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生物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总是杂居在一起 即使一粒土或一滴水中也生存着多种微生物 要研究其中某一种微生物 首先必须将它分离出来 下面介绍几种纯种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平板划线分离 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制成平板 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待分离的材料 在培养基表面平行或分区划线(图5-5)然后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里培养 在线的开始部分 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 随着线的延伸 菌数逐渐减少 最后可能形成纯种的单个菌落
液体稀释法 将待分离的样品经过大量稀释后 取稀释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表面 培养后就可能得到单个菌落
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 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的试剂 染料 抗生素等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利用这些特点可配制出适合某种微生物生长而限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 用这种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就可以达到纯种分离的目的
菌丝尖端切割 这种方法适于丝状真菌 用无菌的解剖刀切取位于菌落边缘的菌丝的尖端 将它们移到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后 就能得到新菌落
⑵ 试述常用的细菌分离方法及其用途
分离纯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特定的、纯的微生物
方法有以下几种,其实只要掌握简单的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就够你使用了,其他的可以了解一下,我是这样认为
因为具体方法内容太多,所以只列出了方法名称。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1.1 稀释倒平板法
1.2 涂布平板法
1.3 平板划线法
1.4 稀释摇管法
2、用液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3、单细胞(孢子)分离
4、选择培养分离
4.1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
4.2 富集培养
5、二元培养物
⑶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需从中把它们分离出来。在保存菌种时不慎受到到污染也需予以分纯。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很多扒则此,但基本原理却是相似的,即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然而上述工作又离不开接种,即将一种微生物移到另一灭过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微生物接种分类材料工具
1.恒温培养箱
2.接种环、玻璃棒、吸管、酒精灯
3.培养基
4.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等 接种操作方法
斜面接种(接金黄葡萄球菌)
(1)操作前,先用75%酒精擦手,待酒精挥发后点燃酒精灯。
(2)将菌种管和斜面握在左手大拇指和其它四指之间,使斜面和有菌种的一面向上,并处于水平位置。
(3)先将菌种和斜面的棉塞旋转一下,以便接种时便于拔出。
(4)左手拿接种环(如握钢笔一样),以火焰上先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其余部位也过火灭菌。
(5)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将菌种管和待接斜面试管的棉花塞或试管帽同时拔出,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过烫)。
(6)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接种环在试管内壁或未长菌苔的培养基上接触一下,让其充分冷却,然后轻轻刮取少许菌苔,再从菌种管内抽出接种环。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有时也可用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线来作斜面接春迅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8)接种完毕后抽出接种环灼烧管口,塞上棉塞。
(9)将接种环烧红灭菌。放下接种环,再将棉花塞旋紧。
液体接种
(1)由斜面培养基接入液体培养基,此法用于观察细菌的生长特性和生化反应的测定,操作方法与前相同,但使试管口向上斜,以免培养液流出接入菌体后,使接种环和管内壁磨擦几下以利洗下环上菌体。接种后塞好棉塞将试管在手掌中轻轻敲打,使菌体充分分散。
(2)由液体培养基接种液体培养基,菌种是液体时,接处除用接种环外尚用无菌吸管或滴管。接种时只需在火焰旁拔出棉塞,将管口通过火焰,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注入培养液内,摇匀即可。
平板接种
将菌在平板上划线和涂布。
(1)划线接种 见分离划线法。
(2)涂布接种 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注入平板后,用灭菌的玻棒在平板表面作均匀涂布。
穿刺接种
把菌种接种到固体深层培养基中,此法用于嫌气性细菌接种或为鉴定细菌时观察生理性能用。
(1)操作方法与上述相同,但所用的接种针应挺直。
(2)将接种针自培养基中心刺入,直刺到接近管底,但勿穿透,然后尚原穿刺途径慢慢拔出。
分离操作方法
稀释分离法
通过不断稀释使被分离的样品分散到最低限度,然后吸取一定量注入平板与温度适合溶化了的琼脂培养基混合,这样分散的细菌被固定在原处而形成单菌落。
(1)将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用无菌水制作菌悬液。
