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学针灸的入门方法
第⼀:给⾃⼰扎,磨运怕疼,不舍得下⼿;
因此,只有做到扎针不痛,患者才能够接受你,你才有可能发挥的优势,充分的在患者那去应你的所有的理论。
㈡ 怎样学习针灸
1、掌握正确的持针法:实针练习指力应从正确持针开始,持针的方法有两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持针身法、双手持针法等,习者可据针具的长短选择适当的方法,其中三指持针法临床最常用,方法是以拇、者虚食、中三指末节指腹捏持针柄,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注意持针姿势宜稳健不宜紧握,应保持针体端直坚挺,以免用针时重滞不活或指力不达;
2、虚拟练习:持针,在空中向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横向、斜向、直向反复进退,以锻宽嫌扰炼手腕的翻转灵活,以及持针向几慎旦个方向进针的速度;
3、实物练习:持针,使针尖垂直抵在模拟物上,悬腕,不要有依托;用拇指与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要求捻转角度均匀,针体不左右摆动;再逐渐施加一定压力,如此反复练习,直到针体可垂直刺入模拟物,针体不弯、不摇摆,进退深浅自如时,说明指力已足。
㈢ 怎样学好针灸
问题一:怎样在家学好针灸 中医针灸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普通人都可以自学针灸。学习针灸可以分几步走。
草根针灸 原汁原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11月16日决议,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本人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我们家的针灸有400年的历史,有20代了。
随着针灸在国际上的升温,针灸在国内也一定会出现学习的 *** 的,学习针灸知识,提高人民健康,从今天我在网络的第一篇文章开始,我就带领广大的针灸初学者和爱好者来一起学习我们的国粹针灸。
学习针灸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难,但要学好针灸,又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么容易。中国的古代文化都讲究功夫,因此,要想学好针灸,一定要下一番功夫。
那么,我们就开门见山的说,学习针灸首先就是要记住穴位,记穴位就像我们背英银岁差语单词,或记中药名称功效,非常容易忘,必须反复的记忆复习。但只要我们的功夫到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把穴位完全准确的记住的。
记住了穴位,我们就可以开始练习进针了,我们可以先在棉球或纸球上练习,等熟练一段时间后,就要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了,害怕了吗?有我在,不用害怕,我会告诉你怎样针灸不疼的。
记住了穴位,又会扎针了。那接下来就是开始用针灸学会看病了。这里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会用中医基础理论辩证诊断,因为只有诊断正确了,才谈的到治疗啊。第二部分就是如果根据中医辩证诊断来用针灸治疗。
问题二:针灸怎么学习 一、你必须要看的书
1)《黄帝内经》
2)《难经》
3)《针灸甲乙经》
4)《针灸大成》
5)《针灸大全》
6)《灸绳》
7)《灸法秘传》
8)《刺血疗法》
9)《董氏奇穴针灸学》
10)《针灸心悟》
11)《针灸心传》
。。。。。。。。。。。。
以上这些书要经常看,做到“手中有书,心中不慌”,以后再上升到“手中无书,心中有书”。至于像“肖友山老大夫针术真传录”等资料,我会按你的进度不停地给锋皮你的(很多,我们要分析和理解,不能硬记)。
二、学针灸的方法
很多人学针灸,往往化很多心血在“寻穴”上,虽如此,效果却不佳。人身穴位,如星罗棋布,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你我来说,只要按图索骥,不是难事。如手法不明,徒知穴位,还是不能医病,即便偶尔治愈一亥二病,终难成大医。
因此,你得先学手法,次学辨症,最后的“寻穴”,只要多观图或实践,不是难事。
三、如何辨病
对针灸医生来说,如何辨病,十分重要。传统的“望、闻、问、切”固然重要,但你还可以用下面的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达到准确的辨病效果:
1)用气功感应:经过练习后,一般可在一年内有辨病的功能(快的半年即可)非常准确,而且可以知道未病。
2)用针试:你一针下去,感觉像针掉到水桶里了或像碰到豆付一样,你以为是什么呢?你对气的感觉?
