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上山的锻炼方法

上山的锻炼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07 14:47:32

❶ 怎样健康爬山

爬山属于有氧运动,能使肌肉获得比平常高出10倍的氧气,从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增多,免疫细胞数量增加,帮助体内的有害物排出;在促进新陈代谢的同 时,还可以加快脂肪消耗,因此爬山也有塑形功效。坚持下肢承受力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保持肌肉和运动器官的协调,还可以增加骨中矿物质的含量,减少骨质疏松,有利于刺激骨细胞的生长。 在爬山的攀登动作中,你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将得到有效锻炼。爬山对减少腿部脂肪,塑造上翘的臀部很有帮助。这点很多经常健身的人都明白,在跑步机上也可以设置坡度,相当于爬坡,这种运动非常有助于腰、腹部的锻炼,尤其有助于塑造曲线优美而饱满的翘臀。 25岁爬山 年轻就是资本,资本是你强壮的身体。为保持或提高身体素质,你要在运动中向自己发出挑战。 大步幅、快速向上挺进,对你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你要证实自己的实力,赢得别人钦佩的目光,也要在高强度运动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5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70%~85%(140~165)。在此强度下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燃烧更多体脂。 30岁爬山 需要一个相对平稳的过程,不要急停,也没必要急进,甚至冲刺,均匀较快的速度最适合你。 30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60%~70%(160~135之间)。在此强度下运动,有助于健康,对心血管颇有益处,同时比低强度运动燃烧更多热量(包括脂肪)。建议你在这个强度下运动很长时间。 35岁爬山 小步幅、匀速地爬山,可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35岁的你,“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该保持在最大心律的60%左右。长时间运动,可以降低体脂、血脂。你会感觉很轻松,身体微微出汗,但不必在乎,只要在承受范围内,时间长一点也没关系。爬山的同时欣赏山间秀丽的风景,也许从一草一木中,会得到更多生活启示。 身体就像一部机器,加速运转需要过程。开始时,先以缓慢的速度爬5~10分钟,再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加速。但在过程中请尽量保持匀速,身体能够承受即可。下山时同样,最好保持加速——匀速——减速的运动状态。 因为目的是健身,所以请不要盲目地和其他人攀比速度。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都是有惰性的,并非你不具备某种能力,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体能得以充分发挥。有人一开始就猛爬,结果气喘吁吁,头晕目眩,甚至以后再也不敢爬山了。其实刚开始登山,落后一些,慢一点,并不表明体质差,经过锻炼,你一定会赶上或超过别人。 我该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的过程中,腿部和臀部肌肉发力,可以消耗大量脂肪,使腿部肌肉纤维,变细变长,防止臀部下垂。既然好处这么多,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肌肉的恢复也需要时间。 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至少要间隔两三天,体质稍差的需要一周才可以恢复。你们的运动频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运动训练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超量恢复”,是说人体机能(如力量、心肺功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须经过锻炼(增加负荷)。但休息一段后又会逐步退化到之前的水平。如果能在尚未退步之前坚持锻炼,身体机能还可以提高,攀升到更高的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 所以,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锻炼不能间断,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间隔时间在二三天左右为宜。如果你没有条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二三天都要进行其他有氧项目的锻炼。 健身房中的台阶训练器、爬山机,可以锻炼到大腿和臀部,增加耐力,起着与爬山相同的锻炼作用。或者在家练习蹲起、扎马步,每天5~10分钟,感觉累了就休息1分钟。最简单的练习就是爬楼梯,坚持锻炼,再去登山时你会感觉双腿分外有力。 什么时间去爬山? 