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练肋间肌
身体平躺,然后双手置于脑后,用力将身体折叠。上身向右扭转将左侧肘尽量接近抬起的右腿膝盖。停顿两秒钟,慢慢放下。再上身向左扭转将右侧肘尽量接近抬起的左腿膝盖。停顿两秒钟。如此左右交替,每组做20次,做三组。
做俯卧撑时把手分开些也能练到~~
❷ 锻炼腹肌 用什么办法最佳 而且又方便 一般要怎么做
1、练腹肌最好的办法还是仰卧起坐,每次做100-200个,20-30个为1组,最少要做5组,具体的要看个人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点重量,手拿个哑铃或铁饼什么的,放在脑后,效果更好。
2、俯卧撑也可以锻炼腹肌。记住健身的时候一定不要一次性做到累,要分组做,才有效果,一般也是每次做100个左右,至少分5组,具体看自己情况而定。
3、手抓在高处,使身体垂直悬空,腰腹用力往上抬,使双腿与上身呈90度,注意身体不要晃动,其他地方不要用力,也是分组做。
4、如果腹部脂肪比较多,要坚持有氧运动,跑步很有效,可以减去多余脂肪,使肌肉更好的展现出来。
❸ 肋间肌和前锯肌怎么练
前锯肌(Musculus
serratus
anterior),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将肩胛骨内侧向前拉的胸部肌肉,每组两块的前锯肌从胸前部的肋骨开始,围绕体侧延伸到肩胛骨。
做前锯肌训练的时候,同时能够附带锻炼到肋间肌。具体锻炼方法如下:
前锯肌是比较小的肌群,没有非常有针对性的训练动作。但是一般上半身的锻炼动作都能刺激到它,我们只要把一些动作稍稍调整,就能够很好的锻炼到前锯肌。
常见方法如下:
1、哑铃单臂侧上举或者交替哑铃上举
哑铃推举锻炼肩部。肩部的训练同时能够对于前锯肌有非常大的训练效果。训练的要求是收紧核心肌群,尽量保持上半身稳定,从肩膀前侧推举到肩膀的正上方。
2.单臂绳索下拉。
绳索起始点在头顶正上方,收紧腰腹核心,让肘关节贴住肋骨向下拉,直至肘关节在肩膀的正下方,记住手臂始终贴住身体。
3.前锯肌转腰
可以选择双手前伸负重(杠铃片或者哑铃),保持手臂伸直,转动上体,从一侧到另一侧,尽量幅度大一点。
4.
滑轮下拉
这个动作类似于腹部练习的跪姿绳索下拉,除了需要在动作末端转动上体,收缩前锯肌和腹外斜肌。在收缩的末端,使肘关节和另一侧膝盖相碰。重量不一定要非常大,适当的重量,在最低的位置最好能稍微控制一下再慢慢向上。
5.旋转举腿
这个动作可以悬垂在单杠上做,或在任何练习举腿的器械上做。主要的不同是,身体向一侧倾斜,腿弯曲,向一侧抬腿至与身体成十字交叉状,强调练习腹部横直肌和前锯肌。然后重复做另一侧的练习。
6.
单手上举的侧弯腰
右手置于臀部,左手向上伸直。尽可能的向右侧弯腰,侧弯到最远处,保持这个姿势并做“脉冲式”细微的侧弯,保持一分钟,然后返回到直立姿势。交换双手位置,重复做另一侧弯腰。这些小的运动使前锯肌和腹外斜肌处于持续张力下。做起来比听起来要艰难得多,如果你想让这个动作更加男人些,可以试着用向上伸直的手举一只10磅的哑铃做。事实上,举着哑铃做,将使整个身体中段----不仅有前锯肌和腹外斜肌,还有腹部横直肌和竖脊肌也一起练习到。记住,这些小肌肉群在大多数力量举动作中起着稳定躯干的作用,特别在深蹲中。每侧做10次1分钟”组”,换一侧做。
7.杠铃仰卧上拉
躺在平凳上,持轻杠铃于头顶上方,肘关节微曲,尽可能的把杠铃向头后放低。做完全的伸展。深呼吸,然后返回杠铃到头顶上方位置。
08.