3)通过找病人身上的反应点来判断。如何找?你想一想。找到后,又该如何处理?
四、各种手法
你把《内经》、《针灸大成》和《难经》中的有关针法整理一下,并要分析异同点。
五、“阿是穴”
古人对“阿是穴” 的定义和解释与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的是否一样,区别在哪里?今天的人们错在哪里?
六、有关“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的问题
你看一看我在“伤寒论坛”上有关这一手法的文章。你要思考几个问题:
1)你认为梁的文章中那方面他是没搞清(或他故意未说)?
2)你觉得所有跟帖的人里,哪些人是自己试过,哪些人只是照书上抄抄而已?
3)我没讲的最后一点是什么?你能悟出多少?
注:这是我二零零六年初给一个朋友的邮件中的一部分内容 如果是自己用针灸给自己或者家人治疗某些特定的病,就没必要那么系统,真要是想系统的学,也不一定和楼主说那样 学针灸能速成别把学针灸的路子搞的太难了!看看我的针灸速成教学法是怎样快速学会针灸治病的.
先让学生观察老师怎样接待疼痛性雀键病人,怎样诊断,怎样选穴,怎样操作.治疗过程中,老师跟病人怎样沟通.在施针过程中,症状有那些变化,最后是怎么完全止住了痛的.在神奇的疗效产生之后,患者必然赞扬疗效的神奇,也就必然激发学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就会产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直接教学操作方法.会操做了,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让学生针灸最有把握的病症.老师的处方,准确的穴位,学生正确的手法,必然产生好的效果.好的效果必然也能得到患者的赞扬!也必然鼓舞学生学好的信心.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手治好了病(止住了痛),你说他能不高兴地跳起来吗?!
当学生能治好病的时候,再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能治好病.
这时再让学生从有关的书本中探求理论根据.有了理论指导,更能能动地操作了.结合临床学理论,好理解.理论的知识放在以后慢慢地积累.学生的学习热情永远不会低落.
没有兴趣就出不了人才!...>>
问题三:如何练好针灸? 练扎针时,先练的是指力。可以将报纸或卫生纸折叠好。前面可以少叠几层。用针反复在上面练习。
下面最好放一个沙袋。这样可以感觉耿针后的感觉。
进针的手法有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
刚练的时候用双手进针比较好练一点。针不要选太长。否则容易弄弯。
练到能以快速刺穿纸层时算合格。
然后就是自己试针,选四肢上的一些穴位比较安全。比如象合谷、足三里、曲池。主要是体会进针后的针感。一般针灸的感觉是酸胀重麻。当然有时还会向上或向下的传导感。
最后就在病人身上的试了。看好人体解剖学。掌握穴位的定位。针刺的手法有举火天和透天凉两种。这个就要临床上慢慢体会。
要学会配穴就要学好中医理论基础和中医诊断这两门了。
总之针灸是入门容易学好难的一门学科。
问题四:怎么学好针灸 请问顶是针灸专业的吗?如果是的话我相信你们教授会很清楚的告诉你!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一起学习下!学好针灸,基本功很重要,首先我们就要锻炼的指力了,记得以前我们在纸垫上联系了一个学期,这个是最基本。其次就是我们要熟悉十四正经的流注、相交、阴阳表里等关系。然后就是经脉上的穴位。记住一些特定的穴位,如: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募穴、八脉穴、八脉交会穴等,这些穴位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然后就是穴位的定位,取穴原则及主治。根据病症所在的部位选择正确的主治的穴位配伍,对治疗疾病的疗效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些知识理论上的,其实很多时候还是在实践上去获取经验。
问题五:如何学好针灸 首先学习中医四大基础,其次是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骸多看看其他学者经验书,运用于实践中。经验是慢慢积累的。
问题六:怎样学习正确的针灸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同等的重要。几千年来,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明,经络学说不仅是生理、病理学的基础,而且也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作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准则。这个准则,不但在临床上指导着针灸疗法的实践,就是其他各科在诊疗方面的实际运用中,亦无不以此作为指针和依据。所以历代医学家,不论是否从事针灸事业,对经络学说,
