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给宝宝正确拍背
一、 首先,我们了解痰是什么?
痰是由气管、支气管、肺泡产生的分泌物,健康的人一般不咳痰或仅有少量清痰。当有炎症时,则分泌增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支气管炎时痰的颜色变成白色,如果再加上细菌感染时则因细菌和脓液的掺入而变黄色或绿色,如果掺入血液时就呈粉红色。
二、 有痰怎么办?
成年人的气管、支气管里的纤毛系统有很好的清除功能,可以将异物或过多的分泌物以痰的形式运送到主支气管里,并刺激人体产生咳嗽反射,将痰咳出。而婴幼儿这种能力很差,这时就需要大人帮他拍背,通过振动肺脏,使附着在肺泡、毛细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到达支气管、气管,帮助痰液排出。
三、 宝宝得了哪些病需要拍背呢?
肺炎、支气管炎、气管炎、感冒、肺不张、肺脓肿等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痰多,痰液粘稠者均适合拍背排痰。
四、 什么时间拍背好?
拍背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平时应选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两小时(婴儿宜在吃奶前或吃奶后一小时)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吐奶现象影响孩子营养的吸收或者导致吸入性肺炎。
五、 拍背的正确位置:拍肺部区域,注意避开脊柱和肾区。
六、 拍背的手法与体位
(1) 拍背的手法如图所示,要利用腕力快速有节奏叩击背部,拍背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
有的父母怕孩子疼,不敢使劲,拍的时候小心翼翼,轻描淡写,这样的拍背很难有效,。其实,当拍背姿势正确时,并不会把宝宝拍疼。相反,婴幼儿很喜欢父母以这种方式和他进行身体上的交流。
一、 拍背方法:
拍背顺序: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拍背幅度:以手掌根部离开背部3~5厘米,手指尖部离开背部5~10厘米为宜。(孩子舒适,无哭闹)
时间频率:频率120次/分以上,每次拍5~10分钟,每天3~5次。
(大孩子拍完背后,可让孩子深吸气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二、 家长也许会说,宝宝不会咳痰,拍出的痰又咽了下去,那不是白拍了吗?
没有白拍,因为拍出的痰通过气管到喉咙,然后被宝宝咽进食道,通过胃、肠排出体外。
三、 注意事项
1. 多给宝宝喝白开水,有利于稀释痰液。
2. 拍背时应穿簿衣服保护皮肤,衣服不要过厚。
3. 拍背时避免戴手表、手链或留长指甲,以免伤害宝宝。
4. 拍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面色、呼吸等。
5. 每天开窗通风。
B. 如何正确拍打小孩的后背,才可以防止吐奶
牛奶溢出是在孩子不哭、不吵、不痛、牛奶直接从嘴里流出的情况下,这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生理现象,所以没有必要太紧张。但是如果孩子有不良的精神状态,食欲不振,喷奶(牛奶像喷泉一样吐出来) ,或者呕吐出黄色、绿色等异常情况,很可能是牛奶病变,父母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如果孩子是生理性溢奶,父母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减少溢奶的发生: 当孩子被喂养时,父母坐在椅子上,身体向后倾斜45度,同时让孩子自然地垂直在父母的肩膀上,让他的头高于父母的肩膀。
应该注意的是,打嗝是为了分离婴儿体内的气体和乳汁,并在上升后以打嗝的方式释放气体,所以打嗝的力度应该非常轻柔,否则太用力会将气体和乳汁拍在一起。如果10分钟左右没有拍打嗝,不要继续拍打嗝,因为有时拍打奶水是很正常的,只要婴儿的姿势是正确的。
C. 正确的扣背方式
01、叩背前听诊:用听诊器听诊,了解病人肺部啰音的性质、部位,在啰间较强部位加长时间、加大力度,叩背前后听诊比较。通过听诊了解痰鸣间或湿啰间的部位与性质,增加局部拍背时的力度和时间。有的病人耐受时间较短,这样可以在病人能耐受的时间段内达到较好的效果。
02、选择体位:儿童拍背最佳姿势
1、拍背时将小儿直立抱起。应着重拍下胸部及背部下方区域等更易沉积液体的部位。如果已患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区域。
2、根据病情选择患者坐位或卧位,拍背时,应一手托患儿胸部(或侧身躺在床上)头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后置于操作者的双膝之间,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入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03、方法: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10分钟,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厘米,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厘米为宜。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可单手拍背,也可双手交替叩击。频率要快100~200次/分钟。一天应拍3~5次左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频率越快,放在弹性表面的物体更容易跌落。如果频率太慢,对于排痰是没有效果的。拍背力量应均匀。