转腰双杠臂屈伸
使用标准的平行双杠,象标准的双杠臂屈伸动作那样下降身体,但当你上升时,向一侧转动身体。这个转动把重压力施加到前锯肌。你也可以试着以相反的方式做,当你下降时转腰,而直接上升。
9.
仰卧转腿
平躺,手臂置于体侧,掌心向下,笔直向上举腿,然后保持双脚并拢,慢慢的把双腿向左侧下放,直到接触地板。然后重新向上抬起腿,向另一侧重复做。每侧做3组X15次,明天你将感到腰部比以往要紧多。
把这些动作放进你的胸部或腹部训练计划中,或者做单独的前锯肌严格训练。他们值得你注意。做前锯肌造型展示也是一个好的主意,这可以使你学会如何控制和展示这部分肌群。注意检查卡路里的摄入,确保他们能被清晰的看到。
❹ 肋间肌的锻炼方法
练肋间肌有个小窍门,就是仰卧直臂上拉,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动作,也是胸肌练习的辅助动作。
❺ 肋间肌肉萎缩的练习方法
肋骨减肌肉萎缩的话,平时每天可以多做一些跑步,散步一些锻炼,平时多按摩一下记录。
❻ 怎么锻炼肋间肌
先说明下,那不是肋间肌,李小龙的这两张图是看他背阔肌的,背阔肌发达了,鞭腿才更有力,速度更快,你可以去看看他踢鞭腿的视频、电影 要练背阔肌,最好的就是举杠铃和引体向上 举杠铃:将杠铃抗在颈后双臂同时缓慢向上举,然后慢慢落下,不要落到底,要让肌肉一直处于发力状态,这个主要是练肱二头肌的,捎带背阔肌,最好还是做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双臂两侧伸开两侧与肩平行,小臂弯曲,抓紧单杠,然后往上拉,最好使单杠与颈后触碰,然后缓慢落下,不要落到底,原因同上 如果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疑问,请选我为满意答案,谢谢!
❼ 肋间神经痛怎么治。
- 肋间神经痛 -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较早的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一般采用针刺,亦有主张应用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有人以磁针刺激耳穴,也收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2]。在取穴上,近年来有简化趋势,往往独取一穴,却能获得满意疗效[3,4],颇值得探讨。目前,针灸对肋间神经痛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每日l~2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无效:疼痛不明显。
共治疗131例。108例中,痊愈75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3.3%。其中,单用照海一穴治疗50例,愈显率达80%;单用丘墟治疗44例。愈显率达93.2%[1,3,4]。
(二) 皮肤针
1. 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2. 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复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
共以上法治疗30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5]。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关、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疗效
以上法共治疗46例,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34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力时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二个疗程,症状未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1.3%[6]。
(四) 电针
1.取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墟。
2.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共治76例,临床治愈6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其总有效率为100%[7]。
(五) 其他措施
1.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重视病因的治疗。
2.本病如单用针灸疗效不佳,可配合理疗,或封闭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王××,女,35岁,技术员。1989年10月2日初诊。
主诉:左脚痛7年,加剧1天。
病史:7年前哺乳时发觉左胸疼痛,逐渐加重,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损伤”,经服药、封闭、理疗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疼痛减轻,此后左胸经常有剧痛出现,尤其感冒后,胸痛剧烈,服止痛药、封闭等法可缓解疼痛约半个月左右,平时多为隐痛,有时极轻或不痛。昨日疼痛复又加剧,其疼难忍,左上肢不敢活动,动则痛更甚,通宵未能入睡,特来求治。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痛苦病容,精神萎靡,胸部左右对称,无红肿,左前胸有压痛,以2~4胸间区域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肋间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胸部疼痛区相关经皮部,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胸段皮部,左前臂三阴经皮部,左膝以下三阴经皮部。
