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菇菌棒上的,是啥怎么治
此类菇俗称“假菇”。
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它是介于双核菌丝与健全子实体两者之间的一种组织,与原基类似,但不能分化出菌盖。“无盖或无柄菇”发生后,只要管理得当,不会对产量造成显着影响。
由于香菇出菇生理的复杂性和受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长期条件的影响,彻底杜绝香菇“无盖菇或无柄菇”现象比较困难,无盖菇或无柄菇出现后,等环境适宜时,菌筒仍然可以正常出菇。虽然会消耗菌筒一些养分,但消耗的养分十分有限,对香菇的整体产量影响不大。因此,“无盖菇或无柄菇”出现后,首先应及时摘除,集中清出菇棚销毁,防止因这类菇体腐烂而导致菌筒感染绿霉;其次应加强对菇棚温、湿度的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减少杂菌污染。
B. 香菇筒在发菌期流黑水,里面还有虫子,怎么办
香菇菌棒菌丝因受高温危害,出现流黑水、腐烂散筒等现象。
与所选用品种、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菌棒堆放方式、环境条件等都有很大关系,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少人为因素也是加剧烧菌烂棒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为此,特总结分析归纳如下,指导今后的生产。1香菇菌棒烧菌烂棒的原因分析1.1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是造成香菇菌棒烧菌腐烂的主要原因因香菇菌丝对高温十分敏感,35℃以上停止生长,其极限温度为38℃。超过极限温度4h以上菌丝就会死亡。而当时气温超过40℃以上的达14d,如菌棒越夏场地通风不好,必定引起菌丝死亡,造成烂棒。1.2品种选择较为单一,并且违背品种自然分布要求的海拔高度,是加速烂棒的间接原因如135品种,为偏低温长菌龄品种,抗逆性差而不耐高温,一般要求在海拔300m以上才能安全越夏。
①菌棒生产制作季节偏迟,发菌转色程度差的烧菌严重。②有的菇农为追求头潮开袋菇产量,生产菌棒时特意使菌棒含水量偏高,造成菌丝活力下降,使高温烧菌更为严重。③在高温季节有些菇农还在刺孔通气,翻堆搬运菌棒,势必造成发菌场地温度的增高而加剧烧菌。④不少菇农虽将菌棒放置室外棚内越夏,并在棚上盖了遮阳网和不少遮阳物,但却没有除去覆盖在棚上的塑料薄膜(说是为了防雨)。结果,使热空气不能向棚外散热、流通,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尽管有人不停地在棚上喷水降温,结果仍是徒劳。
提倡花菇室外荫棚发菌越夏室外荫棚由于通风好、降温快,可有效减少烧菌情况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越夏方式。
荫棚顶及四周要遮光,外覆遮阳网或反光膜等覆盖物,但棚顶不能覆盖塑料薄膜,以免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四周可搭架种植南瓜、丝瓜等爬藤作物,提高遮阳效果。荫棚要加厚搭高,棚距遮阳网要高出1m以上(棚顶分两层,上层为杂草等遮阳层,下层为遮阳网)。四周可选用竹枝、树枝等有利通风的材料围成,提高通风效果。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在大棚内四周及棚内人行道两边挖掘相通的地沟,引入“跑马水”降温。对于老菇棚,在进棚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与杀虫灭菌工作。
