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风病人怎样锻炼恢复正常语言能力
给他读读报纸,对病情的回复有好处,平时加强肢体的锻炼,每天陪病人多说说话,要坚持下去,散散心,可以对病人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才能治好病,少吃西药。
2. 癌症病人到底应该怎样运动才合适
很多癌症患者术后都会选择静养,不运动。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术后体弱,身心疲惫,不宜运动。其次,有人认为运动要消耗能量,加快血液循环,有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不少经过医院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的患者出院后,其本人及家属都认为病人病情严重,要精调细养,什么都不让病人干,天天卧床休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别提进行体育锻炼了。
但是这种想法是错的,癌症患者是需要运动的,选择合适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以从心理上获得鼓励。那么什么样的运动适合癌症患者呢?在运动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1.球类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可以调动起患者的注意力,患者的精神状态可以提高。例如羽毛球,两人对打时的反应和情绪会很快地调动起来。虽有一定对抗性,不过只能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锻炼方法。球类的练习时间较长,对于患者的体力来说可能勉强。
2、慢速运动:慢走、慢跑、散步等。在散步中,患者全身的大部分肌肉骨骼会得到动员,使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同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善,达到了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所以用散步来调节精神是很好的。尤其是患者在术后身体虚弱,可以经常散步,除了能让身体机能得到调动恢复,心情也会达到很好的改善。
3、太极拳、瑜伽等一类运动。太极拳作为我国长久以来的养生功法,备受人们的喜欢。这门功法有静有动,适合癌症患者。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外家拳和内家拳之分,有养生和格斗技击之分。外家拳讲究的是肌肉强劲、骨头铁硬、招式奇巧、反应灵敏。常练外家拳会使身体非常强悍,同时内脏也间接得到一定锻炼。
瑜伽也适合癌症患者。肿瘤细胞都是厌氧细胞,通过适当的瑜伽锻炼,可以增加血氧含量,扼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可控制肿瘤的继续生长或者转移。这也是我所倡导的有氧抗癌操的抗癌机理,都是基于增加血氧含量而制定。另外一方面也是调节患者紧张的情绪。瑜伽可以说是内练精、神、气,外练筋、骨、皮的统一体,修形的同时,更在养心。
以上是适合癌症患者的运动,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患者。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要贪多,也不要急于求成,锻炼是长久的事情,坚持下去才能达到成效。
3. 帕金森患者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合适的锻炼方法,对于治疗和恢复健康有很大帮助。康复治疗包括语音及语调,锻炼面部肌肉,锻炼手部四肢及躯干锻炼步态平衡的锻炼以及姿势恢复锻炼等鼓励患者自行穿脱柔软宽松的衣服以加强上肢活动及上下肢配合训练对自行起床,有困难者可以将床头抬高在床尾系个绳子,便于病人牵拿起床,避免坐过软的沙发,尽量坐两侧有扶手的坐具,每天有计划的进行,原地站立及高抬腿踏步站立位坐立位做左右交替踝背屈向前向后。跨步移动重心等运动训练。在行走时步伐其宽度控制,可以通过地板上架设标记,按标记指示行走,已得到步态控制。如有小碎步可以穿鞋底,摩擦力大的写手杖,可以帮助病人限制前中步态及维持平衡。总之,康复训练能使患者减慢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4. 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老人每天都运动吗
大步走1
【看看功效】
老年人做什么运动好?大步走可以增强耐力、携氧能力和提高运动速度,还能燃烧脂肪,让心跳加快,能显着降低心血管的阻力。
【正确的走法】
首先以比较慢的速度(但步幅要大)走5~10分钟后,停下来,慢慢地做5分钟柔韧性练习和伸展练习;接着加快速度大跨步走,让心跳达到最快速度的70%。
要把背和腰挺直,尽量挺胸,两脚脚趾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脚趾头发力,让全身的肌肉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最好有一种弹起来的感觉。
大步走时,摆臂幅度要加大,尽力前后直臂摆平,有助于让全身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走步中。因为人体50%的血管集于下半身,当更多的肌肉得到锻炼时,可以挤压人体至少50%的血管,推动下肢的血液流动。
每一步都要比平时走路的步子大,简单的方法是:双脚底粘些水,先以平常走,测量两个脚印间的距离,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15~20公分,就是进行大步走的步幅,多走几次,适应新的步幅,就可以进行“有氧大步走”了,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哦!
