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用钢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淬火:这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随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在于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例如提高工具、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
2.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一定方式冷却的热处理工艺。这是淬火后紧接着进行的一种操作,通常也是工件进行热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回火的目的是让金属内组织能够均匀分配,从而得到既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又有一定的塑性、韧性的成品。
3. 正火:正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与退火相比,正火冷却速度更快,通常都是用风扇吹。正火可以改善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
4. 退火: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的冷却到室温。退火可以消除金属内的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成型。
5. 调质:调质是一种复合热处理工艺,它包括淬火和回火的组合,旨在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和韧性。
这些热处理方法通过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改变钢的机械性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