治法:用经络皮部治疗仪在上述经脉皮部区滚动,用力由轻到重,刺激参数为高幅高频率。治疗时间为20分钟。经上法治疗后,病者剧烈的胸痛完全消失,状如常人,痛处能扪能压,呼吸自如。每日1次。
上法连作3次后精神、睡眠、二便均好。经3个月追踪观察,疗效巩固,痛未再发。
(李伯宁医案)
参考资料:http://www.pharmnet.com.cn/tcm/zjdq/jzzj/100131.html
❽ 怎样练肋间肌肉各位好心人请指教、
跑步
一、半仰身坐。
它是在仰卧起坐的基础上,对腹直肌进行强化训练的有效方法。做仰卧起坐时,上体由平卧升起至与地面成45度平角前不是腹直肌负担最重的阶段。因为这是起动阶段,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肋间肌、腰小肌、腰大肌和髂肌等的协同工作。超过45度后,由于上体重心至臀部支点的“阻力臂”不断缩短,腹进肌所起“吊车作用”的负担量越来越小,因而也不是腹直肌负担最重,才是开发它“抗阻力生长机能”的最佳时机。因此,延长身体在45度角的持续时间是增大腹肌刺激量的有效方法。这是进行半仰身坐练习,以深入锻炼腹直肌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身体处于45度角斜时, 腹直肌处于抗阻力收缩较重较慢的状态,静力性用力成分较多,肌紧张反应最强烈,正是对腹直肌进行静力性训练的良好时机。 半仰身坐的方法:仰卧在地板或长凳上,双手抱头,两脚勾住凳头的皮带等因定物。接着,挺胸直腰、头部上顶,以拉长上体的“重力臂”。然后,意念腹直肌发力,上体平稳升起,当与地面成45度夹角时,保持姿势不动,做静务性锻炼。呼吸为顺畅的胸式呼吸,不能屏气憋劲。静停30秒左右为一组,遂仰卧或起身进行积极性休息。可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深呼吸和腹部自我按摩。间歇约一分钟左右,练习4-8组。练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延长静停时间。 随着半仰身坐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两用头后抱握哑铃或杠铃片做动作,以增大腹直肌的负荷量,促使其更快的生长。另外,还可结合做一些拓展性的动作。以深化训练。
二、半侧身坐。
它是仰卧起坐的延伸与发展,除能锻炼身体上侧的腹直肌外缘外同主要是锻炼身体上侧的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和肋间肌,让腰腹肌群强健精悍起来。 半侧身坐的练习方法:侧身卧在长凳上,双足一前一后勾住凳头的横带,双手抱头,刻意用身体上侧的肌群发力,让上体向侧面抬起。当达到与凳面成45度夹角时,静止不动,坚持做静力性锻炼。静停20-30秒钟为一组,卧下休息,做深呼吸和自我按摩放松。间歇约一分钟,练习一段时间后,随着体力和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便可逐步增加动作难度及负重量,以增强锻炼效果。增加动作难度的方法很多,可挺直腰、顶高头,拉长上体的阻力臂,让身体上侧的肌群承受更大的重力矩作用,使更多的肌纤维投入更紧张的工作。也可两手抱哑铃或铁饼片于头后,做强力训练。锻炼中应注意两侧交替练习使两侧腰腹肌均衡发展。 做半侧身坐的要求:1、肩、髋、踝关节要在一个侧平面上,不宜有向前屈体现象;2。要用胸式呼吸,不宜有屏气现象;3、间歇时要及时按摩放松肌肉,以免主练肌发生痉挛。若出现痉挛,应马上仰卧向反侧做松驰的屈体拉伸动作,配合按摩与深长吸气慢吐气,调理一会儿即可消除;4、静停时,可稍作拧肩或振肩的附加动作,以增强锻炼效果。
❾ 肋间肌痉挛怎么办~~~
有时候跑步说话之类的就会痛.一般分左右的..
俗称 岔气.
岔气
开放分类: 岔气、急性胸肋痛、生病、内脏器官、呼吸肌痉挛
"岔气"又称急性胸肋痛。造成"岔气"的原因是剧烈活动之前,准备活动不够或未做准备活动。剧烈活动时肌肉进入紧张状态,而内脏器官惰性大,不能马上活动起来,以满足肌肉活动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使呼吸肌紧张而痉挛,或是在身体活动需氧量加大时,呼吸不得法,只是加快呼吸频率而呼吸表浅,也能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导致痉挛。长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或天气过冷,以及大量出汗引起的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也能引起"岔气"。
"岔气"时,呼吸肌痉挛,刺激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当肋间肌痉挛时,胸部两侧就会发痛。当膈肌痉挛时,疼痛就会发生在左右肋下。
制止和预防"岔气"的方法是:
一. 改变表浅呼吸,加深呼吸,呼气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气,这样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来,消除疼痛。
二. 调整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与跑步频率配合起来,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
三. 若用以上办法疼痛还不能消除,可作深呼吸憋气,用力扣打胸腔两侧或肋下疼痛处,然后作缓慢深长呼吸气,重复几次可使呼吸肌逐渐放松,痉挛缓解。
四. 剧烈活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使呼吸肌逐渐适应较快频率的收缩,不致引起痉挛。
五. 冬天锻炼尽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时,要半张口,让冷空气从牙缝中进入口腔,防止冷空气过分刺激。
"岔气"消除后,还可以继续进行体育活动,对身体没有什么损害及影响.
