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了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外,传统训诂学上解释词义的方法还有哪些简要举例说明。
以形索义是属于形训范畴
因声求义是属于音训范畴
在传统训诂学中除了以上两个,还有就是义训了。
什么叫义训?
在训释词语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就叫义训。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三种形式。
(一) 同义为训 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如:
僖,乐也。
接,交也。
祺,祥也。
蒙,覆也。
《诗经》:“硕鼠硕鼠”郑笺:硕,大也。
《尚书》:“九族既睦”孔传:既,已也。
(二)反义为训 简称“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后世只通行其中一个意义,正耐训诂学者为了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如:
《尚书》: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同心同德。
《尚书》: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孔安国传:乱,治也。
“乱”在《尚书》时代有“治理”和“紊乱”两个相反的意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
(三)递相为训 就是几个字辗转蔽清烂训释,意义相同。
《尔雅•释言》:速,徵也。徵,召也。邢昺疏:转相解也,皆谓呼召。
这种方法的使用应该注意:如果释词和被释词都是多义词,那么递相训释的义项所表示的概念必须有同一性,否则就会犯移花接木的错误。
义训的实质——据文证义
形训是从字形分析寻找解释词义的依据,声训是从读音线索寻找解说词义的依据,义训是不利用语音和字形线索,不考虑词义来源和形义关系,只是就文献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解释词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如杜诗:山城仅百尺。韩文: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又,家累仅三十口。柳文: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由唐人诗文的用例排列归纳得知宏漏,“仅”有“几乎”、“将近”的意义。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人思。李世民《咏烛》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柳永《倾杯》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顾琼《玉楼春》
在舍浑如远乡客,诗僧酒伴镇相随。来鹄《病起》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镇,常。
这是从一句中上下词语的意义证明“仅”的词义。“据文证义”的“文”一是指这种上下文词语的意义。此外,还指整个文章的文意。如: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其中“不”的注解。“不”是多义词,一是否定副词,一是语气词。如果解释为否定副词,那么说话的老人对孔子有斥责之意。可是,纵观全文,老人多孔子及子路的态度是毫无斥责之意的,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因此,根据全文文意,此处的“不”不应是否定副词,而应是语气词,解释为“勤劳四体,分植五谷。”丈人说他自己只顾忙着种庄稼,不知道谁是子路老师。
2. 古代训诂注明字音主要使用哪些方法
【直音法】
直音法操作相对要简便,只要有相同的字就可以了,但麻烦也因此而来,汉字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字找不到同音字,或即使有同音字也很生僻,即使注了也很难识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还想到了一种“读若”法给字注音,就是用读音近似的字的注音,如“芨,读若急”,“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这里的“伸”是信的通假字,音义都相同。还有直音加注声调的方法,如“退”注“推去声”。这样虽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变声调才能读出应读的音。
【反切法】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又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读若法】
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 说文发疑 》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
【读为法】
又作“读曰”,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思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憭然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以释借字。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 读为畔。”“泮”本为“诸侯飨射之宫也”(《说文系传》),在此处为涯岸之义,郑谓为畔之借字。《礼记·乐记》:“武坐,致右,宪左。”郑玄注:“宪,读为轩,声之误也。”此谓“宪”为“轩”之借字,假借的缘由是二字声近误用。《尚书·舜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时”无种植义,所以以“莳”读之则意义了然。
【叶音法】
叶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 训诂方法的概念是什么啊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 ;(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 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 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4. 我国传统训诂学在词义训释方面有哪些方法
训诂就是为古籍的字(词)释义(注解).注解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专书注解”——就是把对某典籍的注解专门成书.你问题中“传、笺、注、训、诂、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正、微、隐、书、义、义书、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 等等……,都是注解的方法.这样多的名称,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类:(一),只解正文的“注”;(二),除了解正文之外,还解释 注文 的“疏”. 注、疏是自成一家的理论,另外还有汇集各家之言的“集解”、补充别人理论的“补注”. 常见的注解名称: 传 就是“以今言传古言”,例如《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 说 解 说明解释词语.如《诗》有《鲁说》、《韩说》,都是注释《诗经》的. 训 诂 也是注书的方法.如:《鲁诗故》(故同诂),《尚书训》. 注 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会记载在原文下面.例如我们熟知的《水经注》. 笺 和“注”相似,是把原文中隐晦和太过简略的,加以补充. 音义 (也称音训、音诂、音注、音释)辨音释义,通过对字的读音的辨析来推测字义.如 《尔雅意义洞启》、《资治通鉴音注》 章句 分章析句来解说古籍的大义.如:《楚辞章句》 集解 一类是跨典籍注解(两部书合起来注解),一类是集合各家之言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 后者如《庄子集解》. 补注 补充前人的注的缺失.