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提问文章内容的方法有哪些

提问文章内容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19 00:17:24

Ⅰ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

导语: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想象法

就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学习时,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学习《犟龟》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的盛况描述出来。”学生在描述前,又可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能填补作品本身的空白,使教材潜在的内容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或主题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绕道法

就是针对教材内容提问时采取直题曲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作答。这种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如果所提问题太直太露,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思维的“跳越”。如教学《一面》一文中写道:“哦,您,您好就是……”,分析这句话时可提问:“作者话没说完就停止了,是不是作者不敢肯定面前的这个人是谁?”学生答:“鲁迅当时处境危险,为了鲁迅的安全没有道破”,老师接着提出关键问:“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鲁迅怎样的感情?”学生有了前面的启发,就会幡然醒悟:表现了作者机警的性格和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关心之情。这种通过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但利于激趣砺智、增加思维含量,有时甚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三、逆问法

又称倒问法,即不从正面提问,而从相反的视角切入,故唱反调。以激活学生思维。如《三峡》一课末段写道:“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面提问为:“末段引用了渔者歌词有何作用?”,而逆问则可设计为:“如果将该句删掉或不用歌词来表达,那么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种问法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逆问如“平地起波澜”,所提问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往往能令学生深思,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四、故意出错法

教师在教授某一知识时,故意出错,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查出错处及错误的原因。这样,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思维活动,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平中见奇之效。如学习刘禹锡的《秋词》时,根据历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在黑板上写了第三句诗“晴空一鹤白云上”,细心的同学马上发现问题,指出“白”字应改为“排”字,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利导,解释“排”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诗的含义。这样,往复几次,学生养成了根据字义句义来辨别字形的习惯,默写时减少了错别字的产生。

五、矛盾法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为解决“冲突”,就得开动脑筋,认真分析,进而分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了。如《荔枝蜜》一文,开头说:“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后文又说:“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并在夜里也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老师问: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抓住了文章情感的突破口,会很自然地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有效地激活思维。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授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蜜蜂感情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矛盾法,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六、渐进法

对一些繁而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循善诱,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顺藤摸瓜,层层深入,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弄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如:要理解《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主题,可这样分层设问:(1)小说主人公是谁?(2)中举前,写了他什么事?中举后,他为什么喜极发疯了?这异常反应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范进的悲剧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吗?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设问,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容易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不失为“快乐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七、迁移法

学完课文内容,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适当地拓展,以达到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迁移法是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方法,是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方法。如学了《竹林深处人家》这篇课文,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本文我们学习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下面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我们的家乡,好吗?”这样的提问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而且能把课堂引向广阔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学生在课文中产生的感悟、共鸣、联想倾诉出来,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同时这种提问能激发学生留心身边小事,养成勤于观察动手,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

八、表演法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法恰恰是这方面的体现。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其目的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教《强项令》时,我先让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接着全班学生齐读,然后问学生:这篇课文的大意大家都理解了吗?大家都说不成问题。接着我问:“大家能不能依据课文内容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我从举手的同学中选出五位,让他们到教室外商议做好准备,五分钟后让他们上台表演,他们表演的精彩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之后,我请其他学生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争相作答,各抒己见。我顺势续问:“董宣是一个怎样的人?湖阳公主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光武帝为何不但不治董宣的罪,反而重赏了他?”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种方法很容易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产生亲切的情感体验。需要提醒的是,表演时不能贪图热闹,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九、对比法

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而设疑,其目的是找出他们的异同点,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如教完《春》和《济南的冬天》后可这样设疑:同样是写景散文,他们在景物描写上又什么区别?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到文章风格各具特色,描写手法也各有千秋,同时也为他们今后鉴赏其他作品和写作积累了方法与经验。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日本着名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是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重要“激活”因素,它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和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不断完善课堂提问艺术,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缤彩分层,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

