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舌头学问多,中医教你一招看舌象辩病情,看完你也可以进行舌诊
我们在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往往都要看看你的舌象,其实早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中医舌诊的临床意义,再也作为辨证的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是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等方法,都以舌象为重要的辨证指标。
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还有病情进退,可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脏腑在舌面上的划分。
中医基于千百年的经验,具体划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胃经划分,一是以五脏划分,那以胃经来划分是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部属下脘,这种方法适用于胃病的诊断。
以五脏上划分。舌尖就属于心肺,舌两边属肝胆,中心部就属于脾胃,舌根部属于肾。
舌诊的内容主要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方面。望舌质又分为神、色、形余谈核、态、四方面,望舌苔。则分为苔质和苔色两方面,我们正常舌象是什么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淡红时薄白苔,我们竖掘先说说,望舌质,首先就是舌神,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两方面.
再说是舌色,主病的舌色,约有五种,第一种就是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亏,如果见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症,如果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这属于气血两亏。第二种就是红舌。红舌主热证,如果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多属实热症,如果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者光红无苔,则属虚热症,第三种呢,就是绛舌,所谓绛舌。就是比红舌更深的颜色,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如果舌绛或有红点、芒刺,为温病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如果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是阴虚侍液火旺,另外也有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为血淤,第四种就是紫舌,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子绛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如果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第五种就是青舌,青舌主寒凝阳郁和瘀血。在上述各色舌中,如果多少带些青紫成分,其舌色必偏晦暗,所以说偏暗之舌多少总有些气血郁滞之象,接着再说说舌形,包括胖、瘦、老、嫩,胀瘪以及一些特殊病态性状。
在这里重点讲讲点刺、裂纹和齿痕。舌上有红点、黑点或者白点,都是因热毒炽盛,深入血分之故,当然三者也有很大区别,如果舌有瘀斑,在外感热病。为热入营血,气血壅滞,或将要发斑,在内伤杂病,多为血瘀之症。舌生芒刺,是热邪内结所致,舌有裂纹。一是热盛伤阴,一是血虚不润,另外一个就是脾虚湿侵,齿痕舌主要是由于脾虚湿生所引起的。
㈡ 怎样通过观查舌头判断健康状况
舌头因与脏腑气血、津液及经络相连,所以一旦体内有孝旁病,舌头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舌诊有三个重点:一看舌形状,二看舌质,三看舌苔。
舌体胖嫩一般是由于慢性营养障碍,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引起,也可能结蒂组织增生或内分泌功能低下,水代谢障碍而表现出舌体胖嫩。
舌头增大可能病人患甲状腺机能低下或肢端肥大症。
舌头上有芒刺一般是患猩红热、重症肺炎及其它发高烧的疾病。
舌头僵硬舌头运动不灵或偏斜,说话不清。常是脑血管破裂的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舌上味蕾丛聚在一起,形成沟脊这表明患者长期缺乏维生素。
舌头伸出震颤说明患者神经衰弱,或久病体虚、酒精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
舌苔变厚反映肠中腐败有机物相应增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舌质干燥是腹泻失水,阴虚火旺的缘故。
舌面有咬伤疤痕多是患颠痫病人。
镜面舌舌头光滑像是镜子,没有苔。轻则是营养不良,重则体液亏乏。如:患者病久出现镜面舌兼有绛色,就要防止出现败血症。
此外,舌苔的颜色也有助于辨别疾病。如:舌巧蚂橡苔薄白,色淡红,活动自如这是身体健康,内脏无病的正常舌象。
舌色淡白,无苔表明血虚症。
舌色苍白、光滑无苔表示体质虚寒或缺乏维生素B12、叶酸。
舌红绛色多为热盛、炎症。
舌色青紫多为缺氧。
舌尖、舌两边散布圆形红色小点表示肠内有蛔虫。
白苔多为寒症。
黄苔多为热症。
舌灰、黑苔如非饮茶或吃水果所染,多为危重里热症或物袭寒湿症。
舌尖红是心肺积热,见于失眠、感冒、肺炎患者。
㈢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怎么样的
在中医治疗疾病的时候,雹键因为不能够用仪器检测,所以都是通过对人的身体各方面进行观察、询问等方法来了解,比如舌头就表示着很多的问题。
通过观察舌头也能够了解身体的健康情况,如果能够看舌象也可以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可以每天早晨刷牙洗漱以后伸出舌头看一看。
中医的舌头与五脏六腑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五脏六腑的病变都会表现在舌面上,如果内脏有问题的话,通过看舌就能够了解。
正常的舌像是怎么样的 ?
