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极限强度力量训练法
极限强度力量训练法 1982年,保加利亚功勋教练员伊万·阿巴杰耶夫成功地运用肌肉细胞学原理,独创了极限强度训练法(保加利亚训练法),使保加利亚举重队多次在世界举重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中战胜苏联队,从而引起广泛的重视。其做法特点是,非常突出强度,几乎每天、每项都要求达到、接近甚至超过本人当天最高水平。然后减10公斤作两组,再减10公斤作两组.随后又递增重量,直到当天最大重量,再递减重量,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要求组数越多越好,组间的间歇以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为宜。他的理论观点是:人体有巨大的潜力,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开始训练时对新的刺激不适应,一段时间后应能适应.对旧的刺激适应后再予新的刺激,求得新的适应。他还运用肌肉细胞学的原理证明其观点的科学性。即由母体带来的肌细胞核组织,只有不断的给予刺激才能发展、否则就会退化。用生理生化的方法鉴定,大强度训练后,血液中新肾上腺素含量可增加两倍,荷尔蒙生长的
⑵ 如何锻炼力量
1、坐姿单臂哑铃屈伸:单手举哑铃过头,使手臂紧贴脸部,控制哑铃慢慢向头后另一侧肩膀下放,保持肘关节外展。
2、 仰卧哑铃臂屈伸:仰卧在平凳上,双脚着地,腹部绷紧。双手用中性握法(掌心相对)各握一个哑铃,伸直手臂,与肩膀垂直。轻吸一口气,屏住呼吸;肘部弯曲,慢慢将哑铃往下放,至头部的两侧。往下放哑铃的时候,保持上臂不动;小心不要让哑铃砸到头或肩,在最低点处也不要让哑铃碰到平凳。在最低点时,继续屏住呼吸;然后向上伸直双臂,回到起始位置。
整个运动过程中,双肘要向身体收紧,不要向外张开。双臂伸直到最高点处时呼气;用力收紧三头肌,做顶峰收缩;然后重复这一动作至规定次数。运动量:3-4组,每组8-12次。不要使用太大的重量,因为在将哑铃往下放的过程中,如果用的重量太大,你就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
3、杠铃弯举:身体直立,中握距(同肩宽)正握杠铃,垂于体前。两上臂贴紧身体两侧。向上弯举,至肱二头肌完全收紧,稍停。然后缓慢还原,练习时身体不要前后晃动,不要借助惯性力。即使有意借力,幅度也不能太大。负重大时到最低点手臂不完全伸直,以防肘关节受伤。
还有很多动作,在这就不一一介绍了。锻炼肌肉最重要是意念、持续、正确姿势。姿势不正确很容易拉伤肌肉。我建议你买《健与美》这本杂志看看,里面很多内容对你非常有帮助。
平时保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在饮食上要加上合理的营养。在训练前多吃一点碳水化合物如面包面条等,可以增加体内的能量积蓄,保证训练时能量供应。训练完后要多吃些蛋白质食物和水果,用以中和肌肉中的乳酸堆积,帮助恢复。平时还应少食多餐。
腹腰部,是健美锻炼的重点。腹部处在身体的最中央,是特别容易引人注目的部位。从人体健美角度看,真正健美的腹部应由细而有力的腰和线条明显的腹肌构成。因此,请您不要忽视腹部的健美锻炼。
一、侧身弯腰运动:直立。双腿分开,两臂左右平举,上体前屈,用左手指去碰右脚,右臂自然上举,两腿和两臂都不得弯曲,吸气,然后还原,呼气。再换一方向,重复一次。连做8次。
二、屈腿运动:仰卧位。双臂左右平贴地面,两腿伸直后同时屈膝提起,吸气,使大腿贴近腹部;然后呼气,缓缓还原。重复8次。
三、举腿收腹:主要是发展下腹部肌肉。上身平卧,腿伸直并尽可能抬高,接着再缓慢放下。这一练习做均匀后,双膝弯曲继续做同样的动作。重复8次。
四、坐式屈团身:主要为发展上、下腹部肌肉。伸直膝盖,上身后仰,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屈膝收腹,使腹肌极度折屈。练习中,脚始终不能触及地面。
五、“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动作较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历时20?30秒钟。
六、扭腰:一手握把手或拉一定重量的重物,作各种姿势的扭腰和转身练习,以锻炼腹外斜肌和腰部肌肉。
以上运动,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并根据体力状况每次运动量由少至多,逐渐增加,每天进行2次。
告别器械的肌肉锻炼法
--------------------------------------------------------------------------------
http://sports.tom.com 2004年12月28日10时32分来源:中体在线
这里向朋友们介绍一种不用器械的肌肉锻炼法。当你手头既没有杠铃、哑铃等器械,又缺乏砖、石等代用品,但还想练练肌肉时,就可以采用静力性练习法。
前面介绍的发达肌肉法,属于动力性练习,即在锻炼时,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肢体在空间发生位移。静力性练习的特点是,肌肉紧张用力,但肢体却静止不动。静力性练习可以动员更多的肌纤维紧张用力,因而对增强绝对力量效果较好。
静力性练习前,一般先深吸一口气,练习时缓缓将气呼出。下面介绍的是不用器械的静力性练习法。
1.颈部
(1)两脚自然开立,十指交叉抱于头后,平稳用力将头向前下方压,颈部则施以适当的抵抗力,不让手将头压下。保持此“僵持”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练习时,应挺胸收腹,不得弓腰驼背。
(2)右手置于头右侧,将头向左侧压下,颈部则施以适当的抵抗力,不让手将头压向左侧。保持此“僵持”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再换方向练习。
练习时,上身应保持正直,不得歪向一侧。
2.胸部
(1)俯卧撑属于动力性练习,下面介绍一种静力性俯卧撑。做俯卧撑,当身体下降至胸部将要触及地面时,胸大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面对墙站立,两臂前平举,以指尖将触而未触墙为度。全身挺直,上身前倾,两手掌扶墙,指尖朝上。屈肘,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上身用力靠近墙,两臂保持屈肘姿势撑住上身,不使身体靠墙,胸大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3.肩部
打开房门,站立于门框内,两臂下垂松握拳,手背朝前。随即两臂朝两侧分开,以拳抵住门框,好像要将门框撑开一样,三角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4.背部
立姿或坐姿,两手叉腰,背阔肌绷紧,向两侧张开,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5.臂部
(1)坐于桌前,两手托住桌子下沿,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好像要将桌子托起一样,肱二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直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两手松握拳,手背朝后。两臂直臂朝后上方抬起,上身可略前倾,两臂抬至不能再抬为止,肱三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3)立姿或坐姿,两臂下垂,两手握拳,手背朝后。手腕尽力弯起,前臂肌肉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6.腹部
(1)仰卧,脚踝部固定,上身坐起,上身与下肢间的角度大于90度,腹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仰卧,下肢和上身同时翘起成“V”字形,腹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7.腿部
(1)半蹲,大腿保持水平,上身尽可能与地面垂直,两臂交叉抱于胸前,股四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2)坐姿,脚尖点地,脚跟尽量抬起,小腿三头肌极度绷紧,保持此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参考资料:http://sports.tom.com/5052/5055/20041228-497113.html
祝你锻炼成功!