岔气属于内伤范畴,是指气血、脏腑、经络受伤所致,其临床表现以胸部闷胀作痛,痛无定处,疼痛面积较大,尤其是在呼吸,咳嗽以及转侧活动时,因牵制胸部而痛或窜痛,并有呼吸急促,烦闷不安,胸背部牵引作痛。一般外无红肿、压痛等客观体征。由于该病多发病于胸胁部,又称胸胁迸伤或胸胁内伤。
发病原因多以举重、推车、跳跃、攀高、挑抬或搬运重物时,用力过度或不当或突然进气受伤,使气聚结于胸内,不得消散,而出现疼痛、胀满,严重时可使气血同时受伤或络脉破裂而咯血,或血留胁下,或积于胸内,若日久失治或治疗不当,常可造成痨怯之症。
按摩疗法治疗岔气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常运用按、摩、揉、滚、点、擦;搓于胸部。令患者仰卧或侧卧位,术者站在患者右侧,用按揉或一指禅,或滚法施法于背部膀胱经。再点按天宗、大抒、章门、云门等穴。再令患者坐于凳子上,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掌面沿肋骨走向擦搓。在擦搓前先涂冬青膏,以增加疗效和预防擦搓时损伤皮肤。经过以上治疗,可宣通胸胁之气机失调,气血同流、症状自消。若仍无效,再选用提端法或提推法。
❿ 如何治疗肋间神经痛
- 肋间神经痛 -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较早的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一般采用针刺,亦有主张应用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有人以磁针刺激耳穴,也收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2]。在取穴上,近年来有简化趋势,往往独取一穴,却能获得满意疗效[3,4],颇值得探讨。目前,针灸对肋间神经痛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每日l~2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无效:疼痛不明显。
共治疗131例。108例中,痊愈75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3.3%。其中,单用照海一穴治疗50例,愈显率达80%;单用丘墟治疗44例。愈显率达93.2%[1,3,4]。
(二) 皮肤针
1. 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2. 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复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
共以上法治疗30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5]。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关、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疗效
以上法共治疗46例,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34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力时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二个疗程,症状未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1.3%[6]。
(四) 电针
1.取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墟。
2.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共治76例,临床治愈6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其总有效率为100%[7]。
(五) 其他措施
1.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重视病因的治疗。
2.本病如单用针灸疗效不佳,可配合理疗,或封闭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王××,女,35岁,技术员。1989年10月2日初诊。
主诉:左脚痛7年,加剧1天。
病史:7年前哺乳时发觉左胸疼痛,逐渐加重,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损伤”,经服药、封闭、理疗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疼痛减轻,此后左胸经常有剧痛出现,尤其感冒后,胸痛剧烈,服止痛药、封闭等法可缓解疼痛约半个月左右,平时多为隐痛,有时极轻或不痛。昨日疼痛复又加剧,其疼难忍,左上肢不敢活动,动则痛更甚,通宵未能入睡,特来求治。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痛苦病容,精神萎靡,胸部左右对称,无红肿,左前胸有压痛,以2~4胸间区域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肋间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胸部疼痛区相关经皮部,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胸段皮部,左前臂三阴经皮部,左膝以下三阴经皮部。
治法:用经络皮部治疗仪在上述经脉皮部区滚动,用力由轻到重,刺激参数为高幅高频率。治疗时间为20分钟。经上法治疗后,病者剧烈的胸痛完全消失,状如常人,痛处能扪能压,呼吸自如。每日1次。
上法连作3次后精神、睡眠、二便均好。经3个月追踪观察,疗效巩固,痛未再发。
(李伯宁医案)
参考资料:http://www.pharmnet.com.cn/tcm/zjdq/jzzj/10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