舌头分为舌根、舌中、舌边、舌尖,每个部位都代表着不同的地方。比如铅指舌根表示槐肆配着肾,舌中表示脾和胃,而舌尖则表示心和肺,舌边则表示肝和胆。
舌头正常的颜色是淡红色薄白苔,舌体也比较柔软又灵活,没有任何异常的形态,舌苔颜色发白,颗粒均匀。
如果舌像正常的话,说明脏腑功能正常,人体也更健康,但如果舌像不正常,舌苔颜色也不正常的话,对应的脏腑功能就是有问题的。
其中异常的舌像,包括淤血舌、歪斜舌、芒刺舌、裂纹舌,这几种舌头都与身体健康有关。可以通过中药的调理就能够改善。
还有一些人的舌象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过于偏食,就会使阴阳不能平衡,可以通过调理饮食来改变。
但如果通过饮食没有改变的话,就需要通过正规的治疗才能够改善。
㈣ 舌诊是怎么样的
舌诊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中医临床检查必检查舌。舌诊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几千年来,舌诊已成为中国医学的特色之一。
早在我国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贞疾舌”的记载,其中就含有诊断病舌的意思。公元前3—5世纪成书的《内经》中已有较多关于舌诊的记载。如关于舌苔之色,认为舌苔黄是属于体内有热。还有舌卷,为舌卷缩口内,不能外伸,认为是由于高热神昏。《难经》中也有一些舌诊记载。到了汉唐时代,张仲景创造了“舌苔”一词,并确立舌诊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以后《诸病源候论》、《中藏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也提到一些舌诊的内容。到宋、金、元时期,《活人》以有以燥舌干来辨阴阳虚实,《小儿药证直诀》首创“舒舌”、“弄舌”的名称。但以上一些文献中所记载舌诊的内容都比较分散,而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谈论舌诊的着作则要算元代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亮纤舌诊专书。明清两代研究舌诊者日增,使舌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舌是口腔中重要的器官是一个肌性器官,能灵敏地反映肌体的各种变化。舌的表面有特殊的粘膜,尤其是舌背粘膜,塌卜它是舌苔的主要组成部分。舌与经络相连,舌体有极其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并与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直接或间接联络脏腑。
根据中医理论,舌与脏腑功能相关。舌为心之窍,心主血脉而藏神,所以舌体的变化。能反映“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功能;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适应,所以舌象的变化,可以反映全身营养和代谢的功能,气血的生化状况;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都是津液组成部分,关系着舌体的润燥,也能反映脾肾的功能。
舌诊时,要保证室内的自然光线柔和充足,患者的姿势要正确,一般为坐位,重病者亦可卧位;舌诊的顺序一般是:舌尖一舌中一舌根一舌两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事物或药物会影响舌苔的颜色,造成假象,望舌时要注意鉴别。
为了观察舌的润燥、苔的松腐坚敛和有根无根,了解舌苔燥裂程度,常常刮舌与揩舌。一般是用消毒刮舌板以中度力量,由舌根向舌尖惺刮舌面,或用消毒纱布,蘸少量生理盐水轻重适中力度揩抹舌面,这样来观察舌质的本色,以及刮、揩后舌苔的复生情况,得到正确的结论。
正常的舌象是随四季变换而变化的。夏季舌苔易厚,易淡黄;秋季多薄多干;冬季舌常湿润。随着人的起居运动,舌象也在变化,晨起时舌苔略厚,色暗滞;活动进食舌象又恢复红活薄润;张口呼吸,舌苔易薄易燥;过度用力舌质会变红;此外,烟酒对舌色的变化也有影响。
随着年龄和体质的变化,舌象也呈规律性变化。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稚阴稚阳,形气未充,生机勃勃,舌鲜活娇嫩,一旦患病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常见剥苔、红点、厚苔。老年人常气血偏虚,肾亏脾弱,舌多裂纹,或少苔无苔。男女体质不同,舌苔亦不同。
舌苔是舌面上的苔状物。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的舌苔是正常舌苔。古医籍说:“舌苔由胃中生气所致,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蕈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也”、“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日苔”。这表明了舌苔的形成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代医学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的分化所形成。
舌苔的颜色通常有白、黄、灰、黑等颜色;舌苔的厚薄通常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舌苔的润燥通常能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疾病的轻重均能从舌象的变化反映出来,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舌多见于慢性疾病,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疾病;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疾病;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转为红绛光剥,则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敬衫仿至可能恶化。