下午5点~8点,是锻炼的最佳时间。此时,人体运动机能最强,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已经被预热,活动能力最强。所以,此时是做有氧锻炼的最佳时间。 也许爬山不适合你 爬山是一项大众体育运动,因为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多数人都能参与。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身体缘故并不适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比如关节炎和骨质疏松。上山时,膝关节要屈曲成130~150°,这是髌骨负担最重、容易引起膝关节疼痛的角度,下山时,下身骨骼和关节要承受很大冲击力,这些刺激会加重病情。所以患有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人最好不要爬山。 ·冠心病患者 爬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身体负担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癫痫病患者 不宜爬山,一旦癫痫发作,有生命危险。 ·如果你有眩晕症 ·如果你特别想 25、30、35速度大不同 爬山的速度、山的高度、坡度,都会影响运动强度,从而收到不同的运动效果。那么,以怎样的频率爬山才能达到健身目的呢?怎样的频率才适合你? 保持“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是健身登山最适宜的强度。 持续20分钟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以参照心率估算。首先,要掌握如何计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年龄 接下来请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颈部喉管的任意一侧,默数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然后乘以6就是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既正常心率。健康人的“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间。 如果觉得测脉搏量心率麻烦,建议尝试简单有效的“谈话试验法”:爬山时如果能正常交谈,表示没有超负荷,如果不能,就需要调整速度或强度了。 了解运动强度不足的方法:“自觉用力平分法”。爬山后感觉疲劳,但休息一夜后就恢复了,这表示运动强度合适。如果一点不累,则表示运动强度不足。 检测心率,有助于调整爬山的节奏、速度,实现运动目标。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的人,则需要按照适合的方案去爬山。 爬山不能忘 1.爬山前热身在做热身运动时特别要注意下肢肌肉和关节的活动,你可以先在原地慢跑几分钟,然后做有针对性的伸展练习。 经过休息和适当调整,让心肺功能从发挥部分功能转变为发挥全部功能,再做同样强度的运动,就能够适应了。登山前热身,可以使肌肉、韧带得到拉伸,防止关节受伤。 2.姿势要正确专家认为,登山时全脚掌着地最省体力,而用前脚掌或脚后跟着地是不科学的爬山姿势。还有,上山时小腿肌肉群已经得到充分锻炼,下山时还要继续发力,容易造成下肢不稳定,所以下山的时候最危险。这就是所谓的“上山容易下山难”。建议下山前要稍事休息,以作调整,让这部分肌肉得以恢复。另外,下山时不要走得太快甚至奔跑,以免刹不住“车”,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如果坡度比较陡,可以沿“Z”字形路线,以降低坡度。 当前位置: 首页> 户外 > 爬山 > 爬山知识 > 健康爬山运动ABC 时间:2010-04-27 12:01来源:未知 作者:bandiy 点击: 44次 3.多久爬一次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至少要间隔两三天,体质稍差的需要一周才能恢复体力。普遍的运动频率可以是: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运动训练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超量恢复”,是说人体机能若要得到提高,必须经过略加负荷的锻炼。 如果你没有条件每周登山,至少每隔两三天都要进行其他的有氧运动。比如健身房中的台阶训练器、爬山机,可以锻炼到大腿和臀部。最简单的是爬楼梯,坚持锻炼,再去登山时你会感觉双腿分外轻松。 4.何为最佳时下午5时,是锻炼的最佳时间。此时,人体运动机能最强,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已经被充分预热,活动能力最强。此时是做有氧锻炼的最佳时间。 5.也许不适合你爬山是一项大众体育运动,因为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多数人都能参与。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身体缘故并不适合爬山,比如: ●腿部有疾病的人。 ●冠心病患者。 ●癫痫病患者。 ●眩晕症。 ●其他如内脏下垂、高血压、肺气肿病,以及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一般不宜爬山。

