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胆性肝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黄疸型肝炎,保肝退黄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明确是哪种类型的肝炎,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要及时停药。病毒性肝炎还要明确是甲肝戊肝,还是乙丙肝,甲戊肝是急性肝炎,不转成慢性,乙丙肝可以慢性化,好转后需要定期监测。主要是胆红素升高,但是你还要查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黄疸肝炎,是甲肝还是乙肝等,还是淤胆型肝炎,因此你要查个乙肝两对半甲肝等,确诊以后,再给予退黄疸的药治疗。
肝功能异常伴有胆红素增高,但是目前你这个肝炎我没法确定是病毒性肝炎还是药物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炎,治疗上目前都是要保肝降酶退黄的治疗。
2. 黄疸型肝炎什么病,能否治愈,跪求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开窍。 方中犀角、赤芍、生地、丹皮清热解毒、凉血养阴;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栀子、川连、黄柏泄火解毒;茵陈利湿清热除黄;滑石利湿;菖蒲通窍。"平 黄安 肝 汤",对症下-药,主治黄疸型肝炎,采用虎杖、龙胆、马蹄金、茵陈配伍而成,疏肝健脾,滋阴生津,杀灭肝炎病毒的同时调理机体,达到治疗黄疸型肝炎,增强抵-抗力、预防再发的效果。 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一、水冲击疗法: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往往有水的代谢失调,组-织内有水分潴留现象。在治疗过程中使水分充分排-出,同时让病人另饮水,或输给较大剂量维生素C的葡萄糖液,以移换排-出的水分。如此反复施行,可冲洗瘀积在肝内、血液内及组-织内的胆红质,使之由尿排-出,从而缩短黄疸期。 二、引流:十二指肠引流,通过利胆排-出毒素,有加速黄疸消退的作用。
3. 黄疸型肝炎能治好吗怎么治啊
云南肝病网的专家李江表示,黄疸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等乙肝症状
,患者必须及时的进行治疗。
那么
?李江指出,黄疸型肝炎经过治疗均是能够治好的,而且黄疸型肝炎一般都为急性,如果正确规范治疗,是可以尽快痊愈的。黄疸型肝炎患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黄疸型肝炎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我们推荐昆明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的体细胞免疫疗法,帮助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病情分析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引起的变异耐药,同时保证治疗效果,是目前治疗的最佳方法,具体详询专家。
2、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还必须做好保健工作:合理科学饮食,适当锻炼,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避免疲劳,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此外还应当注意戒酒,戒烟。
推荐阅读:肝炎的早期症状在了解了
之后,云南肝病网的专家提醒: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必须注意的是,引起黄疸型肝炎的病因不同,对黄疸型肝炎的治疗也不相同,一定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清除病根。
4. 黄疸型肝炎如何用药 黄疸型肝炎吃什么药好
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代表方剂有茵陈蒿汤,出自于《伤寒论》,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一般选用阴茵陈蒿汤加味比较有针对性,没有加味的茵陈蒿汤只是针对一般的病症,加了味的药是在同一病症的情况下同时还拌有其它症状。再有就是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增加一些药物,疗效不变会减少副作用。中药汤剂药店很少有配比好的卖,看看一些常见的购·物网如陶宝天.猫等有没有人配比好售。另外在饮食上注意饮食清淡,少一些肥甘厚味的食物,不便于疾病康复。
5. 黄胆型肝炎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至阳,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或太冲透涌泉),胆俞.
配穴:发热加曲池;胁痛加期门,太冲;恶心呕吐加内关;黄疸甚加阳纲;腹胀加天枢.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两对透穴可轮换应用,每次用一对,配穴据症选加.针用泻法,刺激可较强,但不宜超出病人耐受程度.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运针2~3次.每日针1~2次,14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据有关报道451例中,临床有效率为80~100%[5~8,13].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大椎,腹股沟淋巴结,肝俞,胆俞,脾俞.
配穴:腹胀纳差加足三里;尿黄加三阴交.
(二)治法
大椎穴先垂直刺入然后退出至皮下,再向左右斜刺入3~4毫米(应注意避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使针感传至左右肩部后施泻法不留针.腹股沟淋巴结刺法:触摸到淋巴结后,以左手拇,食指固定,右手持针,快速刺入淋巴结中,略作提插捻转,待针感沿淋巴管传道即出针,以取右侧淋巴结为主,亦可双侧交替.肝,胆,脾俞刺法:针尖以45°角向后正中线刺入,略向上方(相当于横突间),行提插捻转手法,待肝区出现抽动时起针.上述刺法,均于每穴得气后提插结合小捻转手法运针3~5次,不留针.日行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400例,临床治愈率为98.5%,平均治愈天数为32.4天[4,9].