问题七:学习针灸如何入门最好 先背诵五腧穴诀:“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问题八:学针灸到哪里最好? 北京,我朋友去学了几个月 现在已经是医师了 ,我的身体不舒服都 全是他治疗的
㈣ 针灸初学者如何学习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自学针灸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使学难以顺利进行;有些人由于方法不当,走了不少弯路,影响了学习效果。先就自学针灸的方弯滚谈法做如下浅注。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针灸学有着严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要真正学好针灸理论,必须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力求掌握针灸理论体系的全貌,这样才能学得扎实,为将来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些人对庞杂的经络系统和众多的腧穴望而生畏,不愿下功夫进行深人的学习,而是想“找窍门”、“走捷径”,直接从教材中根据病名找出穴位,然后再死记硬背,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虽可取效于一时,但永远不可能真正学好针灸。因为疾病的症状千变万化,处方必须随症状的变化而变化,而书中的处方不过是一些腧穴的应用举例,不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病情的需要。因此,如果没有系统地掌握辨证选穴的方法,面对复杂的证候就会束手无策。此外,自学针灸不可搞突击战或“一曝十寒”,人的记忆需要重复才牢固,学习也需要连续性,因此,学习要有毅力,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分清主次,执简驭繁
经络系统和腧穴是自学过程中埋碰的两大难关。经络系统有如网络遍布全身,面对这样一个繁杂的系统,应该重点理解经络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概念,如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有联络脏腑、组织器官和运行全身气血的功能,加上任、督两脉,合称十四经,全身的经穴皆分布在十四经上,因此,十四经应是学习的重点。
经脉的循行分布比较复杂,学习的重点可放在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起止点、经脉间的联系、经脉与脏腑及重要的组织器官的联系上,至于各经具体的循行路线,结合腑穴的定位更便于记忆。
腧穴的学习也是如此,要抓主要矛盾。人体有361个经穴,每个脸穴都有各自的定位方法、适应证、刺灸法等,学习时应结合经脉的循行路线,以牢记腧穴的定位为主。同一经脉的腧穴往往连成一线,定位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和连贯性,为了方便记忆,最好一次将整条经脉上的穴位定位全部记下来,这样可以加探头脑中瑜穴和经脉紧密联系的印象,比仅记常角穴效果更好。在记忆脸穴的定位方法时,还可掌握一些规律,如胃经从不容穴到气冲穴,均旁开任脉两寸,相隔一寸,只要记住不容穴的定位,依次背熟以下穴名即可;又如十二俞穴位于膀胧经第一侧线,其第二侧线的俞穴可结合脏腑所主来记忆。如心主神志,心俞旁开为神堂;肝主魂,肝俞旁开为魂门……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腧穴属于哪一类特定穴,为下一步学习特定穴打基础。
至于腧穴的适应证,多来源于历代的针灸书籍和歌赋,教材上罗列较详,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因为同一经脉的腧穴的适应证大同小异,只要记住了该腧穴的所属经脉及该经脉脏腑病候,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过,主治所及”,其主要的适应证也就大致记住了,故可不作为学习重点.当然,一些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在特定穴的用法中会作重点对比。
腧穴的针刺深浅在刺法中有专门讨论,在腧穴部分可不作为学习的重点。