避开肩胛骨、脊柱,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对其排痰效果更好。雾化吸入将药液变成细微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而进入呼吸道,可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以利于排痰。然后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将痰液咳出。叩背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病人有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04、对患感冒或肺炎的儿童,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三个要点:最佳时间,拍背排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夜间由于体位关系,呼吸道内会沉积大量痰液。平时拍背应在孩子吃奶、进食前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影响营养吸收。
D. 有痰的正确拍背的方法是什么,是从上到
拍背的方法是:
1、拍背的位置及力度:
在宝宝的后背,分左右两边,分别由下到上,由两侧向中间有次序地拍打,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家长在给宝宝拍背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利用腕力快速而有节奏叩击背部,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拍背才能有效。如果力量太小了发挥不了物理震动的作用。
拍背时,孩子可以趴在大人肩上,或坐在大人两腿之间。
2、拍背的正确手形:手背拱起来,形成中空状。这样的手形既可以减轻妈妈拍背时宝宝的不适感,同时震动效果比较好。
(4)拍背的正确方法图扩展阅读:
1、做雾化时拍背最合适:
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分散成雾粒或微粒,通过患儿吸入的方式直达患儿呼吸道。拍背通过震动胸壁达到使气管、支气管壁黏稠痰液松动,刺激患儿咳嗽反射达到排痰目的,从而使气道通畅。
宝宝咳嗽有痰时,不少妈妈都会习惯性地帮宝宝拍拍后背,对于这样的宝宝,拍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安慰性动作,拍背和吃药同样重要。因为宝宝的咳嗽能力比较弱,痰液不易被咳出,拍背可以通过物理震动促进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下来。
2、其他拍背合适时间
不做雾化时可在清晨起床后,或餐前30分钟,或吃完饭2小时以后。家长注意,拍背频率是每日3~4次,每次持续时间5~10分钟。为了避免呕吐,家长不要在孩子吃奶、吃饭后拍。
E. 如何正确的拍背排痰
对于呼吸科患者来说,促进有效排痰的常见方法莫过于拍背,然而它却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够很大的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反之则加重病情及一些并发症。那么,你真能正确的给患者拍背吗?目的是什么?方法又是如何呢?
拍背的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体位,减少局部组织压力,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
提醒
然而拍背的条件为神志清醒能够配合、痰多粘稠不易咳出、长期卧床且病情允许以及术后病情允许的患者。当患者并发以下疾病则禁用拍背促进排痰,例如肺栓塞、肺结核、咯血、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内压升高或抽筋以及胸部骨折等。所以,我们更应该来学习一些拍背的方法以及技巧。
01
向患者、家属解释拍背目的是为了减少压力性损伤,促进排痰、预防肺炎,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以及评估患者情况(通过听诊了解患者肺部罗音的性质、部位)。
02
操作:
1.移开床旁桌椅,整理好患者身上各个引流管,避免拍背过程中脱落,弯曲折叠。
2.调整患者体位(坐位或侧卧位)
3.拍背手法:
(1)手掌五指稍屈,握成空拳状,以手腕的力量迅速而规律的叩击患者背部,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力度为空心拳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一边拍背一边鼓励患者咳出痰液。
(2)由下至上,由外至内,每分钟拍120-180次,每个部位1-3min,餐后2h或餐前30min为宜,如果频率太慢,对于排痰是没有效果的(注意:拍背时避开心脏、脊柱等部位,拍背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并注意保暖。
03
根据痰液积聚部位,协助患者采取适当引流姿势,并予枕头适当支托,整理身上各个引流管以及保持床单位的清洁。
F. 正确拍背排痰顺序15432的意思是什么
正确拍背排痰顺序15432的意思是:按照第一、第五、第四、第三、第二脊椎棘突的位置顺序进行拍背排痰。
G. 婴儿呛奶拍背正确方法图
照顾宝宝,总是状况百出的。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在某个安静的午后,宝宝难得消停,咕嘟咕嘟地吸吮着乳汁。在这惬意的气氛中,你有些微醺,差点就要睡着。突然!宝宝毫无预兆地咳嗽起来。原来是宝宝呛奶了!
从来没有处理过这种情况的你,瞬间慌了。你下意识地把宝宝抱起来,急忙拍打宝宝的背,希望TA能快点咳出来……
但是,家家月嫂要告诉你,这可是妥妥的错误示范啊!