跑步2
【看看功效】
跑步是当今最流行的心肺锻炼方式,跑步时锻炼到的肌肉群包括踝关节、臀部和膝盖、腿窝、臀屈肌和足部肌肉。老年人做什么运动好?研究显示,一个体重66公斤的普通人如果在30分钟内跑完8.4公里,就能燃烧掉300千卡的热量。
【正确的跑法】
跑步前最好有5分钟的热身散步,这样能把更多的营养物质输送到特定的身体部位,以供锻炼所需。接下来要做5~10分钟的伸展运动或慢跑,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在开始跑步的第一周运动量宜小,然后逐渐提高速度和增加距离。通过慢跑结束锻炼,不要突然停下来。如果感到极度疲劳,可以适当休息1~2天。
5. 中风,复健最有效的运动是什么,怎样鼓励病人 讲话,走路,还有胳膊,这三个复健怎么练最有效
中风后的肢体康复
日常生活训练: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由院内到院外 ,逐步扩大;1、垫操:让患者在垫子上学习如何来去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3、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修面;上厕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带手表、开灯、打电话、戴眼镜等;4、旅行活动:上下汽车及其它交通工具。
中风后的语言恢复
半数以上的中风病人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楚或虽能自发说话,但答非所问且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等。这些都是中风引起的语言障碍。医学上将中风病人的语言障碍分为失语症与构音障碍两大类。前者又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等。
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短语训练、会话训练、朗读训练、复诵句子训练、文字辨识、指出物品名称、执行命令以及图片、实物配对练习等。
对完全性失语症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学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如让病人发“啊”音或用嘴吹口哨诱导发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行等,或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再依次教双音词、短语、短句、长句等。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方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这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故事,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感觉性失语症病人的训练要比运动性失语困难些。可运用视觉逻辑法、手势方法进行训练。如给病人端上脸盘,放好毛巾,并对病人说“洗脸”,病人虽不理解“洗脸”二字之意,但从逻辑上他会理解你是让他洗脸。如此反复多日进行,久之就会使语言与视觉结合,语言功能得以恢复。手势方法即家属或陪护人用手势与语言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病人。如让病人“吃饭”,训练者拿筷子以吃饭的动作多次示范,病人很快就会理解,从而主动拿筷子吃饭。
混合性失语症的病人功能训练更困难,必须采取说、视、听三结合的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如让病人穿毛衣,则必须既说“穿毛衣”让病人听,又要指着准备好的毛衣,并作出手势示意让病人看。
中风引起的另一类语言障碍为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语速及节奏等异常以及鼻音过重等。康复方法必须尽早进行发音训练,包括开始发音、持续发音、音量控制、音调控制等;发音器官的运动训练,如唇、舌的运动以及软颚抬高等;发音节奏训练,包括重音训练、语调训练以及停顿练习等。这类病人多出现全身肌肉过度紧张,包括咽喉语言肌肉的过度紧张,通过呼吸训练、呼吸控制及其他松弛疗法,降低咽喉语言肌肉的紧张度,可为呼吸及发音打下基础。通过心理行为或药物进行松弛疗法,降低语言肌的紧张度,也是这类病人的重要康复方法之一。
6.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
瘫痪肢体的早期要做被动锻炼 以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保持肢体于功能位。按关节活动阈进行被动活动,按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方向运动到位,还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以免肌肉损伤。对肘、趾(指)、踝、膝关节要因其易发生强直,特别注意多运动。按摩患肢要轻柔而有节律,以使其放松。被动锻炼每天2次,每次15min。 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如脑活素,脑复康效果更好点.做好康复训练 (1) 行走训练 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要平稳,不要过急,一脚足跟亦先着地,重心再转移至足跟,开始下一个步态周期。 (2 )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击球,可教患者双手交替拍球或打击气球,以训练患者的协调运动,促进患者无意识的自主活动。(2)编织毛衣,这属于精细动作训练,既有利于训练患者的眼手配合,又有利于感觉、感观等知觉的培养,有助大脑神经的功能恢复。 (3) 语言训练 指导患者做口腔操:教患者撅嘴、鼓腮、龇牙、叩齿等每个动作做5~10次/一个单元训练,教患者学习发音,先单个发音,准确后,可逐渐加深难度,可利用图片、字卡、实物等强化患者记忆,要求患者大声的读,刺激记忆。 5 心理护理 (1)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与患者谈话时声音要大,速度要慢,措辞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器材,如助听器、识字卡片等,以便更好的沟通。(2)患者可能因偏瘫或失语而自卑、消极,或因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性情急躁,家属应注意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7. 共济失调家人该怎么帮助患者做好日常锻炼