⑶ 怎么快速让自己力气变大
介绍几个方法:(一),散打:力量是怎样练成的。很多散打爱好者平时难以接触到力量训练器械,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力量练习法。1。俯卧撑:具体方法不多介绍,可以用拳或掌撑地,但不必用十指撑地。双拳或双掌的间距越大越费力。俯卧撑的训练效果和卧推杠铃相当。力量大者,可以练习单手俯卧撑,或在背上放置杠铃片等重物再练习。
2。蛙跳:主要练习大腿和小腿的爆发力,其作用类似于负重深蹲。器械力量训练1。手腕屈伸:练习者半蹲或全蹲,双手反握杠铃杆(图1),然后小臂用力上翻,将杠铃杆托起(图2)。作用:此法主要增强手腕和小臂的力量。在搏击中,小臂的力量直接影响拳手的出拳力量。李小龙生前也非常重视小臂的锻练。
要点:前臂尽量贴在大腿上,肘部不要上抬。手腕屈伸时幅度要大,速度不用太快。运动量:用20公斤的杠铃杆练习,20-30次/组,组间休息1-2分钟,做5~10组。2。平推:身体直立,双手正握杠铃片,将杠铃片放在胸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图3),然后用力平推出去,双臂伸直后再回收(图4)。
用最快的速度反复练习。做完平推练习后,屈臂将双手放在胸前(图5),然后做快速直拳空击练习(图6),将刚才推杠铃杆刺激肌肉产生的力量转化为直拳中的速度和力量。作用:锻练直拳的攻击力量和攻击速度。要点:推出时手臂要伸直,稳住身体重心,不要前后晃动,双腿可微屈。运动量:用15-25公斤的杠铃杆练习,20~30次/组,组间休息1~2分钟。
做空击练习时,做5-10组,20拳/组,将空击练习穿插在平推练习中。3。弯举:身体直立,双手正握杠铃杆,两臂伸直,两脚与肩同宽(图7),然后用力屈臂将杠铃杆提起到与颈部同高(图8),再恢复成原来的姿势。做力量转化练习时,站好预备式(图9),做双手勾拳交替空击练习(图10),将获得的一般力量转化为勾拳的速度力量。
作用:主要锻练上臂和前臂的肌肉,提高拳法中勾拳的出拳力量。要点:杠铃起落时,尽量不要弯腰,也不要借反弹之力提起杠铃,并且要达到与颈部同高。交替击勾拳练习时,要注意抖腕。运动量:用35-50公斤的重量练习,做10-12/组,组间休息1—2分钟。做转换练习时,做5-10组,20拳/组,穿插在弯举练习中。
4。转腰:双脚分开直立,将杠铃放到颈后,双手抓稳杠铃杆(图11)。腰部用力向左侧转90度,以转腰之力转动带动双腿成左弓步(图12)。然后腰部用力向右侧转180度,双腿成右弓步(图13)。做力量转化练习时,按预备式站立,做前手直拳和后手勾拳的连击练习(图14,图15),认真体会转腰带动手臂、拳头的发力过程。
作用:在散打中,无论是出拳还是踢腿,都要用转腰的力量,因此腰部的力量训练格外重要。这种训练方法和散打中出拳过程中的转腰发力相似,可有效增加腰部力量。要点:转腰幅度要大,但速度不宜太快,上身要站直。运动量:用20-50公斤的重量练习,做20~25/组。转换练习时20拳/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在转腰练习中。
5。卧推:身体仰卧,双手分开同肩宽,正握杠铃放在胸前(图16),用力将杠铃推起至双臂伸直(图17),再放下杠铃。再做力量转化练习,找一同伴持手靶,以最大力量出拳击打手靶,或重拳击打沙袋。作用:做为锻练上肢力量的很好方法,卧推可以极大地提高上肢和胸肌的力量。要点:杠铃落下时尽量贴在胸口,推起杠铃速度不宜太快。
在超负荷卧推时,一定要有人在一旁保护。重拳击靶时,要力从腰发。运动量:用最大卧推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组,或用最大卧推重量80-95%的重量做2-5/组,或用最大卧推重量95—110%的重量做1-3组。做转换练习时,20拳/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在卧推练习中。
6。深蹲起:全身站直,将杠铃放在颈后,双手抓稳杠铃杆,两脚与肩同宽(图18),然后屈膝深蹲(图19),再用力站直身体。再以预备式站好,反复做侧踹练习(图20),可将深蹲起中获得的力量转化力侧踹等直线腿法的击打力量。作用:重点锻练腿部力量。“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因此腿部的锻练是不能忽视的。