当宝宝呛奶时,像抱起来拍一拍这样的动作,是万万不能做的。宝宝还那么小,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你要是把TA竖着抱起来,宝宝反而更咳不出来,这样只会让呛的奶进入肺里。
正确的做法:
首先,家家月嫂请你要迅速让TA平躺下来,把TA的头侧向一边,稍微用点力拍拍TA的背;或者是把TA俯放在你的腿上用力拍。
如果宝宝咳得很严重,感觉呼吸情况不大妙,就要尽快带TA去医院了。
所以,虽然说呛奶很常见,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碰到,但家家月嫂请你真的不能小看它,平时最好防范于未然。
1.喂奶的时机很重要
宝宝笑得正欢或哭得起劲的时候,就不要给TA喂奶了。
也不要等宝宝饿了很久才喂,喝得太急也容易呛奶。
2.不要让宝宝仰躺着吃奶
尤其是夜间喂奶更不能睡着喂,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
人工喂养的宝宝用奶瓶喂养时不能让宝宝平躺着吸奶瓶,因为奶嘴孔径较大,家家月嫂认为更容易发生呛奶。
3.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
如果乳汁一下子流太多,最好用手指把乳房夹住,让乳汁流得慢一些。
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宝宝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4.喂完奶不要马上让宝宝躺下
喂奶后应该让宝宝坐起来,或抱着宝宝走走,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
无论吐奶为何原因所致,频繁吐奶婴儿吃奶后的最佳体位应是躺于15-30度斜坡的床垫上(不是仅抬高头)且身体半右侧卧。
5.注意冲奶粉的方式
不要大力摇晃奶瓶,以免产生气泡让宝宝频繁打嗝,从而引起吐奶。摇匀奶粉应依靠手腕力量,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之在水平面上旋转。
总之,家家月嫂认为让宝宝不呛奶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保持不紧不慢的节奏,很快你就能上手了。
拍嗝只是预防,不是处理方式
许多人会以为吐奶和呛奶之后也是需要拍拍嗝的,其实家家月嫂认为是对拍嗝这个做法产生了误解。
拍嗝只是预防吐奶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处理的方法。
无论是吐奶还是呛奶,发生之后,再用拍嗝的做法(竖抱拍背)就是万万不行的,这样可能会引起上面说的呛咳更严重而已。
H. 翻身拍背的方法
1、方法及注意事项:
先将患者移向床的一侧,然后协助翻身,摆舒适体位,将手空心握拳,适度拍打,振动患者背部,由下至上,由外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排出。
I. 正确拍背排痰位置图
有的人嗓子里有痰,可又没带手帕或吐痰纸,就把痰咽进肚子里了。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有痰是绝对不能咽进消化道内的。因为混有细菌的痰液经过胃时,有一部分细菌可被胃酸杀死,而相当一部分细菌仍然存活下来进入肠道,以致引起疾病。如果痰液中含有结核杆菌,就会患上肠结核,甚至会危及生命。还有一些肺部疾患,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一是会阻塞气道影响呼吸,二是痰液中包裹的脓液、细菌等微生物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继发感染。所以,有痰一定要及时排出。那么,正确拍背排痰的顺序是什么呢?
拍背法
拍背可促使痰液松动。将手掌微曲成弓形,五指并拢,形成空心状,以手腕为支点,借助上臂力量有节奏地扣拍患者胸背部。注意力量不宜过大,不能造成患者疼痛,以患者皮肤稍微发红为宜,每个部位最好固定扣拍30秒左右,再扣拍下一个部位,移动顺序为由外向里,由下向上,每侧肺至少拍3―5分钟,每日拍2―3次。应注意不要在饭后一小时内拍背,避免引起食物反流,造成误吸。
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有助排痰
可有些情况下,肺部的痰液不能自动排出,比如小儿不会咳痰,还有久病体虚的老年人无力咳痰,除了用药化痰外,还需要他人或外界刺激来辅助促进排痰。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可以帮助排痰的方法:
1.保湿排痰
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房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65%,有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湿润状态和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痰液排出。冬季使用地热、暖气往往会造成室内空气干燥,家里可以应用空气加湿器,每天注入清水,定期清洁机器,防止加湿器内细菌滋生造成空气污染。
2.多饮水法
咳嗽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这会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黏稠度,使痰不易咳出。多喝水能使气道湿化,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释,容易被咳出。同时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减轻其对呼吸道的刺激。
3.走动转体法
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其咳喘症状都较为严重,行动吃力。因此,在气候较为温和的中午,应设法让稍能走动的患者在室外散步;畏寒者也应在室内活动。卧床患者应由家属经常为之翻身、拍背,因为这些活动可促进患者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
特别提示
对婴幼儿,以前两种方法为宜,拍背时手法宜轻;活动能力尚可的老人应鼓励其多活动;卧床患者则以经常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和拍背为主。此外,卧床患者体质差,无力排痰,容易形成痰痂阻塞气道。家属除了需要随时注意观察外,还需要掌握急救方法:如出现痰阻,可用餐匙柄压舌,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进其喉咙,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
J. 儿童止咳化痰,如何正确拍背
拍背操作:
第1步:找准痰的位置
首先家长要用耳朵靠近宝宝胸部,仔细听他的呼吸声,待听到有杂声时,那就是痰的位置。
备注:有时痰声不如想象中那样容易判断,建议父母最好先带宝宝看儿科医师,在确定痰液的位置之后,再为宝宝拍痰。
第2步:根据位置拍痰
(1)痰液在肺部两侧
让宝宝趴在床上,用小枕头顶住腹部或躺在父母大腿上,宝宝呈头低脚高的姿势,家长手握空拳拍击宝宝左右肺部即可。
(2)痰液在上肺部
将宝宝抱直,趴在父母胸前,手握空拳轻轻拍击宝宝肩胛骨上方即可。
第3步:正确手法拍背
1、拍背位置
为宝宝拍痰时应在宝宝的后背,分左右两边,分别由下到上,由两侧向中间有次序地拍打,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
2、拍背力度
拍背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利用腕力快速而有节奏叩击背部,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拍背才能有效。如果力量太小了发挥不了物理震动的作用。
注意
在拍痰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宝宝的脸色和呼吸,用力不要太猛,若宝宝脸色不对或是不大配合的情况下可以休息一会再拍,等宝宝呼吸平稳后再继续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