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脑垂体腺瘤的检查
1.内分泌学检查
应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直接测定脑垂体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等,对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2.影像学检查
(1)蝶鞍像为基本检查之一。在垂体瘤很小时蝶鞍可以没有变化,由于肿瘤日渐长大,可致蝶鞍扩大、骨质破坏,鞍背侵袭等。
(2)CT检查采用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后,可显示出5mm大小的垂体腺瘤。更小的肿瘤显示仍有困难。
‘贰’ 垂体瘤是怎样诊断和治疗的
长在大脑底部的脑垂体只有豌豆般大小,重量不足2克,但它却是人体的主管腺体,其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中,调节和控制体内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和多数肌体活动,故垂体腺被医学家称为“内分泌之王”。
垂体由前叶、后叶构成,垂体各叶分泌一系列不同激素。大部分垂体激素是由前叶分泌的。如生长激素,在发育期间促进身体各系统健康发育;催乳激素,促进乳房发育及乳汁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肾上腺皮质的激素分泌;促性腺激素,含卵泡成熟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前者促进雌激素分泌及卵、精细胞发育,后者可促进雌激素、孕激素及睾酮的释放。垂体后叶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素又称加压素,可使血管收缩而升高血压,并增加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催产素,使子宫收缩,促进乳汁分泌。
‘叁’ 垂体瘤怎么检查
1、临床表现:病人年龄,性别,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
2、内分泌检查: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
3、影像学:(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2)、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3)、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4、病理学检查: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
‘肆’ 垂体瘤的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垂体瘤的发病主要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良性肿瘤,同时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1.肿瘤
(1)颅咽管瘤 多发生在幼儿及年轻人,病理变化缓慢,除视力和视野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止,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和尿崩等垂体功能减低和丘脑下部受累的临床表现,体积大的肿瘤呈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临床影像学多数病例肿瘤有囊变,钙化。肿瘤多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部。
(2)鞍结节脑膜瘤 多发生在中年人,病情进展缓慢,初发症状为进行性视力减退伴有不规矩的视野缺损,头痛,内分泌症状不太明显。
临床影像学表现为肿瘤形态规矩,加强综合治疗疗效明显,肿瘤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
(3)拉氏囊肿 发病者年轻,病理变化多无明显表现,少部分呈现内分泌混乱和视力减退。临床影像学可见,体积小的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类似三明治。大型囊肿垂体组织被推挤到囊肿的下、前、上方。该病最易误诊为垂体瘤。
(4)生殖细胞瘤 又称异位松果体瘤,多发生在幼儿,病情发展快,多饮多尿,性早熟,消瘦,临床症状明显。临床影像学病理变化多位于鞍上,加强综合治疗疗效明显。
(5)视交叉胶质瘤 多发生在幼儿及年轻人,以头痛,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影像学病理变化多位于鞍上,病理变化边界不清,为混杂危险信号,加强综合治疗疗效不太明显。
(6)上皮样囊肿 青年人多见,病理变化缓慢,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临床影像学表现为低危险信号病理变化。
2.炎症
(1)垂体脓肿 重复发生转移热,头痛,视力减退明显,同时可伴有其他颅神经受损,通常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影像学病理变化体积通常不大,与临床症状不相符。蝶鞍周边软组织结构强化明显。
(2)嗜酸性肉芽肿 症状近似垂体脓肿,而且发展更快,除头痛,视力减退外,经常有多组颅神经受损,多伴有垂体功能低下。病理变化累及范畴广泛,例如鞍内,蝶窦内,鞍上,前中后颅等部位。临床影像学病理变化周边硬膜强化明显。
