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实际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会不会学习的问题有关。在学校学习,甚至于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法,为什么有的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事半功倍、效率高、成绩优秀,而有的学生则灰心丧气、厌学怕学、效率低、成绩差?我认为,关键在于学习是否得法。当然,学生是否学会学习,与教学的思想、方法关系很大,正如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稿侍生学习,是要让学生认识和具备高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并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而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区别对待,因材、因人施教。学习策略的传授和训练要因材而异,因人施教。学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得如何,达到什么水平,与其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学科爱好、个性特点以及智能发展程度等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教师仍应以心理学、教育科学原理为指导,从自己所教的学科中研究和探索出一些适合本学科特点、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方法,将它们教给学生,使学生能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学会该学科特殊的学习方法或研究方法,深刻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要素。比如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学习时重视自学,掌握基本观点、材料,参与社会调查等方法;而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学习时重于理解,严格解题训练,重视实验活动等。 第二,知识教学与学习策略传授并驾齐驱。学习策略的传授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础的,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学习策略掌握的快慢。因此,要善于从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出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素材来。1.创设情境,掌握发现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障阙疑,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有矛盾需解决的情境。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的技巧主要表现在把握搜寻问题的着眼点上。比如:能否摆脱条件或规范的限制而发现问题。腔斗思考时有时摆脱不了一定的框框,结果对一些问题习以为常。因而要能超越常规,透过一定范畴或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产生以后,学生本能地就会有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这种冲动激起的探索的必然结果是出现新的领悟、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2.巩固知识,掌握记忆策略。记忆策略就是探索通过什么措施、方法,使不同记忆状态的信息转换得更加灵活、畅通。教师应根据记忆的规律,教会学生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例如,根据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做到及时复习,开始复习的次数多些,在头脑停留的时间就较长,以后可逐渐减少。根据瞬时、短时、长时记忆互相转化的转化律,对记忆材料先要理解它或赋予其意义,然后变换角度或形式去记忆。如教“漏”字时告诉学生:“氵”旁表示它与水有关;“屋”字头下面是雨,雨跑到屋里,表明漏了。这样找出形和义的关系,使字形和学生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学生理解了意义就易于记忆。3.学会迁移,掌握实践操作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使用所学的知识,促使他们联想有关的旧知识,对比所讲的新内容,思考二者间的区别和联系,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新问题。不仅学到的知识需要应用,而且掌握的方法也要通过实践加以熟练。要不断通过课堂实践、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学习策略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互相传递的活动。信息传递的好坏,与学键圆吵习策略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协调与否很有关系。要使师生之间交流的信息量最大,不仅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合于教学内容,而且应与学生的学习策略同步。例如什么时候运用讲授法,什么时候运用讨论法,抑或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等,都尽量与学生的学习策略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来增进学生的思考力,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减轻限制学习自由的课程负担。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会学生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策略,还要促使他们学会具体学科特有的思考方法。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因势利导,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引导学生认真钻研,勤于思考,鼓励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发展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能把握住这些方法和技巧,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在新教改的伟大思想下要教育好学生是切实可行的。
B. 学习技能的方法有哪些步骤
01找兴趣点
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发现问题,爱上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直至下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出现。如今的我们,都生活在一种模式化的生活之中,太多的人都无法体会到“出差错”的那种幸福。
想要学习高效有方法,必须得有兴趣点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去发现问题,同时你又有很大的兴趣去解决它们。因为你越有兴趣,你学得就越快。
02集中精力
在这个高信息量的快餐社会,太多人巴不得一口气可以学很多技能,这是初学技能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其实,学习技能的关键之一在于,能否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某一项技能上,越是想学的多,你浪费的时间就会更多。想快速高效的学习技能,就该把精力放在一门技能的学习上。
03制定目标
学会制定目标,有利于我们对预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我们最终学得足够优秀。制定目标,其实就是学完这门技能后,目标越细,学得会越好。因为有方向的努力,必定能成就你。
04分解技能
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技能都会有很多步骤,分步骤学习技能,有助于我们在众多步骤中判断出至关重要的那一步。如果先集中精力把至关重要的步骤学到手,那剩下的几步也会学得比较轻松顺利。
05利用工具
大部分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必要的工具,因为对于某些技能而言,只有获得了必备工具,我们才可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充分学习。
06排除障碍
当你做好准备学习的时候,内心深处总会有各种声音对你说“学习太辛苦,还是好好享受吧”“等有时间了再学吧”“我累了,明天再学吧”等等。此时你需要从第一条开始,找找你的兴趣点,看看你当初制定的学习目标。
07腾出时间
学习就要利用时间,可现实中,很少有人愿意为任何事情刻意找”专门的时间。如果你指望找到时间再去做某件事,那么这件事将永远是不可能完成的。想找到时间,先得腾出时间。把你认为低效的时间果断淘汰掉,你就腾出了时间。
08及时反馈
当开始了学习后,你需要很快地准确了解到你在学习技能中的表现。如果长时间都没能得到反馈,你的自信心和兴趣点就会被消耗掉,直至中途放弃。在技能学习中,获取快速反馈的途径越多,技能掌握的速度就越快。
09分段计时
经过实践,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太多人都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从而导致中途不能持续,更有甚者中途放弃了学习。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段计时学习
10做好当下
在我们刚开始学习新技能时,往往希望做得尽善尽美,但力求完美很容易会让你产生挫败感,因为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
C. 学法指导有哪些
(一)学法指导的内容
通常教师指导学法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
(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
2、五环节常规学习方法
(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作业方法、小结方法)
3,学科学习方法
(以各科教师特点为内容的学习方法.如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习外语的方法等)
(二)学法指导的原则
教师的学法指导要想卓有成效应遵从以下几项原则:
1、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而重在引导点悟)
2、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3、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
4、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
5、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
(三)学法指导方法
学法指导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
l、渗透指导
这是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2、讲授指导
这是开设学法指导课,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
3、交流指导
这是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4、点拨指导
这是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5、示范指导
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第三节 优化课堂设计要领
备课是基础,优化是关键.要优化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要优化课
堂设计.所以帮助教师突破备课这一关,优化课堂设计是当前教研 科研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对小学教师一项调查,目前有隆辐以上的教师是完全按照或者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怎样要求就是怎样教”去备课的.一些五六年前,甚至七八年前的语文教参,尽管有些内容早已过时或分析的不妥当,但仍被教师奉为“绝对正确”或虽有疑虑,却不敢更改,显然这些教学设计并不来自教师自身,而是来自上面的条条框框.这是有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教学方案设计的优化
D. 小学生有哪些学习方法指导
孩子在小学期间,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提早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到以后的学习,这个影响不只是小升初,甚至关联到初中、高中阶段。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九大学习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课前预习
预习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力,又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3.认真观察、思索
进 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图形关系与自然界数量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更离不开精确的观 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语文的写作训练自是不用说。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 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经常提出问题并 与之讨论,促使孩子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独立解决问题
孩 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家长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热情地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也不能包办,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 发,让孩子在家长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尝到胜利的喜悦,孩子便会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挑战。
5.认真书写
书 写并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 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书写认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 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6.记笔记并事后整理
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7.主动学习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练习本、试卷上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题汇编、错别字举例的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8.积极阅读、写作
阅 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阅读,广泛吸收课外知识。家长可以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为孩子的阅 读创造物质条件。记得让孩子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勤于写作,写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之类。这个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 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
9.有条理
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同理,如果做作业时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肯定就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