要点:深蹲起时,腰要挺直,靠大腿的力量站起,不可借助下蹲后的反弹力。下蹲和起立时,注意防止腰部受伤,身旁尽量有人保护。侧踹腿练习时,起腿要高,全身整体发力。运动量:用最大深蹲起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组,或用最大深蹲起重量的80~95%的重量做2-5/组,或用最大深蹲起重量的95-110%的重量做1-3组。
做侧踹腿空击练习时,20腿/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于深蹲起练习中。7。半蹲起练习:全身站直,将杠铃放到颈后,双手抓稳,两脚与肩同宽(图21)。然后双腿屈膝,大小腿成90-120度夹角(图22),然后用力站直身体。再按预备式站立,做前后鞭腿的空击练习。
在练习中,体会鞭腿空击的流畅感。作用:主要练习大腿的爆发力。要点:半蹲起时,腰要挺直,靠大腿的力量站起,尽量快速练习,并要有人在身旁保护。运动量:用最大半蹲起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组,或用最大半蹲起重量80-95%的重量做2-5/组,或用最大半蹲起重量95-110%的重量做1-3组。
做鞭腿练习时,20腿/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于半蹲起练习中(二),熊氏易筋经是前广东武协主席李佩玄先生所传的功法。我少年时代的老师是武警部队的南拳教官。他每天早起,练的就是熊氏易筋经,当时刊载该功法的武林杂志就是他的枕中密笈。熊氏易筋经追求的是筋长力大,要把筋拉长,见效很快的话。
我上高中时练过,1小时20分钟左右,不错,很好的东西,练了两年,全年级也就一两个人掰手腕能和我较量。
⑷ 最大力量训练常用的主要训练方法与测试办法有哪些,简答题
最大力量训练常用的方法有;
1、重复法:特点是负荷大小随肌肉力量增大而逐渐增大;
2、强度法:特点是采用最大负荷安排;
3、阶梯式训练法;特点是突出极限强度,几乎每周、每天和每个练习都要求接近、达到甚至超过本人当天最高水平。
⑸ 怎样把自己的力量练的最大
力量练习主要强调的是在保持动作正确的前提下的高组数,高频率,间歇时间较长的练习,具体的要根据你现有的力量水平来定,比如你的卧推的重量,下压的重量,杠铃弯举的重量等
俯卧撑
一、扩胸式。双手的手掌作为支撑点,双臂张开,与肩同宽,或比肩更宽,背部、腰部和臀部呈一条直线,肘部用力,屈臂运动即可。此方式主要锻炼的是胸肌、上臂的肱三头肌以及腹部肌肉。
二、夹肩式。动作与上同,只是双手间距较窄,并以双拳作为支撑点,拳眼向前。这种方式锻炼的是臂力,而且能增加手腕的力量和拳的硬度。练习时应注意,所选的支撑地面可以先软后硬,手腕支撑时要绷紧,以免扭伤。
三、铁牛耕地式。用拳或用手掌作为支撑点。双手撑地,双臂张开,与肩同宽。双脚趾着地,双手双脚平行。头向斜前方顶,前脚掌、双手、颈、腰一齐用力,同时腰下塌,贴着地皮。然后臀部上翘,腰再下塌,身体后拉,整个动作完成。斜前斜后的动作反复做即可。这种练习主要针对颈部,并增强背肌、手腕、脚踝力量。
四、手指功法。主要是以十指为支撑点,其他动作与前两种方式相同。随着力量增加,着地的手指可以依次递减。该方式主要练习指力,增强手的握力、抓力、合力,力透指尖。应注意的是,若指力达不到支撑身体的力量,可以先让手指顶着墙面练习,身体斜撑。待指力慢慢增强后,再逐渐放到水平地面来练,以防手指受伤。
五、鲤鱼卧莲式。身体侧卧,单拳或单掌着地(一般是单拳),斜撑地面,双脚交叉斜撑。例如,右拳撑地,左臂向上伸展,双臂呈十字形,掌握身体平衡。左脚内侧、右脚外侧着地支撑。屈臂下撑时,腰部用力,头和腰后仰,如同盘卧的鲤鱼,然后恢复原式,再反复下撑。
该方式主要锻炼三角肌(俗称“虎头肌”)、上臂、腰部和腹部的力量。练习时若力量不够可以先选择较软的地面,臂部的力量要用足。
六、倒立式。初练者可依附墙面倒立,脚搭在墙面上,双手与肩同宽,双臂弯曲,做屈臂下按。后期,脚可以离开墙面来做俯卧撑。该方式主要训练颈部和臂部的力量。练习时注意掌握身体平衡。
七、负重练习。动作与扩胸式和夹肩式相同,只是在背部放上重物,如哑铃片。在臂部力量增强、身体动作协调后,重物的重量可依次递增。
八、单掌或单拳练习。动作与扩胸式和夹肩式相同,但单掌或单拳着地,做动作时双手交替撑地。该方式主要练习单臂力量。若臂力不够,开始时可先在斜坡上练习,随着力量增强,逐渐抬高脚的支撑点,最后可单掌或单拳甚至一个手指支撑,身体倒立。练习时要循序渐进。
强调,练习时要注意身体平衡,各部位的动作一定要协调,这样肌肉的负重才均匀,锻炼效果才会更好。
