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饲养对虾的方法有什么
对虾具有养殖范围广、市场价格高、发张潜力大等特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对虾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1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
2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源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40厘米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公斤/公顷左右。
3纳水繁殖基础饵料:清污整池消毒结束1~2天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4肥料使用:肥料使用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应平衡施肥,提倡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
②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毫克/升以下;
③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
四、放苗要点
1放苗环境:放苗时,池水深为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左右。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2苗种规格:南美白对虾苗0?7厘米以上,中国对虾苗1厘米以上,斑节对虾苗1?3~1?5厘米以上。
3放苗密度: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10)×104尾/公顷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4尾/公顷为宜。
4水温: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上,放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温应在22℃以上。
5盐度: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水盐度差应小于5,池水盐度相差大于5时,可通过驯化虾苗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通常24小时内逐渐过渡的盐度差小于10。
五、养成管理
1水环境控制:
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
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
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
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
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六、病害防治
1巡池: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
2切断病原:不得纳入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
3病原生物检测: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4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
①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
②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
七、养成收获
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
一、 场地的选择
选择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淡水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供电充足、饲料供给方便、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区域建场。
二、 池塘设计
池塘长方形或近圆形,面积10亩-20亩,最高水深2米,池壁以水泥板或地膜铺设,池底建成坡度为3左右的锅底形。在靠近池塘中心的边滩区域用砖块或石块圈起,其上铺10厘米左右厚的细沙,作为日本对虾的栖息场所,大小约为池塘面积的40%。每口池塘配置底部增氧设备或水车式增氧机。建立蓄水池,占养殖总面积的20%-30%。
三、 品种搭配
养殖前期,单养日本对虾。待其体长达到5-6厘米时根据实际情况搭配滤食性的海湾扇贝或其他贝类品种,使池水透明度升高。过早放养滤食性贝类品种,容易导致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比例失衡影响日本对虾养殖前期生长。
四、 投喂技术
日本对虾喜食新鲜的动物性饵料,若全以之投喂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病害频发,而目前对虾饲料大多不能完全满足对虾的生长需求。可以用新鲜野杂鱼和配合饲料按3:7食用。采用早间、夜间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傍晚时投喂新鲜野杂鱼的方法,发现池塘底质良好、水质稳定、病害发生显着减少,效果明显。在饵料投喂过程中,结合天气及平时的观察,适当调整头饵量,保证对虾进食八分饱为最佳,切忌将饵料投放对虾的栖息场所。
五、 水质管理
池塘用水应先进行消毒处理,等药效失去后方可进塘。养殖前期以缓慢加注新水为主,中后期适当加大换水量,定期使用光合细胞、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制剂改善底质和水质,发现浮游生物比例不协调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六、 病害防治