(2)取若干支无菌试管,每支内盛9ml无菌水。
(3)吸取1ml制备好的菌悬液,置于第一支含有9ml无菌水的试管内,这样就稀释了10倍,也就是10-2。
(4)从第一支试管内(10-2)吸取1ml注入第二支含有无菌水的试管内,这样就稀释了100倍,也就是10-2。
(5)用同样方法操作,直至稀释至10-5-10-6。
(6)分别盯枝精确吸取10-5-10-6各稀释度菌液0.2ml加入编好号的空无菌平皿中,同一稀释度重复做三个平皿。
(7)将已溶化并冷却至45℃的琼脂培养基倒入上述各平皿内,轻轻旋转使培养基与菌悬液充分混匀,凝固后倒置于37℃或38℃度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平板上菌落生长和分布情况。
平板划线分离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而达到分离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
(1)倒平板 溶化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倒平板,水平静置待凝。
(2)在酒精灯光焰上灼烧接种环,待冷,取一接种环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
(3)左手握琼脂平板稍抬起皿盖,同时靠近火焰周围,右手持接种环伸入皿内,在平板上一个区域作之形回划线,划线时例接种环与平板表面成30-40°角度轻轻接触,以腕力在表面作轻快的滑动,勿使平板表面划破或嵌进增基内。
(4)灼烧接种杯,以杀灭接种环上尚残余的菌液,待冷却后,再将接种环伸入皿内,在第一区域划过线的地方稍接触一下后,转动90°,在第二区域继续划线。
(5)划毕后再灼烧接种杯,冷却后用同样方法在其他区域划线。
(6)全部划线完毕后,在平皿底用特种蜡笔注明菌种、日期、组别、姓名。将整个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
(7)37℃经过24-48小时培养后取出观察。注意菌落的开关、大小、颜色、边缘、表面结构、透明度等性状。 (1)接种室应保持清洁,用煤粉酚皂液擦洗台面及墙壁,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每次使用前,均应用紫外灯灭菌。定期对接种室作无菌程度的检查。
(2)进入接种室前,应先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在缓冲间内要更换工作鞋帽、工作衣、戴口罩。工作衣、工作鞋、口罩只准在接种室内使用。不准穿到其它地方去,并要定期更换、消毒。
(3)接种的试管、三角并瓶等应做好标记,注明培养基、菌种的名称、日期。移入接种室内的所有物品,均须在缓冲室用70%酒精擦试干净。
(4)接种前,双手用70%酒精或新洁尔消毒,操作过程不离开酒精灯火焰;棉塞不乱放;接种工具使用前后均需火焰灭菌。
(5)培养箱应经常清洁消毒。
⑷ 微生物分离的方法及评价请各位知识渊博的师兄弟帮帮忙。。。。。感激不尽
1.物理方法,如:离心庆瞎搜法、膜过滤法、空气搅拌法。
2.化学方法,如:用CaCO3提高PH值进行培养。
3.诱饵法,如:用涂石蜡的棒置于碳源培养基中、花粉。
4.富集培养。
5.常规分离法(划线、土神银布)、生化反应分离法(透明圈法、变色圈法、抑菌圈法、生长圈法)、通过控制营养和培养条件誉历进行分离。
⑸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分离:
稀释倒平皿法
平板划线法
单细胞挑取法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纯化:
1、若是你不知道你所要纯化的微生物的特征,最简单的不知道它的菌落特征和形态大小,那现根据你要分离菌的特性,找适合的初筛培养基,找到你要纯化的菌。如纤维素菌,你在培养基中加纤维素粉或CMC-Na作碳源,这样就可以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菌。然后再用下面的方法继续纯化。
2、若你知道目标菌的形态,可以直接挑混合菌划平板,直到长出当个菌落,并且在镜下没有杂菌即可;或者挑菌稀释涂布得到当个菌落也行。
⑹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有哪些各方法适用分离什么菌种
主要有
1、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3、平板划线法
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
4、稀释摇管法
先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将待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试管迅速摇动均匀,冷凝后,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
⑺ 微生物分离方法
乳糖是还原性糖吗
还原性糖种类: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皮纯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还原性糖概念: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还原性糖鉴定:
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银氨溶液等可以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
(1)利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利用班氏试剂:班氏试剂由A液(硫酸铜溶液),B液(柠檬酸钠和碳酸溶液)配制而成。将A溶液倾注人B液中,边加边搅,如有沉淀可过滤。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相似,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班氏试剂A液中的硫酸铜溶液与B液中的无水硫酸钠和柠檬酸钠相遇,能产生可溶性的又略能离解出cu2+的柠檬酸铜。
(3)利用银氨溶液:银氨溶液是在2%的AgNO3溶液中逐滴滴人2%的稀液握毕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就是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3)
20H(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同时Ag+被还原成金属银。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可见,银镜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结果是出现银镜。
