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恢复生态学的恢复方式
根据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同程度和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恢复方式:恢复、重建和保护三种形式。
1)恢复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影响经济的发展。采用人为措施恢复。
2)重建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自然恢复有困难,进行人工生态设计,实行生态改建或重建。
3)保护对生态敏感、景观好、有重要生物资源的地区采用保护的方式。
B. 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方法有哪些
根据养殖环境生态修复的技术特点,主要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1)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指利用各种材料或机械对水产养殖环境起到物理作用,从而达到环境修复的目的。常用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水交换、曝气、筛网、沸石粉和麦饭石粉等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底泥上放置复盖网,将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防止底泥污染物转移到水体的掩盖法等。
(2)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制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恢复、沉淀、聚合等反应,使污染物从养殖环境中分离或分解成无毒无害的化学形态。水产养殖业广泛应用水质改良剂、水质消毒剂。过氧化氢氧化能力强,能够迅速更新池底的化学恢复状态,减少氨氮量,降低化学消耗氧量,使池水迅速增加氧量,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良好去污增氧剂。使用二氧化碳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水质净化能力,可以增加水环境中的溶解氧气,降低化学氧气消耗量和氨氮值,减体富含营养,有效预防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化学修复剂容易产生有害的二次生产物,使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恶化,容易引起水产品质量的退化。
(3)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在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浓度完全无害化,使污染的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原状的过程。利用生物(天然或接种),通过工程措施为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必要条件,加快污染物的分解和去除。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分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将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稳定污染物,减少向周边环境的扩散。它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水体修复技术,与传统物理和化学修复相比费用低、时间短、净化彻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不危害养殖生物、不破坏生态平衡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水产领域,应用微生物分解技术消除养殖水体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取得了良好进展。
二、生物修复按修复主体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三类。
(1)微生物修复。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生物修复方法。其原理是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或其他污染物,释放氮、磷等营养盐,通过分泌或代谢产物影响水中的藻类相。可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三种,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常见品种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弧、硝化细菌等。复合微生物制剂由多种有益菌组成,利用各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更快、更全面分解各种污染物,更有效地抑制养殖水体中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
(2)植物修复。主要利用植物吸收营养盐,释放氧气。利用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盐时,要保证被吸收的营养盐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再次进入人们的循环。目前,各地已开始在养殖水体中栽培沉水管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轮叶藻、保草等河沟、池塘内栽培菱、莲藕、藤白、稠、慈姑等水生蔬菜的海水状况更加恶化,水产品质量也容易退化。
(3)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在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浓度完全无害化,使污染的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原状的过程。利用生物(天然或接种),通过工程措施为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必要条件,加快污染物的分解和去除。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分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将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稳定污染物,减少向周边环境的扩散。它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水体修复技术,与传统物理和化学修复相比费用低、时间短、净化彻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不危害养殖生物、不破坏生态平衡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水产领域,应用微生物分解技术消除养殖水体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取得了良好进展。
C. 常见的生态修复方法
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
(3) 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 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对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采取与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相同的方法。
(5) 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移动图册
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应局限于当前的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从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向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转变。即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坝、谷坊、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