电针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太冲透涌泉.
配穴:肝俞,胆俞,阳陵泉,至阳.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针刺得气后,用G6805型电针机的两极导线分别接于毫针上,采用疏密波,病人感疼,麻,胀或肌肉颤动,强度以能忍受为度.效不明显,改用配穴.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电针治疗111例,临床治愈率85%左右[5,10].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分二组.1,肝,胰胆,脾,三焦.2,①角窝三点:神门,子宫,下脚端;②屏间切迹四点:屏间,切迹前后,切迹下;③耳舟一线:锁骨,肩,肩关节;④耳轮脚下缘一线:口,食道,贲门,胃,脾;⑤耳根三点:上耳根,下耳根,耳迷根.
配穴:肝痛加神门,交感;恶心加胃,食道,神门;腹胀加大肠,三焦.
(二)治法
主穴任取一组,配穴据症酌加.第1组按常规方法将王不留行子贴于穴区,第2组分“点”“线”贴压.“点”的贴法同上,“线”则按部位长度,以宽0.6厘米之长胶布,串排王不留行子,每子相距半粒许,贴压固定在耳穴线上.嘱患者用食,拇指做间歇对压,使耳部有胀痛感,手法不宜过重,以防压破皮肤.每次均仅取1侧穴,每周换贴2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共治104例,治愈10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耳穴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治愈时间上均优于中西药物对照 组[11,12].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 ,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之特点 ,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面疗效卓着 ,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1.清热解毒 ,利胆退黄法 :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症见 :身,目,小便俱黄 ,发热 ,恶心欲呕 ,腹胀纳呆 ,身倦乏力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用龙虎汤 (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 )或用茵鸡黄草汤 (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 )治疗 ,疗效甚佳.
2.活血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瘀阻型.症见 :发热口渴 ,腹胀纳呆 ,恶心呕吐 ,大便干结 ,小便黄赤 ,有灼热感 ,身黄如橘子色 ,舌苔黄腻 ,舌质暗红 ,脉弦数.笔者用自拟方 (茵陈,赤芍,丹皮,丹参,栀子,桃仁,郁金 )治疗黄疸型肝炎 40例 ,总有效率为 9 8%.
3.温阳化湿 ,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症见 :身目发黄.色暗淡 ,尿黄 ,纳少 ,恶心 ,腹胀痛 ,大便稀溏 ,倦怠 ,舌淡 ,苔白腻 ,脉沉.方用茵陈术附汤 (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 )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 ,疗效颇佳.
4.通腑泻浊 ,利胆退黄法 :本法用于腑实壅滞型.症见 :巩膜皮肤黄染 ,小便短少 ,如浓茶色 ,大便燥结 ,腹满或胀 ,两胁下胀满拒按 ,口中热臭 ,舌红 ,苔黄厚腻或黄燥 ,脉弦滑数.方用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黄,红枣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效果满意.
5.清热蠲湿 ,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并重型.症见 :目黄,身黄 ,小便黄 ,口苦咽干 ,不思饮食 ,倦怠乏力 ,脘腹胀满 ,舌苔白厚腻 ,脉滑.方用茵陈四苓汤 (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 )加薏苡仁,车前草,杏仁等治疗 ,效果满意.
6.和解少阳法 :本法适用于少阳邪热 ,枢机不利型.症见 :身黄,目黄,小便黄,口干口苦 ,头晕目眩 ,恶心呕吐 ,不思饮食 ,脘腹胀满 ,舌红 ,苔薄黄 ,脉弦.方用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炙甘草,人参,生姜,木香,砂仁,茵陈 ).
7.芳香化湿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型.症见 :身,目,小便俱黄 ,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 ,口干口苦 ,舌红苔白腻 ,脉濡或濡数.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藿香,白蔻,木通,苍术,连翘,茯苓,泽泻,茵陈,薄荷 )治之 ,疗效卓着.
