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机化合物测定的预处理方法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避免样品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做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必须根据微生物学的要求,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备。
食品的成分复杂,既含有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也含有各种无机元素,如钾、钠、钙、铁等。这些组分往往以复杂的结合态形式存在。当应用某种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对其中一种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其他组分的存在常常给测定带来干扰。因此,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必须在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此外,有些被测组分在食品中含量极低,如农药、黄曲霉毒素、污染物等,要准确检验出其含量,必须在检验前对样品进行浓缩。以上这些操作过程统称为样品预处理,它是食品检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检验的成败。
样品预处理总的原则是: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并使被测组分浓缩,以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有机物破坏法
有机物破坏法主要用于食品无机元素的测定。食品中的无机元素,常与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结合,成为难溶、难离解的化合物。要测定这些无机成分的含量,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释放出被测组分。通常采用高温、或高温加强烈氧化条件,使有机物质分解,呈气态逸散,而被测组分残留下来。
各类方法又因原料的组成及被测元素的性质不同可有许多不同的操作条件,选择的原则应是:第一,方法简便,使用试剂越少越好;第二,方法耗时间越短,有机物破坏越彻底越好;第三,被测元素不受损失,破坏后的溶液容易处理,不影响以后的测定步骤。
根据具体操作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1)干法灰化:又称为灼烧法,是一种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干法灰化法是将一定量的样品置于钳祸中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高温电炉中(一般约550℃)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可供测定用。除汞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都可用此法处理样品。
干法灰化法的特点是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因多数食品经灼烧后灰分体积很少,因而能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降低检测限;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无需操作者看管。但此法所需时间长;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并且坩涡对被测组分有一定吸留作用,致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干法灰化提高回收率的措施:可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采取适宜的灰化温度;也可加入助灰化剂,防止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和柑祸吸留。例如:加氯化镁或硝酸镁可使磷元素、硫元素转化为磷酸镁或硫酸镁,防止它们损失;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可使卤素转化为难挥发的碘化钠或氟化钙;加入氯化镁及硝酸镁可使砷转化为砷酸镁;加硫酸可使一些易挥发的氯化铅、氯化镉等转变为难挥发的硫酸盐。
①改变操作方法。样品初步灼烧后,取出冷却,加少量水,研磨,被包住的碳粒暴露出来。水浴上蒸干,充分干燥,再灼烧至恒重。
②加灰化助剂。样品初步灼烧后,放冷,加入几滴硝酸,双氧水或者乙醇,蒸干后灼烧至恒重,加速碳粒的灰化。这些物质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灰质量。
③添加惰性不溶物,如氧化镁、碳酸钙等,使碳粒不覆盖,但加入量应做空白实验从灰分中扣除。
❸ 加速食品灰化的方法有哪些
加速食品灰化的方法有哪些?
(1)初步灼烧→取出冷却→从灰化容器边缘慢慢加入少量离子水→水浴蒸发至干→置于120-130℃烘箱中充分干燥→灼烧至恒重。
(2)初步灼烧后加入硝酸或双氧水等蒸发后再灼烧至恒重。
(3)样品经灼烧,冷却后,加入硫酸再灼烧至恒重。
(4)添加乙酸镁或硝酸镁等助灰化剂。
为什么食品在高温灼烧前要进行炭化处理?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灼烧时因高温,
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溅,防止糖、蛋白质、
淀粉等易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