俯卧撑对腹、背、胸部的肌肉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还能做出很多花样,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一、两手距离变化:双手略宽(或略窄)于肩膀,肘部打开与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双手和肩宽相等,俯卧撑的难度就会相应提高。略宽于肩膀距离的方法,更偏重于锻炼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于肩膀距离的方法,则偏重于锻炼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二、手法、脚法变化:手法可分为全掌撑、拳撑和指撑三种形式,从方向上又可以分为指尖向前、向内、向外三种撑地姿势。全掌撑,就是用全手掌撑地;拳撑,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撑地;指撑,就是用手指第一关节撑地的方法。指撑所需要的力量大,难度也最高。脚法,可以分为两脚并拢和开立两种形式,还可以分别用脚背或脚弓撑地。
三、身体倾斜的姿势变化:高姿俯卧撑,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种姿势适合初学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撑,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适合一般锻炼人群。低姿俯卧撑,在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高、手低,脚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部撑地,手脚不在同一平面。这个姿势会将全身的重量压在上肢,对健身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四、锻炼频率变化:可以快慢结合,练习中先快做几次,再慢做几次;也可以定时计数,在单位时间内计算练习的次数;还可以单纯计数,练习者不间断做俯卧撑,直到力竭。频率的变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交叉运用它们,锻炼中就不易感到疲劳了。
练习俯卧撑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做前要充分按摩、甩动、拉伸上肢,防止肌肉僵硬;练习中要摸索适合自己的俯卧撑形式,合理控制运动负荷
⑹ 如何训练肌肉爆发力7种方法让你力量爆棚
1、、肌肉的工作方式发展爆发力的肌肉主要工作方式是动力性的,尤其是克制性的动力工作方式。
2、、阻力的大小。阻力指标的范围相当广,促使单块肌肉和肌肉群能力发展的一般性、辅助性训练练习的负重量,可采用运动员所能达到的最大重量的70-90%。
爆发力训练依靠力量来支持,需要超负荷的阻力训练,这样才能刺激肌肉迅速提供能量,让机体迅速达到预想中的力量爆发。而且肌肉训练需要在重复次数上超负荷,这样才能持久。
1、杠铃/哑铃平推:
将杠铃或哑铃托在胸前与肩齐高(重量以自己无法进行前平举为准),然后快速向体前推出,手臂伸直后主动用力快速拉回,如此连续完成动作。这个练习可以有效提高手臂和胸背部肌肉的爆发力,对出拳的速度和力量有很大好处。
2、连续蛙跳:动作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关键点在于落地时完全蹲下,落下后起跳速度要快,做到连续两个字,空中充分展开身体,尽量往高往远跳,然后收腹团身落地,也可以穿上沙背心等负重增加强度。这个练习可以快速提高腿部和腰腹部的爆发力。3、击掌俯卧撑:俯卧撑大家都不陌生,只是在撑起时快速用力让身体腾空,在落地之前完成击掌动作,可以从击一次掌到两次三次,不断提高难度。我们曾见一摔跤高手可以从俯卧撑姿势直接推起到笔直站立,其爆发力之强由此可见。
4、俯卧撑跳:这个动作不是用手臂的力量而是腹肌的力量,方法为:俯卧撑姿势,腰部放松塌下,然后腹肌用力收缩,腰臀部向上拱,以此力量带动全身弹起,落地仍成俯卧撑姿势,如此反复练习。这个练习对腹胯部爆发力提高极有好处。5、变速跑。跑步的时候,先以比较慢的速度跑,然后跑400米左右时,就用最快的速度冲刺。冲100米就可以。然后再慢跑。6、高抬腿跑。这是锻炼爆发力的比较好的方法,跑步的时候,要用力让膝部向上顶。跑的节奏最好也是由慢到快7、50米冲刺跑。做这个的时候,最好找一个朋友陪你一起跑,这样可以跑的更快。突破自己的极限!
