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药物疹治疗方法

药物疹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7 21:48:13

❶ 得了药疹,如何快速止痒

一般得了药疹是因为药物和皮肤接触产生的,所以去医院医生很多都写的是接触性皮炎。你先用硼酸溶液湿敷或者清洗,然后在用能治疗接触性皮炎的软膏擦拭。应该能止痒,如果想快速的恢复,去医院进行强的松静滴。

怎么治疗习惯性药疹

药疹治疗原则
1. 停用致敏药物。
2. 皮质激素治疗。
3. 抗生素及其它药物治疗。
4. 维持电解质平衡。
5. 中药治疗。

药疹治疗方法
(一)病因治疗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对由重金属如砒、金等引起的药疹,要给与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等使之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后从尿中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对伴发过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2.激素对Steveus-Johson综合征、TEN、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选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每次50mg,每日3次或20mg肌注,每日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胶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可用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根据损害的特点进行治疗。

辨证治疗药疹体会
文明昌
关键词 药疹 中医药疗法 辨证施治

药疹是临床较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祖国医学对药疹亦早有认识,在《诸病源候论》中有《解诸药毒篇》、《金匮要略》有食生葱后生面游风,《肘后备急方》有“治食中诸毒方”、“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但均只限于“毒性反应”的描述,例如《疡医大全》误中砒毒,浑身紫黑,此名砒霜累疮的描述记载。近十多年来,随着抗生素、磺胺药、镇痛安眠药等的广泛使用,药物性皮疹愈来愈多,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变态反应所致。现将笔者临床辨证治疗药疹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表现及分型

在服药后数天内,患者全身突然出现大面积皮疹,颜色鲜红,对称分布,迅速波及头面、四肢、躯干,而呈全身潮红,甚者可遍及手足心、口腔、龟头、眼结膜。大约7天后皮疹渐转暗红,2~3周后逐渐消退,脱少许鳞屑,一般不伴全身症状,较重在初起时可出现恶寒,发热,继而精神疲倦,纳食减退,头痛,恶心,腹痛等症。

风热型:多属疾病初起阶段,皮疹限于上半身,尤以头面部为主,皮疹虽红,但不艳红,而�热作痒较甚,亦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等表证。血热型:病情来势急剧,皮疹密布于四肢、躯干,�热潮红,压之部分可褪色,部分不褪色,溲赤便干,甚则结膜、咽峡均充血,舌质红或光红、苔薄腻,脉弦数或细数。皮损侵及口腔与龟头包皮者,可引起糜烂。湿热型:皮疹特点为皮肤肿胀,潮红,压之褪色,瘙痒较甚,搔则易出水糜烂,全身症状可见精神倦怠,纳食减退,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濡数。

