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骨疽脓出的治疗方法

骨疽脓出的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01 18:57:29

⑴ 中医疮疡如何治疗

疮疡中医治疗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1.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1)初期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并针对病因、病情运用清热解毒、和营行瘀、行气、解表、温通、通里、理湿等法则,其中清热解毒为疮疡最常用的治法。(2)中期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法以托毒外出,托法又分透托法和补托法。(3)后期正气虚弱者,用补法恢复正气,使疮口早日愈合,通常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则。具体施治时应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按病情的变化和发展,抓住主要矛盾,立法用药。2.疮疡外治法应根据疮疡初、中、后期分别辨证用药:(1)初期宜箍围消肿,阳证者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膏。(2)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尤其应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的选择。如手部疗疮、附骨疽应及早切开;手指部疗疮应从手指侧面切开,有头疽切口应够大,以保证充分引流等。(3)后期宜提脓去腐,生肌收口,阳证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脓去腐,阴证用七三丹、五五丹提脓去腐;若疮口太小或成痿时,宜用白降丹、千金药线腐蚀;疮口胬肉高突时用平胬丹;脓腐干净用生肌散、八宝丹,并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垫棉法或扩创法,加速疮口愈合。

⑵ 贴骨疽除了阳和汤还有什么治疗方法

为什么要用阳和汤?你辩证准确了?加点清热的药试试

⑶ 附骨疽如何治疗

附骨疽好发于气血未充、骨骼柔弱的小儿,尤以10岁以下男孩为多见。多发于四肢骨干,以胫骨最常见,股骨次之。常有明显化脓性病灶存在,或有外伤、感受邪毒等诱发因素。
初期起病急骤。先有全身不适,寒战,继而高热达39℃~40℃,口干溲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初起患肢持续剧痛,疼痛彻骨,一二日内即不能活动,而后出现皮肤微红、微热、胖肿,骨胀明显,若在大腿部则红肿不易发现,但用手指深压皮肤可见凹陷,病变的骨端有深压痛和纵轴叩击痛。
成脓期化脓时间约在得病后3~4周之间,局部焮红、胖肿,骨胀明显,全身高热持续不退。
溃后脓出初多稠厚,渐转稀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而形成窦道。患处可触及骨骼粗大,高低不平,以药线或探针探之常可触到粗糙的朽骨,此时即转为慢性,可迁延数年之久。以后常反复发作,大多数病例均有1个或数个不易愈合的窦道,窦口凹陷,周围常并发湿疮、脓疱以及色素沉着。必待朽骨出尽以后,疮口才能愈合。
本病若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则为并发内陷,可危及生命。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榆查:99锝-MDP、67镓骨显像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X线摄片常在发病约2周后才能显示病变。CT检查较X线检查能明显提早发现病灶,并可清楚地显示局部软组织的变化。
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和营为大法,分期辨证论治。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尚有消退之机,否则每易迁延为慢性,日久不愈。外治要注意固定患处;脓熟宜及早切开引流;成漏须用腐蚀药或手术治疗;脓尽有空腔或疮口深者,应加用垫棉法。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手术清创适用于窦道经久不敛,死骨大或多,疮口小而深,不能自动排出朽骨者。

