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广角第八课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方法如下:
本数启课的内容是搭配培磨中的学问,第三种方法是用字母表示图中的点,然后连线表示最终的结果。薯中如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排列和组合问题,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课。
⑵ 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引导语: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那么相关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让裤老师家长会发言稿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我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各位家长:
下午好!
我很高兴能有缘分和各位家长相识,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各位成为朋友,而且我希望和各位成为知心朋友。
首先,我希望家长了解,我现在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老师,一百多个孩子,我可能有时会照顾不周,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因此希望家长支持和配合我,当您发现孩子最近学习状态不好时,或者您发现孩子做作业时,出现很多错误时,请及时和我沟通,我们共同分析,找出帮助孩子的方法。
其次我想告诉各位家长朋友,请您多鼓励孩子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给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让他多说出他的想法。鼓励孩子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他说错,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个敢说的机会;或是当我讲一道题时,鼓励孩子敢问为什么这么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不同思路。
接着和各位家长朋友分析本学期数学学习的知识,本学期主要学习: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等。其中乘法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知识,为后面的除法学习做基础。乘法的学习基础是乘法口诀,因此需要每个孩子记忆乘法口诀,因此记忆对数学学习很重要,然后是理解,最后运用。记忆、理解、运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乘法的学习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除法。否则就像盖楼,地基打不好,楼房是会倒塌的。因此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做到六个字:今日事,今日毕。每天学习的知识,当天学习,不要拖到明天或后天,不然积少成多,造成跟不上,以后的学习会更坚辛。
对于数学作业,我对孩子的要求是按时完成,每天回家先做完作业在玩,这是一种学习习惯。而且要求孩子做作业干净、工整,写作业必须专心,这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要求孩子做作业必须专心,只有专心做一件事,你才能成功。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做作业不专心,请要求孩子擦去重做,因为如果不专心,即使做太多,都是无用功。
对于考试,我们每单元讲完,都会进行单元测试来检测孩子本单元学习情况。我想告诉各位朋友,我不看重孩子的分数有多高,看重考试背后孩子从中的收获。分数不代表一切,因此当孩子把试卷拿回家时,我希望您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聊聊,说一说出错的原因,让孩子从这次考试中有所收获。
谢谢各位家长聆听,我希望在以后我们常沟通。
尊敬的各位家长:
很高兴在新学期的开始就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沟通交流。今天,我主要和大家谈谈本学期的数学学习。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困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四大版块。
其中以数与代数的计算为主。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乘除法的知识;千克、克、吨的知识;年、月、日的知识。乘除法的知识是本册书的重难点,通过学习孩子应该能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使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在乘法学习中当遇到连续进位的计算时, 在除法学习中当遇到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计算时,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计算准确性不高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请家长不要太着急。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在初步掌握计算方法后,还需要一个巩固练习的过程。我会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和作业中采取一些办法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例如:每节课前的听算,经常的竖式练习,以及一些小医生诊断题。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根据问题,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作业中我会提醒孩子,严格规范竖式书写。在脱式计算、应用题计算时,也会提醒他们在算式旁边列出竖式。让孩子们在实际的练习中体会如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对与作业中的错误,我要求孩坦尺简子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改错,并且在专门的纸上抄题改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审题能力,教学会抓出题目的重点,一方面也为了使页面更加整洁,方便孩子以后的复习。同时也从客观上给孩子一点压力:要想很轻松正确的完成,就应该特别仔细才行。
在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的学习中,孩子们感受并认识了三个质量单位,掌握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换算。同时我们也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体验感受一千克的实际重量,从而找准千克的重量参照物来正确认识和使用重量单位。
在年、月、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孩子们会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习平年闰年的知识,认识24小时记时法,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结合这部分知识,我们年级会开展特色实践活动。鼓励孩子收集整理有关知识,自己动手制作2007年的年历,在制作中发现并体会月历、年历的编排规律。并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注世界的良好品质。
第二大版块空间和图形,是从一年级到现在第三次学习这方面内容。所以对孩子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和培养有了新的层次。孩子们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了从上面、正面和侧面观察和辨认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并且能根据给定某个面的形状,想象正方体的摆放,当然这部分的学习对于某些孩子存在一定难度。我会利用学校时间给孩子们实物,让他们多摆摆,多看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周长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会让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让孩子了解周长的概念并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不过这个计算,并不是简单的给出公式(家长可以看到书上是没有给出有关公式的),而是让孩子尝试多种方法,在实践中体会优劣,选择有效的方法。
第三大版块概率与统计。是继二年级之后第二次学习这方面内容。经过学习孩子们应该能感受出事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粗浅的接触以后初中的概率知识。