2 治疗方法

2.1 风热型:治以祛风清解。选用荆芥、防风、桑叶、菊花、黄芩、连翘、栀子、蒲公英、熟大黄、炒车前子、茯苓皮等。

2.2 血热型:治以凉血清解。可选用鲜生地、赤芍、丹皮、银花、连翘、川楝子、黄芩、黄柏、川军、蒲公英、车前草等。

2.3 湿热型:治以清解利湿。选用蒲公英、黄柏、川军、赤芍、银花、连翘、萆�、车前子、猫爪草等。

3 典型病例

王某,女,43岁,工人,1995年4月23日初诊。

1周前注射霍乱疫苗,3天后发现躯干部瘙痒,并有散在的皮疹,第4天四肢、躯干出现红色点状斑疹,并且日趋密集,融合成片,昨日开始头面部亦出现红色斑块,浑身皮损状似麻疹样损害,同时伴恶心、纳呆、精神不振,小便黄赤,大便3日未行,今日水泻2次,曾用药治疗,症情未见好转。患者素有荨麻疹史,无药物过敏史,在发病前1月内,未服过其它任何药物,除注射霍乱疫苗针外,未注射过其它针剂。查体:全身皮肤�热潮红,呈密集之点状红斑,部分融合成片,稍高出皮面,压之褪色,除四肢、躯干外,头皮、面颊、手足心均累及,左眼结膜充血,两眼上下睑充血,咽喉口颊粘膜有数个大小不一的红斑,舌质红、苔腻,脉滑数。证属素体湿热内蕴,亦禀赋不足,药毒入血,外达肌肤所致。治拟凉血清利为主,处方:鲜生地30g,丹皮、赤芍、蒲公英各15g,银花、连翘、茯苓各12g,生薏苡仁12g,车前子30g(包),生甘草12g。3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4月27日二诊:服药2剂后皮损大退,但见风后仍然作痒起疹;第3剂后皮损进一步消退,见风后不再起疹作痒。现两下肢尚有少量红色风疹及红斑,瘙痒,上半身、两臂、面颊均已消退,但大便3日未行,舌苔薄,脉细数。证属湿热未清,再拟前法出入,药用:生地15g,银花15g,赤芍12g,蒲公英20g,连翘12g,炒车前子18g,生大黄9g(后下),苦参12g。2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4月30日三诊:药后红疹未见新发,面颊、躯干均已退净,经冷水洗后两下肢与手臂发疹块,瘙痒苔薄,脉濡数。纳食不佳,属湿热未尽,治拟清利。处方:萆�12g,泽泻12g,茯苓12g,薏苡仁15g,木通12g,赤芍12g,车前子12g,防己12g,生大黄10g。3剂尽而告痊愈。

4 体会

药疹的发生,内由湿热蕴郁,禀赋不足,外因于药毒之邪侵袭,两邪交蒸,内郁于脏腑,外达于肌肤而成。故可出现皮疹潮红肿胀作痒神疲,纳呆,苔腻,脉数等湿重热重之症。在治疗上,采用清解利湿之法,这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然而,临床上大部分药疹是猝然发病,来势猛疾,皮疹猩红,迅即布满躯干四肢而达全身,并可侵犯结膜与粘膜,同时有头痛泛恶,胸闷,纳呆,精神不振,腹痛,发热等症,舌质红或光红苔剥,此是热毒炽盛动血的表现,治疗时清解利湿方中需加入凉血清热,养阴生津之品。如果病邪初起或兼有表证,或皮疹集中于头面、躯干上部是风胜之证,可在清热利湿方中加入祛风清热之品。因此,将药疹辨证分为湿热、血热、风热3型,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药疹一般不外用药物,但如果口角部出现糜烂、裂口,可搽清润消炎软膏;口颊部粘膜糜烂、疼痛,可涂鱼肝油之类;会阴部生殖器皮肤粘膜交界处糜烂渗出,可搽黄柏搽剂或青黛膏;躯干、四肢部之红斑若有水疮糜烂,亦可搽黄柏搽剂。上述各类皮肤损害,经治疗后,一般于1周左右可痊愈,同时治疗期间宜多饮开水,多吃水果与蔬菜,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助于药物的排泄,禁食发物动风燥热之类。

作者简介:文明昌,男,44岁,副主任医师,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黔南558000)。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sxzy/sxzy99/sxzy9905/newpage34.htm

❸ 药疹,怎么治疗

你可能对服用的消炎药过敏(最好明确过敏药物,今后不要再服用),我推荐一种特效治疗方法:强的松2片,扑尔敏2片一天三次连服3天,如有好转改为一天两次各服一片连服3天,再改为强的松为半片,扑尔敏1片连服3天。只要你买的药不是假药,我包你3天见效。(如果前3天的药量你不觉的想睡觉那可能扑尔敏就是假药,我曾上过当)至于强的松是激素药你也不必害怕,不是长期服用没有任何问题。但你一定要按我说的那样服用强的松,不要突然停药。我节前刚帮人用这种方法治好了。她是全身除了脸到处都是成片的疹子,一开始她也不敢用强的松,但是用了医院开的药服用和涂抹都没有用,赶上过节了,急得没办法只好按我说的作了,两天就见效了,现在已经彻底好了。这个方法我给自己,还有我的儿子都治好过,我们都是药物过敏,还有人是过敏引起的寻麻疹也治好了。相信我没错的。