⑺ 什么叫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手段分别有哪些
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作为一名教练员或运动员熟悉、掌握这些方法、手段,并且能结合训练实际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运用之,才有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力量素质练习的基本手段
(一)负重抗阻力练习
这种练习可作用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肌肉群。这种练习主要依靠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次数刺激机体发展力量素质。负重抗阻力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负荷的重量及练习的重复次数可随时调整,它是身体素质练习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二)对抗性练习
这种练习的双方力量相当,依靠对方不同肌肉群的互相对抗,以短暂的静力性等长收缩来发展力量素质。如双人顶、双人推、拉等。对抗性练习几乎不需要任何器械及设备,也容易引起练习者的兴趣。
(三)克服弹性物体阻力的练习
这是依靠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阻力发展力量素质,如使用弹簧拉力器、拉橡皮带等。
(四)利用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
如在沙地、深雪地、草地、水中的跑、跳等。做这种练习要求轻快用力,所用的力量往往在动作结束时较大。
(五)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由人体四肢的远端支撑完成的练习,迫使机体的局部部位来承受体重,促使该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发展。例如引体向上、倒立推进、纵跳等。
(六)利用特制的力量练习器的练习
这种特制的练习器,可以使练习者的身体处在各种不同的姿势(坐、卧、站)进行练习。它不但能直接发展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还可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另外,还有电刺激发展肌肉力量的练习器。
二、力量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与特征
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们创造了多种多样发展肌肉力量的方法,或是作用于整个肌肉系统或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肌肉群,这些具体的练习形式是形成现代力量训练方法的基础。按动力学特征分类,力量素质练习的方法分为动力性力量练习法、静力性练习法及电刺激练习法等。动力性力量练习法是指人体采用相对运动的动作形式进行力量素质的练习,主要由克制收缩形式(速度性克制收缩,力量性克制收缩和等动练习),退让收缩形式的速度性退让收缩,力量性退让收缩练习;超等长收缩形式的速度性超等长收缩,力量性超等长收缩练习等等方法所组成。静力性力量练习法是指人体采用相对静止的动作形式进行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主要是指等长收缩练习。电刺激法是利用电刺激仪产生的脉冲电流,代替由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使肌肉收缩,达到提高肌肉力量之目的。此外还有将动力性力量的不同形式和静力性力量练习的形式进行不同组合,形成新的发展不同力量素质的组合练习法。
(一)动力性的克制收缩练习方法的特征
动力性克制性收缩练习是指肌肉从拉长的状态中缩短以克服阻力而完成
动作。肌肉在收缩时起止点相互接近,所以动力性克制收缩练习又可看作是肌肉的向心性工作。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动作速度快、功率大。能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速度和力量耐力。
(二)动力性退让收缩练习方法的特征
该方法是使肌肉产生离心收缩的力量练习。生理学研究证明,肌肉不仅在收缩时能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在外力拉长肌肉做功时,肌肉也能把外能转为化学能储存。因此,肌肉的退让性工作除了即时效应外(例如制动)还能产生积蓄效应(把非代谢能量转变为肌肉的化学能和弹性势能),然后再以机械能的形式瞬间释放。退让性收缩练习对神经肌肉系统产生超量负荷,可使肌肉力量,特别是最大力量得到明显增长。
(三)等动练习法的特征
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人体接受外部负荷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强度,在人体动作的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定,并使关节各个角度的肌肉用力表现出最大用力或恒定用力。
(四)超等长收缩力量练习法的特征
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神经肌肉的牵张反射性,引起神经系统反射性产生更强烈的兴奋冲动,从而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收缩,以产生更大的肌肉收缩力,以达到提高力量的目的。这种练习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各种快速跳跃练习。
2、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深练习。
3、利用专门训练器械进行的超等长练习。
(五)静力性练习法的特征
它的最大特点是物理上表现的功为零,但生物体却依然存在做功的功能。能更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张力与神经细胞的机能水平。
(六)组合练习法的特征
从生理和生物力学角度看,各种肌肉收缩方式混合练习,增加了机体对刺激的适应难度。提高刺激的作用,能收到更快提高力量的效果。
(七)电刺激练习法的特征
最大优点是:训练部分准确,可根据训练目的,随意选择和确定练习部位;强化专项肌群和薄弱肌群,肌肉收缩的强度和时间可以人为地控制;可最大限度地动员运动单位参与收缩,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肌肉力量;可加大训练量,缓解大运动量与疲劳恢复的矛盾,可保证受伤期工作肌群的正常训练。与想象训练相结合,作为比赛期和比赛前的力量强化手段和兴奋刺激手段。
电刺激法增长力量迅速,但用电刺激获得的力量,一旦停止练习,消退也快。
三、最大力量的训练
最大力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肌肉生理横断面和肌肉内协调能力发展与改善。后者对相对力量的提高尤其重要。是田径径赛、跳跃和球类运动员提高力量的主要途径。
下面几种训练方法能有效地发展人体最大力量。
(一)静力性练习
静力性练习一般多采用较大负荷量,以递增重量的方法进行练习。所负的重量越大,由肌肉的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也就越强,从而引起大脑皮质指挥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产生强烈兴奋,若经常接受这种刺激,就提高了兴奋强度,并吸引更多的肌肉纤维参与工作,进而提高了肌肉的最大力量。
