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清炒法
清炒法概念
1.定义
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作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
2.目的
增强疗效(焦三仙、炭药)、降低毒性(牵牛子、苍耳子)、消除副作用(决明子炒后消除泻下作用)、缓和药性(山楂、栀子)、改变药性(莱菔子)、增敬腔加成分溶出(逢子必炒)、利于贮存(芥子炒后破坏分解酶,保存甙类成分)、便于净制(苍耳子去刺)、矫嗅矫味(九香虫)等。
炒黄及炒爆
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预热过的加热容器中,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破裂,并透出药物的固有气味。某些药物需炒至种皮爆裂开花,又称为炒爆。
适用药物
种子类药物由于种皮坚硬,不利于煎煮,炒黄后角质化或木栓化的外皮膨胀破裂,内部组织疏松,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旧有“逢子必炒”之说。此外一些果实类药物如山楂、栀子等也用炒黄。特别一些含甙类药物如芥子、槐花、苦杏仁用炒黄法,可以破坏分解酶,保存甙类成分,利于这些药物的贮存。
炮制工艺
炒黄的操作方法为:取净药物,置预热的锅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膨胀鼓起,或有密集爆裂声,并透出药物的固有气味时,取出放凉。子类药物宜用时捣碎。
炒爆的操作方法为:取净药物,置预热的锅内,用中火加热,翻炒至药物大部分爆花时,取出放凉。
掌握火候为:颜色——浅者炒至黄色,深者至较原色加深,苍耳子为深黄色;气味——炒至透出药物的固有气味(挥发性的芥子油、紫苏醛等);声音——加热种皮膨胀爆裂的声响,注意其爆裂声的大小和多少;形态变化——膨胀鼓起,甚至爆裂开花。王不留行、水红花子爆开白花。
炒焦法
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亮汪衫于预热的炒制容器中,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适用药物
消导药炒焦后可以增强其健脾开胃、消食导滞功效,如焦三仙。一些药性过偏的药物炒焦后可缓和药性,如焦栀子缓和苦寒,焦山楂缓和酸性,焦苍术缓和辛燥,焦槟榔缓和克伐伤正。
炮制方法
炒焦的工序为:⑴锅预热;⑵投药分档,火力一般为中火;操作时先用小火挥去水分再提高火力;⑶翻炒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炭化;⑷看火候出锅,摊开晾凉。火候:颜色——质地轻薄、体小如槟榔、栀子、麦芽炒至焦黄色,质地坚实、体大如山楂、神曲、苍术炒至焦褐色。气味——均应透出焦香气味。
炒炭法
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过的加热容器中,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黑褐色,内部焦褐色或焦黄色的炮制方法,称为炒炭法。
炮制目的
炭药是一类表面炭化而具有特殊作用的中药,中药制炭后多具有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降低毒性和副作用等目的。
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燔发”、“燔艾”;《金匮要略》王不留行炭治金疮,血余炭治小便不利;《千金方》有大黄炭治带下,石榴皮炭治下痢等。炭药在古代最主要的用途是“止血”,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中首先提出了炭药止血的理论。以五行学说和“取类比象法”解释炭药止血的现象。其书首方为“十灰散”,前人张秉成、王孟英谓“十灰散”:此方汇集凉血、涩血、散血、行血之品,各烧炭存性,使凉者凉,涩者涩,散者散,行者行,故可用于热瘀兼有之崩漏。止涩之品仅棕榈一味,余皆清血之热、行血之滞、破血之瘀之品。
炮制方法
炒炭的工艺要点为:①炒炭时要控制火力,一般陵茄质地坚实的根、根茎、厚片类药物,宜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质地疏松轻薄的花、花粉、叶、全草、薄片类药物,宜用中火炒至表面黑褐色或棕黄色。②炒炭过程中由于锅温较高,植物类药物易出现火星迸起现象,为防止燃烧,宜喷淋适量清水熄灭锅中的火星,防止燃烧灰化或酿成火灾。但注意喷水量不宜过多,且要炒干后出锅,防止饮片的含水量过大。③炭药出锅后必须摊开冷却(约1周左右),或置于密闭容器中隔氧冷却,防止余烬复燃;待充分冷却后再入库收贮。
‘贰’ 清炒分为哪几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清炒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作,主要方法有三,分别是:炒黄法、炒焦法、炒碳法。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发挥药物的药性。
1、炒黄法