❹ 药疹怎么治疗

1.轻型药疹 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可给予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必要时给予中等剂量泼尼松(30~60mg/d),皮损消退后可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局部若以红斑,丘疹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以糜烂渗出为主可用0.1%利凡诺尔,3%硼酸溶液等湿敷.
2.重型药疹 原则为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1)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降低死亡率的前提.一般可给氢化可的松300~400mg/d静滴,或用地塞米松10~20mg/d,分2次静滴,尽量在24小时内均衡给药;糖皮质激素如足量,病情应在3~5天内控制,如未满意控制应加大剂量(增加原剂量的1/3~1/2);待皮损颜色转淡,无新发皮损,体温下降后可逐渐减量.
(2)防治继发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应强调消毒隔离,抗生素并非常规预防感染的唯一手段;如有感染存在,选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避免使用易过敏药物(特别应注意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可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过敏反应发生较少的抗生素(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如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应注意有无真菌感染的可能,如确诊应尽快加用抗真菌药物.
(3)加强支持疗法:可创造稳定的个体环境,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高热,进食困难,创面大量渗出或皮肤大片剥脱等常导致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加以纠正,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清蛋白以维持胶体渗透压,可有效减少渗出;若伴有肝脏损害,应加强保肝治疗.
(4)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是缩短病程,成功治疗的重要保障.对皮损面积广,糜烂渗出重者应注意保暖,可每天更换无菌被单,局部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同时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累及黏膜者应特别注意眼睛的护理,需定期冲洗以减少感染及防止球睑结膜粘连,闭眼困难者可用油纱布覆盖以防角膜长久暴露而损伤.
************************************************************************************************************
运动不要过于激烈,最好还是休息一阵子,一旦出汗,证明体内进行散热,此时皮肤表皮层布满了垃圾,这对药疹起到一定不利影响,病人应该自己在家多注意一些,

❺ 得了过敏性药疹怎么办

凡对患者有益而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称之为药疹(药物过敏)。药物过敏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过敏现象之一。在免疫反应中主要属于体液免疫的范畴。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常见者为抗生素类,磺胺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水杨酸乳等解热止痛类,催眠、抗癫痫类,抗毒素等血清类药物。根据药物结构分析,凡带有苯环及嘧啶环的药物,具有较强的致敏力。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临床表现:突然发疹,常同时伴有轻或中度发热,中或重度瘙痒。

1.药物过敏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组织水肿,渗出和分泌物增多,临床出现各种皮疹、瘙痒、皮下水肿,皮肤黏膜感觉异常,发麻发木,呼吸道和消化分泌物增多,呼吸道梗阻,声音嘶哑,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平滑肌痉挛:发生在支气管可引起哮喘;发生在胃肠道可引起腹痛,腹泻,肠鸣音增加;发生在子宫可引起小腹痛,子宫出血和流产等。

3.嗜酸性细胞浸润:可出现流涕、痰多、腹泻和眼分泌物增多等。

4.炎性反应: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组织溃疡坏死或慢性肉芽肿形式等。

5.血细胞损害:可造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破坏,出现溶血、黄疸、贫血和出血等症状。

6.麻疹样红斑型药疹皮肤损害与麻疹酷似,为散在或密集的红色帽针头样后疹,以躯干为多,可泛发全身。

7.猩红热样型药疹的损害与猩红热相似。初起为细小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顺序向下发展,于2~3天可遍布全身并相互融合。面部四肢可出现肿胀,以皱褶处及四肢屈侧为明显。

治疗方法:药物过敏的治疗关键在于找出致敏药物,并坚决避免使用。对于轻度的药物过敏只要及时停药症状就可缓解。也可服用葡乐安(OPC):

