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诗歌的写作方法一般有哪些

诗歌的写作方法一般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2-06 11:18:24

㈠ 古诗文中有哪些写作手法

1.修辞方法:比喻 拟人 借代 夸张 对比 用典 对偶 互文 双关 顶针 设问 反问 反语 通感 反复 排比 烘托
2.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即使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用典抒情(借古抒怀)
3.描写手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白描(3)渲染(4)描写角度(5)动静结合(6)虚实结合
4.结构形式:铺垫 卒章显志 统领全文 承上启下
5.章法技巧:赋比兴 衬托

表达技巧,一般是指表达方式、抒情方法、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布局谋篇。写作方法一般指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写作方法就是写作手法。

㈡ 诗歌有几种写作手法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畅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2)诗歌的写作方法一般有哪些扩展阅读:

诗歌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诗歌



㈢ 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是不是看了很多关于古代诗人的诗觉得很不可思议,自己也想来尝试写诗,那么对于写诗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吗?下面我来告诉大家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欢迎阅读,谢谢。

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1

1、选题新颖:

选取别人很少涉及的题材,可能成为写作的一大优势。有时候,同样的旧题材,能够发掘出新的东西,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

2、词语精炼:

诗句不要拖拉,不要堆积华丽的词汇。要做到每个意象都发挥用处,每个字都不可删改与替换。

3、注意细节:

诗歌不同于小说和散文,无法对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因此,诗人要善于观察和把握,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点,以点盖面。

4、深化主题:

写作中不要完全束缚于题材的限定,加强事物的横向联想,提高诗歌的深度。峰回路转,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要注意不可离题太远,导致整首诗不知所云。

5、保持速度:

诗句的推进速度要严格控制在作者的笔下,不可过快,导致内部结构的过于纷乱;也不可过慢,对阅读造成障碍。具体情况,应照诗歌的选题、意象密度、情绪等因素而定。

6、提炼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首先就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同样的题材,好的标题所具有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从诗句中提炼切题的句子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可以另外拟题,但要注意与内容的对应。

7、断句与分行:

一首诗,不仅要在内容上追求完美,外在的形式也同样重要。好的断句与分行,可以加强阅读效果,提高诗句的`感染度,使阅读更加流畅。

8、介入的角度:

在诗歌当中,为了强化题材的感染力,作者往往会以各种角度介入诗句的进行。注意不同题材的介入角度,或切身,或旁观,或第二、第三人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9、注意修改:

诗歌的写作不同与其他题材作品的写作,它更注重瞬间的灵感与爆发,很少会在进行中不断推敲和构思。因此,完成后的修改就显得非常重要。反复阅读与修改,有时候,最终的版本会与初稿完全不同。

10、编排组诗:

把题材相近、写法相似的诗编成组诗,是提高震撼力的好办法。组诗的先后顺序、总标题的选定视个人而定。

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2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

(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二)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三、修辞方式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

(一)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二)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三)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五)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㈣ 诗歌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诗歌常见的写作技巧有:赋、比、兴、复沓、夸张、假设、对比、双关、反问、象征、暗示等等。

㈤ 诗歌的创作方法

第一: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一般是整首诗歌的灵魂,需要仔细提炼.也可以是诗歌内在的主线,类似小说的主体思想.当然,诗歌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那是对于诗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的而言,在这里,并不提倡把诗歌的题目代号化.

  • ㈥ 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4、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6、以静衬动: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灵活、敏捷等)特征。
    17、以动衬静: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
    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9、白描: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20、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21、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22、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23、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24、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合的实际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诗歌的写作方法一般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打娃娃什么方法好 浏览:320
    简单木头秋千制作方法 浏览:860
    研究方法计算实验方法 浏览:670
    修复肌肤的方法图片 浏览:332
    口腔异味重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93
    挽回女朋友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517
    oppo下载路径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62
    画竹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金苹果的食用方法 浏览:915
    韩国娃娃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964
    新蒙迪欧灯光使用方法 浏览:201
    音乐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方法 浏览:729
    igbt模块万用表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963
    矛盾分析方法有哪几个 浏览:229
    沙糖桔多效唑使用方法 浏览:258
    抓女方出轨有哪些技术方法 浏览:322
    葛氏捏筋拍打方法视频 浏览:809
    人工挤羊奶的正确方法 浏览:928
    数据清洗有哪些常用方法 浏览:218
    早醒治疗方法 浏览: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