是一种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铅销凳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并不槐旅断翻动或转动,使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的炒制方法。
2、炒焦法
是一种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的炒制方法。
3、炒碳法
炒炭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斗让呈棕褐色或棕黄色。
‘叁’ 清炒法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清炒法的开放分类,共收录词条170个(含子类)。
清炒法是指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根据火候及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通过加热,使种子果实类药物爆裂,易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增效。如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炒后增强焦香气味,而增强消食健脾作用,如焦麦芽、焦山楂等。
如牵牛子有小毒,炒后可以降低毒性,同时缓和峻泻作用。莱菔子、瓜萎仁等,生品有闷臭气,易致恶心呕吐宽竖辩,炒后可以降低或消除。
有些药物作用猛烈,炒后可以缓和,如葶苈子、牵牛子等。
某些药本身就有凉血止血作用,炒炭后作用增强,如地榆、槐花、茜草等。另有一些药本身没有止血作用,但炒炭后可以产生止血作用,如荆芥、牡丹皮等。
有些药含有酶,可酶解其有效成分,但经炒制后可以破坏酶,即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而保证疗效,如槐米、苦杏仁等。有些药物炒制后还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虫卵,从而利于贮存。
炒黄是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的方法。是炒法中最基本的操作。
炒黄的操作虽然简单,但炒制程度却较难判定,因为很多药物表面就是黑色或灰色的,根据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
1.对比看 炒制时可以留一点生品在外边,一纤枯边炒,一边与生品比较,颜色加深即可。 2.听爆声 很多种子类药材,在炒制时都有爆鸣声,一般在爆鸣声减弱时即已达到炒制程度,不要等到爆鸣声消失。
3.闻香气 种子类药材炒制过程中一般都有固有的香气逸出,所以嗅到香气时,也就炒好了。
4.看断面 当看表面和听爆鸣声仍难以判定时,可以看种子的断面。用两手将种子掰开,种子断面呈淡黄色时即达到了炒制程度。该条是判定标准中最关键的一条,可以说炒黄的程度体现,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断面的颜色。
以上几点综合运用,可很容易地判定炒黄的程度。
炒焦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炒焦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 *** 。笔记:一些药性过偏的药物炒焦后可缓和药性,如焦栀子缓和苦寒,焦山楂缓和酸性,焦苍术缓和辛燥。
炭药是一类表面炭化而具有特殊作用的中药。炒炭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
炒炭要求存性。“炒炭存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章等类药材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如槐花、侧柏叶、荆芥之类。
经炒炭炮制后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
药物炒炭后理化性质可产生明显变化。药物经炒炭后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一直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中药中的钙离子,也有人认为是鞣质的含量变化所致。但止血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多种成分组成,药物经制炭后,其所含成分一般均有较为复杂的变化,而且大多有具止血活性的新成分产生,因此,炭药的止血作用不能慎缺单独取决于某一类成分含量上的变化。
1.操作时要适当掌握好火力,即达到“炒炭存性”的要求,质地坚实的药物宜用武火。质地疏松的花、花粉、叶、全草类药物可用中火,视具体药物灵活掌握。
2.在炒炭过程中,药物炒至一定程度时,因温度很高,易出现火星,特别是质地疏松的药物如蒲黄、荆芥等,须喷淋适量清水熄灭,以免引起燃烧。取出后必须摊开晾凉,经检查确无余热后再收贮,避免复燃。
1.药物必须大小分档,选择适当火力。
2.搅拌要均匀,出锅要迅速。
3.炒前锅要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