1.高效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但可以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侵害,抑制致敏因子——组胺的释放,深入细胞从根本上阻断过敏反应的发生,而且还能提高细胞对过敏源的耐受性。稳定皮肤血管组织,缓解各种过敏症状。

2.提高细胞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快速减轻皮肤瘙痒及脱屑症状,可全面改善过敏性体质。

3.抑制体内组胺酶的释放,防止组胺的生成,从而达到深入体内细胞控制致炎因子,给机体形成保护膜。除消除慢性炎症以外,还可大大提高机体抵抗病毒、抗细菌能力,减少炎症的发生。

4.提高毛细血管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使发炎部位的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增快,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在消炎、消红肿、促进炎症消散及加速创面修复有很好的功效。葡乐安有效成份还可以抑制体内组胺酶的释放,防止组胺的生成,从而达到深入体内细胞控制致炎因子,给机体形成保护膜。除消除慢性炎症以外,还可大大提高机体抵抗病毒、抗细菌能力,减少炎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应及时抢救,尽早入院治疗。留院观察时,须加强护理,加强支持疗法,严防或治疗继发感染,避免再次发生交叉过敏性反应。

患者若能对药物过敏保持高度警觉,多数药物过敏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这是因为大多数病人过去已经有过对某种药物发生过敏的经历。如果在今后的用药时不再盲目使用同一药物或是有类似致敏性的药物,或在看病时及时主动地提醒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这样就能杜绝药物过敏的发生。

❻ 我的药疹十年了,如何治

药疹(drug 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药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口服,其次为注射,此外还有灌注、外用等。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反应或不良反应,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病因】

1.个体因素 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某些酶的缺陷、机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可不相同。

2.药物因素 绝大部分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在部分个体引起药疹,但不同种类药物致病的危险性不同。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有:①抗生素:包括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的部分)、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如氯霉素等);②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保泰松等,此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商品名复杂,使用时应多加注意;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眠尔通、卡马西平等,其中以苯巴比妥引起者较多;④抗痛风药物:如别嘌呤醇;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⑥中药:某些中药及制剂也有引起药疹的报道。

【发病机制】 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大类。

1.变态反应 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有些药物(如血清、疫苗及生物制品等大分子物质)具有完全抗原的作用;但更多的药物为小分子化合物,属于半抗原,需在机体内和大分子量的载体(如蛋白质、多糖、多肽等)通过共价键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并激发免疫反应。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原型,也可为其降解或代谢产物,亦可是药物中的赋形剂及杂质。少数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吩噻嗪类、四环素类及某些避孕药等)进入人体后,在光线诱导下可转变为抗原性物质,所引起的变应性药疹称光变态反应性药疹。

与药疹发生有关的变态反应包括型I型变态反应(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等)、Ⅱ型变态反应(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等)、Ⅲ型变态反应(如血管炎、血清病及血清病样综合征等)及Ⅵ型变态反应(如湿疹样及麻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等)。药疹的免疫性反应相当复杂,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所致药疹既可以I型变态反应为主,亦可以Ⅱ型或Ⅲ型变态反应为主,也可能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态反应同时参与,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①只发生于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多数人不发生反应;②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性;高敏状态下,甚至极小剂量的药物亦可导致极严重的药疹;③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一般约需4~20天后才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如再次用药,则数分钟至24小时之内即可发生;④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可呈多种类型,但对于某一患者而言常以一种为主;⑤存在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前者指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可能同时对与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学基团的药物产生过敏;后者指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可能对某些平常不过敏、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过敏;⑥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后病情常好转,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2.非变态反应 能引起非变态反应性药疹的药物相对较少。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有药理作用(如烟酸可引起血管扩张、面部潮红,抗凝药可引起紫癜,阿司匹林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荨麻疹,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白三稀水平升高而引起药疹等)、过量反应(如甲氨蝶呤等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常可引起口腔溃疡、出血性皮损及白细胞减少等)、蓄积作用(如碘化物、溴化物长期使用可引起痤疮样皮损,砷剂可引起色素沉着等)、个体某些代谢酶缺陷或抑制、光毒性反应等。

