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温故知新
孔子在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等教育教学原则。
② 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可以集中归纳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四条。
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创造和贡献:
一是春秋时期,王官之学衰微,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提纲“有教无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学生众多,史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张尊师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及“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等等,至今为人所称颂和沿用。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职业教师,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③ 孔子有哪些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孔子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宝库里的一块瑰宝.
孔子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学而时习”、“温故而知新”、“学思并重”、“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结合今天教学改革的实际,认真学习、继承、借鉴和创新.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明确提出“教学相长”,它源于孔子.孔子对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辨证的.他认为只有很好地当学生,才能更好地当先生.他不但提倡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而且提倡老师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相长是一条教育规律,它反映了教学双主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因果必然联系.《学记》有这么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对于教师的要求,应该是明确教也要学习,教也是一种学习,这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奋刻苦学习,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才能对教学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对学生来说,应是刻苦学习,从“知不足”而激励“自反”,能从教师的“教”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学习迁移,培养自学能力.
二、启发式原则
孔于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比古希腊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学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主张要早几十年.
孔子认为,不论是培养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掌握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以现在的话说叫做有学习需要才能有学习动机;必须使学生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深入思考,获得切实的体验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为了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孔于反对注入式的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是这样表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学生,先让他苦心思索,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体会,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比如对一个方的东西,教师已指出一个角的样子,如果学生不能由此类推其余三个角的样子,教师就不必再告诉他了,因为他不肯动脑筋思考.“愤”与“悱”是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在外表面容和言语上的表现.南宋着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 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学生经过相当时间还想不通时,就可以去启发;学生虽然经过思考,又有所体会,但却不能用恰当的言辞表述出来,这时候就可以去开导他.开导之后,让学生再深入思考,以求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如今启发式已成为广大教师“授人以渔”,教学生“会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创设愤悱学习情境,必须启发学生感悟自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经过自己反复训练形成能力,用《学记》上的话说,教师只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通过设疑,鼓励和启发学生求异探新,感悟自得.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领会到开动脑筋、探求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劳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温故而知新原则
孔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复习旧的知识(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这是孔子从自己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对于今天的教学工作仍然有指导意义.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温故”,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思考,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就能够自动地“知新”.为什么“温故”可以“知新“?这是因为在“新”与“故”知识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必须的逻辑联系,两者组成了连续的、不间断的知识序列.因此,“温故”的结果才导致自动地“知新”.如果“新”与“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相互衔接,那么,“温故而知新”是不可能实现的.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策略.例如,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计算长方形面积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如学习“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再计算.
四、学思并重,学思结合原则
孔子有句论述学习方法的名言,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它精辟地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在学习活动中,学和思是一个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学中有思,思中有学的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是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正确方法之一.例如,小学语文《罗盛教》一课,通过“摸”、“托”、“顶”三个动词,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三次潜入水中抢救朝鲜儿童的经过,生动感人地表现了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和国际主义精神.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是通过学习课文获得的.但是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三个动词?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紧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深入思考才能领悟.
以上教例说明,学生通过学、思的过程,仔细品味、揣摩三个动词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思想感情,不仅学习了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而且学习了如何准确地选用词语,具体形象地描写人物行为动作,揭示人物内心的道理和方法.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
五、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经验十分丰富.他认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学生,“不可以不知人”.怎样了解学生?孔子认为应“听其言而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观察和谈话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年龄特点、个性特征等,因而对学生的了解较为全面、准确、深刻.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恰恰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就得注意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应当继承和创新.
不少教师、家长往往忽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人与人之间在志趣、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现实中,早慧与大器晚成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外有一项有趣的统计发现,在大有作为的科学家、发明家中,小时候学习就特别突出的只占5%,而不突出的竟然占55%.有的学生虽然学业上暂时后进,其实智力潜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由于没有得到适当机会来表 现自己的才华,或者没有符合自己兴趣的对象而不愿意学习,或者没有良好的教育时机来发展其智力而已.假如我们无视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一味采用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划一的教学方法,就难以取得教育的成功.