做好污染菌棒的处理工作对于前期局部烂棒,可通过挖除腐烂菌块至健康菌丝处,再涂以生石灰溶液或浓度稍高的杀菌剂的方法来处理,防止和控制病菌的进一步扩展危害。对于已全面闷菌烧菌的菌筒,可破袋晒料,以重新利用。可以生产鸡腿菇、姬松茸、杏鲍菇等。平原地区在9月底前还可再生产香菇菌棒,但品种宜选择短菌龄品种,如L66、L33等。利用污染料时要用生石灰水调整pH值,并且要延长灭菌时间。最好是增加新料,有利于发菌。
C. 香菇发菌期菌丝圈烧菌怎么办
1 香菇菌棒烧菌烂棒的原因分析
1.1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是造成香菇菌棒烧菌腐烂的主要原因 因香菇菌丝对高温十分敏感,35℃以上停止生长,其极限温度为38℃。超过极限温度4h以上菌丝就会死亡。而当时气温超过40℃以上的达14d,如菌棒越夏场地通风不好,必定引起菌丝死亡,造成烂棒。
1.2品种选择较为单一,并且违背品种自然分布要求的海拔高度,是加速烂棒的间接原因 如135品种,为偏低温长菌龄品种,抗逆性差而不耐高温,一般要求在海拔300m以上才能安全越夏。而景宁县从海拔100~1000m的地区几乎都采用135品种为主,且栽培方式均以春栽的花菇为主。莲都区菇农在海拔100m以上地区,也选择135为当家品种,没有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结果是全军覆没。而在松阳县同样的海拔,采用9015、939较耐高温的品种,烂棒率就大大降低,仅为40%。
1.3 菇农对菌棒安全越夏意识不强,加剧了菌棒烧菌的程度高海拔地区菇农往年都将菌棒堆放在楼顶、二楼或悬挂在梁下、屋檐下越夏,结果在该年的高温季节,楼上是最热的,几乎全部烧菌,而放在地面的较好。低海拔的村,也只有近地面几层菌棒幸存。有的菇农虽然也知楼顶温度高,但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总会下雨降温的,结果失去了抢救的大好时机。堆放在楼上或单层、通风不畅的砖混房里的菌棒烂棒非常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菇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出了发菌场地所能承受的容量,导致排放过密,通风差所致。另外,也有不少菇农是对高温的估计不足,忽视散堆通风降温的重要性,以至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实行灵活的管理措施,造成更大的无可挽救的损失。
1.4 从技术角度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也加剧了烧菌的发生①菌棒生产制作季节偏迟,发菌转色程度差的烧菌严重。②有的菇农为追求头潮开袋菇产量,生产菌棒时特意使菌棒含水量偏高,造成菌丝活力下降,使高温烧菌更为严重。③在高温季节有些菇农还在刺孔通气,翻堆搬运菌棒,势必造成发菌场地温度的增高而加剧烧菌。④不少菇农虽将菌棒放置室外棚内越夏,并在棚上盖了遮阳网和不少遮阳物,但却没有除去覆盖在棚上的塑料薄膜(说是为了防雨)。结果,使热空气不能向棚外散热、流通,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尽管有人不停地在棚上喷水降温,结果仍是徒劳一场。
2 香菇菌棒烧菌烂棒的预防
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损失和教训也是惨重的,但只要从思想认识上充分提高防范意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高温期间香菇菌棒越夏管理工作,是可以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
2.1 科学合理安排生产 要严格按照香菇技术规程操作,以不违背香菇生物学特性来因地制宜安排生产。在生产季节、品种选择以及含水量环节上尤其要注意。合理调整香菇的种植结构,改变传统的观念,向科技要效益。