【临床表现】 药疹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同药物可引起同种类型药疹,而同一种药物对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也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常见以下类型:

1.固定型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 常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或巴比妥类等引起。皮损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亦可发生。典型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直径1~4cm,常为1个,偶可数个,境界清楚,绕以红晕,严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皱褶处易糜烂渗出;自觉轻度瘙痒。一般不伴全身症状,如继发感染可自觉疼痛。停药1周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如再次用药,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处出现类似皮损,并向周围扩大,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损数目亦可增多。

2.荨麻疹型药疹(urticarial drug eruption) 较常见,多由血清制品、痢特灵、青霉素等引起。临床表现与急性荨麻疹相似,但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可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甚至蛋白尿等);若致敏药物排泄缓慢或因不断接触微量致敏原,则可表现为慢性荨麻疹。

3.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morbilliform drug eruption and scarlaliniform drug eruption) 多由于青霉素(尤其是半合成青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等引起。发病多突然,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但较麻疹及猩红热轻微。麻疹型药疹表现类似麻疹,皮损为散在或密集分布、针头至米粒大小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严重者可伴发小出血点,多伴明显瘙痒。猩红热型药疹初起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于2~3天内遍布全身并相互融合,伴面部四肢肿胀,酷似猩红热的皮损,尤以皱褶部位及四肢屈侧更为明显。本型病程约1~2周,皮损消退后可伴糠状脱屑;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向重型药疹发展。

4.湿疹型药疹(eczematous drug eruption) 患者多首先接触或外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及奎宁等药物引起接触性皮炎,使皮肤敏感性增高,以后又使用了相同或相似药物导致。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继发糜烂、渗出、脱屑等;全身症状常较轻。病程相对较长。

5.紫癜型药疹(purpuric drug eruption) 可由抗生素、巴比妥类、利尿药等引起,可通过Ⅱ型变态反应(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Ⅲ型变态反应(引起血管炎)介导。轻者表现为双侧小腿红色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集分布,可略隆起于皮面,压之不褪色,有时可伴风团或中心发生小水疱或血疱;重者四肢躯干均可累及,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血尿、便血等表现。

6.多形红斑型药疹(erythama multiforme drug eruption) 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等引起。临床表现与多形红斑相似,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躯干。皮损为豌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境界清楚,中心呈紫红色(虹膜现象),常出现水疱;伴有瘙痒,累及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时可疼痛。如皮损泛发全身并在原有皮损基础上出现大疱、糜烂及渗出,出现剧烈疼痛、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可升高、肾功能损害及继发感染等,称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属于重型药疹之一,病情凶险,可导致患者死亡。

7.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drug-inced bullosa epidermalysis) 属于重型药疹之一,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巴比妥类等引起。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开始时表现为多形红斑或固定型药疹,皮损迅速波及全身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松驰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出现大量渗出,可形成大面积表皮坏死松解,表现类似浅表二度烫伤;触痛明显。口腔、眼、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也可累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伴高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等而死亡。

8.剥脱性皮炎型药疹(drug-inced exfolialive dermatitis) 属于重型药疹之一,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等引起。多长期用药后发生,首次发病者潜伏期约20天左右,部分患者是在麻疹样、猩红热样或湿疹型药疹的基础上继续用药或治疗不当所致。皮损初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逐渐加重并融合成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尤以面部及手足为重,可出现丘疱疹或水疱,伴糜烂和少量渗出;2~3周后皮肤红肿渐消退,全身出现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头发、指(趾)甲可脱落(病愈后可再生)。可累及口腔黏膜和眼结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常肿大,可伴有支气管肺炎、药物性肝炎,外周血白细胞可显着增高或降低,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本型药疹病程较长,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9.痤疮型药疹(acneiform drug eruption) 多由于长期应用碘剂、溴剂、糖皮质激素和避孕药等引起。皮损表现为毛囊性丘疹、丘脓疱疹等痤疮样皮损,多见于面部及胸背部。病程进展缓慢。

