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
①缺血性卒中后血压升高通常不需紧急处理,病后24/48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时可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captopril)6.25-12.5mg含服;切忌过度降压使脑关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血压过高(舒张压>140mmHg)可用硝普钠0.5-10μg/ kg.min,维持血压在170-180/95-100mmHg水平;
②意识障碍和呼吸道感染者宜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常、吸氧和防治肺炎,预防尿路感染和褥疮等;
③发病后48h-5d为脑水肿高峰期,可根据临床观察或颅内压检测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1次/6-8h;或速尿40mg静脉注射,2次/d;10%白蛋白50ml静脉注射;脱水剂用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肾损害、水电治紊乱等;
④卧床病人可用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1/2次/d,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⑤发病3日内进行心电监护,预防致死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等)和猝死,必要时可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
⑥血糖水平宜控制在6-9mmol/L,过高和过低均会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如>10mmol/L宜给予胰岛素治疗,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⑦及时控制癫痫发作,处理病人卒中后抑郁或焦虑障碍。
(2)超早期溶栓治疗: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
1)静脉溶拴疗法:常用溶拴药物包括:
①尿激酶(UK):50-150万IU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在1小时内静脉滴注;
②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一次用量0.9mg/kg;%的剂量先予静脉推注,其余剂量在约60分钟持续静脉滴注;rt-PA是位于人类8号染色体(8p12)的丝氨酸蛋白酶,可催化溶酶原变为纤溶酶,具有溶解脑血栓所含纤维蛋白凝块的能力;某些临床对照研究提示,出现症状3小时内rt-PA静脉注射可降低缺血性卒中病残率和死亡率,价格昂贵限制了应用。使用rt-PA最初24小时内不能再用抗凝剂和抗血小班药,24小时候CT显示无出血,可用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卒中病人接受UK和rt为-PA溶栓治疗必须在具有确诊卒中和处理出血并发症能力的医院进行。不推荐用链激酶(SK)静脉溶拴,易引起出血。月药过程中出现严重头痛、呕吐和出血急骤升高时,应立即停用UK或rt-PA并进行CT检查。
·溶拴适应证:①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昏迷。②发病3小时内,在MRI指导下可延长至6小时;③年龄≥18岁;④CT未显示低密度病灶,已排除颅内出血;⑤患者本人和家属同意。
·绝对禁忌证:①TIA单次发作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②病史和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③两次降压治疗后Bp仍>185/110Hg;④CT检查发现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肿瘤和动静脉畸形;⑤患者14日内做过大收受或有创伤,7日内做过动脉穿刺,有活动性内出血等;⑥正在应用抗凝剂或卒中前48小时曾用肝素治疗;⑦病史有血液疾病、出血素质、凝血障碍或使用肯凝药物史(PT>15s,APTT>40s,INR>1.4,血小板计数>100/109/L)。
·溶拴并发症:①梗死灶继发出血:UK是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激活血栓及血浆内纤维酶原,有诱发出血潜在风险,用药后应检测凝血时及凝血酶原时间;②溶拴也可导致致命的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③溶拴再闭塞率高达10%-20%,机制不清。
2)动脉溶拴疗法-作为卒中紧急治疗,可在DSA直视下进行超选择介入动脉溶拴。尿激素酶动脉溶拴合用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可能对出现症状3-6小时的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卒中病人有益。
(3)脑保护治疗:多种脑保护剂被建议应用,在缺血瀑布启动前用药,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包括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化酶、巴比妥盐、维生素E和维生素C、21-氨基类固醇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电压门控性钙通道阻断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和美离子等。目前推荐早期(<2h)应用头部或全身亚低温治疗,药物可用胞二磷胆碱、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早期(<4h)10%蛋白白、环磷酰胺和秋水仙碱联合应用。但许多脑保护剂在动物实验有效,临床疗效不佳或无效,仍需足够的证据。
(4)抗凝治疗:在大多数完全性卒中病例未显示有效,似乎不能影响已发生的卒中过程。为防止血栓扩展、进展性卒中、溶拴治疗后再闭塞等可以短期应用。常用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治疗期间应检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节抗剂,处理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5)降纤治疗:通过降解血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巴曲酶、降纤酶、安克洛和蚓激酶等,巴曲酶首剂1.BU,以后隔日5BU,静脉注射,共3-4次,安全性较好。
(6)抗血小板治疗: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未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48h内用阿司匹林100-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推荐应用。但溶拴或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应用,可增加出血风险。抗血小板凝集剂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也可应用。
(7)有条件的医院应组建卒中单元,SU由多科医师、护士和治疗师参与,经过专业培训,将卒中的急救、治疗、护理及康复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病人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进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花费,有利于出院后管理和社区治疗。中、重度脑卒中,如大面积脑梗死、小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及病情不稳定脑梗死病人均应进入SU治疗。