用班氏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比用斐林试剂更简便
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实验难以得到满意结果,因为此反应利用的是斐林试剂中的Cu(OH)
2产物作为弱氧化剂参与与还原糖的反应,而我们知道,Cu(OH)
2是一种沉淀物质,放置过久沉淀过多则不利于反应,而班氏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它利用柠檬酸作为Cu2+的络合剂,使溶液稳定、灵敏度高且可以长期使用,故更简便。
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比较
首先,两者的配方不一样。斐林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1的CuSO2溶液配制而成。其中0.1gmL-1的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0.05g•mL-1的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闹芹。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为: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2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其次,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略有差别。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应产生Cu(OH)2,Cu(OH)2和可溶性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班氏试剂中Cu(OH)2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⑻ 微生物分离方法
微生物分离法是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的一种分离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实现一种微生物的培养,或获得一个细胞的后代。其具体方法有:
1、稀释倒平皿法。将待分离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释,取不同稀释度适量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或与已熔化的固体培养基一起倾注入平板内,经过培养即有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来的单个菌落。
2、划线法。先将已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待凝后,取分离材料在上面划线,可作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状的连续划线,使菌样逐渐减少,最后得到单个孤立的菌落。
(8)微生物的分离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微生物分离技术的应用措施:
1、减少毒性氧物质的毒害作用:由于常规培养方法使用的高浓度营养基质不利于微生物生长,适当降低营养基质的浓度可以减弱这种不利影响。发现低浓度基质的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菌在数量和种类上均多于高浓度基质的培养基,但营养浓度过低时会使培养出的微生物数量反而下降。
2、维持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信号分子就可简单模拟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要求。
3、供应新型的电子供体和受体:不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不同,因此对反应的底物要求也不尽相同。供应微生物需要的特有底物有助于新陈代谢反应的进行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大量的研究表明,将新颖的电子供体和受体应用到微生物培养中,能够发现未知的生理型微生物。
4、分散微生物细胞: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聚集生长,形成“絮体”和“颗粒”等,致使其内部的微生物不易被培养。对“絮体”和“颗粒”进行适度的超声处理,将细胞分散再进行培养,可以使更多的微生物接触培养基而得到培养。
5、延长培养时间:对“寡营养菌”的培养,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使其能长至肉眼可见的尺度。当然培养时间不能无限增长,因为培养时间越长,对培养环境的无菌要求就越高[4]。
6、利用琼脂替代物:琼脂对某些微生物具有毒性作用,采用无害且凝结作用较好的替代物质作为培养基固化剂,可以增加微生物的可培养性。
⑼ 微生物分离的方法及其评价 急求
1、涂布法:制备菌悬液,进行涂布,选择单菌落。一般是从混杂的菌群中,分离单菌落。
2、划线法:用接种针(或接种铲)进行划线处理,具体方法有:分区划线,之字划线等。适用于分离单菌落。一般是后期使用。
3、点接法:在培养基点样,培养。利于观查。
4、 另外,可以在培养基上加入抗其他类菌落生长的试剂或化合物。来抑制其他不需要微生物的生长,进行分离。即选择培养基的使用。
⑽ 微生物各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平板划线分离法
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
优点: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缺点:不能计数,一般用于从菌种的分离纯化。
例如:筛选大肠杆菌菌种。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优点: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缺点: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一般用于平板培养基的回收率计数。
例如:测定纯净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