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进退,以及判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均能从舌象的变化反映反映出来。可以说,舌的变化鲜明而迅速,它好像内脏的一面镜子,能较客观的反映病情,是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
中医的舌诊对西方医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西医诊断学也逐渐地重视舌质、舌苔的变化及舌的活动状态。譬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舌头伸出时常会发生震颤;肢端肥大症和粘液性水肿患者舌体肥大;低血色素贫血时,舌面平滑;核黄素缺乏时,舌上皮可有不规则隆起;猩红热病人舌头呈鲜红色,形如草莓。这些与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舌头上有所反应。可以通过舌诊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的道理相合。正因为中医舌诊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舌萤光检查、舌印检查、舌的病理切片检查、舌的活体显微镜观察、刮舌涂片检查,以及各种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测定等等,探索舌诊的奥秘,让古老的中医舌诊对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㈤ 教你如何看舌象
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是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舌与脏腑的关系:舌与许多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联系起来。如《灵枢.经脉》指出:“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脾足太阴之脉,上膈夹咽,连连舌本,散舌下。”“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足少阴之脉,循喉咙,夹舌本”。杨云峰在《临证验舌法》中指出:“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其中,由于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而舌体运动是否自如,语言是否清晰,味觉是灵敏,又与心主神明的功能有关,故舌与心的联系更为密切;舌苔是由胃气上熏,胃津上潮,凝聚于舌面而成,所以亦于脾胃化生功能直接有关。 舌与气血的关系:心主血,肺主气,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而舌为心之苗,为呼吸,消化共同通道之要冲,舌为气血丰富的肌性器官,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盈亏和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故气血的盛衰变化都能映之于舌。 舌与津液的关系:肾脉上夹舌本,通舌下,唾为肾液,“玉液”是其上潮之孔;涎出于口,涎为脾液;口胃想通,“金津”为胃津上渗之道。故舌苔与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多少巧启有关,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邪热的轻重。 临床常见舌象及其主病: 舌象: 舌淡红苔薄白------主病:健康人,风寒表证,病势轻浅。 舌尖红白苔------风热表证,心火亢盛; 淡红舌厚白腻苔------湿浊痰饮内停,食积肠胃,寒湿痹症; 淡红舌积粉苔------瘟疫初期,内痈; 淡红舌白腐苔------痰湿内途,胃浊蕴孝告如热; 淡红舌薄黄苔------里热轻症; 淡红舌黄干舌------里热伤津化燥,津枯血燥,肠胃干枯; 淡红舌黄腻苔------里有湿热,痰浊内停化热; 淡红舌黄白苔------外感表证将要传里化热; 淡红舌灰黑润苔------寒证阳虚; 淡红舌无苔------久病阳衰,气血俱虚; 舌中无苔,边薄白------气血两亏,胃阴不足; 淡白舌,白苔------中阳不足,气血虚弱; 淡白舌白腻苔------脾胃虚弱,痰湿停聚; 淡白舌黑润苔------阳衰内寒,痰湿内停; 红舌白干苔------邪热入营伤津; 红友铅舌薄黄干苔------里热证,津液已伤; 红舌厚黄干苔------气分大热,阴液耗竭; 红舌黄腻苔------湿热内蕴,痰热互结; 绛舌焦黄苔------邪热深重,肠胃热结; 舌质绛红苔黑而干燥------热极伤阴; 舌质绛红无苔------热入血分,阴虚火旺; 舌青紫苔黄燥------阴血枯燥,虚火内燔; 舌质青紫苔白润------阳衰寒盛,气血凝滞。
㈥ 舌诊怎么看怎么通过舌象判断身体的情况或者病症
望舌应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先看舌苔,后看舌质,按舌尖、舌边、舌中、舌根的顺序进行。对于一个功夫很高的舌诊医师,一眼就能看出舌头是否标准,是否有偏差。能够作出初步判断。
通过舌象判断身体的情况或者病症方法:中医有九种体质,不同舌象能够反映不同体质。
平和体质(健康一族)——舌色淡红润泽,苔薄白。平和体质是最稳定的、最健康的体质!一般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