另外本册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北师版教材的特色部分。包括:
“搭配中的学问”——让孩子门在配菜、配衣服的过程中,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这当中会涉及到中学学习中“组合”的知识。
“交通与数学”——让孩子们御用周长、乘除法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时间与数学”——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日历中的规律,体会当中丰富的数学信息。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孩子统筹意识、节水意识。
所有这些,都是为让孩子深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期平时的作业练习除了口算外主要是成功训练计划,其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是全体孩子都应该掌握的,能力拓展达优的部分有一定的难度,有的甚至超过了本册的教学目标,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选择性完成。
在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书写工整、漂亮;作业认真仔细上,我设了几个大奖,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通过网站了解。
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需要和我交流的,都可以通过作业本、自主管理手册、网站、电话等方式进行。
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谢谢你们给我的无限动力。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四年级(5)(6)班的数学老师。首先,我对各位家长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想就“如何配合学校的教学,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家长们做一个沟通。下面我谈谈孩子在学习中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供家长们参考:
1、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我便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入学之后,由于自学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作业做起后勤于检查的习惯,每天晚上能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等多方面。
2、在作业方面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家长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这就希望大家能配合,检查作业的书写和正确率;
(2)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孩子在作业中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做一个引导者,鼓励孩子多读题,仍然不懂时引导孩子去理解,不要直接讲解,这样避免孩子形成依赖;
(3)做完作业认真检查。为什么很多聪明的孩子却不一定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主要是孩子没有良好的检查习惯。
3、在期中考试方面
1.总体分析:这次考试的数学试卷难度适中,比较注重基础的考查,最高分的同学考了满分120分,有一半的同学有100分以上,总体情况还可以。
从试卷上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解题思路、方法都是对的,只是粗心将结果算错了,因为粗心而失分太可惜了,这一点家长应该引起重视。
2.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清楚,分数只是对孩子一段时间的检测,不要因为孩子的进步而自满,也不要因为孩子的退步而失去信心,考试分数不理想,家长也不要抓住不放,过去的也无法祢补,重要的是应该与孩子一起研究问题所在,争取下一次考出优异成绩!好成绩应该是和平时的好习惯划上等号的,是和平时的努力分不开的,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让孩子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让我再来试一试”、“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等方式提出意见,同时在学习中还要善于联想、想象,敢于假设。因为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这种思维习惯。
4、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而孩子的成长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实,如果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点,表扬并鼓励他,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所以作为家长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让孩子在欣赏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
5、让孩子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作为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体会到你的艰辛、你的不容易,你为了他做了哪些付出,都应该让他知道,让他学会感激你,心疼你!让他学会感恩!这样比较容易激起他发奋学习的斗志。
我想,只要家校携起手来,我们一定能培养出家长满意,学校骄傲的优秀学子的。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督促子女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做做练习册,重在引导孩子理解计算的方法。
4、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5、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在学习前可能就已学会了课本的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运算,这样在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豪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真正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关注孩子的数学思维方法,因为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同时,在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不要只看分数,“唯分数是问”,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其它的原因等等。
要“多向比较”,关键看孩子有没有进步。如果成绩不够理想,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学习,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各位家长,“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您对孩子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为了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一起努力,来实现这个理想。老师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和各位家长一道共同教育好你的子女,我们的学生。我相信,你们的到来,将会使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最后,祝愿您的孩子早日成为优秀的人才!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⑶ 搭配中的学问
《搭配中的学问》是皋陶学校提供的微课课程,主讲教师为杨静。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在两类不同的对象之间进行搭配的问题,是排列组合问题中比较简单的组合类型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教学中,通过几个生动有趣的现实素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肆启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创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搭配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⑷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的方法分享