举例:《楚辞补注》. 疏证 通会古籍的义理,再加以补充、校正、考证和阐释. 你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归结为“训诂在学术上的地位和贡献”.因为前面提到的“传、证……”,只是训诂的方法. 那么,训诂学在学术上的的地位和贡献是什么呢? 简单说,训诂(主要指前人的训诂工作)是在古人和今人、古文和今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训诂工作对古籍的注疏释训补,不仅使古籍无障碍地传承,而且也更加丰富了古籍的内涵.没有训诂工作,没有训诂学,古与今之间就会出现断层,中国文化的历史就会被撕裂.这是我对训诂的地位作用的理解. 一、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以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还可以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形训的局限和条件:形训纳扰如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1.形训的局限:第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第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第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2.形训的条件:第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第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第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二、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的方式有:1.利用形声字.2.利用音同或者音近字.3.利用同形字. 声训的作用李逗: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求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以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系联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为汉语的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的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总之,探求语源,往往能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声训应注意:1.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三、义训 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同训、互训、递训.2.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1、注疏的名称:(1)传: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集传、补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例如《毛传》.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例如《韩诗外传》.大传是撰其大义.例如《尚书大传》.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例如《七经小传》.集传与集注相同,补传与补注相同.(2)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3)笺: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4)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5)校: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6)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7)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8)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在于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2.注疏的类别:(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章学诚说自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二、训诂的术语要掌握:1、曰,为,谓之:用来释义,还用于辨析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被释词放在它的后面.2、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有时,它也用于串讲句意.3、貌:被释词往往是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4、“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明通假字.5、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读为”、“读曰”往往是用本字用来说明通假字,“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6、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7、声:用来指明象声词.8、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9、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10、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11、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5. 训诂的内容包括哪些
【狭义的训诂】
读作:xùngǔ
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就叫歼胡衫“训诂”。
“训诂”有一些“具体的方式”以及“常用的术语”,现分别介绍如下: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释方式,除做拦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型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
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氏腔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例如《说文》“天,颠也”;“户,护也”,“旁,溥也”(注:①溥,古读pang,今读pu三声,广大之意,如:溥原。);又如《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房,旁也,室之两旁也”等等。
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又细分为三种(即直训、转训、陈说),现具体叙述如下:
【广义的训诂】
是指“训诂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一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书面语中的训诂。
二训诂学的研究内容是:语义。即古代书面语言中字(词)的含义。其中以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主。重点是研究词义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
