般采取联用两种抗生素。已有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肾毒性抗生素。临床常用药物有:
①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0.5~1g,3~4/d;哌拉西林3g,4/d,静脉滴注1次。
②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0.2g,2/d,肌内注射,或0.4~0.6g,1/d,静脉滴注;庆大霉素8万U,2/d,肌内注射,或24万U,1/d,静脉滴注。
③喹诺酮类。为目前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药,可选用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④头孢菌素类。为广谱高效抗生素,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细菌产生耐药性或严重感染时选用。常用头孢氨苄,2g/d,分2次口服;头孢唑啉(先锋V),4~6g/d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先锋必),2g/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头孢三嗪(菌必治)2g/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1~2g/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⑤其他。甲硝唑、磺胺药及呋喃类药物也可选用。
抗生索使用至症状消失,尿常规阴转、尿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3~5d为止。
3.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参照“淋证”、“腰痛”等病证范畴。
【预防】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多饮水、勤排尿。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尤其是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避免医源性感染,使用尿路器械,如需留置导尿管者应定期更换和预防用药,对机体易感因索应加以去除。
⑼ 医生你好,我是右肾积水,尿路感染,膀胱结核,怎么治
指导意见:
需要你给予抗结核治疗。可以给予喹诺酮类消炎药如,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症治疗,多喝点水,定期到医院给予复查尿液常规。
⑽ 泌尿系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上尿路(肾盂、肾实质)及下尿路(尿道、膀胱)均可累及,其中以肾盂肾炎较多见。泌尿系感染症局限于尿路某一部位者较少,定位较难,故临床上统称为泌尿系感染。患者症状及体征可因感染部位(上或下泌尿道)、年龄及病程而异。新生儿、婴幼儿以全身症状为主,泌尿系局部症状可不明显。年长儿除全身症状外,局部症状明显。
本病一般多归属于中医“淋证”范畴。
一、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其邪可来自膀胱本身,也可由其他脏腑传变而来。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虚则外邪乘虚而入,或由膀胱湿热上逆,脏腑同病,气化失常,水道不畅,故见排尿频急、滴沥涩痛。
邪正相争,而有寒战,高热。湿阻中焦,可伴呕泻纳呆。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尿路感染年龄段不同,表现可有差异:①新生儿:临床症状极不典型,轻重悬殊。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灰白,厌食或呕泻,生长迟缓,体重不增,有时可见黄疸,半数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嗜睡或抽搐。②婴幼儿:全身症状严重,而尿路症状轻微。
突发高热,面色苍灰,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可有腹痛,吐泻,亦可见嗜睡、惊厥。排尿时哭闹,尿布恶臭,顽固性尿布疹或会阴红斑。
③年长儿:临床表现与成人相近,可有发热。下尿路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有终末血尿或遗尿。上尿路感染全身症状较明显,可有发热、寒战、周身不适,伴腰痛及肾区叩击痛、肋脊角压痛,可兼有尿路刺激症状。部分病例有血尿,少量蛋白尿。
(2)慢性尿路感染:病程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为慢性。小儿期较少。患病过程可以无明显症状至有肾衰竭。主要表现为间歇发热,腰酸乏力,贫血等。
(3)无症状菌尿:临床无症状,而尿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约1/3患儿可有症状性尿路感染史,1/5患儿伴尿反流或局部肾瘢痕。
2.诊断
(1)尿常规:取清晨中段尿,离心后镜检,沉渣中白细胞>5个/HP即为脓尿,应考虑本病可能。尿沉渣白细胞聚集成堆,更有诊断价值。如有白细胞管型及中等蛋白尿,提示肾脏受累。
(2)尿培养及菌落计数:用清晨第一次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定量培养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如菌落>105/ml为真性菌尿,可确认为本病;菌落计数104~105/ml为可疑,应重复培养;菌落计数<104/ml多系污染。
(3)尿液直接涂片:将一滴混匀的新鲜尿置玻片上烘干,用亚甲蓝或革兰染色后置镜下观察,每个视野均找到一个以上细菌,示尿内细菌在105/ml以上。若数个视野未见细菌,可以认为无菌尿存在。
(4)尿化学检查:上尿路感染时,血清C反应蛋白和尿乳酸、尿溶菌酶均增高,氯化三苯四氮唑试验测尿中脱氢酶同工酶亦为阳性,诊断率达75%~95%。
(5)X线检查:若经抗生素治疗4~6周而症状仍不缓解或疑有肾盂积水者,可作静脉肾盂造影,以确定有无先天畸形、结石、结核及肿瘤。
(6)鉴别诊断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进行鉴别。
三、辨证施治
1.膀胱湿热型
【辨证】发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甚则尿血,尿道灼热疼痛,尿下淋沥混浊,常伴恶寒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施治】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篇蓄、瞿麦、山栀、滑石各10g,木通、车前子、甘草梢各6g,大黄3g。
【加减】发热加银花、连翘;小便短赤加生地、白茅根;小便带血加小蓟、生藕节。
2.肝胆湿热型
【辨证】小便频数短赤,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呕恶不食。舌红苔黄,脉弦数。
【施治】清利肝胆,和解少阳。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山栀、生地各12g,当归、泽泻、车前子各9g,柴胡、甘草梢各6g。
【加减】呕吐加川连、竹茹;尿血加参三七粉、琥珀粉;胁痛加青皮、香附。
3.肾阴不足型
【辨证】尿频,尿急,排尿痛,伴低热,头晕,腰酸乏力。舌光红,脉细数。
【施治】滋肾养阴。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山药、茯苓各12g,丹皮、泽泻各9g,知母、黄柏各6g。
【加减】腰酸乏力加旱莲草、枸杞子;骨蒸潮热加青蒿、鳖甲、地骨皮。
4.脾肾两虚型
【辨证】尿频,尿急,尿道热涩疼痛,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肢肿面浮。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施治】健脾补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山药、茯苓各12g,泽泻、菟丝子、肉苁蓉各9g,知母、黄柏、牛膝各6g。
【加减】小腹坠胀,小便点滴而出者加黄芪、党参、升麻;腰酸乏力加龙骨、牡蛎、芡实。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四季青片、金砂五淋丸、荡涤灵、清淋冲剂(适用于膀胱湿热者)。
(2)五淋丸(适用于下焦湿热者)
(3)尿感宁冲剂(适用于急慢性尿路感染者)。
2.验方
(1)车前草、穿心莲、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膀胱湿热型)。
(2)鲜紫草30g,鲜小蓟50g,鲜藕80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血尿明显者)。
(3)黄芩、滑石、茯苓皮、猪苓各9g,大腹皮6g,白蔻仁、通草各3g。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适用于下焦湿热者)。
(4)凤尾草、旱莲草、车前草各10g。水煎服,日1剂,3次分服(适用于湿热下注者)。
(5)青黛3g,紫草、益元散、白及各9g,乳香6g。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适用于下焦湿热者)。
(6)小蓟草、马兰根各15g,水煎服。
五、调护
(1)患了泌尿系感染如有发热需要卧床休息。身体无不适时,可适当活动。
(2)婴幼儿要勤喂水,年长儿可鼓励病儿多饮水,利尿,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
(3)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
(4)女婴在大小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洗涤会阴和臀部,所用尿布必须干净清洁。1岁以后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应穿满裆裤,不要就地而坐,以免外阴和尿道感染。
(5)观察尿色、尿量、尿的次数变化。有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要向医生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