导语:“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当下教育中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有效的教学,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种探究、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更是一种教学的价值追求。
一、思考“为什么要上这节课”
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编者意图。
1.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技能
学生具备怎样的基础是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如果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现状的准确分析,在设置教学起点时,就容易与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因此,备课时,教师不仅要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更要分析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和经验水平。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习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部或多数已经掌握,教师就可以从更高要求去设计一节课。反之,则可适当降低学习难度。
2.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搭配问题”一课中,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在教学中,用体育明星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这一话题引出新课,告诉学生,刘翔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好的运动成绩,与合理的饮食搭配有直接关系。学生对刘翔都不陌生,因此教师引出这个话题,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在备课时,便从刘翔的饮食搭配引申到学生日常饮食的荤素搭配,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哪些发展
这实际上是确立目标的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而是备课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所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搭配中的学问”一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这些目标的设置,直观地表明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获得哪些发展,教师带着这些目标授课,就不会偏离教学方向。
二、思考“如何达成目标”
教师一旦明白了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即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认真思考如何达成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备课的主要工程。
1.准备开展哪些数学活动
数学课堂活动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通过教师的传授复制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尝试、推理、抽象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不断数学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每个活动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如,“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四个活动情境,即摆一摆、配一配、做一做、画一画,通过这种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和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学生如何参与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不仅是教学理念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操作问题,其实质是把课堂中将要发生的过程预先在教师的头脑中演示出来。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把“学生如何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可能有哪些表现,教师将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教学活动”等内容作为思考的要点,那么,数学教学就能真正走出“背教案,走过程,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困境。
一是预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全员参与。情境的预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此,在“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教学中,我以“刘翔获得冠军与科学饮食有一定关系”这一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学生都喜欢吃哪些菜品,并以学生所汇报的这些菜品为线索进行下一步教学,从而使学生能迅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
二是预设不同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数学思考。数学活动的核心是在活动中进行数学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在活动之前提怎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活动中提怎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边活动边思考,活动后提怎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反思活动的得失。
三、思考“如何设计教学”
有了上面的思考,一节课的思路基本就形成了,针对“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我认为可以按以下教学思路设计:
一是创设情境,感知搭配。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二是借助活动,体验搭配。围绕饮食合理搭配的主题,设计想一想、摆一摆、配一配、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总之,没有认真备课这个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打无准备之仗,这样只会使整堂课目标不清、思路不明、方法不正、效果不好。因此,要建设有效课堂,当务之急就是从备课入手,用心思考,精心准备,将备课的有效性延伸到课堂中,从而打造一个生动有趣、效果突出的数学课堂。
⑸ 《搭配中的学问》一课评课
朱老师问老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孩子们在叙述之后,让学生并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搭一搭。这个过程就是自主探索的过程。是每个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主探索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之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之间的想法得到了交流与拓展,思维得到了拓展。
在展示交流环节,朱老师说我的猜银租想是有两种搭法,你们怎样认为呢?朱老师故意以错误的问题来引出话题,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这个方法不错!
找一个学生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片摆。大家发现了没有,老师拿着图片摆来摆去是不是很乱?有什么好办法吗?
孩子们思考之后,一个学生说可以用线连一连。连过之后,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列出了式子:2×3=6。教师重点讲述了,其中的3为何意。朱老师用核心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并把思考推向深入。