❷ 如何爬山锻炼体能帮助大些

个人建议,上山的时候,匀速但是不要停。
下山的时候,要控制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停。
注意:山不要太高呀,泰山的话,还是要稍微休息的。呵呵。

锻炼完了,一定做好放松,否则腰酸背痛,就惨了。

想加强的话,可以适当加一个背包。但是一定要贴身背着。

❸ 爬山是最好的锻炼吗

个人认为,爬山并不是最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


上山容易下山难,爬山其实并不是一件如我们想象那种的愉快的事情,很累也很考验人,我去爬了一趟山,回来连着休息了两天,身上还是感觉很累,可见,爬山真的是一种体力活,如果你需要锻炼,个人建议你选择跑步,羽毛球,足球,篮球等锻炼方式,因为运动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凡事预则立,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爬山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锻炼方式,因为我们所有人的体质是不同的,具体你自己适合什么运动方式,还要根据你自己的身体状况来,什么是最好的?呵呵,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你说呢?

❹ 怎样爬山更轻松

热身运动往往被爬山的人忽略,人们常常是到达山下后就开始上山,不做任何准备活动,这样做对关节和肌肉不利,尤其是乘车到山下的人,没有充分活动开,如果立即上山,很容易对关节,肌肉,韧带造成损伤。
所以在上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夏天要做5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冬天要做约10分钟的准备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全身各主要关节,韧带,肌肉的大范围活动,伸拉,放松,使心脏,关节,肌肉等进入运动状态。
上山运动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心率等状态,阶段性地逐渐加快上山的速度,放慢速度,再加快,再放慢,使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范围内,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决定爬山的高度,不一定非要爬到山顶。
如:想增加耐力,可采用小步幅,中频率上行,配合深呼吸;想增长腿部力量,可采取中大幅,中等速度,间歇性上行,走一段,稍许休整,再走一段,加强速度素质(尤其是年轻人),可采用中步幅,高频率,间歇跑;即跑一段,走一段后调整,再跑一段,再走一段,在一些平缓地段或有台阶的扶手的地段,可做倒向下山的练习,这样做会对人的平衡能力,协调性等素质有较明显的锻炼作用但是这个动作也较危险,最好有旁人扶助,尤其不要在地势较陡的地段做此项练习。
下山后,不要着急马上乘车回家,要在平缓的地方做一些放松运动,使快速跳动的心脏逐渐地恢复正常,使身上的汗渐渐退掉,将紧张的关节肌肉,韧带适当伸拉,放松,使其恢复到平常状态,同时还要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人们爬山时,容易兴奋,超体力向山上行进,这样爬山易造成心动过速,对身体赞成损害,有心肝离血管疾病的人,甚至可能出现危险。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在爬山时,要密切注意自己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注意做深呼吸放松,使心跳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❺ 登山的技巧是什么

人们喜欢爬山,是因为它既可饱览秀色,又可以健美身心。运动专家指出,如果出于健康目的,爬山应该避开人多的时候,而在平时持之以恒,同时还要讲究技巧。

“热身”再上

热身运动往往被爬山的人忽略,人们常常是到达山下后就开始上山,不做任何准备活动,这样做对关节和肌肉不利,尤其是乘车到山下的人,没有充分活动开,如果立即上山,很容易对关节,肌肉,韧带造成损伤,所以在上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夏天要做5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冬天要做约10分钟的准备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全身各主要关节,韧带,肌肉的大范围活动,伸拉,放松,使心脏,关节,肌肉等进入运动状态。

上山运动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心率等状态,阶段性地逐渐加快上山的速度,放慢速度,再加快,再放慢,使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范围内,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决定爬山的高度,不一定非要爬到山顶。

爬山的技巧

通常人们爬山,多数是根据个人的体力,感觉,以比较单一的方式向上行进,其实上山的方法也有多种。如:想增加耐力,可采用小步幅,中频率上行,配合深呼吸;想增长腿部力量,可采取中大幅,中等速度,间歇性上行,走一段,稍许休整,再走一段,加强速度素质(尤其是年轻人),可采用中步幅,高频率,间歇跑;即跑一段,走一段后调整,再跑一段,再走一段,在一些平缓地段或有台阶的扶手的地段,可做倒向下山的练习,这样做会对人的平衡能力,协调性等素质有较明显的锻炼作用但是这个动作也较危险,最好有旁人扶助,尤其不要在地势较陡的地段做此项练习。