2.2 提倡花菇室外荫棚发菌越夏 室外荫棚由于通风好、降温快,可有效减少烧菌情况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越夏方式。荫棚顶及四周要遮光,外覆遮阳网或反光膜等覆盖物,但棚顶不能覆盖塑料薄膜,以免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四周可搭架种植南瓜、丝瓜等爬藤作物,提高遮阳效果。荫棚要加厚搭高,棚距遮阳网要高出1m以上(棚顶分两层,上层为杂草等遮阳层,下层为遮阳网)。四周可选用竹枝、树枝等有利通风的材料围成,提高通风效果。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在大棚内四周及棚内人行道两边挖掘相通的地沟,引入“跑马水”降温。对于老菇棚,在进棚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与杀虫灭菌工作。
2.3 加强室内越夏菌棒的管理 室内越夏的,宜在通风良好、夏季凉爽的底层房间发菌,菌棒排放要留通风道。要增加培养房间四周的遮阳设施,如搭凉棚、挂遮阳网等。在高温采临时,要注意散堆,要轻拿轻放,避免振动菌棒,并且应安排在早晚低温时段进行。散堆的要求是,由原来的四横四直堆放,改为三角形或井字形堆放,堆高3~5层。近中午可关闭门窗,傍晚通风换气散热。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进行通风降温。
高温期间,禁止对菌棒采取刺孔通气、翻堆等措施,防止菌丝呼吸作用增强而提高堆温。刺孔通气应选择高温前天气凉爽时进行,并且在同一房间内要分批进行。刺孔后温度上升较快,2~3d内都应加强通风散热,防止菌棒因高温而闷菌死亡。
2.4 做好污染菌棒的处理工作 对于前期局部烂棒,可通过挖除腐烂菌块至健康菌丝处,再涂以生石灰溶液或浓度稍高的杀菌剂的方法来处理,防止和控制病菌的进一步扩展危害。对于已全面闷菌烧菌的菌筒,可破袋晒料,以重新利用。可以生产鸡腿菇、姬松茸、杏鲍菇等。平原地区在9月底前还可再生产香菇菌棒,但品种宜选择短菌龄品种,如L66、L33等。利用污染料时要用生石灰水调整pH值,并且要延长灭菌时间。最好是增加新料,有利于发菌。
D. 香菇烂棒的原因是什么
一、香菇菌棒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
1 “烂棒”与温度的关系。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一个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香菇菌丝发育的范围在5~32℃,最适温度24~27℃,在10℃以下和32℃以上生长不良,在35℃停止生长,38℃以上死亡。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如在45℃的培养液中,经过40分钟菌丝就死亡。香菇菌棒“烂棒”一般发生初期在7月底~8月。此时,菌棒处于菌丝发满,向生理成熟过渡期。而气温往往高于35℃,由于菌袋内温度较空气温度高约3℃,菌丝很容易死亡或生活力减弱,出现烧菌烂棒情况,并易被杂菌侵害,发生高温障碍。
2 “烂棒”与品种的关系。不同香菇品种菌丝的耐高温性有较大差异。如135系列菌株属低温型品种,939(9015)等菌株属中温型品种,武香1号等菌株属于高温型品种。它们对高温的耐受力差异较大。如去年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烧菌烂棒情况普遍突出,但各地因栽培品种的差异,损失不一。如松阳县采用花菇939品种,烧菌率仅有10%。磐安县采用花菇939品种,烧菌率约20%。而云和、龙泉等产区采用135花菇品种,烧菌率高达40%以上。
3 “烂棒”与培菌越夏所处海拔的关系。同一香菇品种在不同海拔栽培,其越夏表现可能会存在明显区别。这主要是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递减,所以菇农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高海拔山区菇农可选择低温型香菇品种栽培,而平原、低山区宜选择中温型、高温型品种。