⑷ 慢性骨骨髓炎中医

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称为“附骨疽”。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 其症初起见寒热往来,继则筋骨疼痛,表面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不能屈伸转动,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 色不变。溃后稀脓淋沥不尽,不易收口,易形成瘘管和死骨,待死骨脱出后,才能逐渐愈合,类于化脓性骨髓炎.
凡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叫做附骨疽,又称骨痈、贴骨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相当于现代西医学的 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附骨疽的诊断要点
好发于儿童,以10岁以下的男孩更为多见。 发病部位以胫骨为最多,其次是股骨、肱骨、桡骨等长骨。有疔疮或损伤病史。 初起即有寒战高热,溲赤口干,患肢疼痛彻骨,l~2日内即不能活动,继则皮肤微红微热,胖肿骨胀。成脓约在得病后1—3月左右,身热持续不退,色红胖肿,骨胀明显。溃后脓出初稠后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而成漏管。患部可摸到骨骼粗大,高低不平,以药线探之,常可触到粗糙的死骨,日后必待死骨脱出方能愈合。 患肢活动功能一般影响不大。 发病2周后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影模糊或骨破坏。发病4周后才能发现死骨。 本病需与流注、髋关节流痰相鉴别。流注患处皮色不变,漫肿疼痛,为多发性,位于肌肉深部,常此处未愈,他处又起,溃后不损伤筋骨。流痰好发于骨关节间,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约在得病后半年至1年以上,溃后脓水清稀,且夹有败絮状物质,愈后往往形成残废。
附骨疽的辨证分析
本病是由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化热搏结于骨节,或由于疔疮走黄,疽毒内陷,或病后余毒不清,湿热内盛,其毒深窜入里,留于筋骨,或由于外来直接伤害,局部骨骼损伤,复因感染邪毒,瘀热搏结,凝滞筋骨而成。本病有好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漏道,损伤筋骨的特点。
本病始则全身不适,继而寒热交作,甚而壮热不退,或伴有汗出,便秘尿赤,肌骨胀痛,疼痛彻骨,拒按,是为实热之证。成脓期湿热郁滞于骨,热盛肉腐骨败,则焮肿日着,寒热交作,或日晡更甚,但患肢疼痛可略缓解。溃后诸症渐伏,精神渐佳,唯疮口脓水淋漓,迟迟不敛,或有腐骨从疮口排出,可形成漏道。若经久不愈,久耗气血,则见气血两虚之象。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为原则。

附骨疽的辨证论治
风热炽盛型【证见】 寒战、高热、面红,气热息粗,便秘溲赤,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王焘《外台秘要》)合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物(吴谦等《医宗金鉴》)。 附骨疽的外治法

膏药贴敷窦道口处,去腐生肌。 内服外用治疗,治愈不复发。

⑸ 骨髓炎如何治疗

不知道你是哪个时期的骨髓炎患者,因此详细给你做一下描述:

骨髓炎,民间俗称“铁骨瘤”,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数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骨髓炎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接连不断的痛苦。

骨髓炎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久治难愈。苗医认为附骨疽多因疔疮,疖肿发病后,治疗护理不当,余毒湿热内盛,深窜入里,留于筋骨,侵筋蚀骨,血败肉腐而成;或因外伤感染邪毒,湿热蕴蒸而成;若病势缠绵,病程长;病变部位深,局部窦道常有粘滞或稀薄脓液。窦瘘形成,多为湿热余毒未清,常与病久伤正、阴虚肾虚、气血不足、脉络损伤瘀滞而引起无力托毒外出,难以生肌敛疮有关

一、

初期骨髓炎

局部肿胀不明显,一般不红不热,患部隐隐作痛,皮色如常。若病变在骺端,波及关节,出现关节功能障碍,伴有形寒、肢冷、盗汗或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证属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毒邪寒痰壅滞、经络阴塞,聚毒入骨。故苗方骨髓贴以补益肝肾、温经散寒、化痰通络,促其消散疗之。

二、
成脓期骨髓炎

病变部位漫肿时痛,皮肤不红不热,骨酸疼痛,全身乍寒乍热,朝轻暮重,脓肿中心透戏,有波动感,有明显乏力、消瘦、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若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可出现高热、寒战等症。故苗方骨髓贴补益气血,养阴清热,托毒排脓疗之。

三、
溃后期骨髓炎

局部溃烂流脓,皮肤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挟有絮状物,并有面色无华,形瘦肢冷,心悸失眠,自汗等。舌淡、苔薄白、脉濡细而虚大。证属久病不愈,气血双亏,毒邪内盛,腐蚀烂骨,正气难复,邪毒难尽。故苗方骨髓贴以补益气血,托毒促溃疗之。

⑹ 骨疽病是什么病

附骨疽,指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又称骨痈、贴骨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