三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义例、方法和运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
6. 训诂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以形说义
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东汉许慎《说文》对9353个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其词义。运用以形说义 方法 时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其次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两者中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参照《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籍,以求得字的原始义。
二、如何运用以形说义的训诂方法
根据字形来说解字义在传统训诂学中很早就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懂得拆字说义了。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分析字形时要有科学的头脑,不能妄加猜测。要对字形做梳理工作,一定要追溯到它的原始形体上去,准确找出字形所代表的最初意义。不能凭现代通行的字体作主观的判断。现代人有一句 歇后语 :“两个山字重起—请旅戚出”。也是今人据现代汉字的形体作出的误解。出,不是从二山,而是从 ,从止,甲骨文作 ,像一只脚从居穴中走出来,是一个合体象形字。晌镇袜
又如“宿”字。《说文?七下? 部》:“宿,止也。从 , 声。 古文夙。”《说文》解释“宿”的最初意义是“止”,是对的。但是对这个字的字形分析却有问题。认为 是古文夙,是没有根据的。宿,甲骨文写作 ,象一个人在 (屋)下靠着带有花纹的席子止息的样子,正反映了“住宿”之义。许慎根据形体发生了变化的小篆来分析字形,难免出错。
又如:民,《说文?十二下?民部》:“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但书中没有说明“古文之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只引了一个古文形体: 。对这个形体,段玉裁认为“盖象萌生繁庑之形。”王宁先生认为:“中间的 象女字,上下左右的斜画象捆绑的绳子,因此整个字形表示的是‘奴隶’的意思。”王先生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许慎引用的字体来自孔子壁中书,还不是最早的古文字。“民”在金文中已存在,写作 盂鼎; 王孙钟 看上去像一只眼睛被一尖利物刺中的样子。唐兰说:“民字从目,此铭中初见。”可见,民字像刺目之形是肯定无疑的。刺目是古代奴隶主对奴隶的一种酷刑。“民字”的本义是“奴隶”。《贾子?六政》说:“民之为言萌也,萌之为言盲也。”民=萌=盲,目被刺成盲人,这是许慎以“萌”释“民”的本意。段玉裁因为“萌”有“草芽”义,所以解释为“繁芜”,并不正确。
以形说义方法探求的是单字的本义,在分析之后,往往要引古代文献中的用例来证明分析的正确性。
三、因声求义
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要准确解释词义有时就要借助于它的语音。从汉代开始,训诂学家就注意到了汉语词语的读音。例如:《说文》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声训(以同音字作为训释字)。扬雄的《方言》很关注异地殊语反映出的读音变化。东汉末年的刘熙所写的《释名》一书,就是通过声音线索来找出百姓日用器皿的得名缘由。汉字里形声字占大多数,是主要的构字方式,汉字表音化的趋势在日益加强。汉语音韵的发展变化是声、韵、调协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牵动其他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是韵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宴激声母、声调的演变。
因声求义的方法就是要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历史演变的规律来推求语源、解释连绵词、辨别通假字。其中推求语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联同源词;2、推求事物的得名之由;3、弄清古代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音义联系,进而找出它们的共同的根词。因声求义时,应遵循两个原则:(1)以古音为依据。(2)以文献语言为依据。
四、“因声求义”方法具体运用
1.通假借
如: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害”字《说文》“伤也。”“害”的几个义项“损害、杀害、祸害、忌妒”都解释不通。通过“通假借”的办法,了解“害”借用作“何”,问题才能解决。句意是“哪件要洗哪件不要洗,回家问父母。”
2.明方言
如:人涉昂否。(《诗经》)《毛诗诂训传》:“昂,我也。”《郑玄笺》:“人皆从而渡,我独否。”有学者解释为:“昂,今北方方言变为俺。昂古与吾通,今转为俺……昂之转为俺,其声音变化之迹是非常清楚的。”另有学者解释为:“昂为 的假借。《说文》:‘ ,妇人自称。’由于昂、 声近而通用,所以成为我的通称。”
3.寻语源
黍,禾属而粘者也,以 大暑 而种,故谓之黍。
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五、据文证义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说词义。前两种方法“以形说义”“因声求义”都具有主观性,而这种方法则更为客观。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三点:(1)尽量从本文、本书和同一作者的 其它 作品中寻找证据。(2)所得结论,不能脱离被训词的意义系统。(3)存在于古书之中的明显的训诂材料,大多是因势立说,随文而释。
如:可怜(可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怜(值得怜悯)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瓮》/西北望长安,可怜(可惜)无数山。
7. 有哪些学习古文的方法
李学勤在《谈自学古文字》里说:“在学古文字时读古书,最好能以古文字材料与同时代的文献对照阅读。例如学西周金文,同时读《尚书》、《逸周书》及《诗经》中西周作品,必能收左右逢源之效。”(6页)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对战国文字感兴趣,就应该读读《战国策》、《史记》和诸子等书。不过现在所能看到的战国文字资料,多数是语言带有仿古意味的(如某些金石铭刻)和文字特别简单的(如玺印、货币)。因此对学习、研究战国文字的人来说,《战国策》、《史记》等书的史料价值超过作为语言资料的价值。
与读古书同时,最好看一点讲上古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的着作,使自己的古汉语知识有条理。初学者可以看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通论和王力《汉语史稿》中、下二册里的有关部分。训诂学方面的着作最好也读一本。初学者可以看洪诚的《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熟悉古汉语,主要靠踏踏实实读古书。如果古书读得不够踏实,古汉语方面的通论性着作读得再多也不解决问题。初学者如果读了不好的通论性着作,反而会使思想混乱,甚至还会误入歧途。有些研究古文字的人,为了勉强把古文字资料的文义讲通,不惜杜撰在古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字义或曲解古人的训诂,还不顾古汉语中词语搭配的通例和语法规律,对文句作穿凿附会的解释,使得用古文字记录的古汉语变成了一种跟古书上的古汉语很不相同的特殊语言。我们如果熟悉了古汉语,就不至于上这类错误说法的当了。以后自己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避免犯同类的错误,除非是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明知故犯。
在古汉语方面有一种比较专门的知识,对学习、研究古文字的人极为重要,那就是古音学知识。