4 “烂棒”与栽培管理的关系。香菇生产与水分、营养、温度、空气、光线、pH值等因子有关,“烂棒”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直接相关。香菇虽是需光性的真菌,但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完全不需要光线。强烈的直射阳光对香菇菌丝有抑制作用和致死作用。因此,发菌阶段要做好遮阳工作。香菇是好气性真菌,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暂时维持生命,但消耗大量的营养,菌丝易衰老,死亡快,因此应及时做好扎孔增氧工作。夏天高温,香菇菌丝会遭受高温障碍,发菌场所选择好坏,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栽培成功与否。散堆及时,降温措施到位的,其菌棒烂棒率发生很少,而管理不得当的,往往造成大量菌棒烂棒。
二、减少茵棒“烂棒”的对策
1 及早做好菌棒散堆、排场。香菇菌丝对外界温度十分敏感,气温高于35℃时可能引起菌丝死亡。原则上,菌棒应在高温季节前选择室内或室外通风散热好的场所完成散堆、移堆工作,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振动菌棒,并且应安排在早晚低温时段进行,室内散堆菌棒应“三角形”或“井字型”堆放,堆高3~5层,堆间留有通风道。高温期间严禁翻动菌棒,防止菌棒受振动菌丝呼吸作用加剧而温度上升,尤应重视低海拔地区低温型长菌龄“135”品种的越夏管理。
2 提倡室外荫棚发茵。室外荫棚由于通风好、降温快,可有效减少烧菌情况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越夏方式。室外遮荫棚宜建在山的背阴一面,顶及四周要遮光,外覆遮荫网或反光膜等覆盖物,但棚顶不能覆盖普通塑料薄膜,以免造成棚内闷热烧菌,四周可搭架种植南瓜、丝瓜等爬藤作物,提高遮荫效果;荫棚要加厚搭高,四周可选用竹枝、树枝等有利通风的材料围成,提高通风效果。对于老菇棚,在进棚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与杀虫灭菌工作。
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采用棚顶安装旋转喷头于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喷洒降温,在大棚内四周及棚内人行道两边挖掘出相通的地沟,引入“跑马水”降温。对于没有采用沟灌流水降温的,尽量往层架低层排放。
3 加强室内越夏菌棒管理。选择室内越夏的,宜在通风良好、夏季凉爽的底层房间发菌,除疏散堆放密度外,还应注意增加培养房间四周的遮荫设施,如搭凉棚、挂遮荫网。近中午可关闭门窗,傍晚通风换气散热。高温天可采用室内放置若干水盆,用风扇通风散热,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有条件的还可将水喷洒在房瓦上降温,避免室温长时间高于33℃。
4 停止高温期间菌棒刺孔措施。高温期间,禁止对菌棒采取割袋、刺孔通气等措施,防止空气进入菌棒内部,增强菌丝呼吸作用而提高堆温。刺孔通气应选择高温前天气凉爽时进行,刺孔量可根据料的干湿适当增减,增加含水量高的菌棒刺孔量,并且在同一房间内要分批进行。刺孔后温度上升较快,2~3天内都应加强通风散热,防止菌丝因高温死亡。
5 做好污染菌棒的处理。对于前期局部烂棒,可通过挖除腐烂菌块至健康菌丝处,再涂以生石灰溶液或浓度稍高的杀菌剂的方法来处理,控制病菌的进一步扩展危害。对于已全面烧菌的菌棒,可及早破袋晒料,以重新利用,平原地区在9月底前还可再制香菇菌棒,但品种宜选择短菌龄品种,如L66、L33等。利用污染料时要用生石灰水调节pH值,并且要加长灭菌时间,最好是增加新料,有利于发菌。