1. 逆问反激法

逆问反激法就是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甚至是反面的观点,引发学生质疑、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提问技巧。如在讲《祝福》中“柳妈”这一人物形象时,如果直接提问,学生往往会得出片面或浅显的结论,不能挖掘出人物的性格底蕴。教师可采用这样的问法:“柳妈经常嘲笑祥林嫂改嫁,鼓动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而且作者描写柳妈时,也表现了对她的厌恶。所以柳妈是和鲁四老爷一样的杀害祥林嫂的兇手。大家认为对吗?”这一提问出乎学生意外,但言之确凿,有理有据。学生要想反驳这一观点,必须仔细阅读文本,主动探究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和小说的主题。这样,自然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的效果。

2. 曲问旁引法

教师不就某一知识点直接提问,而是变换角度,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这种提问法就是曲问旁引法。写文章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问同样如此。如果教师的提问太直白,太平淡,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呆板沉闷。曲问旁引法正是一种跌宕灵动的提问技巧,看似漫不经心,全无章法,实则目标明确,形散神聚。有时是“于不疑处设疑”,但“看似寻常最奇崛”;有时是“顾左右而言他”,但“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曲问旁引法能有效地切入学生的兴趣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真知。如讲《记王忠肃公翱事》一课时,教师可这样提问:“王翱夫人爱女,经常迎接女儿回家,这两家住得近吗?”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畿辅”的意义。教师接着问:“王翱有为女婿调职的能力吗?”引导学生了解“长”的意义和“铨”这一古代文化知识。这种提问方法从侧面诱导,生动风趣,比直接讲解“畿铺”“长铨”有效得多。

3. 逗引激趣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前,提出与所授知识密切相关,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另一问题,这种提问法就是逗引激趣法。教师如果善于激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传授知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逗引激趣法运用的是欲擒故纵的策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角度切入,反复渲染,充分调动。在导入新课时很适合运用这种提问技巧。如讲《菱角的喜剧》时,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见过五个角的菱角吗?”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阅读文本做好准备。

4. 同类联系法

同类联系法是指教师在提问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联系旧知识,通过整合归类获得新知的一种提问技巧。这一提问法也不从正面入手,而是通过罗列一系列问题去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使学生触类旁通。

如在讲《药》的主人公时,很多学生认为是夏瑜,因为他们觉得主人公应该是一个光辉高大的革命者形象,对于华老栓也是主人公很不理解。这时教师就可用同类联系法来引导,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祝福》《阿Q正传》的主人公又是谁?”教师再接着问:“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学生经过综合分析后,可得出正确的结论:“都是精神麻木、愚昧落后的下层劳动人民。”教师因势利导,指出鲁迅以这些人为主人公,意在“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这样,通过同类联系法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5. 切换比较法

教师故意改变文本或问题内容,通过改变前后的效果对比,使学生自主地理解、认知,这种方法就是切换比较法。切换比较法能让学生开拓崭新的思考空间。如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通过人物的切换来分析人物形象,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项羽在宴会上先允许项伯舞剑,再原谅樊哙闯帐,接着又同意沛公如厕。如果换成刘邦,也会这样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两人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比较后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会。因为项羽不善于用人,优柔寡断,沽名钓誉。而刘邦善于用人,机智多谋,能把握住机会。切换词语也有同样的效果,如把“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的“常常”换为“从来”或“必然”,然后就此设疑让学生作出比较,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作者逻辑的缜密、语言的准确。

Ⅱ 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1、提问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磨告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5、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于精,关键是我们教师应抓住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文章深邃意境瞎物明中写到的情节往往是作者情感愿望寄托的载体,应设计问题重点研究。再如有些文章的关键句,往往是文章和思想有机组成,在教学中可在这样的地方涉及提问,使学生掌握内蚂大容,明确思想。

Ⅲ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我们都是怎样提问题的

在我们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一边读一直都在提出问题。从第一个问题,我们说飞机的夜间飞行搭铅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以及我们在说蝙蝠的飞行到底靠的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全部都是基于我们文章的内容提出来的。而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来理解课文内容。另外,我们还基于文章的写法提出来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课文中得到了启示,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来提出问题。

答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可以从课文的写法,如详写、略写、修辞手法、前后照应等方面来提问;也可以从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启发等角度来提问;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

【第二题】
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大家看到书上小组提问的清单

第一个问题: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滑枝薯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课文没有写后两次实验呢?