⑺ 附骨疽的辨证施治

1.内治法
(1)风热炽盛型 ①证候 寒战、高热、面红,气热息粗,便秘溲赤,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脉滑数。②治则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③方药 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栀子,黄芩,金银花,赤芍,当归尾,防风,连翘,蒲公英,羚羊骨,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醒消丸、新消片,温开水送服。
(2)湿热瘀滞型 ①证候 患部掀肿日增,疼痛,寒热交作或日晡尤甚,口干不甚喜饮。舌苔黄腻,脉滑数。②治则 清营托毒,化湿开郁。③方药 金银花散加味。金银花,甘草,茯苓,苍术,黄柏,薏苡仁,土茯苓,炙穿山甲,皂角刺,蒲公英,象贝母。水煎服。中成药虎挣片、四季青片,温开水送服。
(3)气血两虚型 ①证候 疮色晦暗不鲜,脓水林漓,面色苍白或萎黄,唇淡,全身倦怠,或心悸,失眠,自汗,短气。舌淡苔少,脉细数或无力。②治则 调补气血。③方药 十全大补汤加减。党参,炙黄芪,当归,白芍,焦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谷芽,肉桂(煽服)。水煎服,每日l剂。中成药十全大补丸、虎挣片,温开水送服。
2.外治法
初起皮色不变者,以透皮扩散式中药外敷,其病自消。
若皮色转红时,宜用透皮提引式中药聚脓,脓成,宜及时切开排脓,并于疮口纳入引流条以利引流。也可酌情用药冲洗脓腔。
溃后宜用提脓拔毒生肌之药外敷,以肌养骨、生骨,如触及死骨松动者,可用镊子钳去。形成窦道者,用千金散或五五丹药线腐蚀窦道,后改用八二丹药线,骨炎膏盖贴。也可作手术清创,脓尽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

⑻ 中医怎么治疗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由热毒注骨或创口成痈而脓未成者,以消法为主,治则为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可选用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外用药可选金黄散,双柏散,水调外敷,每天换一次。若脓已成而未溃者,治则为托里透脓,可用托里消毒散。正虚邪侵,急性骨髓炎脓已溃或已转入慢性期者,治则以气血双补为主,可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若无死骨,破溃创面肉芽红润,可用生肌膏换药。
以上只是泛泛的说,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相当于中医外科里的附骨疽。治疗贵在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否则容易迁延为慢性就不好治了,而且一般是以内外治结合的方式治疗。疾病治愈后,“必须”继续服3-6个月以防复发。一般内治分湿热遇阻、风寒湿邪、热毒炽盛、脓毒附骨四型。具体属于证型网上也说不清楚,如果打算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话还是建议尽早到当地中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对阁下有所参考。

⑼ 骨髓炎怎么治疗

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组织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是由血行播散所致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治疗上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控制感染,防止死骨形成,避免转为慢性骨髓炎。早期需要联合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通常在体温恢复正常后,仍继续使用两周左右。抗生素治疗2-3天,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应即刻手术治疗。局部制动固定,缓解疼痛。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

⑽ 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髓炎是指骨组织(包括骨髓、骨和骨膜)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临床上常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大类。

一、病因病机

(1)内因:包括内伤七情和饮食劳伤两个方面。七情过度刺激,可影响内脏的功能,使其发生紊乱,气血瘀带,瘀毒内生,发为“疽变”。此类多以思、忧、郁、怒为常见。五味不节,恣食膏粱厚味及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炎毒内生,灼筋伤骨,发为骨疽。房劳过度,肾精内伤,肾气虚弱,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脉瘀血滞,亦可为患。

(2)外因:可分为六淫所伤和外来伤害两个方面。六淫尤以风、寒、湿、火邪致病为多。风、寒、湿皆可化火,炎毒内伤,便可生疽,故《外科心法》有“痈疽原是火毒生”之说。凡跌打损伤,金刃创伤,水火烫伤,虫害咬伤皆属外来伤害,也可成疽。

以上各种因素,常有连带关系。不论内因还是外因都可使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伤筋损骨。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是发病急,开始先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寒战,继而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心率和脉搏加快。舌质红,苔黄,严重者可有肝脾大等。

(2)慢性骨髓炎是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转化而来的。临床常见局部窦道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局部红肿不明显,或周围皮肤呈暗褐色。有时死骨随脓液从窦道排出。窦道周围软组织增生,使病变的骨变粗呈凹凸不平状,并可出现畸形。

软组织瘢痕粘连有慢性水肿及炎症等病变,少数患者的低热久治不愈,但白细胞不一定增高,而表现为消瘦,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有的患者久病正虚,窦道引流不畅或混合感染致使急性发作,出现与急性骨髓炎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同时患肢红肿,疼痛加剧,须待脓液引流通畅后,全身与局部症状才会逐渐消除或减轻。

2.诊断骨髓炎的诊断主要靠病史、症状、全身和局部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拍片及必要的特殊检查(组织培养)等,并经综合分析作出明确诊断。

三、辨证施治

1.毒热炽盛型

【辨证】局部红肿热痛,脓液黄稠而臭。证见高热,寒战,烦渴,纳呆。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施治】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野谷花、苦地丁各30g,连翘20g,赤芍15g,丹参10g,甘草6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2.瘀血阻滞型