E. 香菇菌棒菌蚊怎么办
菌棒“烂棒”是代料香菇栽培过程中从菌丝培养到出菇期间发生的一种腐烂病。香菇菌棒在发菌过程中,受到高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菌棒通常自表层以斑块大小局部出现,然后逐渐蔓延并深入整条菌棒,受害部位初期表现为菌丝逐渐消失,并附有粘液状黑色分泌物或其它霉层,随着受害程度的加剧,培养料发黑变软腐烂,受害后期菇木因腐烂和水溶物增多而松瘫、解体,培养料呈黑色烂泥状,并伴有特殊臭味。往往能检出大量的虫体和病原物,严重时菇棒腐烂殆尽,香菇绝收。
一、烂棒的发生原因
人为的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造成菌棒菌丝抗逆力下降,甚至自溶,进而引起病虫害侵染,这是烂棒发生的重要原因。造成烂棒发生的起因和不当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料配比不合理,拌料不均匀,尤其是尿素、过磷酸钙、石灰石粉、硫酸镁等添加物超浓度使用。一旦遇高温气候和刺孔通气后料温过高,便会影响菌丝正常生长,最终导致菌丝死亡而烂棒。
培养室长时间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含量不足常致使菌丝以酵解方式分解养分以维持生命活动。既消耗掉过多养分,又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影响菌丝生长发育。
培养室温度长期过高,超出香菇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刺孔通气后又没有及时疏散菌棒,使堆温大幅度升高,致使菌丝生长脆弱甚至死亡,引起所谓“烧菌”现象。菌棒上淤积黄水过多,一方面影响通气,另一方面极易造成杂菌感染,尤其是青霉感染。
菌棒受阳光直射,强烈阳光所内含的紫外线会把菌棒内菌丝灼伤,到一定程度菌丝会被杀死,菌棒局部出现黄水,随后滋生霉菌。
生长环境阴湿,空气相对湿度过高也会导致烂棒的发生。另外,在给菌棒补水时,水温过高、补水过量同样会导致菌棒烂筒。补水后菌棒表层水分尚未沥去就急于覆盖薄膜也易导致菇木烂筒。
大量的“假菇”发生后不久萎缩腐烂,会滋生绿霉。若再遇高温闷热天气,通风不及时常会导致菌棒烂棒。
采菇时菌棒上留有残根或割袋出菇时没及时剔除死菇蕾而发生霉烂。采菇粗放、对于没完全转色的菌棒随菇脚采下大块培养料,菌丝受损伤后再遇有水珠残留,极易滋生霉菌导致烂棒。
二、烂棒的防治措施
(一)选用抗逆性强的菌株用于生产
135类(秋平5号、庆功1号)等长菌龄、短柄花菇品种,其菌丝生长温度为5℃~32℃,且不耐高温。当菌棒生长环境长时间超过32℃时,易造成菌丝“自溶”而死亡,使菌棒霉烂报废。故历年来用135、秋平5号、庆功1号等品种烂筒严重的农户可选择抗逆性相对较强的939、庆元9015、庆科20等品种用于生产。
(二)晚熟品种培养料中可减少麦麸、糖用量
生产长菌龄的晚熟花菇品种(如L135),培养料配方可按每千袋料用木屑780kg、麦麸110kg~120kg、糖7kg~8kg、石膏10kg配制,减少麦麸、糖用量,提高培养料中碳氮比,在夏季高温期可提高菌棒抗霉、防虫的能力。
(三)按生产季节来制定接种法和接菌量
有部分农户在春节前即开始安排生产菌棒,以L135品种早期生产的(2月上中旬)为例,可采用二穴接种法减少接种量,延长菌棒菌丝营养生长期,这将有利菌棒越夏管理。后期生产的菌棒(5月初起)用常规三穴接种法,这样在梅雨季节高温来临时,菌棒菌丝生长正处旺盛期,从而增强抗逆能力。
(四)搞好环境清洁卫生,消灭虫源
由于庆元县食用菌生产品种的多样化,许多地区都是连年种菇的老菇区,每年有几千万袋废菌棒到处乱丢,且农村中畜、禽等污染源多,成了菇蚊、菇蝇、线虫的活动天堂,虫口密度一年比一年高。要减少菌棒烂筒,须消除虫源,减少虫口密度,即搞好环境清洁卫生,消除废弃菌棒,关养畜禽并定时打扫畜禽舍,清理水沟,对多虫地域统一时间喷DDV、除虫菊脂等杀虫剂。
(五)菇房、培养室安装门、窗纱