总负荷是影响最大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总负荷的因素有负荷重量、练习重复组数、每组持续时间及各组间的间歇时间等。提高最大力量多采用本人最大负荷量的70%进行练习,组数可控制在4组,每组持续在12秒以上,每组间歇3分钟。若采用本人最大负荷量的70~90%进行练习,组数可控制在4~6组,每组持续时间8~10秒,每组间歇3分钟。若采用本人负荷量90%以上进行练习,组数不超过4组,每组持续时间3~6秒,每组间歇应增至4分钟。
(二)持续不断地重复用力的方法(重复法)
作用在于加强新陈代谢,活跃营养过程,并有助于改进协调性,加强支撑运动器官能力,并能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
重复用力训练采用的负荷强度一般是本人最大负荷量的75~90%,组数可进行6~8组,每组重复次数3~6次,每组间歇时间控制在3分钟。
(三)最大限制的、短促用力的方法(强度法)
短促极限用力的练习方法,保证了神经系统和肌肉作用力的高度集中,使肌肉最大力量得到明显提高。对于需要最大力量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周期性地举最大的和接近最大的重量能有效地发展其专项工作能力。
短促极限用力训练采用负荷强度为本为负荷量的85~100%,练习组数6~10组,每组练习次数1~3次,每组间歇时间控制在3分钟。
(四)极限强度的方法
极限强度练习方法的显着特点,非常突出强度,几乎每周、每天、每项都要求达到、接近甚至超过本人当天最高水平。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要求组数越多越好,组与组之间的间歇以练习者恢复为准,整个训练全年都是这样安排的,不作大的调整和变动。
(五)极端用力的方法
这种练习方法的特点是采用一定的负荷量进行练习,次数重复至极限数量,直到完全不能做为止。即至参加训练的肌肉群再也不能进行收缩。其生理机制是,肌肉越来越疲劳,需要从大脑皮层中发出补充的神经冲动新的运动单位。这样就把每块肌肉充分地调动起来,并去激发新的肌肉群(即兴奋过程的扩散)。
极端用力练习方法发展力量素质的负荷特征是一般多采用50~75%的负荷强度,进行3
~5组,每组10~12次,每组间歇时间为3~5分钟。它对某些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身体起着最为深刻和全面的结构性的影响,而对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发展力量和耐力产生良好的作用,并且是大幅度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六)电刺激法
生理机制是由大脑发出的中枢神经冲动被一种能使肌肉收缩的电刺激所取代。电刺激的优点是:
一是能使肌肉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二是引起肌肉紧张所维持的时间要比普通方法长、反复次数多,极限力量降低减慢。由于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使运动员在已疲劳后仍可继续对肌肉进行电刺激训练,达到真正大运动量训练;
三是比一般力量训练方法消耗能量少;
四是对肌肉训练的针对性强。其缺点是可能对人体协调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假使训练量控制不当,会使肌肉负担过重。该方法分直接刺激法和间接刺激法两种。直接刺激法是把两个电极固定在肌肉末端,促使肌肉直接受电刺激,频率为250赫兹时肌肉收缩最为理想。间接刺激法是把不同的电极放置在有关运动神经部位,使肌肉间接受刺激收缩,频率为1000赫兹时肌肉收缩最为理想。频率持续时间为10秒,每块肌肉的各个刺激周期的间隔时间为50秒。一次训练的刺激周期为10个。
四、速度力量的训练
由于速度力量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一般都用提高肌肉用力的能力及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其中,发展运动员肌肉用力的能力是发展速度力量的基础,而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是发展快速力量的决定"力量"。体育运动项目绝大多数是在快速节奏下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各种情况下的起动速度、投掷中的鞭打速度、体操的团身、转体速度等都要肌肉的用力能力和肌肉的收缩速度。表现在体育运动中为起动力量、爆发力、反应力等。
(一)发展起动力的方法
在最短时间内(通常不到150毫秒)最快地发挥下肢力量,称为起动力。运动实践证明:最大力量水平是起动力的基本因素。
发展起动力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
1、利用地形地物做各种短跑练习,如沙地跑、上下坡跑、跑阶梯等。
2、利用器械、仪器做各种跑的练习,如穿加重背心的起跑加速、加速跑突然改变方向跑、计时短跑、系铅腰带的加速跑、负轻杠铃短跑等。
3、利用同伴的各种助力做加速跑、牵引跑、各种准备姿势的听信号起动跑等。
另外,发展弹跳反应力的练习也都是发展起动力的良好手段。
(二)发展爆发力的方法
以最短的时间(在150毫秒内),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称为爆发力。它对于多数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如跳远的起跳动作)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爆发力也同样依赖于最大力量水平。所以任何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也适应于发展爆发力练习。但发展爆发力练习的负荷特征是:负荷强度一般采用70~90%,练习组数3~6组,每组做5~6次,每组间歇3分钟。前苏联运动员安排18周发展爆发力,收到良好效果:前6周从事跳跃练习,中间6周进行大重量的快速杠铃练习,后6周做跳深练习。
(三)发展反应力的方法
当人体运动时,肌肉链牵制着人体运动的速度,引起牵张反应。由于来自迷路、眼、颈部本体感受器的刺激,牵张反射经常受到修正从而发生反射性的运动。这种反射性运动,能使运动着的人体获得很高的加速度,产生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能力。在制动的离心阶段,活动的肌肉被拉长;在加速的向心阶段,肌肉迅速收缩。这种形式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一种是以跳跃为主的弹跳反应力,一种是以击打、鞭打、踢踹为主的击打反应力。
上述两种形式的差别在于不同的刺激关系。以跳深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刺激向下运动的身体受重力作用被迫进行的。人们习惯称之为超等长练习。相反,以击打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对抗肌肉用力引起的,这种被拉长并不是积极的,因此,拉长--收缩周期比跳深慢得多。
1、发展弹跳反应力的方法很多,比较有效的方法有:
(1)跳深:下落高度70~110厘米。若采用较低高度,有利于发展最大速度;若采用较高高度,可发展最大力量。要求跳下后立即向上跳起,尽量高跳。这种练习1周可安排2次,每次4组,每组8~12次,组间间歇2分钟。疲劳时不宜做此练习。
(2)各种跳跃练习:跨步跳、多级跳、负重连续跳、跳台阶、跳上跳下等。优秀运动员往往把短跳练习结合用以提高反应力。