学生分别说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两顶帽子分别一裤搭配,每一顶帽子就有激喊三种搭配方法,2顶帽子就有2个3,所以列式为2×3=6。每一种方案教师都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能有自己的话来理解。
紧接着朱老师提出,如果没有学具,你会用什么方法?学生回答的种类有图形、文字、字母等。
教师紧接着呈现了笑笑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解读,并在这告诉学生黑板上的图片表示法,字母、图形、汉字等都是符号表示法。
在这里朱老师出现了一个值锋铅兆得商讨的问题,其中黑板上是图片表示法、文字不是符号表示法,但是字母和图形属于符号表示法。
在接下来教师直接把告诉孩子们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一点,我认为可以这样调整。教师直接告知的不如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我认为可以把这块儿,放在学生探讨出那几种方法之后,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去发现,刚才的很凌乱,现在有什么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之后去发现去总结。
之后的练习环节略。
总体上来说,朱老师还是做足了功课,喜欢还是朱老师设计了一些以核心问题引领,层层推进学生思考,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探究)欲望。
例如:听明白了吗?———促进学生在脑子里回忆搜索。
我的猜想有两种。———以错误的方案为引子,促进学生说的欲望。
“如果没有学具,你会用什么方法?”———推进学生向更深层次进行思考。
⑹ 小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让小学教师参加听课的活动,有利于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下面一起来看看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听课心得体会,希望你喜欢!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亏稿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惠安实小郭丽梅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城南实小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在课前以“老师想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握次手,可以怎么握?”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再请学生说说握手时应注意什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教学的《搭配中的学问》,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络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冲伍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 *** 的兴奋 剂和催化 剂。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以“笑笑过生日”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络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去上海看世博”,紧扣教学内容,从穿衣搭配问题、路线问题,配菜问题等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充满数学味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吴远云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比》,创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出了比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加散空或深了对比的理解。这些情境的创设生动、有趣、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赞美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亮点之三: 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本次活动的展示课,老师们做得尤为突出。如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和城南实小何丽娜老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虽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但在“搭配衣服。感悟有序”这一环节都具有异曲同工的巧妙之处,同是采用学生大胆猜想——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很好地牚握了新知。如同是课件出示“几件上衣,几件下装”,让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采用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活动。从中使学生感悟出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的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有的学生先画不同的图形形状,再用连线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简单的数字表示上装和下装,然后再用连线的方法。这一环节教学,学生经历了摆学具——图示法——符号法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螺阳中心小学陈丹凤老师在接下来的知识迁移中,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习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分别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这里,学生完全摆脱了物、图、符号等较低水平层次的借助,而是用抽象的数字表示,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解答这一问题,必须用数学的眼光、数学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这正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结果。实小郭丽梅老师执教的《分苹果》,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写算式,说意义,让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全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
小学品德听课心得体会
我和其余4位教师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 “四新”送教活动。我听了四位优秀老师的优质课和教育专家们的专题报告以及点评,真是受益匪浅!
这四节品德课,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让我对品德课的性质,基本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位老师都能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诸如网路、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来蒐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观察感受等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他们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故事性,学生对内容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学中他们都能适当把握一个尺度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学生不同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来自不同程度的认可,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台解放街小学刘玉秀老师的《交通安全要注意》这节课内容精湛丰富,与生活密切相关,本节课通过调查,分析,合作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突出了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方法。
劳动街的郭靖老师和临泽城关小学张丽萍老师讲的是五年级《灾难中的救护》,通过学习,学生们熟练的掌握在灾难中如何自救和呼救,什么时候互救,什么时候不能。