定期在配合饲料里添加水产用多维和免疫多糖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定期对对虾进行检查,发现对虾白天漂浮在水面,行动呆滞、体色暗淡、肠道空、体表不干净无光泽、鳃发黄发黑时应特别注意,结合水色、底质以及天气等因素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重大损失。
‘贰’ 如何饲养对虾
观赏虾
三、饲养方法
要养出优质的观赏虾,最关键的还是水质。观赏虾对水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它们不同于一般观赏鱼,它对水质非常的敏感一般情况下,饲养观赏虾的缸内水的PH值在5-8之间, KH值(水的相对硬度)在1-6之间。而且PH值6.2-6.8,KH值1-2的条件是比较合适的。【饲养的时候还是要根据不同观赏虾的不同需求来调整鱼缸的水质标准】
观赏虾对水温的要求也比较高,对水温的变化也非常的敏感,因此在饲养的时候,在温度控制上也有较高的要求。严格来说,观赏虾不适合高温饲养,正常情况下将水温控制在22-24摄氏度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当观赏虾处于繁殖期的时候,还应该将水温合理的提高1-2度。当水温达到25摄氏度的时候,就是其孵卵的最佳温度。
要养好观赏虾,饵料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虾是杂食性的,基本上以“素”为主,偶尔也可以吃吃荤的。粒粮、片粮、红虫、丰年虾、苔藓、水藻、水草、泥中矿物质、淡水虾专用粮、有机波菜等,都可以成为观赏虾的食物。其中菠菜可能是虾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食物。在喂养观赏虾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食物的营养丰富和均衡。要合理的搭配食物来喂养观赏吓死,长期单一的饮食这对虾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观赏虾比较脆弱,养殖过程中最好不要用手去触碰,因为手上的细菌很多,很可能让观赏虾生病,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观赏虾在脱壳时都会被别的虾攻击,应注意隔离。
‘叁’ 目前对虾的主要养殖方式有哪些
(1)港温养殖国原始、传统的粗放养殖方式,是依靠天然生产力提供产品的生产模式。北方称港养,南方称“鱼_”,即利用沿海港湾、海汊、荒滩、洼地,加以人工筑堤,建闸、开沟、劈滩,以贮存海水,利用潮汐涨落,引潮纳苗、鱼虾蟹混养。管理十分简单,不清池,不投饵,产量低。从十几千克到数十千克,以广种薄收获得利润。近年来,这种养虾方式已逐渐为池塘养殖所代替。
(2)人工生态系养殖在港_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依靠天然生产力养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人工干预,如通过消除有害生物、施肥、移植饵料生物,或补充投饵等方法,努力培植起一个适于对虾生存和生长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水质环境),在较低的养殖密度下,努力发挥水体的自然生产力,大大减少了水体污染和虾病发生。维持水体中合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少投入、低成本的运作中获得较稳定的养殖效益。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在数十公顷乃至数百公顷的大型养鱼港对虾养殖中,采用这种方式。随着养虾生产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已改造成中小型池塘养殖。近年来由于虾病的暴发,半精养池塘废弃甚多,在这些废弃闲置的池塘上部分地采用、完善和发展这种养殖模式,也是对抗虾病,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3)中型池塘半精养在潮间带或潮上带修建面积为数公顷的长方形池塘,以潮差纳水或机械提水,或两者兼而用之的方式供水,以人工投饵为主,施肥繁殖或移植生物饵料为辅的养殖方式。中国用这种方式养虾,每公顷已达1500千克左右,高者可达3000千克。
(4)网堤式养殖也称半蓄水养殖,属半精养类型。即在潮差大、风浪小、底质硬的潮间带(一般在低潮区),修筑1~1.5米高的石砌坝或混凝土坝,坝顶撑有高出大潮最高水位线的尼龙拦网,拼成半堤半网的池塘、投饵养殖对虾。其优点是可利用潮差自动换水,水质好,节省提水动力,缺点是清池难操作,投饵易流失,安全程度差。该种养殖方式在日本天本县天草地区最为盛行,每公顷产日本对虾4500千克左右。中国青岛崂山1987年也曾以土坝代替混凝土坝建成半堤半网的虾池,每公顷产对虾4500千克,但因安全问题未坚持下来。
(5)小型池塘充气养殖属精养式的低等形式,即利用面积多在1公顷以下,水深2米以上的小型室外土池,采用机械提水,增氧机充气或循环流水等方式保持较好的水质,主要依靠人工投饵养殖。投入大、产量高,一般每公顷产虾3000~7500千克。该种方式在中国台湾省、东南亚(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进行较早,近年来,国海南、广东、山东、天津等地结合当地特点,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如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自1998年开始,在盐碱地结合造田,挖地筑池,利用渗出高盐水,加入淡水调配,充气养虾,使虾病减少,产量每公顷最高达4500千克以上。
(6)工业化养殖集约化程度很高的精养方式,也称超精养。指在水体较小的水泥池中,利用先进的工业调控手段,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如日本鹿儿岛式,系在潮上带建造圆形水泥池,单池面积为1000~2000米2,双层底,上底铺设20厘米厚的砂层,供日本对虾潜居。海水由池表面切向进入,推动池水旋转流动,多余的海水由池底渗出。并定时经过池中央的圆柱形排水网,由其下面与之相连的排污孔排出池底污物。这种养殖方式产量高,可达1.5~3千克/米3。美国的跑道式养虾池和国曾利用对虾育苗池试养对虾皆属此类。2001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参照日本鹿儿养殖模式,利用面积为500米2的水泥池,上盖塑料大棚,增设涡流设备和增氧设施,养殖南美白对虾、蓝对虾,取得了37500千克/公顷的高产。由于超精养模式投资大,耗能高,技术要求高,目前在国尚未大面积推广开来。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 绿色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