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特定穴是一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脆穴。它们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临床常用的渝穴中,80%以上属于特定穴,这些穴位的应用有其特殊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在选穴处方时就会得心应手。所以特定穴的内容是我们学的重点,应引起重视。
重视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是学好针灸的关键,初学阶段,除重视指力的练习外,在掌握一定技巧后要在自身上练针。因为针刺疗效与进针的角度、深度、方向,行针的手法,得气后的感觉,针感的传导直接相关。只有通过在自己身上练针,才能对取穴方法、手法与针感的关系有切身的体会。因此理论课程学完后,应有1~3个月的实习期,在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实习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尤其要重视研究辨证要点,选穴、手法、针感与疗效的关系,备派穴位功能的对比,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针灸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㈤ 怎么学针灸
针灸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既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又有大量的临床知识,因此如果不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想真正学好是不容易的。
明经络
1、要突出规律抓重点
要从诸多内容中,尽量多提取一些常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促进学习、启迪思维和加强记忆是有极大帮助的。例如,经络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特点,络属关系等重点内容,是必经掌握和熟悉的。(方法:背歌诀、画图示、做体位演示等)
2、要分别记住各经分布(经文背诵)和起止点
如大凡阴经均起止于指趾内侧端,阳经均起止于指趾外侧端,这是共性。但也有特殊性:如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内侧端,终于对侧鼻旁;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外侧端。
㈥ 怎么学习针灸
怎么学习针灸如下:
学习针灸应该从针灸的基本功入手,练针刺技术。
学习中医针灸必须懂得经络,把十二经络(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蚂友袭阳三焦经、告派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中医针灸培训理论教程之类可以日后慢慢学习,但是经络的走向一定要背诵,熟知于心!学习中医针灸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每条经络上的重要穴位的功效与作用。
每条经络都有一些重要的、常用的穴位,那么就需要记着这样的非常有用的腧穴。人体有360多个穴位,记住那么多的穴位与功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想要快速入门,在中医针灸学习中必须掌握常用的穴位。
相关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㈦ 如何自学针灸
如何自学针灸
自学针灸,建议先学竖伍中医基础理论,否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针灸是中医的一部分,所以学好基础很重要。学完中基,再学五腧穴,基本就入门了。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此敬医的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想学点皮毛,那么可以只看针灸方面的书。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想学点皮毛,那么可以只看针灸方面的书,比如《针灸学》教材、《杨甲三取穴法》、《针灸大成》之类,还有《马丹阳天星12穴》、《玉龙赋》、《标优赋》等歌诀。
㈧ 针灸入门怎样练手法
针灸入门练手法方法如下:
1、茄咐升首先是针灸是手法练习,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不然根本无法操作。
先来说一下手关节练习法:针灸主要在于手的操作,所以练习手的灵活性对于以后的学习很重要。练习时取站位,双膝略向前屈,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鼻吸口呼缓慢呼吸,大约3~5分钟,调匀呼吸后进行以八囊特下操作。