实践证明,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因材施教原则正在创造性地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北京市十一学校大面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实质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的因材施教.据介绍,该校分层次教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施的.不允许按成绩分层次,而是把ABC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进度和授课教师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目标保底不封顶,学生管理分层不分班,做到面向全体,有选择而无淘汰,努力创造一种尽量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是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创新.
据报载,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1981年发表的一个宣言中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 年,以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么?这是很难用几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是,从教学的角度说,孔子教育教学思想中的许多方面,对于我们思考和实施今天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④ 论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教学中自然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个性差异也不可能禅烂尺实现统 一目标。孔子时代教育的统一要求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孔子的仁学框架,实施个别教育也比较容易。
2、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贺高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当之无愧应该是孔子。孔子己经认识到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地位,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伴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学思并重:
在孔历氏子的教育思想中,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并重”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⑤ 孔子提出了哪七条教育原则
孔子的7个教育思想如下:
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棚岩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姿和袭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6、关于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7、关于教育原则: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扩展迹兄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⑥ 孔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我来试试,希望满意!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 ”、“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着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再说关于学习————————————————————————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着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⑦ 孔子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隐纳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扰缓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灶李没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⑧ 孔子的教育原则是什么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之前,贵族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权,平民阶级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仅仅是局限在最高统治阶层范围之内的事,办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统治者培养接班人.学校的贵族化,阻碍了文明的普及与发展,也扼杀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欲望.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自行束修(十条干肉)以上",他一律谆谆进行教育(《论语·述而》).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南宫敬叔和司马牛外,其余多出身贫贱.
孔子从办学开始,直到73岁病逝,即使是在鲁国从政(任大司寇等职)和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他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发展私学,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谱写了成效卓着的教育事业的凯歌,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一个人几乎梁孙春用了成年之后的所有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出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称得上诲人不倦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称颂,也是孔子高尚师德的主要内容.孔子经常以此来要求自己.当他的学生以"圣"和"仁"来称赞他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孔子教育学生,不但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因而赢得学生们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橡耐景仰.孔子死了,学生们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孝三年.子贡深得老师器重,师生之情胜过父子,他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有这样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曾对有的学生作过评价: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子路》)
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同上)
由此足见他对学生们的了解.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
以《论语》中孔子对学生请教"仁"的不同回答为例,就可说明这个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十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同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同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十七)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标准.五个学生请教这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而各不相同.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中对他的思想理解得最好的一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凯运比较深刻、抽象,涉及到礼与仁的关系.仲弓即冉雍,有为政的才能,孔子认为他"可使南面"(《论语·雍也》,意即可以做一个地方的长官),所以当仲弓请教仁德时,孔子的回答就侧重于仁德在为政中的应用.司马牛"言多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告诫他仁德的人话不多,说起话来好像是迟钝的样子,以此来纠正他性格上的偏差.樊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具体,告诉他仁就是要爱别人.子张有时过于偏激,办事情好走极端,这种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则显得不厚道.所以当他请教仁德时,孔子讲得比较具体细致,告诉他如何与人相处.
再看一个事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这一章具体阐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宋朱熹对此注释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论语集注》)同一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针对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点,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他们的德业修养,为后人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因材施教的示范课.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把较为出色的学生分为四个专业: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传统教育偏重于记忆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填鸭式的灌输而忽视启发式的引导.它把学生摆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挥与培养.这种教育方法违背了人具有创造能力,希望实现自己才能的本性.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压抑,跟不上的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会失掉好学上进的品质.其实,这种倾向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也是大相径庭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这是颜回多年追随孔子学习的切身感受,他总结概括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⑨ 孔子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编者按:孔子不但在德育方面总结了育人的原则,在教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他的这些教育教学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影响非常巨大。