(8)脑梗急性期不宜使用或慎用血管扩张剂,因缺血区血管呈麻痹及过度灌流状况,可导致脑内盗血和加重脑水肿。脑卒中急性期不宜使用脑细胞营养剂脑活素等,可使缺血缺氧脑细胞耗氧增加,加重脑细胞损伤,宜在脑卒中亚急性期(2-4周)使用。中药制剂,如银杏制剂、川穹嗪、三七、葛根、丹参和水蛭素等均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应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和Meta分析,提供有效的有力证据。
(9)外科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有严重脑水肿、占位效应和脑疝形成征象者,可行开颅减压术;小脑梗死使脑干受压导致病情恶化的病人通过抽吸梗死小脑组织和后颅窝减压术可以挽救生命。
(10)康复治疗:应早期进行,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短期和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针对性体能和技能训练,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
(11)预防性治疗:对有明确缺血性卒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和颈动脉狭窄等应尽早进行预防性直来。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50-100mg/d、噻氯匹定250mg/d对脑卒中二级预防有肯定效果,推荐应用;长期用药中要有间断期,出血倾向者慎用。
㈡ 怎么治疗颈动脉闭塞最好
你好,颈动脉硬化性病变会发生斑块和血栓脱落甚至颈动脉完全闭塞从而导致中风,所以临床上主张对较严重的病变应该积极治疗,但必须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的目的是降低今后中风的风险,如果左侧肢体的瘫痪非常严重,治疗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病变肢体仍存在相当的功能,那就应该积极治疗。如果病变侧的颈动脉已完全闭塞,手术或支架治疗反而可能会使血栓进入大脑,这时应采取药物保守治疗。
㈢ 最好怎样治疗颈动脉闭塞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这个情况,要考虑是颈椎的问题,压迫到臂丛神经所导致的症状。
这个情况,可以到当地中医院的针灸科,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效果当会理想。
指导意见:平时注意不要长时间低头,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枕头要矮一点,垫在脖子的下面。
祝你健康快乐!
㈣ 颈动脉一边全部闭塞如何治疗
脉闭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等,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针对动脉硬化闭塞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的患者,或者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的治疗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扩张剂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安步乐克及甲状腺素类的药物。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的通道,改善肢体供血,手术指征包括重度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者坏疽,手术的方案应该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患者身体承受的能力等等。
㈤ 颈动脉堵塞怎么办
颈动脉是人体中连接心脏和头面部的重要血管,直接为头面部供血。所以颈动脉的健康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颈动脉发生堵塞狭窄,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据统计,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那么颈动脉堵塞怎么治疗呢?这个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就是要看堵塞到什么程度,是完全闭塞还是没完全闭塞。一般情况颈动脉狭窄根据其堵塞狭窄率有这么几个程度分级:堵塞50%以下的为轻度颈动脉狭窄,堵塞50%-70%的为中度颈动脉狭窄,堵塞70%-99%的为重度颈动脉狭窄,而堵塞100%的则为完全闭塞。根据其程度分级,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别。轻度狭窄,一般就建议保守治疗,生活中多注意;中重度狭窄,则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现在颈动脉剥脱术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梗塞的一种标准手术。
下面我们来重点说一下颈动脉闭塞的治疗。颈动脉如果完全闭塞,则是血流完全不通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血管搭桥,重新建立血流旁路来改善供血。这时我们一般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来解决供血。即将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进行搭桥吻合,重新恢复脑部血流。这个搭桥手术技术难度比较高,因为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都比较细,血管吻合操作很复杂。但是这个手术对血供的改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搭桥吻合完成,管腔恢复通常后,即可立即通血,效果立杆见影。
㈥ 颈动脉闭塞有什么好的方法
首先,彩超的结果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咨询一下医院是否有必要做一个全脑血管造影(介入),这个应该是确诊是否闭塞的金标准。
如果真的是完全闭塞,而且时间如果比较久了,几乎已经没有处理的必要了。如果是严重狭窄,可以考虑植入颈动脉支架或者做颈动脉内膜剥脱。
㈦ 颈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法
你好,临床上主张对较严重的病变应该积极治疗,但必须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的目的是降低今后中风的风险,如果左侧肢体的瘫痪非常严重,治疗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病变肢体仍存在相当的功能,那就应该积极治疗。如果病变侧的颈动脉已完全闭塞,手术或支架治疗反而可能会使血栓进入大脑,这时应采取药物保守治疗。
㈧ 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82例的外科治疗