新乐小学苏兴盛老师的《昨天 今天 明天》这节课更是切合实际,苏老师以拍摄自己家里真实的生活环境视讯引入,再让学生自己介绍,使整堂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交流学习的兴趣。
总体感觉耳目一新,把知识与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达到了情感升华,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习观摩,使我深知,想上好一堂课需要我们进新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设计出学生乐学的教学形式,课后还要进行反思。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进修学校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听课活动,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 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12 月16日,一个好日子。 我们花厅小学语文课改组一行六人,在杨思锋校长和徐伟前主任的带领下,五点多就起床,六点钟出发,七点十分就赶到了上饶县一小。观摩了在一小举行的 小语课堂改革研讨会。 此次活动的 内容有名师课堂教学、校长评课、网路作文教学等。课型有“主题阅读”下的以文带文、展示分享、整体识字、读写联动。还有一场别开生面,大气巨集伟的“百人诗会”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字。 朱丽华校长亲自上阵,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 时,她先以评书的味道朗诵了《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语段,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她抓住经典着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辣”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即对严监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朱校长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汪老师《望天门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范老师和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老师在上《掌声》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掌声的语句,体会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掌声响起的原因;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英子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叶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还有一丝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和活动的大型性,有些好课,特别是网路作文的读写联动课没听到。
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
1 、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着、阅读经典,让这些名着、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 、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⑺ 关于小学教师数学评课稿
数学评课概述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完善,需要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下面是有小学教师数学评课稿,欢迎参阅。
小学教师数学评课稿 范文 1
有幸观摩了四节县级数学优质课,充分感受了4位老师的教学热情和 教育 智慧。老师们颇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与清新自然的教育风格让我十分欣赏。通过她们生机盎然的课堂教学,启迪了我在今后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教学,领悟了一些在课改中遇到的困惑问题。
一、以趣引生,营造愉快课堂。
4位执教者非常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都能设计一些以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 故事 (小熊分苹果)、生活常景(米饭为何变成稀饭)、游州庆戏(握手、对囗令)、学生爱聊话题(过生日)和学生非常愉快地进行交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内心很快产生一种亲切感。正是有了这些课伊始或课前的趣谈和情感交流,才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表现得那么轻松自在,那么自信满满,尽显真实愉悦的一种课堂展示。
二、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把握教材。
执教老师能根据数学科的特性,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 出发,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合理利用都非常值得我学习。如吴老师在上《生活中的比》时,在设计上能超越教材,但在内容上又紧扣教材。先设置疑团:米饭为何变成稀饭?学生充分猜测之后,再出示煮米饭的 方法 (一碗米加两碗水),请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诠释一碗米加两碗水的涵意,巧妙引出比,接着借机寻找生活中的比,依次展开,环环相扣,最后让学生从一系列的练习中,发现并归纳出比的意义,教学中没在生拉硬拽的感觉,而是让人感到水到渠成。又如何老师在教《搭配中的学问》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三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问题、早餐搭配问题、路线选择问题,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
三、立足于数学活动,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儿童 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以数学活动为主阵地,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猜测、验证、交流、 反思 等数学活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分苹果》中,学生在同一个情境活动通过摆10个苹果图片具体分一分,说一说,再在比一比中明确10的组合与分解,使他们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在《生活中册亮握的比》教师选取了“煮白米饭的秘诀”“比较速度、单价”“图形放大”等情境,有的是不同类量的比较,有的是同类量的比较。通过情境研究一组相对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样处理更能凸显比的意义和引入比的必要性。这些情境都是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使学生深刻体会了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四、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逐步走向实质。
新课程十分倡响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激发学生 创新思维 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执教老师十分注重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引导交流,给了学生一种很好的学习尊重。如“穿衣服”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上装和下装”学具为载体,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得出上装和下装的4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早餐搭配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形式在书上用连线的方法表示,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投身到解决问题活动中,充分感悟:只要我们做到有顺序地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来。让学生在充分自主探索中进行实践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合作与交流才是有效的。
小学教师数学评课稿范文2