教学方法知识的来源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历史上曾存在不同的认识路线。孔丘本人的自学过程和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经验,表明了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他遵循的是“学而知之”的认识路线,他的教学方法论是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认识路线为基础的。
(一)学、思、行结合
“学而知之”是孔丘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
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要多听、多看,还要多问,扩大知识的来源和范围,以获得一些直接的经验。学习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深化。
他主张“学而时习之”,对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练习,才能牢固掌握。他要求弟子每天检查所传授的知识复习了没有。在他影响下,弟子们很重视复习。曾参就把是否复习作为每天反省的三方面内容之一,子夏则说:“月无忘其所能。”各人的学习安排虽有不同,但重视复习却是一致的。
孔丘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在论述学与思关系时,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读书记诵一些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这只能是抽象的理解,抓不住事物要领,分不清是非。如果光是左思右想,而不通过读书学习以吸收实际知识,那也会心中疑惑,不能解决问题。
单纯的学或单纯的思,都存在片面性。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为依据,才可能凭借这些材料进行有效的思考。因此,在学与思两者关系中,学习居先,它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在有了知识材料的条件下,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抓住事物的本质。学习和思考两者应当结合起来,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教师根据学思结合的要求,不仅要鼓励学生努力学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对所学习的事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弄清事实和形成这种事实的原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去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丘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如学《诗》,不仅要学懂记牢,还要能实际应用在政治上、社交上。如果不能应用,学得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也一样,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如当仁不让、闻义能徙、择善而从、知过能改等便都是积极的行动。把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这才是孔丘所要求的躬行君子。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夸夸其谈而言行脱节是可耻的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勤快一些,“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学是为行服务的,能够行,也就证明已有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里体现的就是能够行等于已有学的观点。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而思而行,这是孔丘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庸》把学习过程分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显然是继承孔丘学、思、行结合的思想并加以发展的。
(二)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孔丘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遇事思考的习惯,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提倡启发式教学。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朱熹《论语集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孔丘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比如一个方的东西,已说明一个角的样子,如果这个学生不能类推其余三角的样子,这表明他未开动脑筋去思考或者是他的接受能力还不够,教师就暂不必多讲,否则就是包办和硬灌,难于达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这种启发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地表达;
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作用就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
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孔丘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与观点。博与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学生具有了这种思考能力,对掌握知识就能起重要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孔丘问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答:“然。非与?”孔丘说:“非也。予一以贯之。”所谓“一以贯之”,是在多学广识之后,综合各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一个基本的思想观点,然后又以它为指导,贯穿于一切处事接物的言行中。颜回所以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掌握基本观点并能运用推理方法来说明同类现象。
孔丘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他有应用这种方法的实际经验,“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用反问的方式,引导对方从事物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答案。孔丘常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他曾和子贡讨论对人进行评价的问题,子贡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孔丘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丘又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评价一个人不可简单片面,盲目从众,失去准则,“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把握好人的准则,从正反面考察,只有全乡的好人喜欢他,全乡的坏人痛恨他,才能证实是好人。这种思考方法注意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其矛盾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合乎辩证法的。
孔丘善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广为学生们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丘能循序渐进、巧妙诱导启发人思考,不仅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观点,在学习上不断前进。颜回的好学和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启发式教学是分不开的。
(三)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因材施教的提出,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孔丘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开办私学。其众多学生的情况颇为复杂。就年龄来说,多数是青年,也有部分是成年,年龄差距较大;社会成分也各式各样,贫民、小生产者、商人、地主、贵族都有;又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很大差别;要求也不一致,有的请教几个问题就走,有的则长期追随左右,流动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集中统一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因材施教是适应这种需要的最好方法,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通过谈话。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时个别谈,有时二三人或四五人聚集一起谈,方式较为灵活。他了解学生的志向,就是通过与几位学生自由交谈而得到的。
第二,个别观察。注意从学生的言论来了解学生思想特点是重要的,但也要避免单凭言论作判断的片面性,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只凭公开场合的行为表现作判断有片面性,要“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有片面性,还应对行为的全过程进行考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说,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通过了解,孔丘熟悉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作出了评价。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孔丘认为,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学生好学应当表现于实际行动,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求学的人对于吃住问题不必过多计较,重要的是要勤敏做事,慎于言论,向有道德学问的人学习,这才算得上是好学。好学还不够,进一步还应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问有用而学的人,不如为了爱好学问而学的人;为爱好学问而学的人,不如以求学为乐的人。以学为乐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存在浓厚的兴趣,名利引诱不能动其心,对饥寒威胁
⑩ 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则有哪些
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则
立志乐道、克己内省、改过迁善稿烂档
包括立志乐道、身体力行、自键乱省自克、改过迁善、以身作则、学思并重和因材施教等诸历团多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