(3)手持4.5公斤的哑铃蹲跳起:肩负22.5公斤的杠铃蹲跳起;肩负45公斤杠铃快速分腿跳;肩负67.5公斤杠铃等。
2、发展击打反应力。许多竞技运动项目都有击打、鞭打、出手、踢踹等动作。特别是对抗肌的力量能力是这些运动项目训练的重要任务。优秀运动员中发展击打反应力的练习有:
(1)发展对抗肌的退让性练习。用超过本人最大负荷量的10~50%卧推,要求加助力推起;加保护慢放下。用上述的负荷强度和方法进行深蹲,两手持哑铃做仰卧直臂下压。要求直臂下压时快,直臂后摆时慢。
(2)发展对抗肌和击打速度的模仿性练习。利用滑轮拉力器、橡皮筋、小哑铃、石块、短棒等模仿击打、鞭打、投、踢和踹等动作,注意完成动作的幅度。完成动作前的拉长动作以及具有足够引起鞭打性的肌肉紧张,开始位置(关节角度)必须与比赛中动作的位置一致,根据所选负荷和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此练习每组不可超过5~8次。
无论发展哪种力量,重要的是把力量与速度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速度力量。在训练实践中,要科学地调整动作力量和动作速度,长时间地采用恒定负荷,就会使动作速度固定,影响速度力量的发展。负荷强度的安排是周期性、波浪式变化的。也应注意使身体局部的速度力量能力与全身速度力量能力结合起来进行。
五、力量耐力的训练
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在静力性或动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而又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运动能力。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证工作肌耗氧和供氧和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无氧代谢的机能能力和工作肌有效地利用氧的能力,以及运动员克服自身疲劳的意志品质。
根据肌肉工作的方式,力量耐力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又可细分为最大力量耐力(重复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和快速力量耐力(重复发挥快速力量的能力)两种。无论动力性力量耐力或者静力性力量耐力均与最大力量有密切关系,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同一负荷重量时的重复次数,主要取决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大,则重复次数多,力量耐力好。
从肌肉物质交换的关系来看,在静力性力量练习时,肌肉紧张逐渐下降,从而限制了有氧物质和酶作用的供应,肌肉高度紧张时,还会中断这种供应。在动力性力量耐力练习时,肌肉有节律地交替紧张和放松,短时间随血流供应有氧物质,易于加快消除疲劳的过程。
根据肌肉物质交换的关系,如果发展一般力量耐力,可采用持续间歇练习法、等动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和负荷强度较低的静力性练习法。
(一)持续间歇练习
其特点是负荷重量较小,每次应竭尽全力去达到极限,使肌肉长时间持续收缩工作到最大限度。力量耐力的增长主要表现在重复次数的增加上,每次练习要力争增加重复次数,当重复次数超过该项目特点的需要时,就应增加负荷重量。由于每个运动项目的特点不同,因此采用的负荷重量和次数应根据各项目的特点而确定。
(二)等动练习法
它是利用一种专门器械(等动练习器)进行力量练习的方法。等动练习器的结构是在一个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尼龙绳,拉动尼龙绳时,由于离心制动作用,拉动绳的力量越大,器械产生的阻力也越大,器械所产生的阻力总是和用力大小相关。
肌肉用力大小与骨杠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即受到肌肉群的牵拉角度与每个杠杆的阻力臂与力臂的相对长度的影响。因此,当人体任何一个环节活动时,在它整个活动范围内,肌肉所表现的力量并不是均匀一致的。当我们作弯举时,总会明显地感觉到肘关节处于90度角左右时最吃力(阻力最大)。因此,在一般的动力性训练中,由于外加阻力是固定的,所以肌肉在屈肘关节的整个活动范围内,负担是不一样的,开始较小,90度角左右负担量最大,然后又逐渐减小。当肘关节处于不同角度时,屈肘肌群所受到的刺激作用也就不一样。而用等动练习器进行训练时,当骨杠杆处于有利位置时,肌肉如使劲,用力比较大,器械产生的阻力也大;而当骨杠杆处于不当位置时,力量小,器械产生的阻力也就小。这样实际上就等于在肘关节的整个活动范围内,给予了屈肘肌群以不同的负荷(即不同的外加阻力),只要练习者尽力去拉,就能保证在整个活动范围内,肌肉均能受到最大负荷。
进行等动练习时,通常完成次数较多。主要用于发展力量耐力,如果改变负荷要求,亦可用于发展其他力量素质。等动练习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将等动练习器固定在墙壁上、地板上或天花板上,运动员根据各自的专项特点,结合专项动作的方向和幅度,采用不同的负荷进行训练。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点,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顺序、路线、时间依次完成各站规定的练习内容和次数,周而复始地进行练习的方法。其特点是能轮流锻炼各个肌群,按先后顺序发展两臂、双肩、两腿、腹部、背部等部位肌群的力量耐力。
循环练习的内容组织需根据练习者的设想、训练目的而定,并且应该遵循"渐进负荷"或者"递增负荷"的原则安排训练,负荷强度必须针对个人情况而定。
根据国外资料报导,提高肌肉耐力一般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的循环练习:
1、大强度间歇循环练习。
该方法运用时采用最大力量的50~80%负荷,重复10~30次,重复速度要快,休息时间应是用力时间的2~3倍。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短距离高速度项目(短跑、短距离游泳、短跑道速滑)、摔跤、拳击及其他球类项目的肌肉耐力的训练。
2、低强度间歇循环练习。
该方法采用较低负荷(最大力量的30~50%),重复次数增加至最高重复次数。完成动作的速度适中或较慢,休息时间比大强度的循环练习时间要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发展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肌肉耐力,如长跑、长距离游泳、越野滑雪、赛艇等。
制定循环练习计划时,每组练习的时间短者可安排6种练习,时间适中者可安排9种练习,时间长者可安排12种练习,总持续时间在10~30分钟之间,循环重复练习2~3组。但具体的练习持续时间、重复次数以及间歇时间,应该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准备发展的身体素质来确定。由于采用循环法练习时各"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固定的,所以可以组织与"站"同等数量的人同时参加练习,提高练习者的兴趣,活跃练习的气氛。
发展力量素质,除了学习掌握必要的力量素质教学与训练的理论外,还应该掌握正确地发展有关肌群力量的技术动作,并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迅速促进力量素质的不断提高。
⑻ 最大力量训练方法是什么
力量的锻练方法 坚持!