(3)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尿崩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伴有垂体功能低下。临床影像学表现为垂体柄明显增粗,垂体组织不同程度地增大。
(4)霉菌性炎症 症状近似垂体脓肿,多有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史。部分病例其他颅神经受损。
(5)结核性脑膜炎 青年或幼儿发病,头痛,发热,有脑膜炎史,临床影像学显示有粘连性脑积水。
‘伍’ 请问垂体瘤应该如何诊断
垂体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垂体激素的检测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等做出诊断。
‘陆’ 确诊脑垂体瘤应做哪些检查
主要有三种检查方法:
1、头颅X线片及分层摄片:典型垂体瘤蝶鞍呈球形扩大,鞍底呈双边,后床突及鞍背骨质吸收、变薄及向后竖起。GH瘤者同时可见颅骨增厚、鼻旁窦(副鼻窦)增大、颌突畸形等。
2、CT扫描:常作冠状位增强前后扫描。微腺瘤的典型表现为垂体前叶侧方的低密度灶或少许增强的圆形病灶;鞍膈抬高;垂体柄向肿瘤对侧偏移;以及鞍底局部骨质受压下陷变薄。大腺瘤较易识别,肿瘤常均匀强化,有时瘤内可出血、坏死或囊性变,该区域不被强化,肿瘤是否向侧方海绵窦侵犯,CT扫描尚不能可信地确定。
3、MRI:是目前诊断垂体瘤的首要方式,它能构画出微小的组织判别,可提供三维观察。肿瘤呈低信号灶,垂体上缘膨隆,垂体柄向健侧移位。瘤内出血可呈高信号灶。
‘柒’ 脑垂体瘤
1、病理学检查诊断垂体瘤: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病理诊断分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这种手术只能作为大体诊断,不能分出肿瘤的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肿瘤细胞内所含有的激素进行诊断,敏感度高,但误诊率也高。电子透视显微镜观察。根据肿瘤的细胞不同特征分辨出肿瘤类型,临床很少使用。
2、内分泌检查诊断垂体瘤: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例如ACTH细胞腺瘤,多数病例从影像学上看不到肿瘤 。罕见的移位垂体瘤位于胸腔内,腹腔内等部位,主要依据内分泌来诊断。
3、影像学检查诊断垂体瘤
(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 、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MRI检查: 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果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4、通过临床表现诊断垂体瘤:病人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都是诊断最基本的资料。一些细微表现都可能做为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网上咨询由于不能和医生面对面直接交谈,更需要把详细的临床资料提供给医生。也不要忘记说明病人年龄,性别,疾病时间。
‘捌’ 临床上如何确诊脑垂体瘤
临床上如何确诊脑垂体瘤?
临床上诊断垂体瘤,不仅仅需要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了解病情,诊断病情,而是需要患者进行如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更加明确的诊断,以帮助患者确定更加详细的治疗方案。
如何确诊脑垂体瘤,具体方法如下:
1、
临床表现
垂体瘤患者的早期症状往往轻微,容易漏诊或误诊。如老年垂体瘤导致的垂体功能低下,视力下降;儿童及青春期垂体瘤出现视力下降或生长发育迟缓;男性泌乳素腺瘤所致阳痿;女性泌乳素腺瘤所致月经紊乱等。这不仅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医生重视,而且需要相关科室如眼科、妇产科等的重视,应加强各科对相关疾病与垂体瘤的鉴别诊断。其中MRI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提高垂体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2、内分泌检查
目前诊断功能性垂体瘤的内分泌学指标是:血清PRL〉30μg/L、血清GH〉5μg/L、UFC〉80μg/24小时,ACTH〉40pg/ml。由于内分泌激素受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存在节律变化,故对于血GH水平增高的患者,应做葡萄糖GH试验;对于皮质醇增高者,应做地塞米松试验,以协助明确诊断。影响泌乳素增高的因素很多,但泌乳素愈高就愈支持垂体瘤的诊断。
3、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肿瘤小于1cm为微腺瘤,肿瘤大于1cm而小于3cm为大腺瘤,大于3cm为巨大腺瘤。临床症状、内分泌及影像学检查典型者,诊断垂体瘤并不难,如闭经、泌乳,泌乳素明显增高,MRI示垂体瘤直径为2厘米,诊断为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如患者有肢端肥大、糖尿病,血清生长激素增高,核磁共振示垂体增大,诊断为生长激素腺瘤。
在此,专家提示,垂体瘤进行了诊断后需要患者及时治疗,否则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