【辨证】局部红肿硬,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证见发热恶寒,口渴,溲赤便秘,面色晦暗。舌红有瘀斑,苔黄厚,脉涩或洪数。

【施治】活血祛瘀。

【方药】活血解毒汤:当归12g,丹参、乳香、没药、透骨草、连翘各15g,黄芪30g,甘草6g,穿山甲10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3.血虚寒凝型

【辨证】面色苍白,晨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红或嫩红,苍白,脉沉迟无力。

【施治】温阳散寒。

【方药】阳和汤:熟地30g,鹿角胶10g,姜炭5g,玉桂3g,麻黄5g,白芥子6g,甘草3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4.正虚邪实型

【辨证】面色萎黄无华。唇舌色淡,苔薄黄,脉细弱或细数。

【施治】托里消毒。

【方药】托里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5g,黄芪30g,皂角刺、桔梗、白芷、当归、白芍、白术各10g,茯苓12g,党参20g,甘草、川芎各6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5.气血两虚型

【辨证】心悸,气短,面色倦怠,纳呆。舌淡,脉细弱。

【施治】补气补血。

【方药】人参养荣汤:党参30g,茯苓、白芍、大枣各10g,熟地、黄芪各20g,归身12g,五味子、炙甘草、陈皮、远志各6g,玉桂、生姜各3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6.肝肾虚损型

【辨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

【施治】补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六味地黄汤:熟地25g,淮山药、山茱萸各12g,茯苓、泽泻、丹皮各10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加减】偏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偏肾阳虚者用右归丸加减。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醒消丸、新消片(适用于风热炽盛证)。

(2)虎挣片、四季青片(适用于湿热郁滞证)。

(3)十全大补丸、虎挣片(适用于气血两虚证)。

2.验方

(1)党参、黄芪、葛根、连翘各15g,白芷10g,当归、桔梗各10g,川芎、升麻各6g,柴胡12g,银花、九里明各30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正虚邪实型)。

(2)黄芩12g,地丁、蒲公英、银花、生地各20g,连翘15g,川连、赤芍、柴胡、七叶一枝花、栀子各10g,甘草3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毒热炽盛型)。

(3)鸡血藤30g,熟地20g,透骨草15g,山药、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胶各10g,制附子6g,田七粉3g,肉桂、炙甘草各5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肾虚血瘀型)。

(4)银花60g,茯苓、牛膝各20g,车前草、紫花地丁各30g,同煎去渣取汁,加入咖啡,白糖,频服(适用于附骨疽湿热凝结型)。

(5)土茯苓30g,薏苡仁、金银花、茯苓各15g,甘草、苍术、炙山甲、皂角刺、象贝母各9g,蒲公英30g,黄柏12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湿热郁滞证)。

(6)金银花15g,黄连、山栀子、黄芩、赤芍、归尾、防风、连翘各9g,蒲公英、羚羊骨各30g(先煎),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寒战高热者,加柴胡12g;口渴者,加生石膏30g(打碎);便秘者,加生大黄9g(后下)(适用于风热炽盛证)。

五、调护

(1)骨髓炎患者一般病程长,治疗期长,效果欠佳,易于复发,长期体质消耗而致抵抗力差,易导致各种并发症。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卫生,经常翻身,预防褥疮。

(3)因病程长,患者易产生苦闷、悲观等情绪,应注意心理护理,从生活上、精神上多给予安慰,使患者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4)做好出院指导,嘱病人出院后不要剧烈运动,坚持治疗,防止复发。

阅读全文

与骨疽脓出的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间落水管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94
读书的时候有哪些快速阅读的方法 浏览:775
老外解决问题的天才方法 浏览:205
白菜切了有什么保存方法 浏览:354
cah经典治疗方法 浏览:105
导尿管的环形固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584
用格子乘法计算方法264乘以37 浏览:591
篮球体能训练方法视频 浏览:254
学霸学习方法与技巧下载 浏览:139
压电材料压电性的参数及测量方法 浏览:534
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内容 浏览:437
做防水都有哪些方法 浏览:348
新生儿换尿布的错误方法图片说明 浏览:490
餐饮厨房着火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177
风寒湿毒的治疗方法 浏览:735
杀牛蛙用什么方法快又好 浏览:319
周期函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浏览:627
中能电脑缝纫机使用方法 浏览:257
电脑开多个微信方法 浏览:515
通过电脑最挣钱的方法 浏览: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