8.健脾化湿法 :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症见 :身目萎黄晦暗 ,不思饮食 ,腹脘胀满 ,恶食 ,小便短黄 ,大便溏薄 ,舌苔白腻 ,脉濡缓.方以六神散加味 (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 )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 ,效果满意.
6. 朋友得了黄疸肝炎,住院治疗不见效,急求黄疸肝炎治疗方法!
你好!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中医中...药:“平黄 安 肝汤”秉承“拔毒平乱”的治病理念,疏肝健脾,滋阴生津,杀灭肝炎病毒的同时调理机体,达到治疗黄疸型肝炎,增强抵-抗力、预防再发的效果。
7. 急性黄疸肝炎
就吃利胆祛湿的重要就行 建议茵陈蒿汤
8. 孩子10岁了,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求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开窍。
方中犀角、赤芍、生地、丹皮清热解毒、凉血养阴;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栀子、川连、黄柏泄火解毒;茵陈利湿清热除黄;滑石利湿;菖蒲通窍。"平黄.安.肝.汤",对症下-药,主治黄疸型肝炎,疏肝健脾,滋阴生津,杀灭肝炎病毒的同时调理机体,达到治疗黄疸型肝炎,增强抵-抗力、预防再发的效果。
9. 急性黄疸肝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急性黄疸肝炎没有最佳治疗方法要看看病情的严重程度. 指导意见: 建议你如果比较严重要住院治疗.如果不很严重可以用中药治疗.
10. 什么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乙、丙、丁或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乏力、食欲缺乏、恶心、肝大及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肝炎病毒型别不同,预后各异。人类感染甲—戊型肝炎病毒后均可引起急性黄疸型肝炎。潜伏期:甲肝平均30天(15~45天),乙肝平均70天(38~180天),丙肝平均50天(15~150天),丁肝可能与乙肝相似,戊肝平均40天(10~70天)。各型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临床上分为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总病程2~4个月。①黄疸前期:起病急,多有不同程度发热伴全身不适,1~2天热退,但乏力、食欲缺乏等症状加重,血清ALT明显增高,本期持续1~21天。②黄疸期:乏力、食欲缺乏等消化道症状加重,伴尿黄,巩膜、皮肤黄染,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血清ALT明显增高,肝脏轻度肿大,质软。本期持续2~6周。③恢复期:起病4~6周后黄疸消退,症状好转或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持续1~4个月。肝功能检查:①血清GPT明显升高,黄疸前期即明显升高。②血清蛋白检测。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蛋白正常,部分患者可因肝损害合成白蛋白的功能下降,导致血清白蛋白下降,恢复期多正常。③尿二胆检查。急性肝炎早期,尿中尿胆原增加,黄疸期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增加。④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乙型肝炎(HB):单纯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不能确诊为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尚须排除HBsAg携带者或轻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或与其他类型急性肝炎重叠感染。下列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①本次发病前曾做乙肝三系检查阴性,本次发病后HBsAg阳性,可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②本次发病后HBsAg阳性,抗HBe-IgM阳性且滴度较高,抗HBc-IgG阴性亦提示急性乙型肝炎。如抗-HBc-IgM阴性或低滴度而抗HBc-IgG明显阳性者,则提示慢性乙肝感染的急性发作或重叠感染其他类型肝炎。
丹参赤芍虎杖汤【功用】活血化淤,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丹参10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虎权6克,泽兰6克,大黄3克。
【加减用药】若湿重者,加茵陈、泽泻、黄柏;呕恶者,加法半夏、竹茹;纳呆者,加砂仁、白术;腹胀者,加木香、陈皮。
【用法】每日1剂,浓煎取汁250毫升,早晚分服。个别患儿呕吐症状严重的可结合输液支持疗法,呕吐改善即停。1个月为1个疗程。
茵楂丹参二苓汤【功用】清热祛湿,健脾活血。
【主治】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20克,山楂20克,丹参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煮沸20分钟滤出取液,分早、中、晚3次服,7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对于不能进食,频繁呕吐、脱水症状明显者,可以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出处】李胜明.茵楂丹参二苓汤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108例.四川中医,2000,18(11):40利肝汤【功用】利湿、泻热、化淤。