第三个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启发的呢?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课文内容,所以他是针对课本内容提出来的。

为什么课文没有写后两次实验呢?这是根据文章的写法来提问的。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大家分析文章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很大帮信者助哦。

生活中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启发的呢?这个就是读了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的问题。这一类问题呀,可以帮助同学们知识迁移,把已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去。这样三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其实就告诉了我们阅读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题,这样才能开阔思路,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才有利于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题】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根?》,有改动

好先读片段,理解片段的内容,再根据自己对片段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整理好自己的问题后,与同学交流。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提问:第一文章内容,第二文章的写法,第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可以根据内容来问:1、马铃薯的茎为什么要叫变态茎呢?

2、到底茎和根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文章的写法进行提问:1、最后文章的题目是以问号作结的,对不对?那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联系生活实际提问:胡萝卜和白萝卜属于变态茎吗?如果是,它属于哪一种呢?这就是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引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

Ⅳ 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的方法

提问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想知道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的 方法 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的方法

教师要教会从哪些地方发问。要告诉学生,就文本阅读来说,可 抓住 文章 的思想内涵之线索提问,可抓文章的主要人物、事物、事件、意象之线索提问。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文眼提问。可围绕文章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提问。

教师要教学生提问的一些常用方法。在这方面可向李镇西老师学习。他在《从批判走向建设》中 总结 道:

语文教学中的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内容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也包括生字生词,但更是指单元重点和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

我的做法是,除了让学生找出有关字词句障碍,还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具体要求――一般 记叙文 :①记叙的要素是什么?②记叙的结构是怎样的?③记叙的详略是怎样的?④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⑤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小说:①人物形象有哪些(外貌、思想、性格、语言等等)?② 故事 情节是怎样的(结构、顺序、线索、细节等等)?③社会环境如何(背景、场所、景物、人际等等)?

散文 :①文章的“形”是怎样“散”的(选材、时空、语言表达等等)?②文章的“神”是如何“聚”的(中心、感情、点睛之笔等等)?③文章的构思如何(线索、结构、过渡、详略等等)?

议论文 :①中心论点是什么?②论证结构怎样?③运用了哪些论据?④采用了那些论证方法?⑤有什么语言特色?

说明文 :①说明对象?②说明特征?③说明条理?④说明方法?⑤说明语言?

学生围绕这些重点来阅读课文,一般来说他们所提的问题也就会和教师的教学重点相吻合了。

另外,为了使学生钻入课文更加深入,我还提倡学生对所学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①写了什么?②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这样写?④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对高中生,教师还可让学生们掌握如上一些常规提问法基础上,再讲究一些提问的方式与方法。如趣问法(即把问题趣味化)、比较提问、发散提问、追问法、反问法、模拟提问法、联系实际提问法等。提问的语言要用辞贴切,语法正确,明了显豁。

2增强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问题有效性的方法

1.教师完善备课工作

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会认真备课,并能在重难点地方进行批注,所以对重点位置展开提问,将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如果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记录重难点,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就非常有可能忘记这些难点。而老师为提高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注意力,提出大量不是重点的问题,这会使学生进入误区,认为提问的内容才是重难点。如,当讲授小学二年级上册中《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时,是必须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讲述植物生长规律的道理。老师将向学生解释葫芦在生长过程中叶子的作用,因此便可以设计“葫芦上的叶子不见以后,葫芦为什么就死了?”如此便能使学生快速了解整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

2.积极与学生提问互动

低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有小孩子好表现的个性特征,喜欢别人的赞扬和关注,这使他们对自己喜欢事物的兴趣大于其他事物。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进行趣味提问并与学生互动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也是新课标要求之一,不仅如此,新课标要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来引导学生学习。又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上册《秋天》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将其与学生当前喜欢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联系在一起,提出下列问题:我们一起去找茬!喜羊羊所居住的羊村在秋天的时候有什么变化?秋天羊村的小草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在秋天喜羊羊能否吃上新鲜的小草?采用引导式的提问方式,就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其积极性,并且能更加有效地了解到秋天的特征,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3.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间存在着类似猫与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部分小学生对老师的害怕已经超过父母。但这种现象对我们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带来阻碍,由于学生的怕,常常在课堂中不能随心所欲地发言,担心自己回答出错。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当时的心理,时刻保持微笑,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亲和力,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戒备心,才能在愉悦中学习。