下山,别急着回家

下山后,不要着急马上乘车回家,要在平缓的地方做一些放松运动,使快速跳动的心脏逐渐地恢复正常,使身上的汗渐渐退掉,将紧张的关节肌肉,韧带适当伸拉,放松,使其恢复到平常状态,同时还要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爬山,当心你的“心”

人们爬山时,容易兴奋,超体力向山上行进,这样爬山易造成心动过速,对身体赞成损害,有心肝离血管疾病的人,甚至可能出现危险。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在爬山时,要密切注意自己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注意做深呼吸放松,使心跳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❻ 爬山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

爬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山中的空气新鲜,对于提高肺功能有很多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而且运动量、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身体素质进行调节。可以说爬山是一项健身作用较全面而危险性相对较小的锻炼方式。



登山过程中,要控制好活动量。秘诀是“慢慢走,轻轻摆,不停顿,少歇息”,保持均匀使用体力,一般以无明显出汗为宜,这时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平地快走的强度。

上山时,如能每一步都有意地增加一些弹跳的动作,不仅会省力,而且还会使人精神振奋,充满活力。途中不要总往高处看,向上看往往使人产生疲惫感。向上攀登时,目光停留在自己前方3.5米处最好,这样比较省力。

下山时应挺胸、轻步、莫甩手,有利于稳定重心,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否则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感受过重的张力,导致膝关节受伤或导致肌肉拉伤。

❼ 登山锻炼的益处及方法是什么

登山可以增强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脊髓的造血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使机体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心脏输出血量和肺活量增大,在登山时由于高度不断增加、氧气逐渐稀薄,经常锻炼对增强人体的缺氧情况下的耐力是大有裨益的。登山对增加肌肉韧带力量,尤其是腿部、脚、踝部力量也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登山锻炼后再走或跑起来会感到轻松有力,而且不易受伤。登山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作用也是明显的,有的神经衰弱患者通过登山锻炼可以吃得香甜,消化吸收也加强了。登山运动还可以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登山运动初期会出现气喘、呼吸次数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酸痛等一系列反应。这均属正常生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会消失和适应的。山区地势越高,风势越猛,气温越低。应备以防寒用品。饮食应少吃多餐高糖饮食,加强营养和维生素。凡有心脏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甲亢与年迈老人,对缺氧耐力低者,均不宜作登山运动。