四节课中,四位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她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听了这四节课,让我受益匪键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这四节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何老师《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中,教师依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课前--握手游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去握,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中—搭配衣服、搭配早餐,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测老师的穿法,帮老师搭配上装和下装。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创设“世博中心—台湾馆—中国馆”的路线的选择等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一定要关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实践提示我们,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或新奇的问题情境。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感受数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如,《分苹果》一课,郭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10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分苹果,把10个苹果分成几和几,从而探究10的加减法。教师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验10的各种分法,以及10的加减法。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融洽。
又如,何老师《搭配中的学问》也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个学习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搭配衣服”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以“两件上装和两件下装”的学具为载体,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摆一摆,最后反馈时,让学生 说说 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出上装和下装有4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引导搭配的表示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在纸上用数字、字母、文字等形式来表示,并用连线的方法连接起来。这些都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体验和感悟的。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经历了实物操作(摆一摆)到图形符号(即用数字、字母、文字等连一连)的过程,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并且能充分地感悟:只要做到有顺序地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来。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在四节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老师们都表现出以下几点:
首先,练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生活中的比》,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比时,教师设计以下练习:下面哪些题目可以用比来表示?如果能,就写下这个比,并求出比值,求出来的比值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 总结 规律。
第二,练习设计具有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四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搭配早餐,《分苹果》一课中的对口令、过河、打地鼠、爬台阶摘苹果等形式的练习。设计这样的游戏类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
第三,练习设计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如,“路线的选择”这一道练习题:“世博中心至台湾馆有2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有3条路,”根据此情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如果在世博中心至台湾馆再修一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多修2条路,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这道练习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搭配的问题,考查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数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教师数学评课稿范文3
首先,本节课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贯穿全课,极大地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如:以格林童话主人公小熊嗒嘀嗒情景引入分苹果;以打老鼠游戏进行巩固练习等。其次,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新知,并结合师生互动小游戏在学生学得有效又有趣。第三,教师能把新知识化解为几个梯度逐步展开,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紧紧相扣。如,导入环节的学生手中有几个苹果图片有的不足10个,教师追问再拿几个就10个,以此渗透10的组成,为新知识的探索做好铺势,如对10的组成几种分法也由集体模仿到独立,尝试到发现规律,逐步推进,建构数学模型。第四,郭老师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多次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借此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表达能力;多次指导学生注重写字姿势,表扬学生声音响亮,指导正确发音“十”读“Shí”。
几点建议:① 在出示几组10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教师留给时间思考太少,显得教师太急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这个很有数学探索价值的环节,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总结,而不是怕后边的练习无法全部完成,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是应该给学生探索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还是完成教师课前预设的每个练习,在课改回归理性的今天,教师应知道如何选择。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同时也能体现教师是否真正领会新课改理念,是否以理念指导课堂教学。②本课课末有连续5个的练习应用,形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但因为时间紧迫,教师为了完成全部练习,如似赶场子。练习重要的是应扎实有效,如本末倒置,反而会显花哨、繁杂。③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全课中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8次给予“声音响亮”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上的评价语言除了生动丰富外,要体现数学味,要有针对性,既能激励又能导向。
二、《搭配中的学问》
陈丹凤老师与何立娜老师执教同一课题《搭配中的学问》。下面我就谈谈听完这两堂课后的一些思考。
第一,两位老师都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标准》中指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从设计搭配衣服的情境引入,再到午餐菜式搭配到游玩线路等一系列与学生熟悉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第二,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从依靠实物图片表示到连线表示到符号表示,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抽象模型的自主建构。相比之下,陈老师设计了以“笑笑一天的活动”为主线的搭配活动,过程更为流畅,思考探索的过程更为连接。