许多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也经常采用举重和各种负重发展肌肉力量,因此,所有的体育锻练者,健身,健美训练者必需了解掌握发展力量的内容和合理的运用它,你就会在训练中达到自己所理想的目标。
发展绝对力量;绝对力量即人在完成某种动作所表现的力量,不考虑与其本人体重的关系。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选择重量大小的问题,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克服相当大的重量训练,肌肉的最大力量就不会增长,采用重复次数少而大的训练,最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重量的大小一般采用最大力量的百分数或一次训练能重复的次数来却定,发展最大力量采用能重复1-3次的重量(相当于本人最大力量的85%-95%的强度)进行3-5组训练,组间休息1-3分钟,隔天训练一次效果最佳。健美训练者会定期进行肌肉绝对力量专项训练。但在健美训练中主要是发展肌肉体积,所以发展肌肉体积最有效的重量是本人能连续做8-12次,最低不少于6次,最多不超过15次的重量,如果只能连续做5次以下,就只发展肌肉力量而很少增大肌肉体积,重复次数多而重量中等训练,可增大肌肉体积及肌肉耐久力,如果重复次数能超过20次以上的重量,则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很少增长,会消耗体内能量,减少脂肪和发展肌积肉耐久力,所以。要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体就要在训练能重复次数超过12次时,便增加重量,重复次数不到8次时,就要减轻重量进行训练。但直得注意,不经常从事力量锻练的人,最出采用的重量不能过大,因为力量训练的效果在最初阶段几乎不取决于重量大小,只要重量超过一定的最低限度(约为最大重量的40%左右就可以)。
发展速度力量:既指肌肉做等张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从事这类训练疲劳出现较晚。发展速度力量与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有所不同,要适当减少重量,用最快的速度来完成动作,发展速度力量采用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即60%-80%的强度,每组5-10次,以爆发性速度训练4-6组,组间休息2-5分钟。
发展耐力力量:它是指身体的某一肌群在一段时间内反复举起某一重量的能力,一般采用小强度间歇法,即以最大重量的50%左右的强度,用中快速度完成,要求每组20-30次,组间休息1分钟左右,组数可随训练水平不断增加,发展耐力力量即要克服一定的重量,又要克服一定的疲劳程度,即每次训练后都要有出现疲劳的感觉。健美比赛者在赛前训练周期都会采用此法,但要使体行达到比赛所要求的--肌肉块大,皮下含脂到最少程度和肌肉线条纹理清晰的最佳状态,除调整训练强度和运动量外,还要结合有效的有氧运动量外和日常的养素的配比。此训练法同样适合减肥者,只要在结合一定强度的有氧训练和合理的饮食,减肥者就会减到自己理想的体重。
力量练习中的呼吸:极限重量或大重量时需要憋气,即在紧闭声门的条件下使肌肉紧张用力,我们训练者曾是验在吸气,呼气和憋气的情况下进行肱=头肌力量测定,结果表明:吸气时举起25公斤,呼气时举起28公斤,憋气时举起32公斤,憋气能提高肌肉用力,但憋气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产生一些不利因素,会引起胸阔内压增加,使肺部的血液循环产生障碍,长时间憋气会影响训练效果,而且易产生头昏,恶心,过早等弊端疲劳,甚至导致短暂脑贫血或休克,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必须注意:在短时间内必需最大用力时才允许憋气,当有条件不憋气的时候,不要憋气;对初学者进行力量锻练所用的极限(最大)和次极限负重力量不能过大;在完成力量训练前不应做最大吸气,以做中度吸气为宜;用狭窄的声门呼气(舌尖顶住上牙膛)可以达到类似憋气时同样大的力量,因此尽可能不憋气,以慢呼气完成最大用力训练为好;训练时的呼吸还应随动作而变,正确呼吸不仅要起到供氧作用,而且能固定肩带起到调整体位和协助完成动作的重要作用。
发展力量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超负荷和渐增加负荷原则,超负荷就是按某人能承担的最大负荷或接近最大负荷进行训练,适应后要使力量训练的负荷(重量)逐渐增大,超过原来的最大负荷(重量),才能不断发展力量。超负荷能迫使更多的肌肉群参加最大收缩,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增加肌肉力量,小负荷只能使肌肉力量保持原有的水平,甚至会有所下降。力量增长后。必需逐渐增加负荷,例如某训练者平卧推举重量能重复8次才出现疲劳,这种重量就是该训练者中上等强度的负荷量,用这一负荷进行训练,直到能举到12次后,便可增加重量,增加量以可以达到最多能举8次为准,使肌肉在每次训练中始终处:超负荷的收缩状态。
先练大肌肉群,后练小肌肉群,全身不同肌肉群交替进行训练的原则。人体总力量最大相关肌肉群有:脊柱的伸肌,脊柱的屈肌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两腿的肌肉,两臂的伸肌,胸大肌等五大肌群,在身体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在全面发展肌肉力量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专门性训练来发展这些的肌肉群力量。
按力量增长规律训练的原则:举最大负荷(重量)50%以上的重增加重量--增加次数和组数--增加重量--再增加次数和组数--再增加重量,循环往复,坚持六周以上,每周3次必有成效。力量训练要坚持,如果停止5-7天,力量就有开始消退,所以,我们训练者以隔天-次为适宜。
在训练中应培养肌肉放松能力,在热身活动后,力量训练前和训练间做有关肌肉群,关节和韧带的伸展活动,可使肌肉尽量放松,消除疲牢;同时可提高训练效果,可使肌肉变得更有弹性,增加肌力,减少受伤。增强体质与防病治病密切相关,所以身体训练必需与讲究卫生相结合,就是说:增进健康,除坚持训练外,必需遵守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指度将对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身体训练要讲究实效,从各人实际出发,并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必需注意身体全面发展,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管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体各个器管系统的活动机能需要一个逐步提高,逐步适应的过程,如违反这一规律,不仅不能很好地增强体质,而且会损害健康,所以只要你认真遵循以上训练方法,你就会达到你理想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