4、腕关节练习:随肘关节练习之后,垂臂屈肘,将两手半握拳,进行腕关节的屈伸及旋转活动,两腕颤老交替雁三或同时练习均可。
5、大家可能认为这很简单,关键是坚持才能出效果,当手关节练习完毕后就可以进入正题了。
㈨ 如何自学针灸
有些朋友经常使用 针灸 、 推拿 等传统方法治疗 疾病 ,或者有些朋友对于 中医 十分感 兴趣 ,那能不能 自学 相关知识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高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自学针灸
针灸治病,粗略看来,大体不外两个要点基侍:选取恰当的部位,施行恰当的手法。自学针灸,无非从这两方面入手。所谓选取部位,又包括两个步骤:一是选,二是取。选的目的,是 决定 到哪去找;取的目的,是找到那个点。以下分别来看:
一 选部位
要选择恰当的部位,首先需要了解,人体一共有哪些部位可以供选择?按现代通行的说法,这些部位主要集中在十四经上,即十二正经加任督脉。这个说法当然不错,但有一点,这种按十四经划线方式对针刺部位所作的区分,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值得商榷。
举个例子。承泣穴,在眼球与下眼眶之间,主要治疗眼病和面部疾病,如面瘫、面肌痉挛。在十四经体系中,承泣穴分属于足阳明胃经,而且是该经的起始穴。问题是,这个穴的主治内容,只是集中在该穴所在的局部,即眼和面部(确切的说,是眼周;更确切的说,是眼的下方)。而足阳明胃经的治疗范围,则远不止于此,还包括如胃肠病、神志病等。那么,将承泣穴归入足阳明胃经,还有多大意义呢?因为所有穴都有局部治疗作用。
实际上,翻看宋代及宋以前的针灸书,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会发现腧穴排布的早期形式并非如此,以十四经统周身穴。而是首先区别躯干部与四肢部,四肢部按十二经作区分,躯干部则没有这样的特点,最多标注“××脉气所发”。站在针灸医生的角度,这样的区分方式,无疑与临床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切合临床实际。换句话说,自学针灸的朋友,要确定如何选择部位施行针灸,首先可以把握的原则就是:躯干部就近选穴,四肢部按经脉选穴。所谓就近取穴,换成更直白的话,哪疼扎哪。从临床结果看,很多时候,只是靠这个简单的 办法 ,已经可以取得还不错的效果。
不过,如果针灸疗法的内容仅仅如此,恐怕针灸一门很难流传至今。因为这种选穴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有时很危险,比如胸搏念吵闷,针刺局部很容易出现气胸,甚至刺中心脏;有时不方便,比如腰背痛,但针刺时没有床可以躺下;有时不能刺,比如皮肤局部有水疱、血肿;当然,更多时候,是效果跟不上,比如 胃痛 ,单纯从胃局部治疗,效果经常不理想,甚至会加重。这时就需要“四肢部按经脉选穴”的原则了。按经脉选穴,会涉及两大理论,即经脉理论和腧穴理论。
经脉理论,几乎任何一本针灸学教材中,都会放在首要位置上,足见其重。对经脉理论的学习,有几本书可以推荐。浅显的,如《零起点学中医》中“经脉原理”一章;想要进一步探个究竟,了解经脉来龙去脉的大体轮廓,可以读黄老师《黄龙祥看针灸》;再深入下去,就要涉足专业研究领域,推荐赵京生老师《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相信哪怕只是草草翻看后,对经脉的认识,就不会再是一种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印象了。当然,希望了解当下主流正统的经脉理论,最好的选择莫过于《针灸学》教材。这部分内容,各版本教材大同小异,无需特殊推荐。
针对经脉理论中的部分要点,无疾这里不妨再稍作提示:
1 对针灸疗法来说,经脉理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勾勒出人体内不同部位(上下、内外)之间存在联系,这样一幅图景。举例来说,针合谷治牙疼,靠的就是经脉理论。
2 经脉特征,主要体现在四肢部,尤其是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躯干部更多体现局部治疗作用,其经脉特征不明显。
3 六阴经与五脏之间,存在相对特异的联系。其规律为:在上的手三阴经,与胸腔中的心肺二脏联系密切;在下的足三阴经,与腹腔中的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回到主题“选部位”,经脉理论的价值主要是,断此症病位在何经,即所谓“经络辨证”。
