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生态修复方法有哪些

生态修复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7-10 20:00:19

‘壹’ 城市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城市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有很多,特性各异,不同场合相应采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生物法、吸附法、离子法、掩盖法等,以下对各工艺作简要对比介绍。
1、化学法
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介质(NaOH、高锰酸钾或NaClO等)与H2S、NH3等无机类致臭成分进行反应,同时,具有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可一定程度氧化一些不稳定的致臭化学基团,从而达到除臭目的。化学法具有耐冲击负荷强,可间歇工作,工作方式灵活等特点,同时化学法对H2S、NH3等的吸收比较彻底,速度快。
2、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氨气、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恶臭物质,使之成为稳定的氧化产物,从而达到无臭化、无害化的一种工艺方法,即不产生二次污染。这种方法能够将恶臭气体成分溶解吸收,同时能结合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行处理。被降解的臭气成分首先溶解于水中,再转移到微生物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
由于不同污水处理厂(站)恶臭气体的成分都可能相差很大,因此,在菌种的筛选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恶臭气体成分的复杂性,并针对不同种类的恶臭气体,正确的选择菌种。目前,已经用于除臭工程的菌种种类有:硫化细菌、氨氧化细菌、芽孢菌、假单胞菌等20余种。
3、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分子筛、特质硅胶、特制树脂等多孔介质吸附致臭物质,达到除臭的目的。目前除臭领域最广泛的吸附材料是活性炭,活性炭的多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从而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由于活性炭吸附剂表面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除臭目的。
4、离子除臭法
当带电高能颗粒碰撞到中性的氧分子时,它使氧分子中的氧原子失去了电子。变成正极基本离子,而释放的电子在瞬间与另一中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强氧化性负氧离子,这些强氧化性离子可一定程度氧化一些不稳定的致臭化学基团,从而达到除臭目的。同时,离子对污染的空气起到有效的消毒和杀菌作用。
5、植物液喷淋法
植物液喷淋除臭是运用不同的湿法喷洒技术经专用喷雾机喷洒成雾状,在特定的空间内扩散液滴。在液滴中的有效除臭分子中间含有具有生物活性、化学活性、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可以一定程度与不同的恶臭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植物液的香气可掩盖恶臭分子气味,从而达到除臭目的,发挥有效的空气净化作用。

‘贰’ 常见的生态修复方法

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
(3) 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 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对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采取与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相同的方法。
(5) 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移动图册
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应局限于当前的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从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向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转变。即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坝、谷坊、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叁’ 生态修复措施

规划区降水量较多、水热条件较好,只要消除人为因素干扰,绝大多数水土流失地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植被。在植被较好、轻度水土流失为主的典型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应以生态修复为主,工程措施为辅,侧重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修复措施主要包括封育管护、能源替代、舍饲养畜、生态移民等。

5.5.4.1 封育管护

封育管护是恢复林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2008)标准,在有水土流失的疏幼林地、新造未成立林、灌木林地实行封禁管护措施,通过封禁治理,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林草效益。

项目区封禁治理措施主要包括:落实管护人员,设置网围栏,设立封禁标牌,对现有疏林地进行补植。封育管护措施还包括:按1km2落实1名管护人员,在每个小流域封禁区域显着位置按2km2设置1个封禁标牌,并在适当地段设置网围栏,划定禁伐禁牧区,有效地阻止人畜进入,真正起到封禁预期效果。并有计划加强管护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抚育管理水平,保证封禁治理成果。同时要发展沼气,以气代燃料,进行生态移民等措施,减轻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加快封禁区域内植被的恢复速度,改善整个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5.5.4.2 能源替代

农村可利用的能源有农作物秸秆,薪柴、煤炭、电能和太阳能,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等能源保护现有植被,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调查,建一座8~10m3的沼气池,户均年产沼气300m3,一年可节约柴草2.5 t,相当于0.33hm2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使用清洁的沼气能源,可有效地解决农村因烧柴而毁树伐木的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故本规划能源替代措施主要为发展沼气池和省柴灶,主要布设在封育管护区内以薪柴为主要生活用能的农户,同时在该规划区要加强封育管护措施,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5.5.4.3 舍饲养畜

