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会浮起来。
原因: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浮力等于物体下沉时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推导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体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1、木头漂浮于水面是因为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把树木挖成“空心”就成了独木舟,自身重力变小,可承载较多人,独木舟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2、牙膏卷成一团,沉于水底,而“空心”的牙膏皮可浮在水面上,说明“空心”可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关系。采用“空心”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能漂浮在液面上。
(1)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1、当物体的重量小于流体的浮力时且物体不在液体的表面的状态称为上浮,此时F浮>W物,ρ物<ρ液。
2、当物体的重量小于流体的浮力时且物体在液体的表面的状态称为漂浮,此时F浮=W物,ρ物<ρ液。
3、当物体的重量等于流体的浮力时的状态称为悬浮,此时F浮=W物,ρ物=ρ液。
4、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流体的浮力时的状态称为下沉,此时F浮<W物,ρ物>ρ液。
5、当物体与流体底面紧密接触时,其下底面不受任何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