腧穴理论,是针灸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说经脉理论为“选部位”提供了经线上的依据,那么腧穴理论的作用就主要是给出纬线参考。如此一经一纬,部位就确定下来了。举例来看,有这样一类穴,分布在手指、足趾末端,即所谓同一纬线上。又具有相似的治疗特点,即对急证、热证、官窍病取效甚捷。在腧穴理论中,将这一类穴统称为“井穴”。原穴、合穴、郄穴等,均属此类。当然,腧穴理论中也有不少例外,如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理论。这里篇幅有限,不妨从以下参考书中寻找答案。
对腧穴理论的浅显讲解,可参考谢锡亮编着《针灸基本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对此论述相对深入,可参。《针灸学》教材中,对腧穴理论的讲述同样乏新可陈,草草过目即是。无疾这里倒是还有一本好书推荐:李鼎老师的《针灸学释难》。该书针对针灸学习中的种种困惑,详加考证,令人耳目一新。
再对腧穴理论要点略加归纳如下:
1 腧穴理论注重对同类穴的部位与主治特征的归纳,为针灸“选部位”提供精确到点的方向指引。
2 躯干部腧穴主要体现局部治疗作用,四肢部腧穴更主要体现经脉+腧穴的治疗作用。
3 腧穴系统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作用在于:使对人体体表部位的表述更加方便,这一点对针灸 教育 与传承颇为重要。比如发现某点治疗某病证效果很好,但没有名字,就很难把这点 经验 告知后学。
此外有一点,这里有必要稍作解释。上面关于经脉理论与腧穴理论的介绍中,无疾刻意绕开了“气”。绝不是因为不重要,或者有问题。而是因为对初学者而言,把“气”加进来,很容易把人带进云里雾里,看不清方向。市面上借此故弄玄虚者比比皆是。故意不谈,籍以纠偏。
有了对躯干部“就近选穴”的原则,以及四肢部“按经选穴”的认识,加之对经脉理论和腧穴理论的学习,面对一个病证,可以大体判断出,需要朝哪些部位着手了。但问题是,马上又会发现,很多穴都有治疗此病的功能,到底该取哪个?
二 取穴
记得无疾自己读大学时,面对这个问题,同样是一头雾水,持续了好几年。比如 咳嗽 ,单从教材上看,胸部、上背部的穴基本都能治,手太阴肺经的穴也几乎都治;此外,足少阴肾经上的部分穴,写着能治“咳血”,那能不能治咳嗽?一个人如果出现咳嗽,是需要把所有能治咳嗽的穴扎个遍,还是随便挑一个针就行?这样的治疗,能有效吗?
实际上,这些困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现代针灸教学中,忽视了一个对针灸临床极为重要的环节:取穴。不讲取穴,手下就没有凭据,心里就没有把握。
和 中药 疗法相比,或者和各种西医 治疗方法 相比,针灸疗法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诊疗合一。取穴过程,就是诊疗合一的典范。所谓诊疗合一,诊察时,在指下发现的异常部位,就是要针刺的部位。所谓取穴,就是在可供选择的多个部位中,取定一处或几处,作为针刺部位;选取的原则,也多是上面提到的,“异常”。怎样就叫异常呢?
按陈日新老师的说法,“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颇为认同。同一个人,同一个部位,在不同的时间,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这是 自然 的规律。比如胃,在不饥饿且没吃东西时,表现得很安静;感到饥饿,听到肚子里咕噜噜叫时,表现得很躁动;吃了一些不洁净的、刺激性强的、令人作呕的东西,会表现为强烈的痉挛收缩,引起呕吐。
同样的事情,也可以发生在足三里穴上。胃里安静里,足三里按上去可能没有任何特殊感觉;胃里躁动时,再按足三里可能会觉得有点酸胀;胃里波澜壮阔,奋力逐邪外出时,足三里可能会变得非常敏感,一碰就疼。当然,这里只能说可能。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反应。有人反应在足三里,有人可能在三阴交,还有人或许在公孙或内关。这些反应,就是陈老师所谓的“敏化”,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到的敏化现象,其判断依据是患者的感觉。对针灸医生而言,仅靠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临床多了就会发现,人和人的感觉,或者说敏感程度实在相差太大。有人轻轻一按就喊疼,到处都疼;有人无论怎么用力按都说不疼,哪都不疼。应对这种尴尬的局面,需要学习针灸者练就一双巧手,巧手离不开心灵。
用灵心巧手做什么呢?去探察那些经过选择之后的部位中,哪里出现了诸如结节、条索、僵硬、柔弱等异常反应。这部分内容,不像前面的经脉腧穴理论,是知识,可以学习。对这些反应点的探察,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获得;也是一种感觉,感觉只有经过体验,才能意会。
关于取穴,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交待清楚:针灸取穴,安全第一。初学者尤须谨记。不久前一位同学出现胁痛,自己直接在局部取穴,刺入后才打电话咨询。当时无疾自己惊出一身冷汗,这也太危险了!
