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年级简便计算题有过程
1,1-1/2-1/4-1/8-…-1/128
=1/2-1/4-1/8-…-1/128
=1/4-1/8-…-1/128
=1/8-1/16-....-1/128
=.....
=1/64-1/128
=1/128
第一大类: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有两种情况,八个形式)
1、近整百整千的数:
运算方法:速算法,加法是先加后减,减法是先减后加(需要加或减的数是根据数10的组成而来,也就是“凑十法”(需要“凑整的数”打横线)。例如:
⑴ 399+436=(400-1)+436=400+436-1;
⑵ 457+2997= 457+(3000-3)= 457+3000-3;
⑶ 397-274=(400-3)-274= 400-(274+3);
⑷ 432-395= 432-(400-5)= 432-400+5。
2、超过整百整千的数:
运算方法:速算法,加法是连加,减法是连减(破十法)。
⑴ 5006+287=(5000+6)+287=5000+287+6;
⑵ 378+4008=378+(4000+8)=378+4000+8;
⑶ 4006-327=(4000+6)-327=4000-(327-6);
⑷ 4559-208= 4559-(200+8)=4559-200-8。
上述题中的四道减法题,去掉括号后怎样进行加、减,学生最容易混淆。特别是397-274和4006-327这两道题计算过程中的第二步,为什么前减后又变成加,前加后又变成减,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因而,教师必须循序善诱,启发学生懂得由减变加,是因为原数只有397,我们把它当作400来减,多减了3个,所以要加上这3个,同样,4006是原数,计算时,我们把它当作4000来算,少减了6个,所以要减去6个。前面所说的先减后和、加和连减的方法,对于这两道题的第二步来说,是针对题目的意义或运算符号而言,而不是运算顺序,教师要向学生讲明道理。否则,学生会把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及简算方法混为一团。由此看来,第一大类是重点、是难点,也是其它类型的基础。
第二大类:连加或连减(两种情况,共六个形式)。
运算的方法: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速算法。例如:
1、连加:
⑴ 25+39+35+40=(25+35+40)+39;
⑵ 548+137+452=(548+452)+137;
⑶ 285+15+157+243=(285+15)+(157+243)。
2、连减:
⑴ 3674-436-564=3674-(436+564);
⑵ 276-(76+35)=276-76-35;
⑶(647+53)-46(直接计算)。
上面连减的第(1)题与第(2)题的思维过程恰恰相反,前者添括号,后者去括号。而第(3)题是直接计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重点,帮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关键所在,这样才会避免盲目性,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第三大类:连乘(分二种情况,十二个形式)。
运算的方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1、交换律和结合律:
⑴ 8×136×25=136×(8×25);
⑵ 8×21×125×4=(8×125)×(21×4);
⑶ 165×4×25=165×(4×25);
⑷ 25×4×23×112=(25×4)×(23×112)。
讲到这里,教师还应着重指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有些题目的特征。如:40×37×25×37,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是否能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上题一列出,一部分学生就错简成40×37×25×37=37×(40×25)。对此,教师就要借机启发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的数字,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更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有灵活的头脑去分析和计算这道题。同学们通过计算后,发现等式两边的结果不相等,等式的右边缩小了37倍,这题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同时,大家还清楚认识到后面的两个数括起来倒是可以的,但不能随便去掉37这个数。
2、分配律:
⑴ 226×8+74×8=(226+74)×8;
⑵ 6×123+6×77=6×(123+77);
⑶ 260×9-60×9=(260-60)×9;
⑷ 7×129-7×29=7×(129-29);
⑸(4+17)×25=4×5+17×25;
⑹ 25×(8+43)=25×8+25×43;
⑺(27-4)×25=27×25-4×25;
⑻ 250×(35-8)=250×35-250×8。
第四大类:两数相乘(分三种情况,共六个形式)。
运算方法:根据乘法的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例如:
1、接近整百、整千的数:
⑴ 398×24=(400-2)×24=400×24-2×24;
⑵ 265×1996=265×(2000-4)=265×2000-265×4。
2、超过整百、整千的数:
⑴ 105×79=(100+5)×79=100×79+5×79;
⑵ 431×3003=431×(3000+3)=431×3000+431×3。
3.分解因数:
⑴ 28×25=(4×7)×25=7×(4×25);
⑵ 125×32=125×(8×4)=(125×8)×4。
第五大类:除法(大致三个形式)。
运算方法: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例如:
⑴400÷25=(400×4)÷(25×4)=1600÷100;
⑵60÷20=(60÷2)÷(20÷2)=30÷10;
⑶600÷25(想:6×4=24)。
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般常用2、4、5、8、125等数字,要求学生计算时应记住这些数字。因为2×5=10,4×5=20,8×5=40,2×25=50,4×25=100,8×25=200,8×125=1000。归纳起来,目的是为了“凑整”。
弄懂弄通上述简便方法,不仅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自觉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及其它的简便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2, 1/1*2+1/2*3+1/3*4+1/4*5+1/5*6
=1-1/2+1/2-1/3+1/3-1/4+1/4-1/5+1/5-1/6
=1-1/6
=5/6
⑵ 三年级连加连减竖式横式
连加的两个竖、式是可以合并为一个竖式的,而、且可以只用一个加号,而连减是不可以利用一个算式一个减号去写,因为减法没有交换律。
竖式加法:相同数位对齐,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
竖式减法: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
(2)三年级连加简便方法扩展阅读:
加法有几个重要的性质。它是可交换的,这意味着顺序无关紧要,它是相互关联的,这意味着当两个以上的数相加时,加法的顺序无关紧要。
1的重复加法与计数相同;加0不会改变结果。加法也遵循诸如减法和乘法之类的运算。
加法是最简单的数值运算之一。最基本的加法是1+1,五个月大的婴儿甚至其他动物都能算出来。在基础教育中,学生们被教导要在十进制系统中叠加数字,从一位数开始,再从比较难的数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竖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加法
⑶ 三年级上册的竖式怎么计算
加、减号要写在两个加、减数的前面,不能写在加、减数的下面。注意:当个位相减得0时,个位要写0;十位相减得0,十位不写。
总结:
在练习本上的格式严格按以下要求来进行:
1、算式的横式从数学本横格线的左端开始写。
2、竖式:第一个加数写在横式第二个加数下面,加号与横式中的加号对齐,加数、加数、和,三者的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3、列竖式算完后,不要漏掉横式上的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