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孩子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孩子如果发烧的话,一定要尽快退烧,不然是会出问题的。如果发烧的不是很厉害的话,可以先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来退烧,不用急着吃退烧药。比如脱掉多余的衣服,给宝宝散热,湿敷额头等等,来帮助降温。具体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哦。
1、头部温敷:用35℃左右温水将毛巾弄湿,然后叠成长条状,敷在发烧的小儿头部,每过10~20分钟,重新换洗一下,继续温敷。
2、温水泡澡:这个相对效果比较好,放上一盆温水,将家里的门窗关闭,给孩子温水泡泡,对于孩子的体温降低很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出来时,记得快速将孩子身上的水分擦干,然后用毛巾包好,穿好衣服。
3、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35℃左右,热水要没过脚踝,用手轻轻的揉搓宝宝的小脚,促进宝宝的血管扩张,有助于散热。
4、冰块冷敷。冰块压碎后,用柔软的毛巾包好,将毛巾放在宝宝高温的额头、颈部、腋下等处,切记一定要用毛巾包好,以防冻伤。注意,6个月以下宝宝不建议使用。
5、退热贴:退热贴的作用和冰块冷敷类似,不过要柔和的多。退热贴的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凝胶、纯净水、甘油、薄荷等,可以贴在宝宝的额头或太阳穴上。 解热膏通过水的蒸发吸收婴儿的热量来降温。
6、宝宝发烧时,可以减少宝宝过多的衣物,让宝宝待在通风的环境中,多喝温水,补充体内水分,促进排汗,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可以贴在额头上,因为发烧的时候额头比较热,额头的面积比较大,更有利于散热。 也可以贴在宝宝脖子上的大椎穴上。 此穴具有物理退热和穴位退热双重作用。 也可以挂在宝宝的脖子上。 这三个部位有利于退烧。 但如果宝宝的高烧不退,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1. 不要捂盖。一些老人会给发烧的孩子捂汗水。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捂得越多,散热就越困难。反而会使体温升高,引起高热抽搐。因此,此时应脱去多余的衣物,以利于散热。
2、不要盲目地用酒精擦拭。酒精擦拭是过去常用的退烧方法,但不建议使用此方法。用酒精擦拭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很大的刺激,还可能导致宝宝酒精中毒。
3、一般情况下,退热药只能用于高烧婴儿。服用的方法和剂量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医生建议:当体温超过38.5℃时,给宝宝服用退烧药。 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如果室温降低,松木棉被就没有效果了。最好去看医生不要自行乱用药。
‘贰’ 小孩发烧怎样物理降温
小孩发烧只要降温方法正确,是可以退烧的,如果孩子发烧没有超过38.5度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法,如果体温过高就要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了。以下是小孩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多给孩子喝水。孩子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孩子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2、用温水擦拭全身。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和手脚都很烫,就说明需要散热。这时除了给孩子少穿衣服外,还需要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帮助孩子身体散热,一直擦拭到体温降下来为止。
3、毛巾冷敷头部。发烧时用毛巾冷敷是家长们比较常用的方法,将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拧干折叠放在孩子的前额上,每五分钟更换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拧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温不可太凉,一般在20—30度为宜。
4、额头贴退热贴。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也不错,还可以下地活动,家长可以用退热贴直接粘在孩子额头上,起到降温的作用。
‘叁’ 孩子发烧怎样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以后,如果体温在38℃-39℃之间,可以采取以下物差搭缓理的方法进行降温。
一、多喝水,多给孩子喝水,补充体液,这就是最基本的物理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适合所有发热的宝宝。
二、温枝纯水擦身,用温水擦拭全身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水的温度监控在32℃-30℃之间,每次操作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足部、腹股沟等处。
三、降低环境温度,孩子退热需要和周围进行热量交换。环境温度越低,越利于退虚模烧,最好的环境温度是在20℃-24℃,有利于体温缓慢下降。对于婴幼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也是会慢慢下降的。使用退热贴,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就很好,对于高热的患者,可以额头贴上退热贴进行退烧。
‘肆’ 儿童物理降温方法
小孩发烧怎么怎么来降温呢?对于孩子来说,发烧吃药容易危害健康,因此物理降温成为主要的方式。那么小孩发碰指烧怎么物理降温呢?下面推荐几种有效的降温方法。
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1.喝水退烧
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38.5℃,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2.把孩子手脚搓热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很烫,手脚冰凉,家长要引起注意了,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所以需要赶紧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家长要不断的为孩子搓手心和脚心,直到把手脚搓热为止。
3.给孩子温水洗澡
若孩子在发烧期间精神状态还比较好的话,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帮助散热。注意: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防止孩子身体不佳虚脱,洗完澡要赶紧给孩子穿衣,不要着凉。
4.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可以借用酒精擦浴来帮助退烧。这种方法降温快,体温一般很快会下降。
5.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回圈。
6.温溼敷
和激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溼,用温水毛唤吵袜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十分钟换一次毛巾。
7.额头贴退热贴
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也不错,还可以下地活动,家长可以用退热贴直接粘在孩子额头上,起到降温的作用。
孩子发烧的饮食注意
1、补充水分
水胜过药,发热身体出汗多,勤喂温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小孩发热宜以饮白开水,可适当喂些白开水,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增强抗病。饮水量的保持口唇滋润力度,不必过多。
2、流质饮食
发热小孩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降温,利尿抗病。
当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喂半流质,如肉末粥、面条、稀饭、蛋花粥、配些易消化的鱼***清花鱼***。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油、盐宜少,少量多餐,切忌吃辛辣和 *** 食品。但不必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3、服糖盐水
小孩发热伴腹泻,可多次服用。服糖盐水。配置比例500毫升水加一小匙糖和半酒瓶盖盐混合。4小时内可眼500毫升。同时可补充电解质食物如柑桔、香蕉等水果***钾、钠较多***奶类与豆浆***含钙***、米汤、面食***含锌***。症状较重者,暂禁食,同时打“吊针”以补充水份和电解质。腹泻、呕吐缓解后可进流质食物,如米汤、过滤菜汁、藕粉等,但应禁食牛奶和豆浆***易产气***。
4、注意宝宝卧床休息
给予清淡、易消化、有营养食物,如牛奶、米粥、青菜汤等,多吃水果,多喝水。
孩子发烧的饮食禁忌
1、忌多吃鸡蛋
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2、忌多食蜂蜜
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3、忌多喝冷饮
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4、忌多喝茶
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5、忌多食辛辣
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伍’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
孩子突然发烧,作为父母肯定很着急,那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物理降敏尺温法了。那么这种方法要怎么做比较正确呢?请阅读以下文章,跟着我一起来了解。
1、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2、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3、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当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医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
传统物理降温法
1、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
2、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
3、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药物降温法
1、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一次。
2、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剂量为每公掘拿顷斤判陆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
4、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