❽ 怎样爬山才不伤膝

现在越来越多市民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了,茶余饭后都主动参与到锻炼中来,但锻炼也是有讲究的,应读者需求我们也发布一些与锻炼有关的医学科普知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为什么骨科医生说,爬山爬楼梯是最笨的运动?》这篇文章,讲的是爬山容易导致膝盖损伤,确实对于膝关节有伤或疼痛的人,爬山爬楼梯不是很好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预防的办法或更好的选择呢?
膝关节天生有些小缺陷
人类原来是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的,开始直立行走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比四肢行走时大了一倍,因此更容易出现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膝关节疼痛,主要是超重人群和老年人中发作。(直立行走带来的小缺憾)
另外膝关节中有两块关节软骨,称为半月板,这是两块一次性的软骨,其功能是辅助和稳定膝关节运动的作用。这也一位易受伤的主儿:在篮球、足球等运动中,半月板容易在扭转时损伤,受伤的以年轻人居多。
无论是半月板还是关节软骨,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一旦损伤了就很难修复如初,也是关节病难治疗的原因之一。
爬山并非对习惯完全没有好处
爬山这项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对膝关节有好处也有坏处,关键是锻炼的时候得当或者是否适合这项锻炼。
爬山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调动膝关节附近的肌群,有助于增强膝关节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讲,爬山这项运动对膝盖而言,又有锻炼、增强的作用。
但运动不当,确实容易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有膝关节疼痛的中老年人或体重超标的成年人。
下山、下楼要注意膝关节保护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膝关节来说是真的,下山的着地冲击力是上山的两倍,实验表明上楼时膝关节的负荷接近于体重,而下楼梯时承受的力量是体重的两倍。因此,说爬山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主要指的是下山,骨科医生有电梯绝不爬楼梯的说法略夸张。
正确的下山方法:下山或下楼梯时尽量使用登山手杖或扶着扶手,将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脚站好才把重心移过去,而不是重心放在前脚上往下砸,要控制下山的速度,不要贪快。
另外,开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尽可能减少负重。
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膝关节
1、热身活动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上大运动量,运动也要适量,避免过劳,损伤的发生最常见于疲劳或精力不足的时候。
2、股四头肌的锻炼有助于强化膝关节的稳定性,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有意义。平日里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和十字韧带的锻炼,例如深蹲、马步等,可保护膝关节在运动中不容易损伤。
3、超重人群尽量避免登山等运动,锻炼最好选全身运动,最好的是游泳,不太方便,可以选择骑车这种对膝盖软骨负荷相对较小锻炼。
4、如果爬山,登山杖对保护膝盖有好处,尤其是负重时和膝盖有问题时。
5、运动讲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且还应讲究正确的运动姿势,违反这些原则,无论是跑步还是爬山,都容易损伤膝关节。

❾ 下山时,动作要怎样,才更安全更快上山呢

爬山也讲究正确的姿势。

·上山:身体放松并前倾,双膝自然弯曲,双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这个动作主要靠大腿和臀部肌肉发力,经常练习有提臀功效。尽量不要用前脚掌着地,因为发力部位是小腿,肌肉较少,长时间收缩容易疲劳,出现不美观的小腿肚。

登台阶时可以用“登山步”:一条腿在台阶上,一条腿在台阶下,攀登时后腿用力蹬地,以减轻前腿膝关节的压力。

·下山:身体保持正直或稍向后仰,膝盖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尽量放低。

下山时不要走得太快甚至奔跑,以免刹不住车,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如果坡度比较陡,可以沿"Z"字形路线下山,以降低坡度。

心脏和呼吸系统是有惰性的,正常状态下只发挥部分功能。运动时肌肉中的能量被迅速消耗,必须通过加快呼吸、加快心脏搏动来输送营养。此时会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非常难受。这就是生理的“极点”现象。

上山前热身

经过休息和适当调整,心肺功能从发挥部分功能转变为发挥全部功能,再做同样强度的运动,就不会难受了。登山前热身,可以使肌肉、韧带得到拉抻,关节增加关节液防止受伤,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或减轻“极点”现象的发生。

所以,上山之前要热身,特别是针对下肢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先在原地慢跑2分钟,然后做有针对性的伸展练习。

阅读全文

与上山的锻炼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通快递核心竞争力分析的方法 浏览:436
头发油快速解决方法 浏览:856
佩兰的食用方法 浏览:352
积碳怎么消除最简单方法 浏览:232
院感内镜采样检测方法 浏览:171
空腔脏器与实质脏器的鉴别方法 浏览:706
小学基础体能用到哪些方法 浏览:863
96乘25的简便方法怎么写 浏览:219
螺旋藻功效与作用和食用方法 浏览:665
探索研究是研究方法吗 浏览:443
思考如何写人特点的写作方法 浏览:222
做葫芦方法视频 浏览:346
瓷砖防污检测方法用酒精对不 浏览:82
多种系鞋带的方法视频 浏览:463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与步骤总结 浏览:279
肱三肌锻炼方法 浏览:171
长城币伍角的鉴别方法 浏览:339
手臂训练方法图解 浏览:52
如何鉴定阳性克隆子有哪些方法 浏览:938
苹果手机定时响铃的调整方法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