双翅目的菇蚊、菇蝇等害虫不但可产蛆虫蛀食菌丝,还可携带各种霉菌孢子感染菌棒,造成烂棒。故此门窗、通风孔等处用60目的尼龙细纱网钉上,可防止菇蚊、菇蝇等成虫入室危害菌棒。
(六)铁钉刺孔改为用回形针刺孔放气法
菌棒发菌期,菇农习惯用6.7cm~10cm铁钉扎孔放气,孔径一般超过1mm,菇蚊成虫可自由出入放气孔产卵繁殖,一般3d~5d卵孵化成幼虫就会蛀食菌丝导致菌丝腐烂,菇木烂棒。故前期通气应改用回形针、大头针扎孔放气。用回形针扎孔,孔径较小,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扎铁钉2倍~3倍的量,一样达到给菌棒放气的效果。
(七)阴雨天提倡不刺孔增氧
大多数菇农会利用阴雨天在培养室内对菌棒进行刺孔增氧,但阴雨天高温、高湿条件下,香菇菌丝体的呼吸及水份排放作用减弱,从而引起逆抗性降低,加之霉菌在阴雨天活动频繁,很容易造成烂筒等现象。菌棒的刺孔通气需在晴天、通风、干燥情况下进行较好。
(八)刺孔1周内,综合防治害虫
菌棒刺孔通气1周内,孔口菌丝尚未愈合,散发的香味能引诱菇蚊、菇蝇等害虫云集产卵,故这段时间需综合防治害虫。刺孔前必须对培养室进行一次全面杀虫灭菌工作,刺孔后再次消毒灭虫。刺孔的菌棒周围可点蚊香熏杀成虫或挂DDV棉球,以驱避菇蚊、菇蝇,诱杀成虫。菇蚊、菇蝇等成虫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或日光灯,在灯周围挂上粘虫纸或灯下设置DDV溶液药盒,让成虫触药中毒。
(九)堆垛越夏应改为单层摆放越夏
菌棒井字形堆垛越夏,其中两段的接触面因互相挤压菌棒容易变形,高温期也容易烧菌而烂棒,提倡4月~5月菇棚清理消毒后,菌棒即移入菇棚,上培养架单层摆放越夏。
(十)及时处理黄水和烂棒的菌棒
菌棒局部出现菌水,开刀破口要用纱布或毛巾及时吸干排除,若黄水不多,可直接刺孔排出,但需注意不能刺破菌皮,以免黄水流入洞内,造成烂棒。另有轻度烂棒的菌棒应及时拣出,视受害情况及程度分别处理。若仅表皮病虫害侵染变黑,可先剪开塑料袋,受害部位用清水洗净后用饱和盐水涂擦。饱和盐水有高渗透性,可杀死大部虫卵和杂菌。若腐烂已侵入至菌棒内,应将受害部位挖除,再用田泥、木屑、石灰、食盐配成的药膏(1∶1∶1∶1比例加水拌水糊状)涂上,放置通风、干燥处。
F. 造成香菇烂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和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承担的《香菇烂筒生态调查和综合防治示范推广》项目中,经环境调查和分离的致烂菌丝回接试验分析认为,造成香菇烂筒的原因是致烂菌和环境因子共同造成,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对香菇菌丝生长的适应度。环境条件越适宜香菇菌丝生长,导致烂筒的机会就越少。由于高温使香菇菌丝停止生长,活力减弱,特别是具有保温、保湿、防杂菌的菌被尚未形成时,杂菌容易入侵;菌筒直接接触大田土壤,当温湿度适宜香菇菌丝生长时,有利于抑制某些习性为高温、高湿、好氧的杂菌;当温、湿度不适合香菇菌丝生长时,会促使杂菌的繁殖,加速烂筒的发生。夏季菇场长期灌水和人工浇水,菇农本意是降温保筒出菇,但不知此举造成空间和土壤高湿,因水的热传递比空气快得多,导致菌筒的温度接近于气温,覆土和灌水又造成通气不良,使香菇菌筒缺氧窒息,所以加剧了烂筒的发生和发展。
G. 香菇种植要防治虫害,需防治哪些虫害
螨类包括红蜘蛛、菌虱,它们主要潜伏在栽培房内、饲料和培养料内,螨类由于体型极少,在栽培房光线不强烈的地方,往往前期不易发觉,如果一旦爆发,将会造成巨大损失。它在香菇各个生长阶段皆有危害,香菇的虫害主要有:螨虫、跳虫、蛞蝓和线虫等,发现螨虫可用20%杀螨醇5000倍液浸泡6小时,线虫、跳虫可用菊酯药物杀灭,蛞蝓可用撒生石灰或白咸防治。