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3年10月对8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82例,其中男66例,女16例,年龄48-84岁,平均68.6岁,病程30d至5年。临床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0例,头晕18例,失语12例,反应迟钝6例,记忆力减退68例,昏厥17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10例。57例有高血压病史,36例有糖尿病史,23例有冠心病病史。全组术前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有颈动脉狭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参考欧洲与北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协作中心经验,分为3级:轻度狭窄≤30%,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本组病例,中度狭窄占44%(36/82),重度狭窄占56%(46/82),狭窄合并有溃疡病变者占11%(9/82),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另一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13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者1例。
二、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39例,颈丛麻醉43例。麻醉后,平卧位,头后仰并偏向对侧。沿胸锁乳突肌前内侧缘切开皮肤和颈阔肌,游离胸锁乳突肌前内侧缘,牵开颈内静脉,其下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打开颈动脉鞘,显露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向远侧分离出颈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以及颈内动脉,用利多卡因封闭颈动脉窦。于颈总动脉近端,颈内、颈外、甲状腺上动脉分别套Rumml带。静脉注入肝素(0.9-1)mg/kg,10 min后分别抽紧Rumml带,阻断各动脉,沿动脉长轴切开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壁,切口从颈总动脉分叉近侧1-2cm开始,并超过颈内动脉中斑块的远端,肝素盐水冲洗血管腔,放置颈动脉临时转流管(shunt)。应用内膜剥离器,小心分离颈动脉内膜及硬化斑块,先切断颈总动脉中斑块的近端,然后切除颈外动脉内的斑块,最后在斑块和正常内膜交界处切断颈内动脉远端的斑块,肝素盐水冲洗,仔细检查并清理血管内表面浮游的碎片,防止脑栓塞。为了防止术后内膜剥脱,颈动脉远端的内膜用7-0 prolene血管缝合线间断缝合固定3-5针,用6-0 prolene血管缝合线连续缝合切口,从切口两端向中央缝合,缝至最后3-4针,拔除转流管,先放开颈内动脉Rumml带,使回流的血将管腔内的空气和组织碎片冲出,再控制颈内动脉,松开颈总动脉Rumml带,冲出其中的碎片,再控制颈总动脉。最后缝合打结,缝合完毕后,依次开放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最后开放颈内动脉。胸锁乳突肌下放置乳胶引流片,逐层缝合颈阔肌,皮下组织及皮肤。
三、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获随访76例,随访率91.5%,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2.4个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消失,头晕、昏厥症状明显减轻57例(76%)。反应好转,肢体肌力提高Ⅰ-Ⅱ级者14例(18.7%)。2例出现脑梗塞、偏瘫(2.6%),1例术后20h出现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急诊手术清除血栓,加宽补片后治愈。1例术后10个月出现TIA发作,颈部血管超声未见血管再狭窄。
讨论
CEA对预防脑卒中复发,改善脑缺血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根据我们的经验,对狭窄程度在50%-60%之间的患者,若有症状,或有溃疡存在,尤其是有一侧颈动脉闭塞或双侧均有中度狭窄者,应积极手术。若无症状,手术应谨慎选择。对急性脑梗塞、已存在持久性固定性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手术效果可能不如神经内科综合治疗加康复治疗好。但对颈动脉重度狭窄同时合并有严重脑缺血症状者拟应考虑手术。对颈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患者,若没有症状,说明患者的侧枝循环已代偿,手术没有必要。
CEA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或颈丛阻滞麻醉主要取决于手术者酌习惯经验、患者的一般状态、以及颈动脉分叉位置等。本组前3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我们体会,全麻患者安静,手术者操作从容,术中延长切口容易,尤其适用于颈动脉分叉位置较高的患者。对于年龄大于80岁,有严重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监测手段不完善时,风险较大,应选择颈丛麻醉。使用颈丛麻醉术中患者意识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易于监测脑的血流灌注情况。但术中一旦发生出血或发现脑缺血、烦躁症状时,手术者易出现忙乱,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将会增加。本组2例颈丛麻醉患者,术中因发生脑缺血,导致术后出现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术中内转流管(shunt)的选择应用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取决于对术中脑供血的评价。许多学者认为,对曾经有脑卒中发作史,对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颈内动脉返流压小于50mm Hg者;术中不能忍受颈动脉阻断试验者;或术中脑电图监测异常者,应选择shunt,否则应避免应用,以免增加并发症,如远端动脉内膜损伤,气栓或微小栓子脱落等。我们认为,常规选用shunt管以保持持续脑血流的灌注。另外,shunt管作为内固定装置,使动脉壁的缝合更加容易。正规、仔细的使用柔软的专为颈内动脉设计的shunt管,可以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脑梗塞是CEA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栓塞是主要原因。术中操作应尽量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部位的挤压;shunt管放置应轻柔合理;内膜切除面清理干净;术中肝素化,术后肝素自然中和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减少脑栓塞的重要措施。
围手术期控制及稳定血压对防止脑出血及术后大脑高灌注至关重要,据文献报道,CEA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9%-21%。我们一般采用静脉泵人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控制收缩压在150mmHg以下,尤其是对年龄超过75岁的,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既往有严重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更应重视。
㈨ 颈动脉血管狭窄怎么办
颈动脉狭窄会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的。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先天性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所致。
如果只是轻度的狭窄,并且是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斑块形成所致,可以口服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如果狭窄严重,可以考虑手术支架扩张颈动脉治疗,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