10.光感型药疹(photosensitive drug eruption) 多由于使用冬眠灵、磺胺类、四环素类、灰黄霉素、补骨脂、喹诺酮类、吩噻嗪类及避孕药等后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而发病。可分为两类:①光毒反应性药疹:多发生于曝光后7~8小时,仅在曝光部位出现与晒斑相似的皮损,任何人均可发生;②光变态反应性药疹:仅少数人发生,有一定的潜伏期,表现为曝光部位出现湿疹样皮损,同时累及非曝光部位,病程较长。

临床上将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型药疹。此外药物还可以引起其他形态药疹如黄褐斑、皮肤色素沉着、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反应、扁平苔藓样、天疱疮样皮损等。

【实验室检查】 致敏药物的检测可分体内和体外试验两类,但目前的检测方法在敏感性、特异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

1.体内试验

(1)皮肤试验:常用的特异性方法有划破试验、皮内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眼结膜试验、舌含试验、皮窗试验等,其中以皮内试验、点刺试验及斑贴试验较常用,且皮内试验的准确性较高。

(2)药物激发试验:指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内服试验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8~1/4或更小量),以探查可疑致敏药物。此试验仅适用于口服药物所致的较轻型药疹,同时疾病本身又要求必须使用该药治疗时(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禁止应用于速发型变态反应性药疹和重型药疹患者。

2.体外试验 体外试验安全性高,可选择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琼脂弥散试验等,但上述试验结果均不稳定。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明确的服药史、潜伏期及各型药疹的典型临床皮损进行诊断,同时需排除具有类似皮损的其他皮肤病及发疹性传染病。如患者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准确判断致敏药物将更为困难,应根据患者过去的服药史、药疹史及此次用药与发病的关系等信息加以综合分析。

本病由于表现复杂,因此鉴别诊断也比较复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应与麻疹或猩红热进行鉴别;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应与金葡萄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鉴别;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出现破溃时,应与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等进行鉴别。

【预防】 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或结构相似药物。

(2)应用青霉素、链霉素、血清制品、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作皮试,皮试前还应备好急救药物,以应急需,皮试阳性者禁用该药。

(3)避免滥用药物,采取安全给药途径,对过敏体质者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尤应注意复方制剂中含有的已知过敏药物。

(4)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表现,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并密切观察,已出现的表现应作妥善处理。

(5)将已知致敏药物记入患者病历首页或建立患者药物禁忌卡片,并嘱患者牢记,每次看病时应告知医师。

【治疗】 药疹确诊后首先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再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处理。

1.轻型药疹 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可给予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必要时给予中等剂量泼尼松(30~60mg/d),皮损消退后可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局部若以红斑、丘疹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以糜烂渗出为主可用0.1%雷夫奴尔、3%硼酸溶液或0.1%洗必泰溶液等湿敷。

2.重型药疹 原则为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1)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降低死亡率的前提。一般可给氢化可的松300~400mg/d静滴,或用地塞米松10~20mg/d,分2次静滴,尽量在24小时内均衡给药;糖皮质激素如足量,病情应在3~5天内控制,如未满意控制应加大剂量(增加原剂量的1/3~1/2);待皮损颜色转淡、无新发皮损、体温下降后可逐渐减量。

(2)防治继发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应强调消毒隔离,抗生素并非常规预防感染的唯一手段;如有感染存在,选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避免使用易过敏药物(特别应注意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可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过敏反应发生较少的抗生素(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如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应注意有无真菌感染的可能,如确诊应尽快加用抗真菌药物。

(3)加强支持疗法:可创造稳定的个体环境,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高热、进食困难、创面大量渗出或皮肤大片剥脱等常导致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加以纠正,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清蛋白以维持胶体渗透压,可有效减少渗出;若伴有肝脏损害,应加强保肝治疗。