【主治】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21~30克,萆薜6~15克,虎杖6~15克,赤芍6~15克,柴胡6~10克,泽泻6~10克,法半夏6~10克。
【加减用药】纳呆者,加麦芽、鸡内金:肝肿大者,加丹参。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15剂为1个疗程。
【出处】岳在文.利肝汤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60例.新中医,1995,(1):48急肝汤【功用】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淤消滞,疏肝利胆益脾。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10~30克,丹参10~30克,麦芽30克,山楂30克,板蓝根20~40克,蒲公英20~40克,白豆蔻3~12克,甘草6克。
【加减用药】胃痞满者,加厚朴、白术、佛手;湿偏重者,加薏苡仁、茯苓;热偏重者,选加栀子、黄柏、龙胆草;淤血者,加穿山甲、郁金,重用赤芍;阴虚者,加南沙参、玉竹、石斛,去白豆蔻;体虚者,加太子参;便秘者,加大黄;肝脾肿大者,加鳖甲;余黄不退者,加秦艽;呕吐者,选加藿香、竹茹;合并胃炎者,加小陷胸汤;蛔虫性腹痛者,加乌梅丸;感冒者,加荆芥、防风。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注意事项】适当休息,忌食酒、辛辣等助热之品。
【出处】薛乐斌.急肝汤治疗黄疸型肝炎138例.陕西中医,1994,15(7):30利胆汤【功用】清肝利胆,化湿退黄。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20克,泽泻20克,茯苓20克,厚朴20克,板蓝根20克,柴胡15克,栀子15克,龙胆草5克,大黄5克。
【加减用药】湿重者,增加茵陈、泽泻、茯苓、厚朴、龙胆草的剂量;热重者,增加板蓝根、柴胡、栀子的剂量;便干者,大黄可增至10克;食欲减退者,加鸡内金、山楂等。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出处】翟辉,郑洪武,翟杰.利胆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1例.中医药学报,2001,29(1):10加味茵陈蒿汤【功用】清热利湿,疏泄肝胆,凉血散淤。
【主治】急性重症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60克,焦栀子15克,大黄15克,炒黄芩15克,黄毛耳草50克,柴胡15克,郁金15克,茜草15克,炒牡丹皮15克,炒白术15克,炒枳壳15克,谷芽15克,大腹皮10克。
【加减用药】右胁胀痛者,加延胡索10克;纳呆,脘痞甚者,加焦神曲20克;口腻苔厚者,加青蒿、佩兰各10克;小便混浊者,加泽泻20克。
【用法】上药用适量温水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煮至将沸,改用大火煮约8分钟,取液等温热服,并随药液吞服进口犀黄(代)末、羚羊角(代)末各03克。配合外敷:采用新鲜毛茛全草1株,加白酒少量捣烂,取5克压敷右手内关穴,上覆直径为4厘米的圆形软盖,用纱布轻松固定。12小时后将药取下,可出现1个水疱,用75%乙醇消毒后,在水疱边侧刺1小洞,任其淌尽黄水,尔后重新纱布包敷,待水疱再充盈时,再刺1小洞。创面勿用紫药水。此法只能用1次。取梅根30克,美人蕉根50克,分别煮汁各1500毫升左右,昼夜代茶饮服。连服1个月。
【出处】倪吾峰.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重症黄疸型肝炎12例.浙江中医杂志,2000,(8):326解毒利湿汤【功用】清热解毒、利湿化淤退黄。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30~6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龙胆草10克,败酱草20克,虎杖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板蓝根25克,泽泻15克,白茅根30克,丹参12克,大黄9克,甘草6克。
【加减用药】若黄疸重者,重用茵陈;发热者,加黄芩、连翘、蒲公英;肝区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白芍;腹胀者,加砂仁、陈皮、炒莱菔子;恶心者加竹茹、藿香;肝脾肿大者,加鳖甲、三棱、莪术;转氨酶高而持续不降者,加五味子;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谷芽、神曲。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煎液400毫升,分2次服。小儿用药量酌减。
【出处】陈宝林,郭志玲.解毒利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陕西中医,2000,21(1):12茵蓝苓术汤【功用】清热解毒,利湿健脾。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30~50克,板蓝根20~30克,茯苓15~20克,白术15~20克,甘草5克。
【加减用药】热毒炽盛者,加焦栀子、蒲公英;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苍术;腹胀嗳气者,加枳壳、厚朴、大腹皮;消化不良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肝区痛甚者,加延胡索、青皮;大便溏泄者,加白扁豆、山药;头痛甚者,加柴胡;若有出血倾向(如鼻衄)者,加三七、牡丹皮,白茅根;黄疸指数高甚者,加重茵陈;谷丙转氨酶高甚者,加丹参、五味子;小便赤者,加郁金;郁滞日久或其他原因而致正气损伤者,加黄芪、党参;治疗期间,若有感冒者,加荆芥、防风等。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注意事项】适当休息,忌饮酒。