三 手法
针灸手法,尤其是针刺手法,是学习针灸的重中之重,也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一个常见的事实是,同一个病人,同一种病证,同一组腧穴,不同的医生针刺,结果有天壤之别。关键在手法。也正因此,针刺手法历来都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似乎只有得道成仙才能了然。其实未必。
针刺手法,大体可以区分为两类:技法和心法。我们平时在教材和专业书上能看到的,主要是技法。所谓技法,主要讲操作过程与方法,注重技巧。技法方面的内容,在宋金元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在明代达到巅峰。可以参考陆寿康编《针刺手法百家集成》。经过宋明的繁化,针刺手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趋于丰富。但法、术层面的成绩,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即道层面的内容开始变得隐晦。实际上,技法离不开心法。不重心法的技法,难免步《灵枢·小针解》所论后尘:“粗守形者,守刺法也。”这里推荐《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中“刺灸术式的立意”一节,尝试用解读心法的方式,重新审视技法。相信对理解针刺手法会有启发。
所谓心法,原是佛学术语,后来用的泛了。无疾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当我遇到一个新问题不知所措时,我该怎么办?心法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举例来看,比如火。右寸滑硬的火怎么办(咽痛)?右关大而无伦的火怎么办(面赤长痘)?右尺无力的火怎么办(冷饮)?左寸浮滑的火怎么办(艾火)?左关弦滑的火怎么办(周身痘)?左关弦细如钢丝怎么办(失眠)?左尺细弱的火怎么办(口糜)?脉象上没表现的火怎么办(郁证)?如果我对这一团火的治疗方法无效怎么办(牙痛)?
无疾这里把自己既往治火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简单来说,火势未猛烈到“硬”的程度,尽量从气走,发出去。见不足象,草木之火,收于土;龙雷之火,收于水。诸如此类的只言片语,就是对这一点心法的总结。而这种粗陋的或者晦涩的文字,教材上是不会出现的。医生的经验集中,通常也很少会记录。
针灸毕竟与方药有别。单纯靠读医案,可以成全江瓘,却不可能造就杨继洲。关键就在于,手法需要实际操作,心法需要不断揣摩。所以,对针灸初学者来说,跟师很重要。从观察到模仿,从倾听到领会;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
当然,条件实在不允许,或者确实无意从师学习,自行练习也是可以的。不过仍要再次提醒,针灸入门,安全第一。没有把握时,不妨轻一点,再轻一点。
㈩ 怎么学针灸
01背诵并熟记十二经络的原穴络穴输穴表。
02在自己身上找到十二经络原穴、络穴改磨输穴的位置,并做标记。
03熟记十二经络穴位后,可以根据相关穴位对应治疗疾病,这个时候就需要克服心理障碍,可以尝试为自己扎针,也可以跟着老师我指导进行扎针,灵枢针灸的十二经络原穴都位于四肢,所以基本不会出现危险情核瞎斗况。
特别提示:
1、熟悉穴位,并能找到身体穴位,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惧怕扎针也不能盲目扎针
2、治疗某种疾病需要几个穴位同时针灸神敏,且需要相对应的针形和手法,所以不要以为扎一个穴位后就可以马上对某种疾病有效果。
3、记住穴位和可以找到穴位后,就可以跟着中医师傅进行实操学习,根据不同的病症进行辨证施治。
4、基础穴位和经脉走向可以看书籍、视频,具体病症治疗需跟随中医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