(4)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是缩短病程、成功治疗的重要保障。对皮损面积广、糜烂渗出重者应注意保暖,可每天更换无菌被单,局部可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同时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累及黏膜者应特别注意眼睛的护理,需定期冲洗以减少感染及防止球睑结膜粘连,闭眼困难者可用油纱布覆盖以防角膜长久暴露而损伤。

❼ 药物疹怎么办

药物疹多在治疗开始后7—10天致敏期后出现,但是如以前曾接受同样药物或同类结构之药物治疗而致敏的患者,可于数小时或1—2日内迅速出现。
引起药物疹的药物种类很多,常见的致病药物有以下五大类:
①血清生物制品;
②解热镇痛药;
③磺胺类;
④抗菌素;
⑤安眠镇静药。
到正规医院找医生看看吧!

❽ 老人出了药疹怎么办

药疹是一种过敏反应,是指少数人使用或接触某些药物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性反应,严重时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催眠药、抗癫痫类药等。药疹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固定性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等。

一旦发生了药疹,应立即使用致敏药物,暂无法确定是哪种药物致敏时,应停用一切可疑的药物。轻型药疹一般给予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维生素C等口服,必要时给予强的松治疗,待皮疹消退后可逐渐减量停药;如是固定性药疹,发现有糜烂及渗液时,可用0.1%利凡诺溶液湿敷,以消除局部水肿,一般应请医护人员处理;如是重型药疹,必须尽快送医院急诊。

发生药疹后,过敏者在饮食上应清淡,忌食鱼虾,多饮水,以便加速致敏药物的排泄。

药物过敏者完全脱敏后,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要时时记住自己对哪种药物过敏,以后不管在哪里就诊或自我用药,都要避免再次使用这种药物;如实在需要用,必须再次做过敏试验,或做脱敏注射,并在医院进行观察。

药疹早期如能及时停用致敏药并采取积极措施,多数预后良好,切忌在出现过敏反应后仍继续用药。有明显家庭史及个人过敏史者,在就医时应向医生讲明,以便在使用药物时慎重选择,避免再一次出现药疹。

❾ 药物过敏怎么办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的一种严重反应,以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时发病者最多,快者发生在注射针头尚未拨出或在作皮试时,大多数发生在给药5分钟至半小时内。先是面红、胸闷、气紧、头晕、心悸、四肢发麻,继之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乃至昏迷,有的可同时伴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

休克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立即将0.1%肾上腺素0.5~1毫升肌注或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内静注,以升高血压,当收缩压低于80毫米汞柱时应加升压药;立即静滴氢化考的松200~400毫克;心跳骤停时,左心室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毫升,并做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时应吸氧、气管切开;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静注0.25克氨茶碱。

药物过敏性皮炎也是药物过敏的一种常见反应,一般突然发生于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性对称分布的皮疹伴瘙痒。其特点为:只发生于少数有特异过敏体质的服药者,对大多数人不发生反应;皮疹与药物性质及药量无关,多为正常量或小剂量引发;有潜伏期,多发生在首次用药后的7~10天,或再次用药后的数小时或2日内;皮疹形态各异,同种药物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可发生相同或不同型药疹;药疹治愈后,再用与原来过敏药物结构相似的药物,出现交叉过敏,甚至在药疹高潮时,对不同结构的药物出现多价过敏;抗过敏药物治疗有效。

药疹的皮肤表现可归纳为如下5型:

固定型药疹:多为发生在皮肤粘膜交界处的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其上有水疱或大疱,伴有瘙痒。停药1~2周后红斑消退,留有黑色素沉着斑,如再服该药,除在原部分复发皮疹外,其它处亦有新疹出现。病程往往较长。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起病急,常先觉皮肤瘙痒,继而出现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鲜红色风团或苍白色风团,表面毛孔显着如桔皮样,损害约经10分钟至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此起彼伏,一日内发作数次,严重者伴有过敏性休克及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受累的症状,有现为恶心、呕吐、复痛、腹泻、喉头发痒、呼吸困难、窒自己甚至血压下降。一般经数日或1~2周而愈。