【出处】张平.茵蓝苓术汤治疗黄疸型肝炎82例.陕西中医,1997,18(5):220肝炎解毒汤【功用】清热解毒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淤。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30克,虎杖3克,金钱草30克,大黄10克,龙胆草10克,制香附10克,郁金10克,车前草25克,白芍20克。
【加减用药】呕恶者,加法半夏、竹茹;纳呆者,加砂仁、谷芽、麦芽;腹胀者,加大腹皮;体弱者,加党参、黄芪;黄疸消退后去龙胆草,加茯苓、白术。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煎液500毫升,早晚分服,4周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个别患者若呕吐症状严重,可结合输液支持疗法,呕吐改善即停。
【出处】邱余新.肝炎解毒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56例.江苏中医,1998,19(5):2蒲虎汤【功用】清热退黄,疏肝利胆。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蒲公英30克,虎杖30克,茵陈30克,车前草30克,制大黄10克,焦栀子10克,苦参1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
【加减用药】黄疸偏深者,加岩柏草、田基黄、大黄(后下),并加重剂量,或用大黄20克,泡开水服之。热偏重者,加黄芩、黄柏;湿偏重者,加制苍术、厚朴、茯苓、薏苡仁;泛恶纳呆者,加姜竹茹、陈皮、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胁肋胀痛者,加炒柴胡、青皮、陈皮、木香;火毒甚者,加黄连、牡丹皮、赤芍等。
【用法】每天1剂,重者2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注意事项】对抗HAV阳性有特效。
【出处】陈寿山.蒲虎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5,(4):148茵陈复肝汤【功用】扶正祛邪,宣上畅中通下。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40克,茯苓15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苍术10克,藿香10克,车前子10克,五味子10克,大腹皮20克,丹参30克。
【加减用药】热甚者,加板蓝根、虎杖、赤芍;湿甚者,加薏苡仁或合五苓散化裁;纳呆者,加神曲、山楂、谷芽、麦芽;恶心呕吐,心中懊依加黄连、半夏、竹茹;肝区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青皮;皮肤瘙痒者,加防风、蝉蜕。
【用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中、晚3次温服。
【注意事项】小儿随年龄减量,煎后频服。治疗期间要充分休息,合理营养。
【出处】李方玉.茵陈复肝汤治疗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158例.新中医,1995,(12):44解毒活血汤【功用】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60~100克,泽兰10~30克,大黄10~30克,桃仁10~15克,栀子10~15克,红花10~15克,柴胡6克,白术6~3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午、晚3次服用。若呕吐不能进药者,暂先外用瓜蒂7枚,赤小豆7粒,雀粪7粒,共研极细末吹鼻,2小时以内吹完,隔天1次。连续治疗4~8周复查肝功能1次,并记录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评定疗效。
【出处】张子厚.解毒活血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0例.新中医,1995,(11):4四草大黄汤【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活血。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金钱草20克,益母草10克,甘草10克,大黄15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连服15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若患者,呕吐而进食困难,则配合静滴10%葡萄糖500~1000毫升,加维生素C 1~3克,维生素B6200毫克,每天1次,呕吐止,能进食后停用。
【出处】戴福海,黄培容.四草大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2例.新中医,1995,(10):51鸡陈汤【功用】清热,凉血,活血。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组成】鸡骨草30克,白茅根30克,大青叶30克,田基黄30克,茵陈50克,栀子15克,甘草10克。
【加减用药】热重于湿者,加龙胆草20克,大黄15克;湿重于热者,加佩兰15克,厚朴15克,滑石30克;湿与热并重者30克,龙胆草20克,郁金20克。
【用法】每天2剂,上下午各1剂,水煎服。
【出处】朱锡南.鸡陈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16例.新中医,1995,(10):52茵佩都蓝汤【功用】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主治】黄疸型肝炎。
【组成】茵陈40克,佩兰20克,郁金20克,板蓝根6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液频服,儿童剂量减半,治疗4周。
【出处】陈书文,范江勇.茵佩郁蓝汤治疗病毒性黄疸肝炎.湖北中医杂志,2000,2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