菇蚊,成虫黑色,在蘑菇床上爬行很快,常在别处栖息杂菌和腐烂材质上,雌蚊喜欢在未播种的堆肥中产卵,每只能产卵150粒以上,在幼虫孵化出,即白色透明蛆,先在堆肥中成长,待蘑菇生长钻入菇柄中吃食。出菇期间发生眼菌蚊,可用4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杀,也可用25%的菊乐合酯2000倍液喷料面防治。
H. 香菇棒经常烂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的吗
①选用抗逆性强的菌株用于生产。
②晚熟品种培养料中可减少麦麸、糖用量,提高培养料中碳氮比,在夏季高温期可提高菌棒抗霉、防虫的能力。
③按生产季节来制定接种法和接菌量。有部分农户在春节前即开始安排生产菌棒,以L135品种早期生产的(2月上中旬)为例,可采用二穴接种法减少接种量,延长菌棒菌丝营养生长期,这将有利菌棒越夏管理。后期生产的菌棒(5月初起)用常规三穴接种法,这样在梅雨季节高温来临时,菌棒菌丝生长正处旺盛期,从而增强抗逆能力。
④搞好环境清洁卫生,消灭虫源。由于食用菌生产品种的多样化,许多地区都是连年种菇的老菇区,每年有几千万袋废菌棒到处乱丢,且农村中畜、禽等污染源多,成了菇蚊、菇蝇、线虫频繁活动地点,虫口密度一年比一年高。要减少菌棒烂筒,须消除虫源,减少虫口密度,即搞好环境清洁卫生,消除废弃菌棒,关养畜禽并定时打扫畜禽舍,清理水沟,对多虫地域统一时间喷DDV、除虫菊脂等杀虫剂。
⑤菇房、培养室安装门、窗纱。双翅目的菇蚊、菇蝇等害虫不但可产蛆虫蛀食菌丝,还可携带各种霉菌孢子感染菌棒,造成烂棒。故此门窗、通风孔等处用60目的尼龙细纱网钉上,可防止菇蚊、菇蝇等成虫入室危害菌棒。
⑥铁钉刺孔改为用回形针刺孔放气法。菌棒发菌期,菇农习惯用6.7cm~10cm铁钉扎孔放气,孔径一般超过1mm,菇蚊成虫可自由出入放气孔产卵繁殖,一般3d~5d卵孵化成幼虫就会蛀食菌丝导致菌丝腐烂,菇木烂棒。故前期通气应改用回形针、大头针扎孔放气。用回形针扎孔,孔径较小,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扎铁钉2倍~3倍的量,一样达到给菌棒放气的效果。
⑦阴雨天提倡不刺孔增氧。大多数菇农会利用阴雨天在培养室内对菌棒进行刺孔增氧,但阴雨天高温、高湿条件下,香菇菌丝体的呼吸及水份排放作用减弱,从而引起逆抗性降低,加之霉菌在阴雨天活动频繁,很容易造成烂筒等现象。菌棒的刺孔通气需在晴天、通风、干燥情况下进行较好。
⑧刺孔1周内,综合防治害虫。菌棒刺孔通气1周内,孔口菌丝尚未愈合,散发的香味能引诱菇蚊、菇蝇等害虫云集产卵,故这段时间需综合防治害虫。刺孔前必须对培养室进行一次全面杀虫灭菌工作,刺孔后再次消毒灭虫。刺孔的菌棒周围可点蚊香熏杀成虫或挂DDV棉球,以驱避菇蚊、菇蝇,诱杀成虫。菇蚊、菇蝇等成虫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或日光灯,在灯周围挂上粘虫纸或灯下设置DDV溶液药盒,让成虫触药中毒。
⑨堆垛越夏应改为单层摆放越夏。菌棒井字形堆垛越夏,其中两段的接触面因互相挤压菌棒容易变形,高温期也容易烧菌而烂棒,提倡4月~5月菇棚清理消毒后,菌棒即移入菇棚,上培养架单层摆放越夏。
⑩及时处理黄水和烂棒的菌棒。菌棒局部出现菌水,开刀破口要用纱布或毛巾及时吸干排除,若黄水不多,可直接刺孔排出,但需注意不能刺破菌皮,以免黄水流入洞内,造成烂棒。另有轻度烂棒的菌棒应及时拣出,视受害情况及程度分别处理。若仅表皮病虫害侵染变黑,可先剪开塑料袋,受害部位用清水洗净后用饱和盐水涂擦。饱和盐水有高渗透性,可杀死大部虫卵和杂菌。若腐烂已侵入至菌棒内,应将受害部位挖除,再用田泥、木屑、石灰、食盐配成的药膏(1∶1∶1∶1比例加水拌水糊状)涂上,放置通风、干燥处。
I. 请问香菇棒发白霉怎么办
菌棒霉斑症状轻微者,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避光环境,强化通风换气,控制湿度,避免因温湿度继续发展。并用甲帕霉素(克霉灵/美帕曲星)消毒周围地面环境,对于菌棒则应使用1:200倍的50%多菌灵/75%甲基托布津/pH值为10的石灰水用注射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