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形态如猩红热样或麻疹样,有时上述两种皮疹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出现。一般在停药两周后完全消退。

紫癜型药疹:为针头大至豆大或更大的出血性紫斑,皮疹平或稍隆起,轻者出现在双小腿,重者累及四肢躯干。这种发疹没有血小板减少。

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是药疹最严重的一型。发病急,初起为面、颈、前胸部的深红或暗红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可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粘膜亦有大片坏死剥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果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肺炎或出血。

其他型药疹:有湿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皮炎型药疹、痤疮样药疹、光感性药疹等,其临床表现同相应疾病。

药疹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除固定型药疹具有特征性表现之外,多数药疹不易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同样症状相区别,必须根据病史及发展过程加以综合分析而作出诊断。

发生药疹后应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近似的药物,鼓励多饮水。轻型药疹一般予以抗组织胺药及维生素C,必要时强的松30~60毫克/日,口服,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局部用水剂、粉剂,有糜烂渗出时用湿敷。重症药疹应及早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静滴,一般给氢化考的松200~400毫克,地塞米松16毫克/日;加强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支气管肺炎或皮肤化脓感染,有败血症时应选用有效抗生素注意防治合并症:如肝肾损害应对症治疗;眼及口腔粘膜损害时,用抗生素及氢考眼药水(膏)及1/8000高锰酸钾液漱口;局部可对症用不同的外用药。

药疹多为医源性,因此必须注意:用药前询问病人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用药应有的放矢,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发现应立即停药;应用青霉素、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按规定方法作皮试,阳性者不用该药。皮试时应备有急救药物,以应急用已确诊为药疹者,应嘱病人牢记致敏药物,每次看病时告诉医生勿用此药。

❿ 药疹怎么治

药疹的治疗,首先第一点得要停用他的致敏药物,除了停用致敏药物之外,和这个药物同类结构的药物,也是要必须得要停用的,就是停用致敏药物,以及同类结构的药物。
第二点,要加速药物的排泄,多喝水,补充液体,加速药物的排泄。
第三点就是用药治疗了,这个药物也要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如果比较轻的,就是单有皮疹表现,没有全身症状的,可以给他抗组胺两种。
如果比较重的,比如除了皮疹之外,伴有高热全身症状的,及早的,还要足量地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给他控制病情,单用抗组胺药物效果是不好的。
另外如果重症药疹,除了皮肤损伤之外,它可以有黏膜的损伤,要加强黏膜的护理,比如说这个口腔护理、眼部护理,防止粘连。
还有一些局部的用药,局部用药就是仅限于皮疹比较局限的,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是激素类的软膏,给他对症治疗。全身的泛发性的这个皮疹,用外用药物不会,不太主张外用药物,比较严重的病人,还主张及早地给他用激素治疗。
有高热、全身症状比较明显的,单用激素三到五天,看着效果不太好的,可以给他加用丙种球蛋白。再就是给他加用支持疗法。另外如果大疱性的表皮坏死松解,全身糜烂、渗出的,一定要注意预防感染,注意各种电解质的紊乱等等治疗

阅读全文

与药物疹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测量放线盒的方法 浏览:693
简单又好看的生日蛋糕制作方法 浏览:795
左侧气胸治疗方法 浏览:608
社会心理学实验法包含哪些方法 浏览:114
列克纳胶使用方法 浏览:43
超声检测方法 浏览:131
glucosamine的食用方法 浏览:506
2乙基丙烯醛检测方法 浏览:541
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测食品中的铁 浏览:623
空棺计算方法图解 浏览:859
威格士最佳使用方法 浏览:483
小米手机悬浮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25
千纸鹤的方法怎么折 浏览:181
瑜伽墙绳安装方法 浏览:639
灭蚊的有效方法研究 浏览:703
王者荣耀怎么加人方法 浏览:930
湿区反碱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134
挂图片的正确方法 浏览:581
肩膀肌肉硬度锻炼方法 浏览:481
怎么做暑假作业的方法 浏览: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