对于共济失调患者的日常护理主要是自己日常生活管理和家庭护理。走路不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主要是避免外伤。共济失调饮食上注意什么?饮食应营养丰富,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的食物。患者应戒烟戒酒,若根据病因查明是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共济失调,则应根据医生建议补充对应维生素。共济失调生活习惯注意什么?走路不稳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受伤,家属应做好患者的照顾工作。起坐、行走均应缓慢,避免去人流量多的地方;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避免骑行;起坐、行走要缓慢,拄拐及家人的照护对于防止跌倒非常重要;对于感觉性共济失调患者,则避免夜间外出行走。共济失调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对于该症状的患者,应做好患者的照护工作,避免出现意外,此外,需注意患者的情绪,及时安慰和疏导,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信心。对于共济失调病人,神经康复亦是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脑血管病患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风险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对于多系统萎缩、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亦可从康复治疗中获益。共济运动是在前庭、小脑、脊髓、椎体外系等共同参与下完全运动的协调与平衡,因此,当这些器官与组织出现了病理改变导致他们之间的联系出现了问题,或者这些神经组织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共济失调的出现。
8. 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2 家庭氧疗指导
2. 1 用氧安全指导家庭用氧应注意安全,氧气筒放在阴凉通风处,做好防震、防火、防热、防油。在搬运途中避免撞击震动,室内不可抽烟,不可使用电炉、煤气(天然气) 、取暖炉等明火设施,防紫外光照射,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上油,换氧气筒时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或带油的扳手拧螺旋。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 kg/ cm2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使用氧气时,应先开总开关,调节流量后戴上单鼻塞,停止用氧时取下单鼻塞,先关总开关,放出余气后关流量表。使用时注意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如有漏气,及时拧紧各衔接处。肺心病病人采取1 L/ min~2 L/ min给氧,告诫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每天持续吸氧15 h以上。随访中发现2例病人为节约用氧,将氧流量调至1 L/ min以下,吸入氧浓度与大气压中的氧浓度相等,达不到给氧效果。防止病人为了改善缺氧状况将氧流量调至3 L/ min~4 L/ min持续吸氧,持续吸入高浓度氧,虽缺氧得到改善,但解除了对中枢的兴奋作用,使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随访中发现每天吸氧在15 h以上者仅2例,大多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做到。讲解持续吸氧可使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得到控制或缓解,PaO2维持在8 kPa以上,可避免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1 ] 。
2. 2 消毒技术指导指导每日更换湿化液1次,可采用冷开水或矿泉水;每日更换单鼻塞1次;湿化瓶和输氧管每周更换两次,换下的湿化瓶和输氧管用含氯消毒液(消洗灵) 浸泡30 min ,晾干后使用。
3 其他护理指导
3. 1 配合胸部物理治疗,增强氧疗效果
3. 1. 1 指导深呼吸和咳嗽指导病人定时进行随意的深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随咳嗽排出[ 1 ] 。
3. 1. 2 胸部叩击,促进排痰手指并拢拱成杯状,腕部放松,迅速而规律地叩击背部,叩击力量适中,发出空响,病人不感到疼痛,避免在骨突出处、心脏、乳房等处叩击。叩击方向:从外向内,从下向上进行。以利痰液排出,改善通气,增强氧的弥散功能。
3. 2 加强全身锻炼,增加心肺功能
3. 2. 1 指导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病人取半坐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吸呼时比1∶2或1∶3 ,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成缩唇状,缓呼深吸,每日锻炼2次,每次10 min~20 min ,以改善肺功能[ 3 ] 。
3. 2. 2 御寒锻炼指导病人从夏季开始养成用冷水洗脸,洗鼻,按迎香穴,揉风池穴等,坚持一年四季按此方法做。
3. 2. 3 全身锻炼评估病人心功能分级情况,合理制定锻炼计划,指导病人正确地进行呼吸锻炼[ 4 ] ,如呼吸操:扩胸与呼吸,弯腰,下蹲和四肢运动等。心功能二级以上者可行太极拳、散步,心功能二级以下可行慢跑。活动强度以每次运动后出现轻度气紧,休息10 min后呼吸恢复至运动前的水平为宜。
3. 3 药物指导肺气肿、肺心病病程长,病人长期服用止喘药和祛痰药,如氨茶碱和化痰片等。两种药物对胃肠道都有刺激,可引起恶心、呕吐,应饭后服用;随访中发现病人一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就自作主张服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V钾、头孢羟氨苄等,且服用时间长,应讲明长时间服用抗生素可发生二重感染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感染难以控制,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3. 4 改变不良行为随访中了解到有一位病人有吸烟行为,劝其戒烟,讲明吸烟可引起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障碍;使杯状细胞粘液腺分泌增多,导致分泌物在管腔内堆积;吸烟可使肺巨噬细胞功能降低;还可使支气管痉挛,气道的净化功能削弱,易发生感染[ 1 ] ,加重病情。
3. 5 培养自我监测的能力教会家属观察病人用氧后面、唇、舌尖的色泽,有紫绀说明缺氧,需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有无改善;观察有无头痛,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兴奋,球结膜水肿,使家属能够辨别肺性脑病并能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