舍饲养畜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解决好水源区牲畜的安置问题。

根据项目区养畜习惯和畜群结构调整方向,结合规划养畜规模,采取联户或单户的方式统一标准建设畜舍。畜舍主要布设在封育管护和项目区内有散养牲畜习惯的自然村庄。

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防治标准体系,对水源区水源涵养、保持良好水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但小流域水保治理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区各县市必须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并完善水源地保护法规,严格制度建设;加强项目建设的协调和运行管理;各级执法部门加强执法监督;提高科技支撑力量,做好技术培训;依托省级水土保持监测部门进行生态监测等多项规划保障措施,以确保小流域防治措施治理效益的发挥和治理目标的实现。

‘肆’ 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方法有哪些

根据养殖环境生态修复的技术特点,主要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1)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指利用各种材料或机械对水产养殖环境起到物理作用,从而达到环境修复的目的。常用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水交换、曝气、筛网、沸石粉和麦饭石粉等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底泥上放置复盖网,将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防止底泥污染物转移到水体的掩盖法等。

(2)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制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恢复、沉淀、聚合等反应,使污染物从养殖环境中分离或分解成无毒无害的化学形态。水产养殖业广泛应用水质改良剂、水质消毒剂。过氧化氢氧化能力强,能够迅速更新池底的化学恢复状态,减少氨氮量,降低化学消耗氧量,使池水迅速增加氧量,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良好去污增氧剂。使用二氧化碳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水质净化能力,可以增加水环境中的溶解氧气,降低化学氧气消耗量和氨氮值,减体富含营养,有效预防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化学修复剂容易产生有害的二次生产物,使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恶化,容易引起水产品质量的退化。

(3)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在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浓度完全无害化,使污染的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原状的过程。利用生物(天然或接种),通过工程措施为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必要条件,加快污染物的分解和去除。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分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将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稳定污染物,减少向周边环境的扩散。它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水体修复技术,与传统物理和化学修复相比费用低、时间短、净化彻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不危害养殖生物、不破坏生态平衡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水产领域,应用微生物分解技术消除养殖水体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取得了良好进展。

二、生物修复按修复主体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三类。

(1)微生物修复。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生物修复方法。其原理是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或其他污染物,释放氮、磷等营养盐,通过分泌或代谢产物影响水中的藻类相。可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三种,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常见品种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弧、硝化细菌等。复合微生物制剂由多种有益菌组成,利用各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更快、更全面分解各种污染物,更有效地抑制养殖水体中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

(2)植物修复。主要利用植物吸收营养盐,释放氧气。利用植物吸收水体营养盐时,要保证被吸收的营养盐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再次进入人们的循环。目前,各地已开始在养殖水体中栽培沉水管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轮叶藻、保草等河沟、池塘内栽培菱、莲藕、藤白、稠、慈姑等水生蔬菜的海水状况更加恶化,水产品质量也容易退化。

(3)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在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浓度完全无害化,使污染的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原状的过程。利用生物(天然或接种),通过工程措施为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必要条件,加快污染物的分解和去除。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分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将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稳定污染物,减少向周边环境的扩散。它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水体修复技术,与传统物理和化学修复相比费用低、时间短、净化彻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不危害养殖生物、不破坏生态平衡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水产领域,应用微生物分解技术消除养殖水体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取得了良好进展。

‘伍’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一、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植物修复。

二、生态修复的基本方式

根据生态修复的作用原理,生态修复可以有以下几种修复方式:

1、生物修复:是生态修复的基础,生物修复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即微生物活性、污染物特性和环境状况。

2、物理与化学修复:是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

3、植物修复: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总的来看,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阅读全文

与生态修复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圆心角周长计算方法 浏览:651
特级化学教师教学方法 浏览:621
雷诺氏病中医治疗方法 浏览:124
网上赚钱的方法都有哪些 浏览:889
手机小型电流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浏览:817
客厅收纳最好方法如何 浏览:659
草龟怎么煮的正确方法 浏览:318
当归祛斑怎样使用方法 浏览:817
除油溶液分析方法 浏览:759
用什么方法弹手机电子琴 浏览:890
大班声母c拼音教学方法 浏览:723
汽车质量鉴别有哪些方法 浏览:146
电脑开机密码从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4
餐垫套装钩针编织方法视频 浏览:156
火影忍者手游快速得忍者方法 浏览:953
排卵监测方法有哪些 浏览:747
采用专一抗体检测的方法 浏览:794
狗伪狂犬病的治疗方法 浏览:189
儿童的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浏览:334
满堂脚手架扣件计算方法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