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较gnss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优点
卫星定位可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其中RTK(载波相位实时动态相对定位)是比较常用的高精度相对定位方法,RTK定位(Real Time Kinematic Positioning)是采用两台接收机,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观测值组成双差组合进行实时的厘米级定位。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初始化时间仅数秒,固定解的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可以满足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的要求。
由于其精度要求达到厘米级,要用到的观测量是载波相位观测值,这就需要进行模糊度的确定及周跳探测及修复,周跳探测是进行RTK定位的前提,因为周跳发生会引起模糊度的变化。
RTK定位中数据预处理的关键问题就是周跳的探测,目前RTK定位中最常用的周跳探测方法是码伪距与相位组合法、电离层残差法和M-W组合法。
三种周跳探测方法都有是失效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常综合这三种周跳探测方法的利弊:先用伪距-相位组合探测大于8周以上的大周跳,把周跳限制在8周以内。
然后用电离层残差法联合M-W组合方法探测小至1周的小周跳。模糊度确定是RTK定位的核心算法,一旦能够正确固定整周模糊度,就可以得到毫米级的距离观测值。
(1)周跳的修复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卫星定位技术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卫星定位已发展了3代技术,现在正处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过渡阶段。
卫星定位技术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技术,第一代绝对定位技术即通过伪距测量的方法获取定位坐标,第一代相对定位技术分为载波差分与伪距差分技术,载波差分技术即静态测量技术,伪距差分定位通常运用在信标机上。
载波静态差分技术精度高但是需要内业处理才能得到定位结果,不具备时效性,载波静态差分技术结合通讯传输技术发展为RTK技术,能够实时获得动态差分定位结果。
伪距差分定位如信标机具有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伪距差分技术结合广域播发的技术发展为广域差分定位技术,能够通过卫星大范围播发伪距差分信号,如我们所熟知的SBAS技术(主要指美国WAAS、日本MSAS等),常规RTK技术及广域差分定位技术组成第二代卫星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