第三,如果说课堂预设的方案凝聚者执教老师背后团队的集体智慧,那么对课堂上生成的处理才显现出一位老师的真功夫。我认为对课堂生成的处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二是评价。我记得吴正宪老师说过:“课堂上老师怎么评,学生就怎么走。”教师好的评价可从激励学生向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但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评价做得不够,语言笼统空泛,而且有的学生非常好的发言,教师也弃之不理赶紧抛出下一个问题。如陈老师在课上有这么一段:老师要求学生用连线表示2件上衣和3件裤子的搭配,请了一名学生A上台板演,这名学生未能按上衣或裤子的顺序逐一搭配,出现了混乱。生A归位后,老师问:哪位同学说说她刚才是怎样连的?生B回答时把自己的方法说了一遍(有序),师未做任何评价又问:“刚才上台的同学是怎样连的?”又请生C来回答。显然生B的发言答非所问,但她连线的方法是很有序的,表述也很清晰,我建议老师可这么评价:你这样连线很有序,这样连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要是上台的同学能像你这样就不会出现那小问题了,下面的同学谁知道台上的同学出现了什么小问题了。这样既重申的搭配中应注意的问题,肯定了生B,又含蓄地指出生B回答的并非教师所提问的。等生C指出生A的小问题之后,教师可再次评价生C同学非常用心学习,能关注到其他同学,同时我们也谢谢生C同学,你出现的这个小问题,让我们更懂得如何有序地搭配。
以上是我对这三堂课的几点看法,不成熟之处请专家老师们多多指正。
⑻ 小学数学课堂主干问题设计“三字经"
主干问题是数学课堂中引领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认知,培养思维的主体问题,直接关切数学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能在数学学习中发挥引领与驱动双重作用,是数学课堂中问题群体中的主体,体现关键性重要性线索性特点。充分发挥主干问题的引导与驱动作用,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在“准、深、长”三个字上深化实践。
01准确分析概念 实现精准设问
主干问题首先是内容性问题,是服务于知识内容学习的问题。设计主干问题要精准分析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与学习难点,依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设问,让问题精准作用于数学知识结构的建设,提升学习效率。概念学习的问题要准,靶心是概念核心。设计问题时要全面剖析概念,抓住概念核心要素,基于核心梳理要点,针对要点设计问题线索。
案例:《什么是周长》主干问题设计
本课主干问题设计首先要思考周长概念的要点是什么?“一周”是周长这个概念所指对象,“长度”是一周这个对象的一个属性。教学设计就需要着眼“一周”的认识及“长度”观的建立而建立周长的概念。为此,主干问题设计则要指向这两个要点生成问题。
设计有关“一周”认识的问题线
“老师布置小明跑步任务,要求他绕操场一圈一圈跑步,并记录下一圈的线路,请你观察他的记录并说说你有什么看法?”请学生观察视频。学生在视觉形象刺激下建立了“一周”的感觉。再跟进“能指指身边物体哪里有一周吗?”“能描一描下面图形的一周吗?”,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加深对一周的感知。
设计有关“图形一周有长度”认识的问题线
长度是对一周的刻画与度量,前面环节的问题干线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了一周的位置感,现在需要明确一周长度感。基于这个目标,这块问题线可以这样设计:
“观察刚才我们描过树叶一周和这个长方形一周,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树叶一周短、长方形一周长一些。此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一周的长度。
“树叶一周到底有多少长你有办法测量出来吗?长方形呢?”引领学生说出绳测法及度量出边长度,关注周长的测量进一步体会周长是边线长度。
02精心拨动思维 推进深度发问
数学课堂定位决定课堂的高度,定位于显性的知识掌握则呈现问题只能是知识性的问题,如果定位于知识习得中见数学思想方法,则思维性问题会让课堂见深度。所以,主干问题设计要搅动学生思维,做潘小明老师所倡导的“教师就是那个 ‘挑起事端’,让学生产生想法、产生认知矛盾、产生思维碰撞的人.”通过深度发问引领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猜测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有了猜测才会有深入探索的可能。数学思考需要在猜测中拨动,借助猜测引导学生发问“真的是这样吗?”,将学习过程深入生动的开动起来。基于“真的吗”设计主干问题,问题往往有学生的主体性,能有效撬动学生观察思考。
案例:《圆锥体积》主干问题设计
问题一:
“将一块圆柱形木料削成圆锥形,能削出怎样的圆锥体?请画草图表示出圆柱与圆锥仔旅哪”。
问题二:
“观察这些图,等底等高情况只有一个图,其他几种都可以画出很多图,那说明一个念码圆柱中只能削出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那请观察,猜想一个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一般受视觉误导会猜测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问题三:
“同学是你怎么猜测出体积存在的关系?”“我看图,圆锥体积大概占了圆柱位置的一半”显然学生是受平面图干扰,进行面积的直觉判断。“老师,我感觉不是,他是看这个平面,我们应该想象成立体,圆柱中削去部分是一圈,应该比这个圆锥体积要大。”学生进行反驳,会从立体角度去思考体积关系。“我也感觉圆锥体积不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我们把图倒过来看,明显削去部分要多。”
问题四:
“这样观察确实很难确定它们的体积大小关系,大家有办法来验证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关系吗?”这个问题让学生跳出只看平面图纯想象的思路,去开拓新办法。“老师,我们可以找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空体用水实验一下”实验法在此水到渠成的出现。老师出示实验器具当着全班学生面做实验。当将圆锥中的满杯水倒入圆柱体中,“”关系被证误,到底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当老师将镇镇第三杯水倒入圆柱注满圆柱体时,“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这个结论很强烈的建立在学生头脑中。
03着眼核心素养 倡导长程组问
着名特级教师俞正强提倡“用发展(生成)代替重复”“以深刻达成简约”。数学课堂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平台,数学课堂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积极数学经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多样的平台中积淀,需要数学学习在“安静的、开放的课堂”中推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教学目标有长程要求,问题设计多个角度,让问题更生动有意思。
案例五:《搭配中的学问》主干问题设计。
问题一:“怎样才能搭配好这些衣服?”基于这个问题,学生进行合作活动。汇报阶段,三个孩子上台来只是简单的搭了一种或两种,当然学生都试图搭的不一样。
追问一:有办法把刚才的方法都说出来吗?
生1:(学生操作了,但比较凌乱。)
生2:短袖与短裤1,短裤2(学生有了有序意识)
追问二:这位同学方法有可学习的地方吗?
生3:他将短袖与3条裤子配。
追问三:这样搭配是怎样做的呢?怎样做可以不重复或遗漏?
老师示范搭配过程引出“有序搭配”。
问题二:有什么简洁方法记录这个搭配过程呢?
教学进入到学生用不同方法记录表达的过程。
本组问题设计目标是长远的,着眼学生有序思想的积淀。基于学生乱摆后的图片,老师用三个关键追问把“有序”追了出来。“有办法把刚才的方法都说出来吗”这个角度的提问旨在激起整理的需求,迫使学生去想怎样说出来那有规律些。“这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可学习的点”当第二个同学试着先确定一件衣服,把裤子一条条去搭配时,学生的行动展现了有序的思想,老师及时追问强化了这个意识。“这样搭配是怎么做的,怎么做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在第四个学生很有意识的进行分类搭配时,老师再换了个角度,要求不重复让有序的方法最终拨云见日。5个小问题成组展现,围绕无序到有序这种思想方法的发现这个长程目标,不断变换角度问出了学生经验。
总之,主干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引领与驱动力,需要基于学习内容与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在精准、深度、长远上作深入思考,追求数学知识建构与数学思考协同发展,实现知识性问题与思维性问题的统一,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