3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教学

注意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穿衣服总要先找到衣领,找准了文章的切入点好比找到了衣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般情况,课文中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设问句、反文句等具有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有 经验 的老师常常会从这些 句子 入手设计问题。《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是课文中的一个过渡段,前一部分概括了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后一部分是对下文的提示“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教学本课可以从这段话入手提问:在生活上恩格斯是怎样热忱地帮助马克思的?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是怎样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学生如果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教学目标就基本上达到了。教学中找准了问题的切入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循序渐进

孔子曰:“循循然,善诱人。”课堂提问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棰,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围绕本堂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通盘考虑问题的主次和先后,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如我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问题:本课里的亲人指的是谁?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他们分别为志愿军作了哪些事?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步步紧逼,不但促使学生快速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变换角度设置疑问,拓展学生理解课文的空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 发散思维 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是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 其它 标准,又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Ⅳ 语文提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种方法

随着把培养思维、开发智力做为教育目标以来,课堂提问优化设计已经做为一门专门的教学艺术,受到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善教者,必善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已经成为每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能。
1.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提问。
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作为实现语文镇歼纤教学整体目标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应该能使学生激起情趣,理解内容,发展智力,受到教育。问题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如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们想错了’中的‘你们’指的是谁?他们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说他们这样想是‘错了’?”这几个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全面阅读,把课文中的内容连贯起来思索,从而理解方志敏的好品质,体会出文章的中心,达到教学目的。
(1)提问的内容要有思维价值。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提问要明确具体。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穷人》一文时,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改哗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教师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御仿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2.提问要立足于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于精,关键是我们教师应抓住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文章深邃意境中写到的情节往往是作者情感愿望寄托的载体,应设计问题重点研究。再如有些文章的关键句,往往是文章和思想有机组成,在教学中可在这样的地方涉及提问,使学生掌握内容,明确思想。如教学《长城》一课时我针对关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设计提问”“什么是奇迹,为什么说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奇迹?”学生通过读文、讨论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了长城高大坚固不但是一个奇迹,在没有吊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就靠无数肩膀无数只手修建成了万里长城,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更是一个奇迹。如此读、思、议,学生不仅了解了万里长城,更会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也就突破了。其实,难和易往往是相对而立的,也是因人而异。只要能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其难也易了。

Ⅵ 教师提问的时候,都有哪几种提问的方式

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设想一下我们正在上课,首先是课堂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进行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这时老师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提问。

首先是直接提问,根据字面意思就是直接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大多能回答出来的问题适用于此种提问方式。比如说在英语课上,提问同学们单词的意思、文章的翻译等等都可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老师说是比较省力的,因为不用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回答上来。

在我看来,这四种方法包含了其他的衍生方法,需要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对于我来说我平时上课最常用的就是对知识进行部分提问,因为这种方法比较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除此之外,我更喜欢进行启发式提问,因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全文

与提问文章内容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宫颈糜烂最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691
检测大分子蛋白质的方法 浏览:664
如何创建新的教学方法 浏览:893
痘印快速消除的方法 浏览:905
用白醋美白的正确方法 浏览:207
一楼楼顶漏水用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711
快速切红辣椒方法 浏览:702
格兰仕微电脑压力锅顶盖拆卸方法 浏览:446
猪脚卤水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979
养青斑鱼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919
训练气质的方法 浏览:852
脊柱损伤治疗新方法和新药物 浏览:508
串钩主线与子线无结连接方法 浏览:84
取消电脑开机密码的方法 浏览:918
楼地面工程施工方法有哪些 浏览:76
铜线安全计算方法 浏览:448
家庭地瓜种植方法 浏览:787
简述继电器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 浏览:378
吉利远景皮带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715
销售品种多用什么方法计算成本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