阴虚体质(缺水一族)——舌红少津少苔,有裂纹。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经常感觉身体、脸上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口干,头发、皮肤干枯,常感到眼睛干涩,经常口干咽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
阳虚体质(怕冷一族)——舌备厅旁体胖大,舌色淡白,或有齿痕。阳虚体质是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的表现,仿橡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
气虚体质(疲乏一族)——舌淡白,无血色,舌苔薄。气虚体质主要是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气虚体质的人相对五脏来说,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弱。
痰湿体质(肥胖一族)——舌体胖大,舌苔厚腻白腻,或有齿痕。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
湿热体质(长痘一族)——舌质偏红,舌苔黄腻。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气郁体质(郁闷一族)——舌色淡红,舌苔厚腻白。中医认为,气郁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舒畅所致。长期气郁会导致血循环不畅,严重影响健康。
血瘀体质(长斑一族)——舌质发暗、发紫,黑色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血瘀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的体质,常表现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
特禀体质(过敏一族)——过敏体质,舌象呈多样性。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伏搜特"指的是什么?就是特殊禀赋。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
㈦ 常见舌的诊断
中医州唯舌诊中的草莓舌,舌尖红如草莓,前三分之一有红色小斑点,这是肺热,上焦热盛,这种孩子一般有这些情况:
1、容易饿,爱吃,但是容易积食,积食生热;
2、有的孩子不思饮食,爱吃凉;
3、脾气大,易怒、容易生病;
4、入睡困难;
5、大便干结,或者前硬后软。
常见的原因是:猩红热、川崎病、上火肺热、缺锌导致等。
中医舌诊辩证如下:舌诊时按照舌尖-舌中-舌根-舌侧的顺序进行观察。先看舌体再看舌苔,30秒左右。舌尖是心肺的反射区,舌中是脾胃反射区,舌根是肾反射区,舌两侧则是肝胆反射区。判断孩子五脏有没问题,看看他们舌头就一目了然。很多妈妈却没有注意留心观察一下孩子的小舌头有什么变化。其实,孩子的小舌头上大有学问,妈妈可透过孩子的小舌头巧识一些疾病。正常孩子的小舌头应该是什么样子?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淡淡的薄苔。简单地说是粉红舌、薄白苔。
舌形和舌面
1舌有红点:热盛内结
舌上有红点或芒刺,则内热过盛。
舌尖、舌中、舌两边有红点、芒刺,分别代表心火亢盛、胃肠热盛、肝胆火旺。
2裂纹舌:精血亏虚
裂痕中一般无舌苔覆盖,
是精血亏虚的表现。
舌苔白而又裂纹者,为精血亏虚;舌绛红而干,有裂纹者,为热盛伤津。
3舌有齿痕:阳气虚
舌体偏白,舌苔偏白,
说明脾肾阳虚、身体内有水湿痰饮。
此舌象的舌质非常柔软,说明身体阳气虚,体能有所衰退。
4淡白舌:体内虚汗
舌质淡白而胖嫩,是阳气虚衰所致;
舌质淡白而瘦小,是气血亏虚所致。
淡白舌而属于机体虚证、寒证之舌象。
5红舌:有热邪
舌尖红有芒刺表示心火上炎;舌色较红,舌苔黄且干燥表示内有实热;舌体红且闭余舌苔少或无苔,则阴虚内热。
主热证,可能是身体积热过多,同时观察舌面上是不是有红点。
6绛舌:热邪较盛
舌色红绛而舌体干燥,有芒刺或裂纹,为内热炽盛;舌色红绛而无舌苔且光滑,
为胃、肾阴虚枯竭。
此舌象是热邪深入营血的表现,通常已经耗损津液了,色越深表示热邪越盛,病症越重。
7紫舌:血液循环不畅
舌色青紫,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舌色紫偏红,可能体内积累了太多的热。
寒证、热证,或者瘀血证都可能会出现这种舌象,主要由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
舌头的大小
1胖大舌:内有虚寒
注意观察舌头的颜色,
舌苔以及舌面是否有红点等。
舌苔偏黄者,多属于心脾热盛;舌体肿胀而舌色紫暗者,多属于瘀血阻络。
2胖淡舌:阳气虚弱
由于阳气虚弱,温煦、推动的功能受到影响,水液的输布功能减弱,于是出现舌体胖大且颜色淡白的现象。
胖淡舌是阳气虚弱、水湿潴留的表现。
3瘦红舌:缺乏营养
舌色偏红代表体内有热,
或有炎症发生,热久伤津,
体内营养被消耗。
舌头偏瘦是身体缺乏营养和水分的证明。
4瘦淡舌:气血两虚
瘦淡舌上如有明显的苔垢,
大多伴有轻度感冒或者是消化不良,
提醒患者体质虚弱。
主要反映气血两虚,机体营养不良的病理状态。
5老舌:正邪对峙
舌苔颜色黄白、灰黑,
病多主实证、热证。
老舌常见于正邪双方相持阶段,即病邪的气势很凶,但是机体本身的抵抗能力也很强。
6嫩舌:代谢功能低下
多主虚证、寒证、湿证。
内脏功能衰弱、营养代谢功能低下、机体抵抗能力或者体质虚弱的亚健康人群经常出现这种舌象。
舌苔的厚度
1薄苔:病情较浅
舌苔薄白,舌质轿迹滚淡红是正常的舌象;薄黄舌苔主要反映热证初起时的病理特征。
为正常舌苔或疾病初起,或显示病情清浅。
2厚苔:肠胃积滞
如果舌质红,舌苔黄、厚而干,为气分热盛伤阴;如果是淡红舌,舌苔厚、白腻,为痰饮、湿浊、食滞等。
主病情由轻转重,或有肠胃积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