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天国如日中天,英国提出平分中华,洪秀全是怎样应对的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其实是一个独立自主,为百姓而战的存在。就在面对英国提出的平分中华的提议,洪秀全果断的拒绝了,“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
其实,如果洪秀全你可以好好领导太平天国,清王朝应该早就完蛋了。但是有时候物极必反,此次起义太顺利了,这导致洪秀全等人有点忘我。其实这和我上文提到的,他们是农民起义有关,主要是思想的格局没有到位,毕竟之前经历了太多苦难。糖衣炮弹对他们来说更难以承受。
2.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是如何对待太平天国的战俘呢
太平军被俘后,清军那是毫不手软,基本都杀害了,八旗也好,汉军也好,有点身份的单个剐,小头目集体砍,打惨了还屠城,特别是湘军的将领,个顶个的屠人好手,比如曾国藩外号“曾屠夫”,曾国荃的外号“曾剃头”,彭玉麟的外号“活阎王”,王鑫的外号“王老虎”等,尤其是曾大帅,虽然功劳最大,成就最高,但杀戮过重,在历史上留下诟病。
除了这些王们,还有下级将领、小头领带人投降或被俘的,基本是枭首凌迟,比如《僧格林沁奏折》记载,求王林凤祥被俘后,底下小头目萧风山带领着91人出降,除了小孩,其它人全被被砍,无赦免;《琦善奏折》记载,在江苏仪征县俘获为太平军运粮的农民24人,直接被就地正法;《和春奏折》记载,在庐江县生俘180多名太平军,头目凌迟,士兵砍头;另外《蛮氛汇编》记载,当年僧格林沁为祭奠阵亡清军将士。
3. 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清朝是如何处理太平天国战俘的,为何手段如此残忍
清代前朝就是以屠杀就是得天下,所以说翻开清朝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满眼可见满清十大酷刑,所以说在清朝如果沦为战俘,那么清朝处理这些战俘的手段是极其残忍的,满清10大酷刑更是不在话下。
清朝刽子手对太平天国领袖曾仕和行刑时,第一刀就让他忍受不住,而石达开在接受刑法之时,被割1000多刀始终都默默无声,石达开的凛然正气使当时行刑的刽子手们十分震惊。除了凌迟这样的方法,对于普通民众,清朝更是采用惨绝人寰的手法,直接将人活埋或者是挖出心脏。
4.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是如何对待太平天国的战俘
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从咸丰元年的金田起义开始,最后到同治三年清政府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清末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持续了13年之久,活跃范围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地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所以清政府对于太平天国是非常深恶痛绝的,最后太平天国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导致了起义失败,而室外太平军也成为了清军的俘虏。那么这些被清军俘虏的太平天国士兵最后的命运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所以,太平军战俘的命运都是非常悲惨的,很多太平军宁愿客死他乡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数十年的战争矛盾已经非常严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5. 对付太平天国如猛虎下山的湘军,在面对列强时表现怎么样
清朝末年的中国是我们历史上一段悲惨的回忆,百年屈辱让中国损失众多。面对各国侵略者,清朝的腐败让人民看不到任何希望。虽然说清朝也采取了一系列反抗,但是最终结果都是惨不忍睹,不是割地就是赔款,让全中国的人民为之受罪。
那么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为何会如此勇猛,而且涌现出了一大堆名将。可是在面对外国侵略者的时候清朝连能拿出手的人都没有?甚至连反抗都不敢反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总结以上三点,湘军之所以被列强吊打,一是清政府压根也没想反抗,临时被激怒的反抗只能是自取其辱。再有清军不敢和敌人展开长期战斗,将领缺乏,缺乏英明领导者带领。再有就是武器装备太过落后,人海战术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
这三个点原因是中国被欺压百年之久的重要因素,直到后来清政府被推翻清朝新思想涌入中国,中国才有了站起来的新希望!虽然现在中国人站起来了但是国耻不能忘,这是永不能忘却的痛!6. 如果太平天国不起内讧,曾剃头能赢么
过程: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 蜡像 “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一生着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着书”。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曾国藩带领湘军二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代。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 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二年)42岁 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10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三年)43岁 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四年)44岁 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10月14日取武昌。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7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五年)45岁 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六年)46岁 7月,坐困南昌。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七年)47岁 2月27日,其父去世,偕弟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八年)48岁 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弟国华入李幕。7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8月5日,抵武昌。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饷之策。11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59年(咸丰九年)49岁 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2月,作《圣哲画像记》。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十年)50岁 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0月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商筹北援之策。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7. 推翻满清四大良策的太平天国,里面的谁更棋高一着
太平天国图谋江山之策略,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提到一水手向东王杨秀清献策:“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尚不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后来,杨秀清采纳,定都天京,与大清对峙,并试图北上中原作战干翻满清。太平军从武昌顺江而下时,李秀成只是小兵一枚,他怎会知道如此之机密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太平天国高层对往何处发展,对如何推翻满清之策略存在分歧,且激烈争吵,连普通将士都有所察觉。其实,太平军攻入武昌与南京之后,对如何发展势力,推翻满清存在意见分歧。具体来说,有四种推翻满清之方案:洪、杨、石、罗,各有“良策”。那么,谁的策略最高明呢?
综上所述,若是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就消灭满清这一条看,罗大纲的作战策略最高明,短期内就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太平天国得不到士大夫拥戴,全国不可能“传檄而定”,天下会陷入混战局面。如此,近代中国之历史走向也许就会改变,毕竟列强虎视眈眈,这点不容忽视。
8. 西方列强为打击太平天国,采取了哪些武装干涉行动
1862年(同治元年)2月,英国将军米歇尔率原驻扎天津对付清朝的英军抵达上海。是月下旬,何伯和法国驻华海军司令卜罗德指挥英法联军向上海高桥及浦东李秀成部太平军进攻,太平军失利。3月,英驻华陆军司令士迪佛立也自天津率英军赶到。同时,以近代武器装备的中外雇佣军整编为常胜军。4月,何伯、士迪佛立率英法联军攻七宝镇,接着,英轮从安徽运送第一批淮军至上海。于是,英法联军、常胜军、原驻上海清朝副将李恒嵩军以及淮军,联合作战,由士迪佛立任总指挥。太平军在上海附近艰苦战斗,至当年8月底被迫撤出上海四周。此后,常胜军与淮军大举进犯苏南,1863年陷昆山、吴江、苏州,1864年继陷宜兴、溧阳、常州等地。在浙江,英法军队1862年5月攻陷宁波,又仿照常胜军组建常安军、常捷军,以后配合清军攻取了杭州等地。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成为绞杀太平天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9. 曾国潘为镇压太平天国策略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 蜡像
“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一生着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着书”。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曾国藩带领湘军二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代。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 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二年)42岁 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10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三年)43岁 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四年)44岁 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10月14日取武昌。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7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五年)45岁 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六年)46岁 7月,坐困南昌。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七年)47岁 2月27日,其父去世,偕弟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八年)48岁 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弟国华入李幕。7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8月5日,抵武昌。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饷之策。11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59年(咸丰九年)49岁 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2月,作《圣哲画像记》。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十年)50岁 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0月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商筹北援之策。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10. 中外如何联合对付太平天国
在中外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